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中医助理-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练习题
【基础】中医执业-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题库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一、A11、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以下哪项不正确A、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内脏的一些机能B、长期对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了解了脏腑的一些机能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使藏象理论系统化D、临床经验大量积累,丰富并完善了藏象理论E、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2、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中心为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心E、脑3、既是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的是A、脑B、胃C、膀胱D、三焦E、胆4、五脏六腑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是A、脏病多虚,五脏宜补B、脏病多实,五脏宜泻C、腑病多虚,六腑宜泻D、腑病多实,六腑宜补E、脏病多实,五脏宜补5、对脏腑精气阴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脏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在脏腑的分藏B、脏腑之气是由脏腑之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C、脏腑之阴气能够抑制、宁静脏腑功能,减缓新陈代谢D、脏腑之阳气能够兴奋、推动脏腑功能,加速新陈代谢E、脏腑之精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脏腑生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动力6、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A、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B、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C、五脏者,实而不能满D、六腑者,满而不能实E、以上都是7、对藏象学说“象”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B、指五脏生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C、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D、指五脏病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E、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8、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A、运化和调节血量B、疏泄和防止出血C、化生和贮藏精气D、受盛和传化水谷E、藏神和血液运行9、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A、化生和贮藏精气B、受盛和传化水谷C、藏神和血液运行D、运化和调节血量E、疏泄和防止出血二、B1、A.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B.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C.藏精气而不泻,故实而不能满D.传化物而不藏,故满而不能实E.藏精气而不满,故泻而不能藏<1> 、关于五脏的功能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B C D E<2> 、关于六腑的功能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主要有四:①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内脏的某些机能;②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认识了人体的复杂机能,并赋予相应的脏腑;③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使藏象理论系统化;④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可升华而形成理论,并通过临床疗效来探索和反证脏腑的生理病理,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
中医基础理论(3.20)--藏象学说概论

【藏象学说概论】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1、化生贮藏精气的是:A.经络B.五脏C.六腑D.内脏E.奇恒之腑2、受纳传化水谷的是:A.胃B.大肠C.五脏D.六腑E.奇恒之腑3、“藏象”一词,始见于:A.《难经》B.《灵枢》C.《类经》D.《素问》E.《伤寒杂病论》4、藏象的基本涵义是:A.内脏的解剖形象B.脏腑的外在征象C.脏腑的生理功能D.脏腑的病理表现E.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5、人体以何为中心?A.精气B.气血C.五脏D.六腑E.经络6、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区别主要在于:A.解剖形态的差异B.经脉络属的有无C.所在部位的不同D.生理功能的不同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的答案)1、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是什么?A.古代解剖学认识B.哲学思想渗透C.生活实践观察D.实验观察E.医疗实践经验2、下列哪些属于脏的范围?A.心B.三焦C.心包络D.女子胞E.脾3、下列哪些属于腑?A.脉B.胆C.筋骨D.小肠E.三焦4、下列哪些属于奇恒之腑?A.胆B.骨C.髓D.膀胱E.女子胞5、藏与象的关系表现在:A.藏决定象B.藏变象变C.象决定藏D.象变反映藏变E.象变决定藏变6、五脏与六腑的区别有:A.五脏藏神B.功能不同C.脏主腑从D.形态有别E.脏重功能、腑重形态二、填空题1.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
2.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
3.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 ,体现了中医学以表知里, 的思维方法。
4.按照脏腑不同的生理功能特点,将其分为 、和奇恒之腑三大类。
三、名词解释1.藏象2.藏象学说四、简答题1. 人体内脏分为几类?各有哪些名称?2.五脏、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是什么?3.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有何异同?4.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什么?“藏象概论”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1.B 2.D 3.D 4.E 5.C 6.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的答案)1.ABCE 2.ACE 3.BDE 4.ABCE 5.ABD 6.ABCD二、填空题1. 化生和贮藏精气2. 受盛和传化水谷3.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象测脏4.五脏,六腑三、名词解释1.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五脏系统的外在现象和与自然相关事物的比象。
平利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试题(6)

2017年平利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试题(6)
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 )
A.脾肾
B.肺肾
D.脾肺
E.心肾
1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论藏象试题

(藏象)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下列关于藏象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A.藏象学说,是在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B.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是古代解剖知识,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反复的医疗实践C.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阴阳为中心的人与自然的整体性D.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解析: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A.气B.血C.精D.津液解析:肺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即是《灵枢·决气》所说的“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3.脾开窍于A.唇B.口C.舌D.齿解析: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4.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效应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
“……阳明脉衰,面始焦。
发始堕……”是指A.男子,四八B.男子,五八C.女子,四七D.女子,五七解析:《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5.“……阳气衰竭于上。
面焦。
发鬓颁白……”是指A.男子,五八B.男子,六八C.女子,五七D.女子,六七解析:《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平利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试题(4)

2017年平利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试题(4)
1.肺的门户是( )
A.喉
B.鼻
C.腠理
D.汗孔
E.皮毛
2.“娇脏”是指(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后天之本”指(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4.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
A.脾化生水谷精微
B.脾主升清
C.脾主统血
D.脾为后天之本
E.人以水谷为本
5.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内脏是( )
B.脾
C.肾
D.肝
E.心
6.“生痰之源”是指( )
A.肺
B.心
C.肝
D.脾
E.肾
7.脾主运化是指脾能够( )
A.运化水液
B.运化水谷
C.化生血液
D.化生气血
E.运化水谷和水液
8.脾统血的机制主要是( )
A.脾阳的温煦作用
B.脾气的固提作用
C.脾的升清作用
D.脾气的升举作用
E.脾气的气化作用
9.五脏中主升清的脏是( )
A.心
B.肝
D.脾
E.肾
10.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主要是下列哪项的作用( )
A.肝气
B.脾气
C.肺气
D.肾气
E.心气。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藏象练习题 (2)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单元藏象一、A11、中医学认为与女子胞关系密切的脏腑是A、心、肝、脾、肾B、胃、肝、脾、肾C、心、肝、脾、肺D、心、肝、脾、胆E、肺、肝、脾、肾2、在中医学中,被称作“孤府”的是A、脑B、三焦C、膀胱D、胆E、女子胞3、具有“髓海”之称的是A、骨B、脊椎C、脑D、肾E、脉4、脑主司感觉运动,有赖于A、脑髓充养B、营血充养C、肾精充养D、肝血充养E、脾精充养5、“人之记忆,皆在脑中”的说法出自A、《本草纲目》B、《灵枢》C、《素问》D、《内经》E、《本草备要》6、关于胆的说法叙述错误的是A、胆贮藏胆汁B、胆排泄胆汁C、胆生成胆汁D、胆主决断E、胆为中正之官7、与胆经相表里的经脉为C、胃经D、大肠经E、心经8、既为奇恒之腑又被称为六腑之一的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E、心包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肠主液B、大肠主津C、胃主通降D、肾喜燥E、肾为水脏10、“主津”的腑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11、六腑中“太仓”所指的是A、小肠B、三焦C、脾D、大肠E、胃12、下列关于胃的说法错误的是A、胃主通降B、胃以升为主C、胃为“水谷气血之海”D、胃为“太仓”E、胃主腐熟水谷13、临床上“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A、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B、大肠传导糟粕C、膀胱排泄尿液D、肾主气化水液E、三焦通行水液14、“主液”的腑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15、肝病常表现为肝气升动太过的病理变化,包括A、肝气上逆B、肝火上炎C、肝阳上亢D、肝风内动E、以上均是16、与肝相对应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长夏D、秋季E、冬季17、下列哪项不是气的运动形式A、升B、降C、散D、出E、入18、具有调节血量作用的脏是A、心B、脾C、肝D、血脉E、肺19、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A、调畅气机B、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C、调畅情志D、女子的排卵和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E、以上都是20、与情志调畅密切相关的脏是A、肝B、心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B、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C、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D、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E、三焦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22、具有“水火之宅”之称的脏腑为A、肝B、心C、肺D、肾E、膀胱23、肾主纳气之功能失调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呼多吸少B、呼少吸多C、久病咳喘D、动辄气喘E、呼吸表浅24、“血之余”是指A、发B、爪C、毛D、唇E、面25、“在窍为二阴”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26、主“身之骨髓”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27、肾在志为D、悲E、恐28、肾脏所藏之精气包括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水谷之精D、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E、以上均非29、下列哪项为人体生命过程的正常顺序A、生、壮、长、老、已B、生、长、壮、老、已C、已、生、长、壮、老D、生、壮、老、长、已E、壮、生、长、老、已30、下列哪项不属于肾的生理功能A、肾主生殖B、调畅情志C、肾主生长发育D、肾主水E、肾主纳气31、与肾主水液作用最为密切的是A、肾阳的温化B、肾阴的滋润C、肾血的营养D、肾中精气的气化E、脾肺里两脏的协调作用32、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密切联系的A、心与脾B、心与肺C、心与肝D、肝与脾E、脾与肺33、在中医学中“水火既济”主要涉及的脏腑为A、心与肾B、心与膀胱C、肾与膀胱D、心与肺34、互为表里的脏腑组成错误的是A、心与小肠B、肝与胆C、脾与胃D、肾与膀胱E、肺与三焦3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六腑以通为用B、腑病以满为顺C、六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单项选择题1.既属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的脏器是:A.膀胱B.三焦C.胆D.脑E.女子胞【答案】C2.气血生化之源是: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C3.称为全身阴阳之根本的脏是: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D4.在体液代谢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D5.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B6.肾在液为:A.泪B.涎C.汗D.唾E.涕【答案】D7.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A.化生血液B.推动血行C.固摄血液D.贮藏血液E.调节血量【答案】B8.“朝百脉”是何脏的功能: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E9.下列属于肾的生理功能的是:A.主气B.纳气C.生气D.调气E.养气【答案】B10.肺的生理特征是:A.喜和降B.喜清肃C.喜燥恶湿D.喜润恶燥E.喜条达【答案】B11.肾其华在:A.面B.唇C.毛D.发E.爪【答案】D12.称为“后天之本”的是: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C13.脾的所有生理功能中,最基本的是:A.主运化B.主升清C.主统血D.主四肢E.主肌肉【答案】A14.在肝主疏泄的各种生理作用中最根本的是:A.调节情志B.调节脾胃升降C.调畅气机D.调节胆汁分泌E.调节女子月经和男子排精【答案】C15.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A.肺主气B.肺主皮毛C.肺司呼吸D.肺主治节E.肺主宣降【答案】E16.内脏下垂与下列哪个脏腑功能失常有关: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C17.称为“娇脏”的是: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E18.“主升清”的脏是: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C19.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学基础是:A.气能生血B.人以水谷为本C.脾主升清D.脾主运化水谷精微E.脾为后天之本【答案】D20.下列最能概括肝的生理特点的是:A.喜条达恶抑郁B.主动、主升C.体阴而用阳D.为藏血之库E.为罢极之本【答案】B21.命门之火实际上是指:A.心阳B.肝阳C.脾阳D.肾阳E.肺阳【答案】D22.大怒主要影响机体的:A.呼吸功能B.疏泄功能C.藏精功能D.气化功能E.运化功能【答案】B23.情志抑郁与下列哪个生理功能失调关系最密切:A.心神不足B.髓海空虚C.肝失疏泄D.肝火上炎E.肺气虚损【答案】C24.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五液”:A.尿B.涎C.涕D.泪E.唾【答案】A25.《内经》所说的命门是指:A.右肾B.两肾C.肾间动气D.目E.两肾之间【答案】D26.下列哪一项是指心:A.罢极之本B.气之本C.封藏之本D.生之本E.仓廪之本【答案】D27.“膻中”是指下列中哪一项:A.肺B.心C.心包D.腹腔E.脑【答案】C28.称“相傅之官”的是:A.心B.肝C.肺D.脾E.肾【答案】C29.“诸湿肿满”,皆属于:A.心B.肝C.肺D.脾E.肾【答案】D30.“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指的是:A.命门B.肾C.心D.脑E.膻中【答案】A3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心者,血之本B.肺者,罢极之本C.肝者,气之本D.肾者,封藏之本E.脾者,生之本【答案】D32.在下列五脏所藏中错误的是:A.心藏神B.肝藏魂C.肺藏魄D.脾藏意E.肾藏智【答案】E33.全身“水液”运行的通道是:A.肺B.脾C.肾D.三焦E.膀胱【答案】D34.“原气之别使”是指:A.肾B.十二经脉C.奇经八脉D.三焦E.血脉【答案】D35.胃气一般是指:A.胃的受纳功能B.胃的腐熟功能C.脾的运化功能D.脾胃功能的合称E.水谷精微之气【答案】D36.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的是:A.脾B.大肠C.小肠D.三焦E.胃【答案】E37.“泌别清浊”是属于:A.胃的生理功能B.小肠的生理功能C.大肠的生理功能D.膀胱的生理功能E.肾的生理功能【答案】B38.“决渎之官”是指A.肾B.膀胱C.肺D.三焦E.脾【答案】D39.“中正之官”是指A.心B.肝C.胆D.脾胃E.肾【答案】C40.有“化物”功能的是A.膀胱B.小肠C.大肠D.三焦E.脾【答案】B41.“传导之官”是指A.膀胱B.小肠D.三焦E.脾【答案】C42.“中精之府”是指A.心包B.胃C.胆D.三焦E.脾【答案】C43.“州都之官”是指A.胃B.膀胱C.小肠D.大肠E.肾【答案】B44.“五脏之本”是指:A.心B.肝C.脾D.胃E.肾【答案】D45.精血同源是指哪两脏的关系?B.脾与肾C.肝与肾D.肺与肾E.肝与脾【答案】C46.调节全身气机主要是哪两脏?A.心与肾B.脾与肾C.肝与脾D.肝与肺E.肝与心【答案】D47.两脏关系表现为阴阳水火既济的是:A.心与肾B.肝与肾C.脾与肾D.心与肺E.心与肝【答案】A48.与血的生成、运行有关的两脏是:A.心与肾B.肺与肾C.肝与脾D.肝与肺E.脾与肾【答案】C49.连结肺司呼吸和心主血脉功能的中心环节是:A.元气B.营气C.宗气D.卫气E.肾气【答案】C50.两脏之阴常相互资生的是:A.心与肝B.肺与心C.脾与肾D.肝与肾E.肺与肾【答案】E51.舌赤糜烂,小便短赤多属:A.心火亢盛B.小肠实热C.肝胆火旺D.心火下移小肠E.膀胱湿热【答案】D52.腹胀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者,多属:A.脾胃虚寒B.脾肾阳虚C.肝脾不调D.脾气虚E.肾阳虚【答案】B53.与大肠相表里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D54.“肝肾同源”的理论依据是:A.同居下焦B.精血互化C.同寄相火D.水能生木E.同源于水谷精气【答案】B55.与“气虚”关系最大的两个脏腑是:A.心与肺B.肺与脾C.脾与胃D.肝与肺E.肺与肾【答案】B56.在脾与胃的关系中最根本的是:A.脾主运化,胃主受纳B.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C.脾主升,胃主降D.脾为阴土,胃为阳土E.脾为胃行其津液【答案】A双项选择题1.有防止出血功能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BC2.下列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的是:A.推动血在脉中运行B.调节情志C.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D.朝百脉E.调节血量【答案】AC3.下列官窍中与肾有关的是:A.目B.鼻C.口D.耳E.二阴【答案】DE4.心称为:A.元神之府B.清净之府C.五脏六腑之大主D.君主之官E.精明之府【答案】CD5.和呼吸运动有关的脏是:A.心B.肝C.肺D.肾E.脾【答案】CD6.下列与脾有关的是:A.运化水谷B.调节胆汁分泌C.调畅气机D.运化水液E.贮藏血液【答案】AD7.肺的各种生理功能是否能正常进行,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两项?A.肺气的宣发B.肺司呼吸C.肺朝百脉D.肺气的肃降E.肺主治节【答案】AD8.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在情志方面的主要改变是下列哪两项? A.易怒B.易惊C.悲忧D.抑郁不乐E.恐惧【答案】AD9.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效应是?A.促进机体生长发育B.促进气血的化生C.调节机体的代谢和一切生理活动D.为心神提供物质基础E.增加机体抗病能力【答案】AC10.下列属于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A.贮藏血液B.统摄血液C.化生血液D.调节血量E.运行血液【答案】AD11.《内经》中称胆为:A.州都之官B.中精之府D.中正之官E.受盛之官【答案】BD12.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运化水液B.通行气血C.通调水道D.通行元气E.运行水液【答案】DE13.以下哪两项是针对膀胱而言的:A.决渎之官B.水道出焉C.州都之官D.变化出焉E.津液藏焉【答案】CE1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分清别浊B.吸收水谷精微C.形成粪便D.进一步消化饮食物E.排泄糟粕【答案】CE15.在调节气机升降方面密切联系的两脏是:B.肝C.肺D.脾E.肾【答案】BC16.“水火既济”是指哪两脏关系?A.心B.肺C.脾D.肝E.肾【答案】AE17.协调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是哪两脏?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BE18.下列哪两对内脏与气机升降密切相关?A.心与脾B.肝与肾C.脾与胃D.肺与肝E.肾与心【答案】CD19.在呼吸与血液循环方面相互促进的两脏是:A.心B.肾C.肺D.脾E.肝【答案】AC20.下列哪两对内脏在津液输布代谢方面有密切联系?A.心与脾B.心与肾C.肺与肾D.肝与脾E.肺与脾【答案】CE21.“藏统失司”导致出血,主要指哪两脏功能失调?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BC多项选择题1.下列脏腑中属奇恒之腑的是:A.三焦B.胆C.脑D.女子胞E.髓【答案】BCDE2.脾的运化功能主要指脾对饮食营养的:A.消化B.吸收C.转输D.传导E.排泄【答案】ABC3.推动血行的生理功能是:A.心主血脉B.肝主疏泄C.肾主气化D.肺朝百脉E.脾主统血【答案】AD4.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可观察哪几方面?A.面色B.脉搏C.意识D.舌色E.心胸部感觉【答案】ABDE5.肺气的宣发可表现于哪些生理作用:A.呼出浊气B.宣散卫气C.布散津液于体表D.将血液敷布全身E.生成宗气【答案】ABCD6.观察肾中精气盛衰的标志是:A.齿B.骨C.发D.脉E.面色【答案】ABC7.下列属于肾的生理作用的是?A.调节全身水液代谢B.促进生长发育C.调节全身阴阳D.协助肺的呼吸E.促进生殖机能【答案】ABCDE8.下列与脾有关的是?A.在志为悲B.在液为涎C.在窍为口D.其华在唇E.在体为筋【答案】BCD9.津液的输布依靠?A.肝的疏泄B.肾的气化C.肺的宣降D.脾的运化E.三焦通利【答案】ABCDE10.下列属于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A.调节全身水液代谢B.调节全身血量C.运化水湿D.调畅全身气机E.调节一切心理活动【答案】BD11.肺主治节的生理功能具体表现为哪几方面:A.调节呼吸B.调节气机C.调节津液输布代谢D.调节全身阴阳E.辅助心脏行血【答案】ABCE12.下列哪几项是胃的生理功能:A.主受纳B.主通降C.主运化D.主腐熟E.主化物【答案】ABD13.胃又称:A.太仓B.受盛之官C.水谷之海D.五脏之本E.水谷气血之海【答案】ACDE14.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失常,可见:A.尿频B.尿余沥C.尿不畅D.遗尿E.尿失禁【答案】ABCDE15.影响大肠传化作用的有:A.肺气的下降B.胃的降浊C.肾的气化D.小肠泌别清浊E.三焦的气化【答案】ABCD16.小肠的生理功能是?A.吸收水谷精微B.吸收水液C.对饮食物进一步消化D.将食物残渣下送大肠E.输布水谷精微于全身【答案】ABCD17.下列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心包B.三焦C.胆D.脉E.脑【答案】CDE18.下列与女子胞功能有密切关系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ABCE19.脑称为?A.元神之府B.神明之府C.髓海D.中精之府E.五脏六腑之大主【答案】AC20.脏与脏之间在血的方面有密切联系的有:A.心与脾B.肝与脾C.心与肝D.脾与肾E.肝与肺【答案】ABC21.肝的疏泄对其他脏腑生理功能具有促进作用的是:A.脾的升清B.胃的降浊C.胆汁的分泌D.肾的气化E.心的藏神【答案】ABC22.下列不属于表里关系的脏腑是:A.脾与胃B.肝与胆C.心与心包络D.肾与三焦E.肺与小肠【答案】CDE。
【精品】中医基础理论(绪论、藏象)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藏象)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总分:13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所反映的生理功能是( ) (2011年第6题)【A】.脾主运化【B】.脾主运输【C】.脾主升清(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脾阳主升本题思路:2.肺通凋水道的功能依赖于( )(2011年第3题)【A】.肺司呼吸而生宗气【B】.肺主宣发肃降(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肺朝百脉而主治节【D】.肺主一身正气本题思路:3.脾的,生理特性是( ) (2010年第6题)【A】.其气散精【B】.运化水谷【C】.其气转输【D】.以升为键(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4.助心推动和调控血行的肺功能是( )(2010年第3题)【A】.输精于皮毛【B】.主宣发肃降【C】.朝百脉主治节【D】.肺主一身正气(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5.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依赖于( )(2009年第6题)【A】.肾藏精生髓以养骨(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脾运化精微以养骨【C】.心主血脉,推动气血以养骨【D】.肝藏血以养骨本题思路:肾主藏精,精能生髓,而髓能养骨。
所以,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依赖于肾藏精生髓以养骨。
6.《索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五八”,则()(2008年第6题)【A】.肾气衰,发堕齿槁(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肝气衰,筋不能动【C】.肾脏衰,形体皆极【D】.阳气衰竭于上,面焦本题思路:7.多唾或久唾,则易耗伤( )(2008年第5题)【A】.肾中精气(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肝的阴血【C】.脾的阴液【D】.肺中津气本题思路:8.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日,其中肝之精气上注于( )(2007年第7题)【A】.黑眼(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眼络【C】.白眼【D】.瞳子本题思路:9.“天癸至”、“太冲脉盛”的生理效应是()(2007年第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一、A1
1、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和贮藏精气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藏神和血液运行
D、运化和调节血量
E、疏泄和防止出血
2、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运化和调节血量
B、疏泄和防止出血
C、化生和贮藏精气
D、受盛和传化水谷
E、藏神和血液运行
3、对藏象学说“象”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
B、指五脏生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C、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D、指五脏病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E、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4、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A、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B、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C、五脏者,实而不能满
D、六腑者,满而不能实
E、以上都是
5、对脏腑精气阴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脏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在脏腑的分藏
B、脏腑之气是由脏腑之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C、脏腑之阴气能够抑制、宁静脏腑功能,减缓新陈代谢
D、脏腑之阳气能够兴奋、推动脏腑功能,加速新陈代谢
E、脏腑之精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脏腑生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动力
6、五脏六腑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是
A、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B、脏病多实,五脏宜泻
C、腑病多虚,六腑宜泻
D、腑病多实,六腑宜补
E、脏病多实,五脏宜补
7、既是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胃
C、膀胱
D、三焦
E、胆
8、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中心为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心
E、脑
9、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以下哪项不正确
A、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内脏的一些机能
B、长期对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了解了脏腑的一些机能
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使藏象理论系统化
D、临床经验大量积累,丰富并完善了藏象理论
E、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
二、B
1、A.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B.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故实而不能满
D.传化物而不藏,故满而不能实
E.藏精气而不满,故泻而不能藏
<1> 、关于五脏的功能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E
<2> 、关于六腑的功能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象”,是对以五脏为中心的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涵义有二:一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二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脏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在脏腑的分藏。
精藏于脏腑之中,濡养脏腑,是脏腑生理功能的物质支撑。
脏腑之气是由脏腑之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也可以说是一身之气在脏腑的分布。
脏腑之气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脏腑生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动力。
脏腑之阴气是脏腑之气中具有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的部分,能够抑制、宁静脏腑功能,减缓新陈代谢;脏腑之阳气是脏腑之气中具有温煦、兴奋、推动等作用的部分,能够兴奋、推动脏腑功能,加速新陈代谢。
脏腑之阴气与阳气协调共济,则脏腑之气冲和畅达,脏腑功能稳定、有序、协调。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脏腑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主要有四:①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内脏的某些机能;②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认识了人体的复杂机能,并赋予相应的脏腑;③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使藏象理论系统化;④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可升华而形成理论,并通过临床疗效来探索和反证脏腑的生理病理,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该题针对“藏象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