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

合集下载

新疆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节约利用对策

新疆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节约利用对策

新疆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节约利用对策摘要:新疆属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157.7毫米,绝大多数地区水面蒸发能力大于1000毫米。

新疆有水则为绿洲、无水则为荒漠戈壁,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灌溉农业”。

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新疆的基本水情,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

因此,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集约节约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问题分析;节约利用对策引言大气降水、河水、湖水和地下水是新疆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高山冰川、季节积雪对新疆水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空中水汽则是新疆各类水资源的根本补给源。

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管理、合理规划、综合规划和采用技术和非技术方法,改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合理利用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水资源是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命脉。

新疆境内有主要河流570多条,年径流量大于10亿立方米的河流有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等18条,其径流量占到全疆的60%。

新疆有大小湖泊120多个,水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赛里木湖、艾比湖等。

近年来,新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工厂、上项目,工业经济不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

然而,过量的工业生产不可避免会造成环境恶化,水变得不清,水污染加剧。

近年来,我们非常重视环境问题,并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水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逐渐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逐步提高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这将有助于保护宝贵的水资源,逐步改善水生态环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区水利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既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工程体系的问题、还有管理能力的问题。

如:水资源节水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水资源开发配置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科学统筹不够,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仍然不高等。

2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举措2.1增强节水意识,加强节水管理2.1.1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不断提升居民的节水意识,不断增加节水知识的宣传力度,有效提高节水教育水平。

浅析新疆生态环境现状

浅析新疆生态环境现状

浅析新疆生态环境现状1000字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广袤的沙漠、荒土、草原和山地,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粮食基地。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荒漠化、气候恶劣等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新疆地域广阔,但因为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短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流域水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了新疆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新疆地区的许多湖泊、河流、沼泽等水资源已经枯竭,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土地退化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属于草原和沙漠,土地退化问题非常严峻。

过度的放牧、不合理的耕作、过度的植被破坏等因素导致了新疆草原土地的退化。

草原退化造成了砂化、土地流失和草原覆盖度减少等问题,使得新疆的草地生态系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荒漠化问题新疆是中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荒漠化的过程中,马蜂窝、风沙暴、土地流失等问题都逐渐加剧。

新疆还面临着人类活动造成的荒漠化问题。

例如过度的采矿、工业污染等严重污染了当地的土地和水源,导致荒漠化的造成。

四、气候恶劣新疆地处北纬35°-50°,气候变化范围大、干旱少雨、气温极端等天气现象很常见,城市和乡村的居民常常面临饮水困难和蓄水设施缺乏等问题。

而在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又加剧了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总的来说,新疆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需要当地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来保护生态环境,推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新疆巴里坤—伊吾盆地煤炭基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新疆巴里坤—伊吾盆地煤炭基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新疆巴里坤—伊吾盆地煤炭基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巴里坤-伊吾盆地是新疆”西煤東运”的重要煤炭基地,水资源的短缺成为制约当地煤炭资源开发的瓶颈,通过充分利用含水层的调蓄功能,实行地下水应急供水机制,合理利用劣质水和雨洪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经济,实施跨地区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管理,以实现区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东疆煤炭基地的开发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标签:巴里坤-伊吾盆地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利用巴里坤—伊吾盆地西起木垒县,东至伊吾县,南以巴里坤山-哈尔里克山分水岭为界,北部以中蒙国界为界。

随着研究区内大型整装煤田的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激增,地下水资源逐年减少[1],水资源的短缺成为制约当地煤炭资源开发的瓶颈,为此研究区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区内地下水资源的规划、利用及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资源概况巴里坤—伊吾盆地矿产资源丰富,预测煤炭资源量近1000×108t①②,为“西煤东运”提供了资源保障。

根据自治区东疆煤炭基地建设规划,研究区内共部署三塘湖、汉水泉、淖毛湖和巴里坤县西部四个矿区,各矿区产能规划及需水量详见表1。

研究区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近10.09×108m3/a③,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71×108m3/a④,地下水资源量4.38×108m3/a③。

按2015年、202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总体上供大于求,但由于研究区水资源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加之需水量与可供水量的地区不平衡,从而导致北部的三塘湖、汉水泉、淖毛湖工业园区及西部工业区供水不足,2015年缺水587×104m3,2020年共缺水835×104m3③。

为保障区内煤炭资源开发及“西煤东运”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区内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开发,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1充分利用含水层的调蓄功能含水层的调蓄能力使得地下水可采量不决定于当年补给量的大小,枯水年可动用多年调蓄量,起到“以丰补欠”的作用[2],调蓄能力大小取决于含水体的规模和空间位置。

浅析新疆博州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析新疆博州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析新疆博州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

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多高,新疆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但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认识不够,发展中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造成水资源浪费、水生态损害的问题不断累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常态问题。

只有加强政策制定、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实现水利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水资源;问题探究;现状分析引言水是人类生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利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国家相关水利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已经开始改善水污染和治理水损耗。

实施有效的水利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科学评价和管理、协调和整体性以及法制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水利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1]。

1水利资源治理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和经济活动至关重要。

但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经济发展已经导致水资源回补不平衡。

河道污染和饮用水污染等问题已经对生活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的废水和垃圾被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河道污染严重。

同时,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和工业化的加速,饮用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污染的水源不仅会危害人类健康,还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加速水资源的消耗[2]。

水资源治理的重要性需要得到重视和加强,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均衡、稳定和可持续利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规,并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全面掌握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

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其承载力分析

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其承载力分析

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其承载力分析【摘要】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绿洲农业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疆属于典型的干旱地区,其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缺少径流量,远离海洋,蒸发量大而降雨量少,而其主体经济就是绿洲农业,因此制约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水资源。

本文基于对新疆水资源特点的分析和其可利用量的估测,简要分析了新疆水资源的承载力,为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水资源可利用量;承载力;新疆;内陆干旱区随着生态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很多专家学者开始研究起可利用水资源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从中寻找合理配置水资源的方法,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需水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关心人类自己的社会经济活动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问题。

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来说,可利用水资源量比河川径流总量和水资源总量更有实际意义。

水资源是制约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疆位居欧亚大陆腹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块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土地。

新疆的水资源区分为4个,分别是准噶尔盆地-天山北坡经济区、吐哈盆地诸小河流域区、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外流区和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流域区。

随着目前人工绿洲和人工水库的增加,使得新疆的耕地面积得到了快速增长,用水量也随之线性增长。

估算和分析出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承载力对于推动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

1 新疆水资源的特点和可利用量估测新疆的水资源主要由降水、地下水、径流、空中水和蒸发等组成,总体水量比较丰富,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新疆的降水呈现西部多于东部,北部多于南部的特点,大多数地区的年降水量不超过300毫米,并主要集中在春夏两极,其中6-8月的降水量占到全年总量的70%。

其二,通常地下水是由于农田与渠系的渗漏和降水融雪产生的,资源比较丰富,在农业生产中已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例如坎儿井的广泛应用。

探讨呼图壁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探讨呼图壁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探讨呼图壁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1、流域概况与气候特点新疆呼图壁河流域位于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中部,是昌吉州境内第二大河流,属天山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

流域面积9394km。

流域内地势由东向西北倾斜。

呼图壁河水系主要由哈普其克河(含东、西、中呼图壁河)、朗特尔乌增河(含东、西、中三条朗特尔河)、台普其克乌增河和买孙夏尔沟四条水系组成。

呼图壁河具有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的特征,又有垂直气候分带的特点。

可分为上游产流区、中游灌溉区、下游消失区。

纯属山溪性的内陆河。

全流域总面积为9396.5km2。

上游产流区(山区):高程在1500m以上,贮存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故有“固体水库”之称,在1500m以下的山区、丘岭地带。

据石门水文站资料统计,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9mm,最大年份为540.9mm(1988年),多年平均蒸发量889.7mm,年内平均气温6.4℃,,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30.4℃,多年平均水温为6℃,多年平均风速3.1m/s,历年平均最大风速20.0m/s,历年最大冻土深度1.40m。

面积为2969.3km2,占流域总面积31.6%,是呼图壁县的主要天然森林带和天然放牧的夏草场。

2、径流、生态环境现状呼图壁河径流因受补给条件的影响,季节变化十分明显。

一般规律是:冬季(11—3月)由于流域气温低、降水少且多为固态降水,所以,呼图壁河青渠首水文站几乎无径流产生;石门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78×108m3,石门水电站坝址处年径流量均值为 4.82×108m3,齐古水库坝址处年径流量均值为4.89×108m3,石门水电站坝址至齐古水库坝址处区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37.6×104m3。

呼图壁河从源头到准噶尔盆地的沙漠腹地,地形总的趋势是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流域西南与玛纳斯河交界,北部平原沙漠最低处仅360m,南北高差近5000m。

乌鲁木齐水资源环境调查报告

乌鲁木齐水资源环境调查报告

乌鲁木齐水资源环境调查报告乌鲁木齐水资源环境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乌鲁木齐市,简称“乌”,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乌鲁木齐市位于新疆盆地中央,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城市。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乌鲁木齐的水资源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2. 水资源现状分析2.1 水资源总量根据调查数据,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

由于乌鲁木齐市所处的内陆地区,水资源相对有限。

2.2 水质状况乌鲁木齐市的水质状况较为复杂。

经过采样和测试,我们发现,部分水源的水质受到污染的影响,其中以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为主要因素。

这对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3 水资源利用状况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也值得关注。

城市居民、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灌溉是乌鲁木齐市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

由于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目前,乌鲁木齐市正在推行节水措施,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问题与挑战3.1 水资源供应不足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供应不足已成为一大问题。

特别是在旱季,供水紧张问题更为突出。

3.2 水资源污染严重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

这不仅对水质造成了影响,也给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3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方面。

目前,乌鲁木齐市正在推行节水措施,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对策建议4.1 发展水资源综合利用乌鲁木齐市应加大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

探索新的水资源获取方式,例如开发地下水资源、引水等,以满足市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4.2 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乌鲁木齐市应加大对水源地和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加强治理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

4.3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乌鲁木齐市应加强水资源利用的管理和监控,推广节水设备和技术,培养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管理现状和改进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管理现状和改进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管理现状和改进玛河流域是相对比较典型的荒漠绿洲,也是灌溉农业区,这一区域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引水灌溉。

在长期发展以来,玛河流域在进行农业灌溉发展的过程中,其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相对比较高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就需将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玛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相结合,促使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不断优化,使得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标签: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管理现状;改进1、玛纳斯河流域的情况新疆玛纳斯河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具体处于天山北坡经济开发区中的核心位置,这一流域的面积主要为1.98万平方公里。

玛纳斯河流域远离海洋,当地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属于大陆性气候,这一区域中的光和水资源都是比较丰富的,对当地农牧业的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玛河流域内主要包含石河子市和塔城地区沙湾县以及农六师新湖总场的国营农场等。

2、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2.1缺乏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调度当前,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仍然没有统一的规划,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无法做到统一调度,在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使用的时候,上下游用水和城市与农业用水等都存在不协调的情况,上游地区在用水的时候,对地表水过度拦截比较容易造成下游地区的地下水补给减少,从而导致河流出现干涸的情况,而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也比较容意造成生水资源循环系统破坏,使得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情况。

流域管理和地方行政区域在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时候,其权责不清使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用水协调效率低等问题。

2.2缺乏对生态环境用水的计划玛纳斯河流域内水资源的量要比农业区域需水量少,而玛纳斯河流域下游河道又在长时间的情况下处于无水干涸的状态,这一区域只有在水流特丰年份和其径流量要比现有工程和已垦土地的引水量大的时候,才能够向下游河道泄洪,这就很容易造成玛纳斯河流域下游生态出现退化的情况,使得下游区域沙漠化的范围不断扩大,也会造成绿洲与荒漠之间的距离不段接近,使得生态系统收到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疆水资源的现状和造成目前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具体提出了一些关于新疆水资源的治理应采取的措施,为新疆水资源的治理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危机;治理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对水资源污染的加剧,使得全球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也将是21世纪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的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1新疆水资源现状[1]
据统计,全疆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544亿m3,折合降水深154.88mm。

按水资源三级区统计,伊犁河流域是降水量最丰沛的地区,地面平均年降水深546.1mm,年降水量占全疆降水总量的12.2%;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区面,平均年降水深仅为14.9mm。

按照地级行政区统计,从平均年降水深看,伊犁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深为539.1mm,位居全疆各地州、市之首;吐鲁番地区多年平均降水仅为46.9mm,是全区最为干旱的地级行政区。

全疆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条,多年平均总径流量884亿m3/年,大于1 km2的天然湖泊139个,总面积5500km2,共有冰川18600多条,冰川总面积26091.68 km2,冰雪储量28275亿m3,
占全国冰川储量的49.5%,全疆多年平均冰川消融量为178.6亿m3/年。

有关资料表明:全疆地表水资源量为788.7亿m3;国外年入境水量89.61亿m3;国内邻省年入区水量0.6864亿m3;河川总径流量879.0亿m3;多年平均出国境水量226.2亿m3;年流入邻省水量2.976亿m3。

2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资源环境恶化,河流流程缩短,湖泊干涸、萎缩,泥沙含量增加。

河流上游大规模开荒,引走大量的河水,使得下游水量减少,流程缩短,一些河流甚至出现了断流。

塔里木河流域从1972年从大西海子水等以下断流,河道缩短了320公里。

克里雅河常年流程缩短了105公里。

20世纪50年代新疆湖泊总面积为8800平方公里,80年代后期为5505平方公里,减少37.5%,平均年缩减30平方公里之多。

艾比湖湖面由1957年的1070平方公里到目前的500~
550平方公里,减少了近一半。

河流流程缩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河流断流断面向绿洲区移动,改变了天然的水盐平衡,加重了土壤的积盐和地下水的矿化,造成了土壤的盐渍化。

在加快水利开发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社会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导致水土失衡,水环境恶化,天然植被衰败。

2.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加大了区域协调的难度[2]。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

从地域上来看,伊犁、阿勒泰等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仅地表水该两地拥有了13.8亿m3/年,大约占全疆的1/3),远远大于本地区开发之需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而吐鲁番、哈密等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较贫乏,由于地方工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比较高。

时间上,地表水资源季节变化悬殊,每年汛期来水量占全年水量的80%以上,为水资源科学、高效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3水污染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理。

新疆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工业污水的排放达不到国家的废水排放标准,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污水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对地下水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城市和近郊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很大,几乎占全疆废水排放量的60%,由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废水排放入河流、湖泊以后,其有害物质化学耗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等对水体产生影响,对河流和湖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河水污染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农田高矿化度排水。

一般小河流出山口以后,河水几乎都被引入灌区;较大河流在被引用后仍有一部分水下泄至平原区,沿程接纳大量的农田排水。

随着农垦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上游来水量逐步减少,而农田排水量逐渐增加,造成了水中盐分聚集,再加上蒸发浓缩,水体矿化度越来越高。

如塔里木河干流因源流区及干流上游高矿度水的排入,水质趋于碱化。

2.4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质下降。

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地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北麓、吐鲁番-哈密盆地。

这些地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大多数经过了三次转化和利用,水质严重变坏。

2.5行业用水比例失调,水资源浪费严重。

全疆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70%,局部地区可能达到90%以上,行业用水比例严重失调,而且浪费相当严重。

农业用水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毛灌溉定额可达1500m3/亩;工业和生活用水浪费情况也相当严重,很多地区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可达400m3以上。

3新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
3.1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要进行生态环境知识的全面教育,通过大力宣传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的重要性,让全民都意识到生态破坏带来的严重危害性和生态治理保护的重要意义;其次,要从农村的能源建设着手,解决由于生活燃料缺乏而造成的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只有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得到支持;最后,要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力度,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

3.2防止水体污染。

第一,要尽可能减少排污量。

要求各生产企业对自己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等有严格的要求,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节约用水,减少产生的污水量,从而达到减轻对水体的污染。

同时,对产生的污水,在未达到排放标准之前,严禁直接排入水体。

第二,要加大污水治理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技术。

应加大对水工业的投资,对已有的水处理设施,应使其全面运转,提高污水处理量;对已老化了的污水处理设施,应进行及时的改进,提高其处理污水的能力;对拟建的水处理设施,要尽可能使其规模化,高效率。

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使污水处理的结果更加接近自然水体。

第三,努力实现污水循环使用和污水资源化,以降低水资源开发的压力,提高水的利用率,减缓水危机现象。

3.3节水和污水回用。

节水是一种战略,既可减缓当前水资源危机的现状,减轻水资源开发的压力,又可对水资源起到一种保护。

对于农业节水主要从节约灌溉量和减少损失量两方面来考虑。

一方面,改革灌溉方式,由大水漫灌向常规节水转变,由常规节水向高技术节水转变,采用地下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微灌等技术;另一方面,建立地下水和地表水转化开发模式,加大投入,兴修水利,逐步用山区大容量水库替代蒸发量大的平原水库,对灌区原有的灌渠、堤闸等水利设施进行防渗漏整改,科学合理地布局农灌(排) 网,减少输水过程损失。

城市节水首先可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来实现[3]。

对产生的污水,努力实现污水循环使用,以减轻水资源的压力。

其次,要把节水宣传与节水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节约用水意义的认识,提倡节约每一滴水,杜绝任何“跑、冒、漏、滴”现象。

3.4管理[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价值规律,通过价格的经济杠杆来调节水的供求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低水价政策导致的水浪费现象。

例如对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可适当上调;对洗浴、洗车等高利润、高耗水的行业实行高水价政策。

适宜、合理的水价不仅能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而且也减轻了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总之,对于干旱区的新疆来说,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水资源的短缺,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的承载问题,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
配置、全面节约和综合治理放在突出的位置,做到全员节水﹑科技降耗、循环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新光,邓铭江.新疆地下水资源[M].新疆: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2] 郑西亚.西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6):34~36.
[3] 邓铭江,王世江,董新光,章曙明.新疆水资源及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 元红英,刘丽芬,徐宏,谢志辉.水资源持续利用初探[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报,2003(3):26~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