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是否幸福关键在50岁
人过50岁,若能做好这三件事,往往能让你的家庭保持和顺

人过50岁,若能做好这三件事,往往能让你的家庭保持和顺常言道:“五十而知天命”。
所谓“天命”,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过50,见惯了大风大浪,历经了人间悲欢离合,经过了数番摸爬打滚,开始真正明白了知足常乐、顺其自然的道理。
人过50,虽然对事业仍然有所追求,也努力作为,但心态已然平和,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个时候,大都已经儿孙满堂,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对于家庭温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有更多的时间回归家庭。
此时此刻,内心通常更向往“人和家顺百业兴,富贵平安福满堂。
”尤其,对于如何处理好几代人的关系,使得大家庭其乐融融,也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俗话说:“一家和气值千金”。
人过50,若能做好这三件事,往往能让你的家庭保持和顺。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起来看看。
01儿孙自有儿孙福,与子女保持适当距离距离产生美。
不光欣赏美景时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俗话说:“三岁一代沟,五岁一鸿沟。
”其实,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也或多或少存在代沟。
这是由于经验、观点、习惯和行为等的不同而存在的客观现象。
我的邻居张大妈,五十开外的年纪,有两个儿子,儿子们单身的时候,她很担忧,怕他们找不到老婆。
后来,儿子们相继结婚生子了,高兴之余,她又担心儿子儿媳上班辛苦,无法照顾小孩。
于是,张大妈老两口一商量,决定他们俩都进城,一个到大儿子家,另一个到小儿子家,各自负责带一个孙子。
去年国庆假期,张大妈有事回老家,大家都觉得她白头发增多了,好像苍老了几岁。
张大妈说:“我的大儿子、儿媳分别在不同的城市上班,儿子只有周末才回家,儿媳是医院里的护士,平常工作繁忙,经常加班。
孙子基本上就我一个人在带着,每天从早忙到晚,腰酸背痛的,感觉很累。
”邻居们劝她:“儿孙自有儿孙福!既然你这么累,就回老家好好歇一歇啊!”张大妈回答:“呵呵……我想帮帮他们啊,年轻人工作要紧,再说孙子还这么小……”据知情人透露,张大妈的大儿媳性格傲慢,比较难相处。
人到50岁,应该明白这些道理_人生感悟

精心整理
人到50岁,应该明白这些道理_人生感悟
人生到了50岁,忙碌了大半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自己了。
一定要学会对自己好点,不要继续对自己太残忍。
在自己身上要舍得花钱,也要停下脚步喘口气,好好欣赏欣赏身边的美景。
该花的钱要花,该享受的要享受。
人生到了50岁,心思不要放在子女们身上了,长大了的雏燕早就该放飞了。
牵
人生到了50岁,不要浪费自己的健康,去追求所谓的身外之物。
快乐来自内心的感受,保持开朗,才能天天开心。
人生到了50岁,能远离疾病,保持良好的精神,做到心情愉快,就谢天谢地了。
还何必强求太多?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老年人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老年人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
如何让老年人过上高质量、幸福的晚年生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对于老年人来说,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仅关乎身体健康,更与心理健康、社交关系、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是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基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很多老年人因为忽视了体检,导致一些疾病在早期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饮食方面,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品的摄入。
作息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提高免疫力。
适度的运动对于老年人的健康也不可或缺。
比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在运动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老年人可能会面临子女离家、配偶离世、社交圈子缩小等情况,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因此,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活动、老年大学等方式,结交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丰富精神生活。
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唱歌、跳舞等,不仅能够消磨时间,还能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家庭关系对于老年人的幸福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子女应该多关心、陪伴父母,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节假日尽量回家陪伴老人,一起吃饭、聊天、散步,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同时,老年人也要理解子女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要过分依赖和干涉子女的生活。
良好的居住环境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50岁以上的老人注意什么

50岁以上的老人注意什么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中国进行中,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面对自身的健康问题。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下降,身体的各种损耗和磨损日趋显著,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更多的关注。
本文将会就50岁以上的老人朋友们该如何保持健康,注意些什么,进行阐述。
1.合理饮食:患上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生活习惯,而饮食是最基本和直接的。
50岁以上的老人应该注意食物的营养平衡,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量,控制脂肪、糖和盐的摄入量,以免引起肥胖,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2.适度运动:中年以后,机体基本机能、骨骼密度、肌肉力量、心肺功能等方面均开始下降,运动可以有助于促进骨骼及肌肉健康,强化心肺功能,预防糖尿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同时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也要合理安排运动的方式和强度,做到适度运动。
3.保持好的心情:老年人的心情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压力和情绪的不稳定容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加速人体衰老。
老年人应该保持好的心态,陶冶情操、娱乐休闲,人生的阅历越丰富越能体味到生命的魅力。
4.定期体检:因为年龄早已不再年轻,各种身体机能的萎缩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老年人朋友们要保持定期检查身体,不要因为“不舒服”这点小事耽误了身体的检查,因为有些疾病早期无症状,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防止疾病恶化、增强身体免疫力的最佳方法。
5.保持好的休息质量:身体疲劳如果不能得以及时恢复,不仅程度会加剧,而且容易患病。
因此,老年人应该注意休息的时间和质量,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和适量的午休,这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前提。
6.戒烟限酒:烟草的主要成分尼古丁和焦油,对人体血管和器官均有致癌作用,过量饮酒也会损伤肝、脾等器官。
因此,5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注意戒烟限酒,减少过度饮酒的行为,使身体和心理处于尽可能健康的状态。
7.注意健康护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种疾病也会依次出现,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也会出现下降,比如免疫系统、视力、听力等,因此老年人需要及时监测身体的各项指标,出现健康问题的早期,更应关注,及时寻求帮助。
体力允许及时行乐,人过50岁,真正人生才开始,好好享受生活

体力允许及时行乐,人过50岁,真正人生才开始,好好享受
生活
老身:多注意键康资讯,保养全靠自己
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只要体力允许想去的地方就立刻去吧莫等到走不动时后悔、遗憾股票上涨,血压上升,想买买不到股票下跌,心里慌慌,想卖卖不掉
存在银行的钱不一定是你的该用时候要用,临老要善待自己
想吃的、爱吃的食物分为二种对自己康有益的
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每个人都要经历
把身体交给医生把生命交给上帝
对儿的事,耳朵可以听
老身:多注意键康资讯,保养全靠自己
第一斐笑第二要微笑第三要哈哈大笑
坚持每天做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笑一笑,海阔天空人生中,总有起跌。
人生幸福感“U型曲线”说

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和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欣喜与愉悦情绪,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
20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首次提出国民幸福指数(gnh),并将国民幸福与国策链接。
许多人将追求幸福视为自己的人生终极目标,但我们人生哪个阶段最幸福呢?幸福感"u型曲线"的由来根据英国华威大学安德鲁?奥斯瓦尔多教授的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一生中的幸福感水平呈现出u字型曲线,即童年和老年幸福感最强。
2015年我国进行的一次居民幸福感调查结果也显示,幸福感相对最低的年龄段是31岁~ 45岁,而60岁以上人群幸福感最高。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人在年轻时快乐无忧,但从二三十岁之后,幸福感开始缓慢下降,至四十五六岁时幸福感降至最低,而步入老年后,幸福感又会逐渐回升。
研究这条“u型曲线”花费了奥斯瓦尔多教授20年的时光。
研究初期,他没有预想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因为按常规思维判断,人的机体健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因此幸福感也会随之下降。
然而,在对全球500多万人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同老年人的幸福感比年轻人要强。
当然,这要除去人生最后疾病缠身的那几年。
在美国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盖洛普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人的幸福感从18岁开始逐渐下降直至50岁,50岁过后又开始缓慢回升,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80岁~ 90岁的老人幸福感最高。
2015年欧盟统计局的一项调查也呈现出明显的“退休效应”:在英国、荷兰、瑞士和瑞典等国家,65岁~ 74岁的退休老人幸福感均高于同时接受调查的16岁~ 25岁的年轻人。
研究结果表明民众幸福感下降的年龄段正好与承受工作压力最重的阶段相吻合。
30岁~40岁的人正处于他们人生负担最重的阶段,此时除了工作他们还要还房贷、抚养孩子。
心理学家凡妮莎?金分析说:“从童年到中年,我们总是爱与别人比,争强好胜。
但步入老年后,对小事不再纠结,对所在意的事物有了更加宏观而理性的判断。
拥有幸福晚年的秘诀

拥有幸福晚年的秘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和期待也会有所改变。
特别是对于年过五十七岁的人来说,已经走过了人生的大半程,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更为深刻。
五十七岁的人知道,真正的福气并不是来自于物质的丰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在以下几个方面始终保持“干净”,这也是我们能够拥有幸福晚年的秘诀。
一、保持心态的干净心态决定一切,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年过五十七的人明白,生活中的困扰和烦恼往往源于自己的心态。
五十七岁以上的人始终保持一颗平和、宽容的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抱怨,不悲观,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能够坦然面对,从而拥有一个平静、愉快的心境。
二、保持人际关系的干净年过五十七的人知道,人是社会性动物,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始终保持对人真诚、热情,对待亲人和朋友都能够以真心去对待,不做假,不虚伪。
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人为善,自然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变得和谐,也就能够拥有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三、保持情感上的干净一个纯洁无暇的心灵,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无尽的美好。
年过五十七岁,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感情,用心去体会爱情、友情和亲情带给我们的快乐。
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段经历,因为它们都是我们成长的动力。
我们曾经经历过太多的事情,早已经见怪不怪一些稀奇古怪的事,这个世界很复杂,但我们的内心可以保持很纯净。
我们的情感始终充沛,尤其是对我们爱的人。
始终保持干干净净。
四、保持生活的干净年过五十七的人知道,生活的品质并不取决于物质的丰富,而是取决于生活的清洁和整洁。
五十七岁以上的人始终保持生活的干净和整洁,无论是个人卫生还是家庭环境,都能做到一丝不苟。
懂得珍惜生活,享受生活,生活自然就会变得丰富多彩,也就能够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保持心灵的干净年过五十七的人知道,心灵是人的源泉,心灵的纯净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老年人晚年幸福金句

老年人晚年幸福金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步入老年。
在晚年阶段,如何找到幸福成为许多老年人关注的话题。
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一些关于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金句,或许能为我们在晚年生活中带来一些启示。
1.慈爱之心,和谐之道。
在晚年,懂得包容和关爱,与家人朋友和睦相处,是保持幸福的关键。
2.感恩每一天,珍惜当下。
珍惜当下的时光,感恩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会让晚年更加充实快乐。
3.健康第一,快乐至上。
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是晚年幸福的基础,注意饮食、运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4.学无止境,乐享晚年。
晚年并非是停止学习和进步的时候,不断充实自己、开阔视野,会让晚年生活更有意义。
5.人生无常,懂得放下。
在晚年不必留恋过往,懂得接受变化,学会释怀,会让内心更加宁静。
6.孝敬父母,亲情永存。
尊敬父母、关心家人,传承亲情,将给予晚年更多温暖和快乐。
7.乐观面对,勇敢迎接。
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勇敢迎接挑战,不论晚年遭遇何种困难,都能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8.内心丰盛,百味人生。
充实的内心世界,拥有朋友和爱好,体验人生的各种滋味,会让晚年生活更加精彩。
9.珍惜友谊,乐享陪伴。
和朋友相互关心、相互激励,分享人生智慧与体验,友谊能让晚年更加充实。
10.心怀感恩,心存希望。
感恩生活的点点滴滴,抱有希望和信仰,让晚年充满光明和力量。
以上是一些关于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金句,愿这些句子能够给每一位走在晚年路上的老年人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让晚年生活充满幸福与满足。
愿您在晚年时能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是否幸福关键在50岁
核心提示:步入中老年的朋友最关心的就是老年生活是否能幸福。
老年幸福由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是50岁是一个关键时间。
50岁前后是疾病高发的年龄,如果在此时对身体的健康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增强身体素质,抵御疾病的侵袭,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
日本圣嘉路医院的科学家认为,50岁不再是岁月流失、黄昏已至的标志,而是开启新人生旅程、跨入新阶段的时刻。
从50岁起,管理和经营好自己的各个方面,将直接影响老年生活的幸福感。
保障健康是头等大事
美国弗吉尼亚州联邦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称,50岁前后是疾病高发的年龄。
如果在此时对身体的健康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增强身体素质,抵御疾病的侵袭,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
联合国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4.83岁,而健康期望寿命仅为66岁。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晚年近10年的时光是在与病魔的缠斗中度过的。
因此,身体健康,才是保证晚年幸福生活的基础。
50岁后,女性逐渐进入绝经期,夜间盗汗、睡眠困难等问题接踵而来。
随着雌激素水平降低,此时易发胖,心脏病危险也
会增大,骨密度会降低5%~10%。
因此,女性此时应多吃奶制品和豆制品,并坚持力量训练。
男性50岁后,因为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前列腺增生、糖尿病、高血压容易找上门来。
男性最好每年体检两次,包括血压、胆固醇、空腹血糖等项目。
美国泌尿学会建议,50~75岁的男性每年应接受一次前列腺抗原血检和直肠指检,并认真记录体重、腰围、饮食等变化。
运动依然是50岁后预防衰老、保持活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但此时,运动时要更加注意热身,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和力度。
运动项目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如果拿不准主意可参考两个指标:一是选锻炼平衡力的,比如闭眼单腿站、倒着走、打太极等,良好的平衡能力,能预防跌倒;另一个是选锻炼肌肉的,肌肉量在50岁开始快速滑坡,男性约减少1/3,女性减少约一半。
可选择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等运动方式。
经营好家庭为老年减负
50岁的人,若父母健在,年龄也都不小了,为了不在自己晚年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就应多腾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细心观察他们的身体有无异常,定期带他们做体检,注意观察他们的饭量、口味有没有变化,性情有无改变,会不会抑郁、失眠,反应力和记忆力有没有下滑,按时提醒父母每天要吃的药和服药时间。
常言道“老人如小孩”,他们更需要情感关怀和照顾,对他们应该有极大的耐心,尽量顺着。
多和他
们分享有趣和开心的事,常带他们逛逛公园、饭后散散步,周末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吃顿饭,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
另一方面,50岁的人子女大多已成年,有的甚至成家立业。
但围着孩子转了多年的父母一时还不习惯放手,仍想着替子女做主、为他们张罗,这不免会引起两代人的矛盾,造成与子女关系长年冷淡,影响晚年家庭幸福。
聪明的父母应和孩子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尊重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不随意介入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给他们留出更多的自主权和决定权。
其实,即使到了80岁,父母还能做孩子的导师,但要谨守一点:只指导不灌输,只给意见不定规矩。
管好情绪和金钱是幸福保证
50岁后,无论男女,随着更年期的到来,人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神经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情绪低沉等状态。
再加上子女忙于学习、工作和自己的家庭,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不断减少,寂寞和孤独感也会来袭。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报告指出,孤独、社交少都与高死亡风险有关。
因此,情绪能否得到疏导是这个阶段守住健康的关键。
建议50岁左右的人,重新梳理一遍自己的朋友圈,在与以往的同事保持联系的同时,要结交老后能一起玩的新朋友,比如谈得来的邻居、老年大学的同学,甚至是比自己年轻的忘年交,不仅能带来新观念,还能激发自身活力。
同时,也不忘和老友相约,喝喝茶、聊聊近
况、叙叙旧,维持感情。
朋友间分担困苦能使忧愁减半,分享愉悦能让快乐增倍,还能相互督促,共同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等。
同时,为了给自己的老年提供相对充足的物质保障,50岁左右就要好好管理钱财了。
首先要了解家庭的财务状况,家里有多少财产和可动资金应心里有数。
其次,合理分配支出,除吃穿住行等基本开支外,还应考虑医疗护理费和健康管理支出,旅游、娱乐等提高生活质量的花销也十分必要。
此外,中国老人贴补晚辈的现象非常普遍,2012年北京老龄产业研究报告显示,老人每年用在子孙身上的钱是4142.7元。
这笔钱该不该花、花多少,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来定夺,不要勉强。
最后,学点理财知识,做些理智的投资,千万别轻信打着各种名义推销保健品的宣传,以防上当受骗。
做减法,改掉坏习惯
《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指出,其实,相比年轻人,我国61~70岁的老人幸福感最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也显示,美国老人幸福感高于年轻人。
可见,追求晚年幸福并不难,除了做到上述几点外,还应学会做减法,剔除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
首先应适当减少热量摄入,特别是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红肉、动物内脏等。
减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酗酒等,尤
其要将戒烟当作第一要务,大量证据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
再次,不要事事追求完美,人的期待、欲望、野心都是无止境的,凡事追求完美只会增加身心的负担和压力。
最后,扔掉没用的杂物,避免在不必要的事物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文章来源:/201503/201503064141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