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高分子材料进程表
合集下载
常见高分子材料性能表格

一般
温时)
PS
力学性能
压缩强度 弯曲强度
抗蠕变性 (尺寸稳定
性 )
耐疲劳性
刚性 很好
硬度
备注
比 PP 稍 低
耐弯曲疲劳性高,被称 为百折胶,可做文件夹
大
质脆且硬
ABS
好
优良
较差
较差
较好
韧、刚、硬
PVC
不好
较高;低温 很好,自润滑,
PA
较高
比较好
时差
可做轴承,齿轮
PC
较高
优良
不好
较高
POM
对缺口敏感
电绝缘性
介电 常数
ε
介电强度 介电损
E
耗 t anδ
体积 电阻 率
耐电 弧性
备注
突出
高
很低
耐电晕性好
PP
中等 较大
易燃
良好 不好
PS
较低 较大
易燃
低
ABS
好
良好 很小 很高
很小
很好
良好
良好
电性能好,但耐 热性差,故不适 合做 绝缘材料
PVC
好(47)
PA
不高 很低 比较大 (26~30)
一般性能
外观
结晶结构
极性
结晶
透明度
密度
燃烧现象(味道)
印刷性
备注
PE
平面锯齿形 非极性
结晶型
差
0.91~0.95
上黄下蓝,有滴落,不自
熄(石蜡味)
结晶型(球 差,加成核剂可
上黄下蓝,烟少,熔融滴
PP
螺旋形
晶)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的表界面

晶体的熔化:一级相变
在晶体熔化过程中,表面张力要发生突变。
玻璃化转变:二级相变
在玻璃化转变中,表面张力不发生突变。
12
σ与T关系外推法缺点
没有考虑聚合物相变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非晶态的聚合物可以 从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晶态高聚物可从结晶态转变为熔融态。在相 变的过程必然会影响到表面张力的变化。
13
●麦克劳德( Macleod )方程:
0n
ρ为密度,n为常数
lognlog A
14
0n
微分
dn0n1d
dT dT
n0d nd T
1 V
V1(V/T)p
dn
(6-6)
T
α为等压热膨胀系数
15
3.1.2 表面张力与分子量的关系
●高聚物的性能与分子量的关系 性能: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容、比热、热膨胀系数、折射 率、拉伸强度等。
6
● Ramsay和Shields的修正: 以( TC -6 )来代替TC ,即:
V 2 /3 K (T C T 6 ) (6 -2 )
对于许多液体来说,常数K基本上不变,其值约为 2.1×10-7J/℃
对于液态聚合物,σ与T的关系?
7
液态高聚物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变化也呈线性关系
8
● Guggenheim曾提出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的经验式:
●接枝共聚物情况与嵌段共聚物相似,但表面张力减少的程度则轻一 些
35
36
3.1.6.3 共 混
在均聚物共混中,低表面能的组分在表面上被优先吸附, 使体系表面张力下降。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均聚物的 共混结果如图6所示,
随低表面能氧化丙烯 均聚物的增加,共混 体系的表面能明显下 降,而且这种行为随 分子量的增加而加剧。
在晶体熔化过程中,表面张力要发生突变。
玻璃化转变:二级相变
在玻璃化转变中,表面张力不发生突变。
12
σ与T关系外推法缺点
没有考虑聚合物相变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非晶态的聚合物可以 从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晶态高聚物可从结晶态转变为熔融态。在相 变的过程必然会影响到表面张力的变化。
13
●麦克劳德( Macleod )方程:
0n
ρ为密度,n为常数
lognlog A
14
0n
微分
dn0n1d
dT dT
n0d nd T
1 V
V1(V/T)p
dn
(6-6)
T
α为等压热膨胀系数
15
3.1.2 表面张力与分子量的关系
●高聚物的性能与分子量的关系 性能: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容、比热、热膨胀系数、折射 率、拉伸强度等。
6
● Ramsay和Shields的修正: 以( TC -6 )来代替TC ,即:
V 2 /3 K (T C T 6 ) (6 -2 )
对于许多液体来说,常数K基本上不变,其值约为 2.1×10-7J/℃
对于液态聚合物,σ与T的关系?
7
液态高聚物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变化也呈线性关系
8
● Guggenheim曾提出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的经验式:
●接枝共聚物情况与嵌段共聚物相似,但表面张力减少的程度则轻一 些
35
36
3.1.6.3 共 混
在均聚物共混中,低表面能的组分在表面上被优先吸附, 使体系表面张力下降。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均聚物的 共混结果如图6所示,
随低表面能氧化丙烯 均聚物的增加,共混 体系的表面能明显下 降,而且这种行为随 分子量的增加而加剧。
2009级高分子毕业论文题目汇总表

1
曾春芳(硕士生)
液化石墨烯的应用研究
1
吴思武(硕士生)
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研究
1
郭文珊(硕士生)
生物基聚酯的纳米复合和应用研究
1
严玉蓉5
洪舒寒(硕士生)
乳液静电纺丝成型制备功能纤维毡研究
1
张海亮(硕士生)
高性能尼龙合成及纺丝成型
1
程慰(研究生)
离子液体改性功能电纺纤维机理研究
1
李春燕(研究生)
功能性PVDF静电纺丝成型
1
闫增阳
李坤泉
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涂层的研究
1
曾幸荣、赖学军1
刘琼宇
含磷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
1
李红强、赖学军1
吴文剑
β-环糊精对小分子抗氧剂的包合作用研究
1
张安强1
填料分散与橡胶-填料相互作用对橡胶补强的影响
1
张广照3
环境友好型化学灌浆材料
1
张翊
杂化聚合合成海洋防污高分子材料
1
陈珊珊
1
陈亦皇(创新班)
1
孟欢(硕二)
DOPO-硼硅氧烷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1
郑丽君(硕二)
DOPO环氧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1
高玉斌(硕二)
磷硼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
1
袁俊轩(硕二)
本征型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电缆料
1
李阳(博士生)
功能性聚硅氧烷微球的制备
1
叶海伦(硕二)
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
1
罗琴琴(博士生)
聚硅氧烷接枝物的研究
1
1
毛炳和
多层载药壳聚糖微球制备及性能研究
1
叶文婷
曾春芳(硕士生)
液化石墨烯的应用研究
1
吴思武(硕士生)
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研究
1
郭文珊(硕士生)
生物基聚酯的纳米复合和应用研究
1
严玉蓉5
洪舒寒(硕士生)
乳液静电纺丝成型制备功能纤维毡研究
1
张海亮(硕士生)
高性能尼龙合成及纺丝成型
1
程慰(研究生)
离子液体改性功能电纺纤维机理研究
1
李春燕(研究生)
功能性PVDF静电纺丝成型
1
闫增阳
李坤泉
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涂层的研究
1
曾幸荣、赖学军1
刘琼宇
含磷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
1
李红强、赖学军1
吴文剑
β-环糊精对小分子抗氧剂的包合作用研究
1
张安强1
填料分散与橡胶-填料相互作用对橡胶补强的影响
1
张广照3
环境友好型化学灌浆材料
1
张翊
杂化聚合合成海洋防污高分子材料
1
陈珊珊
1
陈亦皇(创新班)
1
孟欢(硕二)
DOPO-硼硅氧烷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1
郑丽君(硕二)
DOPO环氧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1
高玉斌(硕二)
磷硼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
1
袁俊轩(硕二)
本征型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电缆料
1
李阳(博士生)
功能性聚硅氧烷微球的制备
1
叶海伦(硕二)
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
1
罗琴琴(博士生)
聚硅氧烷接枝物的研究
1
1
毛炳和
多层载药壳聚糖微球制备及性能研究
1
叶文婷
高分子材料的表界面-文档资料

混体系 ;
❖ (3)无规共聚物与均聚物共混体系 ; ❖ (4)互穿聚合物网络 ; ❖ (5)分子自增强聚合物材料 ; ❖ (6)分子复合材料 (分子复合材料可被分
为三大类:溶致液晶分子复合材料、
❖ 热致液晶分子复合材料、刚性链-柔性链嵌 段或接枝共聚物分子复合材料);
❖ (7)纳米级聚合物微纤/聚合物复合材料 。28
❖ 2. 旋节分离机理
❖ 旋节分离机理形成彼此连接的双连续相结构。 在旋节相分离过程中,相区尺寸的增长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扩散、液体流动和粗化。一般而言,
旋节分离机理可形成三维共连续的形态结构,这
种形态结构臧予聚合物共混物优异的力学性能和
❖ 同系高聚物的表面张力也随分子量的增 加而增加
❖ σ∝为分子量无穷大时的表面张力, Ke为常 数。
8
❖ 表面张力与分子量的另一个有用的关系式是 ❖ Ks为常数。以σ1/4对Mn-1作图,也应得直线
9
❖ 但当分子量达到一定数值,表面张力实 际上与分子量无关。如聚醋酸乙烯酯,其分 子量在11000~120000范围,表面张力相同。
❖ 高分子聚合物往往是晶态与非晶态共存的。由于晶态的 密度高于非晶态,因此晶态的表面张力高于非晶态。这就使 得非晶态相迁移到表面,半晶态聚合物表面覆盖上一层非晶 态的表面层,以降低体系的能量。
❖ 高聚物熔体冷却固化时,通常表面生成非晶态高聚物, 本体则是富晶态高聚物。如果我们使高聚物熔体在具有不同 成核活性的表面上冷却,可得到具有不同表面结晶度的表面,6 这类表面就具有不同的表面张力。
是在实际应用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
表面张力是材料表界面的最基本性能之一。对于小分子液体,表
面张力的测定已由经典物理化学研究建立了各种测试方法。对于粘稠
❖ (3)无规共聚物与均聚物共混体系 ; ❖ (4)互穿聚合物网络 ; ❖ (5)分子自增强聚合物材料 ; ❖ (6)分子复合材料 (分子复合材料可被分
为三大类:溶致液晶分子复合材料、
❖ 热致液晶分子复合材料、刚性链-柔性链嵌 段或接枝共聚物分子复合材料);
❖ (7)纳米级聚合物微纤/聚合物复合材料 。28
❖ 2. 旋节分离机理
❖ 旋节分离机理形成彼此连接的双连续相结构。 在旋节相分离过程中,相区尺寸的增长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扩散、液体流动和粗化。一般而言,
旋节分离机理可形成三维共连续的形态结构,这
种形态结构臧予聚合物共混物优异的力学性能和
❖ 同系高聚物的表面张力也随分子量的增 加而增加
❖ σ∝为分子量无穷大时的表面张力, Ke为常 数。
8
❖ 表面张力与分子量的另一个有用的关系式是 ❖ Ks为常数。以σ1/4对Mn-1作图,也应得直线
9
❖ 但当分子量达到一定数值,表面张力实 际上与分子量无关。如聚醋酸乙烯酯,其分 子量在11000~120000范围,表面张力相同。
❖ 高分子聚合物往往是晶态与非晶态共存的。由于晶态的 密度高于非晶态,因此晶态的表面张力高于非晶态。这就使 得非晶态相迁移到表面,半晶态聚合物表面覆盖上一层非晶 态的表面层,以降低体系的能量。
❖ 高聚物熔体冷却固化时,通常表面生成非晶态高聚物, 本体则是富晶态高聚物。如果我们使高聚物熔体在具有不同 成核活性的表面上冷却,可得到具有不同表面结晶度的表面,6 这类表面就具有不同的表面张力。
是在实际应用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
表面张力是材料表界面的最基本性能之一。对于小分子液体,表
面张力的测定已由经典物理化学研究建立了各种测试方法。对于粘稠
第五章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当外力不是静力,而是交变力(即应力大小呈周期性变化)时,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就会呈现出滞后现象。所谓滞后现象,是指应变随时间的变化一直跟不上应力随时间的变化的现象。当应力与应变有相位差时,每一次循环变化过程中要消耗功,称为力学损耗或内耗。链段运动跟得上外力变化,则内耗很小,反之完全跟不上也小;当链段运动稍微滞后于外力的变化,内耗最大。
能结晶;160C
能结晶;160C
不结晶;75C
双烯类高分子主链上存在双键。由于取代基不能绕双键旋转,因而内双键上的基团在双键两侧排列的方式不同而有顺式构型和反式构型之分,称为几何异构体。以聚1,4-丁二烯为例,有顺1,4和反1,4两种几何异构体。反式结构重复周期为0.51nm(图b),比较规整,易于结晶,在室温下是弹性很差的塑料;反之顺式结构重复周期为0.91nm(图a),不易于结晶,是室温下弹性很好的橡胶。类似地聚1,4-异戊二烯也只有顺式才能成为橡胶(即天然橡胶)。对于聚丁二烯,还可能有1,2加成,双键成为侧基。因而与单烯类高分子一样,有全同(图d)和间同(图c)两种有规旋光异构体。
1.缨状微晶胞模型
2.折叠链结晶模型 基于的实验事实:电子衍射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单晶都具有一般共同的形态,即厚度约10纳米,长、宽约几微米尺寸的薄片晶,而且高分子链方向垂直于片晶平面。
3.聚合物结晶度: 结晶度即结晶部分的含量;利用比容、量热法、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法。 影响结晶度的因素: 1.聚合物结构:规整结构的聚合物可以达到很高结晶度,分支、结构不规整的聚合物结晶度较; 2.结晶条件:缓慢降温比急冷更容易高的结晶度。
高分子柔顺性与单链内旋转难易程度有关。原子间的联结作用阻碍了单键的内旋转,使大分子链的运动以相连接的链段运动来实现。链段越短柔顺性越大。 高分子链的柔顺性是高聚物许多性质不同于低分子物质的重要原因,尤其对高聚物的弹性和塑性有重要影响。
材料折射率表2009版

epithelialcells头皮屑上皮细胞ndecanech3ch28ch3正癸烷dementholised薄荷油diglymedimethyldigolorch3och2ch220二甘醇二甲醚diethyleneglycoldimethyletherdiamondc金刚钻钻石diatomaceousearthsio2硅藻土silicondioxide二氧化娃dichloromethane二氯甲烷diethyl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methylsulphoxide二甲基亚砜dilloil小茴香油dimercaprol二疏基丙醇dimethylformamide二甲基甲酰胺dolomitecaco3mgco3白云石dovereddingtoniteegyptianbluecaocuo4sio2埃及蓝娃酸铜钙ek2emeraldgreenparisgreencuc2h3o222cuoh2沙宝绿石巴黎绿乙酰亚砷酸铜epithelialcellsdandruff上皮细胞头皮屑epoxy环氧树脂epsomsaltepsomitemgso47h2o泻利盐ethanolch3ch20h乙醇ethanediolhoch2ch2oh乙烷ethanolamineh2nch2ch2oh乙醇胺氨基乙醇ethylcinnamate肉桂酸乙酯ethyleneglycolhoch2ch2oh乙二醇eucalyptusoil桉树植物油feldspar长石albitenaalsi3o8钠长石andesinealsi2o8中长石anorthitecaal2si2o8钙长石anorthoclasenakalsi3o8正长石microclinekalsi3o8微斜长石oligoclase奥长石orthoclase正长石nasi0907caal0103alsi2o8kalsi3o8ferricoxidefe2o3氧化铁ferricsulphatefe2so4ferrosoferricoxidefe3o4ferrouscarbonatefeco3碳酸亚铁ferrousoxidefeo氧化亚铁ferroussulphatecopperasfeso47h2o绿矾flint火石sio2impurequartz不纯石英telescope望远镜barium钡bariumlight轻钡火石borate钡酸盐specialbariumextraligh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PPT课件

实施方法
缩聚反应的实施方法包括熔融缩聚、溶液缩聚和界面缩聚等。熔融缩聚是将单体加热至熔融状态进行 缩聚;溶液缩聚是将单体溶解在溶剂中进行缩聚;界面缩聚则是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界面上进行缩聚 。
逐步聚合反应原理及实施方法
逐步聚合反应原理
逐步聚合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缩聚反应, 通过单体分子间逐步缩合,形成高分子 化合物。逐步聚合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 和、产物分子量分布窄等优点。
实施方法
加聚反应的实施方法包括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等。其中自由基聚合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引发 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则分别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引发下进行。
缩聚反应原理及实施方法
缩聚反应原理
缩聚反应是高分子合成的另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单体分子间缩合反应,脱去小分子化合物,形成高分 子化合物。缩聚反应通常是可逆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浴中,溶剂与凝固剂交换后固化成纤维。此方法适用于某些需要特殊截
面形状或性能的纤维。
05
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
共混改性原理及方法
共混改性的原理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 分子材料混合,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新材 料。共混改性可以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 能、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
共混改性的方法
橡胶成型加工方法
压延成型
将橡胶与配合剂混炼后,通过压延机压成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胶片 或胶布。此方法适用于制造轮胎胎面、胶管、胶带等。
模压成型
将橡胶原料放入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加热加压,使橡胶充满模 腔并硫化成型。此方法适用于制造密封件、减震件等。
注射成型
将橡胶加热熔融后注入模具中,在注射机和模具中完成硫化过程。 此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橡胶制品。
缩聚反应的实施方法包括熔融缩聚、溶液缩聚和界面缩聚等。熔融缩聚是将单体加热至熔融状态进行 缩聚;溶液缩聚是将单体溶解在溶剂中进行缩聚;界面缩聚则是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界面上进行缩聚 。
逐步聚合反应原理及实施方法
逐步聚合反应原理
逐步聚合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缩聚反应, 通过单体分子间逐步缩合,形成高分子 化合物。逐步聚合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 和、产物分子量分布窄等优点。
实施方法
加聚反应的实施方法包括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等。其中自由基聚合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引发 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则分别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引发下进行。
缩聚反应原理及实施方法
缩聚反应原理
缩聚反应是高分子合成的另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单体分子间缩合反应,脱去小分子化合物,形成高分 子化合物。缩聚反应通常是可逆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浴中,溶剂与凝固剂交换后固化成纤维。此方法适用于某些需要特殊截
面形状或性能的纤维。
05
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
共混改性原理及方法
共混改性的原理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 分子材料混合,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新材 料。共混改性可以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 能、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
共混改性的方法
橡胶成型加工方法
压延成型
将橡胶与配合剂混炼后,通过压延机压成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胶片 或胶布。此方法适用于制造轮胎胎面、胶管、胶带等。
模压成型
将橡胶原料放入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加热加压,使橡胶充满模 腔并硫化成型。此方法适用于制造密封件、减震件等。
注射成型
将橡胶加热熔融后注入模具中,在注射机和模具中完成硫化过程。 此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橡胶制品。
英语专业书单

樊昌信 国防工业 李离 华中科技 陈文智、 清华大学 王总辉 张洪涛 华中科技 刘岚 电子工业 曹雪虹 刘增基 刘增基 李建东 庞宝茂 清华大学 西安电子 西安电子 西安电子 西安电子
章坚武 西安电子 (美)拉 电子工业 帕波特 胡学龙 电子工业 谢沅清 电子工业
数字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
3 清华大学
1 化工 1
薄膜材料制备与加工 表面加工技术 材料合成与加工 功能材料 包装工艺学 包装CAD 印刷原理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 聚合反应工程 涂料工艺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工程基础
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 功能材料 包装工艺学 AutoCAD2010基础教程及应用实例 印刷原理与工艺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 涂料化学(第二版)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材料工程基础
10高材1-4 熊丽君 10级无机非1-2,10级绿材1 陈常连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材料院 9787811057072 材料院 7562913730 材料院 7561804644 材料院 7562921350 材料院 7562922055 材料院 7030265068 材料院 9787807348788 电气院 9787560963303 电气院 9787111212942
电气院 9787111268062 电力电子技术 电气院 9787111344063 电气控制与PLC 电气院 9787111059271 电气院 9787040264555 电气院 9787118046076 电气院 9787560963921 电气院 9787302238591 电气院 978560939575 电气院 9787121111884 电气院 9787302080268 电气院 9787560610290 电气院 9787560610290 电气院 9787560614984 电气院 9787560622781 电气院 9787560627267 电气院 9787121026584 电气院 9787121131158 电气院 7121018721 工厂供电 电机与拖动 通信原理 专业英语 嵌入式原理与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 电磁场与电磁波 信息理论与编码 光纤通信基础 光纤通信 无线与移动通信基础 光纤通信基础 无线与移动通信基础 光纤通信 数字图像处理 通信电子线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1 7
7 3-8
备注 Notes
每学期4次
课程类别 Courses Classified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103101 103191 103196 103133 105804 104805 111812 105109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无机化学B Inorganic Chemistry B 分析化学 B Analytical Chemistry B 有机化学B Organic Chemistry B 物理化学B Physical Chemistry B 工程制图B Engineering graphics B 工程力学D Engineering Mechanics D 线性代数B Linear Algebra 机械设计基础B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Design B 电工与电子技术B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 Techniquel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现代企业管理B Modern Business ManagementB 概率论B Probability B 试验设计方法 Method of Experiments 模具CAD基础 Molding CAD 过程检测与控制 Processing Measure and Control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Science Materials
专业综合实训(1)涂料的合成及制备 Major Complex Training (1)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of 118634 Coating 1 选 专业综合实训(2)纤维增强树脂复合 修 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检测 ele Major Complex Training(2) cti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ve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u 118635 Composites 1 rse 专业综合实训(3)材料的表面处理及 s 粘结工艺 Major Complex Training(3) Surface Treatment of Materials 118636 and Adhensive Process 1 开放性实验 118622 Open Experiment 1 最低学分要求(共计): 103 必修课学时/学分小计: 896/49.5 Subtotal hours/credits of required courses: 896/49.5 选修课学时/学分小计: 306 /17 Subtotal hours/credits of elective courses: 306 / 17
修 读学期 (Semester) 1 2 3 4 2 3 3 4
最低学 分要求 (Credit Hour)
备注 Notes
必 修 com pul sor y cou rse s 学 科 平 台 课 程 cour ses curri culu m 选 修 ele cti ve cou rse s
29.5
2
36
36
考查
6
118031 118013 118035 118036 118032 118049 118503 118050 118002
2 1.5 2 1 2 2 2 1 1
36 30 36 18 36
36 30 36 18 36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5-8学期
6 6 6 6 6 每学期4次 9 6 7
36 30 36 36 36 36 36
36 30 36 36 36 36 36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7 7 7 7 7 7 1
36 40 30
36 40 30
2 3 3
集 中 实 践 环 节 (院 级) prac tice link
必 修 com pul sor y cou rse s
114906 103394
4 2.5
72 48
60 48
12
考试 考查
5 5
118053 107420 111823 118010 118041 118406
2.5 2 2 1 2 2.5
48 36 36 18 32 44
48 36 36 18 16 38 6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16 考查 考查
6 6 7 7 7
高分子共混改性 Polymer Blend 高分子材料 Polymer Materials 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 Plastics Product and Molding Design 聚合物结构分析B Structure Analysis of PolymerB 高分子材料科学技术概论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八、教学进程计划表 总学时 考核 学 实验 课外 方式 分 总计 理论 上机 Extr (Mode of Crs Hours Credit Exp. a- Examination 3 2 4 4.5 4 3 2 3 50 40 72 84 72 54 36 54 50 40 72 84 62 48 36 48 6 10 6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5 5 4 5 5 7 8
118059
1
18
18
考查
7
118042 118001 118310 必 修 com pul sor y cou rse s 118302 118311
数据分析与文献检索 Data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 Guide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高分子化学 A Polymer Chemistry A 高分子物理 Polymer Physics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 B Polymer Synthesis TechnologyB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 B Molding Technology of Materials B Polymer
118026 专 业
1
18
18
考查
5
专 业 平 台 课 程 spec iali ty cour ses 选 修 ele cti ve cou rse s
118304
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 Specialized English of Polymer Materials 聚合过程与设备 Processing and Equipment Polymerization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 Inorganic Materials 涂料与粘结技术 Coating and Adhesive 橡胶工艺学 Rubber Technology 功能高分子 Functional polymer 材料前沿讲座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复合材料 Composite materials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纳米材料 Nanometer Materials of
118303 118633 120002 105107 118420 118633
2 2 2 1 2 1
54 54
54 54 2W 1W 2W 1W
6 7 3 4 5 7 35.5
118631 118632 118422 118423
2 1 2 15
2W 1W 2W 15W
7 7 8 8
prac tice link
1 0.5 3 3.5 2.5
18 10 54 64 48
10 10 54 64 48
8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试
7 1 5 5 6 20
118312 118037 118307 118308 118313
3 1.5 2 2.5 1.5
54 24 36 48 24
54 24 36 48 24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36 18 18
36 6 18
考查
考查
7
118054 118052 118055 118030 118056 118057 103502 103119
103532 103533
超硬材料及制品 Ultra hard Materials and Related Products 2 金属工艺学 Metal Technology 2 材料表面与界面 Surface and Interface of Materials 2 塑料成型机械 Molding Equipment of Plastics 2 有机磨具制造 C Organic Abrasives C 2 涂附磨具 B Coating Abrasives B 2 无机化学实验 B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B 1.5 分析化学实验 C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C 1.5 有机化学实验D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1.5 物理化学实验B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B 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 Experiments of Polymer Chemistry and Physics 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 polymer Professional Experiment 金工实习 B Metalworking Practice B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B Course Project of Mechanical Design B 认识实习 Cognition Practice 专业综合实验B Professional Experiment B 塑料制品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Course Project of Plastics Product and Molding Design 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 Course Project of Polymer Materials 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毕业设计(论文 )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