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符号2
(完整版)地图常用地物符号

名称
图例
说明
1-1
房屋
1-2
在建房屋
1-3
破环房屋
1-4
窑洞
1-5
蒙古包
1-6
悬空通廊
序号
名称
图例
说明
1-7
建筑物下通道
1-8
台阶
1-9
围墙
1-10
围墙大门
1-11
长城及砖石城堡(小比例)
1-12
长城及砖石城堡(大比例)
序号
名称
图例
说明
1-13
栅栏、栏杆
1-14
篱笆
1-15
铁丝网
1-16
矿井
1-17
菜地
1-108
果园
果园及经济林一般符号
可在其中加注文字,以表示果园的类型,如苹果园、梨园等,也可表示加注桑园、茶园等表示经济林,与7-109至7-111共用
序号
名称
图例
说明
1-109
桑园
1-110
茶园
1-111
橡胶园
1-112
林地
1-113
灌木林
序号
名称
图例
说明
1-114
行树
1-115
阔叶独立树
1-116
针叶独立树
1-117
果树独立树
1-118
棕榈、椰子树
1-119
竹林
序号
名称
图例
说明
1-120
天然草地
1-121
人工草地
1-122
芦苇地
1-123
花圃
1-124
苗圃
体育场
1-32
游泳池
地图符号及地图内容表示

(三)地图符号的分类
面状符号
面状符号是一种能按地图比例尺表示出事物分布 范围的符号。
面状符号是用轮廓线(实线、虚线或点线)表示事 物的分布范围,其形状与事物的平面图形相似,轮廓 线内加绘颜色或说明符号以表示它的性质和数量,并 可以从图上量测其长度、宽度和面积。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MAPGIS软件中点状符号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三)地图符号的分类
点符号有如下特点: 1)符号图形固定,不随符号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2) 符号图形有确切的定位点和方向性; 3) 符号图形比较规则,能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构 成; 4)符号图形形体相对较小; 5)符号图形不随比例尺的变化而变化。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MAPGIS软件中线状符号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三)地图符号的分类
线状符号有如下特点: 1)线状符号都有一条有形或无形的定位线; 2)线状符号可进一步划分为曲线、直线、虚线、 点状符号线等; 3)线状符号的图形可以看成若干图形组合而成, 例如虚线是由短直线和空白段组合而成。
不依比例尺符号
又叫记号性符号或点状符号,即实地上一些面积较 小,缩小后仅是一个点,不能依比例尺表示,但又是 非常重要的地物,如亭、独立树等。在图上不能量测 其大小。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按地图符号与地物的比例关系分类
依比例尺符号
属于正形符号,可量面积,判大小,识形状。这 类符号用轮廓线(线状符号)表示位置、大小、 形状,用颜色、晕线、图案、代码等填充符号表 示质量、数量特征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 工程系 刘剑锋
30种常用定向运动地图符号标志

30种常用定向运动地图符号标志一、技术符号1、磁北线:在1:15000的地图上,磁北线间的间距为33.33毫米,表示实地距离500米。
在其它比例尺的地图上,磁北线间的间距要取表示约整数(如50米,100米,250米,500米)的实地距离的间距。
在遮盖了小特征,如石头、丘、陡崖、溪的交汇,路的终点等的位置,磁北线可以断开。
在基本上没有水体特征的地域,磁北线可以用蓝线表示。
2、套印标记:在地图图廓内,必须分别在不对称的位置上安排至少三个套印标记。
3、高程点:高程点用于概略地判读高差。
高程以米为单位,数字字头朝北。
位于水面上的高程点没有黑点。
二、套印符号1、起点:起点或地图发放点(当发图点不在起点时)用等边三角形表示,其中的一个角指向第一个检查点。
三角形的几何中心是起点的精确位置。
2、检查点:检查点用圆圈表示。
圆圈的圆心是检查点特征的精确位置。
检查点圆圈遮盖了重要细节的部位要去掉圆弧。
3、检查点序号:检查点序号位于靠近检查点圆圈且不会遮盖重要细节的位置,数字字头朝北。
4、连线:按检查点到访顺序,起点,检查点和终点用线段连接起来。
连线遮盖了重要细节的部位的线段要去掉。
5、标记路线:标记路线在地图上用虚线表示。
6、终点:终点用两个同心圆表示。
7、不能通行的边界:不允许通行的边界。
8、通过点:穿过或越过墙、栅栏,横过公路、铁路或者通过隧道、禁区的通道在地图上用一对两端向外弯曲的弧线表示。
9、临时禁区:禁区用垂直的线条表示。
在没有自然边界的情况下,可以按如下规则画出边界线:实线表示在实地有连续的标记物(隔离带等)标出禁区边界。
虚线表示在实地有间断性的标记物标出禁区边界。
不画线表示在实地没有标记物标出禁区边界。
10、危险区:对参赛者有危险的区用交叉的对角晕线表示。
11、禁止通行的道路:禁止通行的道路用叉表示。
12、急救站:急救站的位置。
13、饮水站:设在检查点以外的饮料供应站的位。
地图符号2

平衡是一种均衡的状态。 视觉平衡的两个主导因素:重力;方向
在地图上 重力:图形的绝对位置、尺寸、形状。 方向:图形的相对位置、内容、形状。
F
5.3 视觉分辨的限度 能见敏锐度 视角阈限 分辨敏锐度 分辨率
正常视力的分辨力
种类 可辨尺寸 视距
单位:mm 单线宽 双线间的空 白宽 虚线间的空 白宽 汉字边长
慎重地进行注记定位能够加强地图的视觉平衡。
符号的感受效果
F 地图是由在不同位置上的符号图形所组
成的,符号的复杂排列能引起视觉的不 同感受。读图时可获得整体感、差异感 、立体感等不同的感受效果。 (一)整体感 整体感是指观察由不同要素组成的图形 时,没有哪一个要素显得特别突出,它 好象一个整体。整体感主要依靠符号之 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别而形成的。
F 1. 2. 3. 4.
地图图形感受的心理因素 轮廓与主观轮廓 直觉的恒常性 图形与背景 知觉的组织性
主观轮廓
主观轮廓
轮廓形成的实现: 1,用线条勾绘出轮廓以区别于其他区域; 2,不同底色或不同图案结构的区域在交界处形成轮廓。
F 图形与背景
图形— — 重要的对象 背景— — 次要的对象
F 1. 2. 3. ① ② ③ ④
F F F F F
5.2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F 1.
聚类感受
(1) 类似因素 (2) 邻近因素 (3) 闭合感觉 (4) 完形倾向
F
F F F
5.2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F 2.
F F F
视觉对比
(1)线划对比 (2)色彩对比 (3)网纹对比
5.2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F 3.
F F F F
紫色 蓝色 绿色 420nm 470 510 黄色 橙色 580 620 红色 700nm
地形图符号 (2)

地形图符号
地形图是一种图形化呈现地球表面特征的地图,包括山脉、山谷、平原、湖泊、河流等地形信息。
地形图符号是一种
特定的图形标记,用于表示不同的地形特征。
以下是一些
常见的地形图符号:
1. 山脉:用三角形或锯齿线表示,表示较高的地形。
2. 山谷:用三角形或弯曲线表示,表示较低的地形。
3. 平原:用平行线表示,表示较为平坦的地形。
4. 河流:用蓝色线表示,表示河流的走向和水流方向。
5. 湖泊:用蓝色填充表示,表示水域。
6. 沙漠:用斜线表示,表示沙漠地区。
7. 森林:用树木的图标表示,表示森林地区。
8. 城市:用方形或圆形表示,表示城市及其位置。
这些符号可以根据地图制图的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遵循国际标准符号体系。
在地形图上,这些符号通常与地图的比例尺一起绘制,以便读者可以准确理解地图上的地形特征。
初中地理地图图例符号完全解析

初中地理地图图例符号完全解析地理地图图例符号完全解析地理地图图例符号是一种用来表示地理信息的图形符号系统,它是地图阅读和理解的重要工具。
通过图例符号,读者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图上各种地理现象和要素的信息。
本文将对常见的地理地图图例符号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图。
一、颜色符号地理地图中,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理现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颜色图例符号及其含义:1. 蓝色:通常用来表示水体,如湖泊、河流、海洋等。
2. 绿色:常用来表示植被丰富的地区,如森林、草原等。
3. 黄色:一般代表沙漠或干旱地区。
4. 红色:常用于表示火山活动、地震带等地质灾害区域。
5. 灰色:通常表示山脉或高地,如山峰、山脉等。
二、图形符号除了颜色符号外,地理地图还使用各种图形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地理特征和要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图形图例符号及其含义:1. 点状符号:通常用于标示城市、村庄、港口等地理要素。
2. 线状符号:一般表示道路、铁路、河流等线性地理要素。
3. 多边形符号:常用来表示行政区划、自然保护区等区域性地理要素。
4. 符号组合:有时候,地理地图上的符号会通过组合来表示特定的地理信息,比如使用山峰符号和流线符号组合表示山脉和河流的关系。
5. 图标符号:在一些主题地图中,还会使用特定的图标符号来表示特定的地理现象,比如邮局、医院、学校等。
三、比例尺符号比例尺是地理地图中表示真实距离和地图上距离的比例关系,并通过比例尺图例符号来表示。
比例尺通常以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1:10000代表地图上1厘米对应实际距离10000厘米。
比例尺符号通常位于地图的一角,可以是一条直线或带有刻度的线段。
四、方向指示符号地理地图中,方向指示符号用来表示地图的朝向和方位。
常见的指示符号包括指北针、方位角符号等。
指北针用来指示地图上的正北方向,方位角符号则用来标明地图上的其它方位。
总结:地理地图图例符号是地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图例符号,人们可以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图。
5.2地图符号(2)

100
50
25
100
三维 三维
15
280
图07-05 数量感的形成主要在于尺寸的变化
4、质量感
将观察对象区分出几个类别,使读者产生不
同质的感受效果称为质量感。
产生质量差异的最有效变量:形状、颜色(色相)、结构
数量感
质量感
5、动态感
读者从图形的构图上获得一种运动的视觉效果。 表示动态感的习惯用法:箭头 尺寸、明度、方向、密度等渐变形成动态
地图符号(2)
地图符号(2)
本讲主要内容:
一、视觉变量能形成的图形知觉效果
二、影响符号设计的因素 三、符号设计的要求 四、地图符号的系统设计
一、视觉变量能形成的图形知觉效果
1、整体感和差异感
整体感:“联合感受”,某些像素和图形是独立于 另 外一些像素和图形的整体。 差异感:“选择性感受”,某种要素图形突出于平 面 上,目标突出于背景。
习惯 标准
图0 7 - 1 4
影响符号设计的因素
5、视觉变量 6、视力及视觉感受规律
(1)视力
(2)视错觉
7、技术和成本因素 8、传统习惯与标准
三、符号设计要求
1、图案化
具体对象:具体形象出发 构成图案符号 非具体对象:会意性图案
制图对象
整理、夸张、变形
规则化图形
(1)要对形象素材进行高度概括;
紧 凑
4、系统性 5、适应性
主次关系
实在性 稳定性
协调关系
6、生产可行性
共性关系
(黑 ) (棕) (蓝 )
四、地图符号的系统设计
1、分析地图内容及其 地图资料,拟定分级、 分类原则; 2、确定内容在整体结 构中的地位,排定应 有的感受水平; 3、选择适当视觉变量 和变量组合方案; 4、概括形成具体的图 案符号
地图上的符号和标记

地图上的符号和标记
地图符号的定义 地图上用以表 示地面要素的类 别、空间位置、 大小及其数量与 质量特征的特定 的图形记号或文 字。
2
地图符号的作用
语言包括用以传输信息的各种符号,因而用于地图 上的各种符号,称为地图的语言。它是传输地理事物空 间分布的特种语言,包括如下功能: ① 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不仅显示地物的形状、大小 和位置,而且能反映出事物的质量、数量及其相互关 系。 ② 地面上的物体是错综复杂的,必须经过归纳(分类、分级) ,并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在地图上,不仅解决了描绘各个物体 的困难,而且还能反映物体整体的本质规律。 ③ 地图符号能在平面上建立客观现象的空间模型,并为无法表 示的现象设计想象的空间模型,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
地图符号的分号——具有几何意义的点,代表点状地物的分 布。如独立树、水井等。
(2)线状地物——具有几何意义的线或条带,代表线状或 带状地物的分布。如河流、海岸线、防护堤等。 (3)面状符号——具有几何意义的面,代表面状地物的分 布特征。如农田、森林、土地利用类型等。
2、按符号的图形特征分类
(1)正形符号 (2)侧视符号
(3)象征符号
3、按符号与地物的比例关系分类
(1)依比例符号 (2)不依比例符号 (3)半依比例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图塑型与传输
F
地图既是物质模型又 是概念模型
模型 物质模型 概念模型 符号模型
形象模型
制图塑型 要求制图模型具有下列性质: 1. 在空间和时间上同真实相似 2. 含义上同真实的相似性 3. 科学地抽象出事物的规律 4. 选择性和概括性 5. 比例尺和可量测性 6. 单义性和连续性 7. 图例的逻辑性、等级性和有序性
7.1 地理数据视觉化的含义
F
地图视觉化的特点体现在三方面 动 态 性:时间维的引入,时间显示的 动态地图
交互探究性:实时变换参数,交互改变图 形表示 超媒体结构:将视觉化方案扩展至多视角 图形、视频、音频
F 7.2
在视觉化中色彩的应用
F F F F F
5.2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F 1.
聚类感受
(1) 类似因素 (2) 邻近因素 (3) 闭合感觉 (4) 完形倾向
F
F F F
5.2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F 2.
F F F
视觉对比
(1)线划对比 (2)色彩对比 (3)网纹对比
5.2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F 3.
F F F F
(二)差异感 差异感是由不同组成要素在图形间产生明显区别而形 成的。差异感表现为以下三种。 1.质量差异是指区分事物类别(质量差别)的感受效果。 利用形状和颜色间的较大差别可以产生质量差异感。 2.数量差异是指从符号上获得具体数值的感受效果。这种 感受效果需要经过比较仔细的辨别,并且应有一个比 较的标准。符号尺寸的变化是产生数量差异感的主要 因素。 3.等级差异是指从观察符号能迅速而明显地区分出主要、 次要及等级的效果。符号的尺寸、色调、密度是构成 等级感的主要因素,
§3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5.网纹变量
指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 记号的重复交替使用。
线划网纹 点状网纹 混合网纹
F 3.2
视觉变量的组合
F
F F F F F
在点状符号中:
⑴ 改变形状 ⑵ 间断形状 ⑶ 附加形状 ⑷ 组合形状 ⑸ 改变方向
线状符号形状的连续变化 面状符号的结构变化,网纹变量起重要作用
§4 彩 色
F 4.1 F F F
彩色的量度 1.色相 2.亮度 3.彩度
4.1 彩色的量度
1.色相 hue
是彩色视觉相互区别的心理学特征,取决于 反射光谱的主波长。 锥体细胞包含三种感色细胞:感红细胞,感绿细胞 和感蓝细胞。其中任何两种受到相应波长 光刺激时,经神经纤维传至大脑,起光学 组合作用,产生色彩感觉。
F
视觉基本规律
F 1. 2. 3. 4.
地图阅读感受的视觉过程 察觉— — 发现目标存在 辨别— — 辨认出两个符号间的差别 识别— — 领会符号含义 解译— — 理解地图内容
F 1. 2. 3. ① ② ③
地图图形感受的视觉生理机制 人眼的结构 人眼的视觉功能:形态视觉、明暗视觉 、色彩视觉 视觉图形感受生理机制的三个参数 视力敏锐度 反差敏感度 眼睛的运动反应
层次结构
(1) 延伸网络 (2) 层次网络 (3) 立体层次 (4) 激活扩散
5.2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F 4.
图形与背景
(1) 明暗差异产生图形
F
(2) 良好的边界产生图形 (3) 清晰的区域产生图形 (4) 熟悉产生图形 (5) 较小区域容易成为图形
5.2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5. 视觉平衡
知觉的组织性 相似法则— — 图形相似特征组成知觉经验的 心理倾向 接近法则— — 图形间的距离关系组成的知觉 经验的心理倾向 完整法则 连续 对称 封闭 简单且结构紧密
F 知觉恒常性的利用
知觉恒常性— — 外在刺激因环境影响使 其特征改变,而在知觉上缺维持不变的 心理倾向。 体现在:形状、大小、色彩、亮度
慎重地进行注记定位能够加强地图的视觉平衡。
符号的感受效果
F 地图是由在不同位置上的符号图形所组
成的,符号的复杂排列能引起视觉的不 同感受。读图时可获得整体感、差异感 、立体感等不同的感受效果。 (一)整体感 整体感是指观察由不同要素组成的图形 时,没有哪一个要素显得特别突出,它 好象一个整体。整体感主要依靠符号之 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别而形成的。
视错觉对地图符号构图的影响 视错觉— — 把与物体的形状、长度和色彩 有关的错觉称为视错觉。 1. 形象错觉 ① 长度错觉
F
②
对比错觉
③ ④
方向错觉 色彩错觉
对比错觉 大小错觉
§3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 量
F 3.1
F F F F F
视觉变量
1.形状变量 2.尺寸变量 3.方向变量 4.颜色变量 5.网纹变量
4. 感情色彩
暖 最暖 中性微暖
中性 微冷
冷
最冷
4.3 彩色的感受效应
5. 习惯色彩
色 彩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白 灰 黑
表示意义
自由、血、火、胜利 阳光、火、美食 阳光、黄金、收获 和平、春天、青年 天空、海洋、信念 忏悔、女性 贞洁、光明 质朴、阴天 夜、高雅、死亡
运用效果
刺激、兴奋、强烈煽动效果 活泼、愉快、有朝气 华丽、富丽堂皇 友善、舒适 冷静、智慧、开阔 神秘感、女性化 纯洁、清爽 普通、平易 气魄、高贵、男性化
§3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1.形状变量
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单体。
§3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2.尺寸变量
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
§3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3.方向变量
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
§3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4.颜色变量
是最活跃的视觉变量,又包含三个子分量: 色相,亮度,彩度。
地图符号及其分类
地图符号(地图语言)的本质 — — 按照一定的法则形成的对现实世界形 象概括表达的图形要素系统。 1. 地图符号的结构 2. 地图符号的意义 3. 地图符号的效用
F
F 1. 2. 3.
地图的表示手段 地图图形(符号) 地图色彩 地图文字
F 地图符号的变量
形状 Ø 大小 Ø 方向 Ø 亮度 Ø 结构 Ø 色彩
§4 彩 色
F 4.3
彩色的感受效应
(1)提高了地图传递空间信息的容量 (2)用视觉次序反映地物数量特征和动态变化 (3)增进地图的美感和艺术造型
4.3 彩色的感受效应
1.前进色和后退色
暖色相由红、橙和黄等色构 成。给人以温暖、舒适、有活力 的感觉。视觉上效果使其更贴近 观众,并在页面上更显突出。
F
色的表示
1.蒙赛尔色立体 2.色谱和色库
4.2 色的表示
1. 蒙赛尔色立体
5R
主要以心理学、颜色视觉制定分类标记,建 立了色相、亮度、彩度为指标的三维色立体。
4.2 色的表示
2.色谱和色 库
色谱是建立在网点四色印刷 基础上的表示系统,是以减色原 色及纹理变量的晕点为基础。
在电子出版系统中,常配备能产生数十万种 有效彩色的数据库— — 色库。
F 1. 2. 3. 4.
地图图形感受的心理因素 轮廓与主观轮廓 直觉的恒常性 图形与背景 知觉的组织性
主观轮廓
主观轮廓
轮廓形成的实现: 1,用线条勾绘出轮廓以区别于其他区域; 2,不同底色或不同图案结构的区域在交界处形成轮廓。
F 图形与背景
图形— — 重要的对象 背景— — 次要的对象
F 1. 2. 3. ① ② ③ ④
Ø
F 地图符号分类
点状 ü 线状 ü 面状
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图符号系统 F 由形状、尺寸和颜色变化组成的各种地图符号并不是 孤立的,它们具有内在的联系。通过符号的变化可以 把地图内容的分类、分级、重要、次要等不同情况表 达出来。 例如道路符号,一般分为铁路、公路和其他道路,分 别用黑白相间双线、单线和虚线表示其性质上的差异 (图3-9)。 小比例尺地图上的居民地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圈形符号 表示其人口数量的不同。 符号系统还表现在不同比例尺地图符号之间的联系( 图3-10)以及组合的符号上,图3-11中齿线符号的基线 总是代表陡面的上部边缘,短线表示陡坡的方向。 利用黑、棕、蓝三色分别表示人工、天然和水部三种 状况,再配合其他符号或注记,就可组成大量的符号
§5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F
5.1 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 数量感 次序感 差异感
感受效果 变量
差异感 组合感 选择感
⊙ ⊙ ⊙ ⊙ ⊙
次序感
⊙ ⊙ ⊙
数量感
⊙
尺寸 亮度 网纹 色相 方向 形状
⊙ ⊙ ⊙ ⊙ ⊙ ⊙
F
5.2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1.聚类感受 2.视觉对比 3.层次结构 4.图形与背景 5.视觉平衡
F F
平衡是一种均衡的状态。 视觉平衡的两个主导因素:重力;方向
在地图上 重力:图形的绝对位置、尺寸、形状。 方向:图形的相对位置、内容、形状。
F
5.3 视觉分辨的限度 能见敏锐度 视角阈限 分辨敏锐度 分辨率
正常视力的分辨力
种类 可辨尺寸 视距
单位:mm 单线宽 双线间的空 白宽 虚线间的空 白宽 汉字边长
点的直径
250 500 1 000
0.17 0.30 0.70
0.05 0.13 0.20
0.10 0.20 0.40
0.12 0.25 0.50
1.75 2.50 3.50
§6 注记
F
6.1 地名及其在地图中的意义 注记中名称注记的主要种类是地名; 地名具有音、形、义三要素; 地名关系着行政管理、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
第2章 地图符号和地图表示法
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对象、属性或过程,用它来表示抽象 的概念。这种表示是以约定的关系为基础的。 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它由形状不同、大 小不一、色彩有别的图形和文字组成。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 言,是一种图形语言。他与文字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直 观、一目了然。 就单个符号而言,它可以表示客观事物的类别、空间分布 位置、数量多少。就同类事物而言,可以反映该类事物的分布 特点。各类符号的总和,则可以表示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及区域总体特征。 地图符号不仅具有确定客观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特点以 及数量、质量特征的基本功能,还具有相互联系和共同表达地 理环境诸要素总体特征的特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