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例文评析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抓住细节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抓住细节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抓住细节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2.把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及留意的问题。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

4.让同学养成观看的习惯,留心生活,发觉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同学的写作爱好,学会喜爱生活。

1.调动同学的阅读阅历,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鼓舞同学沟通,评析细节描写。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

导入写作文题展现写作指导思路点拨佳作示范1课时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很多时间,在那里深思、推敲、琢磨,力求完善。

有一次,友人访问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终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访问,观察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

”米开朗琪罗说:“我花很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

”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全部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善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善都是细节上的完善组合而成的。

雕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一、读一读上个单元你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二、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很多难忘的时刻。

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好玩,也可能是尴尬,甚至是尴尬。

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三、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

从家里找一张你喜爱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好细节需要留意的几个问题:1.细节描写必需典型。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要能抓住典型细节,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1)

《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分析:“抓住细节”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敏锐地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这些细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细节是构成文章的重要元素,它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生动性和感染力,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抓住”的含义:这里的“抓住”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有意识地选择并突出那些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或营造氛围的细节。

这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并捕捉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瞬间。

“细节”的重要性:细节是文章的血肉,是构成文章的基础。

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故事的情节发展。

同时,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如何“抓住细节”:首先,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及时发现那些具有表现力的细节。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推敲、精心选择,确保所选的细节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特点。

最后,学生还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写细节,使其更加鲜活、立体。

二、习作指导1. 观察生活:细节来源于生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

可以通过多角度观察、细致观察等方法,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2. 筛选细节:在众多细节中,选择与主题相关、最能表现人物或事物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

避免堆砌细节,使文章冗长杂乱。

3. 描写细致: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将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来。

同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过于笼统或模糊的描述。

4. 突出重点:在描写细节时,要有主次之分,突出重点。

可以通过对重点细节的详细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融入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细节描写中,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让细节不仅具有客观性,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6. 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细节进行描写,如可以描写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使细节更加丰富和立体。

第三单元 抓住细节-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指导与范文赏析(部编版)

第三单元 抓住细节-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指导与范文赏析(部编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同步作文写作指导七下第三单元抓住细节【技法讲解】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场面、事件等表现对象细微而具体的刻画,常常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细节描写的“使命”就是着眼于人物、景物、场面或事件的细微特征和变化,把形态、特征活生生地再现给读者,让读者透过文字如见其行、如闻其声,身临其境。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表现典型环境和事件背景、提升文章表现力的“利器”。

从一定程度上说,细节描写的质量,决定着记人叙事文章的优劣、成败。

根据表现内容,细节大致可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景物细节等。

写作时,要学会抓住细节,努力做到真实、典型、生动。

不妨从生活出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运用技巧,精巧表述。

具体来说,便是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01细致观察,捕捉真实细节要学会调动多种感官观察生活。

观察不仅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耳朵去听,还可以动脑筋去思考。

在观察事物时,可以变换不同的视角,因为多角度、全方面的观察,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独特发现。

【例1】傍晚,太阳收敛了它之前的光和热,散发出温柔的光,将西边的天染成橘黄的大幕。

唐小白骑着自行车在乡间小路上慢慢前行,心里美滋滋的。

路两旁稻田里新割的稻子散发出阵阵清香,使唐小白不住地贪婪地吮吸着。

秋日里的风抚摸着他的脸,唐小白觉得那是父亲抚摸着他。

【点评】例1 在原本视觉感受的基础上,将视角从天空转移到身旁,镜头由远及近,富于变化,有利于凸显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新割的稻子散发出阵阵清香”、“秋日里的风抚摸着他的脸”又分别从嗅觉、触觉等角度加以描写,渲染了轻松愉悦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人物快乐自由的心情,颇为精妙。

02聚焦主题,精选典型细节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

可供描写的细节总是很多的,要聚焦文章的主题、人物的性格特征来精选细节。

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凸显人物个性,触动读者心弦,突出文章主题,发挥以小见大的作用,为文章增色添辉。

【例2】我有一个返老还童的奶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素材(附:范文及点评)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素材(附:范文及点评)

部编七下第三单元“抓住细节”写作实践(附:范文及点评)【作文类型】命题作文【文题出处】写作实践:七下第三单元“抓住细节”写作实践写作文题:初三四模作文题【文题内容】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

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

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信息。

【文题解读】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和血肉。

好的细节描写能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能化空泛虚浮为具体真实生动可感,同时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我们往往能从细节描写里,读到生活,读出情感,读出精神。

同学们在写作时,要学会抓住细节,具体注意以下几点:一、真实。

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是生活的真实再现。

二、典型。

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

三、生动。

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介,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再看这次写作文题:这道作文题目由“提示语+题目”构成,先读提示语。

(1)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

细节就是细微的情节,丰盈而又意味深长,其实说细节带给生活的韵味,或者是让我们感受到深深的情感、或一种艺术感染力、或一种正能量!(2)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

这句话说出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忽略的有关人事或者场景的细节。

(3)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某个时候,就是我们在受到相同情景的触动的时候,再回望过去的一些忽略的细节,让我们回味起内在的情感或者价值,或者魅力,或者深深的哲理。

(4)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是“那些”不是“那个”,这就要求我们用镜头剪辑的方式截取三到四个镜头。

展现细节蕴含的灿烂。

【作品正文】那些灿烂的细节周婕曦家门口有条夜市街,夜幕降临,在一片灯红柳绿的掩映之下,夜市像煮开了的沸锅,市井烟气中,戏影与人声跃动着——浸着油香的酸辣粉,鲜香肥美的猪排汤,浓郁可口的羊肉泡……空过人群,绕过烟雾,脚步停驻在一家不起眼的面馆前。

(完整word)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完整word)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作文指导抓住细节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

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

只有文章细节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

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

所以,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要“说真话,抒真情”。

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

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就会真实传神。

当然,万千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观察,怎么办?那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在大量阅读中掌握生活常识,了解动植物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

这是把握“生活真实”的一条捷径。

其次,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服务。

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精心筛选,才能确保文章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性。

只有典型化的细节,才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描绘典型环境,表现作品的主题。

一、在下列一组作文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个?并猜猜看哪篇作文总分高。

1.麦迪已陪伴我走过了七个年头,现在的麦迪已不复当年那种“傲视群雄”的气势了,既没有像当年单场六十三分的精彩表现,也没有像“麦迪时刻”那样的神来之笔。

但是,麦迪的那种职业精神将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麦迪伴我成长》)2.“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我坚持到了最后。

我笑了,因为,我在阳光下战胜了自己!那米阳光,它一直伴随着我。

(《那米阳光伴我成长》) 3.一只忍不住诱惑的手轻轻地在开关键上按了一下,也顾不上擦脸上正在蔓延的汗水,“放松一下,没有什么关系的!”当我用颤抖的手再次按下游戏开关,弹出的画面上却写着“合理安排时间,拒绝诱惑!”(《梦想伴我成长》)二、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作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作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用好新教材踏踏实实教写作——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抓住细节》写作教学设计与教例反思作者姓名:孙旺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内容摘要:紧扣新教材的创新特点,重点关注写作的学情特点,对教材多做再度开发、灵活运用;着力于教例研究,踏实施教、创意施教,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写作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部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与反思,实践案例【设计一】教学背景:在学生尚未写作之前,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借班上课,进行写作实践的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的知识和表达作用。

2.练习细节描写,并练习充实成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了解细节,明确作用1.明确要点——何为“细节描写”。

阅读本册课本第71-72页的相关内容。

明确:(1)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之处做精细刻画。

(2)细节描写,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2.片段借鉴。

师生阅读、对话,了解细节描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借鉴一]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莫怀戚《散步》)[借鉴二]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着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莫怀戚《散步》) [借鉴三]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子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杨绛《老王》)3.知识归纳——怎样“细节描写”。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知识点+例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知识点+例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知识点+例文知识点【写作导航】细节描写就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环境等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

它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

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写作时要善于抓住人物细节,刻画典型形象。

常见的人物细节描写方法有:一、描写外貌,抓住特征,以形传神。

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等的描写。

俗话说“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外貌,它能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人物的内心状态。

因为不同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生存状态等“生活密码”就会在相貌、姿态、穿着等方面流露出来,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征。

所以描写人物时,一定要细致地观察,抓住真实、典型的细节特征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描写语言,凸显个性,揭示性格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

语言上的细节描写不同于对人物做大段的对话、独白和一般性的语言描写,是指极富有个性特点的只言片语。

正所谓“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充分体现他的性格特征。

同样内容的话,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人说出来也会不一样。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自行车修理摊刚开业,摊主是一个瘸子。

以为老工人见了说:“残疾人自强自立,难得。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一个大学毕业还未找到工作的小伙子说:“天不灭曹,该他有饭吃!我四肢健全倒还不如他呢!”一位街道大妈的感慨又不同:“老天爷饿不死瞎眼雀儿!”三种说法都有同情摊主的意味,但老工人多了一份赞赏,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心中多少有些不服气,街道大妈有的只是可怜,虽然表述上都用了格言谚语,却反映了不同的语言风格。

完整word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完整word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作文指导抓住细节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

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

只有文章细节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

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

所以,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要“说真话,抒真情”。

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

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就会真实传神。

当然,万千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观察,怎么办?那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在大量阅读中掌握生活常识,了解动植物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

这是把握“生活真实”的一条捷径。

其次,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服务。

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精心筛选,才能确保文章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性。

只有典型化的细节,才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描绘典型环境,表现作品的主题。

一、在下列一组作文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个?并猜猜看哪篇作文总分高。

1.麦迪已陪伴我走过了七个年头,现在的麦迪已不复当年那种“傲视群雄”的气势了,既没有像当年单场六十三分的精彩表现,也没有像“麦迪时刻”那样的神来之笔。

但是,麦迪的那种职业精神将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麦迪伴我成长》)2.“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我坚持到了最后。

我笑了,因为,我在阳光下战胜了自己!那米阳光,它一直伴随着我。

(《那米阳光伴我成长》)3.一只忍不住诱惑的手轻轻地在开关键上按了一下,也顾不上擦脸上正在蔓延的汗水,“放松一下,没有什么关系的!”当我用颤抖的手再次按下游戏开关,弹出的画面上却写着“合理安排时间,拒绝诱惑!”(《梦想伴我成长》)8/ 1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二、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例文评析我感到了愧怍
有一个人,他普通平凡,甚至有些卑微,但他却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这个人,便是我家店门口的一个修车人。

他是一个哑巴,皮肤黝黑,泛着脏兮兮的油光,两只大手也总是沾满黑乎乎的污垢,和他那身破旧的军绿色迷彩衣裤一样,仿佛永远也洗不干净。

所以,一直以来我总是憎恶地远远绕过他的身边,即便这样,我还是怀疑他身上的那种脏臭会沾染到我的身上。

而他却仿佛全然不知,远远看见我总是咧嘴微笑。

这天,我和朋友出去骑行,聊得正高兴,没注意路上有一个破碎的酒瓶,直到车轮“吱嘎”压过,前胎“嘭”地爆裂时,我才发现大事不妙。

可是后悔已晚,我只好颓丧地推着车子慢悠悠返回家。

一路阳光灿烂,我心中却是懊恼,各种滋味齐聚心头,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不知不觉,我来到店门口,远远看到那个一直被我嫌恶的哑巴,心内有些犹豫,不知道是否上前,要怎么开口。

而他正忙完手头的活,四处张望。

瞥见我的前胎,他会意地向我招招手,示意我过去。

我想推车上前,脚底却好像钉了钉子,怎么也抬不动脚。

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连忙跑过来,一把把车子接过去,而我就像一个木头人,默默地跟在后面。

哑巴熟练地停车,立撑,弯腰捡起地上的螺丝刀和扳手,蹲下身就要拔下气门,翻开外胎。

这时我赶紧上前对他比画:我没有钱!他抬头咧嘴一笑,摆了摆手,意思是不要钱,接着便埋头干了起来。

望着他那黝黑而专注的脸,沾满污垢却上下翻飞的大手,我的心中好像又打翻了五味瓶,有感动,有不好意思,更多的是满满的愧怍:曾几何时,我以貌取人,对他如此嫌恶,如此无礼,但他却不以为意,一直用这样憨厚的微笑默默地回应我……
很快,他修好了车子,站起身,用黝黑的手背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再次向我微微一笑。

我禁不住也报以微笑,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我微笑的含义: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和宽容无私的行为让我感到了愧怍,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懂得了如何平等待人,尊重别人!
[评析]
本文犹如一张速写画,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得婉曲有致。

哑巴的衣着、神态、修车的动作,小作者都观察得极为细致,描述得十分真实,用词也十分准确、简洁,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朴素、憨厚、善良和“我”由厌恶、歧视到感动、愧怍的心理变化。

最美
对于小学,真的是一点儿回忆也没有了,却唯独清楚地记着她———我美丽的语文老师。

当真是美丽呢,她有着一头如瀑的长发,软软的,温柔地散落在背上,娴静着,又高雅着。

我们常去摸她的头发,当真喜爱着。

用小手仔细地慢慢地帮她梳理,偶尔弄疼了,
她也从不恼,总是温柔地笑着,真诚地对我们说:“真好,我有这么多孩子。


她该有三十多岁了吧,看着却不像,倒像是位刚刚二十出头的大姑娘。

她也有自己的孩子,是个女孩儿,随她,俊俏着。

老师唤她“果果”,当真像果儿一样可爱,灵动的眸子忽闪忽闪,招人爱怜。

她常在课上讲故事给我们听,是她童年的趣事。

故事里的她又成了另一个人,变得调皮、机灵、可爱。

她讲小时候随爷爷去田里拔草,爷爷怕丢了她,便用一根小草绳拴住她的腰,另一头也系在自己身上,祖孙俩就这样一大一小地开始工作。

其实,又哪能算得上工作呢?小孩子的瞎闹罢了。

她跟在爷爷屁股后面,看着爷爷不断地弯腰拔东西,像是很有趣的样子,便也学着弯下腰,去拔。

初春的玉米才刚露头,嫩绿的一小抹,掺在株株冷绿的杂草之间,扎眼着。

她对这株嫩绿着了迷,兴奋地拔了一棵又一棵。

终于在发现手里拿不了的时候叫了爷爷。

爷爷转过身一看,孙女手里拿的是大把瘦弱的玉米苗,虽然生气,但看到孙女红红面庞上甜甜的笑容,自然又消气了,爷爷笑着把她搂过来,用头拱拱她的脸,宠溺着。

老师讲完时,我们都已经听得入了迷,一个个用双手托着下巴,眼神呆呆的,望着她已经微闭的嘴,希望能再听到些什么。

我抬头看她,见她有些幸福又有些伤感地笑着,眼里亮晶晶的。

难过些什么呢?是因为长大后爷爷的离去而感到伤怀吗?
我也突然难过起来,没有理由的难过。

现在想想,可能我多愁善感的性格就是受了她的影响。

她是从二年级开始接手教我们的。

二年级,多傻呀!可就是在那样傻乎乎的年纪里,遇到了美美的她。

还记得这位最美的女老师,轻轻挽起我们的手,温柔地笑着对我们说:“真好,我有这么多孩子。


哎,现在想来,小学那段最无知最懵懂的时光,才是我最快乐最幸福的日子呀!
[评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习作。

小作者用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一位美丽温婉的语文老师,读来有很强的感染力。

这种感染力源自文中多处生动细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

如我们“用小手仔细地慢慢地帮她梳理”头发,她“总是温柔地笑着”,师生之间那种美好温暖的情感流淌在字里行间;“真好,我有这么多孩子”,首尾呼应的两处语言细节,既增加了情感表达的余韵,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至于老师回忆童年拔玉米苗的细节,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正是这些细节描写,让整篇文章充满温情,又情趣盎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