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探讨_曾伟生

合集下载

关于当前连续清查工作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

关于当前连续清查工作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
定期 复查 的森 林 资源调 查方 法 。其成 果是 反 映一个
按照现有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调查办法 , 把耕地 以 及其 他非林 地 上 由于农 民种 植结 构调整 自发 种植 的 经济林或者地方政府在耕地上 ( 以租代征 , 没有 规 划) 实施的通道绿化 的乔木林( 一般都是大苗移栽) 都纳入了乔木林或者灌木林 的范畴 , 这部分土地本
不 属 于林地 管 理 的范畴 , 并且 也不稳 定 , 由于市 场 变 化 以及 林 木生 长老 化 、 品种更 新等 因素 , 地类老 是在 林 地 和非林 地 之 间徘 徊 , 地类 动态 分 析 带来 很 大 给 的被 动 。最 后 到底 有 多 少 真 正 的林 地 也不 清 楚 , 跟 农 业部 门、 国土部 门公 布 的土地 数据 也不 一致 , 至 甚 互 相 矛盾 。按道 理 , 了保 障 我们 国家 的国 土生 态 为
资源连续清查 国家级 的技术指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查验收 、 内业分析 和成果 撰写等 工作 , 当前森林 资源连续 清查 中存在 的一 对
些技术问题做 了一些研究 和探讨 。文章着 重讨论 了 目前 在森林 资源连续 清查 中主要存 在 的一 些技术 方面 的问 题, 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 键词 : 森林资源; 连续清查; 技术问题; 探讨
收稿 日期 :0 1 0 一 4 21 — 1 o
内部一类与二类调查成果互相矛盾的问题 , 也可 以
有 效解决 林 地统 计 口径 与 国土 部 门 不一 致 的状 况 , 同时也 可减 轻地方 林 业行政 主管 部 门在管理 这部 分 林地 方 面 的工作压 力 。 .
2 部分 灌木 林地 和宜 林地 的确 定不尽 合理 根据 技 术 规定 对 地 类 的定 义 , 林地 是 经 县 级 宜 以上 人 民政府 规划 为林 地 的土地 , 灌木林 地必 须是

我国主要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的检验

我国主要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的检验

我国主要树种二元立木材积表的检验曾伟生【摘要】我国现行的二元立木材积表行业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了整整40年,它们是否还适用于目前的森林资源状况,已经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基于近年来采集的16个树种(组)41个建模总体范围的5 055株样木的立木材积实测数据,利用统计检验和误差检验方法,对相应部颁标准的43个二元立木材积表进行了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43个材积表中目前仍然适用或基本适用的材积表不到10个,其它材积表均超出了规定的±3%的误差限;大约一半的材积表超出了±5%的误差限,少量的材积表其估计误差已经达到了10%以上.利用检验样本建立的41个相容性二元立木材积模型,有23个达到了预定的精度要求,只有5个材积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超过了5%,完全可供实践中参考使用.建议对现行的二元立木材积表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逐步完善我国的立木材积计量体系.【期刊名称】《林业资源管理》【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7页(P35-41)【关键词】材积表;预估误差;有偏估计;检验【作者】曾伟生【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8.62立木材积表是重要的林业基础数表,也是最常用的森林调查数表。

我国常用的立木材积表包括一元材积表和二元材积表[1-2]。

以林业行业标准颁布实施的56个二元立木材积表[3]至今已应用了整整40年。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表现为人工林资源逐渐增加、天然林资源逐渐减少,幼中林资源逐渐增加、近成过熟林资源逐渐减少[4]。

因此,原来的二元立木材积表是否还适用于目前的状况,已经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

根据对东北落叶松和南方马尾松二元立木材积表的检验结果,原部颁材积表已经存在明显偏差[5]。

另有学者对我国不同区域落叶松的二元立木材积表进行了检验,结果也表明部颁的4个落叶松二元立木材积表有3个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最大偏差已达到12%[6]。

森林资源调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森林资源调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森林资源调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森林资源调查是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和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森林资源调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调查方法不科学。

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主要采用的是人工调查方法,过于依赖调查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容易产生误差。

由于人工调查过程繁琐,工作量大,所以在调查过程中常常存在抽样不均匀、统计数据不准确等问题。

二是调查数据缺乏共享。

由于森林资源调查往往由不同的部门或单位进行,调查数据相对孤立,难以形成完整、连续的数据集。

这不仅阻碍了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也难以满足各类研究的需求。

三是调查频次不合理。

森林资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需要定期进行调查和监测。

现实中很多地区的森林资源调查频次较低,间隔时间过长,导致无法及时了解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难以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一是完善调查方法。

可以采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对森林资源进行遥感监测、数字化调查,提高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可以加强对调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调查数据的质量。

二是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

通过建立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共享平台,汇集各地的调查数据,形成完整、连续的数据集。

这将为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四是加大投入和支持。

森林资源调查需要大量的经费和人力支持,国家和地方应加大对森林资源调查的投入和支持,提高调查的覆盖范围和深度。

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森林资源调查中,形成多方共建、共治的态势。

森林资源调查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调查方法不科学、数据缺乏共享和调查频次不合理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完善调查方法、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加强调查频次和监测以及加大投入和支持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大径级保留木对连清生长量估计的影响分析

大径级保留木对连清生长量估计的影响分析

线“。以南方常见树种马尾松为例 ,现假定其胸径 J
D 随年龄 A 的生 长过程 遵循 以下理查 德生 长 曲线 :
D =1 12 ( 一e 0 .4 1 2. -)r 2( 3)= 8A 5 () 1
根据利用广西历年连清材料建立的马尾松二元材积 生 长率公 式 :
Pv =2 3.1 % 8 6D A () 2
襄 2 虚拟林 木的实际生长■ 与测■生长量对用襄
按照概率论 的观点 ,胸径 的测量误差~般情况 下可以近似看成是随机误差 ,不会影响到统计结果 产生偏估。但是 , 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 ,由于样
木 的复测 都参照 了前 期 的测量记 录 ,并且 调查 员应
林 术序号 实际生长量 测量生长量 ( ) 测量 生长量 ( ) 1 2
偏 大的原 因琏行 了分析 , 井用实例作 了印证 , 同时提 出了避 免偏 差产 生的建议。
美键词号 :7 7 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0 2 6 2 ( 02 0 一o 2 —0 ¥ 5 .2 A 10 — 6 2 20 )1 0 5 3
究。
木的材积生长率、胸径生长率、5 年后 的胸径 和胸 径 生长 量 。
裹 1 不同胸径 林术 的生长率指标 殛其胸径 生长量
8. e . m %
1 林 木 生长的一 般规律
众所周知,林木的生长过程可以近似用一条曲 线来表达 , 这种曲线称 为生长 曲线。林木的直径 、
树 高 、材 积等 因 子的 生 长过 程一 般 都 呈 … S’型 曲
收稿 日期 :20 —0 0 1 9—1 1 作者简 介:曾伟生 (9 6 ,男 ,湖南省涟源 市人 ,磋 士 ,高 级工程 师 ,现任 国家林 业局 中南 调查 规划设 计 豌副 16 一) 总工程师 ,主要从 事森林 资源清查 工作 。

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曾金文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
【年(卷),期】2016(010)012
【摘要】随着我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森林资源作为一种有形资产,其价值大幅度提高,进而促进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快速前行。

由于发展速度快,现阶段,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行业管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而且对整个评估行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所以,必须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各种体制机制进行完善;同时,注重对森林资源评估流程进行变革,加快形成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的自我约束体系,彻底解决现阶段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总页数】2页(P103-104)
【作者】曾金文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源县林业局,517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7
【相关文献】
1.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3.贵州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4.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清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5.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清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探讨_曾伟生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探讨_曾伟生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果不仅为我国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支持。

随着林业“双属性”重要论断和“三生态”总体战略思想的确立,我国林业对森林资源及相关生态状况的监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尽快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和完备的产业体系,改进和完善我国森林资源和其他林业监测体系已势在必行。

本文从分析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材积估计方法入手,对目前用一元立木材积表估计材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进材积估计方法的对策与建议。

1现状与问题1.1现状我国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

为了配合全国范围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全面开展,由当时的农林部组织编制并颁布了全国的《立木材积表(LY208-77)》,为材积估计提供了定量计测依据。

根据当时《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的要求,立木材积估计“以部颁二元立木材积表(LY208-77)为准,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立地条件、林木生长情况统一划分区域,导算编定一元立木材积表”[1]。

因此,各省(市、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材积估计,从初查开始一直到现在,全部统一采用了一元表法。

尽管其导算一元表的具体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采用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木测量树高,建立树高胸径相关模型(也称树高曲线模型),再将其代入二元材积模型来得到一元材积模型[1,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已经建立快30年了,但各省在材积估计时一直还是采用初查时导算出的一元材积表。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探讨!曾伟生(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410014)摘要:从分析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入手,提出为满足新世纪林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目前用一元材积表估计材积的方法加以改进,并进一步补充完善材积表和生物量表等基础林业数表。

森林资源调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森林资源调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森林资源调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森林资源调查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调查缺乏全面性和精确性,导致数据不够准确。

数据更新不及时,无法反映最新的森林资源状况。

一些人为造假等舞弊现象也严重影响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调查技术和方法的培训,提高调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监督和审核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并推行信息化管理,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共享。

针对森林资源调查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展望未来,我们也要继续努力完善调查制度,确保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问题、解决措施、缺乏全面性、数据更新、造假、分析、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森林资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其承载着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森林资源调查成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和前提。

森林资源调查是指通过对森林资源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统计调查和监测,了解森林面积、分布、种类、生成量、灾害情况等信息,为科学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数据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调查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

接下来将具体分析森林资源调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有效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森林资源调查是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基础,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可以及时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等情况,为科学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但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全面性和精确性、数据更新不及时、存在造假等舞弊现象。

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还能推动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简析森林资源清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简析森林资源清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类清查也是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9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任雪梅:简析森林资源清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分,然而二类清查主要以县为基本单位,相较一类清查 而言更容易被人忽视,清查力度不足,清查工作中也存 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影响了国家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总 体发展。因此,国家和政府也要加大对二类清查的支持 力度,规范和管理二类清查。首先要优化二类清查的方 式,在加强对县级地区的人工林保护的同时,更要注重 当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大规模砍伐等危害生态环境 的行为绝不姑息,予以严惩,更好地保护当地的森林资 源。县级地区资金等方面较为薄弱,不能很好地开展森 林资源清查工作,因此国家要对县级地区进行资金方面 的支持,选派专家进行清查工作的指导,提高工作人员 的职业素质。同时国家还要加大对二次清查的监管,让 工作人员足够重视森林清查工作,规范其工作行为,将 森林清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完善二类清查体系,促 进我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5]。
3 结语
目前森林资源在。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森 林资源,要对森林资源清查有足够的认识,立足当前存在 的清查问题,提高自身工作素质,学习更为先进的工作 理念,将社会发展要求和森林资源清查特点巧妙结合在一
1 森林资源清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能 很好地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1)森林资源清查在时效性上存在着严重的不 足之处。当工作人员对森林资源清查后,并没有进行后 续的监测管理,在后续的时间中,森林资源一方面可能 被人为破坏,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时间 的推移森林资源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工作人员如果 没有及时更新数据,那么所清查得出的结果就不符合森 林资源的实际情况。2)森林植被茂密,地形复杂,工作 人员只有凭借高新技术设备才能更好地保证清查的准确 性,但工作人员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影响了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3)部分森林资源 清查人员自身素养较低,在清查过程中会对森林资源造 成二次损坏。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开 展,阻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果不仅为我国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支持。

随着林业“双属性”重要论断和“三生态”总体战略思想的确立,我国林业对森林资源及相关生态状况的监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尽快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和完备的产业体系,改进和完善我国森林资源和其他林业监测体系已势在必行。

本文从分析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材积估计方法入手,对目前用一元立木材积表估计材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进材积估计方法的对策与建议。

1现状与问题1.1现状我国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

为了配合全国范围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全面开展,由当时的农林部组织编制并颁布了全国的《立木材积表(LY208-77)》,为材积估计提供了定量计测依据。

根据当时《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的要求,立木材积估计“以部颁二元立木材积表(LY208-77)为准,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立地条件、林木生长情况统一划分区域,导算编定一元立木材积表”[1]。

因此,各省(市、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材积估计,从初查开始一直到现在,全部统一采用了一元表法。

尽管其导算一元表的具体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采用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木测量树高,建立树高胸径相关模型(也称树高曲线模型),再将其代入二元材积模型来得到一元材积模型[1,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已经建立快30年了,但各省在材积估计时一直还是采用初查时导算出的一元材积表。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探讨!曾伟生(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410014)摘要:从分析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入手,提出为满足新世纪林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目前用一元材积表估计材积的方法加以改进,并进一步补充完善材积表和生物量表等基础林业数表。

关键词: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材积估计;一元材积表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075(2007)02-0001-03DiscussiononVolumeEstimationinContinuousForestInventoryinChinaZENGWei-sheng(CentralSouthForestInventoryandPlanningInstituteofSFA,Changsha410014,China)Abstract:Theexistingproblemstovolumeestimationincontinuousforestinventory(CFI)inChinaarefirstlyanalyzedinthispaper.Then,theyarepresented,tosatisfythedemandsofforestrydevelopmentinnewcentury,thatthevolumeestimationmethodbyusingone-wayvolumetableshouldbeimproved,andthatsomeimportantforestrytablessuchasvolumetableandbiomasstableshouldberevisedorsupplemented.Keywords:continuousforestinventory;volumeestimation;one-wayvolumetable收稿日期:2006-12-11作者简介:曾伟生(1966-),男,湖南涟源人,教授级高工,从事森林资源监测工作。

!第26卷第2期2007年5月中南林业调查规划CENTRALSOUTHFORESTINVENTORYANDPLANNIGVol.26No.2May.20071.2存在的问题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一元立木材积表的使用三十年如一日,一方面与技术规定的要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们对一元立木材积表的认识有关。

很多人认为,一元材积表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度量工具,对于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材积估计必须长期沿用固定不变的一元表。

其实,这种观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诚然,立木材积表是计算林木蓄积的度量工具,但它与我们日常所用的尺、秤等度量工具是有差别的。

这些度量工具只要符合标准要求就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其称量的对象不受限制。

但材积表不是用来直接度量的工具,而只是间接估计的一个桥梁,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具有通用性,因为材积表的估计值只是统计意义上的条件平均数。

而且材积表还有三元、二元、一元之分,一般而言,材积估计的精度越高,其通用性就越强。

根据一般的经验,材积表对单木材积估计的误差,三元表能达到3%~5%,二元表大约接近10%,而一元表可以达到30%以上。

而对于林木群体的材积估计,原则上必须是待估群体的总体特征数与编制材积表所抽取样木的总体特征数一致时,其估计值才是无偏的。

如果待估群体的总体特征与编表的总体特征不一致,则采用材积表估计待估群体的材积就会产生偏差,而偏差大小一方面与编表总体和待估总体之间的差异大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采用的材积表特性有关[2~4]。

因此,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中长期使用固定不变的一元材积表是不妥当的。

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2.1对总体材积估计产生偏差上面已经提到,如果待估总体与编表总体之间的特征数存在差异,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而且一元材积表本身的估计精度在系列材积表中是最低的。

因此,一旦待估总体的结构特征与原来编制一元表时的总体特征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仍然沿用原来的一元表就会导致材积估计产生偏差。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上表现为人工林资源逐渐增加、天然林资源逐渐减少,幼中林资源逐渐增加、近成过熟林资源逐渐减少。

以湖南和广西近20年的森林资源结构变化为例,湖南省人工林蓄积占森林蓄积的比例从1985年的22.04%逐渐增加到了2004年的45.88%,而广西的近成过熟林蓄积占森林蓄积的比例从1985年的68.76%逐渐减少到了2005年的23.19%,见表1和表2。

表1湖南森林蓄积按起源的变化动态万m3表2广西森林蓄积按龄组的变化动态万m3从以上起源、龄组等主要分类因子的变化动态看,随着时间的推延,各省森林资源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从单个树种进行分析,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表3是湖南省杉木按径阶的变化情况。

杉木是南方集体林区的首要用材树种,目前湖南省杉木林的蓄积已经占到了全省森林蓄积的44%。

从表3可以看出,6cm和8cm径阶的杉木所占比例从1985年的56.92%逐渐减少到了2004年的43.77%,而14cm以上径阶的杉木所占比例从1985年的15.24%逐渐增加到了2004年的23.66%。

显然,湖南省杉木林资源的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果仍然沿用初查时编制的一元材积表来估计材积,必然会产生偏差。

1.2.2对样地材积估计误差过大项目乔木林人工林天然林1985年14928.193289.7911638.401989年15147.834673.5710474.261994年19890.466808.2513082.211999年26534.4611477.7515056.712004年34707.7715922.6518782.12项目乔木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1985年20407.931272.715102.664726.424522.484783.661990年21359.232363.695763.086981.093661.912589.461995年31246.914721.639068.429112.535382.852961.482000年36477.264721.639068.429112.535382.852961.482005年46875.1811850.5024154.375476.624849.09544.60径阶/cm68101214161820-28≥30平均胸径1985年/%31.5125.4116.8910.956.773.882.252.130.2110.081989年/%32.2425.1917.4110.756.543.831.971.980.099.901994年/%29.9225.7118.4611.846.863.511.771.860.079.93表3湖南省杉木按径阶所占比例的变化动态1999年/%26.1624.1219.2513.737.984.272.192.220.0810.352004年/%22.8120.9618.0314.539.696.293.653.860.1811.222007年第2期第26卷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这一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一元材积表的解释变量或控制因子只有胸径,也就是说只要林木的胸径相同,用一元表估计的材积就相等。

但事实上相同胸径的林木,其树高的差异可以达到1倍以上。

根据我们在西藏收集的150株编制栎类二元材积表的采伐木资料,树高总的变动系数达到306%,分径阶计算的树高变动系数都在50%以上,大的达到了125%。

例如,同是38cm径阶的栎木,矮的只有12.08m,高的可以达到29.57m,是前者的2.45倍。

根据二元材积公式知道,胸径相同的林木,其材积与树高基本上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树高相差1倍的话,其材积也差不多相差1倍。

因此,即使一元材积表可以保证总体蓄积估计无偏,但对样地的材积估计误差过大。

我们利用西藏2001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有蓄积的554个实测样地,以二元材积为对比基础,对一元材积估计的误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样地材积估计误差在±5%以内的只占14.08%,误差在±10%以内的也只占26.90%,误差超过±50%的占了25.99%,其中误差超过±100%的还占了10.29%,见表4。

表4西藏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材积估计误差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林业正在经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目前只注重面积蓄积的森林资源监测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综合监测对信息的需求,一方面表现为数量或内涵的扩充,需要增加土地退化、森林健康、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和碳储量等方面的生态状况因子;另一方面表现为质量的提高,要求各项调查因子数据准确并且相互协调,从而为综合分析与评价打下基础。

假如某两个断面积一样而平均树高相差很大的样地,样地蓄积的估计值却完全一样,则样地调查所反映的信息显然就达不到上述要求;而且林木蓄积量约占其生物量的70%,今后要实施对生物量以及碳储量的监测,也必须保证样地蓄积估计的准确性及与生物量、生态功能等因子之间的协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