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测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二月河看来,五年来的反腐规模、深度、社会意义和影响,放进历史纵向看,放到世界横向比,可以说绝无仅有。

②某研究者将同一篇文章改头换面发表在不同的学术期刊上,不仅暴露了学术界的浮躁,更让人看到了某些刊物为了利益不为已甚。

③陈部长多次强调,要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广大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④孙过庭的《书谱》是我国书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论著,更是草书艺术的典范之作。

自宋以来,皆推能品,被习书者奉为圭臬。

⑤党的十九大报告直击民生痛点,向大气污染宣战,国家环保部门要求相关省市认真整改,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效果。

⑥去年夏天,受台风影响,珠江流域、闽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①③④.①③⑥.②④⑤.②⑤⑥、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小学生减负确实是个大难题,我们不应只是坐而论道....,而应以实干的精神搬走孩子们的重负之山,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②这两件霁青釉金彩瓷尊是清朝乾隆皇帝亲自设计并监督烧造,造型优美,工艺考究,寄托了乾隆皇帝海晏河清....的为政梦想。

③现代的旅游不是一个浅尝辄止....的行程,而是享受文化的过程,丰富的旅游资源需要大家共同的尊重和维护,文明出游是最美的风景。

④“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无论是各地线下商场还是线上各大电商平台,关于“三八”妇女节的促销广告如雨后春笋....一样随处可见。

⑤许觉民曾经中肯地说:“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古典文学爱好者想要获得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修养,这套书是一个极好的门径。

”⑥站在长江大桥上极目远眺,宽阔的江面上浩如烟海....,一大片黛青色的莲花形状的礁石在江水中绽放,石块上布满了水藻和青苔。

. ①③⑥. ①②⑤. ③④⑥. ②④⑤、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各界人士毁家纾难....的历史永远不能遗忘,浴血奋战的英雄应当永远被我们铭记。

高考语文备考训练:正确使用词语之“熟语”(考点解读+真题示例+巩固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备考训练:正确使用词语之“熟语”(考点解读+真题示例+巩固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备考训练正确使用词语之“熟语”(考点解读+真题示例+巩固练习+答案解析)考点02 词语(熟语)考点解读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

词语是组句成段的基本材料,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否恰当地使用词语,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在高考语文中,对词语的考查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包括成语)等考查点。

综观近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为主。

2.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容易被忽视以及容易被混淆的词语。

3.干扰点为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

4.判断使用正误类选择题和近义词语辨析类试题交替考查。

针对上述考情,考生应该注重对词语运用综合性考查的复习与训练,同时,应打好基本功,抓住常见常用的实词、虚词、成语进行记忆,分类巩固。

需要注意的是短时间内,同类试卷考查过的词语基本不会重复。

由于可以考查的词语太多,所以同一词语在短期内不可能连续考查,循环周期较长。

具体设置形势有两种:辨析近义词语选择填空;判断词语运用正误题。

重点考向考向一正确使用熟语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_______,并可根据需要_______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2019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测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测含解析

专题1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时间:30分钟,分值:45分)班级学号得分1.【2018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综合考试】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写文章,最好是开宗明义,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考场作文更应这样,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更清楚。

② 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③对于自己的处女作《过客》,吴宇森用心去拍,片名的选定也是费尽心思。

没想到一语成谶:《过客》竟成了电影院的过客!④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从善如登,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肯纳谏的皇帝了。

但他接受意见,并不总是那么痛快,思想斗争往往也是很激烈的。

⑤近年来,随着网络书店的迅猛发展及电子阅读的日渐普及,很多实体书店都难逃十室九空的命运,令很多经常做客书店的人们感慨万千。

⑥ 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答案】C2.【2018届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高三月考试卷(八)】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处在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青年人不能有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心理、而要一步一个脚印,以行远自迩....的心态去奋斗。

②对张伯苓这样一个政治上有些糊涂又有些声望的人,周恩来并没有把我们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认识强加于他,让他接受,而是逐渐地循循善诱....,启发自觉。

③当下,很多明星都怕述而不作....而被历史忘记,所以不管会不会写,都纷纷发表自己的个人作品,一时间娱乐圈仿佛人人都成了作家。

④治理土壤污染,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是一个远大的梦。

在这个梦想实现之前,只需要拿出披.肝沥胆...的决心,就可以杜绝镉大米进入市场。

⑤这几位宇航员春秋鼎盛....,他们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驾驶和操作航天器,探索宇宙奥秘,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9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19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
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 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 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 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16·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 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
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 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 本题较有新意,较以往增加了考查成语的数量。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 情色彩等信息。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句中属望文生义。②厝火 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不合语境。⑤安步当车:以从容 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不合语境。 答案 D
5.(2016·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019高考语文复习典型试题大盘点(正确使用词语-熟语)专项集训及答案

2019高考语文复习典型试题大盘点(正确使用词语-熟语)专项集训及答案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1.(2018·泰安二模)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泰戈尔随笔一向以俊秀飘逸、意蕴丰厚著称。

特别是由冰心先生翻译的《园丁集》,不仅字字珠玑....,而且词约意丰。

B .“天河一号”开发团队是一群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轻人,他们立志在有生之年....开发出领先世界水平的超级计算机。

C .就在贵州旱区,在简陋的教室里。

传出一阵琅琅书声。

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在一位教师的带领下,正目不斜视....,聚精会神地学习。

D .我国将在2020年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度假天堂、首善之区....。

解析: A 项“字字珠玑”“比喻说话或文章词句十分优美”;B 项“有生之年”意为“余年,指一生中最后的岁月”;C 项“目不斜视”意为“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D 项“首善之区”意为“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答案: A2.(2018·威海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世博会,将世界的目光集聚到了上海,所有人都为这次盛会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海归也不例外,他们积极地融入其中,为世博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B .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

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C .银河人才高级职业顾问李汶娟指出:大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瞻前顾后....,要从个人兴趣、个人特质及专业特点出发,并不是证书多了就业之路就宽了。

D .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半大不小....的物件有的商场不给送货,许多顾客表示,谁送货就买谁的。

看来,给这些商品送货,不仅是良好服务的体现,更成为潜在商机。

解析: A .跃跃欲试:形容急切的想要试试。

B.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C.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

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

2019年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专题复习(带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专题复习(带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专题复习(名师精选全国高考真题+详细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琉璃厂、大栅栏,本为京城最活跃的市井,但后,野性和生趣没了,故事与传奇没了,民间性和平易感没了,店主与顾客的多样性也没了。

总之,有意思的人和事都没了,甚至比不上潘家园和报国寺的地摊,后者更有张力和弹性,更有潜伏的江湖能量。

偶尔,我也会串琉璃厂,但权当凭吊了,脑子里装的满是王世襄、张中行笔下的旧影,罢了。

胡同街区的枯萎、市井活性的夭折、“步行街”的出世,皆意味着漫步文化渐行渐远。

走路成为一件乏味的体力活,兴致即衰了。

人行道的物理性能再好,也只能满足运动一下筋骨,寂寞而出,索然而归。

在广州、厦门和泉州的老城,我邂逅一些残破的旧骑楼,它们身处繁华,临街倚铺,探出一溜檐廊来,衔连几百米,可。

据说该设计曾风靡于南洋,和古廊桥相似,它处处体现对行人的召唤与体贴,可谓,非常温馨。

A. 焕然一新画饼充饥遮风挡雨无微不至B. 涣然冰释画饼充饥栉风沐雨无所不至C. 焕然一新望梅止渴栉风沐雨无微不至D. 涣然冰释望梅止渴遮风挡雨无所不至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抱犊崮,以雄、奇、险、秀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崮”。

抱犊崮山势突兀,巍峨壮丽。

崮身高90米,,如圆杯倒扣山峰之上,山石裂缝纵横,古柏倒挂。

崮顶方圆60余亩,履土数尺,地势平坦,松柏蓁蓁。

伫立崮顶,东眺黄海,云雾缭绕;极目南天,平野如画。

有诗赞曰:“峭壁早邀沧海日,方台平宿泰山云。

”四周冈峦层叠,岩壑万千,异草奇葩,满崮烂漫。

远望岩马水库,,让我们慨叹造化神奇;近观亭台楼阁,,别有一番风味。

A. 巍然屹立岌岌可危洋洋大观鳞次栉比B. 高山仰止直上直下波光粼粼高屋建瓴C. 高山仰止岌岌可危洋洋大观高屋建瓴D. 巍然屹立直上直下波光粼粼鳞次栉比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晨,我漫步在幽僻的小路上,只见两旁梧桐树枝丫斜出,一树树的花朵,像是挂在树枝上的小金钟。

2019高考真题(语文)——词语(包括熟语)

2019高考真题(语文)——词语(包括熟语)

2019高考真题(语文)——词语(包括熟语)(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__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____的工具。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边缘化”意思是使靠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的地位。

“私人化”指事物向个人方向发展变化,事物逐渐变得属于个人所有,而非大众共有。

由第一空后面句子“甚至被社会遗忘”,可排除“私人化”一词,排除掉B、C两项。

“获得”指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

“焕发”指光彩四射;振作。

单从与“生机”搭配讲,此处用“获得”“焕发”皆可,但是“焕发”体现出来的生机比“获得”更加旺盛,结合语境,此处用“焕发”更适合。

由此可推知选项为D项。

“制约”是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

“约束”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此处不存在事物本身的变化,应当用“约束”。

根据前文的“心灵对话”,确定最后一空为“修身养性”。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 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 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实词辨析主要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要求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它考查的是词语的“动态”。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近义虚词为主。

本节介绍实词和虚词的使用。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1.题型丰富多样。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以客观题为主,也有主观题。

其中客观题的设问一般是较为固定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部分省市区的试题都采用“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形式;二是“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的形式。

2.考查综合性强。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看,有时单独考查实词和虚词;有时也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考查;或把正确使用实虚词与熟语结合起来考查。

3.考查重点固定。

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本考点侧重考查实词。

实词又侧重对词义轻重、大小、褒贬色彩等差异的考查,词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搭配对象等方面也是考查重点。

虚词考查相对较少,有时与实词结合命题。

虚词考查主要侧重对句子结构和句间关系的理解,其中关联词、介词、副词是主要考查的重点。

4.考查题型多样。

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

有下面四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题目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实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择题,替换或比较的对象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俗语、谚语、歇后语,如2009年浙江卷;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23题。

5.考查重点明确。

从近年的考查情况看,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

大部分试题的命题点主要是成语,但也有些省市会涉及一些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6.考查综合程度较高。

熟语既可单独设题考查,也可结合实虚词、古诗句等其他考点综合设题考查。

一、实词和虚词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时间 _______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时间:45 分值:45)一、【2019届河北唐山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5分)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

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

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 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方兴未艾趋之若鹜从容不迫沧海桑田B.如火如荼纷至沓来踌躇满志饱经风雨C.轰轰烈烈接踵而至胸有成竹饱经沧桑D.方兴未艾心驰神往信心百倍饱经沧桑【答案】17.B18.B19.C【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

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

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

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该题要注意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

A.D 项.“保持……文化”搭配不当;“一致”和“共识”重复赘余。

【18题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句子填空.要通读语段.整体理解语段的内容.重点捕捉空格前后的内容.注意前后话题的中心.表达的重点和角度.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加以比较推敲。

文中括号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乡土文化”.后面省略了主语.根据语意.省略的主语也应是“乡土文化”。

排除C.D选项。

A项的主语是“乡土文化”.从语言表达简洁的角度考虑.主语和前面分句一样.可承前省.因此选B项.B项陈述对象和前文也保持一致。

【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成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成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

第一处说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后面说这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

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适合语境。

方兴未艾.是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不适合语境.因为乡土文化活动不是新生事物。

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也适合语境。

排除A.D两项。

最后一空前面说“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饱经风雨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适合语境。

而饱经沧桑是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

与语境不合。

因此排除C项.选B项。

【点睛】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

1.不要望文生义。

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

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

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

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

3.注意适用对象。

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

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

4.注意谦敬成语。

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

5.注意两用成语。

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

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

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

7.还有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

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

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

二、【2019届山东滨州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分)美育概念出现较晚.但无论中外都很早就懂得美育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古希腊的柏拉图虽然总体上贬低、排斥艺术和审美.但他在青少年教育上却非常自觉地利用艺术和审美对孩子进行全面良好的教育。

他建议.“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于优美的作品.().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可见.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以陶冶、改善和培养他们的心灵。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乐教”“诗教”就蕴含美育的基本内涵。

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统治者重视诗、乐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以保持民风淳朴、。

《乐记》就已强调乐教因人的本性而进行心灵疏导以产生的感染功能.“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正体现了那个时代所要求的艺术教化即美育的效果。

到王夫之.又继承上古以降的“习与性成”思想.强调日常生活(无疑包括艺术、审美)和习惯对人的长期感化、教育作用。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培养和改善他们的心灵。

B.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改善和培养他们的心灵。

C.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培养和改善他们的心灵。

D.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改善和培养他们的心灵。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像呼吸优美的作品中的清幽境界B.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C.像从优美的作品中呼吸一阵清风D.像呼吸一阵清风一样享受清幽境界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耳濡目染国泰民安潜移默化日积月累B.耳闻目睹国泰民安耳提面命与日俱增C.耳濡目染政通人和耳提面命日积月累D.耳闻目睹政通人和潜移默化与日俱增【答案】17.C18.B19.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本题中.“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以陶冶、改善和培养他们的心灵”.一是“美育教育”重复赘余.“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育”后面不能再加“教育”;二是“以陶冶、改善和培养”语序不当.应先“陶冶”.再“培养”.最后是“改善”;三是.这三个句子的语序不当.应先“重视”.才能“提倡”.而“提倡”的目的是“陶冶、培养、改善心灵”。

A项.“美育教育”重复赘余;B项.“改善和培养”语序不当.“改善”和“培养”语序倒置;D项.同时出现AB项的错误。

故选C项。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本题中.前面说“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前面的比方把“优美作品营造的境界”比作“风和日暖的地带”.前面是说所处的“境界”.可见此处应是形容青年在这种境界中的感受.后面说“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可见此处的感受应与“呼吸”相关.中间填写的句子应是先说“境界”.后说感受。

A项.“呼吸……清幽境界”明显搭配不当.“境界”不能“呼吸”.C项.“像从优美的作品中呼吸一阵清风”.括号前面已经把青年所处的“优美作品营造的境界”比作“风和日暖的地带”.故选项中“优美的作品”与前面不连贯。

D项.“像呼吸一阵清风一样享受清幽境界”.选项把“感受”放在前面.“境界”放在后面.这与前后的内容不连贯。

故选B项。

【19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第一处.是说优美的作品对人的影响.显然是“耳满目染”。

“国秦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政通人和”.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侧重政事顺遂。

第二处.从原文语境来看.前面说“用以保持民风淳朴”.可见两词均可.但相对于前面的“民风”.此处用“国秦民安”更好一些。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耳提面命”.《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意思是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

后来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第三处.句中说产生“感染功能”.显然不能用“耳提面命”。

“日积月累”.长时间地积累。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第四处.句中说“对人……的长期感化、教育作用”.其中“作用”不能增长.所以用“日积月累”。

故选A项。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