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

合集下载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呕血概述及病因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呕血概述及病因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呕血概述及病因
医学诊断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帮助大家梳理知识。

呕血
是指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呕血病因
一.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
1.食管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贲门黏膜撕裂、食管损伤等。

大量呕血常由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食管异物戳穿主动脉可造成大量呕血,并危及生命。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最常见为消化性溃疡,其次有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胃泌素瘤、胃血管异常如恒径动脉综合征等亦可引起呕血。

3.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二.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胆囊癌、胆管癌及壶腹癌出血均可引起大量血液流入十二指肠导致呕血。

三.全身性疾病
1.血液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霍奇金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等。

2.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暴发型肝炎、败血症等。

3.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累及上消化道。

4.其他
尿毒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衰竭等。

呕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消化性溃疡
B.胃癌
C.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D.急性胰腺炎
E.白血病
正确答案:A。

呕血与咯血鉴别

呕血与咯血鉴别
原因:呕血常见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咯血常 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颜色:呕血多为鲜红色,咯血多为暗红色或咖啡 色。
伴随症状:呕血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咯血 常伴有咳嗽、胸痛等症状。
呕血与咯血的病因
呕血的病因
肝胆疾病:肝硬 化、胆囊炎、胆
石症等
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等
01
呕血与咯血鉴别
刀客特万
目录
01. 呕血与咯血的定义 02. 呕血与咯血的病因 03.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方法
呕血与咯血的定义
呕血的定义
01
呕血是指胃或食管出血,血液从口腔吐出。
02
呕血通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有时伴有血块。
03
呕血可能是由消化道疾病、肝病、血液病等引起的。
04
呕血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咯血的定义
咯血是指呼 吸道出血, 经口腔咳出
01
咯血量可大可 小,颜色可呈 鲜红色、暗红 色或咖啡色
03
02
常见原因包 括肺部疾病、 心血管疾病、 血液病等
04
咯血可能伴 有咳嗽、胸 痛、呼吸困 难等症状
两者区别
定义: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出血,血液从口腔吐出; 咯血是指下呼吸道出血,血液从口腔咳出。
外伤:如胸部
6
外伤、肋骨骨
折等
常见疾病
消化道疾病:胃溃疡、十 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
A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 心内膜炎等
C
B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 张、肺结核、肺癌等
D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方法
临床表现
呕血:血液从口腔 中吐出,常伴有恶 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学-第二章 症状学 第九节 呕血与便血

诊断学-第二章 症状学 第九节 呕血与便血
常有周期性、节律性疼痛,出血前数日疼痛
加重,部分患者出血后疼痛缓解 溃疡出血后疼痛减轻机制: 出血后溃疡及其周围充血、水肿消退, 痛觉神经末梢覆以血液,脱离胃酸接触,大 量血液形成“蛋白餐”中和胃酸 内窥镜、 X 线检查可确定溃疡部位、大小, 结合活检可鉴别良恶性
18
胃角溃疡
19
溃疡腐蚀血管
第二章 状 学
诊断学基础

1
呕血与便血
2
上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
3
上消化道出血
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 出血,常表现为呕血和黑便。
食管 胃 肝胆 胰腺
上消化道出血
十二指肠
4
呕 血
呕血:上消化道疾病 (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
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 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 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NASIDs所致糜烂性胃炎
26
NASIDs所致幽门前区溃疡
27
胃癌
很少大量出血,多为少量持续出血 有时溃疡型胃癌可引起大量出血 年龄多在50岁以上,伴食欲不振、进行性消瘦
体检有上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28
溃疡型胃癌
29
胃肠间质瘤
30
便 血
一、定义
经肛门排出血液或粪便带血。便血一般 是指下消化道出血。 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少量 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试验才 能确定者称为隐性血便
20
球部对吻性溃疡
2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骤然起病,以大量呕血伴黑粪为突发症状,
来势凶猛,出血量大,色鲜红反复发作;
有慢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或肝硬化病史; 出血后肝细胞损害加重,出现黄疸、腹水、

呕血护理常规范文

呕血护理常规范文

呕血护理常规范文呕血(Hematemesis)是指胃肠道出血经口腔排出的情况,是一种严重的症状,通常与胃、食管、肝脏等器官的疾病有关。

呕血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

呕血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需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针对呕血患者的护理常规。

1.快速评估病情:呕血患者面临着血流量过多导致失血休克的风险,护士应该迅速评估患者的血流动态和循环功能。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皮肤湿度等情况。

2.维持呼吸道通畅:呕血患者可能因吞咽大量血液而导致呕吐物阻塞呼吸道,护士应该及时翻开患者的头部,清除口腔和咽部的血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3.监测呕血量和颜色:护士应该将呕血量和颜色记录下来,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呕血量的多少和颜色的鲜红程度可以提供医生重要的信息,以便医生判断出血的程度和原因,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提供氧气支持:呕血患者可能因失血和休克而导致氧气供应不足,护士应该及时给予氧气支持,保持患者的氧合状态。

5.卧床休息:呕血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减少身体的活动,以降低血压和心率,减少出血的风险。

6.维持血容量稳定:呕血患者往往伴有失血导致的低血容量状态,护士应该及时给予液体补充,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稳定。

液体补充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液体的形式进行,具体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操作。

7.管理并发症:呕血患者可能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等并发症,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8.提供心理支持:呕血是一种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护士应该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

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

以上是针对呕血患者的护理常规。

在进行护理时,护士应该保持镇定、细心和专业,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和协作,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健康评估呕血与黑便问诊与护理

健康评估呕血与黑便问诊与护理

健康评估呕血与黑便问诊与护理健康评估:呕血与黑便呕血和黑便是两种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需要进行综合的健康评估。

在进行健康评估时,包括了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下面将针对呕血和黑便进行健康评估的问诊和护理进行讨论。

一、问诊部分1.病史:a.呕血的特点:问患者呕血的频率、量是否有变化,是鲜红色还是暗红色的,有无小血块或咖啡渣样的物质混合在内。

b.黑便的特点:问患者黑便的颜色是否有变化,质地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气味,有无明显的肠胃刺激症状(如腹痛、腹胀等)。

c.其他症状:询问患者是否有腹痛、恶心、呕吐、贫血等症状,有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d.既往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肠道肿瘤、消化性溃疡、肝病等既往的病史。

2.家族史:a.询问患者的家族成员是否有类似症状,有无消化系统疾病、肠道肿瘤、血液病等的家族史。

3.体格检查:a.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面色苍白与否、衰弱程度、体重变化等。

b.对腹部进行触诊,寻找有无腹痛、压痛等异常体征。

c.进行肛门指检,检查有无明显的出血或肛门病变。

4.实验室检查:a.血常规:观察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看是否存在贫血现象。

b.粪便隐血试验:检查是否有粪便中的隐血阳性。

c.凝血功能检查:观察凝血因子的活性是否正常。

二、护理部分1.维持患者安静:给予患者安全感和心理支持,避免剧烈运动或劳累,减少出血风险。

2.管理营养与液体:提供适宜的饮食,包括易消化、低刺激的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3.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呕血和黑便的情况。

注意颜色、量的变化,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4.促进康复与预防: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内镜检查、手术等。

同时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合理的营养、休息与活动。

总结:呕血和黑便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

在进行健康评估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患者突发呕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突发呕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突发呕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背景分析呕血是临床常见的紧急症状,可能意味着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疾病。

及时、准确地处理突发呕血事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医疗机构对突发呕血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流程显得尤为必要。

二、应急预案1.紧急评估(1)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2)了解患者呕血的颜色、性质、量、持续时间等,判断出血程度。

(3)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既往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紧急处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治疗。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血管。

(3)根据患者呕血程度,给予相应的止血药物,如生长抑素、凝血酶等。

(4)必要时行胃镜检查或紧急内镜下止血治疗。

3.病情监测(1)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呕血情况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尿量等,评估病情变化。

(3)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了解出血情况及治疗效果。

4.护理措施(1)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避免误吸。

(2)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呕血。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4)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情绪。

5.转归评估(1)评估患者呕血原因是否明确,有无并发症发生。

(2)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3)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后续治疗和护理计划。

三、流程图1.接诊:接诊时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了解呕血情况。

2.紧急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止血药物。

3.病情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呕血情况是否缓解。

4.护理措施:保持床单位整洁,给予舒适的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转归评估: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制定后续治疗和护理计划。

6. 随访: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

四、总结突发呕血是一种常见的紧急症状,需要医疗机构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呕血和便血医学知识宣教

呕血和便血医学知识宣教
• 某些病人失血性休克旳症状与体征可发生 在呕血或黑便之前。
• 3.发烧
• 多数出血量大旳病人在二十四小时内出 现发烧,一般体温不超出38.5℃,可 连续3—5天。
• 4.血象
• 急性出血早期,血象无变化,后来因为 组织液渗人,血液被稀释,才出现红细 胞与血红蛋白降低。
• 所以,大出血早期不能根据红细胞数与 血红蛋白量来判断有无出血及出血量。
色或混有凝血块;当出血量较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 长,则因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而形成酸化正铁血红 素,呕吐物呈咖啡渣样棕褐色。呕血时因部分血液 经肠道排出体外,可形成黑便。
• 2.失血性休克
• 若出血量大可致失血性休克,其程度轻重 与出血量多少、出血速度等有关。
• 出血量越大,出血速度越快,则病情就越 重,出血量占血容量20%常体既有面色苍 白、出冷汗、烦躁、口渴、头晕、乏力、 心悸、脉搏增快等,占30%时出现脉搏快 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急性周围循环 衰竭旳体现。占10~15%可无血压脉搏变化。
[临床体现]
血便旳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柏油样), 颜色旳差别主要与下列原因有关:
①出血部位;
②出血量多少;
③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长短。
出血部位愈低,出血量愈大排出愈快,则 血便颜色愈鲜红。
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 长,因红细胞破坏后,HB在肠道内与硫 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 发亮,类似柏油称为柏油便。
旳关系。 • 6、便血旳定义。 • 7、便血旳常见病因:上消化道疾病、下消化
道疾病、其他疾病。 • 8、便血量与全身症状旳关系。 • 9、便血颜色与出血部位旳关系。 • 10、用隐血试验成果看便血应注意旳问题。 • 11、便血常见旳伴随症状及其有关旳病因。

呕血的健康宣教

呕血的健康宣教
腔或鼻腔排出
02
黑便:患者出现黑 便,大便颜色呈黑
色或暗红色
03
贫血:患者出现贫 血症状,如头晕、
乏力、心悸等
04
肝功能异常:患者 出现肝功能异常, 如转氨酶升高、胆
红素升高等
05
影像学检查:通过 影像学检查,如B 超、CT等,发现 消化道出血的部位
和原因
06
内镜检查:通过内 镜检查,如胃镜、 肠镜等,直接观察 消化道出血的部位
其他:如药物副 作用、中毒等
肝胆疾病:如肝 炎、肝硬化、胆
囊炎等
危险因素
01
食道疾病:如食 道炎、食道溃疡

02
胃部疾病:如胃 炎、胃溃疡、胃
癌等
03
十二指肠疾病: 如十二指肠炎、 十二指肠溃疡等
04
肝胆疾病:如肝 炎、肝硬化、胆
囊炎等
05
心血管疾病:如 高血压、心脏病

06
呼吸道疾病:如 肺炎、支气管炎
04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4
呕血的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普及
呕血原因:消化 道疾病、呼吸道 疾病、心血管疾
病等
呕血症状:呕吐 物中带有血液、 黑便、头晕、乏
力等
预防措施:保持 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体检等
治疗方法:根据 病因进行对症治 疗,如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健康生活方式
感染性疾病:如肝 4 炎、结核病、伤寒 等
肿瘤:如食管癌、 5 胃癌、结肠癌、直 肠癌等
其他:如药物副作 6 用、中毒、外伤等
发病机制
食管疾病:如食 管炎、食管溃疡

胰腺疾病:如胰 腺炎、胰腺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随症状
上腹痛 肝脾肿大 黄疸 皮肤黏膜出血 其他 头晕、黑朦、口渴、冷汗

问诊要点
确定是否为呕血 呕血的诱因 呕血的颜色 呕血量 患者的一般情况 过去史

全身性疾病
血液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 癜、白血病、血友病、霍奇金病、遗传 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如应用抗凝药过量) 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 病、登革热、暴发型肝炎等 结缔组织病 SLE 其他 尿毒症、呼吸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呕血与黑便 呕血前常有上腹不适和恶心,随 后呕吐出血性胃内容物。其颜色视出血量的多 少及在胃内停留时间的久暂以及出血的部位而 不同。出血量多、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出血位 于食管则血色鲜红或混有凝血块;或为暗红色; 当出血量较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则因血红 蛋白与胃酸作用形成酸化亚铁血红蛋白 (hematin),呕吐物可呈咖啡渣样棕褐色。呕血 的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可致使血 或可形成黑便(melena)
临床表现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为 10%-20%的血 容量时,除头晕、畏寒外,多无血压、脉搏等 变化;出血量达血容量的20%以上时,则有冷汗、 四肢厥冷、心慌、脉搏增快等急性失血症状。 若出血量在30%血容量以上,则有急性周围循 环衰竭的表现,显示脉搏频数微弱、血压下降、 呼吸急促及休克等 血液学改变 最初可不明显,随后由于组织液 的渗出及输液等情况,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 及血细胞比容逐渐降低 其他 氮质血症、发热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最常见为消化性溃疡, 其次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胃 泌素瘤、血管异常如恒径动脉破裂 (Dieulafoy综合征)等亦可引起呕血 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或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

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胆道结石、蛔虫、胆管癌、壶腹癌、胰 腺炎、胰腺癌并脓肿破溃、主动脉瘤、 纵隔肿瘤等
呕 血 (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 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 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 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由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出血或呼吸 道疾病引起的咯血,不属呕血,应当注 意仔细加以区别

病因(消化系统疾病)

食管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 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贲门粘膜撕裂 (Mallory-weiss综合征)、食管损伤。大量 呕血常由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所致,食管异物戳穿主动脉可造成 大量呕血,并危及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