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才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完整版)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2016江西财经大学数学建模竞赛A题城市交通模型分析参赛队员: 黄汉秦、乐晨阳、金霞参赛队编号:20160182016年5月20日~5月25日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江西财经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章程。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中选择一项填写): A我们的参赛队编号为2016018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队员1. 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141队员2. 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141队员3. 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141日期: 2016 年 5 月 25 日编号和阅卷专用页江西财经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2016年5月15日制定城市交通模型分析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及道路交通流量急剧增加,交通出行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削弱经济活力的瓶颈之一。
本篇论文针对道路拥挤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数学建模分析,讨论拥堵的深层次问题及解决方案。
首先建立绩效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目标层,准则层(一级指标),子准则层(二级指标)。
其次,建立评价集V=(优,良,中,差)。
对于目标层下每个一级评价指标下相对于第m 个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由专家的百分数u 评判给出,即U =[0,100]应用模糊统计建立它们的隶属函数A(u), B(u), C(u) ,D(u),最后得出目标层的评价矩阵Ri ,(i=1,2,3,4,5)。
利用A,B 两城相互比较法,根据实际数据建立二级指标对于相应一级指标的模糊判断矩阵P i (i=1,2,3,4,5)然后,我们经过N 次试验调查,明确了各层元素相对于上层指标的重要性排序,构造模糊判断矩阵P ,利用公式1,ij ij n kj k u u u==∑ 1,n i ij j w u ==∑ 1,i i n j j w w w ==∑ []R W R W R W R W R W W R WO 5544332211,,,,==计算出权重值,经过一致性检验公式RI CICR =检验后,均有0.1CR <,由此得出各层次的权向量()12,,Tn W W W W =。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广东金融学院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曾彬2. 曾庆达3. 陈佳玲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 2013 年8 月 22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高校学生评教系统改进的研究摘要本文是研究关于高等学校学生评价教师的评价系统问题,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十项指标的权值,并给出了一个新的评教分数的计分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本文亮点在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数学模型。
首先,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充分考虑每个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并把贡献按权值进行分配;通过层次分析法中的归一化处理,得到两两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的定量描述,从而解决不同指标间的差异。
其次建立模糊综合评教模型,输入一组专家(同学)的模糊评价,通过最大隶属度原则把模糊评价输出为综合评价。
最后本文在难易程度不同的课程下(在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下进行评价),得出同一教师的综合评价,发现其在不同课程下的综合评价均相同。
于是得出结论,该模型的确能解决不同课程难易程度带来的对总体评教的影响。
因为一个教师的综合教学质量并不应该在不同的课程下得到变化较大的评教。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与普 通 高校 人 才培 养 质量 评 价 标 准之 间 的对 比 , 实现 对 独 立 学院 人 才培 养 质 量 的评 价 研 究 。 这 对独 立学 院确 保 人 才 培 养质
量 起 着 至 关 重要 的 作 用
关 键 词 : 才 培养 质 量 ; 合 素 质 : 糊 综合 评 价 人 综 模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陈 致 远 , 洪 坚 , 瑾 缸 , 杨 汪 军
( 1嘉兴 学院 ; 2嘉兴职 业技术 学院 , 江 嘉 兴 3 4 0 ) 浙 10 1
摘 要 : 高等教 育人 才质 量 的 评 价 标 准 多样 化 背 景 下 , 对 独 立 学 院 办 学模 式 出现 的 新 问题 , 文试 通 过 独 立 学 院 在 面 本
一
6 利 用合适 的合成 算 子将 A与被 评 价事 物 的 、 R合成 得 到各 被 评价 事 物 的模 糊综 合 评价 结果 向 量B 。模 糊综 合评判 模型 可表示 为 :
B A・ = R () 2
则 B=6,2 3 6} { b , … ,表 示 b 被评 价 事 物从 整 b i 体上看 对 V 等 级模糊 子集 的隶属 程度 。 i 7 根据 最大隶 属度 原则进行 模糊 综合评 价 : 、 b m xb,26…  ̄ a {1b,3 61 = () 3 则 被评 价对 象总体 上隶属 于第 r 等级 。 二 、综合 素质 测 评指标
2 1年 1月 01
安 阳 工学 院学 报
J u n l f y n n t ue o e h oo y o r a o An a g I si t f c n lg t T
J n2 1 a .0 l
第 l卷 第 l ( 第4 0 期 总 9期 )
综合素质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_赵红

2006/5综合素质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赵 红摘 要:针对当前综合多项指标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这一难题,本文从学生综合素质的模糊性入手,运用模糊理论,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创建了一种符合实际、简便易行的学生综合素质多层次评价的量化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应用算例验证。
关键词:综合素质;多层次;模糊评价;矩阵中图分类号:G 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6)5-165-02作 者:南华大学副教授;湖南,衡阳,421001准确、客观、科学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模糊综合评价法[1]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多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也比较多,但用来量化学生综合素质则缺乏研究,本文是对解决该问题的一种尝试。
一 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的总称。
它既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在人身心结构中的沉淀和内化。
总之,它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实践在个体上结合的状态与水平。
对素质进行定性分析比较简单,相对而言,进行定量分析则复杂、困难得多。
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高低上。
当前所推行的学生综合素质(为方便行文,用U 表示,其一级和二级指标加上下标区别)指标中,主要分为四个大的方面:德(U 1)、智(U 2)、体(U 3)、能(U 4)。
四个一级指标中还包含多个二级指标[2]。
1.德育。
学生的德育水平是学生素质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决定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高低。
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1)政治表现(U 11),即参加这种政治活动的积极性;(2)文明行为(U 21),平常的行为表现;(3)集体观念(U31),考察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程度;(4)法纪观念(U 41),考察是否有违法乱纪行为。
2.智育。
学生的智育水平体现了学生自身能力的高低,主要从四个主要方面来衡量:(1)课程成绩(U 12),这是一个很容易得到的量,反映了学习能力的高低;(2)创新能力(U 22),反映思维的活跃程度;(3)操作能力(U 32),可通过试验操作的熟练成都来体现;(4)学习表现(U 42),课堂学习的表现。
学生评教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学生评教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摘要:评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向学生提供反馈,改进课程和教学质量。
由于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存在着多重因素和不确定性,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被用来评估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逻辑加权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一种新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更好地反映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首先,分析和研究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背景理论和内涵,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用AHP序列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然后,通过网络调查和访谈,从学生和教师双方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最终构建出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代表评价者的综合评价。
最后,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和“持续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方面,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实践应用。
关键词:学生评教;模糊综合评价;AHP序列分析;反馈;改进 1.论1.1究背景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评价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与教师的努力密切相关,还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反馈等有效的参与因素有关。
从课堂教学流程的角度出发,学生的评价可以反映教学质量的不同维度,如课堂活跃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课堂气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等。
学生评教方式主要包括实地评教、在线评教、问卷调查和问卷设计等,评教结果可以用来反馈改进教学质量和评价教学效果。
1.2究内容由于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存在多重因素和不确定性,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被用来评估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的目的是构建一种新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更好地反映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根据学生的综合评价,通过Logic Weighted Fuzzy Mathematics 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此外,还将AHP序列分析方法应用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运用了网络调查和访谈等基于实践的方法,并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和“持续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实践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高校毕业生社会评价模型

裹l :高校毕 业生社 会评价 指标体 系及评价等级
级
一
人
亟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指标内涵 指标内涵
评价等级
优 优 由 差
位 评
、
指标
4
.
3
11 . 硬件 校园环境及 实验设备的数 设施 量及 利用情况
表达 文字能力和 口头表达能 力 习生活 过 程 1 3 中,所表现出来的精 神面 学风 貌,是经过长期教育和影 响逐步形 成的行为风 尚
.
6 英语 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运 用 水 平 语言的能力
.
4
课程 学校 课程 设置 的合 理性 。 针对性 ,与 时俱进性
设置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 标
三级 指标
指标内涵 指标内 涵
评 价等级 优 优 由 差
2 基础课 的教学为学 习专业 . 1 基础课教
团体不 受任何教育主管部门委托 , 独立地对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 , 是社 会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 学生适应社会 需要程度进行 的评价” 。还有学 者 认为 :” 教育的社会评价是 以教育 系统外部 的社会 力量 为主体 ,从社 会 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角度 , 育行 为或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的活动” 对教 。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指 出:各类学校都要重视 了解 用人单位 对 毕业生质量的评价。通过 毕业 生质量 的社会评价 , 不仅可以对高校 的教
工作
.
养
3 1 思 德 想品 政治方向、思想信念, 及
价法构建高校 毕业生社会评价模型 , 从而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
合 ,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其建立模型的方法步骤为 : 2 构造评 价指标体 系 . 模糊 综合评价的第一步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 系的层次 结构图。 高校毕业生社 会评估 指标体 系的设计 , 是开展高校毕业生社会 评估的基本前提,也是高校 毕业生社会评估 指标体 系构建的关键环节 , 更是实现 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钥匙。 本文将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 价指标体系划分 为三个指标层次 , 3 即 个一级指标 、 个二级指标和 2 8 8 个三级指标。具体详见如下分解表。
基于胜任力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模糊综合评价

A 0203020 =( . ,
. ) 01 5
M
评 判矩 阵 R 可 以 看作 因素 集 和 评 价 集 之 间 的 一种 模 糊 关 系
即 影 响 因素 与 评 判 结 果 之 间 的 “ 合理 关 系 ” 。 2 确 立权 重 集 A
一
,
∑ q 一 , , 1
∑q
,
其 中 .要 求 a归 一化 .即
、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L ]
模糊 综合 评价 就是 应 用模糊 集方 法通 过对 事物 所涉及 到 的 因素
进 行单一 评价 , 然后综 合各 方面 的情况 , 出该 事物 一个 总体评 价 给 二 、模 糊综 合评 判方 法 与步 者对 评 判 指 标 可能 做 出的 各 种评 判 结 果 所组 成
的集合 , V V, 设 =: V ・ 一 般评 判结果取优 秀 良好 、中等 、较 .j V 差 用 集 合 表 示 即为 V = : 秀 良好 .中等 .较 差 优
因素 权 重 的确 定 是 综 合 评 判最 关 键 的 环节 之 一 。 权 重 集 的确
通 过 专 家小 组评 语 并 进行 数 学 处理 ,得到 模 糊评 判 矩 阵 R 。
限于 篇幅 本 文 不 具 体 列 出 。
( 评 判结 果分 析 3)
定 方法 有 多 种 . 常用 的 有 :德 尔 斐 法 群 组 综 合权 值 、专 家调 查 法 和层 次 分 析 法 般 采 用 层 次 分 析 法 来 确定 因素 权 重 集 。 层 次分析 法 ( H ) T L S ay A P 是 a [ 等人 在 7 O年代提 出 的一 种能 有效 地 处理 多 目标 多 判据 问题 的 实 用方 法 。 其基 本 思 路 是先 通
人才评估模型总结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估人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
本文对当前常用的人才评估模型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企业人才评估提供参考。
一、人才评估模型概述人才评估模型是指对企业内部或外部候选人进行能力、素质、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以帮助企业选拔、培养和激励人才。
常见的评估模型包括:1. 点-线-面-体模型点-线-面-体模型是一种直观、简单的人才评估方法。
其中,“点”代表个体的起点,即进入某一专业领域时的能力水平;“线”代表个体在该领域的能力发展轨迹,分为向纵深发展(I型)、向宽度发展(T型)和团队协作发展(型)三种模式;“面”代表个体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体”则是指个体在团队中的角色、贡献和价值。
2. 智力型人才评估工具VPP模型VPP模型是一种适用于智力型人才的评估工具。
它以老板、高管操作视角设计,通过评估候选人的商业贡献价值、业绩与实际业绩的差距等要素,初步估算对方的特征。
VPP模型适用于评估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博士、市场总监、品牌经理等智力型人才。
3.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
该方法将评价因素集和评判集进行组合,通过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适用于对个体或团队进行多维度、多指标的评价。
二、人才评估模型的应用1. 招聘选拔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可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模型对候选人进行筛选。
如:对于技术岗位,可采用点-线-面-体模型;对于管理岗位,可采用VPP模型。
2. 培养发展通过人才评估模型,企业可了解员工的潜力和发展方向,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如:对于具有I型发展模式的员工,企业可提供专业培训;对于T型发展模式的员工,企业可鼓励其拓展技能领域。
3. 绩效考核人才评估模型可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帮助企业全面、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
如: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员工进行多维度、多指标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