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1考试范围与要求解读

合集下载

最新-2018年全国高考地理 考试说明解读 大纲人教版 精

最新-2018年全国高考地理 考试说明解读 大纲人教版 精

2018年全国大纲版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2018年全国大纲版地理考试说明所列“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内容”相对于2018年没有变化。

到2018年为止,大部分省区已经进入新课标高考的年份,大纲版老教材的省区越来越小。

从今年的全国大纲版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出,2018年年高考地理考试试题,应该从题量、难度、形式、结构等各个方面与去年相比应该变化不大,体现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继承和稳定性,依然延续往年以能力测试为主,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这一点上有向新课标靠拢的趋势,新课标提出的:“能够发现和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强化。

总体来说这种稳定性有利于高三教师和学生的复习与备考。

通过2018年全国大纲高考《大纲的说明》题型示例,还可以看出地理学科的一个特点,即无图不成题,所以在复习中要以地图为重点,加强图文转换、文图转换和图图转换的练习与思考,构建心理地图,所谓心理地图就是包含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既是一种空间表象,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形状、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清晰主体的反映,也是一种记忆表象,可以加深对地域知识的认知。

在认定图表材料时应该遵循仔细、完整、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的原则,不丢掉任何一个信息点,尤其是要注意图例、注记、标题说明等,切忌马马虎虎,读不准、看不清。

2018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K12教育文档)

2018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K12教育文档)

2018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8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点击查看: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总纲)Ⅱ.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解读

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解读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和例题示范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地理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说明》)的地理科部分。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正确表达事物的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地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此、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题目的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还包括图、表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

在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重要、无关紧要的信息。

2018高考地理大纲解读

2018高考地理大纲解读

2018高考地理大纲全解析与2017年相比,地理学科2018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说明从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试卷结构等方面来看均无明显变化。

预计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知识点布局、命题特点等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

2018高考地理大纲全解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能够从文字中获取地理信息;2、能够从图形备注图例中获取地理信息;3、能够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运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勾圈画,在阅读题目的时候就从文字、图形、备注、题干画出认为重点的信息以方便应用。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

总之一句话,学生应根据所给的条件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通过研究近几年全国卷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小切口、大纵深——考查对细节知识、原理的理解;2、创设新情境——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图文信息、运用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贯穿全卷;4、要求答题规范,注意地理术语地运用。

地理学科是文科学生感觉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一方面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思维难度大,需要学生思维清晰,而人文地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具备生活常识、了解时事热点。

高考地理全国卷的突出特点是“小切口、大纵深”,出题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是否准确,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原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学生感觉高考难度大的原因。

针对高考地理学科特点、高考考试动向,下几点高考备考建议:一、系统地进行二轮复习。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地理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依照一般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公布的《一般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一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信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大体技术的把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类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类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明白得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大体技术•能够调动和运用大体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要紧特点及散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进程中取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大体技术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大体技术。

如地理坐标的判定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大体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大体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练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点,地理事物的散布和进展转变,地理大体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定、分析,阐释地理大体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觉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1•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进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判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要紧包括《一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一、地理二、地理 3,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解读

2018年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解读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和例题示范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地理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说明》)的地理科部分。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正确表达事物的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地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此、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题目的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还包括图、表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

在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重要、无关紧要的信息。

2018届高三地理考试大纲及解读 精品

2018届高三地理考试大纲及解读 精品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及解读一、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1考试范围与要求解读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鲜出炉。

与2017年相比,地理学科2018年的考试大纲说明从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试卷结构等方面来看均无任何变化。

预计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知识点布局、命题特点等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

研究近几年全国卷试题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小切口、大纵深——出题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是否准确,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原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创设新情境——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图文信息、运用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贯穿全卷;
4.要求答题规范,注意地理术语地运用;
5.地理素养、地理思维考查贯穿始终。

以近几年全国卷的特点为标准,名校名师分专题对考纲内容和要求作出了如下解读。

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
【近3年全国卷考情分析与预测】
【轻松构建学霸脑图】1.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
2.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3.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强化应用】
(江苏省2018年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

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
A.正午太阳高度低B.白昼时间短
C.阴雨天气少D.风沙天气多
【答案】1.D 2.B
【解析】1.塔中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春季与秋季相比,均降水少,日照时间相差不大,甚至春季稍长些,但春季地面缺乏植被保护,风沙天气多,风沙导致太阳辐射被削弱,从而使春季直接太阳辐射少,选D。

2.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气候C.地形D.植被
【答案】B
(宁夏育才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图示意拍摄爱好者于秋分日某时刻拍摄的我国东北某市(约45°N)街道景观(图示骑行者连带摩托的高度与日影等长)。

读图,完成3—4题。

3.当拍摄者按下快门时,当地的地方时为
A.8:00 B.10:00 C.12:00 D.18:00
【答案】3.C 4.B
【解析】3.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位于约45°N左右的地区,只有正午时物体高度与日影等长,因而可推算出当地正处于正午。

4.此时,图中骑行者的前进方向为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
【答案】B
【解析】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东北地区正午时日影朝向正北,所以骑行者的前进方向为正西。

(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11月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卫星观测结果,证实北京时间2017年10月4日20:07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40千米处上空发生小行星撞击爆炸。

当地(100°E,28°N)某游客拍到了火流星照片并发到互联网,此后在疑有陨石坠落的地方掀起了寻宝(陨石)热。

据此完成5—7题。

5.该照片拍摄地
A.理论上属东六区,时区西界为82.5°E B.理论上属东七区,时区东界为112.5°E C.实际用东八区区时,当时地方时19:47 D.实际用北京时间,当时地方时21:27
【答案】5.B 6.B 7.C
6.10月4日该地昼长约11小时50分钟(昼长日变化约1分钟)。

某游客决定8日日出时出发寻宝,他出门时应该比4日日出时间
A.提前约2分钟B.推迟约2分钟
C.提前约4分钟D.推迟约4分钟
【答案】B
【解析】10月4日后昼长逐渐缩短,若日变短1分钟,则日出将推迟30秒,日落提前30秒,4天后日出将推迟2分钟,故选B。

7.事件发生后,万人闻讯前来“寻宝”,但至今尚未有发现,推测原因不可能是
A.在大气层中燃烧成灰烬B.地形崎岖复杂难以发现
C.已落人印度洋无法找到D.空间视觉误差难以定位
【答案】C
(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中学、淮南第一中学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五校”联考)读涡阳、淮南、怀远、颖上、蒙城五县市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11月份,颖上、怀远、蒙城、涡阳四个县城的阳光照射树木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的是A.颖上B.怀远C.蒙城D.涡阳
【答案】8.D 9.A
【解析】8.树木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的大小与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转动的角度有关,昼越长,太阳在天空转动的弧度越大,说明转动的角度也就越大。

11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对于北半球而言,纬度越高,昼越短,选项中涡阳的纬度最高,昼最短,太阳在天空中转过的弧度最小,角度最小,因此物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故答案选D项。

9.某日位于颖上(32°39′N,116°15′E)和蒙城(33°15′N,116°33′E)的两位同学同时看到了日落景象,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全国人民欢度“五一”劳动节B.此日两地昼长相等
C.此时两地的地方时相同D.明天两位同学还可同时看到日出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