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联合青蒿素抑制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发热20例临床观察
青蒿素类药物对结肠腺癌细胞LS174T的细胞毒作用

青蒿素类药物对结肠腺癌细胞LS174T的细胞毒作用目的考察青蒿素(ART)、双氢青蒿素(DHA)及蒿甲醚(AM)对结肠腺癌细胞LS174T增殖的影响,为建立青蒿素类药物自身诱导代谢机制的体外研究体系奠定基础。
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计算抑制率并求得半数抑制浓度(IC50)。
结果抑制率均随药物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ART作用24、48、72 h对LS174T的IC50分别为> 240.00 μmol/L、> 240.00 μmol/L、211.18 μmol/L,DHA 对LS174T的IC50分别为91.46、80.45、45.60 μmol/L,AM对LS174T的IC50分别为> 320.00、262.90、163.93 μmol/L。
结论3种药物对LS174T增殖的抑制程度不同,但均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标签:噻唑蓝;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LS174T青蒿素(ART)是一种含独特内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由我国科学工作者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分离。
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一系列衍生物,其中双氢青蒿素(DHA)是除ART外其他衍生物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1]。
蒿甲醚(AM)是ART的醚类衍生物,其抗疟作用强于ART,不良反应轻微,且具有退热效应[2]。
ART类药物是目前唯一一类未产生明显耐药性的抗疟药,因而广泛用于疟疾特别是恶性疟疾的治疗,此外还有抗炎、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病毒、免疫抑制、抗血吸虫等药理作用[2-3]。
噻唑蓝(MTT)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该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经济、快速[4]。
本课题采用MTT法测定上述3种药物对结肠腺癌细胞LS174T增殖的影响,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以及作用不同时间的细胞毒作用。
实验结果将为后期从基因水平阐释ART类药物对CYP3A4和CYP2B6转录调节作用提供参考浓度,同时也为研究ART类药物抗癌活性提供依据。
青蒿素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

青蒿素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作用青蒿素是一种自然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医学价值。
下面是青蒿素的主要作用:1.抗疟疾作用: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之一,在疟原虫体内能够迅速杀灭寄生虫,对疟疾的治疗效果显著。
2.抗炎作用:青蒿素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的作用,对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抗癌作用:青蒿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某些类型的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
4.抗病毒作用:青蒿素对某些病毒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临床上一些病毒性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
功能主治青蒿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疟疾: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对疟原虫具有迅速杀灭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疟疾的发热、寒战和其他症状。
2.风湿性关节炎:青蒿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够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改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3.白血病:青蒿素对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来提高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4.乳腺癌:青蒿素对乳腺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延缓乳腺癌的进展和扩散,对乳腺癌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潜力。
5.乙肝病毒感染:青蒿素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扩散,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用量青蒿素的用量应根据具体疾病和患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用量如下:1.疟疾治疗:成人口服青蒿素片剂,每次600毫克,每日1次,连续3天;儿童口服剂量按体重计算,每次10-25毫克/千克。
2.风湿性关节炎:成人口服青蒿素片剂,每次500毫克,每日3次,连续2-3周;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3.白血病:青蒿素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4.乳腺癌:口服青蒿素片剂,每次500毫克,每日3次,连续数周或数月,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5.乙肝病毒感染:口服青蒿素片剂,每次600毫克,每日1次,连续数周或数月,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刍议青蒿素类药物的生物学活性应用研究进展

1 青蒿素类药物概述要想对青蒿素类药物进行深度研究,就要明确青蒿的本质,从中医的角度分析,青蒿性寒味苦且具有清热解暑和除去疟疾的作用,因此,医学界常常利用青蒿进行发热和疟疾的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屠呦呦就在植物中提取了青蒿素,将其应用在抗疟活性治疗过程中。
另外,因为青蒿素内部本身就含有氧桥结构的倍半萜烯内酯类化合物,因此,相较于传统的药物,青蒿素类药物的研究和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结合相关实验可知,利用青蒿素类药物进行肿瘤治疗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结果显示其副作用以及耐药现象发生的几率并不高。
也正是基于此,青蒿素类衍生物能有效应用在临床应用方面。
但是,因为青蒿素本身的水溶性以及脂溶性低,且抗寄生虫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所以口服药的有效利用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医学界将重点落在了对青蒿素进行综合处理和升级方面,其中,双氢青蒿素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活性参数。
2 青蒿素类药物的生物学活性应用路径要想发挥青蒿素类药物的价值,就要结合其生物学活性对应落实相应的治疗工作,以保证治疗效果符合预期。
2.1 青蒿素类药物应用在抗疟疾治疗过程中在对青蒿素类药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其抗疟性是较为关键的性质。
疟疾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疟原虫感染导致的,是一种虫媒传染性疾病。
目前,应用杀虫剂联合青蒿素的治疗方式,能在减少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基础上,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中东国家利用这种方式有效实现了疟原虫的清除工作,避免疟疾肆虐造成的死亡。
相较于青蒿琥酯,口服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具有更大的优势,且符合临床的治疗要求,但是青蒿琥酯无论是毒副作用还是提升药物应用过程中稳定性的程度都要更加突出,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最重要的是,药物的获取较为便利。
在研究中发现,柬埔寨西部和泰国——缅甸边境区域内,恶性疟原虫会出现青蒿素耐药的问题,使得感染者数量激增。
需要指出的是,在感染耐药疟原虫后,若不能在三天之内建立有效的治疗机制,就会增大治疗的失败率。
青蒿素对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凋亡和淋巴管形成的作用

青蒿素对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凋亡和淋巴管形成的作用郭燕;王俊;章必成;陈正堂;赵勇;高建飞【期刊名称】《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7(28)2【摘要】目的:探讨抗疟药青蒿素(ART)对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和淋巴管形成的作用。
方法:腹腔注射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小鼠淋巴管瘤形成,分离并培养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LEC)。
采用MTT法检测ART对LEC的生长抑制作用。
倒置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
FITC-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LEC细胞凋亡率。
基质胶实验检测LEC体外淋巴管形成。
结果:5-40μmol/L的ART显著抑制LEC细胞增殖。
细胞经不同浓度的ART处理后,LEC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
FITC-Annexin V/PI双染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RT提高了LEC细胞凋亡率,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效应关系。
基质胶实验显示ART抑制LEC体外自发性管状结构形成。
结论:青蒿素可作为抗淋巴管生成的抑制剂,其作用与其诱导LEC细胞凋亡有关。
【总页数】5页(P192-195)【关键词】青蒿素;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作者】郭燕;王俊;章必成;陈正堂;赵勇;高建飞【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7【相关文献】1.人参皂苷Rg3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J], 李晶波;李明秋;郑海兴;冯克俭2.淋巴管内皮标记物在肿瘤淋巴管形成研究中的可靠性 [J], 赵荣伟;杨守华;王泽华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卵巢上皮性癌淋巴管形成中的作用[J], 赵荣伟;杨守华;蔡俐琼;张静;汪晶;王泽华4.双氢青蒿素对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迁移及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 [J], 章必成;赵勇;王俊;郭燕;饶智国;高建飞5.肿瘤细胞入侵淋巴管及经淋巴管扩散的关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介导的淋巴内皮激活作用 [J], 姚杰;王志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及其鉴别诊断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及其鉴别诊断
岳涛;韩淑玲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7(008)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的发病,临床特征、病理诊断及治疗。
方法报道经治疗的12例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结合丈献进行分析。
结果本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为特点。
淋巴结活检是关键,其主要特点是:淋巴结呈广泛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结论此病可能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独立疾病,预后良好,和其它疾病无关:另一种则为非独立疾病,它可能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SLE)的部分症状。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岳涛;韩淑玲
【作者单位】上海市光华医院风湿科,200052;甘肃省人民医院风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
【相关文献】
1.西医联合青蒿素抑制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发热20例临床观察
2.西医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18例临床观察
3.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18例报告
4.发热伴淋巴结肿大,r要想到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5.发热伴淋巴结肿大,要想到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蒿素治疗治疗发热性疾病

青蒿素治疗治疗发热性疾病青蒿作为传统的清热药,历代医家对其退热作用甚为推崇。
如《本草新编》云其“退暑热。
”《医林纂要》称其可“清血中湿热,治黄疸及郁火不舒之证。
”《图经本草》:“青蒿,治骨蒸潮热,古方多单用之。
”《药性赋歌括白话解》中讲得较为全面“青蒿,用治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症,或阴虚发热,如骨蒸潮热,日晡潮热,或原因不明的持续低热,配合辨证用药,常收意外之效。
[3]”如用于治疗伏邪伤阴,邪留阴分的青蒿鳖甲汤;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的清骨散;邪伏少阳、肝经湿热的蒿芩清胆汤等方剂,就是以青蒿为主药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的常用方剂。
现代医学认为,在发热性疾病中,除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外,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等也占一大部分。
发热是这些疾病的常见症状,一般热势不高,但反复发作。
临床除对症及使用激素治疗外,目尚未有较好的治疗方法。
运用青蒿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取得了一定进展。
2.1癌性发热癌性发热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其多因久病耗伤气阴,以致气阴两虚,使机体阴阳失调而致的虚热。
临床治疗多以养阴清热为大法。
以青蒿为主药的青蒿鳖甲汤具养阴清热之功效,方中青蒿养阴清热透络可引邪外出。
边荣华运用此方辨证治疗癌性发热19例,总有效率达75%,且作用持久,无毒副作用[4]。
Woerdenbag H.J等实验证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显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5]。
杨小平等用青蒿酯钠进行体内抗肿瘤实验亦证明其对人HeLa人宫颈癌细胞和人SUNE-1、CNE-1均有体外杀伤作用[6]。
陈征途等用青蒿素介导肝癌细胞株HepG2的凋亡,结果可使HepG2细胞破坏率达51.67%,细胞凋亡率为19.19% [7]。
Posner GH等新合成的青蒿素衍生物(C-10-carba trioxanedimmer3)对人肿瘤细胞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不具有细胞毒作用[8]。
学者们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有望成为简便、有效且经济的抗肿瘤药。
【最新】2021镇卫生院护理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9

【最新】2021镇卫生院护理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科室工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1、世界卫生组织撤消旅游限制建议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A.目前医院SARS患者少于60人 B.连续5天平均每天新增病例保持5人以下 C.本地区的病均在控制之中 D.没有向外地输出病例 E.20天内不再出现新的临床诊断病例答案:E2、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A.1.5mmol/L B.2.5mmol/L C.3.5mmol/L D.4.5mmol/L E.5.5mmol/L答案:C3、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最强作用的时间是在:A.1/2-1hB.l-2hC.2-4hD.4-6hE.6-8h答案:C4、茶碱类药物平喘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刺激腺苷环化酶B.稳定肥大细胞膜C.抑制磷酸二酯酶D.抑制变态反应过程E.阻断迷走神经,抑制肥大细胞释放递质答案:C5、糖尿病病人运动宜选择的时间为:A.在外源性胰岛素作用高峰时期运动 B.餐后1~1.5小时 C.空腹 D.餐前1~1.5小时答案:B6、下列哪项是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A.出血性膀胱炎B.胃粘膜损伤C.无菌性骨坏死D.白细胞减少E.低血糖反应答案:D7、脊神经共有多少对:A.7对 B.8对 C.12对 D.31对答案:D8、注射过量胰岛素常可引起A.高血糖B.低血糖反应C.胰岛素瘤D.酮症酸中毒E.高渗性昏迷答案:B9、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最常见和必不可少A.肉眼血尿B.水肿C.镜下血尿D.高血压E.肾功能损害答案:C10、肾盂肾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A.外伤 B.邻近器官炎症的蔓延 C.上行感染 D.血行感染 E.淋巴管蔓延答案:C11、列哪种情况不得获得《护士执业证书》:A.取得普通中等卫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 B.取得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 C.取得护理专业培训结业证书 D.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护理人员答案:C12、患儿2岁半。
中药青蒿素抗疟更抗癌

中药青蒿素抗疟更抗癌作者:刘娟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年第3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刘娟从青蒿中提炼出来的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独立研制成功的一种植物抗疟药,青蒿素类药物的应用,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因此备受国际医学界的关注。
除了抗疟以外,青蒿素类药物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叫青蒿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疟天然药物。
或许大家对我不是很熟悉,但是我的母亲大人可是大家所熟悉的青蒿,又名黄花蒿,最早记载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民间常用的药物,有截虐、消暑退热、治疗感冒、除虚寒、健胃、止血、杀虫等功效。
虽然人们知道我的母亲有诸多功效,但是不知道其实我才是最大的“功臣”。
直到近年,我终于遇到了我人生的伯乐——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是她发现了我的才能,并想方设法让我完好无损地从母亲身体里“分娩”出来。
咱俩因此收获都不小,我挽救了更多人性命,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美誉的拉斯克奖。
初露锋芒:抗疟有人或许会质疑,有抗疟疗效的中药西药多得去了,你有啥好稀奇的?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我不仅具有显著的抗疟疗效,抗疟机理与其他抗疟药也有不同。
其他药物会干扰叶酸代谢,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但是我不会,本着救人又不伤人这个目的,我有个新办法:通过干扰疟原虫的表膜——线粒体功能,从而导致虫体结构全部瓦解。
正是由于我具有高效、快速、低毒、安全等显著优势,才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药品,特别是对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性疟疾有很好疗效。
现在我的同类成分已被开发成各种药物,主要包括直接从植物黄花蒿中分离提取的具有过氧化基团的倍半萜内脂类化合物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及蒿乙醚等青蒿素的衍生物。
开启新篇章:抗癌我十分幸运,在被发现能抗疟之后,又遇到了许多伯乐,他们之后的发现让我又开启了新的篇章:抗癌!我的优点还不仅仅是对肿瘤细胞有杀灭作用,更重要的是我对于正常细胞几乎无细胞毒性,还可以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损伤细胞线粒体等作用机制而实现抗肿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 ) 500
【 中图分类号】 R 5; 1 ; 1 . 【 4 R 4. R5 . 8 文献标识码】 A 【 2 4 3 5 文章编号】 11 21 2 9 1 { O 0 1 — 6 (0) 一0 一 2 3 1 2 93 0 3 8
在对 照组治疗基 础上 , 予热毒 宁注射 液
11 一般资料 .
( 江苏康缘药业 股 份有 限公 司, 要成 分为青 蒿素 , 准 主 批
文 号 : 药 准 字 Z 0527 1 L加 入 5 葡 萄 糖 注 射 液 国 200 1)0m % 20m 5 L中 , 日 1 静 脉 滴 注 。 每 次 14 疗 程 . 2组 均 治 疗 7d 。
者, 均长期发热 , 体温 3 8~4 ℃ ; 0 经病理 实验 证实 有淋 巴 结 中间坏死及周 围组织细 胞增生 ; 实验室 检查 : 白细胞计 数减少 , 小板 计数 减少 , 疫球 蛋 白增 高 , 血 免 C反应 蛋 白 (R ) C P 增高 ; 因学检查 : 菌培养 阴性 ; 病 细 病毒 学检 测 : 巨 细胞病毒抗 体 、 腺病 毒抗 体测 定 阴性 ; 胞学 检测 : D/ 细 C 4 C8 D 低于正常 ; 特殊检查 : 颈部淋巴结 活检 , 病理切片光镜 下可见 淋 巴结 内大 量 淋 巴细 胞坏 死 , 围组 织 细胞 增 周 生 , 下可见 淋 巴细胞坏 死 凋亡 , J电镜 有凋 亡小 体存 在 , 表现为 核膜不 规则 , 核皱 缩变小 , 不规则胞 浆 凸起 , 有 线 粒体空胞膨胀 , 嵴减 少 , 酶体增 多 J 溶 。逆转 录聚合酶链
[ ] 张建福 . 6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3 例报告 [] 中医正而 a 。随机分为 2组。治疗
组 2 , 1例 , 8 ; 0例 男 2 女 例 年龄 2 1 2岁; 实验 室检查 : 贫 血5 , 例 血清转氨酶升 高 1 例 ; 毒学检 测 : 纯疱疹 病 2 病 单 毒 阳性 7 ,B病毒抗体 阳性 6例 , 例 E 柯萨齐病毒抗体 阳性 2 。对照组 1 , 1 , 8例 ; 例 8例 男 0例 女 年龄 2 2岁 ; ~1 实验 室检查 : 贫血 4例 , 血清转氨酶升高 1 例 ; 1 病毒学检测 : 单 纯疱疹病毒 阳性 7 ,B病毒抗体 阳性 4例 , 萨齐病毒 例 E 柯 抗体 阳性 2例。2组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式 反 应 ( T—P R 检 测 淋 巴 结 组 织 ,c一2基 因表 达 蛋 白 R e) Bl
15 观察 指标 . 16 统计 学方法 .
观察 2组平均降温时间。 计量 资料用均数 ±标 准差(重±s) 表
示 , 组 之 间采 用 单 因素 方 差 分 析 , 计 软 件 为 SS 各 统 PS
8 0
河北 中医 20 09年 1 月第 3 卷第 1 1 期
H bi T M,aur 2O ,o 3 o1 ee J C Jnay O9 V l 1N .
西 医联 合 青 蒿 素 抑 制 坏 死增 生性 淋 巴结 病 发 热 2 临 床 观察 0例
崔淑范 翟佳 佳
( 河北 医科 大学第 二 医院儿科 , 北 石 家庄 河
不畅。青蒿 素提取 于青蒿 , 蒿具 有清热 、 青 解毒 、 降温 、 消
术治疗特点 与效 果[ ]时珍 国医国药 ,06 1(2 :5 1 J. 20 ,7 1 )26 —
26 5 2.
2 5. 4
[ ] 熊慧夷 , 9 聂达荣 , 彭美玉 . 中药熏洗湿敷加 封闭法治 疗跟骨 骨质增生症 37例 []福建 中医药 ,02 3 ( )2 —2 . 8 J. 20 ,3 1 :1 2
1 资 料 与 方 法
12 诊 断标准 .
断” 诊 。 确 J 13 治疗 方法 . 13 1 对 照 组 ..
参 照“ 死增生性 淋 巴结病 及其鉴别诊 坏
予 抗 生 素 、 素 及 丙 种 球 蛋 白对 症 治疗 。 激
13 2 治疗组 .. 全部 3 例 均为本 院儿科 门诊及 住 院患 8
作者简介 : 崔淑范(95 ) 女, 15一 , 副主任医师 , 副教授 , 硕士。从事 儿科I 临床工作。
现代 医学认 为 , 坏死增 生性 淋 巴结病 为病毒 性感 染 引起 , 同时导致 发热 , 机体 发生严 重变 态反应 , 这种 变态 反应过于 强烈 , 导致 免疫器 官受 损 。本病 白细 胞计数 减 少, 免疫球蛋 白增高 , 说明 B淋 巴细胞 系统亢进 。由于 T 淋巴细胞 功 能异 常 启动 凋亡 基 因 , 而使 淋 巴结 坏死 。 从 西医治疗上 , 激素具有抑制免疫作 用 , 种球蛋 白具有免 丙 疫封 闭作 用 。中医学 认 为, 死增 生性 淋 巴结 病 的长 J 坏 期发热 , 由于湿 热之邪 阻于经 络 , 是 毒热炽盛 , 以致经络
坏 死 增 生 性 淋 巴结 病 是 一 种 病 毒 感 染 的 变 态 反 应 性
(P > .5 , 有 可 比性 。 0 0 )具
疾病 , 其主要临床特 点为发热 , 持续多 日, 最长达 2 个 ~3 月, 伴淋巴结增大疼痛…。20 —0- 20 — 5 我们采用 06 5 0 8 0 , 西 医联合青蒿素抑制 坏死增 生性淋 巴结病发热 2 , 0例 并 与常规西 医治疗 1 例对照观察 , 8 结果如下 。
1 ., 验 水 准 =00 。 15 检 .5
2 结 果
治疗组 2 , 降温时问( ±1 d 对照组 l 例 , 0例 平均 4 ); 8 平
均降温时间( ±1 。2组平均 降温 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 6 )d 学意义(P < .5 , 0 0)治疗组比对照组能更快地降低温度。
3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