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2.2奇妙的二氧化碳)课件

合集下载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的罪魁祸首”
学以致用
1、有一瓶无色无味气体,如何证明它是二氧化碳?
2、你有几种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3、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有白色物质,你知道 是什么吗?
4、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于石灰水中, 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A
B
•溶解在水中的部分CO2跟水反应,生成 了碳酸(H2CO3)。溶液由紫色→红色
★ 二氧化碳+ 水=碳酸 CO2 H2O H2CO3
•碳酸(H2CO3)不稳定,加热时分解成 了二氧化碳和水。 溶液由 红色→紫色
加热
★ 碳酸 == 二氧化碳 +水
H2CO3 CO2 H2O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举例: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干冰”,易升华。 升华时吸热使水蒸 气液化成小液滴。
可制造舞台上的云雾、还能 人工降雨、还可做致冷剂
1、观看视频得出二氧化碳的密 度?
2、讨论向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 体倒入约三分之一的水,迅速拧 紧瓶塞,并振荡,瓶子变瘪了, 得出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结论: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就会影响人
体健康。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 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
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6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
止,以致死亡
学完本节后你应该知道
1.
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

理 密度大于空气
二 氧

质 能溶于水


不能供给呼吸

性 质

通常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学 能与水反应成碳酸:二氧化碳+ 水=碳酸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本节小结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产生途径: 消耗途径: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 “干冰”。
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能与水反应
3、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做致冷剂、做汽水、温室肥
料等等。
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在人口密集的地方, 要注意通风换气。
1、CO2气体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D)
A、溶于水 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2、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不是因为它( B )
A、本身不燃烧
B、能溶于水
C、不支持燃烧
D、密度比空气大
常用于二氧化 碳气体的检验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白色固 体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北方农村有用地窖储藏蔬菜的习惯,农民在下 地窖的时候,常常会发生眩晕昏倒甚至死亡的 事件。你知道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吗?如何 才能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呢?
做 灯 火 实 验
奇妙的二氧化碳
CO2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面对温室效应,我们能做什么?
• 减少煤、石油的燃烧 • 多植树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 味的气

密度比 空气大
固体二氧化 碳俗称“干 冰”易升华, 升华时吸热。
能溶于 水
体积比 1:1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2奇妙的二氧化碳PPT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2.2奇妙的二氧化碳PPT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制汽水
温室大棚肥料
灭火器
二氧化碳
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性质的总结
1、无色无味气体
1、CO2既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2、能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 4、干冰—固态
物化
理 性
co2
学 性
2、不能供给呼吸 3、CO2能与水的反 应
CO2
质 质 4、CO2能与石灰水的
易升华
反应(石灰水变浑浊,
用来鉴定CO2)
死狗洞
D.往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当生成BaCO3沉淀时,(CO32-)/ c(S042-)=0.02 A.Na+、H+、SO32-、HClO B.Al3+、Mg2+、OH-、CO32【解析】 B. SO2和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 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之,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以此解答 该题。 【解析】 【答案】C 19. 下列有关非金属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 C. 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血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时即停止加热 答案选B。 D. 温度和压强未知,所以气体摩尔体积未知,导致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计算含有原子数,故D错误。 C. 铁容器可以盛放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
CaCO3 H2O
(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 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需
在室内生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
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4、不供给呼吸 5、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想一想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 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 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 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 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 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 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C、二氧化碳有毒,所以不能供人呼吸
D、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 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CO2的来源有____含__碳__燃__料__的___燃__烧_____(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
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温室效应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加热
碳酸
二氧化碳 + 水
H2CO3 → CO2 + H2O
【实验5】
打开一瓶汽水饮料,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 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 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 钙起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上升,一些沿海城市被淹没; ②有些在方炎热的无法居; ③气温上升,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富饶
的土地变成沙漠;
(3)防治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植树造林,栽花种草; 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学习主题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观察思考】
打开汽水瓶,有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铁+硫酸—→硫酸亚铁+氢气 B、铝+氧气—→氧化铝 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碳+氧气 D、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C)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结束
C 3、有关C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于水,有毒,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B、难溶于水,比空气重,无毒
C、 能溶于水,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不支
持燃烧
D、因为它有毒,所以不能供呼吸
结束
4、除去O2中混有的CO2,最好的方法是
( B)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B、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D、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木炭层
②:A为高锰酸钾 B氧气 C为碳 D为二氧化碳
2016年9月28日
二、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甲烷、一氧化二 氮、氟氯烃等气 体,能阻止地球 表面的热量向外 散发,使地球表 面的平均气温升 高,这就是“温 室效应”。
拓宽视野
温室效应的危害性后果:
1.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3.土地干旱,沙漠面积增大; 4.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5.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等。
1、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
A 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结束
C 2、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
)
A、密度比空气大
B、可以溶解在水里
C、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
D、CO2分子可以与紫色石蕊直接反应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一个“死狗洞”,狗、猫等动 物一走进去,挣扎几分钟就死了,人却可以安然无恙地通过 这个洞。迷信的人因此说,洞里面有“屠狗妖”。为什么会 有如此奇异的现象呢?
有一天,科学家波曼尔专程来到这个洞,他在洞里到处寻 觅,始终未见“屠狗妖”,却见洞内到处倒悬着很多钟乳石, 地下丛生着石笋,湿漉漉的泥土里冒着气泡。这一切使波曼 尔恍然大悟。接着他在洞内做了两个简单实验,发现了“屠 狗妖”的秘密,你想知道吗?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查问测效,及时补学
5.(2016•南宁)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
A.供给呼吸 B.用于灭火 C.用作气体肥料 D.生产碳酸饮料
课堂小结,提升思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悟?
再见!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干_冰_____
追问互助,合作深学
我们喝的汽水等饮料中是如何更多 的溶解二氧化碳的呢?
通常情况下,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
精问深发,合作探学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能与 石灰水
反应
现象:__澄_清__石_灰__水__变_浑__浊____________________
追问互助,合作深学
1.空气中二氧化碳是否越多越好呢?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后果?
地球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 海城市淹没,土壤沙漠化,厄尔尼诺现象等
3.如何减缓温室效应呢?
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
精问深发,自主探学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 无色、无味的气体 , 密度比空气大; ___能__溶_于__水__ 。
查问测效,及时补学
2.(2016•永州)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B )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查问测效,及时补学
3.(2016•广东)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 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
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A )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学课件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学课件
第十九页,共四十一页。
新课讲解
想一想
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糖水,是化合反应吗?为什么?
不是,该变化为物理变化,化合反应为化学变化反类型
第二十页,共四十一页。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B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新课讲解
解析:(1)解析:二氧化碳使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 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且不助燃、不可燃(化学性质 ),A错误;二氧化碳倾倒后,后端下沉,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 比空气的大(物理性质) ,B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错误;瓶子 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D错误 。
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④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 化碳已集满。 ⑤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
是二氧化碳。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一页。
新课讲解
思考
二氧化碳在有的场合还可作为灭火剂 使用,你知道它的灭火原理吗?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一页。
新课讲解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一页。
新课讲解
5.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向 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水面稳定后不持续下降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或大理石) ,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 酸。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一页。
新课讲解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一页,共四十一页。
学习目标
1. 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 生活的意义。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共17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件   (共17张PPT)

利用下图提供的仪器,设计制取 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三、装置的选择
1.发生装置 注意事项:
长颈漏斗必须液封。
A 简单 B 便于随时添加液体
C
D
便于控制反应速率
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收集装置
√A B C
三、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注水法) 2.装药品(先固后液体) 3.收集气体
1.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其他仪器自选)
一、药品选择
小资料: 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钙 浓盐酸、稀盐酸、稀硫酸
最佳组合是什么?
反应太快、无法收集
1.碳酸钙与稀盐酸: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2.大理石与稀盐酸: 大理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3.大理石与稀硫大理酸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硫
酸反应产生微溶的硫酸钙,硫酸
刚开始产生气钙泡覆盖,在反碳应酸钙很的快表面停,止阻止。反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 熄灭,则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2.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是 二氧化碳?
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震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 化碳。
某学生在实验时,不慎将试管碰坏, 试管底部有了一个小孔。请你用这只试管 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应的进一步进行。
二氧化碳的制取
通过哪些途径能够得到 二氧化碳气体?
一、药品选择
小资料: 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钙 浓盐酸、稀盐酸
最佳组合是什么?
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 中会混有氯化氢
1.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你(观H察C到l)了气什么体现象?
你还可以闻一闻,你会解释此现象吗?
现象:白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 2+O 2 CO 2 ①可燃性: 高温 ②还原性: C+2CuO 2Cu+CO2 点燃
典型例题解析
【例3】 (大连市)盛放石灰水的瓶中常形成一种不 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是 碳酸钙 ,产生这种物质的原因 CO2+Ca(OH)2 = CaCO3↓+H2O 。 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例4】 (武汉市)图书档案室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 应使用的灭火器为 C ) (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水
课时训练
1.(福州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D (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 C.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2.(北京海淀区)下列物质的有关用途,不正确的是 ( B ) A.用氢气作火箭燃料 B.用氧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的是 (北京市西城区)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和叙述,错误 (
A.用活性炭作冰箱除臭剂
B.用焦炭冶炼生铁 C.用碳粉和铅可制成铅笔芯
C )
D.用石墨可做干电池的ຫໍສະໝຸດ 极 典型例题解析【例2】 (哈尔滨市)碳和碳的化合物是物质世界中最庞大的 家族。 (1)请写出碳单质的某种物理性质 (要求写出一 种 ) ; 设 计 实 验 或 举 出 应 用 实 例 加 以 说 明 。 (2)请写出碳单质的某种化学性质 (要求写出一 种);写出化学方程式或举出应用实例加以说 明 。 【答案】(1)①导电性;将碳棒接入电路,小灯泡发光或电 流表有示数(画出实验电路也可);②熔点高;某些高温润滑 剂;③吸附性;活性炭投入红墨水中,红色减退;④硬度大; 玻璃刀割划玻璃、机器钻头上;(其他答案合理也行) (2)
课时训练
7.(北京市东城区)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 D 体 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 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 低
典型例题解析
【例 5】 ( 上海市 )CO 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 CO2,要得到纯净、 D 干燥的CO,可将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 ( ) A.灼热的CuO、浓H2SO4 B.浓H2SO4,灼热的CuO C.浓H2SO4,NaOH溶液 D.NaOH溶液,浓H2SO4 【例6】 (北京市东城区)氢气、木炭、一氧化碳分别跟灼热 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反应后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B.反应的实验装置相同 C.反应后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D.反应类型均属于置换反应
典型例题解析
【例7】 (南京市)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和揭幕战在汉 城兰芝岛上举行,世人瞩目的足球场下面埋着汉城人15年 的垃圾,垃圾产生的沼气为足球场提供部分能源。 (1)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4 +2O2 = CO2 2H 2O
点燃
①②③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把秸秆、杂草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池中发酵可以产生沼气 ②沼气的应用对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 ③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 ④点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
课时训练
5.(吉林省)请你判断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二氧化碳 C.氯酸钾 B.水 D.甲烷 (D )
6.(泰山市)2001年8月,科学家用单分子碳纳米管制成 了世界上最小的逻辑电路,该项成果将替代高纯硅制作的微芯 片,是计算机微型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碳纳米管是一种 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 nm=10-9 m)的空心管。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碳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碳纳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碳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要点、考点聚焦 课前热身 典型例题解析 课时训练
要点、考点聚焦
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等碳单质的特 性和用途;掌握碳的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灭火原理;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化学性质和 毒性。 4. 了解甲烷、酒精等有机物的来源、组成和用 途;了解煤和石油的主要成分和用途。
课时训练
3.( 上海市 ) 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 环境问题的是 ( A )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燃烧煤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4.(辽宁省)下列做法容易发生危险的是 ( A.用石灰沙浆抹墙 B.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C.到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 D.掏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试验 )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