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办学层次合理定位是构建和谐教育环境的内在要求
找准定位明确方向走特色办学之路

找准定位明确方向走特色办学之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具有优质资源的学校在办学理念、质量保障方面日趋完备,而社会上也同时出现一些剩余的教育资源,为了实现优势互补,松北教师进修学校审时度势,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松北区政府和区教育局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历经了五年的艰苦创业,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团结拼搏,辛勤努力,由小到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成功地走出了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
一、找准定位明确方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学校生存状态的多样化。
每个学校都应该结合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条件,遵循教育事业客观规律来确定自己的办学思路,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明确办学方向和目标,寻找到个人理想、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
建校几年来,松北区教师进修学校按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了教学型的定位,建立了适合松北普通高校运行的有效机制,在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前提下,抢抓机遇、遵循规律、健全制度,把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用科学务实的理念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二、突出特色打造精品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领导清醒地意识到,知识经济的到来,促使人类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导致高等教育多样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一定要促进自身办学特色化,没有特色就没有市场,就会失去活力和希望,甚至要濒临破产。
在这种情况下,松北区进修学校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坚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走自己的办学之路。
一、在校园的规划和建设上突出小校园大气派。
校园是大学的载体,校园环境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折射,是办学者思想的体现,校园内一景一物,一砖一石,一树一木都浸透着文化,记录着历史,陶冶着学人的情操,激发着他们的学术灵感和人生悟性。
松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在校园规划中,注重传承历史,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最大限度地科学合理利用校园空间,充分满足师生人性化需求,追求“天、地、人”的自然和谐之美。
浅谈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来的物质和精神的东西。校 园文 化从整体上分为校园精神、 校园活
动、 校园秩序 、 校园环境 四个方 面。健康的校园文化 , 可以陶冶学生
的情操 、 启迪学生心智。因此 , 高职院校要 不断探索创新活动形式 , 丰富活动载体 , 化校 园 自然环境 , 美 培育具 有职业 教育特色的校园
文化 。
一
人才培养水平, 高就业率 , 提 实现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32 不 断 加 强 思想 政 治 教 育 。 构 建和 谐 校 园 奠 定 良好 的 思 想 基础 _ 为
、
加强 民族团结、 维护学校的稳定 、 和谐校 园是高职院校建设 构建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目标 是思想过硬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
中职教育 、 社会培训和成人教育为辅的多层 次、 多形式 、 多渠道 的办 学格局。同时, 不断加强课程 改革 和教学改 革 , 建立科 学合 理的课 程体系 , 积极推行 工学结合 , 探索“ 订单式 ” 人才培养模式 , 全面提高
近年来 , 国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 图阻挠和破坏我 国的社 企 会主义建设事业 。我 国将长期 面临尖锐 、 复杂 的形势 , 维护祖 国统
和发展 中的首要任务 。 因此 , 高职院校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过程 中,
一
才 。这就要求 高职院校既要培养学生 的专业知识 和专业技能, 也要 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 , 因此 , 德育工作仍然是高职教
育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要 建立 全员育人 、 全方位育人 、 全过程育 人的机制 , 有效开展核 心价值观教育 、 辱观教育 、 荣 诚信教育、 法纪 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 培养德能兼备 、 品学兼优的创新人才。
摘
要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导向下推进本科高校内涵建设的实践研究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导向下推进本科高校内涵建设的实践研究温天力(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00)[作者简介]温天力(1984-),男,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教学质量科科长,副研究员。
[摘要]人才强国目标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何稳扎高校教育内涵根基、提高教育办学水平也成为教育界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合格评估指标方案的出台为高校的合理定位、规范办学及内涵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现实性导向意义。
因此,现以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为立足点,深入探讨高校内涵建设的可行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评估指标体系;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现代教育科学Modern Educat i on S c i ence理论研究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用于衡量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层次的评估分类系统,涵盖着办学指导思想、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多个一级指标,同时又对应延伸院校定位、专业课程、质量控制等二级指标,具有清晰且明确的衡量意义[1]。
基于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指导意义,现以此为全面考核、检验标杆,结合其对于本科高校教育内涵建设的现实指导作用,提出具体实施路径,为本科院校教育办学质量的进一步优化带来新的参考依据。
一、围绕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思考本科高校内涵建设(一)便于分类指导,辅助精细管理对于本科院校而言,精神内涵底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办学方向及教育质量,而受人文环境、服务理念及办学层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在教育内涵建设方面的意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直接影响着后续教育成效的提升。
透过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引导,教育工作的不同方向、不同环节可被细化分为明确的任务板块,与高校教育工作的质量标准要求高度相符。
同时,针对高校教育同质化倾向明显的问题,也可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类别划分中得以解决,合格评估理念倡导不同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做出区分定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教育分类指导工作的进行,对于后续治学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也具有重要辅助意义[2]。
地方高等学校的合理定位与发展策略选择

③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这是学校在其 自身生存
和发展空间中位置的选择 , 即高校在学科设置 、 专业 结构 、 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定位 。 … ㈣ 目 前, 我国由地方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 1 4 多 1 4 所, 占全 国高等学校 总数 的 9 % , 3 地方高校 的发展 直接关 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全局和发展的总体水 平 。因此 , 地方高校如何合理定位及科学选择发
理定位 的内涵包括 : 办学方 向和 目标的定位 。这 ①
是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宏 观位置 的选择 , 即高
校在当代经济、 科技 、 文化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中如何确定 自 身的 目标和方向; ②办学类型和层次
的定位 。这是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位置的选 择, 即高校对培养人才 的结构 、 规格和模式的定位 ;
位 ; 树 立科 学的发 展 现 , 应 打造特 色和 品 牌 , 办“ 区” 促进 学校 办学 水平 的整 体提 升 。 创 特 ,
关键词 : 地方高等学校 ; 定位 ; 发展 战略 中图分类号 :60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023 (06 0 -120 10 . 1 20 )3 4 - 7 0 4
1 办学方 向和发展目标与办学实际脱节 .
我 国的人均 G P刚刚突破 100美元 , D 0 高等教
育也刚刚走过百年历程 , 而数十所 大学要争着成为 “ 国际知名” “ 、 国际高水平 ” 数 以百计的大学要成 , 为“ 国内领先” 结果是几乎所有 的大学在一个发展 , 目标下, 按照一个模式办学 l 。对 于一般的地方 ( …
【 办学理念 】
地方高等学校 的合 理定 位与发展 策略选 择
惠泱河, 育峰 杜
论注重和谐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必 然 是 公 平 的 社 会 。 社 会 公 平 首
教 育公 平是 指每 个社 会 成 员 在享 受公 共教 育 资源 时受到公 正 和平 等 的对待 ,包括 公 民 享有平 等 的教 育权 利和 均 等 的教 育机 会
先 意味 着社会 权利 上 的公平 ,它 承认 并保 证社 会成 员具 有平 等的 生 存权 、受教 育权 和发展 权 。此 外, 社会 公 平还 包括 机会公 平 , 即
维普资讯
282第5 0/ 总 2 期 00 3
文 章编号 :0 1 7 4 2 0 ) 2— 0 6— 2 10 —8 9 (0 80 0 0 0
毒 盘最 掌
CEGEJoU HNRN●Y A
李 惠 ( 北 民族 学院 , 湖 湖北 恩施 4 5 0 ) 4 0 0
两个 方面。4 O年代 的 《 联合 国人 社会成员享有均等受教育机会和 理 想” 是 “ 利 、 , 权 机会 、 则、 配 权 宣言》中即规 定 :“ 规 分 不论什 么阶 参 与社会 活 动的机 会 。 由于客 观
和 收益 的有机 统一” 因此 , 育 。 教 和 谐 的 实质 就是教 育公 平。教 育 公 平是 社会 最基 本的公 平 ,是 构 建 和谐 社会 的基 础性 工程 ,没 有 教 育公 平就 实现 不 了社会公 平 。 在 大 力 倡 导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今
摘 要 : 大 力倡 导 构 建和 谐 社 会 的今 天 , 在 注重 和 谐教 育 、 实现 教 育 公 平 是 构 建和 谐 社会 的 内在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 。 谐教 育为 构 和 建 和谐 社 会提 供 智 力支 撑 。 是 社 会 的主 体 , 养 同和 谐社 会 相 适 应 的 、 人 培 高素质 的 劳动 者 和 专 门人 才 , 我 国 巨大 的 把 人 力 资源 优 势 转化 为 人 才 资 源优 势 , 构 建 社会 主 义和谐 社 会 的根 本保 证 。 是 关键 词 : 育 ; 平 ; 教 公 和谐 社 会 ; 力资 源 人 中 图分 类 号 : 52 G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作者:田建国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2年第12期党的十八大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真抓实干,落到实处,突出核心,突出重点,突出实效,要注重研究解决以下6个重大问题。
一、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教育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最大的亮点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共识写进党章。
高校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关键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树立科学质量观,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推进高校合理定位是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突破口。
成功的大学没有统一的模式,要客观分析自身情况,认真研究社会需求,找准位置、方向和目标。
要有定位的坐标,突出最能体现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方位,明确办学类型,办学层次。
科学分析差距,明确追赶目标,努力争创一流。
要有实现定位的路径,做好制度和政策顶层设计,形成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突出办学特色是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切入点。
什么叫特色,特色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高,不求大、不求高、不求全,只求不可替代。
根据自身定位,巩固传统优势,强化比较优势,谋求新的优势。
在高校发展上,我们要树立这样的理念:不管高校是什么类型,处在什么层次,对高校办学质量的衡量,不是比规模、比大楼、比论文,更重要的是比内涵、比特色、比贡献。
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是高校发展的灵魂,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首要战略问题,当前,需要克服4个观念误区:一是认为学校层次代表学校质量,把学校发展着眼点集中在学校升格上;二是认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必定是综合性的,热衷从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变;三是认为学校办学水平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上,忽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核心任务;四是认为引进优秀人才一定是学术权威,盲目脱离学校定位,忽视人才引进适用性原则。
二、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根本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以人为本。
民办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应处理好的三种关系

一
二 、 办 高 校 在 和 谐 校 园 建 设 过 程 中 应 处 理 好 三 种 民
关 系
建 设 民 办 高 校 和 谐 校 园 ,就 要 面 对 影 响 和 谐 的 各 种 矛 盾 , 理好 影 响 和谐 的各 种 关 系 。它 的构 建是 具 体 的 、 处
所 优 质 的 大学 应 该 是 “ 楼 ” “ 师 ” 结 合 体 . 大 和 大 的
学校 办 学 以人 才 为本 , 师是 主 体 ; 是 学 校 教 育 以学 生 教 二 为本 , 生 是 主体 。建 设 和谐 校 园 , 落实 以人 为 本 的科 学 是 学 发 展 观 的需要 。 人 为 本 , 是 要关 心 人 、 重 人 . 进 以 就 尊 促
3构 建 和 谐 校 园 是 民 办 高 校 大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和 健 康 .
成 长 的 需要
部 分 , 构 建 和 谐 校 园 是 民 办 高 校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内在 要 求 , 实现 学校 可持 续发 展 的 现 实需要 , 大学 生健 康 是 是
成 长 和 全 面 发 展 的 需 要 。 民 办 高 校 和 谐 校 园 的 建 设 应 处 理 好 硬 实 力 与 软 环 境 的 关 系 . 处 理 好 干 群 关 系 和 师 生 关
事 业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经 为法 律 所 确认 。 何有 效 推 进 已 如 民办 高校 和谐 校 园 建设 , 实 提升 民办 高 校 办学 质 量 , 切 为
促 进社 会 的 整体 和 谐做 出应 有 贡献 ,这 是 摆在 民办 教 育 工 作 者面 前 的一 个 重 大 现实 课 题 。 力 构建 和 谐 校 园 , 努 既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发文字号】国发【1986】108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公布日期】1986.12.15【实施日期】1986.12.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发布《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通知(1986年12月15日国发【1986】108号)现将《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普通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任务,其发展建设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极大,必须加强宏观指导与管理。
望各地、各有关部门在贯彻执行本条例时,注意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循着有计划、按比例、讲质量、求效益的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保证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指以通过国家规定的专门入学考试的高级中学毕业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的设置,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
第三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应当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和办学条件的实际可能,编制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调整普通高等教育的结构,妥善地处理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关系,合理地确定科类和层次。
第四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应当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招生及分配面向地区以及现有普通高等学校的分布状况等,统筹规划普通高等学校的布局,并注意在高等教育事业需要加强的省、自治区有计划地设置普通高等学校。
第五条凡通过现有普通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增设专业、接受委托培养、联合办学及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等途径,能够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另行增设普通高等学校。
第二章设置标准第六条设置普通高等学校,应当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高等教育工作的能力、达到大学本科毕业文化水平的专职校(院)长和副校(院)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这 既不利 于 它们 集 中精 力 培 养好 高层 次 人 才 , 又不 利 于教 育资 源 和 无 形 资产 的合 理 运 用 ,甚 至 , 还 影响 到高 职高专 院校 的生 源 ,影响 到高 职高专 院
校 的办学 水 平 。其 结果 是生 源越 来越 多地 流 向高层 次 的名牌 大 学 ,而低层 次 的高 职高专 院校 的生 源越 来 越差 ,加快 了这 两类 高校 间 的两极 分化 。著名 的
会力 量办 学单 位 的积极 性 ,从而严 重 地影 响 了它们 对教 育 的投入 。这 既 不 利 于 和谐 教育 环 境 的 建设 , 也 不利 于高 等教育 事业 的发 展 。
2 合理 定位 能 充分利 用 高校 的各 种 资源 . 许 多考生 和家 长在 报考 大学 时 ,对 填报 志愿感 到非 常 困惑 ,原 因是 一 些 大 学 的 办 学 层 次 定 位 不 清 。不用 说考 生和 家长 ,就 是有些 高 校领导 也很 难 说 清楚 。我 国高校 办学层 次 较为 分散 ,层次 特色 不 突 出 ,特 别是 一些 评价 机构 不考虑 大 学的办 学层 次 特征 ,盲 目对 大学 进行 排名 ,从 而使人 们产 生一 种 误解 ,以为高 层次 的大 学无论 在 哪一层 次办 学 ,办
定 位是 高校 发展 中必须认 真 考虑 和对待 的重 要
问题 ,包括层 次定 位 、类 型定位 、人才 定位 、学科 定 位 和特色定 位 等等 。其 中层次 定位是 各 学校根 据 自身 的具 体情 况来 确定 ,并 由教 育主管 部 门审定 和
批 准 的 。它 常 常 是 决 定 高 校 其 他 定 位 的基 础 ,因
上健 康 、快 速 发展 的轨 道 。 《 国家 中长 期教 育 改革 和发 展规戈 纲要 (0 0 0 0年 ) Ⅱ 2 1 —2 2 》明 确指 出 , 目
此 ,高校 的层 次定 位是需 要优 先考 虑 的问题 。近年
来 ,我 国高等 教育 事业 发展很 快 ,不论 是在 校生人 数 ,还是 毛入 学率都 有 大幅提 高 ,在校 生人数 已远 远领 先 于其他 国家 。但 是 ,高 校办 学层 次定位 问题 还没 有得 到很好 的解 决 ,有些 高校还 存在 着定 位模
标 、培养 人才 类 型 、学 校特 色 、专业 特色 、办学 思 路 、发展 规模 和办 学质 量 、各 项规 章制 度 的建立 和 各项 政策 的制 定 。这就 是说 ,办 学层 次 的定 位对 高 校 的发展起 着 十分重 要 的作用 。
高校 在发 展过程 中 ,应该 根据 其办 学历史 、学
的教 育 资 源 。我 仉 应 该 找 准 自己 的 位 置 ,合 理 定 位 ,发 挥 各 自的 优 势 和 办 学 特 色 ,把 自己 的 “ 主
业 ”办好 。
三 、高 校合 理定 位能 有效 地保证 和谐 教育 环境
的 建 设
向。 由于位置 的差异 ,所 享受 和所 拥有 的资 源也 就
由于 目前有些 高 校办学 定位 层次 不清 ,给 高校
带来 了不 利 的影 响 ,严 重地 挫伤 了一 些高 校办 学的
积 极性 。一些 名牌 大学 利用 其拥 有 的优质无 形 资产 和 教育 资源 ,在进 行 高层次 办学 的 同时 ,还 向低 层 次 办学 扩张 ,抢 占专 科 “ 盘” 地 。他 们 既 培 养 研 究 生 ,又 培 养 高 职 高专 生 ,吃 着 瓢 里 的 ,看 着 锅 里
型人 才 。这 些 高校 学 生 层 次 多 ,除 了博 士研 究 生 、
争 创一 流 。实 际上 ,在 教 育 部 2 1 0 0年 度 工作 会 议 上 ,教 育部 部长 袁贵 仁 、副部 长陈希 就 已经强 调过
这 一 问题① ②。 1 层 次 定 位 是 高 校 发 展 的 必 然 选 择 .
许 多高校 不是 把功 夫下 在提 高教育 质量 上 ,而是 不
1 合 理 定 位 能 调 动 各 高校 的 办 学 积 极 性 .
和 培养 的人才类 型不 同 ,培养 目标 也不 同。以工 科
学 生培养 为例 ,研 究 生 教 育 主 要 是 培 养 研 究 型 人
才 ,本科 生教 育主要 是 培养工 程 型 、设 计型 和技 术 应用 型人 才 ,而高职 高 专教育 主要 是培 养技 能型 人
多年来 ,各个高校在发展过程 中都形成 了各 自的 办学特色 和办学优势 ,这些 特色和优势也必 然会体现 在办学层次上 。每一所高校在某 一层次 的办 学上都会
存 在着一定 的优势 ,而决不 可能在所有 的办学 层次上 都存在着优势 。因此每个高校都应 当找准 自己的合适 位置 ,充分发挥 出自己的办 学优势 ,办好相 应层次 的 教育。如果学校办学层 次过 多 ,其 优势就不 可能得到
高 教 研 究
现 代 教 育 科 学 M oDERN EDUCATI CI ON S ENCE
2 1年 第 1期 0 1
高 校 办 学 层 次 合 理 定 位 是 构 建 S 谐 教 育 环 境 的 内在 要 求 n
杨建东 孙 元 宾 吕孟 仁
[ 摘 要 ] 文 针 对 目前 部 分 高校 办 学 层 次 混 乱 的 问 题 , 理论 上 分 析 了产 生这 些 问 题 的 原 因 、 响 和 对 本 从 影 策 , 出各 高校 如 果 都按 自己的 “ 业 ” 确 自己 的 办学 定 位 , 中精 力 办好 自己的 研 究 生教 育 , 本 科 教 育 , 指 主 明 集 或 或 高职 高专 教 育 , 办学 效 益都 会 有很 大提 高 。这样 , 既有 利 于调 动 各 高校 的 办 学积 极性 , 有利 用 于 充分 利 用教 育 又 资源 , 高 办 学效 益 ; 有 利 于发 挥 各 高校 的 办学优 势 , 提 既 又有 利 于形 成各 自办学 特 色 , 构建 和 谐 的 教 育环 境 。 [ 关键 词 ] 高校 办 学 层 次 定 位 [ 图分 类 号 ]G 4 [ 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 1 0- 54 2 1 ) 0 -0 6 —0 中 6 文 文 0 5 8 3(0 1 1 0 6 3
存在 着较 大 的差 异 ,这种 差异 也必 然会 影 响到学 校 所制 定 的发展 目标 和发展 规划 。由于培 养对 象层 次
教育 是一个 大 系统 ,高校 办学 层 次 的合理 定位 不仅仅 关系 到某一 学 校 的建设 与发 展 ,它还 影 响到 其他 学校 ,影 响整个教育环境 ,甚至还影 响到社会 。
高层 次 大学 办学规 模越 来越 大 ,超过 了最佳 办学 规 模 ,加 大 了管理成 本 ,降低 了运 行效 率 。而高职 高 专 院校 办学规 模 相 对 较 小 ,达 不 到 最佳 办 学 规模 , 办 学成本 较 高 。这 不仅 仅影 响到 公办 高职 高专 院校
的 办学积 极性 ,而且还 严重 地影 响到其 他 民办 和社
糊 、 办 学 层 次 混 乱 的 问 题 。一 些 重 点 大 学 ,特 别 是
前高 等教 育的 主要 问题之 一是 存在 同质 化倾 向 ,缺
乏 办学 特色 ,并 明确 提 出要建 立高校 分类 体 系 ,实 行 分类 管理 ,发 挥政 策导 向和 资源 配置 的作用 ,引 导 高校 合理 定位 ,克 服 同质化倾 向 ,形 成各 自的办
学 理 念 和 风 格 , 在 不 同 层 次 、不 同 领 域 办 出 特 色 ,
有些 “ 1 ”工 程和 “ 8 ”工程 大学 ,它 们办 学层 21 95
次高 ,学 校 规 模 大 ,主 业 是 培 养 研 究 型人 才 。但 是 ,它们也 招 收专科 生 ,培养技 术应 用型 甚至 技能
硕士 研究生 、本科 生 ,还有 高职 高专 生 。这不仅 使
一
些 高校办学 思路 混乱 ,而且还 浪费 了有 限 的教 育
资源 。本文 正是 考虑 到这一 点 ,对该 问题 进行相 应
的探讨 。 二 、合理 的层 次定 位是 高校 正常发 展 的 内在 要
求
高 校 的办学层 次 就是指 培养 对象 的层 次 。层 次 定 位在很 大程 度 上 影 响 着 学 校 自身 位 置 、发 展 目
可 以支 配的资 源数 量和 质量 ;本 校 的实际状 况 ,以
及 与其 他 高 校 相 比所 处 的位 置 及 状 况 ;体 制 、制
度 、机制 等软 环境 和软 资源 。根 据这些 因 素 ,高 校
要制 定 出科 学 、合 理 、可行 的定位 目标 ,确 定 自己 的办 学层 次 ,这样才 能使 学校 办 出 自己的特 色 ,走
目前 我 国高校 培养 对象 的层 次主要 有 ,研究 生 ( 博士研 究生 和硕 士研 究生 ) 含 、本 科生 和 高职高 专
生 。 由于 培养 对象 的层 次不 同 ,造 成 了不 同的大 学 在 人们心 目中的位 置不 同 ,甚 至在 政府 和教 育 主管 部 门 中也 有按 培养对 象 的层次 来确 定高 校位 置 的倾
不 同 。不 同人 才 的培 养 时间 和学制 不 同 ,也将 影 响
到学 校在 校生 的数量 ,影 响到 学校 的办学 规模 。 由
于培养对 象 的不 同 ,所聘 用 的教 师也 不 同,教师 的
层次不 同 ,对 教师 的要求 不同 ,对 教师 的管理模 式 、 管理制度 也就 不 同。对不 同层次 、不 同要 求 的学 生 和教师 ,教 学的方 式方 法 不 同 ,教 学 效 果不 同 ,教 学质量 的衡 量标 准 也就存 在 着差 异 。由 于学 生 的层 次不 同 ,要 求不 同 ,其 管 理 模 式也 不 同 ,因此 相 应 的规章 制度 也就 不 同。正是 由 于存 在 着 这 些 差 异 , 高校必须对 自己的办学层 次做 出合理 的定位 。 2 .合 理 定位 能有 效地发 挥各 高校 的优 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