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能量变化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键能 变化 联系
放热反应
△H﹤0或△H为“—”
吸热反应
△H﹥0或△H为“+”
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 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
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
小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

生成物总键能大于 反应物总键能
生成物总键能小于反 应物总键能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 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6.反应热计算
【例 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lmol CO(g)和
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H= +131.5 kJ/mol。
【例 2】 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
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 NH3的反应热为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ΔH =E(反应物总键能)- E(生成物总键能)
=(436+243)-(431+431)=-184.6(kJ/mol)
5.反应热表示方法: 放热反应: 当生成物分子总键能大于反应物分
子中总键能时。 △H 为“-”或△H <0
吸热反应: 当生成物分子总键能小于反应物分
子中总键能时。 △H 为“+”或△H >0

△H= Σ反- Σ生
●若: △H >0 则为吸热反应 △H为“+” , Q<0
● △H <0 则为放热反应 △H为“-” , Q>0
●Ⅳ:通过实验直接测得→掌握中和热的测定
键能: 破坏1 mol 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 共价键放出的能量 键能恒取正值
比较: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原始物质(反应物)通过相互作用,生成新的物质(产物)。

这一过程中,能量也将发生变化。

能量变化的研究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其相关概念和应用。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系统中的转化过程中不会消失或产生,只会从一个形式转化为另一个形式。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反应物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二、焓变和反应焓焓变(ΔH)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量。

焓变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

当焓变为负值时,表示反应是放热的,反之为吸热的。

反应焓(ΔrH)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焓变。

反应焓可以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能量进行计算。

焓变的正负值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

三、热化学方程式和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是指在化学方程式基础上,通过添加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变符号,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为:反应物1 + 反应物2 + … → 产物1 + 产物2 + … ΔH = x kJ/mol其中,ΔH表示反应的焓变,单位为kJ/mol。

该方程式中的ΔH为正值时表示反应为吸热反应,ΔH为负值时表示反应为放热反应。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以及判断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

四、反应热和反应热量反应热指进行摩尔实验时,从标准条件下的反应物到标准条件下的产物之间的能量变化。

反应热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以及反应的强弱。

反应热量指单位摩尔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转化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反应热量可以通过比较摩尔实验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变进行计算。

反应热和反应热量的计算对于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进行工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五、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键能,反应物的摩尔比例以及反应温度等。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而能量变化则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两种类型,其能量的变化情况有着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意义。

一、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所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的情况。

这种反应通常伴随着温度升高,产热现象明显。

放热反应是自发进行的,也就是说反应物的自由能降低,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放热反应的例子有燃烧反应,如燃烧氢气生成水的反应:2H2(g) + O2(g) → 2H2O(l) + 热能释放此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它释放出的能量以热的形式迅速传递给周围,导致火焰和热量产生。

二、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进行反应的情况。

这种反应通常伴随着温度降低,吸热现象明显。

吸热反应是非自发进行的,也就是说反应物的自由能升高,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吸热反应的例子有许多,如溶解氯化铵的反应:NH4Cl(s) + 热量吸收→ NH4+(aq) + Cl-(aq)此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它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以完成反应。

这种反应在实验室中通常用来制冷或吸附湿度。

三、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在化学反应中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的变化等于吸热与放热的代数和。

在生活中,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燃料的燃烧过程中,我们需要知道能量的释放情况来优化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而在化学工业中,了解吸热反应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高效的化学过程,并控制温度变化。

总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之一。

放热反应释放出能量,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能量在化学反应中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只能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

深入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为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了变化,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能量变化是指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以及其影响因素。

一、能量变化的类型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的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被破坏,新的化学键形成,释放出来的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

典型的放热反应是燃烧反应,如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量热能。

2.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反应物吸收外界热量,以满足反应进行所需的能量。

典型的吸热反应是化学合成反应,如氨合成反应中,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二、能量变化的计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测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焓变来计量。

焓变(ΔH)是指反应过程中系统吸热或放热的能量变化。

1. 焓变的计量方法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获得。

实验测定常用的方法是在恒定压力下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温度变化,利用热容和温度变化计算焓变。

计算方法包括熔化热、汽化热、反应热等。

2. 焓变的表示方法焓变的表示方法有两种:ΔH>0表示吸热反应,ΔH<0表示放热反应。

焓变也可以表示为定压下的焓变(ΔH)和定容下的焓变(ΔU)。

三、能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

1. 温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能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在放热反应中,温度上升可以增加反应速率,并提高能量释放的程度。

在吸热反应中,温度上升可以加速反应进行,并增加吸热量。

2. 压力的影响压力对大部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没有显著的影响。

但对于气相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反应物分子之间更密集,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反应速率和能量变化。

3. 浓度的影响浓度的变化对反应的能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而这一转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能量是物质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反应前后的物质状态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能量变化的测量方法以及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能量变化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被转化为生成物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后的物质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有两种情况: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热能,使得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吸热反应则是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能,导致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能量变化的实质是化学键能量的变化。

在反应中,原子间的键能被破坏或生成,即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化学键的破坏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释放能量。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能量变化,可以得到反应的总能量变化。

二、能量变化的测量方法测量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热量计法、焓变计算法和温度变化法等。

热量计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反应放热或吸热能力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热量计测量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具体操作时,将反应物放入热量计中,观察温度的变化,从温度变化计算得到反应的能量变化。

焓变计算法是一种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焓变来确定反应能量变化的方法。

焓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表示物质变化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焓变差,可以得到反应的能量变化。

温度变化法则是利用温度计测量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该方法适用于放热反应,通过测量反应发生前后的温度变化来确定反应的能量变化。

温度变化的大小与反应放热的能量变化成正比。

三、常见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燃烧反应等,在这些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大多数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是由于酸碱溶液的反应生成了水的化学键。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导致了能量的转化,反应物的化学键被破坏和重组,从而释放或吸收能量。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讨论其在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化学反应释放能量,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的过程。

这类反应通常是放热的,也称为放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包括燃烧、腐蚀和酸碱中和反应。

例如,燃烧过程中,燃料和氧气反应产生热能,使物体变热。

这种能量释放对于维持生命和工业化生产至关重要。

二、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化学反应吸收能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的过程。

这类反应通常是吸热的,也称为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包括融化、蒸发和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

例如,冰融化时,吸收周围的热量来提供熔化过程所需的能量。

吸热反应也广泛应用于冷却系统和低温科学研究中。

三、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密切相关。

在反应过程中,原有的化学键被破坏,新的化学键被形成。

这个过程需要能量来克服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被称为活化能。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反应的速率。

当新的化学键形成时,能量被释放出来。

这被称为释放能。

释放能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的种类和反应条件。

如果释放能大于活化能,反应将会放热;如果释放能小于活化能,反应将会吸热。

四、能量变化的应用能量变化在生活和科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有助于合理利用能源,改善工艺和提高效率。

例如,通过控制放热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可以生产更高效的燃料。

在环境保护方面,了解吸热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废气处理和温室气体减排。

通过设计能够吸收废气中有害物质的反应器,可以有效净化空气和水。

此外,能量变化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以及药物的合成和分解也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能量变化,科学家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总结: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关键。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类型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类型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类型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相互转化的过程,与之伴随的是能量的变化。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之间的差异,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和无热变化。

一、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使反应物和产物的总能量减少。

放热反应通常伴随着温度的上升,可以感觉到热量的释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燃烧反应,例如燃烧煤、木材等,产生的火焰和热量就是放热反应的结果。

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通常用负数表示,表示放出的能量。

二、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外界的能量,使反应物和产物的总能量增加。

吸热反应可以使周围温度下降,因为它从周围环境吸收了热量。

例如,溶解盐到水中、融化冰块、蒸发水等都是属于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通常用正数表示,表示吸收的能量。

三、无热变化无热变化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没有能量的交换,反应物和产物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种类型的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并不常见,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例如物质的相变(如冰的融化和凝固)。

在这些过程中,虽然发生了物质的转化,但总能量没有发生变化。

不同类型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热量计等实验手段来测定。

通过测量反应的温度变化,可以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此外,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类型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热力学性质非常重要。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充分了解能量变化类型有助于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总结起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类型包括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和无热变化。

放热反应释放热量,吸热反应吸收热量,而无热变化则不伴随热量的交换。

通过对能量变化类型的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

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一、概念解析1.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能量的差异称为能量变化。

2.活化能:化学反应中,使反应物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活化能。

3.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能量差以热能形式释放,称为放热反应。

4.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能量差以热能形式吸收,称为吸热反应。

二、能量变化的原因1.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中,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2.分子轨道的重排: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轨道的重排导致能量的变化。

3.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能量的变化。

三、能量变化的计算1.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用焓(ΔH)表示。

2.熵变: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混乱度的变化,用熵(ΔS)表示。

3.自由能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自由能的变化,用自由能(ΔG)表示。

四、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1.活化能与反应速率: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

2.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五、能量变化与化学平衡1.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系统自由能的变化。

2.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反应平衡时,系统总能量的变化。

六、能量变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1.燃烧反应:放热反应,广泛应用于加热、照明、动力等领域。

2.电池: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实现电能的储存和转化。

3.化学热泵: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实现热能的转移和利用。

七、注意事项1.掌握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注意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

3.联系实际应用,认识能量变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

习题及方法:1.习题:某放热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为E1,生成物总能量为E2,则该反应的焓变ΔH为多少?解题方法:根据放热反应的定义,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焓变ΔH为负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知识点2:热化学方程式
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 概念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 程式。
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 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 中的能量变化。
目录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物质状态 物质所处的状态不同,ΔH 值不同,所以必须注明物质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溶液分别用符号 s、l、g、aq 表示。 2.反应条件 (1)热化学方程式不用标反应条件。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 (g)+1/2O2 (g)===H2 O(l) ΔH= -285.8 kJ/mol- 1,不用标明反应条件“燃烧”。 (2)不管反应是可逆反应还是不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的 热效应都是指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 (3)在 25 ℃、101 kPa 进行的反应,可不标明温度和压强,不 在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需要标明温度和压强。
其中E1代表什么, 怎么称呼?
E1、E2的大小计算 要用到什么量?
目录
键能数据:H-H 436 kJ/mol Cl-Cl 243 kJ/molLeabharlann H-Cl 431 kJ/mol
以H2+Cl2=2HCl为例
H — H + Cl — Cl == 2 H — Cl
吸热, 记为+
放热, 记为—
△H= +(436+243)— 2×431= — 183KJ/mol
目录
解析:选D。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高低来分析、解决问
题。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
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①的ΔH>0,为 吸热反应,故可排除A项和C项。反应②的ΔH<0,为放热反 应,B项错误,故选D。
2、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 叫中和热
B、1mol硫酸与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 和热 C、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以生成1molH2O(l)为标 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D、醋酸(aq)与氢氧化钠(aq) 反应的反应热为ΔH=-a kJ/mol,则a< 57.3
4.大多数化合反应[例如CaO+H2O= Ca(OH)2] 特别提醒:浓H2SO4的稀释、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NH4NO3 固体溶于水吸热,但它们不属于化学反应,因此不属于吸热反 目录 应或放热反应。
注意问题:
物质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
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反应的热量变化与反应发生是否需要加热等条件 没有必然联系。吸热反应也不一定必须加热.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需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 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即时应用
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 A.已知 2H2O(g) === 2H2(g)+O2(g) ΔH=+483.6 kJ· mol 1,则

氢气的燃烧热为 ΔH=-241.8 kJ· mol 1 B.已知 C (石墨,s) === C (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不如石
目录
跟踪练习: 1. 反应C(石墨) 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 此可知 AB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
目录
体系能量降 低,故规定 ∆H为“-” ( ∆H<0) 放热反应
体系能量升 高,故规定 ∆H为“+” ( ∆H﹥0)
吸热反应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 成物的总能量,则吸收热 量。由于反应吸热,使反 应体系本身的能量升高 ΔH>0或ΔH为“ + ” .
目录
即时应用 1.(2012· 高考大纲全国卷)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 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 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D
墨稳定 -1 C.已知中和热为 ΔH=-57.4 kJ· mol ,则稀醋酸和稀 NaOH 溶 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aq)+NaOH(aq) === CH3COONa(aq)+H2O(l) -57.4 kJ· mol 1 D.已知 2C(s)+2O2(g) === 2CO2(g) 2C(s)+O2(g) === 2CO(g)
目录 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H=∑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约为)
小结:反应过程中总能量变化
反应过程中 ∆H 总能量变化 断键吸 收能量 反应物 总键能 成键放 出能量 生成物 总键能
生成物 总能量
反应物 总能量
目录
体验高考
△H1 = +△H3 — △H2
+ 154 + 4a + 500 — 2752 = — 534
应的ΔH相同。
目录
4.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这种图示是基于 什么角度的理解? E1 断 吸
成 放 E2
基于微观(两个)反 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 裂和形成 E2是什么?E1与 E2的差可以表达 什么含义? ∆H怎
分子由 常态变 为能发 生反应 的活跃 状态所 需能量 即 活化能
∆H
E1-E2是反应热 么计算? ∆H= E1 — E2 差值大小反应了反应热的大小
1N—N 、4N-H + 1O=O → 1N≡N + 2x2H-O
△H3 △H1
△H2
能计算出H—O键的键能吗? A.194 B.391 C.516 D.658
目录
解析:选 B。由题图可知 ΔH3=-(ΔH2-ΔH1)=-[-2 752 kJ/mol-(-534 kJ/mol)]=+2 218 kJ/mol, 断裂 1 mol N—H 1 键所需能量=(2 218 kJ-500 kJ-154 kJ)× =391 kJ。 4
目录
解析:选C。根据生成物总能量和反应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把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生成物总 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放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
物总能量;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与反应
的吸热、放热无关;同温同压下,H2(g)和Cl2(g)的总能量与
HCl(g)的总能量的差值不受光照和点燃条件的影响,所以该反
②忽视Δ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有关。化学计量数发
生变化时,ΔH的数值要相应变化。 ③忽视物质的状态不同ΔH的数值也不同。
目录
相关概念: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 ⑴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单位: kJ/mol(与计量数对应) ⑵燃烧热: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数值) (△H﹤0) 符号:
当∆H为“+”( ∆H>0)时,为吸热反应
目录
2、常见的放热和吸热反应
1.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2. 用C 、H2 、CO还原金属氧化物; C+H2O/CO2 3.某些加热分解反应 4、水解、电离 1.金属与酸的反应 5.铝热反应
化 学 反 应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2.可燃物的燃烧反应 6.硫酸工业三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 7.合成氨及氨催化氧化反应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重点和热点: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有关概念, 了解吸热反应 和放热反应,燃烧热和中和热;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对错; 3.判断各种条件下反应热或△H的数量大小; 4.反应热的有关计算问题,盖斯定律的运用; 5.中和热实验测定; 6.常识性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节约能源 及环境保护等意识。 学习重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正误、反应热或△H数量大小 的判断 。 目录

ΔH=
ΔH1; ΔH2,则 ΔH1>ΔH2
目录
解析:选B。H2的燃烧热为1 mol H2(g)完全燃烧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此处为气态水,无法计算,A错;能量越 低越稳定,金刚石能量比石墨高,故石墨稳定,B对;醋酸电 离吸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值小于57.4,C错;C完全燃烧放出 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但是ΔH为负值,故 ΔH1<ΔH2,D错。
5.正、逆反应的ΔH的关系
逆反应和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如:H2(g)+1/2O2(g)===H2O(l) ΔH=a kJ·mol-1, 2H2O(l) === 2H2(g)+O2(g) 则a、b的关系为 ΔH=b kJ·mol-1, b = — 2a 。
目录
特别提醒: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正误时, 常见失误点有: ①忽视ΔH的正负。
目录
4. (2010· 高考大纲全国卷Ⅱ)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 化学方程式(25 ℃,101 kPa): 13 (1)C4H10(g)+ O2(g)===4CO2(g)+5H2O(l) 2 ΔH=-2 878 kJ/mol 13 (2)C4H10(g)+ O2(g)===4CO2(g)+5H2O(g) 2 ΔH=-2 658 kJ/mol 9 (3)C4H10(g)+ O2(g)===4CO(g)+5H2O(l) 2 ΔH=-1 746 kJ/mol
燃烧热 → 热化学方程式 △H
一定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 n· ∣△H∣
⑶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的反发生中和
而生成1molH2O时所放出的热量 因而在写表示燃烧热或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 应以燃烧1mol物质或生成1molH2O为标准来配平其他 物质的化学计量。 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