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酶的应用(1)精品PPT课件

酶的应用(1)精品PPT课件

淀粉加工
用于淀粉加工的酶有ɑ- 淀粉酶, β- 淀 粉酶, 脱支酶, 葡萄糖异构酶等。在这些 酶的作用下可由谷物淀粉制得葡萄糖, 麦 芽糖, 淀粉糖浆, 高果糖糖浆等。
用ɑ- 淀粉酶作催化剂加工处理淀粉可 得到葡萄糖。为了增加糖的甜度, 可将由 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通过异构化酶的作 用转化为果糖与葡萄糖的混合物,糖的甜 度增加了, 但其成本却比生产蔗糖小的多。
淀粉的结构
果糖浆的生产
淀粉 淀粉酶
液化液 糖化酶
糖化液
喷雾干燥 粉状葡萄糖 氢化还原 山梨醇
结晶 结晶葡萄糖
异构酶
果葡糖浆
果 糖 42% 葡 萄 糖 55%
分离
混合
果糖浆 果 糖 80-90%低聚糖Fra bibliotek高果糖浆
果 糖 55% 葡 萄 糖 39% 低聚糖
乳品加工
过氧化氢酶主要用于清除乳品 中多余的过氧化氢, 从而利用H2O2 杀死致病菌; 超氧化物酶用于乳清 脱色等; 疏基氧化酶用于去除乳制 品因超高温杀菌而产生的糊味; 脂 肪酶用于乳品增香。另外, 利用凝 乳酶可制作干酪; 用乳糖酶处理乳 汁品,防止乳糖结晶析出; 真菌或酵 母乳糖酶可用于全奶、奶酪和冰 淇淋中,使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 乳搪, 从而防止制品粗糙、提高口 感。
酶在饲料中的作用
补充畜禽内源酶的不足,增加可消化性 解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 良好安全性和减少环境污染
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酶制剂在国外饲料工业中得到不断 应用,不仅提高了饲料原料的转化率, 也促进了对饲料的消化。
植酸酶 Bio-Feed® Phytase ( Ronozyme® P ) 主要用于提高植酸磷的消化率,并相 应改善钙和其它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大大降低了动物粪便中磷的排放量, 有益环保。

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课件专题八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

浙江生物高考专题二轮课件专题八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酶的应用

3.倒平板操作:
4.划线分离操作:划线分离法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
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注意划线的方法(见图)。
5.涂布分离法: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后涂布平板,在稀 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到培养基
的表面,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如图:
【解析】本题考查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过程 ,以操作 步骤为主线,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 ,题目难度较小。 (1)幽门螺杆菌含有脲酶,能分解尿素为菌体提供氮源,因此在
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加入酚红指示剂的目的是检验是否
有Hp存在,若有Hp存在,会分解尿素,培养基pH会升高,酚红指示 剂将变红。 (2)由于尿素在高温下会分解,所以对尿素溶液的灭菌要采用G6 玻璃漏斗过滤的方法。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先灭菌、倒平板,再进行接种。接种时
先将菌液稀释,再涂布到培养基上,以获得单菌落。 (4)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恒温箱中培养,倒置培养的目 的也是为了获得单一菌落。 (5)如果人体感染了Hp,能将尿素分解为NH3和CO2,因而标记尿 素中的C,通过呼吸产物可判断是否感染Hp。 满分答案:(1)脲酶 红 (2)D (3)接种 涂布 单
(2)下列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 A.高压蒸汽 B.紫外灯照射
C.70%酒精浸泡
D.过滤
(3)步骤X表示 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 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
。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 到培养基平面 菌落。
(4)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
倒置培养,将导致 。
中。若不
(5)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 Hp能将14C标记的 分解为NH3和14CO2。

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解析PPT精品课件

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解析PPT精品课件

2021/3/1
2
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三种:
I. 用酶除去细胞壁 II.用酶进行大分子切割 III.用酶进行分子拼接
2021/3/1
3
一、酶在除去细胞壁方面的应用
微生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表层都有细胞壁。细胞壁对 微生物和植物维持其细胞的形状和结构起着重要作 用,可保护细胞遭外界因素的破坏。但在生物工程 方面,很多时候都需要除去细胞壁。 例如:胞内物质的提取
2)Asu I酶识别顺序有5个核苷酸,作用后产生黏性末端:
பைடு நூலகம்
2021/3/1
8
②DNA外切核酸酶
DNA外切核酸酶在基因工程中用于载体或基因片段的切割加 工。当获得的基因载体或基因片段太大时,可利用DNA外切酶 从两条链的末端各除去若干个核苷酸,而使DNA片段变小一些, 以满足使用的需要;当获得的DNA片段为平整末端时,为使它变成 粘性末端,可以采用从5′端或3′端作用的DNA外切酶,以获得所 需的带有粘性末端的DNA片段,以利于体外重组DNA。该酶还可 从DNA生产脱氧核苷酸
2021/3/1
10
⑤自我剪切酶
自我剪切酶(self-cleavage ribozyme)是一类催化本身 RNA分子进行剪切反应的核酸类酶。具有自我剪切功 能的R酶RNA的前体。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本身 RNA进行剪切反应,使RNA前体生成成熟的RNA分子 和另一个RNA片段。 1984年,阿比利安(Apirion)发现T4噬菌体RNA前体 可以进行自我剪切,将含有215个核苷酸(nt)的前体剪 切成为含139个核苷酸的成熟RNA和另一个76核苷酸的 片段。 已发现的具有自我剪切功能的R酶越来越多,通 过自我剪切酶对自身RNA的剪切作用,可以获得各种 所需的RNA或多聚核苷酸。

高中生物复习(人教版)选修1.3酶的应用 PPT

高中生物复习(人教版)选修1.3酶的应用 PPT

(5)请以温度为横坐标,酶促反应速率为纵坐标画出除去奶渍实 验的大致情况图。
【解题指南】 1、考查实质 本题主要考查加酶洗衣粉的作用原理与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 2、解题关键 (1)理解酶制剂的作用及特性。 (2)掌握酶制剂的影响因素。 (3)明确科学的发现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得 出结论。
奶渍 蓝墨水
48 43 28 12 6 4 12 17 93 86 80 72 68 67 81 105
请您为上述探究实验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在同一水温下除去两种污渍时间不同的原因估计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探究过程(①至④)隐含_____与______两个步骤。 (4)上述实验涉及两项对比关系,一项是针对___________的成分 对比,另一项是针对___________的条件对比。这个地方的条件 对比与一般实验空白对比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奶渍布 _3_7__℃_
脂肪酶 洗衣粉 5 min
颜色浅
【点拨】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洗衣粉的种类,其他为无关变量,依照 单一变量原则与等量原则可知,自来水的量、加入物质及水温应 一致。
二、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固定化酶 (1)应用原理:将酶固定在颗粒状的__载__体上,使酶既易___催__化,又 易于_回__收_,能够重复使用。 (2)应用实例: ①反应机理:葡萄糖 葡__萄__糖__异__构__酶 __果__糖_ ②固定化酶反应柱:反应柱的筛板不允许__酶__颗__粒_通过,但___反_ 应 溶__液__能够自由出入;反应时葡萄糖溶液从__上__端_注入,反应后的 物质从_下__端___流出。

专题3酶的应用(通用版选修1)PPT课件

专题3酶的应用(通用版选修1)PPT课件
专题3 酶的应用
考纲要求
1.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 2.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作用 4.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三年考情
2012江苏, 2012广东, 2011江苏, 2010江苏
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1.果胶酶 (1)组成: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_果__胶__酯__酶__等, 是分解果胶的_一__类__酶__的总称。 (2)作用: ①分解果胶为可溶性的_半__乳__糖__醛__酸__,瓦解_植__物__细__胞__壁__和__胞__间__层__。 ②使浑浊的果汁变得_澄__清__,增加出汁量。
_气__泡__产生,有_酒__味散出。
1.(2012江苏T16A)“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可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 ) 【分析】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导致 酶失去活性,且不可恢复,所以应该先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再溶解洗衣粉。
2.(2012江苏T16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 粉。( × ) 【分析】pH会影响酶的活性,只有在最适pH条件下,加酶洗衣粉 洗涤效果才好于普通洗衣粉。 3.(2012江苏T17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物理吸附法比化学结合 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 ) 【分析】物理吸附法是利用离子键作用、物理吸附等方法,将 酶固定在载体上,而化学结合法是利用多功能试剂进行酶与载 体之间的交联,从而得到三维的交联网架结构,后者有可能影 响酶活性部位。
油渍、人体皮 脂、口红
来自面条、巧 克力等的污垢
2.探究不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 (1)实验原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专__一__性__,复合酶洗衣粉加入的 酶制剂种类_较__多__,与单一加酶洗衣粉相比,对各种污渍都有较 好的洗涤效果。 (2)实验变量: ①自变量:_加__酶__洗__衣__粉__种类。 ②无关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如温度、pH等)。

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八部分生物技术实践20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课件

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八部分生物技术实践20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课件

木糖为唯一碳源。
特色梳理
题型演练
选考提升
(4)由题意知,目的基因连接到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 因的质粒上,即接受该重组质粒的酵母菌可以合成尿嘧啶合成酶, 合成尿嘧啶,因此应选择缺乏尿嘧啶合成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 菌。(5)将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含葡萄糖和木糖的培养基 中进行酒精发酵能力测试。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 够存活,说明它能利用葡萄糖和木糖产生酒精,且对酒精的耐受能 量强,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③研究者在图甲过程C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
菌落分布如图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3)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仅以
为碳源的培
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
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特色梳理
题型演练
பைடு நூலகம்
选考提升


操作 工具
接种环
玻璃刮刀
使用 要求
用时需灼烧
放置在 70%酒精中,用时需灼烧
特色梳理
题型演练
选考提升
项目 划线分离法
涂布分离法
分离 特点
操作简单,不易分离获得单 菌落
操作复杂,易分离获得单菌落
分离 结果 (图示)
相同 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 点 面形成单个的菌落,以便于纯化菌种
特色梳理
题型演练
选考提升
(2)取从自然界中采集的葡萄,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 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按图甲所示过程进行酵母菌的纯化培养。
特色梳理
题型演练

微生物学第十三章 微生物的应用(共66张PPT)

微生物学第十三章 微生物的应用(共66张PPT)

生物治理面临的困境
❖目标微生物在实验室难培养
❖ 环境中其他有毒物质的毒害
❖营养缺乏
❖氧气不足
生物治理的方法
❖ 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 ❖ 添加氮素和磷素养分 ❖ 添加可降解目标物质的特殊微生物制剂
六、血清学技术原理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人和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
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 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两种特性:
降温阶段
❖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减弱,产热量减少,温度 逐渐下降。
❖ 当温度下降到40℃以下时,中温性微生物代 替了好热性微生物成为优势种类。
注意:如果降温阶段来得太早,表明堆制条件不够理想,植物性 材料还没有充分分解,可以翻堆,将堆积材料拌匀,再次封堆。 这样可以产生第二次发热升温,有利于植物性材料的充分分解。
氨基端
可变区
轻链
四肽链
恒定区
羧基端
重链
H链和L链的一部分是恒定的,另一部分是变化的,后者决定抗原、抗体反应的专一性。
曝气池( Aeration tank )
沉淀池( setting tank )
水质净化后排出
饮用水的进一步净化
五、污染物的生物治理
剧毒农药污染7水井 浏阳永安3000村民饮水成问题
河流污染
四川内江遭受严重污染 6万人饮 “毒水”
Aqua卫星11月17日下午拍摄的卫星照 片显示,灰色浓密烟雾笼罩中国东部黄 河滨海平原地区,部分已扩散至临近的 黄海上空
结合 ❖完整性
抗原的种类
❖ 完全抗原:即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反应原性的抗原
。如细菌、病毒、毒素、血清、酪蛋白、卵蛋白、花 粉蛋白等
❖ 不完全抗原(半抗原):是指不能单独刺激机体

微生物的利用_1-课件

微生物的利用_1-课件


发酵
菌膜
食盐
学习探究区 3.探讨 (1)豆豉制作过程中,怎样控制杂菌的污染?
第4课时
答案 在制备过程中,根据纳豆菌的芽孢对热不敏感的
特性,采用高温控制杂菌的污染。


(2)如何保证发酵过程中的湿度?


答案 用湿纱布覆盖。


(3)黄豆发酵生成豆豉的过程中,有机物的质量 下降 ,
有机物的种类 增加 ,所含的能量 减少 ,营养价值


染色法,其原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


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

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
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学习探究区
第4课时
3.讨论
(1)依姆歇涅茨基培养基配方中缺少哪种营养成分?
答案 没有碳源。
(2)要从菜园或果园土壤中分离纯化纤维素分解菌的关键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6:35:26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82021/2/282021/2/28Feb-2128-Feb-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8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 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④划线分离:从前一步培养得到的菌液中获取菌种,用接种环 以划线法接种至第二步制得的固体平面培养基中,在37 ℃恒温 箱中培养12~24 h后观察菌落。
⑤菌种保存:在无菌条件下将单菌落用接种环取出,再用划线 法接种在斜面上,37 ℃培养24 h后,置于4 ℃冰箱内保存。
⑥实验结束后,为防止细菌污染,需要对培养物进行灭菌处理。 (3)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若观察到划线的末端出现不连续的单个菌落,表明菌已被分离。
Hp能将 14C标记的 尿素 分解为NH3和 14CO2。
-22-
考点三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
半乳糖醛酸甲酯
甲酯 黑曲
澄清
-23-
1.果胶 (1)化学组成: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 (2)作用: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将植物细胞粘合在一 起。去除果胶,会使植物组织变得松散。如山楂果实中果胶含量 最多,煮沸后的山楂泥可制成山楂糕。 (3)特性:不溶于乙醇,这是鉴别果胶的简易方法。 2.果胶酶 (1)化学成分:蛋白质。 (2)作用: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可把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 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3)来源:常用黑曲霉、苹果青霉等来生产果胶酶。
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复习
考点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液体
灭菌
培养
-2-
涂布 倒置
-3-
1.大肠杆菌
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在肠道中一般对人无害,属原核
生物,是基因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2.培养基
(1)分类: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
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
-11-
例题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
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
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
样做的目的是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然后,将1 mL
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
第一步,制备水果匀浆:用小刀除去苹果或山楂果实中带种子的
部分,切成块后,放入匀浆机中,再加入少量水制成匀浆。
-25-
第二步,设置对照组:取A、B两烧杯,各加入5 g匀浆液,A加入10 mL 黑曲霉的提取液或果胶酶溶液,B加入10 mL 水,间歇搅拌20~30 min。
②实验结果:A组澄清度高,B组澄清度低。 ③实验结论:果胶酶能水解果胶,使浑浊的果汁变澄清。 ④探究利用果胶酶制作果汁的最佳条件的实验步骤(紧接上面第二 步)。 第三步,取4支试管,编号1~4号。将A烧杯中混合物分别放入1号和2 号试管中,将B烧杯中混合物分别放入3号和4号试管中,每支均放入4 mL。 第四步,将1号和3号试管放在沸水浴或酒精灯上加热,2号和4号试 管不加热,观察。 第五步,再向上述4支试管中各加入95%的乙醇4 mL,观察。 -26-
③酒精灯灼烧法:如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酒精灯
火焰上方无菌区,可使菌转移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完成。
④紫外灯照射灭菌:用紫外灯照射灭菌30 min。
-6-
(5)消毒方法。 ①煮沸消毒法:100 ℃煮沸5~6 min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 和一部分芽孢,可用于培养器皿的消毒。 ②巴氏消毒法:80 ℃中15 min或70~75 ℃中30 min,实际生产中 常用于鲜奶的消毒。 ③乙醇消毒法:70%乙醇杀菌能力最强,常用于实验时操作者 手臂的消毒。 (6)含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的原因:牛奶发酵成酸奶是 利用乳酸菌发酵来完成的。乳酸菌属于细菌,抗生素有抑制甚至 杀死细菌的作用。
水滴影响 单菌落 的形成。
(6)培养后,如果观察到菌落重叠,则在涂布法接种之前需进行
稀释菌液操作。
-15-
考点二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细菌悬液
菌落
-16-
1.土样的获得:在有哺乳动物排泄物的地方取得。 2.实验步骤
-17-
3.微生物两种常用分离方法比较
比较 划线分离法
涂布分离法
原理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 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 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 稀释分散到培养基上。在 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 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 来的肉眼可见的细胞群 体,即菌落
-14-
(3)平面培养基与悬浮培养所用的培养基相比,应增加 成分。
凝固剂(琼脂)
(4)常用涂布法给平面培养基接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A.接种的目的是使细菌相互分离
B.接种需过滤除去杂菌后进行
C.接种工具需灼烧后使用
D.接种需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5)在37 ℃恒温箱中培养时,培养皿需 倒置 ,主要目的是避免
-9-
5.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 (1)实验目的 ①进行大肠杆菌的扩增,利用LB液体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的操作。 ②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用LB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划线培养。 ③说明大肠杆菌培养的条件和操作要求的原理。 (2)实验步骤 ①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1 ℃(1 kg/cm2压力)下对LB液体培 养基、LB固体培养基和培养皿灭菌15 min。 ②倒平板:待冷却至60 ℃左右时,将三角瓶中的培养基在超净台 上分装至几个培养皿中,制成固体培养基。 ③扩大培养:将大肠杆菌用接种环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接种至三角 瓶中的液体培养基中,37 ℃摇床振荡培养12 h,完成大肠杆菌培养-10- 。
-13-
下面是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的主要步骤:
(1)实验用的器具必须是无菌的,常用 高压蒸汽灭菌 法
灭菌。用此法对培养基灭菌时,常将培养基装在 三角瓶 (器
皿)中进行。
(2)实验操作需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工作台上,实验前一
段时间需打开,实验中需关闭的是 D 。
A.酒精灯
B.照明灯
C.过滤风
D.紫外灯
加果胶酶是降解果胶,加酒精是析出果胶,果 胶少了溶液粘度下降,果渣析出,果汁澄清。
加热直接使溶液的粘度降低,使果汁澄清。
果胶是植物细胞细胞壁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 能够水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及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 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 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例题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为(氮1)图源中的物细质菌A的为活菌无数菌目水,宜采,若用要统涂计布每分克离土法壤接样种品到中尿以素尿培素 养基上,对照组配制的培养基为 LB全营养 培养基,若用同浓度
的土壤稀释液接种,实验组培养皿中菌 小于 (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对照组。在能利用尿素的细菌菌落周围,有红色 环带出现的原因是 。
应使用LB 液体 培养基。
-2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 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 基本步骤如下:
配制培养基 灭菌、倒平板 X 培养 观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 有 脲酶 ,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
试管号
苹果匀浆 液(ml) 果胶酶液 (ml)
H2O
95%乙醇 (ml)
现象
1
2
3
4
3
3
3
3
0.5
0.5
0
0
0
0
0.5
0.5
100℃5min
100℃5min
2
2
2
2

最澄清 最浑浊

1和4没法比较,是不同的变量
加热的目的?
我们看到的浑浊不是果胶而是果渣,果胶是透 明的。由于果胶的存在溶液粘度较高,果渣不容易 析出,因此果汁会浑浊。
-5-
(3)无菌操作要求
①各种器皿必须是无菌的。
②各种培养基必须是无菌的。
③菌转移操作的过程必须是无菌的。
(4)灭菌方法
①高压蒸汽灭菌法:即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1 ℃(1 kg/cm2压
力)下灭菌15 min。
②干热灭菌法:用干热灭菌箱对耐热器具在160 ℃维持 2 h 或
170 ℃维持1 h灭菌。
-7-
4.细菌的培养与分离 (1)细菌培养 ①用LB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大肠杆菌,细菌以分裂的方式 繁殖,分裂速度很快,条件适宜时,约20 min可分裂一次。 ②如要将已有细菌培养物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一般用接种 环转移带菌的培养物。
-8-
(2)细菌分离 ①划线分离法:用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操 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表面。培养10~20 h后,可以 得到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细胞群,即菌落。 ②稀释涂布分离法:将菌液先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 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然后进 行培养。 ③两种方法比较:划线分离,方法简单;涂布分离,单菌落更易 分开,但操作复杂些。两种方法都能将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分 离成单个细胞,并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以便分离和纯 化菌种。
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
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3.8×107 。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
通过 灼烧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
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12- 落
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 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 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 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 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 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