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工作面强制放顶措施
采煤工作面强制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CHAPTER 05
强制放顶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确保在强制放顶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佩戴个 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放顶工具等。
针对不同的采煤工作面地形和条件,制定个性化的放顶方案 ,确保操作规程的适用性。
加强人员培训与组织管理
对参与强制放顶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强制放顶主要用于采煤工作面及采区巷道冒顶时的顶板控制,以及大断面巷道或 硐室的施工顶板控制。
强制放顶的目的
防止采空区顶板大面积悬顶,消除采空区大面积冒顶造成跨 工作面、巷道等事故的隐患。
保证工作面及巷道的正常维护,保证正常的安全生产系统。
强制放顶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采煤工作面及采区巷道冒顶时的顶板控制。
预警机制建立
根据监测数据,建立预警机制,当发现顶板异常情况 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要点一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强制放顶过程中的紧急应对预案,包括发生冒顶 、人员受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要点二
安全避险设施设置
在采煤工作面设置安全避险设施,如紧急撤离通道、 避难硐室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撤离和 躲避。
通过实施这些安全管理措施,该矿区的强制放顶技术得到了安全、可靠的实施,有效保证 了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更新警示标志
在关键位置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及时更新标志内 容,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后期顶板动态监测与维护
监测顶板动态
定期对放顶后的顶板进行监测,如采用超声波、钻孔窥视等方法,掌握顶板的动 态变化情况。
维护顶板稳定
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在煤矿生产中,综采工作面是一项重要的矿井开采工艺,也是煤矿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综采工作面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复杂,存在着众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必须采取一系列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对于综采工作面的支护方式,应采用合理的支架装备,并按照煤矿安全标准进行支护。
常用的支护形式有采用采用液压支架、锚杆支护、板支式支护等。
液压支架具有支承力大、支护稳定、调整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综采工作面。
锚杆支护是通过在巷道顶板、煤墙和煤底使用锚杆进行支护,增强巷道的稳定性。
板支式支护则是通过在巷道顶板设置钢板与锚杆进行支护,适用于煤岩层控制性差的情况。
通过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并加强支护质量监督,可以确保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防止事故发生。
其次,综采工作面的通风措施是综采安全的重要保障。
采用适当的通风方案,可以稀释瓦斯浓度,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在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的设计上,应设置合理的风流分区,保证通风的均匀和合理。
同时,引入新风的位置和方向也需要注意,确保新风能够有效地通过人工开挖的巷道到达作业面,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
另外,还需要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避免风流过强,以免对支护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
此外,综采工作面还应该进行瓦斯抽放和防治措施。
瓦斯的抽放主要是通过设置瓦斯抽放孔、瓦斯抽放井等设备进行瓦斯的抽放和引导,降低瓦斯浓度。
瓦斯的防治则是通过改进开采方法和加强管理,减少瓦斯的产生和积聚。
瓦斯抽放和防治工作的关键是要做好瓦斯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瓦斯的积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还要对人员进行瓦斯防治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综采工作面还需要加强对火灾的预防和控制。
火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风险,特别是在综采工作面产生的煤尘易燃易爆,更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在综采工作面放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煤尘的控制,避免引发火灾。
15101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15101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一、情况描述由于15101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顶板采用锚杆、锚网和锚索联合支护,退锚不及时可能导致回采工作面顶板出现悬顶现象。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保障1510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安全平稳。
根据矿领导研究决定为了避免回采工作面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后,但老顶仍未夸落。
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二、强制放顶具体措施1、强制放顶工艺(1)打眼工具强制放顶采用MQT-120型锚杆钻机施工,采用B19中空六方接长钻杆配Φ32mm的合金钢钻头。
2、炮眼布置(1)在15101综采工作面上端头采用切顶线向采空区方向打炮眼,炮眼方位角27°,仰角45°;炮眼布置在上下端头切顶线前800mm,与铅垂线方向夹角为15°,孔深度3800mm左右(过15#煤1m),炮孔间距为1500mm,预计3个炮眼,装爆破采用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采用炸药规格为直径Φ32×200mm/卷,爆破孔口采用炮泥封孔。
采用3卷炸药,现场根据15号煤顶板岩石厚度要进行适当调整。
(2)15101工作面下端头采用切眼往外使用风动锚杆钻机配合Φ42mm的钻头,打设切顶孔,切缝孔距轨道顺槽非回采帮800mm,与铅垂线方向夹角为15°,孔深度3800mm左右(过15#煤1m),炮孔间距为300mm,(一次爆破不超过5000mm)钻头直径为42mm,爆破采用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采用炸药规格为直径Φ32×200mm/卷,爆破孔口采用炮泥封孔。
采用3卷炸药,现场根据15号煤顶板岩石厚度要进行适当调整。
3、爆破方法(1)爆破采用正向装药结构,串联联线方式,使用瞬发电雷管,III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必须使用水炮泥。
(2)施工顺序:钻眼前准备→检查瓦斯→钻眼→吹眼→检查瓦斯→装药联线→检查瓦斯→撤人设警戒→爆破→检查瓦斯及爆破效果→洒水灭尘、维护顶板→出渣→顶板检查。
煤矿1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1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强制放顶的概念煤矿作业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往往会出现煤岩结合体失稳,导致工作面顶板下移,严重时会引发冒顶事故。
为了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必须在工作面进行顶板控制,其中强制放顶是一种安全技术措施,通过采用强制层间割帮、放顶和加固等方式,使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约束力降到最小,从而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
强制放顶的目的在于降低工作面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约束力,从而减少顶板失稳的危险,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煤矿1工作面的强制放顶技术措施煤矿1工作面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工作面,属于井下采煤工作面,其采高较大,矿压较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保证煤矿1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必须采用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其中强制放顶是关键措施之一。
1. 层间割帮技术层间割帮技术是强制放顶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将顶板分层进行割帮,使各个层之间失稳互不影响,从而降低了煤层体的矿压力,并减少了工作面的冒顶危险。
煤矿1工作面采用多次割帮的方式,即在采完一层薄煤层后,再进行一次层间割帮。
这种方式能够使煤层体的应力释放更彻底,进一步提高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水平。
2. 强制放顶技术强制放顶是指对采出煤层的矿山构造进行强制层间割帮,将顶板层间的约束力削弱,从而使顶板自由下沉,减少压力集中程度,增强了顶板的稳定性。
在煤矿1工作面中,强制放顶技术是保证顶板稳定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一些分区间、分段措施,同时实现控制岩层移动及避免了工作面顶板突出,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3. 松散帮加固技术松散帮加固技术是一种加强工作面支护结构的技术手段。
煤矿1工作面使用松散帮杆的方式进行加固,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工作面围岩松散、支护不力等问题,同时也可以改善围岩稳定性,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此外,该技术的灵活性也非常高,可以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进行定制,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结语煤矿1工作面是一个典型的井下采煤工作面,采高大,危险系数也相对较高。
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一、情况描述:综采工作面每隔20—30米会出现一次周期来压。
由于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顶板采用锚杆、锚网和锚索联合支护,导致在推进过程中,运输、回风两端头靠帮的顶板有时会出现老塘悬顶现象。
为了避免运输、回风两端头靠帮的顶板有时达到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后,但老顶仍未夸落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二、强制放顶具体措施:1、强制放顶工艺1。
1、打眼工具强制放顶时采用YT28型气腿凿岩机打眼,3 m长六棱中空钎杆,Φ28mm“一”字型钻头,气腿、风管、水管等。
2、炮眼布置2。
1两端头强制放顶时,根据放顶情况,相应增加或减少炮眼布置,每排约7个炮眼,要求间排距为600mm×600mm。
(也可根据现场放顶实际情况确定炮眼排数及装药量)详见附图。
2.2运输顺槽炮眼距顺槽煤柱帮0。
5处米呈一线布置,炮眼在切顶柱前打设,斜向上成30度角,形成一排。
炮眼间排距视垮落情况和柱的间隙而定,眼深3m,装药量0。
6Kg,封泥长度不低于1.0m,使用2个水炮泥,当炮眼推进到滞后于切顶线0.3 m时,进行装药、爆破,爆破时采用正向爆破。
2。
3回风顺槽炮眼距煤柱帮0.5米由呈一线布置,炮眼在切顶柱前打设,斜向上成30度角,形成一排。
炮眼间排距视垮落情况和柱的间隙而定,眼深3m,装药量0。
6Kg,封泥长度不低于1.0m,使用2个水炮泥,当炮眼推进到滞后于切顶线0。
3m时,进行装药、爆破,爆破时采用正向爆破。
3、爆破方法3。
1采用串联预裂松动正向爆破,一次打眼,一次装药,一次起爆。
炸药采用煤矿许用3号炸药,矿许用延期毫秒电雷管,正向起爆.3.2施工顺序:预先在支架前的超前支护下选眼→安置打眼设备→打眼→装药、联线→待割煤移架后使炮眼进入采空区滞后切顶柱0。
3m处→停止作业撤出人员进行放炮→检查支设好切顶支柱发现崩到及时修复。
三、安全作业方法:1、由现场跟班安全及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可拆除的顶板锚杆的托盘、锚索的托盘及时拆卸;2、拆卸托盘等器具必须在超前支护段进行。
回采工作面强制放顶措施

贞丰县挽澜乡岔河联营煤矿20210采面机头尾巷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赖根华编制日期:2016年12月10日职工学习签字栏学习内容:210采面机头尾巷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会审表20210采面机头尾巷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我矿20210回采工作面顺槽机头尾巷垮落不充分,悬顶达6m,不利于安全生产,因此,决定对该采面机尾段顶板进行强制放顶,特制订本措施。
一、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1、保证工作机头机尾“四对八梁”支柱的支护数量与质量,失效柱子必须及时更换。
2、为防止顶板突然来压摧倒支柱,每组梁后加打戗柱。
3、机头悬顶地段打齐密集柱及关门柱,并将所有单体柱进行二次注液,放炮后要将崩倒的支架重新支设好。
4、工作面支柱支好迎山角,保证支柱迎山有力,工作面支柱初撑力必须达到90KN。
二、强制放顶炮眼布置1、在采煤工作面第三排、第二排及第一排支柱外侧施工炮眼;2、使用凿岩机打眼,炮眼数每排6个,第一个炮眼距20210运输巷下帮0.5米处,眼距0.8米,沿采面方向布置;3、炮眼深2米,仰角60˚。
4、施工炮眼时必须在控顶范围内、即在切顶线内操作,严禁在采空区内作业。
三、装药及爆破要求1、每个炮眼装药数量为4节;2、炮泥必须使用粘土炮泥封孔,且长度不得小于1.0米,炮泥外装1~2个水炮泥;3、放炮必须坚持“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制度,爆破地点为20210运输巷距爆破点100米外,并在20210运输巷、集中回风巷与20210回风巷交叉口处设置放炮警戒。
确定警戒区域内无人时方可放炮。
四、放炮操作当完成了前三项要求时可实施爆破。
第一排炮眼放炮后采面将向前推进,如机尾段直接顶充分冒落,则说明该强制放顶措施实施成功,否则,必须在第二排或第三排炮眼中重新装药、放炮,直至直接顶完全垮落,每一轮放炮安全技术措施同第一次。
回采工作面强制放顶措施

回采工作面强制放顶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回采工作面强制放顶措施11803回采工作面初采以后,由于顶板不能及时垮落,造成了老塘(采空区)悬顶面积超过规定,对工作面控顶区构成威胁。
为了加强工作面的顶板安全管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我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2012年于2月8日下午开会研究对此采面人工强制放顶措施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
本措施同样适用于此采面推进过程中悬顶面积超过规定时(悬顶面积超过25=10m?)。
一、炮眼布置及起爆方式:1、采煤工作面(悬顶面积超过25=10m?)初次来压前(老顶未跨落前),在采煤工作面控顶区的切顶排平行切断线处向顶板按60~70用凿岩机打一排炮眼,眼距0.8m,眼深2.0m。
2、采煤工作面上回风巷及下运输巷,在采煤工作面控顶区的切顶排平行切断线处向顶板按60~70用凿岩机打一排炮眼,眼距0.8m,眼深2.0m。
3、每个炮眼装药量为3个药卷,炮泥将剩余炮眼全部填满,每次起爆炮眼不超过4个,采用串联联线方式,分次装药分次起爆。
二、工作面特殊支护:1、正常采煤情况下见四放一,成排成行布置,柱排距、趄柱、切顶柱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严禁单梁单柱。
2、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用4对8架型钢支护;上下出口超前支护不低于20米。
三、安全措施1、矿成立11803采面人工强制放顶领导小组:第 2 页共 6 页组长:刘延安;副组长:李玉江、苏成泉;成员:刘长山、孙鲁华、王保国、叶大刚、王长栋、丁慎万、孟现福。
2、工作面自全煤运输道开面开始向前回采,向前采至最大控顶距(4.2m)后必须立即按规定加齐切顶柱(后排每柱档1棵点柱)及趄柱,所支切顶柱必须足顶实底,迎山有力,工作面支柱要拉线调直、调整,顶梁要垂直于工作面煤壁按前七后三支设,工作面支柱排距为1000mm,柱距为800mm。
3、工作面初放开始,初放小组必须进入工作状态,小组成员要轮流跟班,监视顶板变化状态,具体安排初放期间的各项工作,抓好现场的措施落实兑现,确保安全生产。
40110工作面上下隅角强制放顶措施

40110工作面上、下隅角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40110工作面在推采的过程中,工作面上、下隅角处悬顶不能自然垮落,为保证40110工作面的安全顺利回采,须对工作面上、下隅角处悬顶采取强制放顶方法,使悬顶及时垮落。
为保证工作面上、下隅角强制放顶措施的安全实施,特编写此上、下隅角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案1、强制放顶爆破方案运、回顺震动炮工作面每正常组织生产一个圆班进行一次,震动炮采用锚索机打眼、人工爆破作业的方式进行,由检修班实施。
(1)运、回顺震动炮沿巷道横断面布置四个深层炮眼,炮眼深度根据顶煤厚度而定,要求深入煤层顶板以上2m但不得少于5m,炮眼封泥长度不得小于2.5m。
(2)运、回顺震动炮沿巷道纵向布置三个普通炮眼,炮眼深度打至煤层顶板,炮眼深度根据顶煤厚度而定但不得少于4m,封泥长度不得小于2m。
(3)回顺高度3.4米,宽度5.4米,回顺震动炮在回顺超前支架外向外布置,炮眼横向,纵向各布置一排,共7个炮眼,呈“⎣”形,回顺纵向的炮眼沿巷道上帮布置,且保证与上隅角瓦斯抽放管的距离保持在1m以上。
炮眼间距纵向1.6m,横向1.5m,具体位置见附图1。
(4)运顺高度3.3米,宽度5.4米,运顺震动炮在运顺超前架外向外布置,炮眼横向,纵向各布置一排,共7个炮眼,呈“⎦”形,运顺纵向的炮眼可紧靠下帮布置。
纵向炮眼间距为1.6m,横向1.5m,具体位置见附图1。
(5)爆破法强制放顶时炮眼采用启动手持锚索机打眼,毫秒爆破方式进行处理。
(6)电雷管必须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炸药选用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
(7)回顺靠近上帮的炮眼向上帮煤墙倾斜打设,运顺炮眼垂直顶板打设,运、回顺横向炮眼装药量不超过10节药(2.0Kg),封泥长度不得小于2.5m,纵向炮眼装药量不超过8节药(1.6Kg),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2.0m,装药方式采用正向装药,炮眼使用水泡泥加黄土进行封孔,炮眼孔要用黄土填满封实,严禁用煤粉或其他可燃性物品进行充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采工作面强制放顶措施
11803回采工作面初采以后,由于顶板不能及时垮落,造成了老塘(采空区)悬顶面积超过规定,对工作面控顶区构成威胁。
为了加强工作面的顶板安全管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我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2012年于2月8日下午开会研究对此采面人工强制放顶措施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
本措施同样适用于此采面推进过程中悬顶面积超过规定时(悬顶面积超过2×5=10m?)。
一、炮眼布置及起爆方式:
1、采煤工作面(悬顶面积超过2×5=10m?)初次来压前(老顶未跨落前),在采煤工作面控顶区的切顶排平行切断线处向顶板按60~70°用凿岩机打一排炮眼,眼距0.8m,眼深2.0m。
2、采煤工作面上回风巷及下运输巷,在采煤工作面控顶区的切顶排平行切断线处向顶板按60~70°用凿岩机打一排炮眼,眼距0.8m,眼深2.0m。
3、每个炮眼装药量为3个药卷,炮泥将剩余炮眼全部填满,每次起爆炮眼不超过4个,采用串联联线方式,分次装药分次起爆。
二、工作面特殊支护:
1、正常采煤情况下“见四放一”,成排成行布置,柱排距、趄柱、切顶柱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严禁单梁单柱。
2、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用4对8架π型钢支护;上下出口超前支护不低于20米。
三、安全措施
1、矿成立11803采面人工强制放顶领导小组:
组长:刘延安;
副组长:李玉江、苏成泉;
成员:刘长山、孙鲁华、王保国、叶大刚、王长栋、丁慎万、孟现福。
2、工作面自全煤运输道开面开始向前回采,向前采至最大控顶距(4.2m)后必须立即按规定加齐切顶柱(后排每柱档1棵点柱)及趄柱,所支切顶柱必须足顶实底,迎山有力,工作面支柱要拉线调直、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