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1《生物生存的环境》同步练习 (新版)苏科版

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1.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空气B. 水分C. 阳光D. 适宜的温度2.下列各种动物中,不生活在我国海南省热带雨林的是( )A. 云南兔B. 穿山甲C. 白臀叶猴D. 大熊猫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B.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C.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D.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4.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下列什么生活的适应( )A. 沙漠B. 水中C. 陆地D. 空中5.猫头鹰有利爪与什么生活相适用()A. 飞行B. 草食性C. 肉食性D. 陆地6.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A. 蚯蚓要见阳光B. 土壤中温度太低C. 蚯蚓要寻找食物D. 土壤中缺少氧气7.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主要是()A. 骆驼刺喜欢沙土B. 骆驼刺怕被风刮走C. 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D. 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8.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B. 蚯蚓吃植物的根,不利于植物的生长C. 蚯蚓的粪便能增加土壤的肥力D. 蚯蚓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9.在内陆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够()A. 增加空气湿度,减少降雨量B. 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C. 提高大气氧含量,减少降雨量D. 降低大气氧含量,增加降雨量10.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下列哪组生物在地球上分布范围极为狭窄?()A. 北极熊和家蝇B. 大熊猫和家蝇C. 北极熊和麻雀D. 北极熊和大熊猫11、牵线搭桥:柳树迎春乔木香樟水杉大叶黄杨灌木紫荆参考答案:1、B2、D3、C4、B5、C6、D7、D8、B9、B 10、D 11、柳树迎春乔木香樟水杉大叶黄杨灌木紫荆。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同步练习 苏科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1.对于生长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A.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B.阳光、空气、水、土壤等C.上述A和B的总和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青蛙2.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
影响海洋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3.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因素是(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4.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大气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6.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土壤7.生物因素是指( )A.所有的环境因素 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C.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8.在农田中,对田鼠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因素是( )①青蛙②蚯蚓③黏虫④蛇⑤甘薯⑥猫头鹰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④⑤⑥9.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10.下列这些相互关系中,属于寄生现象的是( )A.一只鸟在树上筑巢 B.蝙蝠给仙人掌传授花粉C.蚊子吸人血 D.血吸虫在人体内生活11.葫芦藓只能生长在背阴、潮湿的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12.松、杉、小麦等植物在强光下生长得好,人参、三七等植物在弱光下生长得好。
对此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A.光照 B.温度 C.空气 D.土壤13.农民种水稻的田里经常长一种叫“稗”的杂草,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比水稻高,长势好,成熟早,因此,很难把它从水稻田里驱除干净。
从中可以得知,稗和水稻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14.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A.25℃和0℃ B.有光和无光 C.有空气和无空气 D.温度和水分参考答案:1.D 2.A 3.B 4.A 5.C 6.A 7.C 8.D 9.A 10.D 11.D 12.A 13.B 14.D。
2020-2021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测试题

2020-2021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果你去天山,从山脚往上爬,超越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青凛凛的雪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从这段话可知雪莲生长的环境是()A.低寒山区B.干旱的地方C.高寒山区D.寒冷的湖泊2.竹林中有一种昆虫叫竹节虫,它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是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3.大豆植物的根部生有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这一实例主要说明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能引起植物疾病C.与植物共生D.与植物竞争4.农民种水稻的田里经常长一种叫“稗”的杂草,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比水稻高,长势好,成熟早,因此,很难把它从水稻田里驱除干净。
从中可以得知,稗和水稻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关系B.竞争关系C.捕食关系D.共生关系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6.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7.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和环境能合作8.在贫瘠的土地上,小麦生长不好而大豆却生长较好,这是由于A.大豆能进行光合作用B.大豆的细胞核里有遗传物质C.大豆根部有根瘤菌D.大豆的呼吸作用不消耗有机物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捕食B.合作C.竞争D.食物网10.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泄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D.生物适应环境1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1《生物生存的环境》同步练习 (新版)苏科版

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1.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空气B. 水分C. 阳光D. 适宜的温度2.下列各种动物中,不生活在我国海南省热带雨林的是( )A. 云南兔B. 穿山甲C. 白臀叶猴D. 大熊猫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B.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C.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D.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4.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下列什么生活的适应( )A. 沙漠B. 水中C. 陆地D. 空中5.猫头鹰有利爪与什么生活相适用()A. 飞行B. 草食性C. 肉食性D. 陆地6.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A. 蚯蚓要见阳光B. 土壤中温度太低C. 蚯蚓要寻找食物D. 土壤中缺少氧气7.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主要是()A. 骆驼刺喜欢沙土B. 骆驼刺怕被风刮走C. 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D. 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8.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B. 蚯蚓吃植物的根,不利于植物的生长C. 蚯蚓的粪便能增加土壤的肥力D. 蚯蚓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9.在内陆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够()A. 增加空气湿度,减少降雨量B. 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C. 提高大气氧含量,减少降雨量D. 降低大气氧含量,增加降雨量10.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下列哪组生物在地球上分布范围极为狭窄?()A. 北极熊和家蝇B. 大熊猫和家蝇C. 北极熊和麻雀D. 北极熊和大熊猫11、牵线搭桥:柳树迎春乔木香樟水杉大叶黄杨灌木紫荆参考答案:1、B2、D3、C4、B5、C6、D7、D8、B9、B 10、D 11、柳树迎春乔木香樟水杉大叶黄杨灌木紫荆。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章第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第1章第3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描述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 河豚因味道鲜美而闻名,民间有“拼死吃河豚”之说。
每年三、四月份是河豚的繁殖季节,此时河豚体内含有剧毒的河豚毒素,尤其是卵巢内浓度较高。
因而苏南地区年年都有因吃河豚死亡的消息报道。
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换毛和换羽等,都是对日照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问此时期引起河豚体内毒素浓度增大的非生物因素是A.光B.水温C.水中的氧气浓度D.水的盐度3.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种植,限制它的生态因素是A.温度B.阳光C.水D.土壤4.下列动物属于线形动物的是()①蚯蚓;②蛔虫;③蛲虫;④水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5.“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所描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生活需要营养B.遗传和变异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6. 自然选择学说的创始人是A.拉马克B.达尔文C.米勒D.巴斯德7.企鹅能生活在南极,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适应生物8.麻雀与汽车的根本区别在于麻雀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呼吸B.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生物都能运动D.生物都能繁殖后代9.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繁殖后代B.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生活环境C.生物都能运动D.生物都能生长发育10.植物的落叶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11.“朵朵葵花向太阳”这句话描述的是生物的什么特征?()A.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C.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生活需要营养12.下列关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运动的都是生物B.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C.生物都能繁殖D.生物只能从外界获取食物二、连线题13. 请你帮忙: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生物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 (无答案)

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过程: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因素,又可以分为和。
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和等。
【活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请同学们看P9的探究指导)讨论:光、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分布有什么影响?这些因素对其他生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生物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是指的其他生物。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请举例)2、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请举例)小结: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当堂反馈】1. 在干旱地区,农民一般不种水稻,而种玉米。
这说明影响玉米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 水B. 阳光C. 温度D. 土壤2. 把鼠妇置于避光、湿度不均匀的环境中,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这主要是研究对鼠妇分布影响的生态因素是()A. 光B. 水C. 温度D. 空气3. 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中,所用鼠妇应该是()A. 采自同一环境,个体大小差不多B. 采自同一环境,个体大小随机C. 采自多个环境,个体大小差不多D. 采自多个环境,个体大小随机4.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假设与实验结果必须一致B. 在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C. 设计对照组时要控制所有实验变量一致D. 在科学探究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5. 猫头鹰白天休息,夜间捕捉田鼠。
影响这种生活习性的生态因素是()A. 阳光B. 温度C. 水分D. 湿度6. (双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B.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能影响环境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都是有利的D.对于草原上的鹿群来说,草是生态因素,水、阳光、土壤也是生态因素7. 蚯蚓在土壤中钻穴取食,有蚯蚓的土壤疏松、肥沃,有利于植物生长,有利于蚯蚓获取食物。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当堂达标测试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当堂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2、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3、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A、水中B、干燥的陆生环境C、潮湿的陆生环境D、土壤里4、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
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5、某校课外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A.AB.BC.CD.D6、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中,适合设置对照的一个组合是( )A.有水和无光 B.高温和弱光C.干燥和潮湿 D.强光和无氧7、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初步设想,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 )位置鼠妇数量光照土壤潮湿度纸盒左半部 10只明亮干燥纸盒右半部 10只阴暗湿润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即可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A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二、非选择题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见图),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以及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
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或挪开墩布后,鼠妇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
这是光在影响它们的生活吗?现在提供鼠妇1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黑纸板等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
2018-2019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同步测试(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如果你去天山,从山脚往上爬,超越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青凛凛的雪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从这段话可知雪莲生长的环境是()A. 低寒山区B. 干旱的地方C. 高寒山区D. 寒冷的湖泊2.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3.大豆植物的根部生有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这一实例主要说明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A.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 能引起植物疾病C. 与植物共生D. 与植物竞争4.农民种水稻的田里经常长一种叫“稗”的杂草,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比水稻高,长势好,成熟早,因此,很难把它从水稻田里驱除干净.从中可以得知,稗和水稻之间的关系是()A. 合作关系B. 竞争关系C. 捕食关系D. 共生关系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 环境影响生物D. 环境适应生物6.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 生物能影响环境B. 生物能适应环境C.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 生物与环境可以互相影响7.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这说明()A. 环境影响生物B. 生物适应环境C. 生物影响环境D. 生物和环境能合作8.在贫瘠的土地上,小麦生长不好而大豆却生长较好,这是由于()A. 大豆能进行光合作用B. 大豆的细胞核里有DNAC. 大豆的呼吸不消耗有机物D. 大豆根部共生有根瘤菌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A. 捕食关系B. 合作关系C. 竞争关系D. 互利关系10.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泄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这说明()A.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 生物能影响环境C.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D. 生物适应环境1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 水分B. 温度C. 阳光D. 空气二、填空题12.将右边的说法填在相对应的左边横线上生物适应环境________ 骆驼刺的根底下部分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影响环境________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有蚯蚓活动的土壤,土质比较疏松13.把左右对应的用线连起来老虎吃野猪________ A合作关系许多蜜蜂在酿蜜________ B竞争关系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________ C捕食关系14.把下列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连接起来.a.猩猩________ A.草原b.丹顶鹤________ B.森林c.草地鼠________ C.海洋d.蓝鲸________ D.湿地15.生物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同时,也________和________着环境.1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说明嗅觉很容易________.三、解答题17.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北方农谚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前后适合播种,此时影响播种的非生
物因素主要是
A.温度 B.空气 C.土壤 D.阳光
2. 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但两者差异很大(如图所示),它们
对各自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
A. 非洲鸵鸟能适应,美洲鸵鸟不能适应
B.美洲鸵鸟能适应,非洲鸵鸟不能适应
C.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
D.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
3. 下列不是绿色植物生活必须的条件的是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土壤
4. 影响陆地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5. 地老虎蛾因与石块颜色相近,藏匿在石块下得以生存,但即便如此,仍有地老虎蛾
被熊从石块中挖出取食,这说明了什么:
A.适应的普遍性 B.反射 C.应激性 D.适应的相对性
6. “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7. 对于生活在田野里的一株玉米来说,影响其生活的环境因素有:
A.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因素
B.田野里的动物、其他种类的植物、微生物等
C.A和B的总和
D.A和B的总和再加上这片田野里的其他玉米
8. 沙漠中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储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这说
明: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无关 D.生物适应环境
9. 由下图可知,蛙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 )
A.15℃ B.20℃ C.25℃ D.30℃
10. 雷鸟的毛色随季节而改变,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以下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莲藕内部多孔,可以储存大量空气 B.北极熊的毛色与冰雪颜色相似
C.枯叶蝶外形与枯树叶相似 D.绿地的空气湿度明显高于裸地
二、多选题
11.下列说法中,能体现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森林生态系统的氧气浓度较高
C.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D.蚯蚓使土壤疏松、肥沃
12. 下列成语或诗句能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3. “蛾类多夜间涌动”,“南橘北枳”,造成这种现象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光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14. 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的植物应该具备以下哪些特质
( )
A.根系发达 B.根系浅小
C.矮小丛生的灌木 D.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
15.下列两种生物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
A.水稻和杂草 B.狼和羊 C.害虫和青蛙 D.鸡和鸭
三、连线题
16. 请将我国的几种植被类型与其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四、识图作答题
17. 根据小麦在农田中生活的示意图(下图),其中生活着小麦、杂草、蚜虫、田鼠等
动植物。请据图回答:
(1)影响小麦的非生物因素包 。(至少写出3个)
(2)影响小麦的生物因素包括 。
(3)为了提高小麦产量,你认为应如何对生物因素进行控制?
答:
。
(4)、农民伯伯为了消灭蚜虫,经常喷洒农药,这样做带来的负面影响
是 。
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更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