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A
电工技术基础知识

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电的应用无处不在,从家庭中的照明、电器设备到工业生产中的大型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都离不开电。
而电工技术作为研究和应用电的一门科学,其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电的世界至关重要。
一、电学基本概念首先,我们要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最基本的电学概念。
电流,简单来说,就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就像水流是水分子的定向移动一样,电流是电子在导体中的定向流动。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它表示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压,也被称为电势差,它是促使电流流动的原因。
可以想象成水压,水压越大,水流就越有力;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容易流动。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电阻,则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流通过时的难易程度。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二、电路的组成与类型电路是电流流通的路径,它由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等组成。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比如电池、发电机等。
导线用于连接电路中的各个部分,传输电流。
开关则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
负载,是消耗电能的设备,如灯泡、电动机等。
常见的电路类型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各个元件的电流相等,而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三、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定律,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即:电流(I)等于电压(U)除以电阻(R),用公式表示就是 I= U / R 。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四、电功率与电能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瓦特(W)。
它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 P = U × I 。
电能是指电流通过电器设备所做的功,单位是焦耳(J),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千瓦时(kWh)来计量电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度”。
a1电工基础知识

一 .电工基础知识1. 直流电路电路电路的定义: 就是电流通过的途径电路的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开关组成 内电路: 负载、导线、开关 外电路: 电源内部的一段电路 负载: 所有电器电源: 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基本物理量1.2.1 电流1.2.1.1 电流的形成: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电流.1.2.1.2 电流具备的条件: 一是有电位差,二是电路一定要闭合.1.2.1.3 电流强度: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基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计算公式为tQ I =其中Q 为电荷量(库仑); t 为时间(秒/s); I 为电流强度1.2.1.4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 ―安‖,用字母 ―A‖表示.常用单位有: 千安(KA)、安(A)、毫安(mA) 、微安(uA)1KA = 103A 1A = 103mA 1mA = 103uA1.2.1.5 直流电流(恒定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用大写字母 ―I‖表示,简称直流电.1.2.2 电压1.2.2.1 电压的形成: 物体带电后具有一定的电位,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该两点的电压.1.2.2.2 电压的方向: 一是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二是电位随参考点不同而改变.1.2.2.3 电压的单位是 ―伏特‖,用字母 ―U‖表示.常用单位有: 千伏(KV) 、伏(V)、毫伏(mV) 、微伏(uV)1KV = 103V 1V = 103 mV 1mV = 103 uV1.2.3 电动势1.2.3.1 电动势的定义: 一个电源能够使电流持续不断沿电路流动,就是因为它能使电路两端维持一定的电位差.这种电路两端产生和维持电位差的能力就叫电源电动势. 1.2.3.2 电动势的单位是 ―伏‖,用字母 ―E‖表示.计算公式为 QA E =(该公式表明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能力)其中A 为外力所作的功,Q 为电荷量,E 为电动势.1.2.3.3 电源内电动势的方向: 由低电位移向高电位1.2.4 电阻1.2.4.1 电阻的定义: 自由电子在物体中移动受到其它电子的阻碍,对于这种导电所表现的能力就叫电阻.1.2.4.2 电阻的单位是 ―欧姆‖,用字母 ―R‖表示. 1.2.4.3 电阻的计算方式为: sl R ρ= 其中l 为导体长度,s 为截面积,ρ为材料电阻率 铜ρ=0.017铝ρ=0.028欧姆定律1.3.1 欧姆定律是表示电压、电流、电阻三者关系的基本定律.1.3.2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所加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称为部分欧姆定律.计算公式为 RU I =IUR =U = IR 1.3.3 全电路欧姆定律: 在闭合电路中(包括电源),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中负载电阻及电源内阻之和成反比,称全电路欧姆定律.计算公式为 0r R EI +=其中R 为外电阻,r 0为内电阻,E 为电动势电路的连接(串连、并连、混连) 1.4.1 串联电路 1.4.1.1 电阻串联将电阻首尾依次相连,但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连接方法. 1.4.1.2 电路串联的特点为电流与总电流相等,即I = I 1 = I 2 = I 3…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电压之和,即 U = U 1 + U 2 + U 3… 总电阻等于负载电阻之和,即 R = R 1 + R 2 + R 3…各电阻上电压降之比等于其电阻比,即 2121R RU U =,3131R R U U =, … 1.4.1.3电源串联: 将前一个电源的负极和后一个电源的正极依次连接起来.特点: 可以获得较大的电压与电源.计算公式为 E = E 1 + E 2 + E 3 +…+ E n r 0 = r 01 + r 02 + r 03 +…+ r 0nnnr r r r E E E E I 0030201321......++++++++=1.4.2 并联电路1.4.2.1 电阻的并联: 将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并列连接起来的接法,称为电阻并联.1.4.2.2并联电路的特点: 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即U 1 = U 2 = U 3 = … = U n ; 电路的总电流等于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总和,即I = I 1 + I 2 + I 3 + … + I n ; 电路总电阻R 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即nR R R R R 1...1111321++++=.并联负载愈多,总电阻愈小,供应电流愈大,负荷愈重.1.4.2.3 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各自电阻成反比,即2121R R I I =1.4.2.4电源的并联:把所有电源的正极连接起来作为电源的正极,把所有电源的负极连接起来作为电源的负极,然后接到电路中,称为电源并联.1.4.2.5 并联电源的条件:一是电源的电势相等;二是每个电源的内电阻相同.1.4.2.6并联电源的特点:能获得较大的电流,即外电路的电流等于流过各电源的电流之和.1.4.3 混联电路 1.4.3.1 定义: 电路中即有元件的串联又有元件的并联称为混联电路 1.4.3.2 混联电路的计算: 先求出各元件串联和并联的电阻值,再计算电路的点电阻值;由电路总电阻值和电路的端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路的总电流;根据元件串联的分压关系和元件并联的分流关系,逐步推算出各部分的电流和电压.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电流所作的功叫做电功,用符号 ―A‖表示.电功的大小与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A = U IT =I2RT电功及电能量的单位名称是焦耳,用符号 ―J‖表示;也称千瓦/时,用符号 ―KWH‖表示. 1KWH=3.6M J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叫电功率,用符号 ―P‖表示.计算公式为RU R I UI t A P 22====电功率单位名称为 ―瓦‖或 ―千瓦‖,用符号 ―W‖或 ―KW‖表示;也可称 ―马力.1马力=736W 1KW = 1.36马力电流的热效应、短路 电流的热效应定义: 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碰撞,电能不断的转变为热能.这种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发生热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电与热的转化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t RU W RT I Q 22=== 其中Q 为导体产生的热量,W 为消耗的电能.短路定义: 电源通向负载的两根导线,不以过负载而相互直接接通.该现象称之为短路.短路分析: 电阻(R) 变小,电流(I)加大,用公式表示为 0r R EI +=短路的危害: 温度升高,烧毁设备,发生火灾;产生很大的动力,烧毁电源,电网破裂.保护措施: 安装自动开关;安装熔断器.2. 交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定义: 所谓交流电即指其电动势、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的变化,又叫正磁交流电.单相交流电的产生: 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旋转,旋转方向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单相交流发电机: 只有一个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旋转,电路里只能产生一个交变电动势,叫单相交流发电机.由单相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简称为单相交流电.交流电与直流电的比较: 输送方便、使用安全,价格便宜。
电工技术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Y形连接的RY和△形连接的R△,关系正确的是( )。
A、RY=R△B、RY=R△C、RY=3R△D、RY=R△正确答案:A2、两互感线圈顺向串联时其等效电感量L顺=( )。
A、L1+L2+2MB、L1+L2+MC、L1+L2-MD、L1+L2-2M正确答案:A3、已知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某个元件的端电压为-2V,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5mA,则该元件功率状态为( )。
A、吸收10WB、发出10WC、吸收10mWD、发出10mW正确答案:C4、一个二端网络内部包含电源,该二段网络称为( )网络。
A、独立电源B、有源C、无源D、受控电源正确答案:B5、标明“100Ω,4W”和“100Ω,25W”的两个电阻串联时,电路允许加的最大电流为( )。
A、0.2AB、0.5AC、1AD、1.5A正确答案:A6、某电感线圈,接入直流电,测出R=12Ω,接入工频交流电,测出阻抗为20Ω,则线圈的感抗为( )。
A、16ΩB、20ΩC、8ΩD、32Ω正确答案:A7、空心变压器与信号源相连接的一侧和负载相连接的一侧分别称为( )回路。
A、次级、初级B、初级、初级C、初级、次级D、次级、次级正确答案:C8、在△-Y变换公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为△形中与之对应节点相连的电阻之和B、分母为△形中三个电阻之差C、分母为△形中三个电阻之积D、分子为△形中与之对应节点相连的电阻之积正确答案:D9、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在电路中产生的零输入响应中( )。
A、仅有稳态分量B、仅有暂态分量C、既有稳态分量,又有暂态分量D、既没有稳态分量,又没有暂态分量正确答案:B10、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
A、0B、I2XC、UID、U2/R正确答案:A11、一个含有直流分量的非正弦波作用于线性电路,其电路响应电流中( )。
A、不含有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B、仅含有直流分量C、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直流分量D、仅含有交流分量正确答案:C12、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的等效电阻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 )。
电工技术基础A.

电工技术基础A第1次作业(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
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7道小题)1. 电路如图1-67所示,流过电阻的电流I为( ).(A) 2A(B) -2A(C) 0.5A(D) -0.5A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分析:电阻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参考方向,非关联时的欧姆定律为2. 电路如图1-69所示,流过理想电压源U S的电流I随外接电阻R增大而( )。
(A) 增大(B)减小(C) 不变(D) 不可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电压源U S的电流,理想电压源的特性为电压U S恒定,电流I与外接电阻R成反比。
3. 电路如图1-80所示,已知V,A,,提供功率的电源是( )。
(A) 电压源(B) 电流源(C) 电压源和电流源(D) 不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分析:直接分析功率,电阻功率(消耗功率),电流源的功率(提供功率),根据功率守恒,电压源功率(消耗功率)(也可先计算出所有电源元件的电压、电流,然后分别计算功率,功率为负的提供功率)。
4. 图1-84所示电路对外可以等效为( )。
(A) 一个2 A的电流源(B) 一个2 V的电压源(C) 电压源与电流源串联(D) 原电路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分析:根据电压源输出电压恒定的特性,A、B两端的输出电压始终保持不变。
5. 已知正弦电压为,其相量表达式为()。
(A)(B)(C)(D)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分析:正弦量和相量间的对应关系。
幅值相量的表示方法,有效值相量的表示方法。
6. 如图3-67所示电路中电流等于()。
(A)(B)(C)(D)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分析:相量模型电路仍然必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
7. 在换路瞬间,如果电路中电压、电流为有限值,则下列各项中除( ) 不能跃变外,其它全可跃变。
西南交通大学新学期《电工技术基础A》在线作业二

西南交《电工技术基础A》在线作业二
电阻是()元件
A:储存电场能量
B:储存磁场能量
C:耗能
参考选项:C
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Uab=10V,a点电位为Va=4V,则b点电位Vb为
()
A:6V
B:-6V
C:14V
参考选项:B
三相对称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为()
A: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
B:一个常量,其值恰好等于有功功率
C:0
参考选项:B
电路中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
A:与外电路无关
B:由外电路决定
C:为一不为0的恒定值
D:恒为0
参考选项:B
测量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有很多方法,其中三瓦计法是测量()电路的功率。
A:三相三线制电路
B:对称三相三线制电路
C:三相四线制电路
参考选项:C
某三相电源绕组连成Y时线电压为380V,若将它改接成Δ形,线电压为()A:380V
B:660V
C:220V
参考选项:C
电路中设定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不同,则()。
A:计算结果的数值相同, 仅差一符号
B:计算结果的数值符号都相同
1。
电工技术基础A

电工技术基础A第1次作业(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
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7道小题)1. 电路如图1-67所示,流过电阻的电流I为( ).(A) 2A(B) -2A(C) 0.5A(D) -0.5A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分析:电阻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参考方向,非关联时的欧姆定律为2. 电路如图1-69所示,流过理想电压源U S的电流I随外接电阻R增大而( )。
(A) 增大(B)减小(C) 不变(D) 不可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电压源U S的电流,理想电压源的特性为电压U S恒定,电流I与外接电阻R成反比。
3. 电路如图1-80所示,已知V,A,,提供功率的电源是( )。
(A) 电压源(B) 电流源(C) 电压源和电流源(D) 不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分析:直接分析功率,电阻功率(消耗功率),电流源的功率(提供功率),根据功率守恒,电压源功率(消耗功率)(也可先计算出所有电源元件的电压、电流,然后分别计算功率,功率为负的提供功率)。
4. 图1-84所示电路对外可以等效为( )。
(A) 一个2 A的电流源(B) 一个2 V的电压源(C) 电压源与电流源串联(D) 原电路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分析:根据电压源输出电压恒定的特性,A、B两端的输出电压始终保持不变。
5. 已知正弦电压为,其相量表达式为()。
(A)(B)(C)(D)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分析:正弦量和相量间的对应关系。
幅值相量的表示方法,有效值相量的表示方法。
6. 如图3-67所示电路中电流等于()。
(A)(B)(C)(D)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分析:相量模型电路仍然必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
7. 在换路瞬间,如果电路中电压、电流为有限值,则下列各项中除( ) 不能跃变外,其它全可跃变。
807电工技术基础

807电工技术基础【实用版】目录1.电工技术基础概述2.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3.电工技术的应用领域4.电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正文一、电工技术基础概述电工技术基础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和控制等方面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电力系统、电子技术、电气设备等多个领域。
电工技术基础为现代社会的电力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科技、工业和建筑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1.电压:电压是衡量电子运动能力的物理量,单位为伏特(V)。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它是电源提供电能的主要方式。
2.电流:电流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上的净电荷量,单位为安培(A)。
电流是电能传输的主要形式。
3.功率:功率是表示单位时间内能量转换的速率,单位为瓦特(W)。
功率是描述电气设备能力的重要指标。
4.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V=IR。
其中,V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
5.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KCL 表示在任意时刻,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KVL 表示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压之和等于零。
三、电工技术的应用领域1.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电工技术基础的核心应用领域,它包括发电、输电、变电和配电等环节。
电力系统为社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2.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基于电子学的应用领域,研究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
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家电等领域。
3.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是应用电工技术基础的各类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电动机等。
电气设备在工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四、电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清洁能源: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成为电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2.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国家电网】线上性价比课程讲义-知识点讲解-电工技术基础-答案版-强力推荐

电工技术工程基础答案第一篇电工技术基础DAY1Ponit1电路的分类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ABC。
Ponit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解析:非关联参考方向为电源元件,发出功率,并且要注意单位。
6.【答案】AC。
解析:属于关联参考方向,当u>0、i>0时,吸收功率。
Ponit3电路元件1.【答案】B。
解析:电阻是耗能元件,电感和电容都是非耗能元件。
2.【答案】ACD。
3.【答案】BD。
4.【答案】B 。
解析:理想电压源的电压保持常量或按给定的时间函数变化,电流与外接电路有关,由其电压和外接电路共同确定。
5.【答案】A 。
Ponit 4基尔霍夫定律1.【答案】B 。
解析:基尔霍夫定律中代数和表明与参考方向有关。
2.【答案】B 。
3.【答案】D 。
解析:根据定义可知,对于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电路,可以列出n-1个KCL 方程,b-(n-1)个KVL 方程。
4.【答案】C 。
解析:根据定义可知,对于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电路,可以列出n-1个KCL 方程,b-(n-1)个KVL 方程。
DAY 2Ponit 1电阻的等效变换1.【答案】B 。
2.【答案】A 。
解析:若Y 形联结与△形联结中的所有电阻均相等,则3Y R R ∆=。
3.【答案】BCD 。
4.【答案】C 。
解析:利用△形联结中所有电阻相等,则13Y R R ∆=,变换右边的△形。
如下图所示,然后根据串、并联关系:eq R =(1+2)//(4+2)+2=45.【答案】C 。
解析: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后阻值为52=R,所以R=10Ω。
改为串联,Ω==202'R R 。
Ponit 2电源的等效变换1.【答案】B 。
2.【答案】B 。
解析:实际电路模型可以等效为理想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或理想电流源与电阻并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与 同相
(D) 与 反相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分析:注意电路阻性、容性和感性的含义,电路呈容性表明相位上电流超前电压一个角度(< )
4. 如图3-64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 , , V, 则电流 与 的角度关系为 ( )。
(A) 与 同相
(B) 超前
(C) 超前
(D) 超前
12.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N= 40kW,UN= 380V,f=50H Z,n = 2930r/min,η = 0.9,cos φ =0.85,Ist /IN= 5.5,Tst /TN= 1.2,Δ接法,采用Y–Δ起动,求:(1)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2)保证能顺利起动的最大负载转矩是其额定转矩的多少?
(C) 越高
(D)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分析:理想电流源的特性为输出电流恒定,根据欧姆定律,端电压与外接电阻成正比。
2. 如图1-82所示电路中支路电流I为( )。
(A) 3A
(B) -3A
(C) 27A
(D) -27A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分析:根据广义结点形式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入封闭面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封闭面的电流之和), 。
6. 在如图2-62所示电路中,已知各电阻值和电源值。如用结点电压法求解电压U,则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
(A) 0 和 4
(B) 4 和 0
(C) 0 和 3
(D) 3 和 0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分析:结点电压法,图示电路结点数为4,令其中任何一个结点为参考结点,未知电位的结点数为3,故只需列3个结点电流方程,不需要列电压方程。
(A) 电感电压
(B) 电容电流
(C) 电感电流
(D) 电阻电压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分析:根据换路定则,在换路瞬间电感电流、电容电压不会发生跃变。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四、主观题(共5道小题)
8.试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法求如图2-7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及电压U。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分析:设 相位为0o,感抗 ,所以 滞后 ,而电流 超前电压 ,所以 超前 。
5. 电路如图5-47所示,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时开关S闭合,则电路的初始值电流 为( )
(A) 0.25A
(B) 0.5A
(C) 0.75A
(D) 0 A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分析:根据换路定则,换路瞬间电容两端的电压不变为 V,而换路后的瞬间电路的初始值电流 与电容两端的电压满足欧姆定律, 。
10.异步电动机的铭牌电压、电流和功率是指什么电压、电流和功率?
参考答案:其铭牌电压、电流是指电动机的额定线电压和额定线电流;而铭牌功率则是指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即轴上输出的额定机械功率。
11.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如果转子突然卡住,电动机电流有何变化?对电动机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如果转子突然卡住,转子的转速变为零,转差率为1,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的速率增加,转子电流增大,与转子电流平衡的定子电流也跟着增大,时间长了有可能会烧毁电动机。
电工技术基础A第3次作业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3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7道小题)
1. 电路如图1-75所示,已知电源电压U= 9 V,电阻R= 3,R1= 6,R2= 3,则电流I值为( )。
4. 图1-84所示电路对外可以等效为( )。
(A) 一个2 A的电流源
(B)一个2 V的电压源
(C) 电压源与电流源串联
(D)原电路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分析:根据电压源输出电压恒定的特性,A、B两端的输出电压始终保持不变。
5. 已知正弦电压为 ,其相量表达式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D
参考答案:
分析:首先应清楚上述数据的含义,这要求明白异步电动机内电磁能量向机械能的全部转换过程。功率10kW指电动机轴上的额定输出机械功率,它与额定输出转矩 对应,它的值就是电动机的额定输入功率 中,去除各种损耗后的净输出,而这些损耗可以用效率 表示,即 。
解:(1)
(2)能保证顺利起动的最大负载转矩是其额定转矩1.2倍。
电工技术基础A第1次作业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7道小题)
1. 电路如图1-67所示,流过电阻的电流I为( ).
(A) 2A
(B) -2A
3. 电路如图1-80所示,已知 V, A, ,提供功率的电源是( )。
(A) 电压源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分析:直接分析功率,电阻功率 (消耗功率),电流源的功率 (提供功率),根据功率守恒,电压源功率 (消耗功率)(也可先计算出所有电源元件的电压、电流,然后分别计算功率,功率为负的提供功率)。
9.试用结点电压法求如图2-79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参考答案:
解题指南:结点电压法解题思路,先指定参考结点、假设未知结点电压(电位)为未知量,列写未知结点电压(电位)方程,联立求解可得结点电压,然后根据结点电压求解其它的未知量。
解:指定参考结点、假设结点电压如图所示
列A结点的电压(电位)方程,有
(1)
所以,电流
由原电路,有
本题小结:同2.2题。
8.试用叠加定理求解题2.7中的电流I,并检验电路的功率平衡。
参考答案:
解题指南:线性电路均可采用叠加原理分析,本题共有3个独立源共同作用,可先计算每个电源单独作用结果,最后将结构进行叠加。不作用的独立源需要‘置零’(即:电压源用‘短路’替换,电流源用‘断路’替换)。
3. 如图3-62所示电路中, ,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 )。
(A)0V
(B)1V
(C)2V
(D) 4V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分析:电压表所测电压为两条支路中电感分压和电容分压之差。由于 ,画出相量图易知,电感分压和电容分压的有效值相同,相位上相差 。电感上分压有效值 ,电压表读数 。
4. 电路如图5-49所示,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在 时开关S闭合,则电路的初始值电流 为( )。
电工技术基础A第2次作业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6道小题)
1. 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电流源的端电压 ( )。
(A) 不变
(B) 越低
解答参考:分析:正弦量和相量间的对应关系。幅值相量的表示方法,有效值相量的表示方法。
6. 如图3-67所示电路中电流 等于( )。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分析:相量模型电路仍然必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
7. 在换路瞬间,如果电路中电压、电流为有限值,则下列各项中除 ( ) 不能跃变外,其它全可跃变。
(A)9A
(B)9 A
(C)3 A
(D)-3 A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分析:电阻R两端电压其实就是电源电压U,只是参考方向与电流I为非关联,根据非关联欧姆定律, 。
2. 把图1-78a所示电路用图1-78b所示的等效电流源替代,该等效电流源 的参数为 ( )。
(A) 21A
(B)
-21A
(C) -1A
(C) 0.5A
(D) -0.5A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分析:电阻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参考方向,非关联时的欧姆定律为
2. 电路如图1-69所示,流过理想电压源US的电流I随外接电阻R增大而(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可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电压源US的电流 ,理想电压源的特性为电压US恒定,电流I与外接电阻R成反比。
(A) 0A
(B) 0.25A
(C) 0.5A
(D) 0.75A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分析:根据换路定则,换路后的瞬间流过电感的电流保持不变, , 时刻的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 时刻的等效电路可知,电路的初始值电流 。
5. 电路如图5-55所示,在 时开关S闭合,则换路后电路的时间常数 为( )。
(A) 90C
(B) 60C
(C) 30C
(D) 15C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分析:含有电容的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其中 为换路后的电路中,除去电容后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6. 理想电流源和理想电压源之间( )等效变换关系。
(A) 没有
(B) 有
(C) 在一定条件下有
(D) 不一定没有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分析:实际电流源和实际电压源,即电流源并电阻和电压源串电阻之间可以等效变换,理想电源间不能。
参考答案:
解题指南:同2.20题。
解:第一步:找出二端网络
将待求电流I所在的支路移去,二端网络如图
第二步:求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AB(叠加原理)
开路电压
第三步:求等效电阻RO对应无源二端网络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