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课件[1]

合集下载

《望洞庭》课件ppt(共20张PPT)

《望洞庭》课件ppt(共20张PPT)

5、本诗先从 远处看洞庭的山光水色;
再把洞庭湖比喻成
白,银再盘将洞庭湖中
的君山比喻成一枚小小的
。青螺
悟诗情
悟诗情
课堂作业
1、诗中首句的”和”的意思是:
和谐,指水色与月色融为一体。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 。 白银盘
3、诗歌第一句表现湖面的 开阔辽远,
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的
平静 ,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 翠绿 的君山,
第四句在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里的青螺。
悟诗情
课堂作业
4、是体味“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 洞庭的。( C) A、早晨 B、、中午 C、晚上 D、深夜
洞庭湖上月光和 水色交相融和,湖 面风平浪静如同未 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 水苍翠如墨,好似洁 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 螺。
译古诗
板书设计
光月辉映 风平浪静 一镜

一螺

比喻

新颖
山水一色 盘内青螺 独特
知脉络
喜爱、 赞美
新知讲解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 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 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 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 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 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 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 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 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
部编三年级上 十七课:望洞锡
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 时所作。刘禹锡贬逐南荒 ,二十年间去来洞庭,约 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 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 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 记录。
知背景
新知导入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的北部,是我国第二 大淡水湖。八百里洞 庭,烟波浩淼。水天 相接,朝晖夕映,气 象万千。湖中有君山 ,山上有诸多名胜。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远远望去,洞庭湖的 山水苍翠如墨,山点缀 着水,水环抱着山。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主旨概括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描绘了色调和 谐、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表达了诗Leabharlann 对洞庭湖和大自然 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1.两人抽取先后顺序 2.根据PPT上的字说出带有这个字的诗句(轮流) 3.在30秒内作答,如在30秒内没有说出诗句,则另一 人胜 3.三局两胜制
结构:左右结构 音序:Y 部首:钅 组词:银河 银行
这首诗共有三处比喻,你能找出来吗?
1.在潭面无风镜未磨中,把月下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2.在白银盘里一青螺中,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洞庭 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
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 中,就像在白银似的盘 子里放进了一只青螺。
下 课 了



唐 刘禹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洞庭》。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生平介绍
刘禹锡: 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主要作品:《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
tíng
望洞庭
潭面无风镜未磨。 镜子。
品读释疑
遥望 远望
洞庭 山水翠 山水苍翠如墨
诗意: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水苍翠如墨。
结构:半包围结构 音序:Y 部首:辶 组词:遥远 遥望
品读释疑
白银盘 里
一青螺。
洞庭湖
青绿色的螺
诗意:如同白银盘里盛放着青绿色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洞庭水色
湖中君山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mó
pán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7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共14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7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共14张PPT)
明诗意
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 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 打磨的镜子。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 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 君山。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717古古诗诗三三首首((望望洞洞庭庭))部部编编版版 (共(1共41张4张PPPTPT))
望洞庭 (唐)刘禹锡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717古古诗诗三三首首((望望洞洞庭庭))部部编编版版 (共(1共41张4张PPPT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7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共14张PPT)
解诗题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碧波万顷,水天相接,气象万千, 号称天下第一水。自古以来,它以湖光山色引人,使得许多文人 墨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共14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7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共14张PPT)
知诗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7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共14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7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共14张PPT)
入诗境
找一找诗句中作者看到的景物。 湖光 秋月 潭面 山水
哪些是作者想象的景物。 镜未磨 白银盘 青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7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共14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7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共14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7古诗三首(望洞庭)部编版 (共14张PPT)
悟诗情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赴和州刺史任、经洞 庭湖时所作。此间,刘禹锡多次被贬,转任多处,当他 经过洞庭湖时,看到了如此美景,他的内心是什么想法 呢?此时,你对“和”又是怎么理解的?

17古诗三首 望洞庭(课件)三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17古诗三首 望洞庭(课件)三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liàn yàn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正。 云雾迷茫缥缈的样子。 yì
山色空蒙雨亦也奇。。 想要。欲把即西西施湖,春比秋西时代子越,国的美女。
淡雅朴素淡的装妆饰浓。抹mǒ 总相宜y í 合。适。
浓艳华丽的打扮。
晴天的西湖是浓妆, ____的西湖是淡妆; 夏天的西湖是浓妆, ____的西湖是淡妆; 水光潋滟为西湖化浓妆, ________为西湖化淡妆; 粉红的荷花为西湖化浓妆, __________为西湖化淡妆。
★ 反复诵读 ★ 借助注释 ★ 结合插图
一读:读正确, 读通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liàn yàn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读: 读出节奏、韵味
三读: 读中解疑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波光粼粼 银光闪闪 波光闪动 湖水荡漾 浮光跃金 湖水耀金 微波荡漾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liàn yàn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正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朦朦胧胧 云雾弥漫
隐隐约 若隐若现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liàn yàn 波光闪动的样子。
《题西林壁》《赠刘景文》等
苏轼特别喜欢西湖,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就觉得 这里特别熟悉,几乎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 杭州两次做官,像爱自己的家一样治理杭州,西 湖在当时也会遇到污染的问题,他在西湖兴修水 利,建起了“苏堤”和“三潭映月”两道独特的 景观。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29张PPT)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29张PPT)

风月无边
皓月当空
用上一两个词语说说这首诗的意境。
注解:
【和】和谐;指水色与 月光融为一体。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 用铜磨成。这里是说水 面无风,波平如镜。
【遥望】远远地望。
【青螺】青绿色的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 的君山。
《诗文运用了几次比喻 手法?分别把什么比喻 成什么?
诗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
诗歌从一个”望”字着 眼,水月交融、湖平如 镜是近望所见,”山水 翠”“青螺”是遥望所 得,生动地勾画出了洞 庭湖水XXX、祥和的朦胧 美。
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 句的意思。
三 古诗两首—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秋月映照下的洞庭 湖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风平浪静, 犹
如一面尚未打磨的 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远远望去,洞庭湖 如同白银盘,盛放 着像青螺一样的君 山。
迷迷漫蒙
朦朦胧胧
XXX和谐
月明星稀
风清月朗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教学目标
《望洞庭》
1.认识“庭、未、盘”3个生字,掌 握多音字“磨”,会写“镜、未” 等6个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教学目标
.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一诗所 描画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 的语言美、音韵美。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 怀。背诵诗歌。 积累吟诵洞庭湖美景的名句。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 国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跨湘 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 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现水面被分
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 部分。

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5
三 古诗两首—望洞庭
6
7
8
9
10
11
12
13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 hé(1)温和 例 和风细雨 (2)协调 例 友好
(3)不分胜败 例 和棋 (4)连词 例 我和你和 hè(1)声音相应 例 一唱一和
(2)根据别人诗词题材来写诗 例 和诗
译文:
水面风平浪静就好像没有磨过旳 铜镜。
图1 图2 17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18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
君山
19
白银‖盘里/ 一青螺。
20
译文
1洞庭湖旳水光与秋月旳光交相融和。 2水面风平浪静就好像未磨铜镜。 3远远旳望洞庭湖,山水旳景色一片
14
湖光秋月两相和
和:友好
秋月
秋夜皎洁明月旳清光与清澈明 净旳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显得十分友好。
湖光
交融
15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用铜制作、磨成。
图1 图2 16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4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 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 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现水 面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 庭湖三部分。
洞庭湖旳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 都是国家级旳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 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 龙塔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

望洞庭ppt课件

望洞庭ppt课件
光旅游。
05
CATALOGUE
课堂互动环节
问题抢答,检验学生对前面内容掌握情况
抢答问题1
洞庭湖位于哪个省份?
抢答问题2
《望洞庭》的作者是谁?
抢答问题3
请背诵《望洞庭》的前两句。
分组讨论,分享对洞庭湖和《望洞庭》的个人感悟
分组讨论主题1
洞庭湖的自然风光给你留 下了什么印象?
分组讨论主题2
《望洞庭》中哪些词句最 能触动你的心弦?
洞庭湖文化意义
文学与艺术
洞庭湖是中国文学和艺术的重要题材之一。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以洞庭湖为 创作对象,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和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洞 庭湖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还表达了人们对洞庭湖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旅游与文化交流
洞庭湖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洞庭湖 的旅游业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播。游客在欣 赏洞庭湖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洞庭湖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特点
洞庭湖形态近似椭圆形,湖面广 阔,湖岸线曲折,湖周多低山丘 陵,湖泊面积在不同季节受水位 变化影响较大。
洞庭湖历史沿革
形成与演变
洞庭湖的形成与演变历史悠久,经历了多次地质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历史时期,洞庭湖的 范围和形态发生了多次变化,逐渐形成了现今的湖泊形态。
治理与开发
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基地。历史上,洞庭湖的治理和开发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 堤防建设、航道整治、农田开垦等。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洞庭湖的治理和 开发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保护
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了对洞庭湖 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了多项生 态工程,改善了水质和生态环境

望洞庭PPT课件

望洞庭PPT课件

理解诗意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诗句解释: 远远望去,那在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就 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那湖中青翠的君 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首联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和谐融合
颔联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象铜镜未磨
颈联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尾联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轻轻的田螺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我能有感情的古诗《望洞庭》背给家 长或小伙伴听。 2 我可以把古诗《望洞庭》默写下来。 3 我能把古诗《望洞庭》的意思讲一讲。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 居易称作“诗豪”。他的 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 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 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国 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跨湘鄂两 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 号称“八百里洞庭...现水面被分割为东洞庭 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 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 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面积 约3900平方公里,
望洞庭
唐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理解诗意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磨:磨试,即擦。 诗句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君山, 恰似白 银盘中的一只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君山, 恰似 白银盘中的一只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 的比喻。它们不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 迷人景色,而且人对面映衬出诗人自 己的形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 人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 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 螺壳。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 果没有宽广阔大的胸怀,要这样视大 为小,举重若轻,那是不可能的。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 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 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背一背
望洞庭
刘禹锡
秋月 ,潭 面 , 一青 。 。

遥望
无风
盘里
洞庭
镜未
两相
山水色


湖光
白银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业: 1、我能有感情的把古诗《望洞 庭》背给家长或小伙伴听。 2、我可以把古诗《望洞庭》默 写下来。 3、我能把古诗《望洞庭》的意 思讲一讲。
读一读
波光粼粼
水平如镜 朦朦胧胧 水天一色 宁静和谐
银光闪闪
迷迷蒙蒙 月明星稀 风月无边
风清月朗
皓月当空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dòng)潭(tán)
螺(luó) 和(hé) 磨(mó) 盘(pán)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 附近,有著名的岳阳楼。是我国第 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 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 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 易称作“诗豪”。他的许 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 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但他一生官途并不顺畅, 多次被贬,【洞庭湖】就 是他秋天转任途中经过洞 庭湖时,月夜之下遥望洞 庭湖写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