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患者胆汁反流指数(BRI)分析

合集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5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总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5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总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5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总结摘要】目的总结临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具体疗效。

方法以5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以LC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患者中55例获得成功的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4.83%,平均手术时间为48.9±4.3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9.4±11.1ml,平均住院时间为5.7±1.2d,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且未见严重并发症。

结论临床医师采用LC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小的创伤、痛苦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以及较高的疗效、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等,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总结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升,结石性胆囊炎疾病的发生率在这种环境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不断增高,成为临床多发病症[1]。

面临着这一境况,临床医师普遍借助LC对此病症进行了治疗,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手术的经验逐渐增多的基础上接受了成功的治疗[2]。

我院为验证LC具有的临床治疗优势,对58例患者实施了LC治疗,现将其临床治疗的相关经验以及具体的临床疗效在下文中详加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58例研究对象,皆为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的胆囊炎患者,男21例,女37例,年龄分布于21岁-79岁之间,平均为54.3岁,发病时间为5h-4d。

患者均出现右上腹疼痛与压痛、肌紧张及Murphy征呈阳性等临床症状及体征,以B超及CT进行检查,确诊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单发性结石以及多发性结石的患者分别为31例、27例,单纯急性、急性坏疽性、急性化脓性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例数分别为38、13、7,患者不存在胆总管结石或胰腺疾病等,也没有全身性的其他严重疾病。

1.2 方法1)对患者实施术前凝血功能测定、免疫全项、B超及CT等常规检查,并进行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构建人工的二氧化碳气腹,其压力为12.2mmHg到14.3mmHg,为患者摆左侧头高脚低的卧位,并以常规的四孔法开展LC。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附56例报告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附56例报告

【 1 】吴毅汾化性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有 问题. 中国实用外科杂
志 ,2 0 , 2 ( 0 :5 7 7 0 4 4 1 ) 7 —5 8
【】 H y D, G a t S, T y o W 2 al rn C a lrF, e a . Is lt r 1 t 1 p ia e a
l b c o y v r u b a e a l b r R s c o i o e t r e s s i t r l l o a e e t n i n
癌灶可能存在于两侧 甲状腺叶 内, 甲状腺切除可完全切 除所 全
有病灶 。 双侧 甲状腺癌或一侧癌侵及 峡叶至对侧 叶, 各家主张 比较一致 , 采取近全或全 甲状腺切 除。 倘若一侧 叶弥漫侵润对 侧叶部分受累 ( 对侧叶仍存 部分不正常 甲状腺组织) ,刘 经祖 教授认 为可 以考虑保 留对侧 叶外 后被膜及 少许正常 甲状 腺组 织的近全 甲状腺切除。 近全 甲状腺切 除的概念 比较模糊 。 究竟 保 留多少、哪个部位 的正常 甲状腺组织 , 没有 明确规定,只能
维普资讯
20 0 7年 1 2月第 4卷第 1 2期
Wol H a h iet r el D g s d t


著・
的未 分化 腺癌一般 都不采 用 外科手 术 ,外 科治 疗仅 为去容
视局部情况和个人经验而定 。麦沛成认为 [] 4 ,分化型甲状腺 癌属于低度恶性的肿瘤 , 双侧 甲状 腺全切除易发生永久性 甲状 旁腺功 能低下和双侧 喉返神经损伤 , 一旦发生其后 果将十分严 重, 手术切除范围应视情况而定。 如果双侧肿瘤较 大并侵犯包 膜无疑要选择 甲状腺全切除 , 但如 果一侧肿瘤较 大, 对侧肿瘤 较小,可选择较大的一侧全切除 ,较小的一侧近全切除;原发 于峡部侵犯两侧叶的病例 ,峡部肿瘤切 除+ 两侧 腺叶次全切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刘珊【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22(41)1【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简单随机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60例胆结石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两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简明健康量表评分、操作时间以及住院日数、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简明健康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简明健康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而其中研究组生存质量简明健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操作时间以及住院日数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操作时间(61.13±1.45)min以及住院日数(5.02±1.50)d均短于对照组(78.13±2.75)min和(7.25±2.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

结论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其应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腹腔镜下手术操作更方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页数】4页(P33-36)【作者】刘珊【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115例的临床效果2.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3.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4.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5.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6例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探讨

56例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探讨

对收治 的 5 6例胆结 石患者进行 了腹腔镜胆囊切 除手术 , 经过精
心全面 的护理 , 取得满意 的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料
对2 0 1 1 年 3月一 2 0 1 2年 3月在该院治疗 的 5 6 例胆结石 患 者进行分组 , 按护理方法分成常规护理组和实验护理组 。 5 6例胆
实验护理组在常规护理 的基础 上 .采取 中药 热熨法使 患者
呼吸通 畅 , 帮助患者减少 疼痛 , 通过按揉 合谷穴 减少患者呕 吐 ,
再 辅 以适量 的中药进行调理 。还要对患者进行耐 心详 细的宣讲 疾 病健康的知识 , 制定合 理的方案进行 有序的护理 , 常规护理组 就采用常规 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这两组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 率和治愈率 以及对知识 的掌握程度 、 护理 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
该组 5 6例胆结石患者都进行 了腹 腔镜胆囊切 除手术治疗 ,
两组患者经 过不 同的护理 手段后 .实验 护理 组除 了并发症发生 率低 于常规 护理组之外 , 治愈率 、 对疾病 知识 的掌握程度和对护 理T作 的满 意度都 明显 高于常规护理组 ,表明实验统护理能 够
论 通过采取有效合理 的护理 , 减少 了并发症 的发生率 , 加强 了患者对疾病 知识 的掌握 , 提高 了患者治愈率 , 改善了患者生活 质量 。
【 关键 词 】 胆结石 ; 围术 期 ; 护 理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f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1 ( c ) 一 0 1 4 0 — 0 2
表1 实验护理组和 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比较 [ 凡 ( %) 】

56例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56例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常规消毒铺 巾后 ,于颈前右侧做4 ~ 5 c m长的横 切 1 : 2 ,显露病变椎体 或节 段 ,以长度为 l c m 的平针头插入病 变椎体 ,在 … C 臂机 下确定病变椎 间盘 。切 除病变椎间盘及其相邻上下椎体的 1 / 3 骨质 ,完全减压后 ,彻底
止血,取身体髂骨块修成相应形状后,植入减压后的骨缺损处。选择适 当长度的钢板放置于椎前,为保证内固定位置准确无误,一般在 … C
胆 结石 患 者 的病 情应给 予 高度 重视 , 详细检 查进 行确 诊 。手 术治 疗应 注意 选择 合适 的 时机 ,制 定 简单 、安 全 的手术 方 案,控 制并 发症 ,从
而提 高手 术疗 效 。
【 关 键词 】 老年 ;胆 结 石 ;手 术治疗 ;・ 临床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6 5 7 . 4 + 2
胆结石是 老年人 中的常见疾病 。我 国现 已步人 老龄化社 会 ,老年 人 口比重增 加 ,且 现代社 会人们的膳食结 构也发 生一定变化 ,胆结石 的发病率 呈增长趋 势。科学 的手术治疗对 于解 除患者 病痛 、降低病变 风险 至关重要 。现对 我 院2 0 1 2 年6 月 至2 0 1 1 年1 1 月老年 胆结石 患者手
【 1 】 侯铁胜. 颈椎前路内固定方法及其进展 [ J ]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 0 0 1 , 7 ( 8 ) : 4 9 6 - 4 9 9 .
[ 2 】 蒋振松. 后纵韧带切除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J 】 _ 中
国矫 形 外科杂 志, 2 0 0 3 , 9 ( 1 1 ) 回顾性分析 。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 般资料 选取2 0 1 2 年6 月至2 0 1 2 年1 1 月在 我 院接受 手术治疗 的老 年胆结 石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

胆汁反流性 的 胃炎症状 。其 中男 5 3例 , 女3 7例 , 年龄 4 1 . 5~
7 8 . 6 ( 5 7 . 3± 4 . 8 ) 岁 。病程 1 个 月 ~1 年, 平均 5 . 1 个 月。依据
通 常在 为突发胆 囊炎 病症 或罹患 岁 为高龄 组 , 共4 5例 , 男2 5例 , 女2 0例 ;
4 O~ 6 0岁为 中年组 , 共4 5例 , 男 2 8例 , 女 1 7例 。所 有患 者无 心血管病症或 内脏病 变 。两组 患者 性别 、 年龄、 病情 等 比较 差 异未见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
灶时, 都会 采取手术方 案 , 即 以腹腔镜 仪器 为辅 助通过微 创方
2 结 果
的痛感 会大 幅减轻并逐 渐消退 … 。但是在把 囊肿剔 除之后 胆 汁原本 的浓度会 出现 变化 并使 胆 汁 出现 反流 , 并 导 致 胃部 及 食管 内部的黏 膜被 反流 的胆 汁 腐蚀 , 从 而 引起 发 炎情 况 。医
学科研 文献指 出 , 各个 年龄段 因胆 汁反 流而 引起 胃炎 的病 人 会呈现 不 同的症 状反应 。为 了进 一步 了解 胆汁反流 所 引起 的 胃炎 有哪些症 状特点 , 笔 者调查 了患者接受 诊疗 的档 案 , 报
胆 囊 切 除术 后 胆 汁 反 流 性 胃炎 临床 分 析
杨瑞 东
【 摘 要】 目的 探 讨胆 囊切除术后胆 汁反 流性 胃炎临床 特点。方法 任意抽选 2 0 1 3 年 4月至 2 0 1 4 年 5月 接
受切除胆 囊手术患者 9 0例 , 所有患者在 手术完成后 均 出现胆 汁反流 性 胃炎。依据 病人 的年龄段 , > 6 0岁为 高龄 组, 4 0— 6 0岁为 中年组 。对 两组 的临床特 点进行 比较。结果 不同组别 患者 因胆 汁反流 引起 的 胃炎症状特 点 , 差

青少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6例临床

青少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6例临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分为顺行性(由胆囊管开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胆囊底部开始)切除两种[1]。

本院采用顺、逆结合法,先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再逆行切除胆囊,可控制术中出血,使术野清楚,利于操作[2]。

LC 因其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针对性差、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易出现并发症,导致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不良等。

胆结石的发病年龄虽趋向于40~50岁,但由于我国近年来生活水平日益提青少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6例临床分析张咏平,杨菲(孝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山西孝义032300)【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的方法及可行性。

方法对56例青少年胆结石患者行LC ,总结其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

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胆瘘、术后出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5d出院,术后回访均1周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学习,无并发症。

结论对青少年胆结石患者行LC ,把握好手术时机、掌握好手术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青少年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1-3263-03中图法分类号:R657.42文献标识码:B高,而青少年饮食不注意,易暴饮、暴食,加之学习紧张、活动时间相对又比较少[3-4],以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也相应增高,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也随之升高,容易促发胆结石的形成[5]。

本院于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胆结石患者580例,其中青少年56例,年龄16~26岁,现将56例患者资料、手术方法及预后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青少年胆结石患者56例,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16~26岁,平均(20±3.4)岁。

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手术指征者30例,直径大于3cm的胆囊结石18例,充满型胆囊结石8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检查确诊,采用顺、逆结合法行LC。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张晓慧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1(015)009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入选的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与中青年组(年龄<60岁),通过临床症状,电子胃镜下病变程度,组织病理诊断,并发食管炎情况等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与中青年组患者比较,老年组患者上腹痛症状发生率低,上腹饱胀,嗳气,胆汁性呕吐高于青年组;老年组胃镜下病变程度中度及重度高于中青年组;组织病理诊断显示老年组萎缩,肠化生,低级别瘤样变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并发食管炎高于中青年组,其中2例为Barrett食管.结论老年人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不典型,有发生癌变的倾向,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总页数】2页(P117-118)
【作者】张晓慧
【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内科门诊,上海,2003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3
【相关文献】
1.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J], 高世平;赵威威;高春香;张琳
2.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及对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J], 窦海荣;陈明;唐馨;周玲
3.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后胃轻瘫临床特征分析 [J], 林燕; 张发钦; 李海涛
4.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清CCK、GAS及TNF-α水平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 [J], 贾国昌
5.达立通颗粒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J], 洪丽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例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患者胆汁反流指数(BRI)分析
作者:张文鸿王晓梅黄朝荣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7期
【摘要】目的观察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对患者胃黏膜的损害,分析胆囊切除术与胆汁反流的关系。

方法选取胃镜下诊断为胆汁反流患者92例为研究病例,观察组56例为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对照组36例无胆结石及胆囊手术史,对研究病例的胆汁反流指数(bile reflux index, BRI)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胆汁反流指数评分比较,观察组56例中, 11例BRI14;对照组36例中, 26例BRI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9, P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切除术;胆汁反流;胆汁反流指数
在胆结石或胆囊功能障碍患者中,胃内胆汁反流现象很常见,尤其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这种反流程度更为严重。

本地区是胆囊疾病尤其是胆结石疾病的高发地区,这一现象已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

胆汁中的胆盐可引起上消化道炎症、溃疡和肿瘤的发生。

作者通过对56例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汁反流患者的胆汁反流指数(bile reflux index BRI)[1]进行分析,探讨患者胆汁反流引起损害的特点,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3月~2011年3月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胆汁反流患者92例为研究病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5岁(中位年龄46.2岁)。

依据患者胆囊切除术病史分组,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史患者分为观察组,入选5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50岁(中位年龄43岁);无胆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史的患者为对照组,入选3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5岁(中位年龄40岁),两组患者平均病程3.9年(6个月~23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病例均无上消化道手术史、活动溃疡及特殊病史。

1. 2 诊断标准及方法入选研究病例均行胃镜检查, 6块胃黏膜病理检查及碳14呼气试验和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

根据Sobala等[1]提出了胆汁反流指数(bile reflux index, BRI)概念,即BRI=7×OED+3×IM +4×CL +6×H.pylori,(OED,胃小凹上皮增生及黏膜固有层水肿;IM,肠化生;CL,慢性炎症;H.pylori,幽门螺杆菌状态)。

依据Sobala的理论,BRI>14预示存在病理性的胆汁反流,当胃内胆汁酸浓度>1.00 mmol/L (正常上限)时, BRI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和85%。

所以本研究以BRI>14为评分标准进行对比观察。

依据OED、IM、CL、H.pyloni 4项指标的严重程度评分为:无:0分;轻度:1 分;中:2分;重度:3 分[1],为每个观察病例评分。

肠化生不分大肠或小肠型,只将化生程度分为轻度、中
度和重度三级。

病理诊断标准如下:在400 倍光镜下转动3~5 个视野(或整个视野),若肠化细胞占腺管1/3以下者为轻度(+),占1/3~2/3者为中度(++),肠化细胞占腺管2/3以上者为重度(+++)。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以碳14呼气试验和胃镜下的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一致入选。

1. 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进行计数资料的χ2检验, P
2 结果
对入选病例进行评分,无胆囊切除术病史36例对照组中, BRI评分>14 分有10人, 14 分有 45人,
3 讨论
正常生理情况下,肝脏每天产生胆汁800~1000 ml,这些胆汁通过胆管运输并储存在胆囊内,胆囊的生理功能是浓缩胆汁,在进食后的消化期内有规律地排放胆汁,还可以缓解胆管压力,上述功能可有效减轻胆汁对胃及十二指肠刺激[2]。

胆汁反流可发生在生理状态下和任何导致胃肠动力紊乱及解剖异常的疾病。

一般认为胆汁反流发生需两个前提:①逆行十二指肠蠕动将十二指肠液逆流入胃;②幽门口的开放[3, 4]。

当胆道疾患,尤其胆囊切除术后,胆结石或胆囊功能障碍的患者,常常伴有胆汁反流。

由于:①胆囊失去了贮存、浓缩胆汁、间断排泄胆汁的功能,胆汁便以持续不断的量排入十二指肠,这种现象空腹时显得尤为明显,从而增加了逆蠕动胆汁涌入胃的机会;②胆道疾患时,胃窦十二指肠动力可发生改变,正常胃的排空功能受十二指肠动力影响,胃运动功能障碍和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是病理性胆汁反流的一个重要原因[5]。

胆囊切除术一直为急性胆囊炎和有症状的胆结石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呕吐胆汁等症状,经胃镜检查发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为一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 7]。

结合本文从临床治疗的方面考虑,对于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发生胆汁反流的可能及产生的长远危害,要比普通人群高,本研究发现,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胆汁反流指数(bile reflux index, BRI)评分高于普通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9, P
参考文献
[1] Sobala G M, O'connor H J, Dewar E P, et al. Bile reflux and intestinal metaplasia in gastric mucosa.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1993, 46(3):235-240.
[2] 张晓慧.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9):116-118.
[3] Keane FB, Dimagno EP, Malagelada JR. Duodenogastric reflux in hu-mans:Its relationshiPto fasting antroduodenal motility and gastric, pancreatic, and biliary secretion. Gastroenterology, 1981, 81(4):726-731.
[4] Mearin F, Xavier De, Ribot M D, et al. Duodenogastric bile reflux and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in pathogenesis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1995, 40(8):1703-1709.
[5] 徐肇敏,章宜芬,任雪峰. 熊去氧胆酸及普瑞博思治疗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 1997, 17(04):201-203.
[6] 王超,孟镔,陈磊,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18(4):245.
[7] 张晓辉,王锦波,卢文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0,27(3):298.
[8] Correa P, Fontham ET, Bravo JC, et al.Chemoprevention of gastric dysplasia:randomized trial of antioxidant supplements andanti-Helicobacter pylori therapy. Natl Cancer Inst,2000:1881-18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