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查找依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
2016年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实施方案

【2016年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实施方案1】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的通知》(组通字〔2016〕1号)要求,现就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排查对象和任务党员组织关系排查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
排查对象为正式组织关系在本党支部的党员,以及正式组织关系转出后未收到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的党员。
部直属机关重点排查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党员,纳入社区管理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企业和社会组织中解除劳动关系党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管理的流动人才党员;机关和事业单位异地居住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组织关系保留在单位的外出流动党员。
排查的主要任务是,核查党员身份信息,摸清流动党员底数,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健全完善党员档案,对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作出妥善处理。
二、排查步骤1.集中摸排。
党支部根据党员名册、入党材料、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支部组织生活记录等,对党员基本信息、组织关系转接、交纳党费和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流动等情况进行摸底核查。
2.联系查找。
对超过6个月未与党组织联系的党员,党支部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查找。
对2007年实行组织关系回执制度以来,正式组织关系转出后尚未收到回执的党员,党支部要与党员本人和接收单位党组织联系,查明其组织关系落实情况。
要调查分析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具体原因,核实党员有无不合格表现或违纪违法行为。
联系查找和调查核实情况要详细记录。
3.登记造册。
根据摸排查找情况,完善党员名册、党员档案等基础资料。
2016年4月15日前,党支部填写《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附件1)和《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附件2),报上级党委核查;各党委填写《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情况汇总表》(附件3),报部直属机关党委组织群工处。
4.规范管理。
区分不同情况,做好党员组织关系和党籍管理工作。
对应当转出组织关系的,及时办理转出手续;对已转出组织关系、因客观原因未能落实的,相关党组织衔接做好转接工作;对党员出国(境)留学和从事劳务的,办理保留组织关系手续。
组织关系排查表格

党员名册________________党(工)委________________党支部填表日期:年月日《党员名册》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1.本表由党支部填写,同时上报基层党(工)委一份存档。
2.外出流动、出国(境)等特殊类型党员应在备注栏注明。
党员基本信息表《党员基本信息表》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1.本表信息由党组织负责采集,相关信息要与党员档案核对,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2.婚姻状况填写未婚、已婚、离婚、复婚。
3.参加工作时间指经组织、干部、人事、劳动部门审定的该党员参加工作起始时间(军人填写入伍日期)。
4.学历指由国家认可的在国内外各类教育机构接受正式教育并取得学历证书的学历。
学位指党员本人完成一定学历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位名称。
毕业院校指取得该学历或学位的院校全称。
5.现任党内职务指在党(工)委、党组、党(总)支部、纪委等担任书记、副书记、常委、委员、候补委员等。
6.党员流动信息栏,非流动党员不填写。
“外出流向”指县域范围内流动、市内跨县流动、省内跨市流动、跨省流动或无固定地点;“外出原因”指外出务工、经商、长期居住等;“流动党员活动证编号”指该党员持有的《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的编号,不填的为未持证;“流入单位”指该党员流入地的单位名称。
7.出国(境)情况:出国日期,指该党员出国(境)时离境时间;出国原因,指该党员出国(境)的目的或任务,因私、因公、留学、外派、探亲、定居等。
出国后与组织联系情况,指该党员出国(境)后与所在党组织或相关党组织的联系情况,分定期、不定期、失去联系等;党籍处理方式,指出国(境)前党员申请保留党籍(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三年以上)、未办理、停止党籍;回国日期,指该党员回国时入境的时间;恢复组织生活情况,指该党员重新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分已恢复、已申请未恢复、未申请。
8.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情况填写配偶、子女、父母等。
党组织查找“失联”党员记录表《党组织查找“失联”党员记录表》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1.本表以支部为单位填写,同时上报基层党(工)委一份存档。
党员关系排查表

附件1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填报单位(盖章):党总支党支部填表日期:填表人:联系电话:《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1. 本表由党支部填写,报党总支。
2. 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是指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前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经联系查找后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党员。
3.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指党员最近一次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交纳党费日期至联系查找结束时的时间。
4. 失去联系情形: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外出务工经商;②单位改制或破产;③毕业后去向不明;④工作单位改变;⑤出国(境);⑥居住地改变;⑦其他(具体原因在备注栏中注明)。
5. 党组织类别: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国有企业;②非公有制企业:③农村;④党政机关;⑤学校;⑥其他事业单位;⑦街道社区;⑧社会组织;⑨其他。
6.职业: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②非公有制企业离职人员;③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④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⑤高校毕业生;⑥街道社区人户分离人员;⑦组织关系在人才中心人员;⑧其他。
附件2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填报单位(盖章):党总支党支部填表日期:填表人:联系电话:《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1. 本表由党支部填写,一式五份,逐级报省(区、市)、部门(系统)组织部门。
2. 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是指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结束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经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党员。
3.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指党员最近一次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交纳党费日期至联系查找结束时的时间。
4. 失去联系情形: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外出务工经商;②单位改制或破产;③毕业后去向不明;④工作单位改变;⑤出国(境);⑥居住地改变;⑦其他(具体原因在备注栏中注明)。
5. 党组织类别: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国有企业;②非公有制企业;③农村;④党政机关;⑤学校;⑥其他事业单位;⑦街道社区;⑧社会组织;⑨其他。
05党务管理系统失联党员操作手册

党务管理系统失联党员操作手册重庆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2月目录1.失联党员模块说明 (1)2.编辑失联党员信息 (1)3.党支部管理员操作说明 (4)4.党委组织管理员操作说明 (8)1.失联党员模块说明党务管理系统的党员信息中新增了失联党员这一模块,管理员可在这里查看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的汇总情况并向上级上报。
党委组织与党委组织下的党支部管理员点开的失联党员页面略有不同,下文作逐一介绍。
2.编辑失联党员信息点击党务工作模块的党员信息。
点击党员信息列表,点击党员姓名查看党员信息在党员信息页面,可查看到该党员详细情况。
点击“联系查找及管理处置信息”,编辑该党员信息后点击保存,数据保存到党支部失联党员登记表中。
(及编辑了“联系查找及管理处置信息”中信息后,该党员变成失联党员。
)3.党支部管理员操作说明点击“失联党员”,党支部管理员页面如下图,党支部管理员可查看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和经查找仍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报表检验、生成、预览之后可以上报给上级。
点击预览报表,可分别查看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经统计仍未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情况汇总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管理及处置情况汇总表。
点击报表中数字,可查看失去联系党员情况。
4.党委组织管理员操作说明点击“失联党员”,党委组织管理员页面如下图,党委组织管理员可预览党支部上报的失联党员报表,可以上报给上级,也可以将报表退回给党支部。
点击预览报表,可分别查看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情况汇总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管理及处置情况汇总表。
点击报表中数字可查看失去联系党员情况。
党员组织基本情况登记表(2016.3.3)

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1、本表由党员本人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字迹要清楚,内容要真实。
2、姓名填写党员本人在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正在使用的姓名全称。
3、民族填写党员本人归属的、国家认可的、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民族。
4、籍贯填写党员本人祖居所在地的当前国家行政区名称。
5、婚姻状况填写未婚、已婚、离婚、复(再)婚。
6、入党日期指按党章规定该党员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期或被追认为中共党员的日期。
7、转正日期指党员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的日期。
8、参加工作时间指经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审定的该党员参加工作起始时间(军人填写入伍日期)。
9、入党时所在支部指党员入党时所在党支部的名称。
10、转正时所在支部指党员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时所在支部的名称。
11、照片为2寸免冠正面照片,同时提供党员电子照片。
12、学历指由国家认可的在国内外各类教育机构接受正式教育并取得学历证书的学历。
13、学位指党员本人完成一定学历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位名称。
14、毕业院校指取得该学历或学位的院校全称。
15、工作单位指党员本人当前所在单位全称。
16、组织关系所在单位指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的单位全称,联合支部从多单位中选一个。
17、户籍所在地指党员户籍所在的具体地址。
18、现居住地指党员目前居住所在的具体地址。
19、所在党支部指党员当前所在党支部的名称。
20、进入党支部日期指该党支部接收该党员组织关系的日期。
21、现任党内职务指在党(工)委、党组、党(总)支部等担任书记、副书记、委员等。
22、党费交纳情况指党费交纳是否正常,有没有间断、补交情况。
23、参加组织生活情况指是否正常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
24、身份证号码指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的身份证件号码。
25、手机号码、QQ或微信号填写党员本人当前正在使用的号码。
26、流动党员信息栏,非流动党员不填写。
流出日期指党员离开所在党支部的日期;外出流向指流向外省、外市、外县、不掌握流向;外出类型指外出务工、经商、长期居住等;现从事职业指流动党员目前所从事的职业;活动证号码指党员持有的流动党员活动证编号,未持证的进行说明;与党组织联系情况指党员外出期间是否与所在党组织保持经常性、间断性联系或不联系;流出党支部联系人指党员流出前所在党支部的联系人;流入党支部联系人指党员流入地党支部的联系人;流入地(单位)指党员流入地的单位名称;失去联系时间指党员最近一次参加组织生活日期。
开展失联党员处置工作进展报告3篇

开展失联党员处置工作进展报告3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红安县启动“让失联党员回家”工程,采取四项举措,有效解决了失联党员“无家可归、有家不归”的问题。
“地毯式”排查。
为掌握失联党员的去向、分布、就业和联系方式等情况,该县多管齐下,查找失联党员。
一是集中部署“排查”。
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的通知》,把排查工作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召开党务骨干培训会,宣传讲解政策。
通过集中排查,很多在外务工的失联党员主动回家或通过家人与党组织取得联系。
二是“互联网+”寻找。
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短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将各单位负责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同志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进行发布,使全县各基层党组织之间信息共享、党员共查,形成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庞大网络。
三是开展“三进三查”活动。
基层党组织采取进“两新”单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查各年份党员名册;进农村(社区),向老支书、老党员查询失联党员去向;进派出所,锁定失联党员户口所在地、居住地,全面掌握失联党员的基本信息、失联原因、失联时间等情况。
“户籍化”管理。
红安县委组织部借鉴户籍管理经验加强失联党员管理。
一是各基层党组织根据前期摸排查找情况,填写《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和《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完善党员名册、党员档案等资料。
二是针对失联党员流动性强、联系难的特点,探索建立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建立党员电子信息档案,实行实时动态管理,做到联系上、管理好。
“差异化”处置。
对联系上的失联党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类处置。
一是纳入组织管理。
对查找到的长期失去联系的党员,本人能够讲明失联原因,对问题认识态度端正,有继续留在党内意愿,且经组织核实无不良反映,由支委会研究提出意见,报基层党委审批,纳入原所在党组织正常管理,补齐应交党费。
二是理顺组织关系。
对应当转出组织关系的,及时办理转出手续;对已经转出组织关系但因客观原因未能按时接到单位落实组织关系的,原党组织补转组织关系并做好衔接工作;对党员出国(境)长期定居的党员,补办停止党籍手续。
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情况报告doc

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情况报告篇一: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表格附件1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填报单位(盖章):填表日期:填报人:联系电话:1《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1、本表由党支部填写,报基层党委(总支)汇总后,上报旗直机关工委。
2、“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指的是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前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经联系查找后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党员。
3、“职业”一栏,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②非公有制企业离职人员;③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④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⑤高校毕业生;⑥街道社区人户分离人员;⑦组织关系在人才中心人员;⑧其他。
4、“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指的是党员最近一次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交纳党费日期至联系查找结束时的时间。
5、失去联系情形: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外出务工经商;②单位改制或破产;③毕业后去向不明;④工作单位改变;⑤出国(境);⑥居住地改变;⑦其他(具体原因在备注栏中注明)。
6、党组织类别: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国有企业;②非公有制企业;③农村;④党政机关;⑤学校;⑥其他事业单位;⑦街道社区;⑧社会组织;⑨其他。
2附件2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填报单位(盖章):填表日期:填报人:联系电话:3《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1、本表由党支部填写,逐级汇总,由各基层党委(总支)上报至旗直机关工委办公室。
2、“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指的是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结束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经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党员。
3、“职业”一栏,按以下代码填写。
①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②非公有制企业离职人员;③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④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⑤高校毕业生;⑥街道社区人户分离人员;⑦组织关系在人才中心人员;⑧其他。
4、“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指的是党员最近一次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交纳党费日期至联系查找结束时的时间。
表五 经排查无法取得联系(“失联”)党员登记表

曾任党内
与党组织失去失去党组织职务联系时间联系原因类别说明:1.本表为Excel格式,由党支部填写,一式三份,一份支部留存,同时上报分党委(党总支、党工委)、党委组织部各一份存档。
2.经排查无法取得联系党员是指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6个月以上,经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党员。
3.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指党员最近一次参加组织生活或交纳党费日期。
4.失去联系原因,指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客观原因,按以下代码填写:A学习或工作单位改变;B居住地改变;C出国(境);D其他。
其他原因须在备注栏中注明。
5.党组织类别,按以下代码填写:A国有企业;B非公有制经济组织;C农村;D党政机关;E学校;F其他事业单位;G街道社区;H社会组织;I其他。
6.职业,按表四所列代码填写。
7.群体,按表四所列代码填写。
8.曾任党内职务,指在党(工)委、党组、党(总)支部、纪委等担任书记、副书记、常委、委员、候补委员等。
备 注
表五
经排查无法取得联系(“失联”)党员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 主要负责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党龄学历职业群体姓 名性别民族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