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大学

合集下载

大学-线性代数习题答案01

大学-线性代数习题答案01

1 2 5 1
2 0 2 1
4 2 0 7
cc427cc3311040
1 2 3 0
2 0 2 1
10 2
14 0
4 1
10
1 2 3
10 2 (1)43
14
4 1 10 c2 c3 9 9 10
1 2 2 0 0 2 0
10
3
14
c1
1 2
c3
17
17
14
2 1 41
(2)
3 1
1 2
bf cf ef
ab ac ae
b c e
解 bd cd de adf b c e
bf cf ef
b c e
1 1 1 adfbce 1 1 1 4abcdef
1 1 1
a 1 00
(4)
1 0
b 1
1 c
0 1
0 0 1 d

a1 1 b 0 1
0 1 c
0 0 1
r1 ar2
0 1 0
5 2 5 4(2 个) 7 2 7 4 7 6(3 个)
(2n1)2 (2n1)4 (2n1)6 (2n1)(2n2) (n1 个)
(6)1 3 (2n1) (2n) (2n2) 2
解 逆序数为 n(n1)
3 2(1 个)
5 2 5 4 (2 个)
(2n1)2 (2n1)4 (2n1)6 (2n1)(2n2) (n1 个)
(b
a)(c
a)(d
a)(c
b)(d
b) c(c
1 b
a)
1 d(d b a)
=(ab)(ac)(ad)(bc)(bd)(cd)(abcd)

大学化学01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大学化学01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学习要求1. 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2.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分压定律。

3. 掌握稀溶液的通性及其应用。

4. 掌握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性质等。

5. 了解高分子溶液、乳状液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1 气体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一定温度下的气体常用其压力或体积进行计量。

在压力不太高(小于101.325 kPa)、温度不太低(大于0 ℃)的情况下,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气体的体积、压力和温度之间具有以下关系式:V=RT p n (1-1)式中p 为气体的压力,SI 单位为 Pa ;V 为气体的体积,SI 单位为m 3;n 为物质的量,SI 单位为mol ;T 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SI 单位为K ;R 为摩尔气体常数。

式(1-1)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在标准状况(p = 101.325 Pa ,T = 273.15 K)下,1 mol 气体的体积为 22.414 m 3,代入式(1-1)可以确定R 的数值及单位:333V 101.32510 Pa 22.41410 m R T1 mol 27315 Kp n .-⨯⨯⨯==⨯3118.314 Pa m mol K --=⋅⋅⋅11= 8.314 J mol K --⋅⋅ (31 Pa m = 1 J ⋅)例1-1 某氮气钢瓶容积为40.0 L ,25 ℃时,压力为250 kPa ,计算钢瓶中氮气的质量。

解:根据式(1-1)333311V 25010Pa 4010m RT8.314Pa m mol K 298.15Kp n ---⨯⨯⨯==⋅⋅⋅⨯4.0mol =N 2的摩尔质量为28.0 g · mol -1,钢瓶中N 2的质量为:4.0 mol × 28.0 g · mol -1 = 112 g 。

大学语文01秋天的况味课件

大学语文01秋天的况味课件

哲理思考
对人生的思考
秋天的况味不仅仅是对秋天的描绘, 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过 秋天的景色,引发出对生命、时光、 意义等方面的哲理思考。
人生况味的表达
人生启示
秋天的况味所蕴含的哲理思考能够给 读者带来人生启示,使读者在思考中 获得对人生的领悟和启迪。
文中通过秋天这个特定的时节,表达 出人生的况味,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和悲欢离合。
文章对秋天的景色和氛围的描绘十分细腻,使人仿佛 置身其中。
富有情感
语言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语言运用
1 2
比喻手法
作者运用丰富的比喻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手法
通过拟人手法,赋予秋天的景色以人的情感和特 征。
3
排比手法
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气势,使文章 更具表现力。
拟人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将事物人 格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和行 为。在《秋天的况味》中,作者 运用了拟人手法来描绘秋天和其 带来的感受。例如,“那树上一 颗颗的果实,分明是秋天的笑 容”,这里将秋天拟人化,赋予 了秋天人的表情——笑容。
拟人的运用可以使事物更加生动、 形象,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体 验。在《秋天的况味》中,作者 通过拟人手法将秋天描绘得栩栩 如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 秋天的美丽和韵味。
徐志摩的作品主题广泛,涉及爱情、自然、人生等方面,表现了对自由、爱情和生命的热爱。他的作品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
《秋天的况味》是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 。当时,他身处异国他乡,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引发了他 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这篇作品中,徐志摩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 生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天的景 色与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西北工业大学 01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

西北工业大学 01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

附件一西北工业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根据人事部、教育部开展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国防科工委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科工人[2007]1544号)规定,为建立健全我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本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

一、基本原则1、按需设岗,促进发展。

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等实际工作需要,兼顾各类人员结构现状,科学合理确定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规范设置各类岗位。

岗位设置管理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留出发展空间,加强宏观调控。

2、稳定骨干,优化结构。

以教师队伍为主体,向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倾斜,以吸引、稳定、培养、激励优秀拔尖人才为重点,优化各类人员结构比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队伍。

3、择优聘用,规范管理。

强化岗位职责和竞争意识,完善人员聘用、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依法规范岗位聘用合同,强化聘约管理,健全规范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实施范围1、学校在册在岗的事业编制教职工适用本实施办法。

2、学校党政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分别纳入相应岗位设置管理。

3、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科级以上党政管理干部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岗位数量、类别及比例1、岗位数量学校岗位总量控制目标以国防科工委核定我校的编制数为准。

校内各单位的岗位数量按学校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的编制数确定。

2、岗位类别学校岗位设置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1)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2)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学校的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含型号研制)是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岗位。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实验技术、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图书资料、编辑出版、财会、统计、医疗卫生、中学、小学、幼儿教育等专业技术岗位。

(01)大学生生活费收支状况调查报告

(01)大学生生活费收支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调查报告项目参与者:石蕾、李梦莹、李桐、李若溪、陈安琪、方若星经济管理学院统计13班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一、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次数和对志愿者活动的满意度我们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目的、志愿活动的现状以及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我们通过出建议的方式对此次调查做出了总结。

(二)调查对象:北京林业大学在校本科生(三)调查程序: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2.分发调查问卷。

随机抽取北京林业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科100人左右作为调查单位;3.根据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根据样本的生活费来源、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人大学生总体分布的相应参数;(2)根据性别进行男女两个总体生活费均值之差的比较以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3)根据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进行四个总体生活费均值之差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4)绘制统计图形使样本数据直观化并对统计量进行分析(四)调查时间:2015年5月06日—2002年5月20日二、问卷设计在经过我们共同的研究制定问卷雏形并征询老师的意见后,我们最终设计的问卷如下:三、问卷发放本次调查我们采取随机抽样,对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100份左右;我们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回收问卷101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01份。

第二部分数据分析第1题请问到目前为止您参加过几次志愿活动?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次数柱状图与折线图如下由上图可以看出: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次数大致分为两个层次,选择两次以内和3至5次的人数占总样本人数74.25%,其中选择在两次以内的人数百分比为39.6%,选择在3至5次的人数百分比为34.65%,选择在两次以内的人数略多于选择在3至5次的人数,而选择在5至10次和10次以上的人数百分比都是12.87%。

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次数较少。

01 海事大学交通运输专升本-复习资料-学喻-远洋实务资料-填空题

01 海事大学交通运输专升本-复习资料-学喻-远洋实务资料-填空题

填空题:1.国际航运船舶分两大类:定期船运输,不定期船运输。

2.国际班轮运输根据承运货物分:件杂货班轮,集装箱班轮。

3.租船方式分航次租船,期租船,光船租赁。

4.航次租船的方式有单航次,来回程航次,连续单航次或来回程航次。

5.干货船可分为件杂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冷藏船,多用途船,干散货船。

6.集装箱船通常分集装箱两用船,半集装箱船,全集装箱船。

7.第二类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载箱量 3000-4000 ,宽度 32.2 米。

8.第一代集装箱船载箱量 700-1000 ,载重吨位 10000 。

9.第二代集装箱船载箱量 1000-2000 ,载重吨位 15000-20000 。

10.第三代集装箱船载箱量 2000-3000 ,载重吨位 30000 。

11.第四代集装箱船载箱量 3000-4000 ,载重吨位 40000-50000 。

12.第五代集装箱船载箱量 4000以上,载重吨位 50000-75000 。

13.液化船有油船,液化气船,液化学品船三种。

14.特殊货分危险货物,冷藏货物,安全货物,活的动植物,长大笨重货。

15.危险货物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

16.超长货每件长度超过 9 米,超重货每件超过 3 吨。

17.危险货物第一类:爆炸品。

第二类: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

第五类:氧化物。

第六类:有毒货物。

第七类:放射性货物。

第八类:腐蚀货。

第九类:杂项危险物品。

18.海运航线可分国际大洋航线,地区性国际航线和沿海航线。

19.根据船舶营运方式航线可分定期船航线,不定期船航线。

20.世界上主要三条集装箱航线远东—北美,远东—欧洲,北美—欧洲、地中海。

21.FCL-FCL运输条款 D-D , D-CY , CY-D , CY-CY 。

22.订舱是由托运人向承运人或代理人指示的运输要求。

23.提单是运输合同证明,货物收据,交货凭证。

24.大幅收据是在货装上船后,由大幅签发给托运人的货物收据。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01(大学学生干部培训技巧课件)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01(大学学生干部培训技巧课件)

第二部分
课程学习任务与要求
二、课程学习任务与要求
课程使命与目标
使命:致力于青年领导力的开发与研究 目标:培养一批善于谋划组织未来发展、 勇于担当组织使命、善于沟通协作的城 市型大学高素质应用型精英人才 关键能力:预见力(vision) 责任担当(responsibility) 团队合作(teamwork)
——美国领导学大师詹姆斯﹒麦格 雷戈﹒伯恩斯James MacGregor Bruns(《领袖论》)
一)、领导力的定义(Leadership Defined)
三、关于领导力

什么是领导力?
“领导力” 与 “领导者”
Leadership versus Leader
英语leadership(领导力)是在leader(领导者) 后面加上“-ship”后缀,这个后缀没有包含很多意思, 只是指某种范围内的技能和专长。
课程组老师介绍
屠火明教授 柯玲博士


彭晓玲副教授
杜洁副教授 屈陆副教授
特点: 1. 理论实践 2. 学科综合 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案例分析 3. 社会调查 4. 学生展示等


张宇副教授
张蓉老师 安鸿老师 陈静老师
推荐书目
《卓越领导力》——十种经典领导模式 《领导力》 《有效领导开发》 《开发你内在领导力》 《领导力提升训练手册》 《卓越领导的思维模式》 《协作领导力领导商数》 《温和激进领导》 《Exploring Leader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Who What To Make A Difference》 (美) 10. 《The Tao of Leadership》(美) 11. 《The Tao of Personal Leadership》(美) 1. 2. 3. 4. 5. 6. 7. 8. 9.

01武汉科技大学+王炜+大冶金领域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申请简表

01武汉科技大学+王炜+大冶金领域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申请简表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武汉科技大学成果科类:工学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1)构建了“互联网+教学平台”,培养面向冶金行业转型升级的工程人才。

充分吸收和利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方法,针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等教学环节的特点,建立“互联网+教学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创建了行业特色鲜明的“五结合教学法”,“多环节、递进式”培养工程能力。

创建包括工程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用中学”、虚拟仿真训练与现场实习相结合的“做中学”、多形式竞赛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赛中学”、科研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创中学”、国际化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行中学”的“五结合教学法”,让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3)探索了多形式多层次竞赛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

针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训练、课外教学等教学环节的特点,使之与多形式多层次的竞赛相结合。

通过日常教学与多形式竞赛相结合的“赛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武汉科技大学是冶金特色鲜明的高校,材料与冶金学院主要为大冶金领域即冶金全流程及支撑行业培养工程人才,项目组依托学院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冶金类专业,以培养适应冶金行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大冶金工程人才为目标,承担了3项省级和8项校级教研项目,开展了“大冶金领域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取得如下成果:(1)制定并实施了“重融合、深核心、强实践、突创新”的“大冶金”培养方案。

针对冶金行业生产流程长、各工序结合紧密、工艺集成度高的特点,打通各冶金类专业,建立“大冶金通用课程体系库”和“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库”,实施“大冶金”工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建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跨学科国家级教学团队”等跨学科教学团队,针对专业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学时,保证本专业的“深”和相关专业的“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
总纲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4』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5』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7』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下。


第一章
『1』康诰曰,「克明德。


『2』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3』帝典曰:「克明峻德。


『4』皆自明也。

(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德。


第二章
『1』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康诰曰,「作新民。


『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右传之二章,释新民。


第三章
『1』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2』诗云,「缗蛮黄鸟,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3』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

『4』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

有斐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5』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此以没世不忘也。

(右传之三章,释止於至善。


第四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

此谓知本。

(右传之四章,释本末。


第五章
『1』此谓知本。

『2』此谓知之至也。

(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

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於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则众物之
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

此谓知之至也。


第六章
『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於中,形於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4』富润屋,德润身。

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右传之六章,释诚意。

)
第七章
『1』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右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

)
第八章
『1』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2』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3』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右传之八章,释修身齐家。

)
第九章
『1』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
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2』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

」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後嫁者也。

『3』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4』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5』故治国在齐其家。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於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7』诗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8』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9』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右传之九章,释齐家治国。

)
第十章
『1』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榘之道也。

『2』所恶於上,毋以使下。

所恶於下,毋以事上。

所恶於前,毋以先後。

所恶於後,毋以从前。

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

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

此之谓絜榘之道。

『3』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此之谓民之父母。

『4』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

辟则为天下僇矣。

『5』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仪监於殷,峻命
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6』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7』德者本也。

财者末也。

『8』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9』是故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

『10』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11』康诰曰,「惟命不於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12』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13』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14』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15』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16』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1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

菑必逮夫身。

『18』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19』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则财恒足矣。

『20』仁者,以财发身。

不仁者,以身发财。

『21』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

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22』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

伐冰之家不
畜牛羊。

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

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23』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

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右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

)
(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後六章细论条目工夫。

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

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

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