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至10年中国重大水污染事件.docx
近几年环境污染大事件

3月11日,日本东部地区发生震惊世界的9级 强烈大地震,至今已造成超过2万人死亡和失踪。 强震和随之引发
的海啸造成福岛核电
站严重受损,发生核
泄漏事故,数十万人
被迫疏散。法国核辐
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
院 因日本福岛核事
故向太平洋泄漏的放
射性元素铯总量达到
27.1千兆贝克,酿成了迄
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海洋污染。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 我们应携手保护好自己的绿色家园。 日益恶化的环境时刻在警告着我们: 环境保护事业与人类休戚相关。我 们要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
21
谢 谢!
22
4
5
2010年5月23日及10月23日,大亚湾 分别发生两宗0级和1级核辐射泄漏事 故。作为大股东的中华电力延误公布 事故发生情况,并解释按国际惯例, 只有2级以上的事故才需要即时公布。
6
7
2010年7月3日和7月16日,紫金 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 矿湿法厂先后两次发生含铜酸性溶 液渗漏,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 洪涵洞流入汀江,造成汀江重大水 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 3187.71万元人民币。2010年9月21 日,“凡亚比”带来的大暴雨导致 广东信宜市紫金矿业银岩锡矿尾矿 库发生溃坝,造成28人死亡或失踪。
近几年环境污染大事件
事件回放
1
中国 — 2010年又是不太平的一年。旱 灾、洪涝、石油泄漏……每一场灾难都带 给我们伤痛,也引起我们深思。回顾这一 年,中国的环境又经历了哪些灾难和考验, 又有哪些进步和收获呢?这是绿色和平眼 中的中国2010环境事件,与我们一同回忆 昨天,是为了明天而反思。
2
2010年国内环境污染事件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2010年中国十大环保事件

2010年中国十大环保事件2010年的:刚过去的2010年,是中国环境灾难频发的一年,也是环境污染事件持续影响人民生活的一年。
多年来中国重经济轻环保的发展方式所积累的多重矛盾在近几年来不断的被爆发,而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透明公告和媒体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国家对未来环境保护的投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规划。
在此选取了年度十大环境新闻,并加以点评,以此来回顾这一年环境问题。
一、紫金矿业工业废水泄漏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集团所属资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
9100立方米的废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187.71万元。
然而,紫金矿业将这一污染事故隐瞒了9天才公众于世。
对此,福建省环保厅开出了956.313万元的罚单。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罚数额最高的一次环境执法行动,甚至被誉为“我国环境执法的里程碑”。
但与此同时,紫金矿业“被罚款”的信息披露后,该股高开后迅速被封住涨停。
点评:灾难的掩盖与公众的知情权、污染的监管与权力的保护、环境代价与经济罚款等博弈,在此重大污染事故中得到了赤裸裸的呈现,表明了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中国环境保护任务的任重道远。
二、气候谈判天津会议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联合国今年第四次气候变化谈判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第12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继续减排承诺特设工作组(AWG-KP)第14次会议在天津举行。
这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承办联合国框架下的气候变化正式谈判会议,会议在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举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我国政府承办此次会议的目的是维护公约、议定书的谈判主渠道地位,按照巴厘路线图推动双轨谈判进程,为年底的坎昆会议取得全面、平衡的积极成果做出贡献。
点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的问题、技术竞争力的问题,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和政治利益在驱动。
【推荐】中国水污染的案例-精选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国水污染的案例篇一:中国十大水污染事件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
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 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 —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一.淮河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
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
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
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 —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一.淮河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
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
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
在经过10年一共投入600亿人民币治污后,到2004年,淮河水质竟又回到10年前的水平,这两年来,淮河水质又进一步加速恶化,整个淮河六成水体已经完全丧失水功能,有的河段取得连蚊绳都绝迹了。
任用我国重大污染事件

10年来中国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有哪些我来回答时间:2010年7月3日15时50分左右地点: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公司: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事故原因:连续降雨造成厂区溶液池区底部黏土层掏空,污水池防渗膜多处开裂,渗漏事故由此发生。
污染水域: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时间:2005年11月13日地点:吉林省吉林市公司:中石油吉化双苯厂事故概况:吉林省吉林市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部分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对松花江造成严重污染,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
事故区域排出的污水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u时间:2010年12月u地点:安徽省怀宁县u公司:博瑞电源有限公司u事故概况:自2010年12月底,已有200多名怀宁县高河镇儿童被送至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接受血铅检查,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血铅超标儿童数量已达100多名。
初步认定,博瑞电源有限公司未通过环保验收,超时违规试生产,是造成此次血铅超标的主要原因。
u时间:2008年8月u地点:广东省东莞市u公司: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u 事件概况: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福安座落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占地230余亩,拥有22栋厂房,1栋12层中心大楼以及16栋员工宿舍等其它相关设施,厂房的建筑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高峰时拥有9000多员工。
曾是东莞市投资规模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外资企业之一,这个曾一度位列全国500强企业榜单的纺织企业,2008年底前撤离东莞。
源于2006年6月,有人向国家环保总局举报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
国家环保总局挂帅的联合调查组发现,福安公司私设了两条管道用来偷排:一条管径达25厘米的铁制暗管,直接将部分生产车间出来的印染废水排入厂外的总排污管;另一条是号称设计用于清污分流和雨水收集的明渠,也混杂着生产废水,没有经过污水处理就进入厂外总排污管。
重大水污染事件一览

0 重大水污染事件一览北海海豹死亡事件(1988 ~1989 年):北海沿岸,工厂排放大量废水污染体,污染物多氯联苯可引起海洋动物免疫力下降。
海豹大量死亡,截止1989 年底死亡约1.7 万头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2005 年11 月13 日):发生在中国吉林、黑龙江,中石油吉化双苯厂爆炸导致硝基苯污染进入松花江。
造成哈尔滨等下游城市大面积停水,引起恐慌。
痛痛病事件(1955 ~ 1972):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炼厂排放含镉废水污染河流,人长期食用含镉稻米和饮用含镉河水而中毒。
1963 年以前受害人数不明。
1963 ~ 1979 年3 月共有镉中毒患者130 人,其中死亡81 人。
患者周身剧烈疼痛。
多瑙河氰化物事件(2000 年1 月31 日):罗马尼亚奥拉迪亚镇,乌鲁尔金矿的氰化物废水贮池在大雨中漫坝,废水泻入多瑙河。
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河段80%的鱼类完全灭绝。
这是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欧洲最大的环境灾难。
太湖蓝藻事件(2007 年5 月29 日~ 6 月3 日):中国江苏无锡,太湖蓝藻集中爆发而导致无锡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无法饮用,大批市民抢购矿泉水饮用。
蓝藻爆发是由于全球变暖,加上农村生活污水造成湖水磷含量增加而造成。
水俣病事件(1953 ~ 1956):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氯肥厂排放的含汞废渣和废水,造成水俣湾受到汞和甲基汞污染。
人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鱼贝类,引起麻痹痉挛,发病人数283 人,其中60 人死亡。
“瓦尔德斯”号事件(1989 年3 月24 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油轮在威廉王子湾搁浅,3.7 万吨原油泄漏,污染沿岸几百公里长的海岸线。
导致当地的鲑鱼和鲱鱼资源近于灭绝,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
腹泻症事件(1993 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供水系统受到农场动物粪便中寄生虫污染。
导致该市发生大规模、突然蔓延的腹泻症,受感染者40 万人。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1. 太湖蓝藻事件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上海、江苏等地重要的供水来源。
然而,由于大量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太湖水质长期遭受污染。
在2007年,太湖爆发了大规模蓝藻事件,致使数百万人的供水遭到威胁。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促使政府采取行动加强太湖的环境保护。
2. 海河黑臭事件海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北京及周边地区。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大量的废水排放,海河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黑臭”现象。
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居民用水,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海河黑臭问题。
3. 三峡大坝水污染三峡大坝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但其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由于大坝拦截了长江上游的水流,河道断流导致了水体污染问题。
大量的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被蓄积在坝湖中,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4. 北京地下水污染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北京地下水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农药和化肥等物质,都对地下水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止和治理地下水污染,但问题仍然存在。
5. 黄河重金属污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
然而,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排放,黄河长期面临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治理黄河重金属污染,但是问题的解决依然困难。
6. 南水北调中线水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旨在解决北方地区的供水问题。
然而,由于中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一些水源地的水质出现了严重污染。
尤其是一些城市的工业废水直接进入南水北调渠道,对水质造成了巨大破坏。
7. 长江污染事件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之一。
然而,由于大量的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长江的水质问题越来越严重。
从一些城市的供水问题到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长江的污染事件层出不穷。
历数中国环境污染事件报告

历数中国环境污染事件报告1,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尾矿库发生专门重大溃坝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33人受伤,直截了当经济缺失9619万元。
2,2010年7月3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
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
然而,紫金矿业将这一污染事故隐瞒了9天才公众于世。
三大缘故造成紫金矿业污染事故:企业防渗膜破旧直截了当造成污水渗漏人为非法打通6号集渗观看并排洪洞检测设备损坏致使事件未被及时发觉2010年9月21日,受台风“凡亚比”带来的罕见特大暴雨阻碍,茂名市信宜紫金矿业(简称信宜紫金公司)银岩锡矿高旗岭尾矿库发生溃坝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缺失。
溃坝共造成22人死亡,房屋全倒户523户、受损户815户。
受溃坝阻碍,下游流域范畴内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农田、农作物等严峻损毁。
3,2009年8月29日5时和8月30日7时,汉阴县黄龙金矿尾矿库排洪涵洞尾部相继发生两处塌陷,导致约8000立方米左右尾砂泄漏。
险情导致尾矿库邻近的青泥河水受到严峻污染,并严峻威逼与其通过涵洞相连的观音河水库水质,而后者是汉阴县城老城区自来水的要紧水源地。
4,2002年9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倒塌,上千立方米矿渣流入清水江,大量农田被毁,严峻污染环境。
记者赶忙赶到现场,看到公路旁的一座悬崖上,高达几十米的尾矿大坝几乎全部倒塌,从坝口到坝底四处是裸露的岩石和黄土,剩余的铅锌尾矿渣从悬崖上直泻而下,直截了当注入山脚的范家河,原丈许宽的小河被几丈高的银灰色矿渣冲击成宽约30多米,矿渣覆盖河道十余里,两岸被尾渣浸泡过的树木枯死,沿岸良田被矿渣掩埋,粉末状铅锌尾渣与河水混合成粘稠的泥浆,流过范家河,径直排入清水江。
一位来自下游20多公里处的民工说,事发以后,整个清江水一片浑浊,下游人畜全然不敢饮用江水,一时饮水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国家水利部网上公告中了解到06,07,08三年中国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6年:1、协同防控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牤牛河是第二松花江的支流,于吉林市九站附近注入第二松花江,其下游距河口10km处有吉林市第五水厂,为吉林市江北区约10万人服务。
起因:2006年8月21日凌晨,吉林省蛟河市境内的吉林长白山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异地处理生产废液的运输途中,将含有二甲基苯胺的废液倾入牤牛河中,致使牤牛河约2~5km的河段受到污染。
处理过程:19时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接到电话报告后,即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
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近300名消防、武警官兵一夜的连续奋战,22日凌晨3时30分,一道主吸附坝和两道分流坝全部建成,污染水头被成功拦在了距松花江干流8公里的地方。
8月23日,经对牤牛河11个点位取样分析,监测结果显示,牤牛河入江口N-N-二甲基苯胺浓度为0.001mg/L(前苏联地表水标准为0.1 mg/L,检出限为0.001mg/L),其他10个点位未检出特征污染物,水质符合水功能标准;第二松花江的3个监测断面未检出两种污染物。
8月25日上午,经各方专家论证和研究,吸附坝被及时拆除,确保不会对松花江造成二次污染。
吸附坝拆除后,环境监测部门仍坚持每4小时一次的水质检测。
据吉林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郑庆子介绍,从目前监测结果看,松花江干流从未检出这两种特征污染物。
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吉林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积极、科学的防控应对措施,使牤牛河水污染事故在进入第二松花江前得到有效控制,沿岸未发生饮水中毒事故。
2、黄河支流洛河发生水污染事故,黄委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妥善处置2006年1月5日,中国中部河南省巩义市一座电厂发生柴油泄漏事故,有6吨左右柴油进入黄河支流伊洛河。
当天下午5点,黄委接到河南省关于油污染事故的通报,立即启动“黄河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两个个紧急处理措施:(1)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从275m3/s加大到600m3/s;(2)关闭洛河上游故县水库和支流伊河陆浑水库下泄闸门;根据现场指挥部总体部署,接力实施洛河入黄口下游城市供水水源地等重要断面的石油类监测,监测频次为每小时1次。
本次污染事件由于流域机构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采取措施及时得力,没有对黄河下游沿黄饮水安全造成明显影响。
根据黄委和环保部门提供的水质监测结果,河南、山东两省分别于1月7日晚和1月11日晨解除警戒状态。
黄委在整个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到了反应迅速、信息及时、数据准确、处置得当,效果显著。
3、湖南省霞湾港清淤治理工程镉废水污染湘江事件2006年1月4日17时,湖南省霞湾港清淤治理工程由于施工不当,致使大量含镉废水通过老霞湾港集中排入湘江,造成镉严重超标。
事故发生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株洲、湘潭、长沙3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紧急处置措施。
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当即启动突发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对湘江下游各城市供水水源地相应断面实施监测,及时监控湘江水质状况。
至1月9日上午,湘江长沙段水质恢复正常。
4、岳阳砷污染事件9月8日15时,湖南省岳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对岳阳县城饮用水源新墙河水质进行水质例行监测时,发现砷超标10倍左右。
事件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湖南省政府领导除及时报告外,还就污染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湖南省环保局当即启动了环境应急预案,当地政府及时成立了应急指挥部,确保了各项防控工作的顺利展开;国家环保总局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实施污染防控工作。
当地政府暂停对岳阳县荣家湾镇近10万居民饮用自来水供给。
经采取有效应急处置措施后,9月12日晚19点,砷污染警报被解除,自来水供应得到恢复。
5、贵州金矿矿渣坝溃坝污染下游水库事件2006年12月27日,贵州紫金金矿公司贞丰水银洞矿区尾矿废水库发生堤坝垮塌泄漏事故,20余万吨含有砷化物、氰化物及硫化物的矿渣废水涌入下游供5个乡镇数万人饮用水的白汶水库内。
事件发生后,当地省、地县政府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和武警迅速到达事件现场,指挥应急抢险工作;贵州省水利厅、省水文水资源局、水质处等相关部门领导带领技术人员迅速到达现场,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部门研究了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与措施,并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水质跟踪监测。
此次污染突发事件由于采取措施迅速、得当,未发生人畜中毒事故。
2007年:1、新立城水库水华事件新立城水库位于伊通河上游,距长春市城区南部16km,主要为长春市城区西部区域供水。
2007年6月是长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气温最高、降水最少的时期,为藻类在泡塘中大量迅速繁殖提供了基础条件。
加上新立城水库汇水区突降暴雨,入库流量达到89m3/s,泡塘中的藻类大量进入水库。
自2007年7月11日起,水库坝前局部水体表面发现变绿,经监测分析,库区水体藻类中蓝藻占62.5%,绿藻占25%,其它藻类占12.5%。
7月15日,长春市停止从新立城水库取水。
8月9日,因蓝藻泛滥而停止供水近一个月的新立城水库恢复向城市供水。
2、江苏省沭阳县水厂取水口发生水污染事故2007年7月2日,淮河流域江苏沭阳县水厂取水口水质遭到污染,致使水厂停产2天。
主要原因是长期受到污染的沭河污染水体下泄进入新沂河北偏泓,超过地涵过水能力,使得污染水体外流进入南偏泓,对沭阳县自来水厂取水口造成污染。
事故发生后江苏有关部门紧急启用备用水源,实施洪泽湖调水冲污,到7月4日,取水口水质明显好转,于下午14时恢复供水。
3、太湖贡湖突发蓝藻事件2007年5月29日,太湖流域贡湖突发蓝藻,饮用水水源被污染。
无锡市委、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并部署了加大从长江调水力度,改善太湖水质、强化自来水处理、加强水质监测、加大蓝藻打捞力度、组织净水采购、实施人工增雨等6项紧急措施。
截至31日,累积调引长江清水3.67亿m3,入湖1.9亿m3,贡湖水域水质明显好转。
4、贵州省福泉市瓮福公司旧院拦沙坝决口坍塌导致水污染2007年8月7日,贵州福泉市翁福实业有限公司的旧院拦渣坝发生部分坍塌,数万吨磷矿渣汇同渣场应急水库9万m3的矿渣污水冲入下游农田,造成几百亩稻田受灾,并顺着山谷流入鱼梁江(清水江二级支流)翁福公司河段,造成河流水体污染。
事发后,当地政府立即成立了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广西茅岭江支流那蒙江水污染事件2007年2月20日,广西钦州市茅岭江支流那蒙江发生水污染事件,造成下游那蒙镇水厂停止供水,影响到该镇1000多人饮用水安全。
调查结果表明造成此次水污染事件主要是那蒙江上游南宁市一制糖企业污水氧化塘溃坝所致。
由于那蒙江河段闸坝较多,大量污水滞留库区内,水体发黑、发臭。
为此,广西地方政府迅速改建了那蒙镇自来水厂取水口,并要求污染企业进行停产整顿,控制污染源,并从屯六水库调水冲污。
由于采取措施得力,未造成人畜伤亡。
在此过程中,水文部门对水量和水质进行应急跟踪监测,为掌握污染情况和处理污染事件提供科学的依据。
6、湘粤边界跨省镉、砷污染事故2007年5月12日,湖南省宜章县赤石乡“三无”铟冶炼企业排放含有剧毒砷化物和镉的废水,经武江支流田头水跨省界流入广东省乐昌市境内,造成田头水的砷化物和镉含量超标几十倍,部分河段出现死鱼,并影响了乐昌市黄圃镇和田头镇的居民生活用水。
经群众举报后,广东和湖南两地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关停了上游污染企业,利用武江梯级电站调水加大水量控制污染物下移速度。
由于处理及时,措施正确,污染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未对武江干流水质造成明显污染,乐昌市、韶关市等地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供水未受影响。
7、贺江广西境内信都江段水污染事件2007年10月5日,贺江信都(距桂、粤省界约30km)江段发生了一起由于酒精厂排污造成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此次污染对居民饮用水影响甚微,但致使贺江信都段约20 km江段的鱼类死亡,沿江网箱养鱼户损失较大。
由于此次污染事故为有机污染,河流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桂、粤省界水体水质基本未受影响。
2008年:1、云南富宁县交通事故引发跨界水污染2008年6月7日,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境内发生交通事故,一辆装载33.6t危险化学品粗酚溶液的槽车从高速公路上侧翻,车上粗酚溶液全部泄漏流入者桑河(右江支流那马河的支流),造成者桑河及入流后的那马河及百色水库库尾水体(云南省境内)严重污染。
直接影响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居民饮用水,并可能危及百色水库下游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约20万人饮用水安全。
本次事件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李克强副总理分别作了批示,要求确保当地人民饮用水安全。
经过各级政府和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事件很快得到控制。
事件造成的水污染范围在事发地点至下游24km的河段内,基本控制在百色水库库尾(云南省境内),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界缓冲区的控制断面没有受到水污染的影响,污染水团在省界断面前16km处平息下来。
未发现人、畜饮用水中毒的情况。
2、淮河流域跨省河流大沙河发生砷污染2008年8月,淮河水保局在日常水质监测工作中发现大沙河省界断面包公庙闸上断面水质砷浓度严重超标,经调查是由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成城化工有限公司超标排放的含砷废水所致。
河南省和商丘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依法取缔了该公司,并进行了相关处理措施,阻止了污染进一步扩散。
3、陕西省山阳县发生钒矿尾矿库泄漏导致水污染事件2008年7月22日,陕西省山阳县发生一起由钒矿尾矿库泄漏导致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影响到汉江支流天河陕鄂省界的水质。
事故发生后长江水资源保护局迅速启动了Ⅲ级响应,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地方政府及水利和环保部门初步建立了突发水污染事件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机制,此次事故未造成人畜伤害。
4、湖北境内汉江三条支流(兴隆河、田关河、东荆河)遭受污染2008年2月26日湖北省境内的汉江3条支流兴隆河、田关河、东荆河水体变红,水面有泡沫,沿线居民饮水受影响。
根据长江委领导的批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按照水利部《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暂行办法》要求,对事件及时进行了初报,并立即派出调查人员赶赴事发现场进行事件调查,完成《汉江下游支流污染造成大范围停水事件的调查报告》,此次水污染事件是受“水华”影响所致。
2009年:1、江苏省水源污染事件:数十万市民饮水受到影响2009年2月20日:当日上午,盐城市区全城停止供水,百姓开始到超市抢购矿泉水。
至少20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2009年2月21日:据环保部门初步查明,导致盐城水源污染全城停水事件原因系取水口上游一家化工厂偷排污水2009年2月22日:城区居民饮用水已部分恢复。
肇事企业被责令关闭,法人代表胡文标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2009年2月23日:盐城市城西水厂于23日凌晨2时全面恢复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