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内科治疗

合集下载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

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

中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结直肠癌严重影响和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

2010年,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结直肠癌领域专家撰写并颁布了《结直肠癌临床诊疗规范(2010年版)》(简称《规范》\《规范》的发布对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些年,随着对该《规范》应用的普及和理解的深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3年、2023年先后组织专家对《规范》进行了4次修订,内容涉及结直肠癌的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评估,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和放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等方面。

2023年版《规范》既参考了国际指南的更新内容,更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临床实践,同时囊括了近些年来我国结直肠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

2023年版《规范》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结直肠癌整体诊疗水平的进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造福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庭。

1概述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5位,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城市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发病率上升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筛查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州等地开展的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结果证实了筛查的效益。

目前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主要是危险度评估和大便潜血检查,阳性者再进行结肠镜检查。

大便DNA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大便初筛的效益。

国外经验显示,在医疗资源较发达的地区,每3~5年实施一次结肠镜检查也可取得较好的筛查效果。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学检查。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外科治疗-结肠癌
• (二)cT1N0M0期结肠癌 • 如果有以下情况,推荐追加肠段切除术加区域淋巴结清扫。 • (1)具有预后不良的组织学特征,如分化程度差(低分化
腺癌、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等)、有脉管浸 润。
• (2)非完整切除,标本破碎,切缘无法评估。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外科治疗-结肠癌
• (二)cT1N0M0期结肠癌 • 如行内镜下切除或局部切除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 (1)肿瘤最大径<3 cm。 • (2)肿瘤浸润肠周<30%。 • (3)切缘距离肿瘤≥1 mm。 • (4)肿瘤活动,不固定。 • (5)T1期肿瘤。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外科治疗-结肠癌
• (三)T2~4N0~2M0期结肠癌 • (3)肿瘤浸润周围组织器官建议联合器官整块切除。术前影
像学报告为cT4期的结肠癌,需经多学科讨论,建议行新辅助 化疗或新辅助放化疗后再施行结肠切除术。
• (4)腹腔镜辅助的结肠癌切除术建议由有腹腔镜手术经验的
内科治疗
• 内科药物治疗的总原则: • 推荐对临床确诊的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RAS、
NRAS基因突变检测,以指导肿瘤靶向治疗。
• BRAF V600E突变状态的评估应在RAS检测时同步进行,以对
预后进行分层,指导临床治疗。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内科治疗
• 内科药物治疗的总原则: • 推荐对所有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或微卫星不稳定
切除,建议常规清扫两站以上淋巴结。
• (3)推荐锐性分离技术。 • (4)推荐遵循无瘤手术原则。

结直肠癌内科治疗

结直肠癌内科治疗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
01
02
03
发病率
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 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 率居消化道肿瘤第二位。
死亡率
结直肠癌的死亡率较高, 与发病时的分期、治疗方 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年龄与性别
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02 结直肠癌的诊断
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腹痛
腹部疼痛是结直肠癌的常见症 状,通常表现为持续隐痛或钝 痛,有时可伴有腹部肿块。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
根据个体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筛查计划。
密切监测症状和体征
及时发现和处理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提高治愈率。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高危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健康 饮食、规律运动等。
提供心理支持
对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和恐惧 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THANKS FOR WATCHING
筛查方法
粪便潜血试验
通过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潜血来初步筛查结 直肠癌。
CT仿真结肠镜
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用于肠黏膜,发现异常病变并进行组 织活检,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辅助诊断结 直肠癌。
高危人群的监测与管理
年龄较大和男性患者的 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与 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有
关。
复发与转移
复发类型
复发时间
结直肠癌的复发可分为局部复发、区域复 发和远处转移,不同复发类型对治疗和预 后有不同影响。
复发时间越早,治疗难度越大,预后越差 。
复发部位
肿瘤标志物
不同复发部位的结直肠癌治疗和预后不同 ,如肝转移和肺转移的治疗选择和预后存 在差异。

晚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学习ppt

晚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学习ppt
Nordlinger B annnals of oncology 201209
不可切除肝转移新辅助治疗的作用
有效率↑→切除率↑→生存率↑
13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
1、新辅助治疗 2、解救治疗
14
晚期大肠癌的治疗 从单药到多种选择 - 整体规划治疗之路
▪ 药物:
5-Fu, 希罗达,S1,草酸铂,CPT-11,雷替曲塞 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 …..
Complete response: Partial response:
7 (3.8%) 73 (40.1%)
Stable disease:
64 (35.2%)
Progressive disease:
12 (6.6%)
8 progressed after 3-4 cycles, 3 were resected 4 progressed after 6 cycles, 1 was resecte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in eligible patients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ON
125 171 115 171
HR= 0.77; CI: 0.60-1.00, p=0.041
Periop CT
+8.1% At 3 years
晚期大肠癌治疗的策略
▪ 开始就要综合考虑整体规划治疗 ▪ 权衡各个治疗阶段疗效和毒性的利弊
17
整体规划 合理安排
选择一线治疗方案时,要计划好后续治疗的选择 不能治愈者,一个方案不一定用到疾病进展,可以在疾
病进展前更换为下一个治疗方案; 强烈治疗与维持治疗期交替 -- 治疗的时限问题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早期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简单、无创的筛查方法,但敏感性较低。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病变,并进行活检和治疗,但该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患者接受度相对较低。

近年来,虚拟结肠镜检查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这种技术通过对腹部进行 CT 扫描,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重建肠道的三维图像,从而实现对肠道病变的检测。

与传统结肠镜检查相比,虚拟结肠镜检查具有无创、快速等优点,但对于较小的病变可能存在漏诊的风险。

此外,基因检测技术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中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这些基因突变,有助于早期发现高危人群,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监测措施。

二、治疗方法的创新(一)手术治疗手术仍然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性手术如造瘘术等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化疗化疗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化疗药物包括 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推进,新型化疗药物如卡培他滨、替吉奥等的出现,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化疗方案也在不断优化。

联合化疗方案如 FOLFOX(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IRI(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等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内科学结直肠癌

内科学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rcinoma)即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在世界不同地区差异很大,以北美洲、大洋洲最高,欧洲居中,亚非地区较低。

我国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明显高于北方。

近20多年来,世界上多数国家结直肠癌(主要是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亦十分明显。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环境因素高脂肪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因素,肠道菌群紊乱亦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二)遗传因素从遗传学观点,可将结直肠癌分为遗传性(家族性)和非遗传性(散发性)。

前者的典型例子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mily adenomatus polyposis,FAP)和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结直肠癌。

后者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即便是散发性结直肠癌,遗传亦起重要作用。

(三)高危因素1.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腺瘤并非完全等同于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属于腺瘤,归属于上皮内瘤变范畴,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疾病。

同样,腺瘤不一定都表现为息肉样新生物,也有部分扁平状病变。

具备以下三项条件之一者即为进展性腺瘤,或称高危腺瘤。

①息肉或病变直径≥10mm; ②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绒毛样结构超过25%;③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

肠道息肉数目>100者称为肠道息肉病,包括FAP、Peutz-Jeghers综合征等。

2.IBD 特别是UC可发生癌变,多见于幼年起病、病变范围广而病程长或伴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者。

3.其他高危人群或高危因素除前述情况外,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①大便隐血阳性;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③本人有癌症史;④长期吸烟者或肥胖者,特别是年龄>50岁者;⑤符合下列6项之任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⑥有盆腔放疗史者。

关于结直肠癌发生途径,包括腺瘤,腺癌途径(含锯齿状途径)、从无到有途径和炎症-癌症途径。

结直肠癌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结肠癌或直肠癌的患者,不能手术或手术后转移复发不适合化疗患者。

一、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为:C18.902)或直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为:C20xx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NCCN结肠癌、直肠癌TNM分期。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结直癌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临床常见证候:1.脾肾阳虚2.肝肾阴虚3.气血两亏4.痰湿内停5.瘀毒内结(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结直肠癌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结肠癌或直肠癌。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结肠癌或直肠癌结肠恶性肿瘤疾病(ICD10编码为:C18.902)或直肠恶性肿瘤疾病(ICD10编码为:C20xx01)的患者。

2.患者因病情、年龄、体质或个人意愿等缘故,不适宜或不愿接受肿瘤西医治疗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心电图。

(4)肿瘤标志物。

(5)胸、腹、盆部影像学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肠镜、SPECT、基因检测等。

(八)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肾阳虚证治法:温阳健脾(2)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补肝肾(3)气血两亏证治法:益气养血(4)痰湿内停证治法:化痰利湿(5)瘀毒内结证治法:化瘀软坚2.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3.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泡洗、中药灌肠、贴敷疗法、中药熏药治疗、艾灸、超声波治疗等外治法4.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泡洗、食疗、音疗、热疗等6.内科基础治疗7.护理:辨证施护(九)随诊计划住院建议:每隔1~3个月返院,一年4~6次住院治疗;门诊建议:每2~4周返院;外地患者每3月电话随访一次。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最新)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最新)
二、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现状及进展
Wilson K S 等<2007>在英国的研究中,搜集了五年来使用标准 5-Fu疗法有严重毒性的患者,然后接受雷替曲塞的治疗,结果雷替曲塞疗法给予了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Ng M 等 <2005>、Meydan N等<2005>、Nutting C 等 <1999>、Khne CH 等 <1998>研究报告显示,使用5-Fu 治疗后产生心脏毒性后,使用雷替曲塞再治疗后,心脏并发症不会再复发
107.0
g/L
血小板
127.0
10^9/L
三、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及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CASE1
第二次入院〔2015年5月11日
第二次入院〔2015年5月11日
三、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及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CASE1
第二次入院〔2015年5月11日
Scheele J, Stangl R, Altendorf-HofmannA , et al.Indicators of prognosis after hepatic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secondaries.Surgery, 1991, 110∶13
二、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现状及进展
三、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及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CASE1
第二次入院〔2015年5月11日
术中造影提示肿瘤染色不明显,供血动脉不明确,符合转移性肿瘤血供特点 给予局部碘油栓塞后肝右动脉主干灌注雷替曲塞及奥沙利铂药液 术后2小时患者出现恶心不适,给予抑酸、止吐对症治疗后即缓解,术后无其他不适
三、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及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CASE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