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结构的基本体系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国际体系与结构

第三章 国际体系与结构

四、体系变革的动力 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之所以最终变得不可避免,是 因为雅典实力的增长,以及这种增长在斯巴达所引起的恐 惧。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体系变革的根本动力在于大国相对实 力的此消彼长。最根本的动力是经济实力 的此消彼长。
(参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第二节 国际结构
一、结构的构成 (1)结构性质的三原则: 体系的组成原则如何(等级制还是平等的);单位的功 能(单位功能互补还是相同);体系中单元之前的实力分 布 (2)比照三原则,分析下国际结构为什么与国内结构不同?
(3)国际结构的变化 实力对比的变化是影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体系的变化与体系内部的变化
(1)体系的变化 (change of system) 体系从无政府状态(anarchy)变成世界联邦或世界政府 国际政治的本质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国之间互动的模 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2)体系内部的变化(change in system) 由两极变成单极,或是多极变成两极等等 国际政治的本质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虽然大国互动的 具体模式会发生变化,但大国外交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为了 生存 参考:Kenneth Waltz,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 25, No.1(2000), pp. 5-41.
第三章 国际体系与结构
第一节 国际体系
一、国际体系的含义 (1)定义:主权国家组成的国家体系,国际体系的最重要特征 是无政府状态,每个国家都要为自己的安全负责。 System可以翻译为“体系”或“系统”,后者在国际关系中的运 用受20世纪流行的system theory的影响 (2)理解任一国际体系主要特征的两个重要线索: a. 国际体系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数量大国在不同程度上主导。 b. 某些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international regime)的主导, 甚至是语言、习俗的流行 (3)体系的极性(polarity) Hegemony(unipolarity) ; bipolarity; mutipolarity

第三章 计算机系统分层结构

第三章 计算机系统分层结构

PF
CF
奇偶(偶/奇)
进位(是/否)
PE
CY
PO
NC
3.总线
所谓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 它分时接收各部件送来的信息,并发送信息到有关部件。
由于多个部件连接在一组公共总线上,可能会出现多个部件争 用总线,因此需设置总线控制逻辑以解决总线控制权的有关问题。
总线分类:
CPU内部总线用来连接CPU内的各寄存器与ALU ; 系统总线用来连接CPU、主存储器与I/O接口,它通常包括 三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按总线传送的方向可将总线分为单向总线和双向总线。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
3.1.1
CPU的组成
• 由算术逻辑部件ALU 、控制器、各种寄存器(寄 存器群)和CPU内部总线(连接部件) • 另:Cache

1.ALU部件
ALU的功能是实现数据的算术与逻辑运算 两个输入端口,参加运算的两个操作数,通常 来自CPU中的通用寄存器或ALU总线。 控制信号:ADD,SUB,OR,AND等 输出:运算结果
时序控制方式就是指微操作与时序信号之间采取何种关系,
它不仅直接决定时序信号的产生,也影响到控制器及其他部件的组 成,以及指令的执行速度。
1.同步控制方式
同步控制方式是指各项操作由统一的时序信号进行同步控制。 同步控制的基本特征是将操作时间分为若干长度相同的时钟 周期(也称为节拍),要求在一个或几个时钟周期内完成各个微 操作。在CPU内部通常是采用同步控制方式 。 同步控制方式的优点是时序关系简单,结构上易于集中,相应 的设计和实现比较方便。
计算机系统结构
系统的层次结构
★★
5层
翻译(编译器)

第三章 体系结构

第三章 体系结构

它们互相交织,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系统应用环境。
各种体系结构

如:IBM公司SNA Digital公司DNA ARPANET参考模型ARM 都采用层次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

为了解决不同媒介连接起来的不同设备和网络系 统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实现互操作的问题,采用 分层的方法,将网络互联的庞大而复杂的问题, 划分为若干个较小而容易解决的问题,计算机网 络的各层和层间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 构”。
对等层之间的通信是目的,
相邻层之间的通信是手段。
协议是水平的 服务是垂直的
(N)层、(N-1)、(N+1)之间协议和服务的关系是: (N)层实体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和执行(N)层 协议来对(N+1)提供服务。

服务和协议的关系

服务

是由一系列服务原语组成的,它位于层次接口的位置, 表示底层为上层提供哪些操作功能,如何实现这些功 能,服务不考虑。 是同一层次对等实体之间的,有关协议数据单元的格 式、意义以及控制规则的集合,实体使用协议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实现它所要提供的服务。
3、网络通信协议

1.网络协议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信息)交换而建立的 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中实体之间有关通信规则的集合
实体


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 实体既可以是软件实体(如一个进程),也 可以是软件实体(如智能输入/输出芯片) 层功能实现的真正承担者
分流
复用 普通

一个(N+1)实体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N)SAP 与一个或多个(N)实体相连
四、数据单元



第三章结构动力学单自由度体系详解

第三章结构动力学单自由度体系详解

3.1.1 无阻尼自由振动
结构自振频率和自振周期及其关系
自振圆频率:n
k m
(单位:弧度/秒, rad/s)
自振周期: 自振频率:
Tn
2 n
fn
n 2
(单位:秒, sec) (单位:周/秒, 赫兹, Hz)
例题
1.(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试题)图示三个单跨梁的自
振频率之间关系分别为:
m
m
(a)
EI
图3.1 单自由度体系
3.1 自由振动反应
自由振动:结构受到扰动离开平衡位置以后, 不再受任何外力影响的振动过程。 即 P(t)
运动方程:
mu(t) cu(t) ku(t) 0
无阻尼自由振动:不考虑阻尼
有阻尼自由振动:考虑阻尼
3.1.1 无阻尼自由振动 运动方程(无阻尼)
mu ku 0
初始条件:
3.1.2 有阻尼自由振动
临界阻尼和阻尼比定义 ccr 2mn 2 km
1 临界阻尼:体系自由振动反应中不出现振荡所 需的最小阻尼值。
临界阻尼完全由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决定的常数。
2 阻尼比:阻尼系数c和临界阻尼ccr的比值,
用ζ表示
c c ccr 2mn
3.1.2 有阻尼自由振动
(1)当称c为低c阻cr 时尼,(ζU<nd1e,r damped),
)
e n t
[u(0)
cosDt
(
u(0)
D
nu(0)
)
sin
Dt]
ωD—阻尼体系的自振频率
图3.4 不同阻尼比对自由振动运动过程的影响
3.1.2 有阻尼自由振动
3.低阻尼体系
D n 1 2
ωD—阻尼体系的自振频率

第三章 BS结构和CS结构.

第三章 BS结构和CS结构.
弊端:在局域网络上进行数据共享时,采用文 件分割、动态调用的方式解决。当客户端要进行空 间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时,必须先从服务器端下载分 割存储的空间数据文件。
空间分析时,需要繁琐的数据拼接运算,影响 性能。
基于二次开发语言的应用系统
GIS平台软件
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
早期的网络GIS系统架构模式
由于早期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限制,GIS的开发 厂商只能开发一个功能庞大而复杂的平台软件系统, 网络GIS的二次开发商,只能基于这一平台,利用 平台提供的简单的二次开发语言进行专业功能的定 制开发。 随着组件技术的成熟,GIS平台厂商采用标准 的组件技术改善和升级了原有的GIS平台软件,二 次开发商根据其提供的标准组件接口可以进行灵活 的二次开发。
第三章 B/S模式和C/S模式
一、C/S模式
(一)简介 C/S是一种分布式系统结构,它基于简单的请 求/应答协议,在C/S模式下,服务器只集中管 理数据,而计算任务分散在客户机上,客户机和 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协议来进行通讯。
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数据请求,服务器将数据 传送给客户机进行计算,这种模式的优点充分利用 了客户机的性能,使计算能力大大提高;
数据库服务器一般采用集中式的管理方式。
C/S系统的优点是明显的: (1)通过将应用资源在前端和后端系统间的分 离,降低了网络上的开销。 (2)因为在C/S系统中,网络上传送的一般是请 求(如SQL语句)和结果(如记录),而不是整个文件。
集中式C/S技术已日趋成熟,几个流行的数据 库厂商,如Sybase、Oracle以及Informix等均提供 解决方案,它们适合于中小型企业以及大型企业的 部门级应用。
SuperMapObjects组件之间既互相联系,也保 持相对独立性。 其中核心组件库(工作空间控件和地图控件)是 基础的、必选的组件,其他组件是可选的,这些组 件对象关系如图3—6所示。

高层建筑钢结构-第三章结构体系和布置

高层建筑钢结构-第三章结构体系和布置

偏心支撑的工作性能
采用偏心支撑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支撑斜杆与梁(耗能梁段) 的先后屈服顺序。 在罕遇地震时,一方面通过耗能梁段的非弹性变形进行 耗能,另一方面使耗能梁段的剪切屈服在先,从而保护 支撑斜杆不屈曲或屈曲在后。 耗能梁端在多遇地震下应保持弹性状态,在罕遇地震下 产生剪切屈服。 必须提高支撑斜杆的受压承载力,使其至少应为耗能梁 段达到屈服强度时相应支撑轴力的1.6倍。
i i
1
i
实例
北京长富宫中心
1.建筑概况
地下2层、地上25层,旅馆建筑,建于1987年。 高91m,层高3.3m,25.8×48m矩形平面,柱网8×9.8m。 外墙采用带面砖的预制混凝土挂板。
2.结构体系及主要计算结果
为钢框架体系,但在2层以下和地下室为钢骨混凝土 结构。 基本周期为3.6s,最大层间位移1/337,小于1/200 的限值。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 框架-偏心支撑结构(双体系)
框架-剪力墙板结构(也可以是双体系)
剪力墙板类型有:钢板剪力墙、开缝剪力墙和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
开缝剪力墙的工作原理
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
2) 框架-支撑结构的工作特点
框架—支撑体系是由框架体系演变来的,即在框架体 系中对部分框架柱之间设置竖向支撑,形成若干榀带 竖向支撑的支撑框架。
对应伸臂桁架的楼层位置,宜沿外框架周边设置腰桁架或 帽桁架,以使外框架的所有柱子能与内筒起到整体抗弯作 用。腰桁架的高度也与设备层的层高相同。
3.5 交错桁架体系(staggered truss
1) 结构构成
systems)
2) 受力特点
3.6 筒体结构(tube structures)
1) 筒体结构的分类 外筒体系 框架筒体 桁架筒体 筒中筒 成束筒

第3章--计算机体系结构

第3章--计算机体系结构

1.则中断级屏蔽位如何设置? 2.假设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同时出现1,2,3, 4四个中断请求,请画出程序运行过程示意图?
第3章作业2
假设系统有4个中断级,则中断响应次序是 1 2 3 4,如果中断处理次序是4 2 3 1
1.则中断级屏蔽位如何设置? 2.假设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同时出现1,2,3, 4四个中断请求,请画出程序运行过程示意图?
0
习题3-5
(1)当中断响应次序为1 2 3 4时,其中断处 理次序是?
(2)如果所有的中断处理都各需3个单位时间,中断 响应和中断返回时间相对中断处理时间少得多。 当机器正在运行用户程序时,同时发生第2、3级 中断请求,过两个单位时间后,又同时发生第1、 4级中断请求,请画出程序运行过程示意图?
中断级屏蔽位的设置
中断 处理 程序 级别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第5级 中断级屏蔽位
1级 1
0 0 0 0
2级 1
1 0 1 1
3级 1
1 1 1 1
4级 1
0 0 1 0
5级 1
0 0 1 1
具体执行 过程如图:
第3章作业1
假设系统有4个中断级,则中断响应次序是 1 2 3 4,如果中断处理次序是1 4 2 3
中断的响应次序和处理次序
中断的响应次序
中断的响应次序是同时发生多个不同中断类的中断 请求时,中断响应硬件中排队器所决定的响应次序 中断响应的次序是用硬件---排队器---来实现的。
排队器重的次序是由高到低固定死的。

中断处理次序:
中断的处理要由中断处理程序来完成,而中断处理 程序在执行前或执行中是可以被中断的,这样,中 断处理完的次序(简称中断处理次序)就可以不同 于中断响应次序。

结构力学 第三章 静定结构

结构力学 第三章 静定结构
• 由结点弯矩平 衡校核弯矩计算是 否正确。
MBC=1kN· m
B
MBE= 4kN· m
MBA=5kN· m
FP1=1kN FP2=4kN
• 用计算中未使 用过的隔离体平衡 条件校核结构内力 计算是否正确。
5kN· m
1kN
3kN
FP3=1kN
2、简支刚架
• 解: • (1)、求支座 反力 • ∑y=0 • FCy =80kN(↑) • ∑m0=0 • FAx=120kN(←) •∑x=0 •FBx=80kN(→)
§3-2 静定多跨梁

由中间铰将若干根梁(简单梁) 联结在一起而构成的静定梁,称为静 定多跨梁。
1、几何组成:
• 基本部分+附属部分。 • (1)、基本部分:不依赖其它部分, 本身能独立承受荷载并维持平衡。 • (2)、附属部分:依赖于其它部分而 存在。
2、层叠图和传力关系
(1)、附属部分荷载 传 基本部分或 支撑它的附属部分。 • (2)、基本部分的荷载对附属部分无 影响,从层叠图上可清楚的看出来。 •
练习: 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q
A B
C
1 2 ql 4
l
q
1 ql 2
ql
l l l
例题
4kN· m
4kN
3m
3m
(1)集中荷载作用下
6kN· m
(2)集中力偶作用下
4kN· m 2kN· m
(3)叠加得弯矩图
4kN· m
4kN· m
例题
3m
8kN· m
2kN/m
3m
2m
(1)悬臂段分布荷载作用下
FP2=4kN
q=0.4k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以正方形或接近方形的建筑平面且跨 度较小,L≤60m。 (2)两向正交斜放网架 短桁架对长桁架有 嵌固作用,受力有利角 部产生拔力,常取无角 部形式。 适用:建筑平面为 正方形、矩形、周边支 承。 两向正交斜放 两向斜交斜放 (3)两向斜交斜放网架 适用于两个方向网格尺寸不同的情形受力性
能欠佳,节点构造较复杂。 (4)三向交叉网架 三个方向的平面桁架相 互交角60,比两向网架刚度 大,适合大跨度。节间一般 6m以上,常需再分式腹杆。 适用:L>60m的多边形、 圆形、三角形、梯形平面。 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 三向交叉 正放四角锥网架 2)角锥体系网架 (1)四角锥体网架 a. 正放四角锥体网架 上、下弦杆等长,腹杆也等长,构造简单。
建筑结构是由许多结构构件组成的一个系统, 其中主要的受力系统称为结构总体系。结构总体 系固然千姿百态,形形色色,但是仔细分析总是 由基本水平分体系、基本竖向分体系以及基础体 系三部分组成。 基本水平分体系一般由板、梁、桁(网)架组 成,如板—梁体系和桁(网)架体系。基本水平分 体系也称楼(屋)盖体系,其作用为:(1)在竖向, 承受楼面或屋面的竖向荷载,并把它传给竖向分 体系;(2)在水平方向,起隔板和支承竖向
b. 斜放四角锥体网架
斜放四角锥网架 星形四角锥网架 棋盘形四角锥网架
特点:上弦杆短、下弦杆长,充分发挥材料强度。
(2)三角锥体网架
三角锥网架 蜂窝形三角锥网架 抽空三角锥网架
特点:刚度大,适用于各种建筑平面,上、 下弦杆等长,腹杆等长,构造简单。
(3)六角锥体网架 杆件多、结点构造复杂,仅在有特殊要求时 采用。
(24)+0.2L2 (68)+0.08L2
1014 (68)+0.07L2 (1317)+0.03L2
注:L2 是以米计的网架短向跨度;跨度小于18 米时网格数可适当减少。
3.3.5 网架结构杆件截面与结点 1)杆件有角钢和钢管 2)结点
3)支座结点
3.4 结构竖向体系 3.4.1 结构竖向体系的结构特性
力,并把它们传给地基;(3)限制整个结构的沉 降,避免不允许的不均匀沉降和结构的滑移。 结构水平分体系和竖向分体系之间的基本矛 盾是,竖向结构构件之间的距离愈大,水平结构 构件所需要的材料用量愈多。好的结构概念设计 应该寻求到一个最开阔、最灵活的可利用空间, 满足人们使用的功能和美观的需求,而为此所付 出的材料和施工消耗最少,而且能适合本地区的 自然条件(气候、地质、水文、地形等)。 建筑物、建筑结构总体系、三个基本分体系 、基本结构构件和构件受力状态之间的隶属关系 ,见下图。
2)屋架结构的布置 对于跨度以 3m 为模数的屋架,均有标准图 集可查;屋架的间距一般为柱距,常见的有6m, 也有 7.5m、9m、12m 等;屋架的支座为一般 为铰支座,要考虑铰支座的转动要求。 3)屋架结构的支撑 屋架结构的支撑有:上弦横向水平支撑、下 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纵向水平支撑、垂直支撑、 系杆等。其作用是: (1)保证屋盖的整体性,提高空间刚度; (2)避免压杆侧向失稳,防止拉杆产生大的振动;
(3)承担和传递水平荷载(如纵向和横向风荷载、 悬挂吊车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等); 上海证券大厦 (4)保证结构安装时的稳定与方便。 3. 2 .4 桁架结构的其他型式
连接两幢主楼
1)立体桁架 的天桥桁架跨度 2)刚接桁架 63m,共支承着从
17层至26层共8个
楼层,采用了H型
钢重型桁架。
展览馆 日本大分体育公园综合竞技场
M02>M2 ),这两点正好与四边支承板相反。 (4)四边支承板受竖向作用力后四角有上翘现象, 在实际工程中必然在四角会引起约束负弯矩产生 的内力。这在概念设计时也应予以注意。 3)板的塑性铰线问题 梁的塑性铰是在某一截面上产生;而板的塑 性铰是在某一点上产生后沿某一条线的截面扩展 形成塑性铰线,从而使板形成机构。
上表说明板有以下规律性现象: (1)两相对边支承板不论简支还是固端均为单向 板;四边支承板当 l2 / l1 2 时,也可近似按单向 板设计(这时 M 1 0.1ql 2, M 2 0.015ql 2 )。 (2)四边支承板都有 Ml > M2,R2 > Rl,且 f 都很 小的情况,说明其主要受力方向为短向,其刚度 比单向简支板和四角支承板大得多。 (3)四角支承板的受力和刚度情况都比四边支承 板更为不利(M1角>Ml边,M2角>>M2边,f角 >>f边), 这在概念设计时应予以特别注意。而且:a.其主 要受力方向是长向。b.支承点附近板带承受的弯 矩大于跨中板带承受的弯矩 (M01 >Ml,
型化、商品化生产。6)网架的平面布置灵活。 发展迅速的原因还有:1)社会发展和工程建 设的需要。2)标准化、工厂化生产。3)电子计算 技术的应用。 3. 3 .2 平板网架的结构型式与适用范围 平板网架可分为交叉桁架体系和角锥体系两 类。 网架表示法 两向正交正放 1)交叉桁架体系 (1)两向正交正放网架 上、下弦杆均组成方格,几何可变,需设水 平支撑。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3. 3 网架结构 3.3.1 网架结构的特点 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有规律的几何图形通过 节点连接起来的高次超静定空间结构为网架结构。
a 网架 b 单层网壳 c 双层网壳 网架结构的优越性:1)空间工作,传力途径 简捷。2)重量轻,经济指标好。3)刚度大,抗震 性能好。4)施工安装简便。5)网架杆件和节点定
(1)风荷载起控制作用 (2)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必须限制
(3)风振的不适感要加以控制 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不宜大于: 公寓建筑: 0.15m/s2(约0.015g) 公共建筑: 0.25m/s2(约0.025g)
M max ql 2 / 8
Vmax ql cos / 2
α

l
3)平面曲梁 平面曲梁的内力除了弯矩、剪力以外,还有 扭矩。
3.1.2 板 一般把 b/t > 5~8的板称为薄板, 板件剪切变形与弯 曲变相比很微小, 可以忽略不计。 右图为板的各 种支承情况。图3-8为板的实际支承情况。 1)单向板与双向板 从前面图可见若在交叉梁的某一根梁上施加 一集中荷载,周围的梁都会协同受荷,因而双向
பைடு நூலகம்
内拉力,相应于梁的翼缘;斜腹杆承受因剪切引 起的斜拉力或斜压力,相应于梁的腹板。由于桁 架的杆件都是全截面受力,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利 用,故桁架可比梁的跨度大得多(当跨度大于 15m-18m时,常采用桁架)。 桁架结构受力 的特点如图:
平面桁架优点是跨度大、用料省、制作安装 方便;缺点有: (1)节间有斜杆,不利于通过管 道和设置门窗洞口;(2)侧向刚度小.平面外稳 定性差; (3)高度较大,体型笨重。 3. 2 .2 屋架结构的型式 按材料的不同,分为木屋架、钢-木组合屋 架、钢屋架、轻型钢屋架、钢筋混凝土屋架、钢 筋混凝土-钢组合屋架等。 按外型的不同,分为三角形屋架、梯形屋架、 抛物线型屋架、折线型屋架、平行弦屋架等。
3.1.3 钢筋混凝土板-梁体系的构件截面尺寸估计 表3-2和表3-3供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估 计构件截面尺寸时参考。 3.1.4 板梁体系楼盖结构形式
有平板楼盖、密肋楼盖、交叉梁楼盖、次主 梁楼盖、无梁楼盖等。
3. 2 桁架结构(屋架) 3. 2 .1 桁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由一系列只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的杆件连接 而成的平面结构体系,结点均为铰接点,对整个 桁架结构来说,可以受弯、受剪。 由于是平面结构体系,平面外刚度很小,因 此必须在平面外设置支撑,以形成空间结构、加 强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 平面桁架可看成出工字形截面梁演变而来的: 若将该梁截面中正应力较小的腹板挖去,组成由 上下弦杆和斜腹杆连接的格构式结构,就是平面 桁架。上下弦杆承受因弯曲引起的内压力和
交叉梁比单向梁的强度和刚度都大得多。将双向 交叉梁做成零间距,就成为双向板。 关于板在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有: (1)单向板只在单方向受力,它和单跨梁、连续 梁的受力概念相同;板的四边只有两相对的边是 支承边时或者板的四边支承但边长比(长边长度 /短边长度) ≥ 2 时才是单向板。 (2)双向板指四边支承板、三边支承板或两相邻 边支承的板,且当板的边长比< 2 时,才称为双向 板或按双向板计算。双向板的强度和刚度也肯定 会比单向板大得多。下面列出 5 种板进行比较: 2)四边支承与四角支承双向板
点支承的柱帽形式
2)网架选型 (1)周边支承的矩形平面形状 长短边之比1.5时:斜放四角锥网架,棋盘 形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 对于中(30m 60m)小(<30m)跨度,亦可选星 形四角锥网架,蜂窝形三角锥网架。 长短边之比>1.5时:宜选正放类网架----两向
正交正放网架,正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 锥网架。 (2)点支承的矩形平面形状 两向正交正放网架,正放四角锥网架,正放 抽空四角锥网架。 (3)圆形,多边形平面形状 宜选三向网架,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 架。 (4)两边或三边支承的矩形平面形状 自由边作处理后可按周边支承情形考虑。自 由边的两种处理方法:
3. 2 .3 屋架结构的选型和布置 1)确定屋架型式的原则: (1)满足使用要求 屋架外形应与屋面材料的排水要求相适应。 (2)满足经济要求 屋架外形应尽量和弯矩图接近,使上下弦杆 内力沿跨度方向分布较均匀,腹杆受力较小; 腹杆的布置宜使短杆受压,长杆受拉; 荷载布置在节点上,减少弦杆局部受弯。 (3)满足制造、安装和运输要求 构造简单,杆件夹角30°~60°;杆件与节 点数量少;分段制造,便于运输与安装。
3.1 板—梁体系 3.1.1 梁 分类: 按支承条件分:简支梁、悬(伸)臂梁、连续梁、 交叉梁等; 按空间几何形状分:水平直梁、斜梁、曲梁等; 按材料分:钢筋混凝土梁、钢梁等。 1)交叉梁 常用的是等截面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交叉 梁,又分为:正交正放、正交斜放、三向交叉等 几种。
从上述的受力分析可以看出,短边方向的梁 所承担的荷载要大于长边方向的梁所承担的荷载。 板的内力也具有同样的结果。 2)斜直梁——一般为楼梯梁 q 梁的截面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