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二单元课后练习参考答案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必修 3 第一、二单元课后练习参照答案岳麓版必修3第 1 课阅读与思虑指导一是因为儒家学派以“仁”为中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涵养。
二是在历史观方面,将保卫三代典章文物当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挤对不切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合的变通改正。
三是它设计出一整套平定邦家的方案,为稳固政教系统供给了确实可循的门路。
正因为这样,儒家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分析与研究纲要1·孔子主张把商讨和解决人人间的本质问题放在优先地点,对鬼神敬而远之。
2·资料一反应了上帝认识人民的疾苦。
这类天数观是切合人们的想法的。
资料二剔除了“天数”人品神的绝对威望,主张无为而治。
反应了衰败贵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持悲观、悲观的态度。
资料三反应了孔子其实不否定天数鬼神的存在,但对鬼神的存在持思疑态度。
自我测评解答l·孔子思想系统的中心是“仁”和“礼”。
孑L子对“仁’’学思想最中心的解说是“仁者爱人’,为此一定按照“忠恕”之道。
孑L 子还倡议“为政以德” ,要求统治者珍爱民力。
“礼”即“克己复礼” 。
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有教无类’ ’的办学思想,有益于使受教育者的范围获得扩大;“因材施教”的教课思想有益于针对学生不一样的特点,采纳特别的方法启示诱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与思联合的学习思想也有重要意义。
他在教育上的思想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老子将“道”抽象化,归纳为广泛的、包罗万象的最高哲学看法。
即“道,,是超出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来源。
“天法道,道法自然” ,剔除了“天数’ ’人品神的绝对威望。
第 2 课阅读与思虑指导“百花怒放”场面的出现,并不是有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由。
春秋战国期间是一个社会大改动的期间,社会经历着深刻的改革。
这场改革波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华供给了物质条件。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2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
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
单元小结与测评系统梳理知识 ,理清开展脉络;仿真(高|考)检测 ,零距离触摸(高|考)
!
文学艺术 - -
时期开展历程
先秦秦汉奠基开展
(1)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 ,中国文字成熟
(2)文学:春秋末年 ,我国古代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 ,楚辞创作并盛行;汉代的综合文体汉赋集中表达了当时的文学成就。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练:【单元素养评价】(二)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单元)【合格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1.“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
”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A.封建领主彼此割据B.森严的等级制度C.君主集权专制D.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解析】选A。
在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因此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故选A。
2.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西欧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工具在领主的自营地上服劳役B.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西欧庄园的农奴属于庄园的佃户,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农奴有一块份地,自耕自收,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均可自己生产”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在庄园内部,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D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3.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与当时的中国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A.商品经济发达B.城市的规模大C.一些城市拥有自治权D.有强大的市民阶级【解析】选C。
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不同点”,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表现,城市的主要居民构成是市民阶级,A、D是两者的相同点。
B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中古时期西欧的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武装暴动等手段,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这是中国古代城市所没有的,故选C。
4.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导航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点难点1.明清小说的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2.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以及通过明清小说认识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特点①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问题思考思考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
”这句话反映了《诗经》具有什么功能?提示 社会教化。
2.楚辞(1)产生: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作品:屈原的《离骚》,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是楚辞体中的名篇。
(3)特点: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4)地位①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②“骚体”与“风”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深化理解《诗经》和楚辞艺术特点上的不同(1)句式上,《诗经》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
(2)语言上,《诗经》丰富多彩,章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楚辞采用楚国方言词语,句中常带“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
(3)创作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则是浪漫主义作品。
3.汉赋(1)产生: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2)特点:赋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的繁荣(1)背景①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②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
③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也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艺术创作方面提供了借鉴。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单元检测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检测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方文化看重个性,更多的是从人性自由的角度去理解生机蓬勃的个性。
这种文化传统最早的体现是古希腊()A.克里特文明B.迈锡尼文明C.发达的海外贸易D.人文主义精神答案 D解析这里强调的是文化传统,彰显人的个性的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体现的是尚武精神,海外贸易属于经济上的表现。
2.(2018·佛山一中高二期中)《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这样唱:“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白云因为我变得柔软……”下面哪位哲学家会比较喜欢这首歌() 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彼特拉克D.马丁·路德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智者学派的思想。
材料中“绿草”“天空”“白云”都因为“我”而改变,强调了“我”的力量,体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与普罗塔哥拉的思想相符,故A项正确。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彼特拉克强调享受现世生活,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三者与材料信息不符,可排除。
3.苏格拉底说:“普罗塔哥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
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
而普罗塔哥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A.否定神旨B.忽视道德C.善于诡辩D.轻视教育答案 B解析材料没有提及神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而普罗塔哥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可知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善于诡辩”的信息,故C项错误;智者招收学生,说明重视教育,不是轻视教育,故D项错误。
2019-2020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单元检测试卷(一)

单元检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所创的原始儒学,礼乐占主要部分”。
战国时代,“用另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
该反对学派指的是()A.法家B.道家C.墨家D.阴阳家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中“用另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结合所学可知其代表的是下层民众,反对儒家的仁义说法,可以推断为墨家,主张兼爱的思想,故C项正确。
2.(2018·佛山一中高二期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答案 A解析材料中的“有”“无”“难”“易”“善”“不善”“美”“恶”等都有辩证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道家的思想,本题选A项。
B项强调仁义;C项主张兼爱非攻;D项主张法治。
3.(2018·赣州四校协作体期中联考)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答案 D解析由材料“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可知,材料反映了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要求根据现实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这属于法家的思想,故选D项。
A、B两项分别反映了墨家的“尚贤”和“兼爱”主张,故排除;C项反映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故排除。
4.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B.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D.人的生命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A属于老子的观点,C属于儒学的主要核心思想,即以“仁”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同步课件:单元整合2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单元整合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源自◆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单元检测试卷(五)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检测试卷(五)1.有学者指出:“(传统中国)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在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和从属的。
”下列思想或口号体现了这种社会观念开始改变的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师夷长技以制夷”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解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是中国人开始改变的思想,这是在甲午战后的思想,中国人开始改变应该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观念开始改变,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能表明中国放弃自满自足的心态,故C项错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制度优越性的自满自足心理,故D项错误。
2.(2018·运城高二检测)1962年,钱实甫介绍《海国图志》时,将该书分为筹海篇、地图、地志、宗教、历法、风土人情、技艺仿制、天文地理八个部分。
这说明A.《海国图志》并未介绍西方技术√B.《海国图志》的内容较为广泛C.晚清向西方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D.《海国图志》的内容不断充实解析 据材料“将该书分为筹海篇、地图、地志、宗教、历法、风土人情、技艺仿制、天文地理八个部分”可知“《海国图志》并未介绍西方技术”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内容相当广泛,故A错误,B正确;材料只是介绍《海国图志》的内容,没有涉及其他,故C错误;《海国图志》的内容不断充实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错误。
3.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
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民主革命D.民主科学解析 “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表明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故A正确;维新变法的核心主张是变革政治制度,故B错误;民主革命的核心主张是变革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C错误;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变革的是思想,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习目标]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特点①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问题思考思考《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
”这句话反映了《诗经》具有什么功能?提示社会教化。
2.楚辞(1)产生: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作品:屈原的《离骚》,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是楚辞体中的名篇。
(3)特点: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4)地位①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②“骚体”与“风”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深化理解《诗经》和楚辞艺术特点上的不同(1)句式上,《诗经》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
(2)语言上,《诗经》丰富多彩,章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楚辞采用楚国方言词语,句中常带“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
(3)创作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则是浪漫主义作品。
3.汉赋(1)产生: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2)特点:赋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的繁荣(1)背景①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②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
③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也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艺术创作方面提供了借鉴。
(2)代表: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中唐白居易等。
2.宋词的兴盛(1)背景①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
②宋代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又称“长短句”,能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
(3)代表: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
3.元曲的兴起(1)背景: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
(2)形成: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
(3)特点①有格律曲牌限制。
②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
③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
深化理解社会变迁对宋词、元曲内容的影响(1)对宋词的影响:北宋城市生活繁荣,词大多体现了太平气象下城市的多彩;两宋之际,金人南侵,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词体现了词人们意欲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2)对元曲的影响:元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用散曲来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幻灭。
三、明清小说1.背景:明清时期,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2.成就(1)明代:出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风靡全国的“四大奇书”;《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等短篇小说集也广受人们青睐。
(2)清代:出现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红楼梦》、假借谈狐说鬼宣泄对社会现实不满的《聊斋志异》、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儒林外史》等一批批判现实的文学力作。
3.影响:明清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优秀作品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问题思考材料明朝后期的“三言二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
“三言”的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
“二拍”的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推动了明清小说的繁荣。
明清小说的繁荣根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明清时期,繁荣的封建经济特别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自由解放的观念增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通俗化,小说取代诗词散文成为文学的主流。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黑暗,官场腐朽,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推动了小说的繁荣。
针对练(2018·山师附中高二期中)自明清以来,小说就在中国老百姓之中广为流传。
康有为甚至认为,在那个时代,“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
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所好圣不阿”。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商品经济发展②市民阶层壮大③重商观念形成④小说的世俗性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 C解析重农抑商思想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故重商观念形成不是明清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③不符合史实,排除含③的选项。
本题选C项。
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经·硕鼠》(节选)应用材料体现了《诗经》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反映了奴隶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表达了对残暴贪婪的统治者的愤恨,对美好未来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国学概要》应用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小说具有哪些特点?提示明清小说具有包容性、世俗化、创造性的特点。
1.(2017·海南学业水平考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千百年来,这一诗句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
诗人用整个生命熔铸的作品,闪耀着伟大人格的光辉和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纪念他。
他是()A.屈原B.杜甫C.苏轼D.陆游答案 A解析据材料“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纪念他”可知是端午节纪念屈原。
2.我们通过研究唐代诗人和诗篇发现:杜甫恋君爱民、关怀社会;李白痴想神仙、梦为王佐;王维淡漠世情、静观自适。
这体现出唐诗()A.实现了三教合一B.服务于儒学主流地位C.风格多元化D.具有极强的世俗性答案 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这体现出唐诗风格多元化的特征,故C项正确。
3.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
当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
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关汉卿答案 C解析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D项是元杂剧作家,均不符合题意。
4.“元代戏曲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朝的高压统治D.科考功名的需要答案 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上下功夫”可知,国家政策的调整促使元曲兴盛;B、C两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D项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A项。
5.(2018·濮阳高二检测)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时候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的,这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
这反映出()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答案 C解析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高且形象大大改观,是因为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观念,但当时农本商末的主流价值观念并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商业活动自古即有,但直到明清时期才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B项与题干无关;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材料中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故选C项。
6.(2018·淄博六中高二检测)下表是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的三部。
其中表述完全正确的项目是()A.体裁B.作者C.风格D.评价答案 D解析《三国演义》的体裁是小说,《诗经》是经孔子整理编订的,《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红楼梦》的风格是现实主义,故D项正确。
课时训练题组1诗歌的发展1.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作的《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理想主义答案 A解析《离骚》和《诗经》分别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源头。
2.著名学者李泽厚认为:“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南楚的乡土本色。
”据此可推知,以下作品中,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史记》B.《汉书》C.《上林赋》D.《孔雀东南飞》答案 C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保持了南楚的乡土本色”。
汉赋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上林赋》是西汉的司马相如所作,符合题干所述。
3.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答案 D解析学士指苏东坡,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李煜和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陆游侧重于现实主义,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豪放派词人,故选D项。
4.(2018·蒙阴实验中学高二期中)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述名句分别属于()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答案 C解析联系所学,“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符合宋词的风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唐诗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属于楚辞的典型风格,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项。
题组2明清小说5.(2019·绵阳南山中学高二周测)《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
这些作品都()A.是明末清初异端思潮的载体B.适应了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C.正面刻画了商人的群体形象D.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小说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精神生活需求在文学上的反映,“四大奇书”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所以说其适应了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故B项正确。
6.(2018·玉溪一中高二期中)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