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考题汇编,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历年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考试题

历年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考试题

考点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2011·全国卷I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2N 和8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

5%B 。

10% C.15% D.20% 【答案】选C 。

2.(2011·四川高考·13)可逆反应错误!X(g)+2Y(g)2Z (g )、错误!2M(g)N (g )+P(g )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反应错误!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达平衡(I )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C 。

达平衡(I )时,X 的转化率为115D 。

在平衡(I )和平衡(II)中,M 的体积分数相等 【答案】选C.3。

(2011·重庆高考·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Fe 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K 、Zn 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 。

Li 、Na 、K 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D 。

C 、P 、S 、C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答案】选D 。

4.(2011·重庆高考·10)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的是( )【答案】选A 。

5.(2011·江苏高考·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5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6表示0.100 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20。

00mL0。

100 0 mol•L —1CH 3COOH 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 。

图7表示KNO 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 点所示的溶液是80 ℃时KNO 3的不饱和溶液 D 。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根据当地资源等情况,硫酸工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作为原料。

完成下列填空:(1)将0.050mol SO2(g) 和0.030mol O2(g) 充入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Q。

经2分钟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SO3)=0.040mol,则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2)在容积不变时,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______(选填编号)a.移出氧气b.降低温度c.减小压强d.再充入0.050molSO2(g)和0.030molO2(g)(3)在起始温度T1(673K)时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请在图中画出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起始温度为T2(723K)时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___(4)黄铁矿在一定条件下煅烧的产物为SO2和Fe3O4①将黄铁矿的煅烧产物Fe3O4溶于H2SO4后,加入铁粉,可制备FeSO4。

酸溶过程中需维持溶液有足够的酸性,其原因是______②FeS2能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本身被氧化为SO42﹣。

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有2mol氧化产物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答案】0.005mol/(L•min) bd 抑制Fe3+与Fe2+的水解,并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14N A【解析】【分析】(1)根据v=ct∆∆求出氧气的速率,然后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2)反应放热,为提高SO2平衡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降低温度,体积不变,不能从压强的角度考虑,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移出氧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由此分析解答;(3)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减小,但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据此画出曲线;(4)①Fe3+与Fe2+易水解,Fe2+易被氧化成Fe3+;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几何电子守恒来配平化学方程式,结合方程计算转移电子数。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2022北京,14,3分)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

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1图2A.反应①为CaO+CO2CaCO3;反应②为CaCO3+CH4CaO+2CO+2H2B.t1~t3,n(H2)比n(CO)多,且生成H2的速率不变,推测有副反应CH4C+2H2C.t2时刻,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D.t3之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答案C根据题图1,可知反应①为CO2与CaO反应生成CaCO3,反应②为CaCO3与CH4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aO、CO和H2,A正确;由题图2可知,t1~t3,n(H2)比n(CO)多,生成H2的速率不变,又因为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故发生的副反应为CH4C+2H2,B正确;t2时刻,CO的气体流速=反应②生成的H2的气体流速≈1.5mmol·min-1,副反应生成的H2的气体流速≈0.5mmol·min-1,故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小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C错误;只有反应②生成CO,题图2中t3之后CO气体流速为0,反应②不再发生,所以CO的生成速率为0,D正确。

方法技巧认真审题,仔细观察原理示意图和坐标图:①提取题中有价值的信息,找出每一个转化过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读懂坐标图中每一条曲线代表的物质,然后确定其变化量。

2.(2022广东,15,4分)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D.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v(X)=1.0mol·L-1·min-1答案D由题图可知,无催化剂时,反应能进行,但是反应速率比较慢,A项错误;在相同条件下,与催化剂Ⅱ相比,在使用催化剂Ⅰ时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故催化剂Ⅰ使反应活化能更低,B项错误;0~2min时,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与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Ⅰ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C项错误;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v(X)=(4.0mol·L-1-2.0mol·L-1)÷2 min=1.0mol·L-1·min-1,D项正确。

(完整版)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推荐文档

- 1 - / 17v ( N ;) =乙2:mol L -1 min -1A .v(甲)乙>丙v( ) > v( ) B .v(乙)丙>v 甲( )>v( ) C . v(丙)甲>v 乙( )>v( ) D .v(乙)甲>v 丙( )>v( )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一)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突破】【例 1】N 2 、 H 2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相同的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速率分别为:甲: v(H 2 )=3 mol L -1 min - 1则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Na 2S 2O 3 +H 2SO 4Na 2SO 4 +S ↓ +SO 2+H 2O 【例 2】已知反应,某同学按下表进行实验,最先出现浑浊的一组应该是()加 3%Na 2S 2O 3 / mL加 1:5 的H 2SO 4 / 滴温度/℃A 5 25 25B 5 15 35C 5 25 45 D51545 A .AB .BC .CD .D【例 3】100℃时,将 0.1mol N 2O 4 置于1 L 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 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 N 2O 4 (g) ←−→ 2NO 2 (g) ,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v(NH ) 1 mol L m = -1-13i n- 2 - / 17v (B )> v (A )①N 2O 4 的消耗速率与 NO 2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1:2②NO 2生成速率与NO 2消耗速率相等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⑤NO 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 .②③⑥⑦B .①④⑧C .只有①④D .只有⑦⑧【例 4】如下图,向 A 中充入 1 molX 、1 molY ,向 B 中充入 2 molX 、2 molY ,起始时 A 、B 的体积相等都等于 aL ,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关闭活塞 K ,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X(g) + Y(g) ←−→ 2Z(g) + W(g) ;△H<0 。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

(1)称量样品所用的仪器为_____,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 a 的作用是________。
a.有利于空气中氧气充分反应 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
(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滴定时,标准碘溶液所耗体积为_________mL。判断滴定已达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_。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________。
(5)若用右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 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填编号)
(6)若将原装置 d 中的试液改为 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假设实验操作 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色说明生成的
I2
又迅速被反应掉。I2
反应后生成了
IO
3
,根据电子守恒写出反应的用离子
方程式。
(4)所以实验 ④ 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不是没有反应,而是生成的 I2 立刻发生了歧化反应。
【详解】
(1)为避免 KMnO4 固体粉末随 O2 进入Ⅱ试管,在Ⅰ装置试管口放置棉花球, ② 组实验 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4I O2 4H 2I2 2H2O ,故答案为:在Ⅰ装置试管口放置棉花 球; 4I O2 4H 2I2 2H2O ; (2)对比 ① 、 ② 两组实验可知: O2 与 KI 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酸性环境,进一步
2.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千余次充放电,但长时间使用后电池会失效,其中的化学试剂排放 至环境中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验室模拟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 Co、Ni、Li 的流程如图。 已知:LiCoO2 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回答下列问题: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L、2 mol/L、18.4 mol/L)。

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②反应速率Mg>Fe,Cu不反应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在相同的温度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研究金属(或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Mg(或Fe)和0.5 mol/L硫酸和2 mol/L硫酸常温下Mg与18.4 mol/L硫酸反应生成SO2,Fe在18.4 mol/L硫酸中钝化【解析】【分析】(1)要比较金属和稀硫酸的反应快慢,则应该使金属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即分别投入形状、大小相同的Cu、Fe、Mg;(2)根据步骤和现象,目的是探究金属(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3)要定量研究,需要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4)浓硫酸和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而铜与稀硫酸又不反应,所以选择的药品是Mg (或Fe)、0.5ol/L硫酸和2mol/L硫酸。

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教师卷)

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教师卷)

专题08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三年考情(2022-2024)命题趋势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2024安徽卷、2024江苏卷、2024甘肃卷、2023广东卷、2023山东卷、2023辽宁卷、2023浙江卷、2022广东卷、2022北京卷、2022河北卷、2022浙江卷◆化学平衡:2024黑吉辽卷、2024山东卷、2024江苏卷、2024浙江卷、2024湖南卷、2023北京卷、2023湖南卷、2023山东卷、2022天津卷、2022重庆卷、2022江苏卷、2022浙江卷、2022北京卷、2022辽宁卷、2022湖南卷选择题中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内容的考查不算太多,这是因为在主观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才是考查的重头戏。

随着新高考单科卷的实行,选择题题量大增,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试题的考查在选择题中开始有所增加,考查的核心知识还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计算和影响因素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物质的浓度的计算,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的分析等,常结合坐标图像或表格进行考查。

考法01化学反应速率1.(2024·安徽卷)室温下,为探究纳米铁去除水样中SeO 42-的影响因素,测得不同条件下SeO 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实验序号水样体积/mL 纳米铁质量/mg 水样初始pH①5086②5026③50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0~2小时内平均反应速率v (SeO 42-)=2.0mol·L -1·h -1B.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eO 42-+8H +=2Fe 3++Se+4H 2OC.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增加纳米铁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D.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样初始pH 越小,SeO 42-的去除效果越好【答案】C【解析】A.实验①中,0~2小时内平均反应速率()33-12-3-1-14(5.010 1.010)mol L v SeO ==2.010mol L h 2h---⨯-⨯⋅⨯⋅⋅,A 不正确;B.实验③中水样初始pH =8,溶液显弱碱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不能用+H 配电荷守恒,B 不正确;C.综合分析实验①和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实验①中2-4SeO 浓度的变化量大,因此,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增加纳米铁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C 正确;D.综合分析实验③和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实验②中2-4SeO 浓度的变化量大,因此,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减小初始pH ,2-4SeO 的去除效果越好,但是当初始pH 太小时,+H 浓度太大,纳米铁与+H 反应速率加快,会导致与2-4SeO 反应的纳米铁减少,因此,当初始pH 越小时2-4SeO 的去除效果不一定越好,D 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 。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高考题汇总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高考题汇总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高考题汇总1、2017全国卷I,28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 COSg+H2Og;在610K时,将0.10molCO2与0.40molH2S充入2.5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①H2S的平衡转化率1α=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②在620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2α_____1α,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A.H2SB.CO2C.COSD.N22、2017全国卷II,27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4H10g=C4H8g+H2gΔH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__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标号;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3、2017全国卷III,28砷As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S3、As2O5、H3AsO3、H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S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98K时,将20mL3x mol·L1Na3AsO3、20mL3x mol·L1I2和20mLNaOH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33AsO-aq+I2aq+2OHaq34AsO-aq+2Iaq+H2Ol;溶液中c34AsO-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溶液的pH不再变化b.v I=2v 33AsO -c.c 34AsO -/c 33AsO -不再变化d.c I=y mol·L 1②t m 时,v 正_____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t m 时v 逆_____t n 时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④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___; 4、2017北京理综26TiCl 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 2制备钛Ti 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TiCl 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资料:TiCl 4及所含杂质氯化物的性质1氯化过程:TiO 2与Cl 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 和CO 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②氯化过程中CO 和CO 2可以相互转化,根据如图判断:CO 2生成CO 反应的ΔH _____0填“>”“<”或“=”,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5、2017天津理综6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 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105;已知:NiCO 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 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 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增加c 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 .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 .第二阶段,NiCO 4分解率较低D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 生成NiCO 4=4v 生成CO6、2017天津理综10H 2S 和SO 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Ⅰ.H 2S 的除去方法1:生物脱H 2S 的原理为:H 2S+Fe 2SO 43S↓+2FeSO 4+H 2SO 44FeSO 4+O 2+2H 2SO 42Fe 2SO 43+2H 2O1硫杆菌存在时,FeSO 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由图3和图4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____;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Ⅱ.SO 2的除去方法1双减法:用NaOH 吸收SO 2,并用CaO 使NaOH 再生NaOH 溶液2SO CaO−−−→←−−−①②Na 2SO 3 4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 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CaOs+H 2OlCaOH 2sCa 2+aq+2OHaq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 再生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17海南化学11已知反应COg+H 2Og CO 2g+H 2g△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K 减小 B .减小压强,nCO 2增加C .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 增大D .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 2不变8、2017海南化学14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碱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2已知:①2NaOHs+CO 2g═Na 2CO 3s+H 2Og△H 1=﹣127.4kJ mol ﹣1②NaOHs+CO 2g═NaHCO 3s△H 1=﹣131.5kJ mol ﹣1反应2NaHCO 3s═Na 2CO 3s+H 2Og+CO 2g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9、2017江苏化学10H 2O 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 2O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 2O 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 越小,H 2O 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 2O 2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 2+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10、2017江苏化学15温度为T 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 2g2NOg+O 2g 正反应吸热;实验测得:v 正=v NO 2消耗=k 正c 2NO 2,v 逆=v NO 消耗=2v O 2消耗=k 逆c 2NO·c O 2,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4∶5B.达平衡时,容器Ⅱ中cO 2/cNO 2比容器Ⅰ中的大C.达平衡时,容器Ⅲ中NO 的体积分数小于50%D.当温度改变为T 2时,若k 正=k 逆,则T 2>T 1 11、2017浙江化学12已知:Xg +2Yg3Zg ΔH =-a kJ·molˉ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1molX 和0.2molY 充分反应生成Z 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molB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 、Y 、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kJ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12、2017浙江化学21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ˉ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0~20min内,Ⅰ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mol·Lˉ1·minˉ1 B.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C.在0~20min内,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Ⅱ大D.由于Ca2+存在,Ⅳ中M的分解速率比Ⅰ快13、2017浙江化学302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 mol进行反应,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反应ⅠCO2g+4H24g+2H2Og ΔH4反应ⅡCO2g+H2+H2Og ΔH5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H4小于零B.温度可影响产物的选择性C.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和H2的初始体积比改变为1∶3,可提高CO2平衡转化率②350℃时,反应Ⅰ在t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 L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用a、V表示③350℃下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画出400℃下0~t1时刻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答案:1、3①2.5 2.8×10-3②>>③B2、1123小于AD2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原料气中过量氢气使反应①逆向移动,所以丁烯产率下降;3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 3、22As 2S 3+5O 2+6H 2O=4H 3AsO 4+6S 增加反应物O 2的浓度,提高As 2O 3的转化速率4①a、c②大于③小于t m 时生成物浓度较低④13124y (mol L )(x-y )--⋅ 4、1②>随温度升高,CO 含量增大,说明生成C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5、B6、1降低反应活化能或作催化剂230℃、pH=2.0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 42OH -+SO 223SO -+H 2O 23SO -与Ca 2+生成CaSO 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 生成 7、AD 8、cH 2OcCO 2 9、D 10、CD 11、D 12、D13、2CD625V 2/a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体积 V 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 1,则曲线 a、b、c、d 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A.4-3-2-1 B.1-2-3-4
二.平衡的标志问题
C.3-4-2-1
D.1-2-4-3
3.(2005 年广东)对可逆反应 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E(g)若开始
时只充入 2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 20%;若开始时只充入 2mol
M 和 1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 M 的转化率为
()
A.20%
B.40%
C.60%
D.80%
四.化学平衡移动问题
9.(08 天津卷)对平衡 CO2(g) 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2 Z(气),一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等效平衡问题
5.(2005 年江苏)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
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2.(2007 年全国 II)已知:C(s)+CO2(g) 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温增压
CO2(aq);△H= -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 )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10.(2006 全国)年反应 2A(g)+B(g)
2C(g);△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 C 的是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11.(2005 全国)已知反应 A2(g)+2B2(g) ()
应,平衡时 Br2(g)的转化率为 b。a 与 b 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14.(08 北京卷)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
H=+QkJ·mol-1(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的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 SiCl4 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 SiCl4 为 1mol,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
QkJ
C.反应至 4min 时,若 HCl 的浓度为 0.12mol·L-1,则 H2 的反应速率为 0.03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 0.025QkJ 时,生成的 HCl 通入 100mL1mol·L-1 的 NaOH 恰好反应
D.2 mol A、3 mol B 和 3 mol C
6. (2004 年北京卷)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
H2(气)+I2(气)
2HI(气)
已知 H2 和 I2 的起始浓度均为 0.10mol L1 时,达平衡时 HI 的浓度为 0.16mol L1 。若 H2
1
和 I2 的起始浓度均变为 0.20mol L1 ,则平衡时 H2 的浓度( mol L1 )是
五. 化学平衡的图像问题
15.(08 四川卷)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如下的反应:H2(G+I2(g) 产物的量彧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象的正确的判断是(
2HI(g),在温度 T1 和 T2 时,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 正(O2) = 5v 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x mol NO 的同时,消耗 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 正(NH3) = 3v 正(H2O)
4.(2005年北京春)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气)+2 Y(气)产 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0.16 B. 0.08 C. 0.04 D. 0.02 7.(08 全国Ⅱ卷)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 CO2(g)+H2(g) CO(g)+H2O(g)进行甲、乙、
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的 量 质 CO2
H2

CO
H2O

amol
amol
0mol
专题 7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考题汇编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及计算
1.(08 广东卷)对于反应 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通入大量 O2
B.增大容积 D
C.移去部分 SO3
.降低体系温度
2.(08 上海卷)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 t 产生

2amol
amol
0mol

0mol
0mol
amol

amol
0mol
a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0mol 0mol amol amol
8.(2004 年全国)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M (g) N (g)
2CO(g) △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13.(08 广东卷)将 H2(g)和 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 H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r2(g)
2
2HBr(g) H,,0 g 平衡时 Br2(g)的转化率为 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
3C(g),若
反应开始时充入 2 mol A 和 2 mol B,达平衡后 A 的体积分数为 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
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 A 的体积分数大于 a %的是
A.2 mol C
B.2 mol A、1 mol B 和 1 mol He(不参加反应)
C.1 mol B 和 1 mol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