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龟虽寿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外古诗词1·龟虽寿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外古诗词1·龟虽寿

怡,愉快。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灵异的神龟虽然能活几千年, 但也有死亡的时候;飞腾的异蛇 虽能乘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后 化为灰烬。
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这四句 话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 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他首先点出要尊重 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
紧接上句既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就要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保养身心健 康的益处,就在于能延年益寿。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写下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 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 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微信:jingshijiaoyu168 淘宝: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2019/9/23
最新中小019/9/2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龟虽寿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翻译 诗句意思 。 2.根据诗句的翻译,给诗歌划分层次。 3.谈谈对每一层内容的理解。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写法上:先比喻后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 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教案
举例解释:
-对于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学生需理解“神龟”比喻长寿,但仍有生命终结之时,从而领悟到生命的有限和珍贵。
-诗中的“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运用了比喻手法,学生需明白其表达人生无论多么辉煌,最终都将归于尘土的哲理。
2.教学难点
-意象理解: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往往存在困难,如“神龟”、“腾蛇”等象征性意象的深层含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诗词原文:曹操《龟虽寿》;
2.诗词背景:介绍曹操及其创作背景;
3.诗词解析: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诗词主题:探讨《龟虽寿》所传达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龟虽寿》中的生命观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种价值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供全班同学参考。
2.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深入理解诗词内涵;
3.提升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龟虽寿》中感受美、鉴赏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
4.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词背诵、默写和鉴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探索古诗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龟虽寿》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曹操表达生命观和价值观的古诗。它通过对比长寿的神龟和英雄的老去,展现了生命的有限和追求的意义。

《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赏析【部编版八上】

《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赏析【部编版八上】

期中课外古诗词赏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课外古诗词诵读——1、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2、龟虽寿/曹操3、赠从弟(其二)/刘桢4、梁甫行/曹植1、《庭中有奇树》【原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作者】选自《古诗十九首》,这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背景】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

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

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主旨】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前两句诗“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于是,思妇就出场了:“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龟虽寿》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龟虽寿》教学设计

《龟虽寿》教学流程曹操钩史钓典《龟虽寿》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

其中最著名的诗句是:“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作者作品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初举孝廉,任基层地方官。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过程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

从此用皇帝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13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死后封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善于吟诗作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是他的代表作。

本课导读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下大乱之机,经常入塞掳掠汉民。

而袁绍战败后两个儿子投奔乌桓。

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取得了胜利。

这首《龟虽寿》是他凯旋时写的。

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

全诗十四句,最后两句为入乐而加,与内容没有关系。

其他十二句每四句为一层,全诗分为三层。

第一层表明“人寿不长”,没有直述,而是连用了神龟和腾蛇两个比喻。

第二层设喻表意,用伏在马槽上的老骥还想着驰骋千里,来比喻想建功立业的烈士到了暮年仍是壮志不减。

第三层强调人寿在于人的自身保养与努力。

全诗虽主要为抒发壮志凌云之志,但是也不乏令人深思的哲理情怀。

课文注释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寿:长寿。

神龟:传说中的一种长寿龟。

竟时:终了的时候。

腾蛇: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驾雾的蛇。

传说中的神龟虽然寿命很长,最终还是有死亡的时候。

传说中的腾蛇即使能腾云驾雾,终究还是要化作灰土。

生花妙笔:《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龟虽寿》赏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龟虽寿》赏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龟虽寿》赏析《龟虽寿》赏析原文: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②。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③。

老骥伏枥④,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⑤,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⑥,不但在天⑦;养怡之福⑧,可得永年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创作背景】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

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

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重点词句解释】骥:千里马。

枥:马槽。

烈士:有志于建工立业的人。

已:停止。

意思是:伏在马槽上的千里马虽然老了,仍抱着驰骋千里的志向。

同样,英雄虽已老去,他建工立业的壮志却永不停止。

在这四句诗中,曹操以千里马自喻,表现了人老志不衰的的精神,抒发了一统天下的壮志和豪情。

【注释】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竟,尽,完。

③'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④骥(jì):千里马。

枥(lì):马槽。

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暮年:晚年。

⑥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长。

缩,短。

⑦但:仅,只。

⑧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⑨永:长久。

【品评赏析】《龟虽寿》又称《神龟虽寿》,是三国时期政治家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

写在建安十三年一月,当时他已五十四岁了,正是赤壁之战前夕。

《龟虽寿》是一首极富哲理意味的咏怀诗,诗中表现了曹操乐观自信,顽强进取的精神,对后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背诵赏析注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背诵赏析注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背诵赏析注释译文两汉:佚名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注释】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⑶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⑷遗(wèi):赠送,赠与。

⑸馨(xīn)香:香气。

盈:充盈,充积。

⑹致:送到。

⑺贵:珍贵。

一作“贡”。

⑻感:感受,感动。

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鉴赏】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前两句诗“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于是,思妇就出场了:“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

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

龟虽寿-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龟虽寿-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龟虽寿-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为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的教学内容。

本课时围绕北岳恒山龟背上的“龟纹石”展开,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领略龟的长寿传说,了解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词语,并能够熟练运用;2.掌握文章大意,理解龟的长寿传说,并能够进行文化交流;3.能够运用本篇文章中的实例与同伴交流思想,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龟的长寿传说;2.掌握文章中的生词、成语、熟语及句式结构。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抽象思想和含义,并能够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思想拓展和文化交流。

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师生互动式教学;3.小组讨论式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答活动向学生介绍课程主题“龟虽寿”。

引入北岳恒山龟背上的“龟纹石”作为本课程主要内容的背景。

第二步:阅读理解1.教师放完整录音,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文。

并且着重介绍其中的名词用法和翻译。

2.教师可逐段讲解文中重点词汇、翻译、及重点句式结构,并要求学生跟读,加深理解。

3.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词汇、语法知识,展开对内容的深入分析和解读。

第三步: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分析文中的人类传统智慧:勤俭、顺其自然等等,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同伴进行思想交流。

学生会自发地开始对龟的长寿和自然规律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教师可适时予以指导和辅导,促进课堂互动和教学效果。

第四步:总结提高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适时组织课堂交流,让每个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思考以及小组讨论成果。

开始交流后,每个小组可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探讨彼此的想法,提高互动效果和交流得分。

教师在总结时可对文章的启示、主题、及课程目标进行概括和总结。

课后作业1.在家中了解龟的长寿传说,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2.阅读本单元课文,完成相关练习;3.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并进行书面表达,要求500字以上。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龟虽寿》课外古诗词诵读PPT电子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龟虽寿》课外古诗词诵读PPT电子课件

龟虽寿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 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 )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 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 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写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 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 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 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 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
有志之人虽到晚年,但勃勃雄心不会消沉, 对理想的追求不会停息。
品读诗歌
➢ 赏析“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认为身心修养得 法,就可以延年益寿。但养治之福不是无所事事,坐而静养, 而是要有永不停息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乐观 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主旨归纳
这首诗诗人列举“神龟”“腾 蛇”等事物说明世间万物都会消亡, 以此来感叹人生有限;用伏枥的老骥 来自比,表现了自己乐观自信、积极 进取的精神。又用辩证的思维写出诗 人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初读诗歌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jì l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读懂诗意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 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作者写到了哪些意象? ➢借助这些意象作者想要抒发什
么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赏析
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首联。
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一个“入”字, 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 勃生机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 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基础。
送友人
李白
品味赏析
《送友人》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 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
首先点出要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但诗人这样 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 不要虚度一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蛰伏在马槽下,但它仍旧有 驰骋千里的雄心。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虽到晚年, 但他的雄心壮志永远不会停止。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是 全诗的核心。诗人写此诗时已53岁,故以“老骥”自况,又称 暮年。但他还要继续奋斗,所以又说“志在千里”“壮心不 已”。他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他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 史需要的,决心为此奋斗终生。
紧接上句既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而寿命的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 就可以益寿延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写下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 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龟虽寿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其诗今存二十首,都 是乐府歌辞。风格悲凉慷慨,气韵沉 雄,古直悲凉。四言诗成就尤其突出, 今有《曹操集》问世。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 写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后,南下征 讨荆、吴之前。
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 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 总是主动进取,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 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 听凭上天安排的。如果能够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 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
人生哲理的感叹 壮怀激烈的高唱
哲理的思辨
全诗的核心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雄心,积极奋发的精 神和统一全国的壮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千里马
终结,这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指死去
有气节有 壮志的人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马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 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 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 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品味赏析
有人评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 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作简要赏析。
这里指人寿 命的长短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指调养身心, 保持心情愉快。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长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灵异的神龟虽然能活几千年,但也有 死亡的时候;飞腾的异蛇虽能乘云驾雾, 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烬。
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这四句话的言 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 限制,更何况人呢?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写孤鸿遭遇不 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 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寒冷的 夜晚。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 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品味赏析
1.从“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分析《卜算子·咏梅》中梅花的境遇。
写法上先比喻后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 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概!
为喻 神龟、腾蛇
寿命有限
自况 老骥、暮年
继续奋斗
呼 应
性命在天
否定
延年益寿
千里之志,建筑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上

赠品可以删除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作者介绍
常建,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 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为同榜进士,一 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 后移家隐居鄂渚。其诗以写山水田园 为主,语言洗练自然,意境清迥,艺 术上有独特造诣。现存诗57首,代表 作有《题破山寺后禅院》等。
“驿站”是古代传递官署文书的交通站,常设在城郊官道 旁,不在城内繁华处。“桥”是架在水面之上的交通设施, 本是人来往之处,一“断”字,说明是废桥,荒僻冷落。
“无主”,点出是野梅,无人培育,无人理会,无人欣赏, 孑然一身,孤苦无依。“寂寞”二字,将梅花拟人化,既是 景语又是情语,既表明了梅花的处境,也寄寓了作者自身的 孤独处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