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专题

合集下载

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第IA族(碱金属)(一)、包含的金属元素:(氢)锂钠钾铷铯(钫*)(铷和铯在高中阶段了解其危险性即可)(二)、物理性质:质软,具有金属光泽,可燃点低,锂密度小于煤油甚至小于液体石蜡,钠、钾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因此锂封存于固体石蜡中,钠钾保存于煤油中,铷铯因过于活泼需要封存在在充满惰性气体的玻璃安瓿中。

(三)、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①对于锂,R+O2→R2O(无论点燃还是在空气中均只能生成氧化锂)②对于钠,R+O2→R2O(空气中) R+O2→R2O2(点燃)③对于钾,R+O2→R2O(空气中) R+O2→R2O2(氧气不充足时点燃) R+O2→RO2(氧气充足时)因此,我们认为,钾在点燃时的产物为混合物④对于铷和铯,在空气中就可以燃烧,生成复杂氧化物,高中范围内不做过多了解2、与酸反应:R+H+→R++H2(碱金属先与水解氢离子较多的酸反应,然后才与水反应)3、与水反应: R+H2O→ROH+H2①锂与水反应现象:短暂的浮熔游响(因生成了溶解度较小的LiOH,附在锂的表面,影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反应速率越来越慢,直至完全停止)②钠和钾常温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密度小于水,漂浮于水面,,迅速“熔”成小球(实际上是与水反应放热引起的、金属与水发生反应质量体积变小的共同作用,讲授时认为是反应放热),由于生成了氢气,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呲呲的响声,在反应后的溶液里加入酚酞,发现溶液变为粉红色或红色。

③铷铯与水反应的现象:放入水中即发生爆炸反应,十分危险。

4、与有机物的反应:R+M-OH→M-OR+H2(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但仍可以看到低配版的浮熔游响红)5、与卤素反应:R+Cl2→RCl(现象:冒白烟)6、与硫反应:R+S→R2S(爆炸式反应,危险)7、锂与氮反应:Li+N2→Li3N(知道其为一种优良催化剂即可,高中范围内不需要掌握)8、钠与氢气反应:Na+H2→NaH(高温条件)(四)、常见化合物及其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与酸及酸性气体反应,也可以与两性氧化物发生反应OH-+H+→H2O OH-+CO2→CO3-+H2O(过量CO2:OH-+CO2→HCO3-)OH-+Al→AlO2-+H2↑2、碳酸钠(苏打,纯碱)可与酸反应,可与酸性气体反应,可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钠和二氧化碳CO3-+H+→H2O+CO2 CO3-+CO2+H2O→HCO3-3、碳酸氢钠(小苏打)可与酸反应可加热分解HCO3-+H+→H2O+CO2 NaHCO3—△→Na2CO3+H2O+CO2↑4、过氧化钠(优良制氧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可与酸反应(注意反应顺序为先水后酸!),可与水反应可与湿润的二氧化碳反应(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与二氧化硫反应可与三氧化硫反应可以与钠发生归中反应可吸收氮氧化合物Na2O2+H2O→NaOH+O2↑Na2O2+CO2→Na2CO3+O2↑Na2O2+SO2→Na2SO4 Na2O2+SO3→Na2SO4+O2Na2O2+Na→Na2O Na2O2+NO→NaNO2 Na2O2+2NO2= 2NaNO35、氢化钠(强碱性物质,极度危险品)NaH+O2→NaOH(潮湿的空气中极易自燃) 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熔融金属钠中,是有机实验中用途广泛的强碱。

专题06 金属及其化合物(讲)(学生版)

专题06  金属及其化合物(讲)(学生版)
7.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均具有相同的焰色反应,它不是化学变化,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应通过蓝色的钴玻璃片。
8.Na-K合金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9.铝是活泼金属,但铝抗腐蚀性相当强,因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由于Al2O3的熔点高于Al的熔点,故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直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10.铝热反应不仅仅是单质铝与Fe2O3反应,还包含制取其他难熔金属的反应,由于铝热剂是混合物,故铝热反应不能用于工业上冶炼铁。注意铝热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唯一一类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
11.并不是Al与所有金属氧化物均能组成铝热剂,该金属氧化物对应的金属活泼性应比铝弱。
12.Al2O3、Al(OH)3与NaOH溶液的反应常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Al(OH)3不溶于氨水,所以实验室常用铝盐和氨水来制备Al(OH)3。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高频考点一金属单质的性质
1.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
(1)钠及其化合物
①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钠被氧化成Na2O和Na2O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②钠与酸反应时,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
③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和水的反应
与冷水剧
烈反应
与沸水缓
慢反应
高温与水
蒸气反应

不跟水反应
生成碱和氢气
生成氧化
物和氢气
和酸的
反应
剧烈反应
反应逐渐减缓

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放出H2;与浓硫酸、浓硝酸及稀硝酸反应,不放出H2,一般产物为:盐+水+成酸元素的低价化合物

第 6 讲 金属专题

第 6 讲 金属专题

第 6 讲金属专题例题练习题答案例1 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答案】A练1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下列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 B.玻璃钢 C.焊锡 D.18K金【答案】B例2 根据有关报导,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

为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实验,一周后观察到①中铁钉生锈,请回答下列问题:(1)铁生锈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3)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答案】(1)铁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2)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如喷漆等(或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3)节约金属资源(或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练2 世界上每年都有将近总产量十分之一的钢铁锈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分别取3 枚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1) 进行实验一时,老师指导同学们先向迅速冷却后的沸水中,放入一截打磨光亮的略长于铁钉的镁带,几分钟后再放入铁钉。

镁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去水中的氧气(2) 大多数同学都观察到了实验一、实验二中铁钉无锈,实验三中铁钉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却发现本组实验二中的铁钉表面出现了少量铁锈,经仔细检查后发现胶塞已塞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石灰的量不足(或生石灰已失效,铁钉与生石灰直接接触,合理即可)(3) 工业上用锈蚀的废旧铁制品可以回炉炼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中考化学金属专题

中考化学金属专题

身边化学物质——金属专题〔一〕了解金属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与社会开展中重要作用。

★★1、某新型防盗盗玻璃为多层构造,每层中间嵌有极细金属线,当玻璃被打碎时与金属线相连警报系统就马上报警,这利用了金属( ),铁锅可以做饭利用了金属〔〕2、金属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属于金属共性是A.很大硬度B.很高熔点C.良好导电性D.都能与稀硫酸反响制取氢气3、⑴采用特殊工艺加工,可使普通铁变成纳米材料,能得到薄得像玻璃纸一样“铁片〞与直径不到头发丝十分之一“铁丝〞,说明铁具有良好。

4、金属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属于金属共性是A.很大硬度B.很高熔点C.良好导电性D.都能与稀硫酸反响制取氢气5、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金属。

〔1〕根据以下图,总结金属具有物理性质有。

铁锅铜导线铝箔〔2〕铝制品具有很好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二〕知道生铁与钢是重要合金。

★6、铁、铜等金属在我们生活与工业生产中应用很广。

〔1〕制造汽车所用钢材是〔填“铁〞或“铜〞〕合金,这种金属在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面;为保护汽车金属外壳,外表通常喷一层油漆,其主要作用是隔绝,防止金属锈蚀。

7、炼铁厂通常以焦炭〔主要成分是C〕、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响过程如下:写出CO与赤铁矿反响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炼出生铁粉末放入烧杯中,参加过量稀盐酸,可观察到现象是。

〔三〕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简单方法。

★★8、〔1〕铁是很重要金属材料。

钢是含有少量及其它金属铁。

钢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共同反响结果。

工厂中铁制品在电镀前一般要用酸液浸洗,以除去外表铁锈,写出用硫酸除铁锈反响化学方程式。

请任意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措施。

9、〔3〕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份为氧化铁〕炼铁化学反响方程式为 。

世界上每年有近四分之一钢铁被锈蚀,为了保护金属资源我们必须学会防锈,以下介绍实例只利用隔绝氧气来到达防锈是: 。

初中化学金属复习专题

初中化学金属复习专题

含碳量 0.03%~2
%
两者性能不同的主 要原因是含碳量不

铜锌合金 铜锡合金 ——
可制作 紫红色铜为纯铜 “人造骨”
知识点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 (1)反应通式: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2)反应条件:氧气与金属的反应条件与金_属__活_动__性____有关。活泼 金属常温下即可与氧气发生反应,活动性次之的金属与氧气反应需 要点燃、加热或高温条件,不活泼的金属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如 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热分解法:该法可冶炼某些不活泼金属。例如:
2HgO====2Hg+O2↑。 Ⅲ.热还原法:该法可冶炼较活泼的金属,C、H 、活泼金属、一氧化
(1)碳作还原剂。①MgO+C△Mg+CO↑;②ZnO+C△Zn+CO↑,这两个化
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置换反应。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
生 ①判断金属能否和酸反应
金属必须位于氢前 酸为盐酸或稀硫酸
单质金属(K、Ca、Na除外)必须排在盐 ②判断金属与盐能否发生反应 中金属的前面
盐必须可溶
(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记忆口诀 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采用谐 音法记忆,即“嫁给那美女,身体细纤轻,统共一百斤。”
固体由紫红色变成黑色
化合 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 (1)反应通式:金属+酸→盐+H2↑。 (2)反应条件:金属活动性排在H前。
示例
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现象
Mg+2HCl====

高三化学专题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高三化学专题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强化练1.Al 、Fe 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 .两者的单质都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常温条件下,两种金属都能溶解于浓硫酸中D .制备AlCl 3、FeCl 3,均不能采用将其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解析:氧化铁(或氧化亚铁)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A 错;铝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B 错;常温下铝和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内部金属被氧化,C 错;氯化铝和氯化铁都能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物和盐酸,若将它们的水溶液蒸干,则会促进它们继续水解最终无法得到相应的氯化物,所以D 正确。

答案:D2.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乙是( ) 乙←――化合反应甲――→复分解反应乙A .HClB .FeCl 2C .KOHD .NaHCO 3解析:由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知,甲、乙均为化合物,甲→乙发生化合反应。

由转化关系可知,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HCl ,A 不选;若乙为FeCl 2,甲→乙的化合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满足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B 不选;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KOH ,C 不选;若甲为碳酸钠,与少量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故选D 。

答案:D3.(2018·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HCO 3(s)――→△Na 2CO 3(s)――→饱和石灰水NaOH(aq)B .Al(s)――→NaOH (aq )NaAlO 2(aq)――→过量HCl (aq )Al(OH)3(s)C .AgNO 3(aq)――→氨水[Ag(NH 3)2]+(aq)――→蔗糖(aq )Ag(s)D .Fe 2O 3(s)――→Al 高温Fe(s)――→HCl (aq )FeCl 3(aq) 解析:B 项,NaAlO 2(aq)与过量HCl(aq)反应,生成AlCl 3,错误;C 项,蔗糖(aq)中无醛基,不能与[Ag(NH 3)2]+(aq)反应生成Ag(s),错误;D 项,Fe(s)与HCl(aq)反应生成FeCl 2(aq),错误。

初三化学复习专题 金属的性质及计算

初三化学复习专题  金属的性质及计算

初三化学复习专题金属的性质及计算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2、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汞:熔点最低的金属3、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好二、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 l Zn Fe S n Pb (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三、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越剧烈。

例如:铁和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2、金属+ 酸→盐+ H2↑写出金属镁、铝和锌分别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Fe + CuSO4Cu+ AgNO3设计实验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大于铜,实验试剂自选练习题一、选择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铁B.氧C.硅D.铝2.将适量的铁粉投入到盐酸中,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A.溶液变成浅绿色B有无色气体产生C.铁粉不断减少D有棕色沉淀生成3.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与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A.氯化镁B.氯化锌C.氯化铁D.氯化铝4.盐酸与生铁反应,当生铁反应完毕后,烧杯里留有少量黑色物质,其主要物质为()A.氧化铁B.四氧化三铁C.碳D.铁粉5.不锈钢中除了铁之外,其余的两种主要的金属元素是()A.镍、铬B.锰、铬C.铬、钨D.锰、钨6.铁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生锈,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错误的是()A.铁生锈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C.铁生锈的本质就是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放出7.将铁片插入下列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盐酸B.硫酸铜C.稀硫酸D.硫酸亚铁8.某不纯的铁块5.6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全部溶解,放出氢气为0.21g,则铁块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铜B.锌C.碳D.镁9.还原铁的某氧化物2.16g,可以得到1.68g。

金属部分专题练习

金属部分专题练习

高三专题复习—金属1.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Na 2S23C 2O 2 , H 2O S CO 22CO 2+H 2OC 2H 52.铝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34)2NaOH HCl322O3.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232+2HCl H 2SO O 2 , H 2O H 2SO 4H 2SO KSCN高考化学试卷金属题目汇编1、(00上海)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 硬铝 (B )黄铜 (C) 钢铁 (D )水银2、(02上海,1)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A Mg 2+B Ca 2+C Na +D Fe 3+3、(03上海,22)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A NaHSO 3粉末加入HNO 3溶液中B H 2S 气体通入氯水中C NaOH 溶液滴入Ba(HCO 3)2溶液中D CO 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04上海,4)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A.MgB. CuC. AgD. H25、(05上海,17)某500mL溶液中含0.1molFe2+、0.2molFe3+,加入0.2mol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A.0.4mol/L B.0.6mol/L C.0.8mol/L D.1.0mol/L6、(06上海)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

右图表示的是向A1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A1(OH)3比BaSO4多B c-d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AlO2-比Ba2+多C a-d时沉淀的物质的量:BaSO4可能小于A1(OH)3D d-e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Ba2+可能等于OH-7、(07上海 18)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2、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放出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对X、Y、Z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X>Y>ZB.Y>X>ZC.X>Z>YD.无法判断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把少量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

向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固体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有白色固体生成。

该粉末中肯定没有的物质是A、CaCO3B、Na2SO4C、BaCl2D、NaCl4、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5、现有两份纯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石灰石,其中①小块状石灰石;②粉末状石灰石。

它们分别跟足量的相同的盐酸充分反应,则反应时间和CO2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6、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D.产生H2的速率N>M7、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8、在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A.滤液中一定有Fe(NO3)3 B.滤渣只含Ag和Cu,一定无ZnC.滤渣中一定有Ag、Cu、Fe和Zn D.滤渣中一定有Ag、Cu和Fe,一定无Zn9、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AgNO3、Cu(NO3)2、Zn(NO3)2、Fe(NO3)2 B.滤液中一定含Fe(NO3)2,可能含Zn(NO3)2C.滤液中一定含Fe(NO3)2、Zn(NO3)2,不含Cu(NO3)2、AgNO3 D.滤液中一定含Fe(NO3)2、Zn(NO3)2,可能含Cu(NO3)210、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根据右图所示信息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①金属活动性A>B ②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A>B③两份盐酸可能同时反应完④与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A>B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相同质量的铁、锌、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曲线①②③④对应的金属是()A.铝、镁、锌、铁B.铁、锌、镁、铝 C.铝、镁、铁、锌 D.锌、镁、铁、铝12、向Fe(NO3)2、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下列关于得到的溶液或滤渣的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中存在微量H+和OH-)()A.若滤液中含有Fe2+,则滤渣中一定不含FeB.若滤渣中含Cu,则滤液中一定含Fe2+C.若滤渣中含Zn,则滤液中含2种离子D.若滤渣中不含Zn,则滤液中至少含3种离13、一定量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不溶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镁粉的质量比为下列的()A. 1 :1B. 4 :3C. 2 :3D. 3 :214、把一定量的Fe粉放入AgNO3、Cu(NO3)2、Zn(NO3)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滤出的固体和滤液中溶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Fe(NO3)2、Zn(NO3)2,可能含有AgNO3B.滤出的固体中有Ag、Cu,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Fe(NO3)2、Zn(NO3)2C.滤出的固体中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D.滤出的固体中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可能含有Cu(NO3)215、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A、硝酸亚铁,硝酸银B、硝酸亚铁,硝酸银C、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D、硝酸亚铁16、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y>x>z B.z>x>y C.z>y>x D.无法确定17、4.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其中可行的是()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8、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分别注入100g7.3%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钙粉末,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镁粉,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A.在左盘上放4g砝码B. 在左盘上放6g砝码C.移动游码至3.4g刻度D. 移动游码至7.6g刻度19、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 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g是理想的燃料B.e与f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C.b和c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20、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 + H2SO4 == XSO4 + H2↑;Y + Z(NO3)2 == Y(NO3)2 + Z;Z + X(NO3)2 == Z(NO3)2 + X。

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H>Y>Z B.X>H>Z>Y C.Z>Y>X>H D.Y>Z>X>H21、16.A~J分别为九年级化学学过的不同纯净物,它们存在右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为铁锈的主要成分,E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常温下B、D、F、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J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反应②、④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E__________,J__________。

(2)化合物W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请回答:(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2)固体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3)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四、多项选择23、铁和铜都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 3FeCl2,Cu+2FeCl3 CuCl2 +2FeCl2若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中有金属剩余。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剩余金属只有Fe B.剩余金属一定有CuC.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有FeCl3 D.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FeCl224、有一Fe与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80%。

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A.7.6g B.15.2g C.20.0g D.40.0g25、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A.放出H2的质量是A>B>C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五、实验,探究题26、盐酸先生闻迷宫,前面有很多妖魔鬼怪会“吃掉”它(即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或物质的溶液),盐酸先生必须避开它,否则会被“吃掉”.(1)试将盐酸走出迷宫不会被“吃掉”的路线,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用序号相连);(2)写出“吃掉”盐酸的置换反应;(3)盐酸想走捷径,从最近距离走出,却被“吃掉”,生成一种固体时叫“干冰”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4)用迷宫中的物质检验(3)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7、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装置B中仪器R是分液漏斗,可以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回答:(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2)分解过氧化氢制得的氧气常带有少量水蒸气,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气体从发生装置出来后,经过的导气管口正确的连接顺序是()()()()()(3)若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_________气体。

收集该气体时通常用法。

制这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常要加入二氧化锰做剂,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其化学方程式为;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在试管口放。

28、铁是容易生锈的金属,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⑴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将干燥的氧气通入A、B瓶内,大约经4~5min,A处的铁丝依然光亮,而B处的铁丝表面变暗,C中铁丝依然光亮。

A、B进行对比,现象不同,说明铁生锈与 _____-___ 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