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禁忌情况1. 礼貌用语的差异:中英两种文化中,礼貌用语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人在询问别人的年龄、婚姻状况等私人话题时会被认为是不禁忌的;而在英国文化中,这样的问题往往被认为是冒犯他人的。
此外,在英国文化中,先的人可以用You来称呼晚的人,但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使用您这个词。
2. 饮食习惯:中英两国的饮食习惯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鸡肉”通常被称为“chicken”,而在中国文化中,“鸡肉”会被称为“live chicken”,这被认为是不禁忌的。
另外,在英国文化中很常见的吃猪肉,但在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教文化中,是严格禁忌的。
3.宗教信仰:中英两个国家的宗教信仰存在差异。
例如,在英国,谈论宗教话题并没有那么敏感。
然而,在中国,由于个人宗教信仰的问题可能导致政治不稳定,所以谈论宗教问题往往被认为是禁忌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的原因1.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导致了禁忌观念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对长辈的尊敬和关心往往是被鼓励的,而在英国文化中,过分关心他人的私人事务会被认为是冒犯的。
2.社会观念和风俗习惯:中英两种文化中的社会观念和风俗习惯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中文中,经常会使用一些吉利的词语,以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和尊重。
而在英语中,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被认为是虚伪的。
三、跨文化交际中解决中英禁忌的方法1.尊重和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尽量避免触碰对方的敏感点,展示对对方文化的尊重。
2.学习和批判性思考:不断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禁忌和差异,不只是表面地接受和遵循其中一种文化规范,还要批判性地思考,并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禁忌是可以变化的。
3.沟通和妥协: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学会解释自己的意图,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同时,也要学会妥协,尽量迁就对方的文化规范。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语言禁忌现象

摘要: 语言禁忌现象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发展史,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西语言禁忌现象的特点,并就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避免使用禁忌语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中西禁忌语特点1.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日趋频繁。
在这些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中,语言成了顺利进行交际的工具和桥梁,其作用不容忽视。
需要注意的是,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民族有其特定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对该民族语言的发展又在某些方面起着相当大的制约作用。
简言之,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所有语言和文化都蕴涵着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和价值观。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忽视了语言和文化蕴涵的民族特色的传统和价值观,就可能导致误解对抗甚至敌意,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交际障碍和交际失败。
语言禁忌便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的因素之一。
语言禁忌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文化之中,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
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对于在一定语境下什么是禁忌的理解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在了解本国语言禁忌的同时,必须对西方人的语言禁忌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2.语言禁忌的特点2.1普遍性。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是指社会力图避讳的某些行为、事物或关系,引申至表达这些内容的语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语言禁忌现象。
语言禁忌现象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之中,它普遍渗透于各民族文化的生活、语言、宗教等各个领域。
在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中,无论是大语种还是小语种,都少不了语言禁忌的存在。
就以中英两种语言为例,在中英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语言禁忌,这些禁忌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人们对“死亡”的共识是“不幸和灾祸”,人们喜欢谈论“生”的话题而回避“死”的话题,认为谈到“死”是不吉利的,于是,在实际的交流中,人们尽量避免直接提到“死”这个公认为不吉利的字眼。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摘要本文通过引述国内外的对禁忌的研究进而对礼仪文化禁忌进行定义与分类,从而发现中国的禁忌与英国禁忌的区别并进行比较,再追本溯源,分析两国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分别从话题禁忌、交往禁忌、饮食禁忌等三方面寻找原因。
从这三个角度分别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论证。
然后,通过与跨文化交际的结合,指出在中英两国交往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给出有利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文化禁忌;比较;跨文化交际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quotes researches of taboos f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trying to make definition for the cultural taboos and classify them. Then the paper studies the taboo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and does some contrast, and then searches for the original reasons for the question from three aspects: taboo topics, social taboo and diet taboo, etc. From the three angles this paper selects typical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question. Finally, the paper combines taboos wit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ointing out some problem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people, and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Key words:taboo; contras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Contents1.Introduction (51)2. Cultural taboos (52)2.1 Definition (53)2.2 Classification (53)2.3 Origin (54)3. A contrast of cultural taboos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56)3.1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taboos (56)3.1.1 Topic taboos (56)3.1.2 Sociable taboos (57)3.1.3 Diet taboos (58)3.2 Introduction of British cultural taboos (58)3.2.1 Topic taboos (58)3.2.2 Sociable taboos (59)3.2.3 Diet taboos (59)3.3 Reasons and functions of the taboo difference (60)3.3.1 Reasons (60)3.3.2 Functions (61)4. The relation between taboo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62)4.1 Cultural taboos’ influenc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63)4.2 Some problems (64)4.2.1 Cultural shock. (64)4.2.2 Stereotypes (64)4.2.3 Prejudice. (64)5. Solutions (65)6. Conclusion (66)Acknowledgemen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语言禁忌现象

王 、 张 ” , 这 种 表 达 方 式 在 西 方 国 家 却 是 人 们 所 无 法 接 老 等 但 受 的 , 他 们 看 来 “l” “ 老 , 叶 用 ” 在 o 是 衰 d 不 l 的代 名 词 , 时 , 方 同 西 困 家 的 女 性 对 自 己 的年 龄更 是 讳 莫 如 深 。西 方 人 很 注 重 个 人
墨
从 跨 文 化 交 际 角 度 看 中 西 语 言 禁 忌 现 象
雷 难
( 江 大 学 一 年 级 工作 部 , 北 荆 州 长 象 不 仅 是 一 种 语 言 现 象 , 是 一 种 语 还
22 殊 性 。 .特
文 化 现 象 . 同 的 民族 由 于 不 同的 地 理 环 境 和 文 化 发 展 史 , 不 会 有 不 同的 语 言 禁 忌 。 本 文 简单 介 绍 了 中西 语 言禁 忌现 象 的 特 点 ,并 就 / 4 在 跨 文 化 交 际 中如 何 避 免 使 用 禁 忌语 提 出 了几 ,J -] ' 点建议。 关 键 词 : 文化 交 际 中西 禁 忌语 特 点 跨
1前 言 .
语 言 禁 忌 的特 殊 性 也 就 是 指 它 的个 性 或 民 族 性 。不 同 民 族 在 其 发 展 过 程 中形 成 了 本 民族 所 特 有 的语 言 和 文 化 ,一 个 民族 的文 化 可 以在 其 民 族 的 语 言 中反 映 来 .禁 忌 语 也 不 例
外 , 同 民族 的 禁忌 语 背 后 都 有 着 不 同 的 文 化 背 景 。正 是 由 于 不
隐私 , 他 们 来 说 , 龄 、 钱 、 姻 状 况 、 治 见 解 、 教 信 仰 对 年 金 婚 政 宗 等都 属 于个 人 隐 私 , 人 无 权 过 问 , 问 个 人 隐私 会 被 认 为 是 别 询 没有 礼貌 和教 养 的 行 为 , 而 此 类 禁 忌 在 叶 国 却 并 不 存 在 , 然 l 中 围人 崇 尚相 互 信 任 、 互关 心 , 为 朋 友 的 事 就 是 自己 的 事 , 相 认 等 等 。 即 使 是 在 数 字 方 面 , 汉 两 个 民 族 也 各 有 不 同 的看 法 。 英 例 如 数 字 “ ” 中 国人 眼里 是顺 利 的 象 征 , “ 六 大 顺 ” , 六 在 如 六 等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终稿]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0228deb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c.png)
文献综述研究。
随着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禁忌现象在西方受到更多社会语言学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有影响力的著作有D on’t Do It: A Dictionary of the Forbidden, Sociolinguistics 和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我国对禁忌现象的研究比西方较晚。
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涉及“塔布”, 1983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专门论述了语言禁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语言禁忌现象的研究兴趣浓厚,出版了多本论述禁忌语的专著。
2005年,万建中在他的《中国民间禁忌风俗》一书中对禁忌的起源、本质、种类、功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禁忌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第三章第二小节介绍了语言禁忌,他从不吉利词语的禁忌、破财词语的禁忌、猥亵词语禁忌以及对语言禁忌者的嘲笑四个方面入手,书中关于汉语语言禁忌的例子丰富,通俗易懂。
这本著作为我们研究中英禁忌提供了一份详实的参考资料。
此外还有一些书籍主要着眼于跨文化知识及相关基础理论,这些书籍也是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
如胡文仲主编的《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和邓炎昌、刘润清编著的《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他们分别对中英禁忌习俗,禁忌语以及委婉语进行了比较。
在中英禁忌的对比研究中,不少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成果,如王君的“浅谈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语的差异”,作者认为英汉禁忌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隐私观念、宗教和亵渎语几个方面。
而后他又论述了产生这些禁忌语的原因,作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民族文化的差异。
而本文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把禁忌语的产生归因于宗教信仰、地位等级和自我心理联想,每一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用实时性的例子论证了其原因。
总结我国虽然已出版过多部关于禁忌语的著作,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但是对禁忌语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其中包括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在对禁忌语进行英汉比较研究中,我国对二者的相似性或区别进行的定性研究居多,而定量研究很少,。
跨文化交际中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2019年39期总第479期ENGLISH ON CAMPUS跨文化交际中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文/卢绍迎全球化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渐密切。
中西方所使用的语言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汉语言和英语在禁忌语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因此中西方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因为禁忌语的不同,而出现尴尬的情况。
禁忌语作为语言文化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同国家社会发展的真实映照,因此要想加大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就需要了解两者禁忌语的异同点。
一、汉英禁忌语存在的相同点1.猥亵性词语禁忌。
对猥亵词语的忌讳也是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同有的现象。
如汉语中骂人的话有“王八蛋”,而英语中则有“fuck”“shit”。
在谈及排泄物时,汉语中为了避免尴尬常将“大便”“小便”用去方便一下来代替,而英语中则说“go to restroom”。
中西方对猥亵性词语的禁忌充分说明了人们心里中的社会理论道德是部分国界的。
2.宗教神灵禁忌。
对宗教神灵的忌讳是中西方之间的共同点。
特别是中国受原始社会的影响,将不能解释的现象归结为神灵,因此就出现了太阳神、门神、财神等称谓。
每逢佳节还要祭拜神灵,供奉祖先。
在西方人们信奉基督教,因此上帝是他们比较忌讳的神灵。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禁止使用对神灵不敬的词语,这也是人们精神寄托的一种表现。
3.疾病死亡禁忌。
疾病和死亡不仅在中国是禁忌的,在西方也是禁忌的,虽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是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都不愿直接说出自己的疾病,常常会选择“身体不舒服”来代替。
在英国当询问某个人身体怎么样时,也会直接问“Are you ill?”而是采用Are you feeling good?来代替。
模糊性地表达可见疾病在人们心中都是非常忌讳的。
分析其原因是死亡是不能国界的,任何人都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但是同样任何人都畏惧死亡。
因此汉语中常常将“死”用“老了”“归西”“去世”等来代替。
二、汉英禁忌语存在的不同点1.颜色禁忌。
国内外英汉语言禁忌研究的综述

第 12卷第 3期 2010年 5月
Hale Waihona Puke 湖 南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版 )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 edical University
Vo1.12 No.3 M av 2010
国 内外 英 汉 语 言 禁 忌 研 究 的 综 述
跨文化交际之中英禁忌语比较

(二)词汇禁忌语
• 1 怀孕与生育 • 中西方都对怀孕、生育有一定的避讳。汉民族十分重 视后代繁衍,中国民间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 法,因此,生子添丁是大喜之事,但是由于怀孕与性行为 有关,加上旧时一些封建迷信思想,认为产妇不吉利,因 此无论孕妇本人还是他人对怀孕一事总是不便直说, 而是采用委婉语代指,诸如“有喜”、“有身”、“ 快要做妈妈了”之类。 • 英语国家的人可以比较自由地、公开地谈论女性的身 孕,甚至怀孕的女性本人也向异性直言其事。
What is Taboo?
Definition of Taboo
• 禁忌语的定义: • 原意是“神圣的”“不可接触的”“极其 注意的”东西。 •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 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 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 禁忌语指人们在说话时,因不能、不敢或 不愿说出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
• 4 “性” • 中西方文化都有禁忌,但方式和程度不同。汉民 族是比较保守的民族,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 日常生活中,关于性的词汇都是在禁忌之列。 • 在英美国家,性教育早已实施,性观念比较开放, 有部分词汇受到禁忌,如“同性恋”一词很少用 homosexual ,而多用gay或者queer 。
• 3 “疾病” • 生病是被看作是一种不幸(misfortune) ,它给人们 带来不适和痛苦。中西方文化中对疾病都比较忌 讳,病人本人不愿意提起,也不愿他人提起。 • 在美国,病人有知道自己真实病情的权利,如果病人 要求,医生则会直言相告。 • 在汉文化里,病情确实很重时,为减轻病人的负担, 医生和病人家属则倾向于向病人隐瞒病情。
• 5 数字 • 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禁忌很不相同, 中西数字 禁忌差异及民族文化心理总体而言,汉民 族讲究对称,注重成双,喜联想吉祥,小 心或刻意躲避因语言同似或构字相关造成 的不祥意义的联想。而西方民族崇拜单数 ,追求独立,将由于宗教和神话传说影响 而不受欢迎的数字,如“13”“星期五”视若 蛇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研究。
随着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禁忌现象在西方受到更多社会语言学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有影响力的著作有D on’t Do It: A Dictionary of the Forbidden, Sociolinguistics 和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我国对禁忌现象的研究比西方较晚。
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涉及“塔布”, 1983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专门论述了语言禁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语言禁忌现象的研究兴趣浓厚,出版了多本论述禁忌语的专著。
2005年,万建中在他的《中国民间禁忌风俗》一书中对禁忌的起源、本质、种类、功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禁忌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第三章第二小节介绍了语言禁忌,他从不吉利词语的禁忌、破财词语的禁忌、猥亵词语禁忌以及对语言禁忌者的嘲笑四个方面入手,书中关于汉语语言禁忌的例子丰富,通俗易懂。
这本著作为我们研究中英禁忌提供了一份详实的参考资料。
此外还有一些书籍主要着眼于跨文化知识及相关基础理论,这些书籍也是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
如胡文仲主编的《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和邓炎昌、刘润清编著的《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他们分别对中英禁忌习俗,禁忌语以及委婉语进行了比较。
在中英禁忌的对比研究中,不少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成果,如王君的“浅谈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语的差异”,作者认为英汉禁忌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隐私观念、宗教和亵渎语几个方面。
而后他又论述了产生这些禁忌语的原因,作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民族文化的差异。
而本文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把禁忌语的产生归因于宗教信仰、地位等级和自我心理联想,每一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用实时性的例子论证了其原因。
总结
我国虽然已出版过多部关于禁忌语的著作,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但是对禁忌语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其中包括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在对禁忌语进行英汉比较研究中,我国对二者的相似性或区别进行的定性研究居多,而定量研究很少,其中定量研究只涉及到问卷调查。
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有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如语料库语言方法。
二是我国外语研究中的“禁忌话题”大都是采取一种“点到即止”的态度和做法,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具体的禁忌主题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