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毅传书加标本票流行的魅力

合集下载

邮票图说《柳毅传书》

邮票图说《柳毅传书》

《柳毅传书》邮票 —“龙女托书”
《柳毅传书》 邮册内页 — 儒生柳毅 应举下第 探望同乡 奔赴泾阳
《柳毅传书》首日封图案—龙女牧羊
《柳毅传书》首日封图案—龙女牧羊
《柳毅传书》 小本票
封底图案

龙女牧羊
《柳毅传书》
小本票封面
— 柳毅遇龙女
《柳毅传书》
小本票封面
— 柳毅遇龙女
《民间传说 柳毅传书》
(四)义重情深
龙女感念柳毅救命之恩, 誓心求报。柳毅回家后先 后娶了两位夫人都不幸死 去。后与一渔家女成婚, 貌似龙女,方知新娘为龙 女所化,遂皆大喜欢,成 永世好合。
《柳毅传书》邮票 —“义重情深”
《柳毅传书》
小本票内页
— 义重情深
《柳毅传书》
大版票边纸

“义重情深”
《柳毅传书》极限片—“义重情深”
《柳毅传书》
大版票边纸
— “传书洞庭”
《柳毅传书》 邮折内页 — 碧水悠悠 泾水长流 柳毅传书 信义昭彰 善良正直 万古流芳
《柳毅传书》极限片—“传书洞庭”
《柳毅传书》首日封图案—“传书洞庭”
《柳毅传书》设计者徐永生手绘签名封—传书洞庭
(三)骨肉团聚
祥风庆云,箫韶以随,龙女 被其叔父钱塘君救回龙宫, 红妆蛾眉,若喜若悲,合家 团聚。龙君大设盛宴,歌舞 尽欢,并以无数奇珍异宝答 谢柳毅。龙王想将女儿嫁与 柳毅,柳毅认为传书是仗义 执言,本无私念,就拒绝了 婚事。
《柳毅传书》邮票 —“骨肉团聚”
《柳毅传书》
小本票内页
— 骨肉团聚
《柳毅传书》 极限片 “骨肉团聚”

龙女回家
《柳毅传书》
大版票边纸

“骨肉团聚”

对比《柳毅传》和《柳毅传书》的柳毅形象,看作者不同的创作心态

对比《柳毅传》和《柳毅传书》的柳毅形象,看作者不同的创作心态

对⽐《柳毅传》和《柳毅传书》的柳毅形象,看作者不同的创作⼼态引⾔: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指出“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代之⽂学”,这就是著名的“⼀代有⼀代之⽂学”之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说和诗⼀样“⾄唐⽽⼀变”,唐传奇和唐诗⼀样称得上⼀代之⽂学。

唐传奇的⽂学史意义不仅仅在于其艺术和思想上的成熟,还在于其讲述的故事对后代⽂学产⽣的深远影响。

莺莺、红线、红拂、虬髯、聂隐娘等为我们深知的故事,皆出于唐传奇,柳毅和龙⼥的故事亦是如此。

王国维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李好古的《张⽣煮海》、李渔的《蜃中楼》和⾼昌的《乘龙佳话》等作品皆本于《柳毅传》,其中《柳毅传书》是第⼀部成熟的改编之作。

《柳毅传书》⼤体上沿⽤了《柳毅传》的情节,同时也在⼏个关键节点处进⾏了改写,主⼈公柳毅的形象亦随之发⽣改变。

本⽂即通过对⽐《柳毅传》和《柳毅传书》中的叙事变化,分析柳毅形象随之发⽣的变化,并指出从中反映出的作者不同的创作⼼态。

⼀、从《柳毅传》到《柳毅传书》关于柳毅的叙事变化1.柳毅和龙⼥的故事《柳毅传》讲述的是柳毅偶遇洞庭龙⼥并为之千⾥传书,⼏经波折之后最终与龙⼥结成眷属的故事。

故事中的柳毅为唐代仪凤年间的落第书⽣,在回乡的途中偶遇正在牧⽺的洞庭龙⼥。

龙⼥向柳毅讲述了⾃⼰的不幸遭遇,并请求柳毅为其传书。

柳毅“闻⼦之说,⽓⾎俱动”,接受了龙⼥的请求。

龙⼥告知柳毅前往龙宫的秘诀,并保证⽇后相谢。

《柳毅传》画本柳毅带着书信前往洞庭湖,依照龙⼥传授的⽅法进⼊了龙宫。

龙⼥叔⽗钱塘君得知龙⼥的遭遇后,怒杀泾河⼩龙(龙⼥之夫)救回龙⼥。

钱塘君趁着醉意试图强⾏将龙⼥嫁给柳毅,柳毅听到后“肃然⽽作”,⾔辞激烈地拒绝了钱塘君。

不过在龙⼥拜谢之时,柳毅⼜“殊有叹恨之⾊”。

之后柳毅被龙王洞庭君(龙⼥之⽗)赠与⼤量财宝,返回家乡后成为⼀⽅巨富。

柳毅两次娶妻,但皆丧妻,“娶于张⽒,亡;⼜娶韩⽒,数⽉,韩⽒⼜亡”。

之后,柳毅⼜娶了卢⽒。

卢⽒酷似龙⼥,其实她正是龙⼥所化成的,为的是报答柳毅传书之恩。

2004-14《民间传说-柳毅传书》

2004-14《民间传说-柳毅传书》

2004-14《民间传说-柳毅传书》
《民间传说-柳毅传书》特种邮票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4年7月17日发行《民间传说-柳毅传书》特种邮票1套4枚。

详情如下:
志号:2004-14T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3度
整张枚数:8枚
整张规格:176×116毫米
小本票编号:(27)2004
小本票外形规格:105×100毫米
小本票发行量:500万本
小本票售价:6元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版别:影写
邮票设计者:徐永生
边饰设计者:郝旭东
小本票设计者:王虎鸣
责任编辑:佟立英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各地邮局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注:另特别发行200万本小本票,加印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徽,特供全国集邮协会会员。

具体销售时间另行通知。

2003中国·第十六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加标小版)。

研究论文:唐传奇《柳毅传》艺术特色简析

研究论文:唐传奇《柳毅传》艺术特色简析

115079 艺术理论论文唐传奇《柳毅传》艺术特色简析唐代的小说――唐传奇,它汲取了古代神话、史传文学和六朝志怪小说的营养,把处于雏形状态的小说,发展到成熟的新阶段,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朝威的《柳毅传》,则是唐传奇中的杰出代表。

它写的是人神恋爱的故事,将神怪、爱情、侠义三者交织在一起。

故事完整,结构严谨,人物形象鲜明,想象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情节曲折有致,语言简洁流畅、生动传神。

一、故事完整,结构严谨《柳毅传》故事完整,结构严谨,作家对材料的剪裁也很得体。

这一特色,深受史传文学的影响。

史传文学中的人物传记,往往非常注重结构上的严谨完整。

比如《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有关这个人的姓氏、家世、性格、主要事迹以及功过是非,都有完备的叙述,最后作者还要对这个人物进行简要评论。

它对人物生平事迹的记叙,又不像记流水账那样每件事都记录,而是经过严格的选择,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进行叙述。

唐传奇也是这样,它的故事首尾完整,但又不是刻板地按照时间顺序去记叙人物的一生,而是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最能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中心情节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柳毅传》叙述层次分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交代得非常清楚,它是紧紧围绕柳毅和龙女之间的爱情展开叙述的。

小说先写柳毅科举考试落第,准备去和同乡告别,在路旁遇上龙女。

龙女向柳毅哭诉:自己嫁了纨绔子弟,受到公婆虐待,请求柳毅给自己的父母报信。

接着柳毅照龙女说的方法进入龙宫,面见洞庭君并将龙女的书信交给他,龙女得以回到龙宫,随后钱塘君酒后逼迫柳毅与龙女成婚,遭到柳毅拒绝。

后来柳毅回乡,娶了卢氏,最后才知道卢氏就是龙女,二人互叙衷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最后作者出来交代写这篇小说的缘起。

《柳毅传》的结构层次分明,故事脉络清晰,它以时间为序,采用多种叙事方式,使故事引人入胜。

如龙女的不幸遭遇是通过龙女之口讲述的。

到后来,柳毅娶了两次亲,结局都很不幸,最后娶了卢氏,发现她很像龙女,试探地向卢氏提起往事,而卢氏却说:“人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事理呢?”直到他们的孩子出生,卢氏才承认自己就是龙女,并叙述了柳毅离开龙宫之后的事情。

唐传奇《柳毅传》艺术特色简析

唐传奇《柳毅传》艺术特色简析

唐传奇《柳毅传》艺术特色简析【摘要】唐代传奇文学作品《柳毅传》在描写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社会风貌揭示、语言表达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体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情节安排紧凑丰富,社会风貌多样丰富,语言简练生动,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通过这些特色,唐传奇《柳毅传》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凸显出了唐代传奇文学的精髓和特色,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意义。

该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广泛传播和研究。

唐传奇《柳毅传》的艺术特色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充分展现了唐代文学的魅力和表现力,对后世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唐传奇, 柳毅传,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 情节安排, 社会风貌, 语言, 表现手法, 生动, 紧凑, 多样, 灵活, 凸显, 代表作, 文学, 描写, 揭示.1. 引言1.1 《柳毅传》是唐代传奇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柳毅传》是唐代传奇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传奇文学在唐代达到了鼎盛,而《柳毅传》则被认为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这部作品以唐代画家顾恺之手绘畫作《柳毅伐木》为题材,讲述了一个贫贱书生柳毅的传奇故事。

通过对柳毅的一生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众多风貌和特点,同时也展示了传奇文学的独特魅力。

《柳毅传》不仅在人物形象的描绘上生动鲜明,情节安排紧凑丰富,而且在揭示社会风貌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这部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使得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唐代传奇的魅力。

通过对《柳毅传》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传奇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唐传奇《柳毅传》的艺术特色在当时就已经得到了充分展现和肯定,其在传奇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得到了肯定和认可。

2. 正文2.1 描写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柳毅传"是唐代传奇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描写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是其艺术特色之一。

在这部传奇小说中,作者巧妙地塑造了众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使其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

复排《柳毅传书》的启迪

复排《柳毅传书》的启迪
希望 , 这就是抓 队伍建设 、 精品剧 目。 抓 20 0 2年至 20 0 5年是我 团在 市场 上艰难 挺进 的 四年 ,
书》 进行 精益求精 的打磨 。首先从剧本创作上下功夫 , 在保
留原剧本的精粹部分 后 ,对剧本的文学深度进行深层次的
挖掘 , 特别加重 了柳毅这个人物更多的思想和情 感的内涵 ,
给演员的再创作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也赋予这部家喻户 晓 的传世之作具有更多的可看 1 生;其次 ,加强舞 台美术 创造 性, 通过运用声 、 、 光 电等现代高科 级技 术 , 使观众 置身 于美 的场景之 中。 剧中主要角色由我团著 名演 员竺小招 、 陶琪担 纲主演 , 满足观众的审美和心理需求。 2 0 , 柳毅传书 》 南京文化 艺术 中心举行首演 , 0 2年 《 在
共演出 4 , 场 累计观众近 5 余人次 。 干 江苏省和南京市的有
关领导先后观看了演 出。演 出后还 邀请了在宁文学艺术界
由南 京市越剧 团创作排演的越剧 《 柳毅传 书 》 作为南 , 京市创作精品剧 目的重 要成果 ,至今在 省内外演 出了 1 0 0
余场 , 并获得了第 四届江苏省戏剧节优秀剧 目奖。 出受到 演 了省内外各界观众的欢迎 , 得到了领导和专 家学者的肯定 , 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 取得了 巨大成功 ! 到的艺术 目的。因此 , 美”与 “ “ 感动”, 也正 是对 《 柳毅传 书》 的最高 奖赏 。从 2 0 年 到 2 0 02 0 5年 , 该剧先后在苏 南 、 苏北 、 浙江和上海演出 , 观众达 7 余人 , 万 反响十分强烈。 我 们在舟 山演出时 , 有位观众 激动地说 , 浙江 是越剧之 乡 , 而
了这部 戏本身要表达 的意 义。 如果说 《 柳毅传书 》 带给了观

从《柳毅传》看唐传奇的艺术特色

从《柳毅传》看唐传奇的艺术特色

从《柳毅传》看唐传奇的艺术特色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论述唐传奇:“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鲁迅把唐传奇小说的成就归纳为“文采”和“意想”两个方面。

这里的文采不能仅理解为文辞的华丽,它概括了唐代传奇小说在艺术上的所有特色。

唐传奇对后世小说的影响,突出表现在艺术手法的成熟上。

《柳毅传》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佳作,就《柳毅传》可以品读分析唐传奇的艺术特色。

唐传奇小说以注重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为其主要特征,成为中国短篇小说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妇女形象,如霍小玉、莺莺、红拂、李娃、聂隐娘等,给读者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柳毅传》在短短的篇幅中,就成功地塑造了四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为短篇小说,在不算长的篇幅里,作者能够塑造出这样一些性格鲜明、饱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不能不使我们赞扬作者艺术手段的高明。

柳毅是一个落第的穷书生,自身遭遇不幸,却热心帮助别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中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正直无私、讲究信誉。

他见到牧羊的龙女,关切地询问:“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同情之意,溢于言表。

当他听到龙女的陈述后,立刻说:“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

是何可否之谓乎?”“气血俱动”,形象地描述了他路见不平挺身而出的刚气热肠;“恨无毛羽,不能奋飞”的急切心情又是何等真切。

他不辞艰辛,替龙女传书,救人于危难之中,完全没有私心,不贪图任何回报。

当钱塘君以粗暴的态度胁迫他和龙女成婚时,他又表现出一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骨气与崇高品格。

《柳毅传》以丰富的想像力刻画的艺术形象都有独立特征,异类形象已掺和了人的性格,这种性格由具体的生活环境所决定,同时又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容。

洞庭君和钱塘君,作为神话人物既有现实的人的特点又有大自然的秉性。

钱塘君的形象刻画得声色兼备。

谈《柳毅传》中人物形象在《柳毅传书》中的新变

谈《柳毅传》中人物形象在《柳毅传书》中的新变
关键词 : 柳毅传 ; 柳毅传 书 ; 新 变; 世俗化 ; 生 活化
中图 分 类 号 : I 2 0 7 . 4 1
文献标识码 : A
鲁迅曾表示 , 唐人小说遗留不少 , 而后来煊赫如是者,
成了“必” 。“ 幸” 是敬词 , 表示对方这样做使 自己感到很
惟此篇及李朝威《 柳毅传》 而已。 …纵观文学史, 《 柳毅传》 幸运 , 十分客气, 而“ 必” 则颇有殷切期待的色彩 , 急切希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 深远影响: 元人尚 忠贤的《 洞庭湖柳毅传 望再次见面。从后文柳毅拒婚的态度我们知道这种对于再 书》 、 清代李渔的《 蜃 中楼》 、 清末高 昌的《 乘龙佳话》 皆以 次见面的期待并不是因为龙女貌美希望获得姻缘, 那么这 《 柳毅传》 为本事。对于《 柳毅传》 , 前人已有研究, 且多集 期待毫无疑问是希望 自己侠义的行为可以获得感湔 即报 中在文本中人物性格 , 龙女报恩母题来源等方面, 而较少将 酬。可见柳毅在付 出义行之前是考虑到 自身利益与回报
书》 中的柳毅则显得背离了传统文化, 更加市侩。他的形象 算计历来被传统文人所不齿。当钱塘君希望招柳毅为婿 ,
可以概括为: 重利、 重色 、 精明、 虚伪。 柳毅本是嫌龙女三娘相貌憔悴而拒婚, 可是转过身他却以
《 柳毅传书》 中的柳毅曾毫无掩饰地向母亲表明他读 礼仪道德来推脱 : “ 我柳毅只为一点义气涉险寄书; 若杀其 书的目的: “ 您孩儿……要进取功名去。但得一官半职 , 荣 夫而夺其妻 , 岂足为义士?且家母年纪高大, 无人侍奉, 情 耀门闾。 ” 可见 , 他不再是对功名嗤之 以鼻的清高文人。 愿告回” , 这里, 传统仁义道德变成了挡箭牌 , 使读者在嘲笑
柳毅故事的不同文本作详细比较。今笔者仅取元人尚仲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关于柳毅传书加标本票流行的魅力
《柳毅传》是唐代传奇小说中有名的一卷,讲述的是洞庭龙女与书生柳毅之间坚贞不屈的爱情故事,为了纪念这个爱情故事,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7月17日发行了柳毅传书加标本票,下面我带大家去了解一下这张邮票。

首先要说的是这枚邮票的地位,这枚邮票的发行是国家邮政局对于集邮协会会员的特供票,上面加盖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徽,这并不是普通的邮票可以比拟的,并且由于是特供邮票因此票面设计也是更加地精致,票面上印有“民间传说”和“柳毅传书”八字的字样,这八个字的印刷非常特殊,前面四个为印章印刻字样,后面四个字又与前面的刻字手法迥然不同,为手写的字样,相比较于刻板的印章字样显得更加地娟秀,亲切可感。

并且图案的画面设计也十分丰满,富有传奇色彩,底色是中国唐代书画中惯用的暗色调,并且图上男子骑于马上,女子手持赶牛鞭两人均一脸闲适表情地站立于洞庭湖边,刻画地主体较为鲜明,并且十分生动。

再从其收藏的角度来看,这枚邮票本身就是为了集邮协会的会员而设计发型的因此发行之初就仅仅200万枚,是近二十年来发行邮票的最低量,使得这枚邮票在市场上的流通量极少,并且这是小本票家族中的唯一一枚会员有票更加彰显了它特殊的地位,基于这两点,这枚邮票的价值自然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对于收藏者而言,定是一种稳赚不赔的生意。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