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最新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2-2-3》课堂课时配套训练及答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2-2《分段函数》课件PPT

+ = 1,
= −1,
解得ቊ
= 2,
= 2.
∴左侧射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x+2(x≤1).
同理,当x≥3时,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x-2(x≥3).
再设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2+2(1<x<3,a<0).
∵点(1,1)在抛物线上,∴a+2=1,∴a=-1.
2.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的步骤
(1)先确定所求自变量的值可能存在的区间及其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再将函数值代入不同的解析式中.
(3)通过解方程求出自变量的值.
(4)检验所求的值是否在所讨论的区间内.
延伸探究
在本例已知条件下,若f(x)>0,求x的取值范围.
≥ 2,
0 ≤ < 2,
< 0,
可得到以下函数解析式y=
4,10 < ≤ 15,∈N+ ,
5,15 < ≤ 19,∈N+ .
根据这个函数解析式,可画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典例剖析
例
分段函数的理解与应用
如图所示,已知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ABCD,底边BC长为7 cm,腰长为2 2 cm,
当垂直于底边BC(垂足为F)的直线l从左至右移动(与梯形ABCD有公共点)时,直线l
第二章
§2
函 数
2.2
函数的表示法
第2课时
分段函数
学习目标
1.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
2.会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能画出分段函数的图象.
3.能在实际问题中列出分段函数,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核心素养: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建模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期末复习自主提升训练(附答案)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期末复习自主提升训练(附答案)1.某商品连续两次降价,每件零售价由原来的56元降到了31.5元,若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A.56(1﹣x)2=31.5B.56(1+x)2=31.5C.(1﹣x)2=31.5D.31.5(1+x)2=562.现要在一个长为40m,宽为26m的矩形花园中修建等宽的小道,剩余的地方种植花草.如图所示,要使种植花草的面积为864m2,那么小道的宽度应是()A.1B.2C.2.5D.33.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数据统计系统,截至美国东部时间3月28日晚6时,全美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3025万,死亡超过54.9万,已知有一人患了新冠肺炎,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44人患了新冠肺炎,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人.4.某驻村工作队,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决定在该村山脚下,围一块面积为600m2的矩形试验茶园,便于成功后大面积推广.如图所示,茶园一面靠墙,墙长32m,另外三面用68m长的篱笆围成,其中一边开有一扇2m宽的门(不包括篱笆).求这个茶园的长和宽.5.某工艺厂设计了一款成本为10元/件的工艺品投放市场进行试销.经过调查,每天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件)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部分对应数据如表.销售单价x(元/件)…203040…每天销售量(y件)…500400300…(1)把表中x、y的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求出函数关系式;(2)相关物价部门规定,该工艺品销售单价最高不能超过35元/件,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工艺厂试销该工艺品每天获得的利润为8000元?6.我省某农业合作社以原价为5元每千克对外销售某种苹果.为了减少库存,决定降价销售,经过两次降价后,售价为每千克3.2元.(1)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2)某超市计划从该农业合作社购进一批该种苹果(大于300千克),由于购买量较大,合作社在每千克3.2元的基础上决定再给予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不超过300千克的部分不打折,超过300千克的部分打八折;方案二:每千克优惠0.4元.则该超市选择哪种方案更合算,请说明理由(只能选一种).7.为满足市场需求,新生活超市在端午节前夕购进价格为3元/个的粽子,根据市场预测,该品牌粽子每个售价4元时,每天能出售500个,并且售价每上涨0.1元,其销售量将减少10个,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物价部门规定,该品牌粽子的售价不能超过进价的200%.(1)该品牌粽子每个售价为5元,则每天出售多少个?(2)该品牌粽子定价为多少元时,该超市每天的销售利润为800元.(3)该超市每天的销售利润能否达到1000元,若能,请求出该品牌每个粽子的售价,若不能,请说明理由.8.某服装店自2018年以来,销售成衣数量在稳健地上涨,2018年全年售出10000件成衣,2020年全年售出14400件成衣.(1)求该服装店2018年到2020年成衣销售量的年平均增长率;(2)若服装店售出成衣数量还将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率,请你预算2022年该服装店售出成衣将达到多少件?9.已知一本数学书长为26cm,宽为18.5cm,厚为1cm.一张长方形包书纸如图所示,它的面积为1408cm2,虚线表示的是折痕.由长方形相邻两边与折痕围成的四角均为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10.今年是我国脱贫胜利年,我国在扶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技术扶贫也使得我省某县的一个电子器件厂脱贫扭亏为盈.该电子器件厂生产一种电脑显卡,2019年该类电脑显卡的出厂价是200元/个,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在技术扶贫的帮助下改进技术,降低成本,2021年该电脑显卡的出厂价调整为162元/个.(1)这两年此类电脑显卡出厂价下降的百分率相同,求平均每年下降的百分率;(2)2021年某赛格电脑城以出厂价购进若干个此类电脑显卡,以200元/个销售时,平均每天可销售20个.为了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降价销售.经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5元,每天可多售出10个,如果每天盈利1150元,单价应降低多少元?11.列方程解应用题:一个容器盛满了酒精溶液10L,此酒精溶液含纯酒精为80%.第一次倒出若干升后,用水加满;充分混合后第二次又倒出同样体积的酒精溶液,这时容器里纯酒精剩下2L.每次倒出的酒精溶液是多少升?12.直播购物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某电商在抖音上对一款成本价为30元的小商品进行直播销售,如果按每件40元销售,每月可卖出600件,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每件小商品售价每上涨1元,销售件数减少10件.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每件商品售价应定为多少元?这时电商每月能售出商品多少件?13.如图,依靠一面长18米的墙,用34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场地花圃ABCD,AB边上留有2米宽的小门EF(用其他材料做,不用篱笆围).(1)设花圃的一边AD长为x米,请你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另一边CD的长为米;(2)当矩形场地面积为160平方米时,求AD的长.14.某商场“五一节”进行促销活动期间,前四天的总营业额为450万元,第五天的营业额是前四天总营业额的12%.(1)求该商场“五一节”这五天的总营业额;(2)该商场2月份的营业额为350万元,3、4月份营业额的月增长率相同,“五一节”这五天的总营业额与4月份的营业额相等.求该商场3、4月份营业额的月增长率.15.某超市销售一种国产品牌台灯,平均每天可售出100盏,每盏台灯的利润为12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超市准备适当降价,据调查,每盏台灯每降价1元,平均每天会多售出20盏.若要实现每天销售获利1400元,则每盏台灯降价多少元?16.为响应国家“垃圾分类”的号召,温州市开始实施《城镇垃圾分类标准》,某商场向厂家订购了A,B两款垃圾桶共100个,已知购买A款垃圾桶个数不超过30个时,每个A 款垃圾桶进价为80元,若超过30个时,每增加1个垃圾桶,则该款垃圾桶每个进价减少2元,厂家为保障盈利,每个A款垃圾桶进价不低于50元.每个B款垃圾桶的进价为40元,设所购买A款垃圾桶的个数为x个.(1)根据信息填表:款式数量(个)进价(元/个)A x(不超过30个时)80x(超过30个时)B40(2)若订购的垃圾桶的总进价为4800元,则该商场订购了多少个A款垃圾桶?17.安庆某商场销售一批空气加湿器,平均每天可售出30台,每台可盈利50元,为了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台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台.(1)若该商场某天降价了5元,则当天可售出台,当天共盈利元.(2)在尽快减少库存的前提下,商场每天要盈利2100元,每台空气加湿器应降价多少元?(3)该商场平均每天盈利能达到2500元吗?如果能,求出此时应降价多少;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18.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40件,每件盈利50元,节日期间,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压力,尽可能的让利消费者,商场决定采取适当降价的措施进行促销.经市场调研发现,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1)降价促销后商场每件商品盈利元,平均每天日销售量增加件;(2)在上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场要实现日盈利额到2400元,则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19.2021年2月25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脱贫过程中,某贫困户2018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3200元,通过政府的产业扶植,大力发展养殖业,到2020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顺利实现脱贫.(1)求该户居民2019年和2020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2)若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不变,预计2021年底,该户居民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能否达到6200元.20.在丝绸博览会期间,某公司展销如图所示的长方形工艺品,该工艺品长60cm,宽40cm,中间镶有宽度相同的三条丝绸条带.(1)若丝绸条带的面积为650cm2,求丝绸条带的宽度;(2)已知该工艺品的成本是40元/件,如果以单价为100元/件销售,那么每天可售出200件,另外每天除工艺品的成本外所需支付的各种费用是2000元,根据销售经验,如果将销售单价降低1元,每天可多售出20件,请问该公司每天把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当日所获利润为22500元.参考答案1.解: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由题意得,56(1﹣x)2=31.5,故选:A.2.解:设小道的宽度应为xm,则剩余部分可合成长为(40﹣2x)m,宽为(26﹣x)m的矩形,依题意得:(40﹣2x)(26﹣x)=864,整理,得x2﹣46x+88=0.解得,x1=2,x2=44.∵44>40(不合题意,舍去),∴x=2.答:小道进出口的宽度应为2米.故选:B.3.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x人,则第一轮有x人被传染,第二轮有x(x+1)人被传染,依题意得:1+x+x(x+1)=144,整理得:x2+2x﹣143=0,解得:x1=11,x2=﹣13(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11.4.解:设茶园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x m,则另一边的长度为(68+2﹣2x)m.根据题意,得:x(68+2﹣2x)=600.整理,得x2﹣35x+300=0,解得x1=15,x2=20.当x=15时,70﹣2x=40>32,不符合题意舍去;当x=20时,70﹣2x=30,符合题意.答:这个茶园的长和宽分别为30m、20m.5.解:(1)可猜想y与x是一次函数关系,设这个一次函数为y=kx+b(k≠0),∵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20,500)、(30,400)这两点,∴,解得,∴函数关系式是y=﹣10x+700.(2)设工艺厂试销该工艺品实际售价为x元,依题意得:(x﹣10)(﹣10x+700)=8000,解得,x1=30,x2=50(舍),所以,当售价为30元时,利润为8000元.6.解:(1)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依题意得:5(1﹣x)2=3.2,解得:x1=0.2=20%,x2=1.8(不合题意,舍去).答: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20%.(2)设该超市购进m(m>300)千克该种苹果,则选择方案一所需费用为3.2×300+3.2×0.8(m﹣300)=(2.56m+192)(元),选择方案二所需费用为(3.2﹣0.4)m=2.8m(元).当2.56m+192>2.8m时,解得:m<800,又∵m>300,∴300<m<800;当2.56m+192=2.8m时,解得:m=800;当2.56m+192<2.8m时,解得:m>800.答:该超市购进苹果大于300千克且小于800千克时,选择方案二合算;该超市购进苹果等于800千克时,选择两种方案费用相同;该超市购进苹果大于800千克时,选择方案一合算.7.解:(1)500﹣10×10=400(个),答:每天出售400个;(2)设每个粽子的定价为x元时,每天的利润为800元,根据题意得:(x﹣3)(500﹣10×)=800,解得x1=7,x2=5,∵售价不能超过进价的200%,∴x≤3×200%,即x≤6,∴x=5,∴定价为5元时,每天的利润为800元;(3)不能.理由:设每个粽子的定价为m元,则每天的利润为w,则有:w=(m﹣3)(500﹣10×)=(m﹣3)(500﹣100m+400)=﹣100(m﹣3)(m﹣9)=﹣100(m2﹣12m+27)=﹣100[(m﹣6)2﹣9]=﹣100(m﹣6)2+900,∵二次项系数为﹣100<0,m≤6,∴当定价为6元时,每天的利润最大,最大的利润是900元,不能达到1000元.8.解:(1)设该服装店2018年到2020年成衣销售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10000(1+x)2=14400,解得:x1=0.2=20%,x2=﹣2.2(不合题意,舍去).答:该服装店2018年到2020年成衣销售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2)14400×(1+20%)2=20736(件).答:预计2022年该服装店售出成衣将达到20736件.9.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cm,由题意得(18.5×2+1+2x)(26+2x)=1408,化简得x2+32x﹣105=0,解得x1=3,x2=﹣35(不合题意,舍去).答:正方形的边长为3cm.10.解:(1)设平均下降率为x,依题意得:200(1﹣x)2=162,解得:x1=0.1=10%,x2=1.9(不合题意,舍去).答:平均下降率为10%.(2)设单价应降低m元,则每个的销售利润为(200﹣m﹣162)=(38﹣m)元,每天可售出20+×10=(20+2m)个,依题意得:(38﹣m)(20+2m)=1150,整理得:m2﹣28m+195=0,解得:m1=15,m2=13.∵要减少库存,∴m=15.答:单价应降低15元.11.解:设每次倒出的酒精溶液为xL,依题意得:10×80%﹣80%x﹣=2,整理得:x2+20x﹣75=0,解得:x1=5,x2=15(不合题意,舍去).答:每次倒出的酒精溶液为5L.12.解:设每件商品售价应定为x元,则每件商品的销售利润为(x﹣30)元,每月的销售量为600﹣10(x﹣40)=(1000﹣10x)件,依题意得:(x﹣30)(1000﹣10x)=10000,整理得:x2﹣130x+4000=0,解得:x1=50,x2=80.当x=50时,1000﹣10x=1000﹣10×50=500;当x=80时,1000﹣10x=1000﹣10×80=200.答:当每件商品售价定为50元时,这时电商每月能售出商品500件;当每件商品售价定为80元时,这时电商每月能售出商品200件.13.解:(1)设AD=x米,则BC=AD=x米,∴CD=34+2﹣2AD=34+2﹣2x=(36﹣2x)米.故答案为:(36﹣2x).(2)依题意得:x(36﹣2x)=160,化简得:x2﹣18x+80=0,解得:x1=8,x2=10.当x=8时,36﹣2x=36﹣2×8=20>18,不合题意,舍去;当x=10时,36﹣2x=36﹣2×10=16<18,符合题意.答:AD的长为10米.14.解:(1)450+450×12%=450+54=504(万元).答:该商场“五一节”这五天的总营业额为504万元.(2)设该商场3、4月份营业额的月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350(1+x)2=504,解得:x1=0.2=20%,x2=﹣2.2(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商场3、4月份营业额的月增长率为20%.15.解:设每盏台灯降价x元,则每盏台灯的利润为(12﹣x)元,平均每天可售出(100+20x)盏,依题意得:(12﹣x)(100+20x)=1400,整理得:x2﹣7x+10=0,解得:x1=2,x2=5.答:每盏台灯降价2或5元.16.解:(1)30+(80﹣50)÷2=30+30÷2=30+15=45(个).当30<x≤45时,A款垃圾桶的进价为80﹣2(x﹣30)=(140﹣x)(元/个);当x>45时,A款垃圾桶的进价为50元/个.∵A,B两款垃圾桶共购进100个,A款垃圾桶购进x个,∴B款垃圾桶购进(100﹣x)个.故答案为:;(100﹣x).(2)当x≤30时,80x+40(100﹣x)=4800,解得:x=20;当30<x≤45时,(140﹣2x)x+40(100﹣x)=4800,化简得:x2﹣50x+400=0,解得:x1=40,x2=10(不合题意,舍去);当x>45时,50x+40(100﹣x)=4800,解得:x=80.答:该商场订购了20个或40个或80个A款垃圾桶.17.解:(1)30+2×5=30+10=40(台),(50﹣5)×40=45×40=1800(元).故答案为:40;1800.(2)设每台空气加湿器应降价x元,则每台盈利(50﹣x)元,每天可以售出(30+2x)台,依题意得:(50﹣x)(30+2x)=2100,整理得:x2﹣35x+300=0,解得:x1=15,x2=20.∵尽快减少库存,∴x的值应为20.答:每台空气加湿器应降价20元.(3)不能,理由如下:设每台空气加湿器应降价y元,则每台盈利(50﹣y)元,每天可以售出(30+2y)台,依题意得:(50﹣y)(30+2y)=2500,整理得:y2﹣35y+500=0.∵Δ=(﹣35)2﹣4×1×500=1225﹣2000=﹣775<0,∴该方程无实数根,∴商场平均每天盈利不能达到2500元.18.解:(1)降价促销后商场每件商品盈利:(50﹣x)元,平均每天日销售量增加:2x元;故答案为:(50﹣x),2x;(2)由题意列方程为:(50﹣x)(40+2x)=2400,解得:x1=20,x2=10(不合题意,舍去),答:商场每件商品要降价20元,即让利消费者又能实现2400元的日盈利.19.解:(1)设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由题意列方程:3200(1+x)2=5000,解得x1==25%,x2=﹣(不合题意,舍去),∴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5%;(2)5000(1+25%)=6250>6200,2021年底,该户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能达到6200元.20.解:(1)设条带的宽度为xcm,根据题意,得(60﹣2x)(40﹣x)=60×40﹣650.整理,得x2﹣70x+325=0,解得x1=5,x2=65(舍去).答:丝绸条带的宽度为5cm.(2)设每件工艺品降价y元出售,由题意得:(100﹣y﹣40)(200+20y)﹣2000=22500.解得:y1=y2=25.所以售价为100﹣25=75(元).答:当售价定为75元时能达到利润22500元.。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7.1正切函数的定义1.7.2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件北师大版必修4ppt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函母数 版文本样式 y=tan x
定义域
___x|_x_∈__R__,__x_≠__π2_+__k_π_,__k_∈__Z___
值域 周期性 奇偶性
单调性
__R__
周期为 kπ(k∈Z,k≠0)
期为_π__
__奇__函__数___
,最小正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sin式α
cos α
一
三
二
四
AT
【预习评价】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1.若角 α 的终边上有一点 P(2x-1,3),且 tan
α=15,则 x 的值为(
)
A.7
B.8
C.15
4 D.5
解析 由正切函数的定义 tan α=2x-3 1=15,解之得 x=8.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课堂小结 1.作正切曲线简图时,只需先作出一个周期中的两条渐近线 x=
-π2,x=π2,然后描出三个点(0,0),(π4,1),(-π4,-1),用光 滑的曲线连接得到一条曲线,再平移至各个单调区间内即可.
2.正切函数与正弦、余弦函数都是三角函数,但应用它们的性质
时应注意它们的区别.
(1)正弦、余弦函数是有界函数,值域为[-1,1],正切函数是无
①若角 α 是第一象限角,则由 tan α=12,角 α 的终边上必有一 点 P(2,1),
∴r=|OP|= 22+12= 5.
∴sin
α=yr=
1= 5
55,cos
α=xr=
2 =2 5
5
5 .
②若角 α 是第三象限角,则由 tan α=12知,角 α 的终边上必有一点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第二章223映射

已知集合 A=R,B={(x,y)|x,y∈R},f:A→B 是 从 A 到 B 的映射,f:x→(x+1,x2+1),求 A 中元素 2的像和 B x= 2代入对应关系,得其像为( 2+1,3). 由xx+ 2+11==3254,,得 x=12. 所以 2的像为( 2+1,3),32,54的原像为12. 【方法总结】 关键是分清像与原像,以及像与原像间的对 应关系,通过方程或方程组求解.
4.根据下列所给的对应法则,回答问题: ①A=N+,B=Z,f:x→y=3x+1,x∈A,y∈B; ②A={x|x 为高一(2)班的同学},B={x|x 为身高},f:每个同 学对应自己的身高;
③A=R,B=R,f:x→y=x+1|x|,x∈A,y∈B.
上述三个对应法则中,是映射的是________,是函数的是 ________.
答案:B
设集合 A={a,b,c},B={m,n},从 A 到 B 的映 射共有几个?将它们分别表示出来.
【解】
从 A 到 B 的映射共 8 个.
【方法总结】 在求从 A 到 B 的映射,确定 A 中每个元素的 像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防止重复或遗漏.B 中的某些元素可 以无 A 中的元素与之对应.
3 基础知识达标
即学即练 稳操胜券
1.若 f:A→B 能构成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A 中的任一元素在 B 中必须有像且唯一;(2)A 中的多个元
素可以在 B 中有相同的像;(3)B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 A 中有相同
的原像;(4)像的集合就是集合 B.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答案:①② ①
5.判断下列对应是不是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其中哪些 是一一映射?哪些是函数?为什么?
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习题含解析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同步习题含解析目录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1.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1.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3.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3.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4.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4.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5.1.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5.1.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5.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6.1.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6.1.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6.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7.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7.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7.3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习题课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检测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1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2.1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2.2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3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4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5.1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5.2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2.1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2.2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2.3.1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2.3.2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3.1-2.3.2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3.3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检测习题模块综合检测习题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必修2习题01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简单几何体1.1简单旋转体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锥的母线长等于底面圆直径B.圆柱的母线与轴垂直C.圆台的母线与轴平行D.球的直径必过球心答案:D2.下面左边的几何体是由选项中的哪个图形旋转得到的()解析:选项B中的图形旋转后为两个共底面的圆锥;选项C中的图形旋转后为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组合体;选项D中的图形旋转后为两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组合体.答案:A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截面一定是圆面,则这个几何体是()A.圆锥B.圆柱C.球D.圆台答案:C4.AB为圆柱下底面内任一不过圆心的弦,过AB和上底面圆心作圆柱的一截面,则这个截面是()A.三角形B.矩形C.梯形D.以上都不对解析:如图所示,由于圆柱的上下底面相互平行,故过AB和上底面圆心作圆柱的一截面与上底面的交线CD 必过上底面圆心,且CD∥AB,在圆柱的侧面上,连接A,C(或B,D)两点的线是曲线,不可能是直线.故这个截面是有两条边平行、另两边是曲线的曲边四边形.故选D.答案:D5.以钝角三角形的较短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其他两边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是()A.两个圆锥拼接而成的组合体B.一个圆台C.一个圆锥D.一个圆锥挖去一个同底的小圆锥解析:如图所示.旋转一周后其他两边形成的几何体为在圆锥AO的底部挖去一个同底的圆锥BO.答案:D6.点O1为圆锥高上靠近顶点的一个三等分点,过O1与底面平行的截面面积是底面面积的()A.13B.23C.14D.19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知SO1∶SO=1∶3,∴O1B∶OA=1∶3,∴S☉O1∶S☉O=1∶9,故选D.答案:D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过圆锥顶点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②过圆台上底面中心的截面是等腰梯形;③圆柱的轴截面是过母线的截面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答案:②8.若过轴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则其轴截面的面积为.解析:由圆锥的结构特征,可知若过轴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斜边上的高为r,所以S=12×2r2=r2.答案:r29.已知圆锥的母线与旋转轴所成的角为30°,母线的长为2,则其底面面积为.解析:如图所示,过圆锥的旋转轴作截面ABC,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底面圆心为O.∵△ABC为等腰三角形,∴△ABO为直角三角形.又∠BAO=30°,∴BO=r=1AB=2.∴底面圆O的面积为S=πr2=π2.答案:π10.把一个圆锥截成圆台,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半径比是1∶4,母线长是10 cm,求这个圆锥的母线长.分析:处理有关旋转体的问题时,一般要作出其过轴的截面,在这个截面图形中去寻找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y cm,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x cm,4x cm.作圆锥过轴的截面如图所示.在Rt△SOA中,O'A'∥OA,则SA'SA =O'A'OA,即y-10y =x4x,解得y=403.故圆锥的母线长为40cm.11.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是底面半径的3倍,在底面圆周上有一点A,求一个动点P自点A出发在侧面上绕一周回到点A的最短路程.解:沿圆锥的母线SA将侧面展开,如图所示.则线段AA1就是所求的最短路程.∵弧A1A的长为2πr,SA=3r,设弧A1A所对的圆心角为α,∴απ·3r=2πr,∴α=120°.∴AA1=SA·cos30°×2=3r×3×2=33r,即所求最短路程是33r.1.2简单多面体1.关于棱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两个面平行B.所有的棱都相等C.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D.两底面平行,侧棱也互相平行解析:正方体可以有六个面平行,故选项A错误;长方体并不是所有的棱都相等,故选项B错误;三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故选项C错误;由棱柱的概念知,两底面平行,侧棱也互相平行,故选项D正确.答案:D2.一个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A.正三棱锥B.正四棱锥C.正五棱锥D.正六棱锥解析:由于正六边形的中心到顶点的距离与边长都相等,故正六棱锥的侧棱长必大于底面边长.答案:D3.棱台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两底面相似B.侧面都是梯形C.侧棱都相等D.侧棱延长后都交于一点解析:由棱台的定义可知,棱台是用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而得到的,所以A,B,D选项都成立,只有选项C不一定成立.答案:C4.下列图形中,不是三棱柱的展开图的是()解析:根据三棱柱的结构特征知,A,B,D中的展开图都可还原为三棱柱,但是C中展开图还原后的几何体没有下底面,故不是三棱柱的展开图.答案:C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①存在斜四棱柱,其底面为正方形;②存在棱锥,其所有面均为直角三角形;③任意的圆锥都存在两条母线互相垂直;④矩形绕任意一条直线旋转都可以形成圆柱.A.1B.2C.3D.4解析:①存在斜四棱柱,其底面为正方形,正确.②正确.如图所示.③不正确,圆锥轴截面的顶角小于90°时就不存在.④不正确,矩形绕其对角线所在直线旋转,不能围成圆柱.故答案为B.答案:B6.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截这个棱锥,截得的棱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4,截去的棱锥的高是3 cm,则棱台的高是()A.12 cmB.9 cmC.6 cmD.3 cm解析:棱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4,则截去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比为1∶2,棱台的高是3cm.答案:D7.有下列四个结论:①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的四棱锥是正四棱锥;②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锥是正棱锥;③三棱锥的所有面可能都是直角三角形;④四棱锥中侧面最多有四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填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③④8.如图所示,将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固定底面一边后将水槽倾斜一个小角度,则倾斜后水槽中的水形成的几何体的形状是.解析:如图所示,假设以AB边固定进行倾斜,则几何体BB2C2C-AA2D2D一定为棱柱.答案:棱柱9.在侧棱长为23的正三棱锥P−ABC中,∠APB=40°,E,F分别是PB,PC上的点,过点A,E,F作截面AEF,则△AEF周长的最小值是.解析:将正三棱锥的三个侧面展开,如图所示.则当E,F为AA1与PB,PC的交点时,△AEF的周长最小,最小值为2AP·cos30°=2×23×3=6.答案:610.把右图中的三棱台ABC-A1B1C1分成三个三棱锥.解:如图所示,分别连接A1B,A1C,BC1,则将三棱台分成了三个三棱锥,即三棱锥A-A1BC,B1-A1BC1,C-A1BC1.(本题答案不唯一)11.试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八个顶点中任取若干,连接后构成以下空间几何体,并且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来.(1)只有一个面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2)四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3)三棱柱.解:(1)如图所示,三棱锥A1-AB1D1(答案不唯一).(2)如图所示,三棱锥B1-ACD1(答案不唯一).(3)如图所示,三棱柱A1B1D1-ABD(答案不唯一).★12.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3,AA1=4,M为AA1的中点,P是BC上的一点,且由点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1到M的最短路线的长为设这条最短路线与CC1的交点为N.求:(1)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的长;(2)求PC和NC的长.解:(1)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为9,宽为4的矩形,其对角线长为92+42=97.(2)如图所示,将侧面BB1C1C绕棱CC1旋转120°使其与侧面AA1C1C在同一平面上,则点P旋转到点P1的位置,连接MP1交CC1于点N,则MP1的长等于由点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1到点M的最短路线的长.设PC=x,则P1C=x.在Rt△MAP1中,由勾股定理,得(3+x)2+22=29,解得x=2,所以PC=P1C=2,又NCMA =P1CP1A=25,所以NC=45.§2直观图1.关于用斜二测画法所得的直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直观图仍是等腰三角形B.正方形的直观图为平行四边形C.梯形的直观图不是梯形D.正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为等腰三角形解析: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知,正方形的直观图为平行四边形.答案:B2.水平放置的△ABC,有一条边在水平线上,它的斜二测直观图是正三角形A'B'C',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解析: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知△ABC中有一个角是钝角,所以△ABC是钝角三角形.答案:C3.如图所示为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此平面图形可能是()答案:C4.对于一条边在x轴上的三角形,采用斜二测画法作出其直观图,则其直观图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A.2倍B.2C.2D.1解析:由于平行于y轴的线段其平行性不变,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又直观图中∠x'O'y'=45°,设原三角形的面积为S,其直观图的面积为S',则S'=1×2S=2S.答案:B5.一个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观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O',如图所示,若O'B'=1,那么原△ABO的面积是()A.12B.22C.2D.22解析: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原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且∠AOB=90°,OB=1,OA=2O'A'=22,∴S△AOB=12×1×22= 2.故选C.答案:C6.已知△A'B'C'为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则在△ABC的三边及中线AD中,最长的线段是()A.ABB.ADC.BCD.AC解析: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原图形为直角三角形.AC为斜边,D为BC的中点,故AC>AD,故最长线段为AC.答案:D7.一个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则其平面图形的面积为.答案:48.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则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A'B'C'的面积为.解析:图①、图②分别为实际图形和直观图.由图可知A'B'=AB=a,O'C'=1OC=3a,在图②中作C'D'⊥A'B'于点D',则C'D'=2O′C′=6a.所以S△A'B'C'=12A′B′·C'D'=12×a×68a=616a2.答案:616a29.在等腰梯形ABCD中,上底边CD=1,AD=CB=2,下底边AB=3,按平行于上、下底边取x轴,则直观图A′B′C′D′的面积为.解析:等腰梯形ABCD的高为1,且直观图A'B'C'D'仍为梯形,其高为1sin45°=2,故面积为1×(1+3)×2= 2.答案:2210.画出如图所示放置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观图.解:画法:(1)画x'轴和y'轴,使∠x'O'y'=45°(如图②所示);(2)在原图中作BD⊥x轴,垂足为D(如图①所示);(3)在x'轴上截取O'A'=OA,O'D'=OD,在y'轴上截取O'C'=12OC,过D'作B'D'∥y'轴,使D'B'=1BD;(4)连线成图(擦去辅助线)(如图③所示).11.用斜二测画法得到一水平放置的Rt△ABC,AC=1,∠ABC=30°,如图所示,试求原三角形的面积.解:如图所示,作AD⊥BC于点D,令x'轴与y'轴的交点为E,则DE=AD,在Rt△ABC中,由∠ABC=30°,AC=1,可知BC=2,AB= 3.由AD⊥BC,AD=DE,可知AD=32,AE=62,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原三角形A'B'C'中,B'C'=BC=2,A'E'=2AE=6,且A'E'⊥B'C',所以S△A'B'C'=1B′C′·A'E'=1×2×6= 6.★12.画水平放置的圆锥的直观图.分析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圆锥的直观图,由于圆锥底面可以看作是水平放置的,因此,只需先画轴,再画底面和高即可.解:(1)画轴,如图所示,画x轴、y轴、z轴,使∠xOy=45°,∠xOz=90°;(2)画圆锥的底面,画出底面圆的直观图,与x轴交于A,B两点;(3)画圆锥的顶点,在Oz上截取点P,使得PO等于圆锥的高;(4)连线成图,连接P A,PB,并加以整理(擦去辅助线,将被遮挡的部分改为虚线),得圆锥的直观图.§3三视图3.1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去截球,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解析:截去的平面在俯视图中看不到,故用虚线,因此选B.答案:B2.下列各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①中正方体的三视图均相同;②中圆锥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③中三棱台的三视图各不相同;④中正四棱锥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答案:D3.某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均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解析:D选项的主视图为,故不可能是D选项.答案:D4.如图所示,若△A'B'C'为正三角形,与底面不平行,且CC'>BB'>AA',则多面体的主视图为()解析:因为△A'B'C'为正三角形,面A'B'BA向前,所以主视图不可能是A,B,C三个选项,只能是D.答案:D5.“牟台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所示,图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作的辅助线.当其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俯视图可能是()答案:B6.如图所示,画出四面体AB1CD1三视图中的主视图,若以面AA1D1D为投影面,则得到的主视图为()解析:显然AB1,AC,B1D1,CD1分别投影得到主视图的外轮廓,B1C为可见实线,AD1为不可见虚线.故A正确.答案:A★7.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BB1的中点,若用过点A,E,C1的平面截去该正方体的上半部分,则剩余几何体的左视图为()设过点A,E,C1的截面与棱DD1相交于点F,且F是棱DD1的中点,该正方体截去上半部分后,剩余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左视图应选C.答案:C8.如图所示,图①②③是图④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图①是,图②是,图③是(填写视图名称).解析:由三视图可知,①为主视图,②为左视图,③为俯视图.答案: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9.如图(a)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正方体的中心,则△P AC在该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射影可能是图(b)中的(把可能的序号都填上).图(a)图(b)解析:要考虑△P AC在该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射影,在上、下两个面上的射影是①,在前后左右四个面上的射影是④.答案:①④10.(1)画出如图①所示组合体的三视图;(2)图②所示的是一个零件的直观图,试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图①图②解(1)该组合体是由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圆锥拼接而成,其三视图如图所示.(2)作出三视图如图所示.★11.如图是根据某一种型号的滚筒洗衣机抽象出来的几何体,数据如图所示(单位:cm).试画出它的三视图.解这个几何体是由一个长方体挖去一个圆柱体构成的,三视图如图所示.3.2由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1.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等腰梯形,俯视图是两个同心圆,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A.圆柱B.圆台C.圆锥D.棱台答案:B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A.棱台B.棱柱C.棱锥D.以上均不对解析:由相似比,可知几何体的侧棱相交于一点.答案:A3.如图所示是底面为正方形、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的三视图,则该四棱锥的直观图是下列各图中的()解析:由俯视图排除B,C选项;由主视图、左视图可排除A选项,故选D.答案:D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A.三棱锥B.四棱锥C.四棱台D.三棱台解析:因为主视图和左视图为三角形,可知几何体为锥体.又俯视图为四边形,所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故选B.答案:B5.如图所示,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A.三棱锥B.三棱柱C.四棱锥D.四棱柱解析:由题知,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为一个三角形,两个四边形,经分析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B.答案:B6.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A.1B.2C.3D.4解析:由三视图画出直观图如图所示,判断这个几何体是底面边长为6,8,10的直角三角形,高为12的躺下的直=2,这就是做成的最大球的半径.三棱柱,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r=6+8-102答案:B7.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起,连接AC,得到三棱锥C-ABD,其主视图、俯视图均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其左视图的面积为.解析:如图所示,根据两个视图可以推知折起后∠CEA=90°,其侧视图是一个两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左视图的面积为12答案:18.用n个体积为1的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其主视图、左视图都是如图所示的图形,则n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解析:由主视图、左视图可知,正方体个数最少时,底层有3个小正方体,上面有2个,共5个;个数最多时,底层有9个小正方体,上面有2个,共11个.故n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6.答案:69.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想象该几何体的几何结构特征,画出该几何体的形状.解由于俯视图中有一个圆和一个四边形,则该几何体是由旋转体和多面体构成的组合体,结合左视图和主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上面一个圆柱、下面一个四棱柱拼接成的组合体.该几何体的形状如图所示.★10.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解由三视图可知其几何体是底面边长为2,高为3的正六棱锥,其直观图如图所示.§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第1课时平面性质1.两个平面重合的条件是()A.有四个公共点B.有无数个公共点C.有一条公共直线D.有两条相交公共直线解析:由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知D选项正确.答案:D2.与“直线l上两点A,B在平面α内”含义不同的是()A.l⫋αB.直线l在平面α内C.直线l上只有这两个点在平面α内D.直线l上所有的点都在平面α内答案:C3.有下列说法:①梯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平面内;②三条平行直线必共面;③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必重合.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B.1C.2D.3解析:梯形是一个平面图形,所以其四个顶点在同一个平面内,故①正确;两条平行直线确定1个平面,三条平行直线确定1个或3个平面,故②错误;三个公共点可以同在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上,故③错误.答案:B4.设P表示一个点,a,b表示两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①P∈a,P∈α⇒a⫋α;②a∩b=P,b⫋β⇒a⫋β;③a∥b,a⫋α,P∈b,P∈α⇒b⫋α;④α∩β=b,P∈α,P∈β⇒P∈b.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5.三棱台ABC-A'B'C'的一条侧棱AA'所在直线与平面BCC'B'之间的关系是()A.相交B.平行C.直线在平面内D.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解析:棱台就是棱锥被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去一个棱锥得到的,所以延长棱台各侧棱可以恢复成棱锥的形状,由此可知三棱台的一条侧棱所在直线与其对面所在的平面相交.答案:A6.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l,A∈α,B∈α,AB∩l=D,C∈β,且C∉l,则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是()A.直线ACB.直线BCC.直线ABD.直线CD解析:由题意知,平面ABC与平面β有公共点C,根据公理3,这两平面必定相交,有且只有一条经过C的交线,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只要再找到两平面的另一个公共点即可.显然点D在直线AB上,从而它在平面ABC内,而点D又在直线l上,所以它又在平面β内,所以点D也是平面ABC与平面β的公共点.因此平面ABC 与平面β的交线是直线CD.答案:D7.已知点P在平面α外,点A,B,C在平面α内且不共线,A',B',C'分别在P A,PB,PC上,若A'B',B'C',A'C'与平面α分别交于D,E,F三点,则D,E,F三点()A.成钝角三角形B.成锐角三角形C.成直角三角形D.在一条直线上解析:本题考查三点关系,根据两平面公共点在其交线上,知D,E,F三点共线,故选D.答案:D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R分别是AB,AD,B1C1的中点,那么,正方体的过P,Q,R的截面图形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解析:如图所示,作GR∥PQ交C1D1于G,延长QP与CB延长线交于M,连接MR交BB1于E,连接PE.同理延长PQ交CD延长线于点N,连接NG交DD1于F,连接QF.所以截面PQFGRE为六边形.故选D.答案:D9.四条线段首尾相接得到一个四边形,当且仅当它的两条对角线时,能得到一个平面图形.解析:由公理1,2知当两条对角线相交时为平面图形,当两条对角线不共面时为空间四边形.答案:相交10.一个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且不为零,则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解析:当三点在另一个平面同侧时,这两个平面平行,当三点不在另一个平面同侧时,这两个平面相交.答案:平行或相交11.过已知直线a外的一点P,与直线a上的四个点A,B,C,D分别画四条直线,求证:这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证明:如图所示,因为点P在直线a外,所以过直线a及点P可作一平面α,因为A,B,C,D均在a上,所以A,B,C,D均在α内,所以直线P A,PB,PC,PD上各有两个点在α内,由公理2可知,直线P A,PB,PC,PD均在平面α内,故这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12.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M,N分别是AA1,D1C1的中点,过D,M,N三点的平面与正方体下底面相交于直线l.试画出直线l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如图所示,连接DM并延长,交D1A1的延长线于点P',连接NP',则直线NP'即为所求直线l.理由如下: 如图所示,连接DN,∵P'=DM∩D1A1,且DM⫋平面DMN,D1A1⫋平面A1B1C1D1,∴P'∈平面DMN∩平面A1B1C1D1.又N∈平面DMN∩平面A1B1C1D1,∴由公理3知,直线NP'为平面DMN与平面A1B1C1D1的交线.第2课时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若直线a ∥b ,b ∩c=A ,则直线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 ) A.异面 B.相交 C.平行 D.异面或相交答案:D2.在三棱锥A-BCD 中,E ,F ,G 分别是AB ,AC ,BD 的中点,如果AD 与BC 所成的角是60°,那么∠FEG 为( ) A .60° B .30°C .120°D .60°或120° 解析: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可能等于∠FEG ,也可能等于∠FEG 的补角.答案:D3.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l 1,l 2,l 3,l 4满足l 1⊥l 2,l 2∥l 3,l 3⊥l 4,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l 1⊥l 4 B .l 1∥l 4C .l 1与l 4既不垂直也不平行D .l 1与l 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解析:因为l 2∥l 3,所以l 1⊥l 3,l 3⊥l 4.实质上就是l 1与l 4同垂直于一条直线,所以l 1⊥l 4,l 1∥l 4,l 1与l 4既不垂直也不平行都有可能成立,故l 1与l 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答案:D4.如图,在某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l 1,l 2是两条面对角线,则在正方体中,l 1与l 2( ) A.互相平行 B.异面且互相垂直 C.异面且夹角为60° D.相交且夹角为60°解析:将表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如图所示,则B ,C 两点重合.故l 1与l 2相交,连接AD ,△ABD 为正三角形,所以l 1与l 2的夹角为60°. 答案:D5.在三棱柱ABC-A 1B 1C 1中,若点E ,F 分别在AB ,AC 上,且AE=13AB ,AF=13A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F ⊥BB 1 B.EF ∥A 1B 1 C.EF ∥B 1C 1D.EF ∥AA 1解析:∵AE=1AB ,AF=1AC ,∴EF ∥BC.又ABC-A1B1C1为棱柱,∴BC∥B1C1.∴EF∥B1C1.答案: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间中没有交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B.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和另一条也相交C.空间四条直线a,b,c,d,如果a∥b,c∥d,且a∥d,那么b∥cD.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直线是平行直线解析:A,B选项中,两直线可能异面,D选项中两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答案:C7.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果将它还原为正方体,那么AB,CD,EF,GH这四条线段所在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有对.解析:将图形还原成正方体,观察有AB与CD,AB与GH,EF与GH共3对异面直线.答案:38.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1A=AB,E,F分别是BD1和AD中点,则异面直线CD1,EF所成的角的大小为.答案:90°9.如图所示,在四棱锥C-ABED中,底面ABED是梯形.若AB∥DE,DE=2AB,且F是CD的中点,P是CE的中点,则AF与BP的位置关系是.解析:连接PF,∵P,F分别是CE,CD的中点,∴PF∥ED,且PF=1ED.2又AB∥ED,且DE=2AB,∴AB∥PF,且AB=PF,即四边形ABPF是平行四边形,∴BP∥AF.答案:平行10.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D,E是PC上不重合的两点,F,H分别是P A,PB上的点,且与点P不重合.求证:EF和DH是异面直线.证明∵P A∩PC=P,∴P A,PC确定一个平面α.∵E∈PC,F∈P A,∴E∈α,F∈α,∴EF⫋α.∵D∈PC,∴D∈α,且D∉EF.又PB∩α=P,H∈PB,且点H与点P不重合,∴H∉α,DH∩α=D,且DH与EF不相交,于是直线EF和DH是异面直线.★11.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两条对边AB=CD=3,E,F分别是另外两条对边AD,BC上的点,且AE=BF=1,EF=5,求AB和CD所成的角的大小.解如图所示,过点E作EO∥AB,交BD于点O,连接OF,所以AEED =BOOD,所以BOOD=BFFC,所以OF∥CD.所以∠EOF或其补角是AB和CD所成的角.在△EOF中,OE=2AB=2,OF=1CD=1,又EF=5,所以EF2=OE2+OF2,所以∠EOF=90°.即异面直线AB和CD所成的角为90°.★12.在梯形ABCD中(如图①所示),AB∥CD,E,F分别为BC和AD的中点,将平面CDFE沿EF翻折起来,使CD到C'D'的位置,G,H分别为AD'和BC'的中点,得到如图②所示的立体图形.求证: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3组合1.3.1组合与组合数公式课件北师大版选修2_3ppt版本

∴n≤4,且 n∈N+,∴n=2.
(3)C54 + C64 + C74 + C84 + C88 = C88 + C54 + C64 + C74 + C84 = C55 +
C54 + C64 + C74 + C84 = C65 + C64 + C74 + C84 = C75 + C74 + C84 = C85 +
【做一做 5】 (1)若C160 = C1������0, 则������ =
;
(2)C640 + C650 =
.
答案:(1)6 或 4 (2)C651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一
组合的概念
【例1】 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 (1)设集合A={a,b,c,d},则集合A的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有多少个? (2)一个班中有52人,任意两个人握一次手,共握多少次手? (3)4个人去干5种不同的工作,每人干一种,有多少种分工方法? 分析:交换任何两个元素的顺序,看结果有无影响,如无影响则是 组合问题. 解:(1)因为集合中取出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这是组合问题; (2)因为两人握手是相互的,没有顺序之分,所以这是组合问题; (3)因为5种工作是不同的, 从5种不同的工作中选出4种,按一定 的顺序分配给4个人,它与顺序有关,所以这是排列问题.
(1)解: C94 + C95 + C160 + C171 = C150 + C160 + C171 = C161 + C171 =
C172 = C152 = 792.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2函数 函数概念第1课时函数概念一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域为N,对于下列四个图象,不可作为函数y=f(x)的图象的是
()
C
[分析] (1)如何利用函数定义.对于集合A中的元素通过对应关系在 集合B中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进行判断.
(2)当对应关系用图象表示时,怎样判断是否为函数关系.
[解析] (1)对于 A 项,x2+y2=1 可化为 y=± 1-x2,显然对任 x∈A, y 值不唯一,故不符合.对于 B 项,符合函数的定义.对于 C 项,2∈A, 但在集合 B 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故不符合.对于 D 项,-1∈A, 但在集合 B 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故不符合.
(2)记法:y= f(x),x∈A.
(3)定义域:x的取值范围A;值域: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作函数值,即 集合_____{_f_(_x_)|_x∈__A__}.
思考1:(1)对于函数f:A→B,值域一定是集合B吗?为什么? (2)对应关系f必须是一个解析式的形式吗?为什么? (3)f(x)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1)不一定.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即{f(x)|x∈A}⊆B. (2)不一定.可以是数表,也可以是图象. (3)集合A中的数x在对应关系f的作用下对应的数.
[解析] 要使函数 y= 7+6x-x2有意义,应满足 7+6x-x2≥0, ∴x2-6x-7≤0,∴(x-7)(x+1)≤0, ∴-1≤x≤7, ∴函数 y= 7+6x-x2的定义域是[-1,7].
4.已知f(x)=2-1 x,g(x)=-x2+2. (1)求 f(3),g(3)的值; (2)求 f[g(2)]的值; (3)求 f[g(x)]的解析式. [解析] (1)f(3)=2-1 3=-1,g(3)=-32+2=-7. (2)f[g(2)]=2-1g(2)=2-(-122+2)=41. (3)f[g(x)]=2-1g(x)=2+x12-2=x12.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2函数 函数概念第2课时函数概念二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解析] (1)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 x 的取值必须满足x|x+|-2x≠≠00,,即 x|x≠|≠-x,2,解得 x<0,且 x≠-2.
故原函数的定义域为(-∞,-2)∪(-2,0). (2)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 x 的取值必须满足4x--1x≥ ≠00, ,即xx≤≠41,. 故原函数的定义域为(-∞,1)∪(1,4].
【对点练习】❶ (2021·合肥高一检测)函数 f(x)=2x2-3-9x+x 4的定义
域是
(C)
A.(-∞,3]
B.-∞,12∪12,3
C.-∞,12∪21,3
D.(3,4)∪(4,+∞)
[解析] 要使函数有意义,则32-x2-x≥9x0+,4≠0,
x≤3, 得x≠4且x≠12,得
x≤3
且
x≠21,
[归纳提升]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值域 (1)对称轴在限定区间的左边,则函数在限定区间左端点取最小值,右 端点取最大值. (2)对称轴在限定区间的右边,则函数在限定区间左端点取最大值,右 端点取最小值. (3)对称轴在限定区间内,则函数在对称轴处取最小值,限定区间中距 离对称轴较远的端点取最大值.
[分析] (1)f(x)的定义域为(-1,2),即x的取值范围为(-1,2).f(2x+1) 中x的取值范围(定义域)可由2x+1∈(-1,2)求得.
(2)f(2x+1)的定义域为(-1,2),即x的取值范围为(-1,2),由此求得2x+ 1的取值范围即为f(x)的定义域.
2.函数 f(x)=x+2 1+ 3-x的定义域为
A.(-∞,-1)∪(-1,3] B.(-∞,3]
C.(-1,3]
D.(-∞,-1)
(A)
[解析] 函数 f(x)=x+2 1+ 3-x,令x3+-1x≠ ≥00, ,解得 x≤3 且 x≠-1. 所以函数 f(x)的定义域为(-∞,-1)∪(-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双基达标(限时20分钟)
1.已知集合M={x|0≤x≤6},P={y|0≤y≤3},则下列对应关系中不能看作从M 到P的映射的是( ).
A.f:x→y=1
2
x B.f:x→y=
1
3
x
C.f:x→y=x D.f:x→y=1
6
x
解析选项C中,集合M中元素6没有像,不是映射.
答案 C
2.已知集合A=N+,B={a|a=2n-1,n∈Z},映射f:A→B,使A中任一元素a与B中元素2a-1对应,则与B中元素17对应的A中元素是( ).
A.3 B.5 C.17 D.9
解析利用对应法则转化为解方程.由题意,得2a-1=17,解得a=9.
答案 D
3.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的值域为[a,b],则y=f(x+1)的值域为( ).A.[a,b] B.[a+1,b+1]
C.[a-1,b-1] D.无法确定
解析将函数y=f(x)的图像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函数y=f(x+1)的图像,由于定义域均是R,则这两个函数图像上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相同,所以y=f(x +1)的值域也是[a,b].故选择A.
答案 A
4.设集合A 和B 都是自然数集,映射f :A →B 把A 中的元素n 映射到B 中的元素2n +n ,则在映射f 下,A 中的元素________对应B 中的元素3. 解析 对应法则为f :n →2n +n ,根据题意2n +n =3,可得n =1. 答案 1
5.已知:A ={a ,b ,c},B ={1,2},从A 到B 建立映射f ,使f(a)+f(b)+f(c)=4,则满足条件的映射共有________个. 解析 ∵B ={1,2},f(a)+f(b)+f(c)=4, ∴f(a),f(b),f(c)当中有一个取2,另两个取1. ∴只有3种对应方法. 答案 3
6.A =R ,B ={(x ,y)|x 、y ∈R},f :A →B ,f :x →(x +1,x 2+1). (1)求A 中元素2的像; (2)B 中元素⎝ ⎛⎭
⎪⎫
32,54的原像.
解 (1)x =2时,x +1=2+1,x 2+1=3, ∴2的像是(2+1,3). (2)设B 中元素⎝ ⎛⎭⎪⎫
32,54的原像为x ,
则⎩⎪⎨⎪⎧
32=x +1,54=x 2
+1,
得x =1
2
.
∴B 中元素⎝ ⎛⎭
⎪⎫
32,54的原像为12.
综合提高(限时25分钟)
7.下列对应是从集合S到T的映射的是( ).
A.S=N,T={-1,1},对应法则是(-1)n,n∈S
B.S={0,1,4,9},T={-3,-2,-1,0,1,2,3},对应法则是开平方
C.S={0,1,2,5},T={1,1
2
,
1
5
},对应法则是取倒数
D.S={x|x∈R},T={y|y∈R},对应法则是x→y=1+x 1-x
解析判断映射方法简单地说应考虑A中的元素是否都可以受f作用,作用的结果是否一定在B中,作用的结果是否唯一这三个方面.很明显A符合定义;B是一对多的对应;C命题中的元素0没有像;D命题集合S中的元素1也无像.答案 A
8.设f,g都是由A到A的映射,其对应法则如下表(从上到下):
表1 映射f的对应法则
原像 1 2 3 4
像 3 4 2 1
表2 映射g的对应法则
原像 1 2 3 4
像 4 3 1 2
则与f[g(1)]相同的是( ).
A.g[f(1)] B.g[f(2)] C.g[f(3)] D.g[f(4)]
解析f(a)表示在对应法则f下a对应的像,g(a)表示在对应法则g下a对应的像.
由表1和表2,得f[g(1)]=f(4)=1,g[f(1)]=g(3)=1,g[f(2)]=g(4)=2,g[f(3)]=g(2)=3,g[f(4)]=g(1)=4,则有f[g(1)]=g[f(1)]=1. 答案 A
9.已知集合M ={a ,b ,c ,d},P ={x ,y ,z},则从M 到P 能建立不同映射的个数是________.
解析 集合M 中有4个元素,集合P 中有3个元素,则从M 到P 能建立34=81个不同的映射. 答案 81
10.已知(x ,y)在映射f 作用下的像是(x +y ,xy),则(3,4)的像为________,(1,-6)的原像为________.
解析 根据条件可知x =3,y =4,则x +y =3+4=7,xy =3×4=12,所以(3,4)的像为(7,12);设(1,-6)的原像为(x ,y),则有⎩⎨
⎧
x +y =1,
xy =-6,解得⎩⎨
⎧
x =-2,y =3,
或⎩⎨
⎧
x =3,y =-2.
所以(1,-6)的原像为(-2,3)或(3,-2). 答案 (7,12) (-2,3)或(3,-2)
11.已知集合A ={1,2,3,k},B ={4,7,a 4,a 2+3a},且a ∈N ,k ∈N ,x ∈A ,y ∈B ,映射f :A →B ,使B 中元素y =3x +1和A 中元素x 对应,求a 及k 的值. 解 ∵B 中元素y =3x +1和A 中元素x 对应,
∴A 中元素1的像是4;2的像是7;3的像是10,即a 4=10或a 2+3a =10. ∵a ∈N ,
∴由a 2+3a =10,得a =2.
∵k的像是a4,
∴3k+1=16,得k=5.∴a=2,k=5.
12.(创新拓展)已知集合A={x|(x-1)(x2+3x-4)=0},集合B={a,a+5,a2-2a-5},映射f:A→B是“加2”,求实数a的值,并判断映射f:A→B是不是一一映射?
解∵(x-1)(x2+3x-4)=0,∴x1=x2=1,x3=-4,
∴集合A={1,-4},∵映射f:A→B是“加2”,
∴1+2=3∈B,-4+2=-2∈B.
①当a=3时,a+5=8,a2-2a-5=-2,
∴B={3,-2,8}.
此时8无原像,∴f:A→B不是一一映射.
②当a=-2时,a+5=3,a2-2a-5=3.
∴B={-2,3},与B有三个元素矛盾,∴a≠-2.
③当a+5=-2时,a=-7,a2-2a-5=58,
∴B={7,-2,58},与3∈B矛盾,∴a≠-7.
④当a2-2a-5=-2时,a1=3,a2=-1.
当a=3时,B={3,-2,8};
当a=-1时,a+5=4,B={-2,-1,4},与3∈B矛盾,则a≠-1.
∴a=3,B={-2,3,8},映射f:A→B不是一一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