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沉细 数无 力 ,证属 气 阴两虚 型 。治宜健 脾 益气 ,滋养 肝 肾 ,祛瘀 解 毒 ,药 用黄芪 5 0 g ,黄精 1 5 g ,太 子参2 0 g ,白术 1 2 g ,枸杞 1 5 g ,白芍 1 5 g ,麦 冬 1 5 g ,紫河 车2 0 g ,阿胶 2 0 g ,丹 皮 1 2 g ,鳖 甲3 0 g ,白蚤 休
为 代偿性 肝硬化 和失代 偿性肝 硬化 。代偿性肝 硬化 :A L B≥3 5 g / L , T B i l <3 5 u mo l / L ,P T A>6 0 %。可有 门脉高压征 ,但无腹水 、肝性脑 病 或 上消化 道大 出血 。失代偿性 肝 硬化 :指 中晚 期肝 硬化 ,有 明显 肝 功能 异常及失 代偿征 象 , ̄ I I A L B<3 5 g / L , 白蛋 白/ 球蛋 白 ( A / G) <1 . 0 ,T B i I >3 5 mo l / L ,P T A<6 0 %。可伴 有腹水 、肝性 脑病胆型肝炎
Ma r c h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8
性者 ( 小三 阳)伴 身倦乏 力 ,少 气懒 言 ,情 志抑 郁 ,舌质 淡 苔 白或
白腻 ,脉 弦细无 力 的为肝 郁 脾虚 型。 治宜疏 肝健 脾解 毒 为重 ,药 以 柴胡 1 0 g ,山楂2 0 g ,郁 金 l 2 g ,白芍 l 5 g ,茯 苓2 0 g ,太 子参2 0 g , 黄芪 3 0 g ,白蚤 休 l 5 g ,板 蓝 根2 0 g ,叶下 珠 1 2 g ;无 论 大三 阳或 是 小三 阳 ,只要 出现蛋 白异常 或球 白 比例 倒值 ,伴 头晕 乏 力 ,心慌 气 短 ,两 目干涩 ,失 眠多 梦 ,妇女 经少 或闭 经 ,舌淡 或舌 红少 津 ,脉
中西医结合防治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进展

立 即 输 近 亲 同 型 血 4 ~10mL 1 次 , 持 3 , 预 O 6 ,2h 1 维 ~5d 以 防出 血 反 复 , 治疗 后 以 血 止 、 随 症 状 消 失 、 便 隐 血 试 2次 伴 大 验 连 续 3次 阴 性 为 治愈 。结 果 全 部 患 者 均 治 愈 , 中 6例 4 其 8
脑 外 伤 、 肿 瘤 、 手 术 、 重 的 急 性 和 慢 性 内 科 疾 病 等 。根 脑 大 严
据 其 临床 表 现 当归 属 祖 国医 学 “ 证 ” 畴 。 血 范
1 病 因病 机
其 发 病 机 制 尚不 明 确 , 长 期 的研 究 证 实 该 病 是 机 体 对 但
于各 种 应 激 性 打 击 的 一 种 非 特 异 性 生 物 防 御 反 应 , 中 枢 神 是
咪替 丁液 和 肾上 腺 素 液 依 次 轮 换 由 胃管 注 人 , 2h1次 ; 照 对
机 制 削 弱 、 伤 因素 作 用 相 对 增 强 的 结 果 l 。 传统 中 医认 为 , 损 1 J
当机 体 内 因 七 情 、 受 六 淫 、 食 劳 逸 等 因 素 打 破机 体 阴 阳 平 外 饮
气血 之 间存 在 着 气 能 生 血 、 能行 血 、 能 摄 血 的 关 系 , 以 气 气 所
在 临 床 中辨 证 论 治 的 同时 也 常 常 要应 用益 气 固脱 的方 法 。
2 现 代 实 验 研 究
裴素 霞 等 l对 实 验 组 大 鼠腹 腔 注 射 丹 参 注射 液 , 照 组 2 对 腹腔 注射 生 理 盐 水 , 食 1 , 水 冷 拘 束 4h后 , 验 组 大 禁 8h 浸 实 鼠胃溃 疡 指 数 明显 低 于对 照 组 ( P< 0 0 ) 实 验 组 大 鼠 胃酸 .5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分析

・
中 医 中药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消 化 性 溃 疡 3 分 析 8例
要 建 超 杨 洋
【 摘要】 目的
观 察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消化性 溃疡 的疗效 。方法 选择 消化性 溃疡 患者 7 O例 , 随机 分为
2组 , 疗 组 3 治 8例 , 予 中 西 医 结 合 疗 法 , 照 组 3 给 对 2例 , 予 西 医 治 疗 。 结 果 治 疗 组 治 愈 2 只 2例 , 效 1 显 4
例, 无效 2例 , 总有效 率为 9 . ; 照组 治愈 1 例 , 48 对 1 显效 1 3例 , 无效 8 , 例 总有效 率为 7 . , 5 0 两组 总有效
1 g 蒲公英 1 g 炙 甘草 9 。 胃脘胀 满 、 0, 5, g 食欲 不振者
异( . 3 , Y 一4 0 2 P<O 0 ) 治 疗 组 疗 效 明显 优 于 对 .5 ,
照组 。
2 2 幽门螺旋 杆 菌 转 阴率 比较 治 疗 组 阳性 . 者3 2例 , 阴 3 转 0例 , 阴率 为 9 . ; 照组 阳性 转 37 对 者2 7例 , 阴 1 转 9例 , 阴率 为 7 . 。两组 转 阴 转 04 率经统 计学 处 理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 4 , Y 一4 16 9 P<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
螺旋杆 菌感染 及 治疗 情 况 。根 据 复查 结 果 , 比较 两 组溃 疡愈合 率及 幽门螺旋 杆菌 转阴率 的差异 。
1 4 疗 效标 准 . 按 照 国家 中医药 管理局《 医 中 病症 疗效诊 断 标 准 》 ] [ 。痊 愈 : 2 症状 全 部 消失 , 胃镜 探查 溃疡消 失 ; 转 : 状 部分 消 失 , 好 症 胃镜 探 查 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其临床疗效分析

理 脾 胃 、提 高机 体抵 抗力 ,减 少 溃疡病 的 复发 ,其效 果 优 于单纯 西 医疗法 ,是一 种较 为理 想 的治疗 方 案 ,值得 临床 推广 和使 用 。
[ 键词】 化性 溃疡 ;中西 医结合 ;奥 美拉 唑 ;巩 固治 疗 关 消
消化 性溃 疡 ( et l r 是 一种 临 床多 发病 、常见 病 ,主 Ppi uc ) c e
镜 检查 溃疡 及 周 围炎性 反 应完 全 消失 ,局 部 轻度 发 红 ,无 明显水
肿 ;显 效 :症 状 、体征 明显改 善 ,胃镜检 查示 溃 疡基 本 消失 ,但 仍 有较 明显 的炎性 反应 ;有 效 :主要症 状 和体 征 均有 好转 ,胃镜
检 查示 溃 疡面 积缩 小 5 %以 上 ;无效 : 自觉 症 状改 善 不 明显或 加 O
吉 林 医学2 1年 1月 第3 卷第 3期 00 0 1 0
58 29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消化 性 溃疡及 其临床 疗效 分 析
程先峰 ( 山东唐 口煤业有限公司职丁医院 ,山东 济宁 2 2 5 ) 705
【 要】目的 :探讨 消 化性 溃疡 的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方法 ,并 分 析其 临 床治 疗效 果 。方 法 :10 消化 性溃 疡 患者 ,以随机 数 字表 法 摘 6例 将其 分为 观察 组和 对 照组 ,每 组均 为 8例 。对 照组 采用 以P I 主 的三联 疗法 ,观察 组在 三联 疗 法 的基础 上 ,增加 中药方 剂 。结果 :观 0 P为 察组 临床 总有 效率 为 9 . 88 %,高 于 对照 组 的临 床 总有效 率 为7 . ,比较差 异 具有 统 计学 意义 (x = 97 ,P<0 1 5% 0 1. 9 . )。 随访 1 ,观察 0 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分析与体会[摘要]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方法将纳入的120例胃溃疡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试验组)、每组60例且对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在不同时间段两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相比▲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同时根据临床试验设计标准,设计《120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观察表》且指定专人对表中内容进行观察与数据记录、分析;其中表中主要内容包括溃疡分类、溃疡大小、治疗方法和随访情况等。
效果评定参考《消化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即①临床治愈:临床表现均完全消失、镜下溃疡消失或是疤痕形成而无充血水肿;②显效:临床表现明显改善,溃疡面缩小50%以上或溃疡面干净、仅存在少量苔膜;③无效:临床表现无缓解、溃疡面无变化或加重。
生活质量参考spitzer指数,共计10分,包括患者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生活感受、家庭支持,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
1.3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①戒烟戒酒、规律生活、避免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等;②抑酸治疗:采取西咪替丁40mg、3次/d;③保护胃黏膜:给予硫糖铝1.0g/次、3次/d;④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克拉霉素片0.5g/次和阿莫西林胶囊1.0g/次、2次/d、饭后服用,连用一周。
试验组研究对象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医药,基本方为:党参、海螵蛸各20g、茯苓15g、白术l2g、砂仁l2g、重楼l0g、沙参25 g、三七12g、贝母15g、乌梅肉20g、白芍15g、元胡15g、木香15g、莪术12g、甘草6g;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于气滞型加用逍遥丸或是柴胡疏肝散、对于郁热型加用左金丸、虚寒型给予黄芪建中汤、对于阴虚型加用一贯煎、对于食积型加用保和丸、对于血瘀型则加用失笑散。
以上中药均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温服。
三个月为一疗程,共服用两个疗程。
68例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分析

68例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面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时,给予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1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62例患者实施单纯西医治疗,给予b组68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59%,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9.03%(p0.05)。
1.2 治疗方法:a组62例患者实施单纯西药治疗,剂量为:奥美拉唑每日两次、每次20mg;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为每日两次,每次0.5g口服治疗。
在此基础上给予b组68例患者增加实施中药治疗,中药基础方剂:黄芪、丹参各30g;柴胡20g;白及、白术、麦冬、沙参各15g;三七、砂仁、檀香、蒲黄各12g;甘草6g。
此外根据患者临床辨证结果对患者进行药物的加减:如对淤血、阻络的患者可增加延胡索、五灵脂各12g;对胃脾虚寒的患者可增加高良姜、桂枝各12g;对胃阴亏损的患者可增加枸杞、生地各12g;对寒热交替的患者可增加黄岑、黄连各12g。
所有中药药剂均为每日一剂分早晚空腹服用。
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且在服药治疗期间应忌烟酒、辛辣饮食及服用其他溃疡药物。
1.3 疗效评定:此次笔者根据相关文献报道[1],对我院此次收治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如下分级:将胃脘部位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面完全消失的患者称为治愈;将胃脘部位疼痛等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的面积明显减少或溃疡进入愈合阶段的患者称为有效;将治疗后胃脘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面未缩小或出现扩大趋势的患者称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59%,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79.03%(p<0.05),详见表1。
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溃疡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D e c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3 4
中西 医结合在慢性 胃溃疡 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丁 莉
( 河 南省濮 阳市妇幼保健 院,河南 濮 阳 4 5 7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以 中药为主 配合 西药 治疗慢性 胃溃 疡的 临床效 果。方 法 将 我 院中 医科 门诊 2 0 1 2 年 2月至 2 0 1 3 年 5月收 治 的 6 O例 胃溃
表1 2 组综合 疗效 比较[ n( %)】
1 . 2诊 断及纳人 标准参考 《 中药新 药临床研究 指导原则 》 西 医诊 断 标 准 :①长期反复 发作的周期性 、节律性 的慢 性上腹部疼痛 ,应用碱 性药物可 缓解 。②上腹 部有局 限性 深在 压痛 。③x线钡餐造影有 溃疡 龛影。 ④内窥镜 检查 可见活动期溃疡 。中医症 候诊断 :脾 胃郁 热型 : 主症 :胃脘痛势 急迫 ,有灼热感 ,食人疼 痛明显缓解 ,或食人 易痛 , 口干苔黄 ,脉弦 或数 。次症 :喜冷饮 ,吞 酸 ,噪杂 ,情绪抑郁 或烦 躁
中 图分 类号 :R 5 7 3 . 1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4 - 0 2 2 0 - 0 2
消化性 溃疡大部分发生在 胃或十二指肠 ,简称 溃疡病 。临床表 现 以腹痛为 主 ,痛多 限于上腹 部 ,有慢性 、周期性 和节律性 3 个特点 。
疡 患者 分为 治疗组 ( 3 O 例 ) 与对 照 组 ( 3 O例 ) ,治疗 组采 用 中药半夏 泻心 汤配合 西药 的治疗 方法 ,对照 组采 用西 医奥美拉 唑胶 囊联 合 阿莫
观察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效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观察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效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汇报人:2023-12-14•引言•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效法治疗胃溃疡的理论基础目录•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效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效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评价•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效法治疗胃溃疡的优缺点分析目录•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胃溃疡的发病原因与危害01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
胃溃疡可能导致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复方陈香胃片与三联疗法的作用02复方陈香胃片是一种中成药,具有疏肝和胃、制酸止痛的功效。
三联疗法是一种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典治疗方案,包括两种抗生素和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研究意义03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复方陈香胃片成分与功效复方陈香胃片主要由陈皮、木香、石菖蒲、大黄等中药组成。
其中,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石菖蒲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的功效;大黄具有清热泻火、活血化瘀的功效。
三联疗法组成与作用三联疗法包括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和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抗生素主要用于杀灭幽门螺杆菌,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炎症。
复方陈香胃片与三联疗法概述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旨在观察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可行性。
研究问题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如何?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有何优势?复方陈香胃片在三联疗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是什么?02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效法治疗胃溃疡的理论基础复方陈香胃片中的主要成分能够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从而减轻胃溃疡的症状。
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复方陈香胃片能够促进胃黏膜黏液的分泌,增强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愈率低于西医治疗的缺点。单纯西医治疗虽然具有治愈率高的 优势,但存在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的不足。而采用中西医结合 的方法不但具有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而且还具有复发率低 的优点,值得推广。虽然现阶段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
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与改进:①随着细菌耐药性的提高,一旦
胃溃疡伴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存在耐药性,就难以进行控制; ②中西医结合治疗时缺乏辨证施治,难以发挥中医的优势;③ 治疗时没有针对本病的其他病因进行治疗,如:饮食、药物、吸 烟、心理等因素,应针对其进行治疗。
1
食后痛甚。舌质紫暗,脉涩。④食滞胃脘证:胃脘胀满疼痛,嗳腐
吐酸,肠鸣矢气,泻下酸腐臭秽,苔厚浊,脉滑。⑤瘀血停胃型:
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
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2.4疗效标准按照卫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病灶全部消
10
g、JII楝子8 g、延胡索10 g、蒲公英8 g、乌贼骨6 g、沙参5
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第14卷6月上旬刊
g.
万方数据
一0回囤臼@目固回囤圆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加j七10 g、生大黄5 g.胃阴亏虚型养胃汤 加减。药物组成:绿萼梅6 g、沙参10 g、麦冬8 g、玉竹6 g、天花粉 69、石斛69、乌梅59、五味子8 g、旱莲草6 g、山药8 g、佛手69、 延胡索6昏便秘加瓜蒌f_:6 g、火麻r 5 g、杏仁4 g;大便隐血加 三七粉8 g.治疗85例,治愈67例,占78.9%;有效11例,占 12.9%;无效7例,占8.2%,总有效率为91.8%. 3.2中西医结合治疗伏新顺f6l采用愈胃方(自拟)配合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58例,愈胃方由乌 贼骨8 g、煅瓦楞子10 g、丹参12 g、炒蒲黄6 g、自及8 g、元胡
阻滞,不通则痛。②素体脾虚: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及运化 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 虚寒,失其温养而发生疼痛。③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伤肝损脾, 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致胃失和降,而发生 胃痛。 2.3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制定的标准:①长期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上 腹部疼痛,应用碱性药物可缓鳃;②上腹部有局限性深在压痛; ③内窥镜检查她到胃活动期溃疡。 中医辨证标准以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准》为标准:①胃热证:胃脘灼痛,嘈杂,消符善饥,口 千渴,喜冷饮,口臭,吞酸。牙龈肿痛,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 数。②胃寒证:胃脘冷痛,痛势较剧,寒重温轻,呕吐清水,苔白 厚,脉沉紧。③血淤胃脘痛:胃脘疼痛如针刺,同定不移,拒按,
(P<O.01);治疗组治疗后患肢的红肿、疼痛、肤温、分泌物情况 等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 有统计学意义(尸≮o.05 o结论 渴疽洗方外洗可较好地改善糖
尿病足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感染,促进患足刨面的愈合。 疗效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足 渴疽洗方 中药熏洗细茵
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1月一12月我院收治的糖
失。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病灶消失大于50%.有效:部 分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病灶消失小于50%.无效:症状无变化或 疼痛加重.胃镜检查病灶无改善。 3治疗 目前医药界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溃疡,取得 了显著的效果。现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溃疡的进展 进行综述。 3.1单纯中医治疗:覃正壮,罗婷131采用半夏泻心汤合四 逆散加减为主方:半夏10 g、黄芩6 g、干姜10 g、党参15 g、炙甘 草69、黄连6 g、大枣10 g、枳实10 g、白芍12 g、柴胡109、蒲公 英15 g.辨证加减:腹痛重者加延胡索10 g、三七10 g;腹胀重者 加厚朴、砂f■各8 g;恶心、呕吐者加藿香、陈皮各lO g;食纳差 加神曲15 g;日久面黄,消瘦加山药10 g、白术10 g、茯苓5
5
g、炙甘草5 g、砂仁10 g、木香12 g、鸡内金5 g.大便隐血加炮
姜10 g、三七粉12 g;肝郁气滞型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 柴胡5 g、甘草5 g、枳壳6 g、白芍6 g、陈皮8 g、香附6 g、JlI芎
5
g、厚朴花10 g、郁金6 g、佛手5 g、蒲公英8 g、延胡索8 g.吞酸
加乌贼骨6 g、川贝母10 g;大便隐血加三七粉10 g、蒲黄8 g;肝 火犯胃型化肝煎、左金丸、金铃子散加减,药物组成:陈皮lOg、 青皮10 g、牡丹皮6 g、栀子8 g、白芍6 g、JII黄连8 g、吴茱萸
g.
临床表现
胃溃疡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可规律性疼痛。但餐后出现较 早,约在餐后0.5
h.1
h出现,至下次餐前自行消失。午夜痛也可
发生。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疼痛,可被抗酸药或进食所缓解。 2病因
2.1
西医病因【11胃溃疡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已
证明它的发病涉及多种因素,以下几方面原因是可以肯定的: ①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90%,大 量临床研究表明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溃疡复发率明显下 降。②非甾体抗炎药: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 者发生消化性溃疡及并发症的危险性高于普通人群。③胃酸和 胃蛋自酶: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内酶对黏 膜自身消化所致。④其他因素:包括吸烟、遗传、急性应激和胃 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2.2中医病因儡胃脘痛的发生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伤 胃、情志不畅和脾胃虚弱等,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
一0窗回国@国雹回国9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进展
端木传云
(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南京21 1 100)
胃溃疡是一种I临床上常见的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反 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胃溃疡(gastric u|cer,GU)属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可发生于任 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且男性较女性多,两者之比约为 2-4:1.一般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但具有反复发作 倾向。若防治不当,可引起大出血、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本 文介绍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最新进展。
【6】伏新顺.中两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58例疗效观察叨.
四川中医.2006,24(6):52—53.
【7】靳志勇.中两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fJ】内蒙古中医药.
2005.20(1):20.
【8】8
韦麟,甘荣军.六君子汤加味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治疗胃肠溃疡效果
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3):318.
尿病足学术会议讨论和通过的诊断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以上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临床分级
551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g、竹茹8 g、鸡内金10 g、白芍12 g、炙甘草69组成。肝胃气
滞者加柴胡、郁金;寒邪犯胃者加高良姜lO g、乌药8 g;胃热亢 盛者加石膏6 g、知母8 g;食滞胃肠者加槟榔5 g、炒麦芽8 g;瘀 阻胃络者加三七89、自芍89;胃阴亏虚者加沙参129、麦冬10 g; 脾胃虚寒者加黄苠12 g、党参8 g;湿热中阻者加茵陈8 g、苦参 89,并联合兰索拉唑、果胶铋、阿莫两林、克拉霉素。治愈55例, 占94.83%;有效3例,占5.17%,总有效率为100%.靳志勇n予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肠胃舒胶囊联合治疗本病86例.治愈 82例,占95.3%.韦麟,甘荣军lsl采用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处方: 党参、蒲公英、海螵蛸、白术、茯苓、连翘、白及、陈皮、制半夏、三 七、炙甘草,并联合雷尼替丁、次枸橼酸铋钾、甲硝唑治疗本病 89例,治愈87例,占98%;有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100%. 4结语 针对本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和单纯中医治疗均取得了明 显的效果,但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单纯中医治疗时患者很少出 现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治疗后不易复发,但其存在疗程长、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 因,后果严重,治疗费用巨大。目前糖尿病足的具体发病机制尚 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原因是在血管病变、神经病 变的基础之上合并感染tlI。糖尿病足在祖国医学上属“脱疽”范 畴,其凶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筋脉失养,复感外邪或创伤所损, 局部气血不畅,淤久化热.热毒内蕴所致I习。本研究通过对渴疽 洗方外洗治疗糖尿病足感染与西医治疗组的疗效比较,客观评 价其在糖尿病足感染局部创面处理中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g;
伴有出血者加三七粉10 g.治疗65例,其中治愈48例,占 73.8%:显效13例,占20%;无效4例,占6.1%,总有效率 93.8%.王希光1日采取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本病。脾胃虚寒型:良 附丸合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物组成:良姜9 g、香附5 g、乌梅10
g、
荜茇10 g、沉香5 g、九香虫6 g、炙黄芪12 g、桂枝10 g、白芍
治疗73例,其中治愈38例,占52.1%;有效29例,占39.7%; 无效6例。占8.2%,总有效率为91.8%.王永恭141采用柴胡丹参 饮为基本方:柴胡lO g、黄芩5 g、黄连6 g、当归lO g、丹参8 檀香4 g、砂仁5 g、枳壳129、浙贝母lO g、瓦楞子5 g、自及10
g、 g、
痛。原因为:①外邪犯胃: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导致气机
(收稿日期:2009-11-11)
渴疽洗方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于小凤 李中立 吕行政
(汝阳县人民医院。河南汝阳471200)
【摘要】目的评价渴疽洗方在糖尿病足感染局部创面处 理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08年1月一12月在我院住院的
3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渴疽洗方外洗治疗组(治疗组 18例)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18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 程后2组足部症状变化情况,从而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11叶任高,陆再英,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8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