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临床路径完成版

合集下载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突发头痛或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急诊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基底节区(壳核≥30ml,丘脑≥15ml),小脑(≥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的脑积水),脑叶(≥40ml),脑室出血(重症全脑室出血)急请脑外科会诊→行手术治疗的转脑外科进一步诊治↓不手术的转内科ICU继续治疗,病情平稳转入普通病房(ICU治疗略)↓重整医嘱,●一般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鼻饲(昏迷或有吞咽困难者在发病第2-3天即应鼻饲,给予高纤维、高能量饮食);保持尿便通畅;观察病情;缓解疼痛;卧床休息,床头抬高20-30度;减少探视,避免声光刺激和情绪激动;预防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采取勤翻身、肢体被动活动、气垫床等措施预防褥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康复治疗:早期将患肢置于或固定于功能位,如病情允许,危险期过后,应及早进行肢体功能、语言障碍及心理的康复治疗。

●控制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

●药物治疗:调控血压(不要急于降压,先降颅压再决定是否降压,>180/100mmHg应降压,降压幅度不宜过大,血压过低应升压)、降低颅内压(脱水、抬高床头、镇痛、镇静)、止血药物(一般不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不能进食的液体量1500-2500ml、补液、补钠、补钾)、对症治疗(镇静、镇痛、治疗高热、防治继发感染)、神经营养剂、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7天左右复查肾功能、离子、血常规等及其他异常指标,7-10天复查1次头CT,病情变化随时复查头CT,必要时脑外科会诊,若病情平稳可行头MRA或CTA协助评价血管情况。

↓血肿显著吸收且无明显感染等并发症者预约出院。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 10:I6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 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疼、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局灶性症状和体征者;2. 头颅可见出血改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 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防止感染;2. 吸氧、心电监护;吸痰;维持呼吸道通畅;3. 控制血压;镇静;止血;防治血肿扩大;4. 控制脑水肿,脱水降颅压治疗;防治高血糖;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5. 控制体温;防治应激性溃疡;防治卒中相关性肺炎;营养支持治疗;6. 癫痫发作的预防和处理;7. 脑出血的微创治疗;8. 早期康复;9. 辩证施治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 14-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10: I61. 脑出血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须检查的项目。

1. 血、尿、大便常规;血气分析加离子分析。

2. 生化全项、凝血四项、术前八项、、血清前白蛋白、载脂蛋白 A1、B;3. 胸部、心电图、必要时颈动脉血管超声。

4. 头颅,根据具体情况可再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

(七)选择用药1. 脱水药物,脑保护治疗;2. 降压、止痛、镇静治疗;3. 抗菌药物;4. 缓泻药;5. 抑酸药物;6. 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7. 可酌情选用止血药。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 生命体征监测。

2 卒中量表和量表评分、。

(九)出院标准。

1. 患者病情稳定,出血吸收,症状减轻。

2. 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2. 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 ICD-l0:16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6):435-444.)。

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3.头颅CT或MRI显示出血灶;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6):435-444.);以及《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中国卒中学会编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内科治疗:(1)尽量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保持情绪稳定及大便通畅。

(2)控制血压:收缩压在150mmHg以上时,控制收缩压在140mmHg以下。

(3)血糖管理:控制血糖值在7.7-10mmol/L的范围内。

(4)控制体温。

2.药物治疗:神经保护治疗、传统医药治疗3.并发症及其他情况的预防与处理(1)控制脑水肿,必要时降低颅内压治疗;(2)控制癫痫发展、肺部感染,防治深静脉血栓。

4.必要时外科手术。

5.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1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心肌酶谱;( 3 )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CTA、MRA。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2.降压药物:可选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

中风病脑出血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临床路径一、中风病(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为脑出血的患者。

(ICD-10:I61)(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在起病10-30分钟为进行性加重。

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1)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

(2) MRI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和血管炎等。

3.证候诊断:(1)急性期①风火上扰,肝阳暴亢辩证要点:半身不遂,头痛头晕,口干口苦,舌红,脉弦数。

②肺热腑实,瘀阻清窍辩证要点:半身不遂,神昏目赤,项强身热,便秘溲赤,舌红绛,苔焦黄,脉洪滑数。

③痰浊内盛,蒙蔽清窍辩证要点:神疲肢冷,气短懒言,或神昏肢瘫,喉中痰鸣,舌黯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④元气不固,神明散乱辩证要点:头痛呕吐,四肢瘫痪,手撒肢冷,汗出如油,二便自遗,舌痿苔枯,舌黯脉微。

⑤痰瘀阻络,自溢脉外辩证要点:肢瘫语謇,肢体麻木,头胀刺痛有定处,或猝然倒地,神昏烦躁,舌黯且散在瘀点,苔白腻,脉弦涩。

(2)慢性期①阳气虚衰,瘀血内阻辩证要点:面黄肢软,气短懒言,口舌歪斜,语言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涩。

②肝肾两亏,筋脉失养辩证要点:眩晕耳鸣,语声低微或不语,神疲心烦,肢软无力,舌红苔少脉细。

脑出血临床路径(NICU)之欧阳歌谷创作

脑出血临床路径(NICU)之欧阳歌谷创作

NICU脑出血临床路径欧阳歌谷(2021.02.01)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疼、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局灶性症状和体征者;2. 头颅CT可见出血改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防止感染;2.吸氧、心电监护;吸痰;维持呼吸道通畅;3.控制血压;镇静;止血;防治血肿扩大;4.控制脑水肿,脱水降颅压治疗;防治高血糖;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5.控制体温;防治应激性溃疡;防治卒中相关性肺炎;营养支持治疗;6.癫痫发作的预防和处理;7.脑出血的微创治疗;8.早期康复;9.辩证施治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尿、大便常规;血气分析加离子分析。

2.生化全项、凝血四项、术前八项、CRP、血清前白蛋白、载脂蛋白A1、B;3.胸部CT、心电图、必要时颈动脉血管超声。

4.头颅CT,根据具体情况可再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

(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脑保护治疗;2.降压、止痛、镇静治疗;3.抗菌药物;4.缓泻药;5.抑酸药物;6.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7.可酌情选用止血药。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APACHE-II。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出血吸收,症状减轻。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脑出血临床路径(医师篇)

脑出血临床路径(医师篇)
□二~三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基础疾病用药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异常检查复查
□必要时行CTA检查通知出院
□依病情给予出院带药及建议
□出院带药
医师签名:
标准住院日≤14天
依据病情需要
住院日第3-5天 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基础疾病用药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异常检查复查
□复查血常规、肾功能、血糖、电解质
□必要时复查CT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6-14天 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脑出血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9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 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监测生命体征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
□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根据病情选择: CTA,骨髓穿刺、血型(如手术)
□根据病情下达病危通知
□神经外科会诊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2天 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监测生命体征
□基础疾病用药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复查头CT(必要时)

脑出血 临床路径

脑出血 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脑出血-临床路径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于对象:第一确诊为脑出血(icd-10:i6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14天时住院第1天(急诊室至病房或轻易至间卒中单元)□查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包含nihss评分、gcs评分及bathel评分)□健全病历□医患沟通交流,交代病情主□监测并管理血压(必要时升压)必须□气道管理:预防误吸,必要时经鼻诊插管及机械通气疗□掌控体温,可以考量低温化疗、冰帽、冰毯工作□预防病毒感染、症候群性溃疡等并发症□合理采用水解药物□早期脑疝积极主动考量手术化疗□记录诊治意见长期医嘱:□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级护理□高盐低脂饮食□安静卧床□监测生命体征□依据病情下发轻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点□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医心肌酶五音、心肌功能、血气分析、襄助感染性疾病筛查□头颅ct、胸片、心电图□根据病情挑选:头颅mri,cta、mra或dsa,骨髓外科手术、血型(例如手术)□根据病情下发病危通告□神经外科诊治主□入院传教及护理评估必须□恰当继续执行医嘱护□观测患者病情变化理工作住院第2天□主治医师验血,书写上级医师验血记录□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评估辅助检查结果□稳步预防并发症□必要时多科诊治□已经开始康复化疗□须要手术者转回神经外科□记录诊治意见长期医嘱:□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级护理□高盐低脂饮食□安静卧床□监测生命体征□基础疾病用药□依据病情下发临时医嘱:□复查异常化验□复查头ct(必要时)□依据病情须要□恰当继续执行医嘱□观测患者病情变化住院第3天□主任医师验血,书写上级医师验血记录□评价神经功能状态□稳步预防并发症□必要时诊治□康复化疗□须要手术者转回神经外科长期医嘱:□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级护理□高盐低脂饮食□安静卧床□监测生命体征□基础疾病用药□依据病情下发临时医嘱:□异常化验复查□依据病情须要下发□恰当继续执行医嘱□观测患者病情变化1病□无□有,原因:情1.变2.异记录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第4-6天□各级医生查房□评估辅助检查结果□评价神经功能状态□继续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相关科室会诊□康复治疗长期医嘱:□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安静卧床□基础疾病用药□依据病情下达临时医嘱:□异常检查复查□复查血常规、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必要时复查ct□依据病情需要下达□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第7-13天□通知患者及其家属明天出院□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长期医嘱:□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二~三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安静卧床□基础疾病用药□依据病情下达临时医嘱:□异常检查复查□必要时行dsa、cta、mra检查□明日出院□正确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第8-14天(出院日)□再次向患者及家属了解病出院后注意事项,出院后化疗及家庭保健□患者办理出院相关手续,出院主要用药工作重点医嘱出院医嘱:□通告出院□依据病情给与出院猛猛及建议□出院猛猛□恰当继续执行医嘱主要□观测患者病情变化护理工作□出院带药服用指导□特殊护理指导□告知复诊时间和地点□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嘱其定期门诊复诊病情□无□有,原因:变异1.记录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并无□存有,原因:1.2.□并无□存有,原因:1.2.主要护理工作病情变异记录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执行医嘱□肢体、吞咽功能评价□患者宣教□无□有,原因:1.2.□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执行医嘱□肢体、吞咽功能评价□患者宣教□无□有,原因:1.2.□出院带药服用指导□特殊护理指导□告知复诊时间和地点□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嘱其定期门诊复诊□无□有,原因:1.2.3。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
患者能了解疾病的治疗过程,配合诊疗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执行护士签名:
变异:
□有□无
变异原因
护士签名:
其他护理记录
护士签名:
住院第二天年月日
护理记录
护理处置
A班
P班
N班
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正确执行医嘱
□是□否
□是□否
□是□否
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输液部位有无红肿、外渗情况
能正确对待疾病,保持情绪稳定。
□配合
□部分配合
□不配合
□配合
□部分配合
□不配合
□配合
□部分配合
□不配合
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防止大便通畅,避免大便时用力和憋气
遵守饮食指导方案,保持大便通畅
□能完成
□部分完成
□不能完成
□能完成
□部分完成
□不能完成
□能完成
□部分完成
□不能完成
言语障碍者尽早开始言语训练,以促进言语恢复。
□部分减轻
□不减轻
饮食指导,逐渐增加进食量,少量多餐,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遵守饮食指导方案,大便通畅
□能遵守
□部分遵守能遵守
□部分遵守
□不遵守
指导言语障碍者使用肢体语言,图片等多与人交流,多读书、看报、看电视等。
家属和患者积极配合合语言训练
□配合
□部分配合
□是□否
□是□否
□是□否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并查阅结果。
□是□否
□是□否
□是□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 编码:I61.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饶明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引发的“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痰热内闭证
元气败脱证
肝阳暴亢证
痰热腑实证
气虚血瘀证
阴虚风动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引发的“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脑出血)的患者。

2.适合中医内科保守治疗,无手术指征者,即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无合并重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形)。

3.继发于脑梗死的出血、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肿瘤性出血、血液病、淀粉样脑血管病、感染性动脉炎、动脉炎引起大动脉炎、药物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头颅CT、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及潜血试验、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凝血功能、D-二聚体、传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心电监测、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眼底检查、头颅 MRA、DSA 或 CTA、C反应蛋白、腹部B超、颈动脉B超、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痰热内闭证: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2)元气败脱证: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3)肝阳暴亢证:平肝潜阳、息风清热。

(4)痰热腑实证:清热化痰,息风通腑。

(5)气虚血瘀证:补益元气,活血通络。

(6)阴虚风动证:滋养肝肾,潜阳息风。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

4.推拿治疗。

5.中药塌渍治疗。

6.放血治疗。

7.内科治疗。

8.康复训练。

9.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如神昏、肢体无力、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有所改善。

2.影像学提示脑水肿完全控制,或脑水肿绝大部分吸收。

3.无需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影像学检查提示血肿体积明显扩大且具有手术指征,或再次脑出血,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大出血等,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
患者姓名: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 门诊号: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年___月__日出院日期:___年__月___日标准住院日:≤28天
时间住院第一天(急诊室到病房
或直接到卒中单元
住院第二天住院第三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包括NIHSS
评分、GCS评分及Bathel评分
□完善病历
□医患沟通,交待病情
□监测并管理血压(必要时降压)
□气道管理:防止误吸,必要时经
鼻插管及机械通气
□控制体温,可考虑低温治疗、冰
帽、冰毯
□防治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
□合理使用脱水药物
□早期脑疝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记录会诊意见
□主治医师查房,书写上级
医师查房记录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评估辅助检查结果
□继续防治并发症
□必要时多科会诊
□开始康复治疗
□需手术者转神经外科
□记录会诊意见
□主任医师查房,书
写上级医师查房记

□评价神经功能状

□继续防治并发症
□必要时会诊
□康复治疗
□需手术者转神经
外科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监测生命体征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
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
□头颅CT、X线胸片、心电图
□根据病情选择:头颅MRI,CTA,
MRA或DSA,骨髓穿刺、血型(如手
术)
□根据病情下达病危通知
□神经外科会诊
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监测生命体征
□基础疾病用药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复查头CT(必要时)
□依据病情需要
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

□一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监测生命体征
□基础疾病用药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依据病情需要下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及护理评估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第4-6天第7-13天第8-14天(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各级医生查房
□评估辅助检查结果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继续防治并发症
□必要时相关科室会诊
□康复治疗
□通知患者及家属明天出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
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
“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
继续治疗的方案
□再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
病人出
院后注意事项,出院后治
疗及家
庭保健
□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基础疾病用药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复查血常规、肾功能、血糖、
电解质
□必要时复查CT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安静卧床
□基础疾病用药
□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必要时行DSA、CTA、MRA
检查
□通知明日出院
出院医嘱:
□通知出院
□依据病情给予出院带药
及建议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正确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出院带药服用指导
□特殊护理指导
□告知复诊时间和地点
□交代常见药物的不良反

□嘱其定期门诊复查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