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56-《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机床数控技术英文名称: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of Machin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限选课总学时:40 讲课学时:40 实验学时:0学时:40学分:2.5适用对象:四年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等。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各相关专业方向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如何操作使用数控机床的基本能力,另外对数控系统的结构、基本原理和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特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了解,为今后进行相关数控技术方面的技术开发奠定一定的入门基础。
基本要求:1.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种类、特点及应用范围。
2.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编程能力。
3.初步掌握了解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数控工作原理,进给伺服的构成及分析方法。
4.了解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基本特点。
二、教学内容(一)绪论部分了解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分类,数控机床特点、适用范围及发展趋向。
(二)数控加工编程基础(1)了解、熟悉及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编程内容、步骤、方法、标准,常用的数控指令代码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2)掌握数学处理中的几种数值计算方法及适用场合。
(3)了解数控编程的工艺处理及工艺文件内容。
(三)数控加工编程(1)了解、熟悉、掌握几类常用数控机床(钻、镗、车、铣、加工中心)的编程特点及方法。
(2)了解自动编程的概念、类型及实现过程。
(四)计算机数控装置(1)一般了解计算机数控装置的硬件、软件结构及特点和几种实用中的硬、软件典型界面。
(2)了解掌握数控装置数据预处理的内容及方法。
(五)数控装置的轨迹控制原理(1)了解插补的基本概念,对插补器的要求,插补方法的分类。
《机床数控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机床数控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核心课程《机床数控技术》中重要的组成模块,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综合技术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机床的概念;数控机床常见类型、结构、工艺特点、机床坐标系和主要性能参数;数控机床典型部件的控制方式和特点;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典型机床的组成、结构、传动、调整和编程特点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机床数控技术的相关知识及数控机床的组成、分类和应用特点。
初步具有常用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保养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以机床数控技术载体,将相关的机械技术、电气技术和编程操作技术合理整合。
本课程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因而,它是跨学科的,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应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应该强调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应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
因而,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用了综合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每个模块均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路,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理论重心,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每个模块实施时,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利于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自我实践。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机床数控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doc

《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54学时说明部分(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地位、教育目标(1)性质、地位《数控机床》属于应用技术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专业的特色课程,本课程是为培养本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数控机床及维修能力)而开设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熟悉常用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数控机床安装、调试、验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对照技术资料、标准,正确使用检测仪器进行数控机床精度检验的能力。
2)了解数控机床主要机械部件结构调整,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基本方法。
3)熟悉数控系统及伺服驱动的组成、调整和使用,机床的典型结构。
了解数控系统及伺服驱动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基本方法。
(2)教育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了解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现代数控机床日常维护的常用知识;了解和掌握现代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方法及数控机床验收检验程序;对数控机床故障产生的原因、基本特怔及诊断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再通过后续课程的实训,培养快速诊断故障原因和及时排除故障的能力。
2、知识、能力(含技能)、素质结构与要求1)掌握各类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数控系统的组成与控制原理。
3)会分析各类数控机床的典型结构的特点和性能。
4)正确认识数控机床特点和功能,能根据零件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
5)初步具备利用数控机床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场工程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3、教学大纲的实施说明1)注意事项说明本大纲仅列出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内容,不限制讲述的体系、方式和方法,列出的内容并非要求都讲,有些内容,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2)成绩考核方法(1)理论考试成绩占50%;(2)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课堂讨论、作业等;(3)实训占30%。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建议CAI软件辅助教学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传递更多的信息量,建议广泛使用,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CAI课件。
《机床数控技术》教学大纲

《机床数控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英文名称:Numerrical Control Technique of Machine Tool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专业开课学期:春总学时:52学时(理论课46学时+实验6学时)总学分: 3预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单片机与单板机技术、测试技术、电工学、机床概论、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或有关知识课程简介:机床数控技术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机床自动控制技术。
20多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计算机、传感与检测、自动控制及机械制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床数控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数控机床,提高机械工业的数控化率,是当前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的必由之路。
现代数控机床已成为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乃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无人化自动工厂(FA)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备。
为了普及和提高我国的机床数控技术,开设了《机床数控技术》这一门课程。
该课程对机床数控技术的产生、发展、分类、以及其基础原理、装置、接口、插补原理与速度控制、伺服系统及位置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加工程序编制等现代机床计算机数控技术作了系统、深入浅出地叙述。
建议教材:《机床数控技术》.邵俊鹏.董玉红.3版.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参考书:机床数控技术李郝林方键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金广业.中国金属学冶金自动化学会.1990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教学与实验,掌握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控制领域中应用技术。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数控机床的产生、特点、组成、分类及其发展,要求着重掌握数控机床的特点、组成、分类;第二章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介绍数控编程的一般方法及其内容和步骤,了解自动编程的基本原理、数控代码格式(包括EIA与ISO两种)、数控机床的坐标轴和运动方向、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统以及零件加工程序结构与格式,掌握手工编程的一般过程及其语言;第三章数控插补原理本章将简述点位控制、点位/直线控制和轮廓控制三类数控机床,掌握轮廓控制系统的插补运算方法,以及常用的插补方法: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第四章伺服系统的检测装置本章介绍闭环系统的重要部件──检测装置,包括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光栅等的结构、工作原理第五章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从本章开始在整体的角度来介绍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包括开环系统(掌握)、闭环系统(理解)第六章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共2学时,略讲)本章主要讲述CNC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CNC系统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了解)第七章可编程序控制器(重点、难点)本节可编程序控制器概念、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程序编制等内容(掌握)四、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1、道德规范:遵守《大学生手册》有关规定。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数控数控机械系统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零件与部件、机构与夹具、液压、气压传动控制、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相关知识,数控机床主传动及进给传动系统、数控机床自动换刀装置及其他装置的结构介绍以及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验收等方面的知识。
2.课程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及其维护与维修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结构,了解相关部件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各机械部件的知识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一下几个方面要求:(1)掌握各零件与部件的种类、布局、机械结构特点与组成,了解机构与夹具。
(2)掌握数控机床主传动与进给传动的结构、特点与组成。
(3)掌握数控机床自动换刀装置的种类与结构、特点与组成。
(4)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课,因而适宜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要充分采用实物示教、演示实验等直观的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3)合理调节教和学中的比例,做到精讲多练,重在应用。
教学中,注意将“讲练结合原则”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用好思考练习题。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认真、独立地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应针对行业动态,时刻注意数控机床及其系统的变化与发展,生产实际现状,使教学不落后于数控技术的发展。
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学时分配表(五年制)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第一章零件与部件教学要求1.了解轴的种类,应用特点、结构材料;熟悉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掌握轴径的确定。
2.熟悉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传动类型、特点和应用场合。
机床数控技术教学大纲

《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床数控技术先修课及后续课:电工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教学目标及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体系、方法和应用工具;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数控设备的能力;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提高分析问题和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和将来从事数控技术方面的工程设计与开发打好必要的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研究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及其在机械生产中的应用。
基本教学内容有:数控技术概述、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计算机数控装置、进给伺服系统、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教学要求:(1)了解数控机床的特点、分类、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编程指令,掌握手工编程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自动编程原理。
(3)了解计算机数控装置的各项功能,掌握其软硬件结构;掌握插补工作原理。
(4)了解常用的伺服驱动装置及其系统,掌握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原理。
(5)了解数控技术与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发展状况。
4、教学重点与难点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分类;G、M 代码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单微处理机结构CNC 装置的硬件结构;CNC 装置软件结构的特点;脉冲增量插补和时间标量插补工作原理;进给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感应同步器和脉冲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几种常用的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原理。
5、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因为有大量挂图,讲授时应在多媒体教室,配合图文、录像等进行讲解;再辅以实验教学,进一步丰富感性认识,以加深数控技术的理解及掌握;另外学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课后作业及读书笔记。
6、教材教材:杜国臣.《机床数控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二、正文部分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述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分类以及发展趋势等。
《机床数控技术》教学大纲

机床数控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机床数控技术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编号:03020103总学时:36学分:2适用专业:机械类专业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微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基础等。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现代数控技术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成组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光机电技术于一体,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它的发展和运用,开创了制造业的新时代,使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机床数控技术》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2005年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还定为我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入学考试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数控系统、数控原理、插补原理、伺服系统、检测原理、数控编程概念、数控机床等有关基本知识,并通过基本实验增加感性知识。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了解(2学时)1.1了解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1.1.1了解数字控制和数控机床的概念。
1.1.2理解机床数字控制的原理。
1.1.3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及特点。
1.2了解数控机床分类1.3了解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发展趋势1.3.1了解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历程。
1.3.2了解数控机床技术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3.3了解数控机床技术的关键技术分析。
1.4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发展趋势1.4.1了解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历程。
1.4.2了解数控编程技术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5了解中北大学《机床数控技术》教学团队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理解(4学时)2.1概述2.1.1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2.1.2了解数控编程方法简介。
2.1.3理解数控编程的几何基础。
《数控技术》教学大纲2

《数控技术》教学大纲2第一篇:《数控技术》教学大纲2《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数控技术/ NC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学分:48/3(其中理论42学时,实验6学时)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数控机床的结构,掌握常见数控加工方法与加工工艺、编程与数控机床的基本使用,具有综合应用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能力与工程素质。
二、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了解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分类、典型数控系统、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自动编程系统;2、理解数控加工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数控机床各组成部分的控制结构,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和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的主要功能、分类与结构特点、主要加工对象;3、掌握常见数控加工方法(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加工工艺与工装、程序编制;4、具备编制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程序的能力(手工编制简单零件数控程序,自动编制复杂零件数控程序);5、常用数控机床和其它数控设备的运用能力;6、使用和调试工装的能力;7、常用维护(维修)、选用、安装与调试、检测、验收与管理数控机床的一般能力;8、具有数控加工的职业涵养和较好的数控技术综合的一般工程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数控技术基础(4学时)了解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组成与特点,数控机床的分类,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统,数控加工和程序编制基础,重点掌握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内容与要求,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难点: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统。
第二章数控机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其控制原理(7学时)理解数控原理,掌握数控机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等内容。
难点:数控机床的控制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9901000069
课程名称:机床数控技术
英文名称: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of Machin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限选课
总学时:40 讲课学时:40 实验学时:0
学时:40
学分:2.5
适用对象:四年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
机电传动控制等。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各相关专业方向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如何操作使用数控机床的基本能力,另外对数控系统的结构、基本原理和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特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了解,为今后进行相关数控技术方面的技术开发奠定一定的入门基础。
基本要求:
1.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种类、特点及应用范围。
2.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编程能力。
3.初步掌握了解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数控工作原理,进给伺服的构成及分析方法。
4.了解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基本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部分
了解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分类,数控机床特点、适用范围及发展趋向。
(二)数控加工编程基础
(1)了解、熟悉及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编程内容、步骤、方法、标准,常用的数控指令代码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2)掌握数学处理中的几种数值计算方法及适用场合。
(3)了解数控编程的工艺处理及工艺文件内容。
(三)数控加工编程
(1)了解、熟悉、掌握几类常用数控机床(钻、镗、车、铣、加工中心)的编程特点及方法。
(2)了解自动编程的概念、类型及实现过程。
(四)计算机数控装置
(1)一般了解计算机数控装置的硬件、软件结构及特点和几种实用中的硬、软件典型界面。
(2)了解掌握数控装置数据预处理的内容及方法。
(五)数控装置的轨迹控制原理
(1)了解插补的基本概念,对插补器的要求,插补方法的分类。
(2)熟练掌握脉冲增量插补中逐点比较法和数字积分法直线和圆弧插补的原理及性能特点。
(3)一般了解数据采样插补的原理。
〈六〉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1)了解数控机床对伺服系统的要求,伺服系统的组成、分类、进给传动结构及导轨结构特点。
(2)熟悉、了解开环步进式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种类、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和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
(3)掌握开环系统传动设计计算和各相关参数的确定。
四、说明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实验成绩占10%,出勤、作业、学习主动性等占20%。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数控技术》、朱晓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机床的数字控制技术》,王永章编著,哈工大出版社,1995年。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范炳炎编著,航空工业出版社,1995年。
《数控技术实践》,张宇编,机工出版社,2001年。
六、说明
无
大纲制订人:邵秋萍
大纲审定人:袁新芳
制订日期:2010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