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复习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整理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整理文化生活中常常存在一些易混易错的点,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的解析。
一、文化交流易混点1.语言交流混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易发生语言理解上的误解。
比如,不同国家对同一个词汇的定义可能不同,造成交流上的困扰。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确保双方彼此理解对方的意思,可以通过更多的解释和举例来帮助理解。
2.社交礼仪的误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社交礼仪有所不同,一个动作在一个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特别注意礼貌和尊重,在不了解对方文化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冒犯。
3.信仰和宗教的碰撞不同国家和民族对于信仰和宗教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相应的习俗。
在跨文化交流中,必须尊重对方的信仰和宗教,不要对其进行嘲笑或轻视。
二、文化娱乐易混点1.艺术表演的个人喜好不同的人对于艺术表演有不同的喜好,有些人喜欢音乐会,有些人喜欢话剧,有些人喜欢电影。
在选择文化娱乐活动时,应尊重他人的选择,不要一味地强迫自己的喜好。
2.文化娱乐的经济支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们对文化娱乐的支出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能力。
在参与文化娱乐活动时,应量力而行,不要因为追逐潮流而过度消费。
3.文化娱乐对人的影响文化娱乐活动有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选择参与何种文化娱乐活动时需要审慎考虑,避免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
三、文化传承易错点1.文化继承的方式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方式,有的是通过语言、文字,有的是通过传统习俗、艺术表演等。
在进行文化传承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保持文化的纯粹性。
2.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易失误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环境的变迁、时代的变革而产生一些误解和遗漏。
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需要定期进行总结和整理,确保文化能够得到有效传承。
3.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完全固守传统,适当的创新和融合可以使文化更加生动有趣。
在进行文化传承时,需要注意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保持文化活力的同时,也要保留传统的核心价值。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概括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每一个人所拥有的文化修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觉形成的。
2.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记是文化程度3.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拥有确立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生发展产生永远不变的影响。
4.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5.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所以,文化与经济发展一直亦步亦趋。
6.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7.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变为物质力量。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要素 / 主要要素 / 基础9.不一样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论是不一样的。
10.文化可以增强者的精神力量。
(提示:优异文化增强者的精神力量。
11.文化对人的影响拥有耳濡目染的特点,所以,只需处在必定的文化环境中,就必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涵养。
12.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3.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记。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基本特点,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3.各具特点的地区文化长久互相借鉴而日益同一。
4.认可本民族文化,就是尊敬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5.世界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6.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接见学者,是一种更加直接的文化流传手段。
7.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进旧的传媒的消逝。
8.一定尊敬和认可传统文化。
9.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长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10.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千篇一律的。
11.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12.传统文化拥有多样性和鲜亮的民族性。
13.发展是继承的必需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定要求。
14.就文化自己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5.教育是人类独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拥有传达、交流、共享的强盛功能。
16.文化创新的踊跃作用就是不停推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教师版)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一、文化与生活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一种文化)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错。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3、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4、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错。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5、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注意:错。
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7、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错。
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注意:错。
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10、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错。
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12、经济与文化互相决定(注意: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13、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注意:不能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1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考前着重明确的易错易混点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优秀高尚和落后腐朽之分,不能起决定作用,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哲学、意识、认识)2、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4、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贸、人口迁徙、教育;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但不能统一、同一、趋同,不能消除文化差异。
5、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6、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发展中继承。
7、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检验标准、最终目的。
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8、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内在要求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博大精深的见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是史书典籍。
10、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1、传统习俗不是落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4、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5、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6、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7、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提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8、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9、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提醒: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10、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提醒: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11、“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提醒:不管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都可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12、优秀的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但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1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总结归纳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总结归纳《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1.11.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其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凡是人创造的现象都是文化现象。
改: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除文化之外,还存在经济和政治领域。
2.文化属于物质力量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本身不是物质力量,但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
3.文化是决定社会发展的。
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4.人类的文化比动物的文化更高明改: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5.文化是人类预先设计的精神产品改:文化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不是预先设计的。
6.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对1.21.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改:虽然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或附属品,它还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
改:相互交融是对的,但是“融为一体”意味着经济、政治、文化没有界限没有区别显然是错的。
3.文化是基础,文化对经济等起决定作用。
改:经济是基础,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文化决定什么之类表述都是错的。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改: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不能决定经济政治,只能对经济政治有影响,所以不能说相互决定。
5.文化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文化推动社会的进步。
改:优秀的……文化的双重作用一定要注意2.1&2.21.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
改: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主动的。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决定性的。
改: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强制的有形的,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决定什么表述都是错的。
3.各种文化都可以塑造健全人格。
改:优秀的……ok3.11、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属于这个民族改:前半句对,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
2、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没有文化人们无法无法生存。
(夸大了文化对人的生存的作用)2、藏族文化是优秀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有科学和非科学的成分。
)3、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经济活动。
(文化不包括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4、文化属于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范畴。
X5、文化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范畴。
(文化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所以4、5说法均是片面的。
)6、文化是自然产的。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7、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片面了)8、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说反了)9、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10、文化就是人类精神活动(文化不仅包括精神活动,还包括精神产品)11、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二者互不影响。
(精神活动是不能离开物质活动的)12、文化素养是个人天生的。
(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13、在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社会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重要因素,不能认为谁最重要。
)14、文化素养是后天个人宜发形成的。
(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1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要在前面加定语:“先进的”或“优秀的”)16、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V17、人类社会产生的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人类社会产生前不存在文化)1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转化。
)1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也对个人的成长产生影响)20、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在前面加:“先进的”或“优秀的”)2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22、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1.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辨析: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并存,但是很多人容易混淆二者的概念。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长期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形态,包括语言、艺术、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东西;而时尚文化则是指当代流行的文化风尚和审美观念。
因此,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传承和保护,而时尚文化则更注重的是变革和创新。
2.高雅艺术与流行艺术的区别:高雅艺术和流行艺术是文化领域中常见的两种艺术形式。
高雅艺术是指那些在艺术领域内有着较高知名度和历史价值的作品,如古典音乐、绘画、文学经典等;而流行艺术则是指那些在当代社会比较流行和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如流行音乐、流行绘画等。
高雅艺术注重的是艺术的内涵和审美价值,而流行艺术更注重的是商业的流通性和群众的喜好。
3.名胜古迹与旅游景点的区别: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人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
名胜古迹通常指的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古迹,如故宫、长城等;而旅游景点则是指各种景点和景区,包括自然风光、主题公园等。
名胜古迹注重的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旅游景点则更注重的是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4.真实与虚构的文化产品:在文化生活中,有很多文化产品是以虚构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很多人常常在区分真实和虚构时感到困惑。
例如,小说、电影等作品通常是虚构的,但是它们却可以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
因此,在欣赏这些虚构作品时,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不妄加评判和与现实混淆。
5.传统节日与现代节日的区别: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是人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人往往把二者的意义和形式混为一谈。
传统节日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的日子,如春节、端午节等;而现代节日则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日子,如情人节、母亲节等。
传统节日注重的是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传承,而现代节日更注重的是商业消费和文化娱乐。
总之,文化生活中很容易混淆和错误理解的点很多,我们需要保持一颗谨慎的心态,不断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形态和观念,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表达和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复习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复习重点难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2、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4、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人们的文化素养。
6、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塑造人生的意义与作用。
易混易错点
1、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只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3、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一种文化。
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总是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5、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7、经济决定文化,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而并不是说经济发达精神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好起来,或物质条件差。
精神文化就不能搞好。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复习重点难点
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2、理解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
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4、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6、教育在文化继承中的作用。
7、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8、文化创新的作用。
9、阐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10、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克服文化“守
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易混易错点
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一致的。
2、文化继承就是文化发展
3、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影响不大。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一回事。
5、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6、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7、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
8、文化创新的渊源就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9、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0、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1、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1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见证,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属于这个民族
13、大众传媒取代了传统传媒
14、传统文化是包袱而不是财富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学习要求(复习重点、难点)
1、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了解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5、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6、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7、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8、说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易混易错点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
2、爱国与爱国主义是矛盾的。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意味着其发展一帆风顺,始终辉煌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是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一回事
6、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7、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终将被时代精神取而代之
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
●复习要求(复习重点、难点)
1、理解发展大众文化的基本要求。
2、理解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3、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4、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5、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6、说明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易混易错点
1、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2、时尚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流行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4、传统习俗就是落后文化
5、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6、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7、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一回事
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国家的事情,与个人无关
9、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根本对立的
1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
1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意味着现有传统道德规范已过时
12、知识文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也高,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