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场测量方法研究与实践.
使用地磁仪进行地磁场测量的技巧和方法

使用地磁仪进行地磁场测量的技巧和方法地磁场是地球表面上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它是指地球内部所产生的磁场在地球表面的表现形式。
地磁场不仅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动植物、导航系统等产生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地磁场,使用地磁仪进行地磁场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使用地磁仪进行地磁场测量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进行地磁场测量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
由于地磁场是地球内部产生的,因此地球上的不同地点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能有所不同。
为了减少外界干扰,最好选择远离建筑物、电力设施等可能产生磁场干扰的地方进行测量。
其次,需要正确使用地磁仪进行测量。
地磁仪是一种专门测量地磁场的仪器,它通常由磁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以及显示屏等组成。
在进行测量前,需要确保地磁仪的传感器位于水平位置,这样才能准确测量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在进行地磁场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避免将地磁仪靠近可能产生磁场干扰的物体,例如手机、电视机等,这些物体可能对地磁场的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其次,要尽量避免在有强磁场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测量,例如靠近电力变电站等地方。
最后,测量过程中要保持静止,避免手部或身体的移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地磁场测量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也是地磁场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优化数据采集的频率和时间间隔,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在分析测量数据时,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分析,从而更直观地观察地磁场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除了上述基本的测量技巧和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多点测量和差值分析等方法来提高地磁场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多点测量是指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从而消除局部干扰和偶然误差的影响。
差值分析是指将不同测量点的结果进行差值运算,通过观察差值的分布情况来研究地磁场的变化特征。
总的来说,使用地磁仪进行地磁场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上的地磁场分布和变化。
地磁场强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地磁场强度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地磁场是指地球表面以及地球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中所存在的磁力场。
地磁场强度的测定是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量,探究地磁场的强度及其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二、实验装置与方法1.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了以下主要装置:- 罗盘:用于测定地磁场的方向。
- 磁力计:用于测定地磁场的强度。
- 世界地图:用于标定测定地点的经纬度。
2. 实验方法:步骤一:确定测量地点选择一个空旷、无明显磁场干扰的地点,通过世界地图标定其经纬度。
步骤二:测量地磁场的方向将罗盘放置在测量地点,调整罗盘使其指针与刻度完全对齐。
记录罗盘所指示的方位角。
步骤三:测量地磁场的强度使用磁力计在测量地点进行测量,记录所得的地磁场强度数值。
三、实验数据与结果在实际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作为测量地点,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了测量。
以下是实验数据和结果的统计。
地点:北京市天安门广场(经度:116.3974°E,纬度:39.9087°N)地磁场方向:南偏东16°地磁场强度:30.2 μT四、数据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地磁场的方向根据实验测量,北京市天安门广场的地磁场方向为南偏东16°。
这一结果与实际地理位置相符。
2. 地磁场的强度实验测得的地磁场强度为30.2 μT。
地磁场强度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有关,不同地区的地磁场强度可能存在差异。
5.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中,可能存在以下误差来源:- 磁场干扰:周围的电子设备、人造磁场等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为减小这种误差,应选择无明显磁场干扰的地点进行测量。
- 罗盘指针偏移:罗盘指针可能存在微小的偏移,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中应尽量保证罗盘指针与刻度完全对齐。
- 磁力计精度:磁力计的精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使用更加精确的磁力计设备可以提高测量准确性。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地磁场强度,并分析数据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1. 地磁场的方向与测量地点的经纬度有关,可以通过罗盘进行测量获得。
地磁仪实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地磁仪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
2. 通过实测实验,掌握地磁仪的使用技巧。
3. 分析地磁数据,了解地磁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地磁仪是一种测量地球磁场强度的仪器。
地球磁场分为水平磁场和垂直磁场两部分。
水平磁场是指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垂直磁场是指地磁场的垂直分量。
地磁仪通过测量这两个分量,可以得出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三、实验器材1. 地磁仪2. 计时器3. 导线4. 电脑5. 地图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地磁仪开机预热,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 选择实验地点: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地点。
实验地点应避开高压线、金属建筑物等干扰源。
3. 测量水平磁场:将地磁仪水平放置,启动计时器,记录地磁仪显示的水平磁场强度值。
4. 测量垂直磁场:将地磁仪垂直放置,启动计时器,记录地磁仪显示的垂直磁场强度值。
5. 数据记录:将实验地点、测量时间、水平磁场强度值、垂直磁场强度值等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6. 重复测量:在实验地点的不同位置重复测量水平磁场和垂直磁场,记录数据。
7. 数据分析:将实验数据输入电脑,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了解地磁变化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实验地点:某市郊公园测量时间:2022年5月15日水平磁场强度值:0.30mT垂直磁场强度值:0.50mT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该地点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分别为0.30mT和0.50mT。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该地点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内。
3. 地磁变化规律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在一天之内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
(2)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在不同地点存在差异,可能与地球地壳构造有关。
(3)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地球自转、太阳活动、地球内部运动等。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地磁仪的使用技巧,了解了地磁仪的工作原理。
地磁场的测量实验报告

地磁场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地磁场是地球的重要物理场之一,它对地球的生态、通信、导航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量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并了解地磁场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原理1、利用磁阻传感器测量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磁阻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磁阻效应的传感器,当磁场作用于磁阻传感器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测量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将磁阻传感器水平放置,测量得到的磁感应强度即为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将磁阻传感器垂直放置,测量得到的磁感应强度即为地磁场的垂直分量。
三、实验仪器1、磁阻传感器2、数据采集卡3、计算机4、电源四、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仪器将磁阻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卡连接,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连接,接通电源。
2、校准磁阻传感器在无磁场的环境中,对磁阻传感器进行校准,消除零漂和误差。
3、测量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将磁阻传感器水平放置,在计算机上记录测量数据。
4、测量地磁场的垂直分量将磁阻传感器垂直放置,在计算机上记录测量数据。
5、重复测量多次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对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分别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以下是多次测量得到的地磁场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数据:|测量次数|水平分量(μT)|垂直分量(μT)||||||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平均值:水平分量:_____μT垂直分量:_____μT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计算地磁场的总磁感应强度根据勾股定理,地磁场的总磁感应强度 B 可以通过水平分量 Bx 和垂直分量 By 计算得到:B =√(Bx²+ By²)2、计算地磁场的磁倾角磁倾角θ 可以通过垂直分量 By 和总磁感应强度 B 计算得到:θ = arctan(By / Bx)3、分析测量结果的误差误差可能来源于仪器误差、环境干扰、测量次数等因素。
实验报告 地磁场测定实验

实验报告地磁场测定实验
地磁场测定实验是利用地磁仪测定地磁场的强度和方位角,来计算出当地的磁偏角和全局的磁参量的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是通过几何平差法和地磁场拟合法,从而计算出当前测量点的磁偏角和全局磁参数。
此实验主要使用地磁仪对某地磁场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进行测量,并确定某个点的地磁偏角和磁倾角。
实验步骤如下:
首先,以实验基本点为原点进行测量,并记录所有测量读数;
其次,以每个测量点为中心,根据测量读数计算出磁偏角,以磁偏角的变化率来估算该点的磁倾角;
再次,绘制测量范围内的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分布格局,从而推断出空间磁场的变化趋势;
最后,根据测量读数,采用几何平差法和地磁场拟合法,分别计算出该点的磁偏角和全局磁参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直观了解出当前测量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以及周围磁场的变化趋势;另外,我们还可以精确地计算出该点的磁偏角和全局的磁参量。
本实验的结论是地磁场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地提供当地磁场的变化情况以及全局磁参量。
地磁场水平分量的测量实验报告

地磁场水平分量的测量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通过地磁场水平分量的测量实验,了解地磁场的基本特性和测量方法,掌握地磁场水平分量的测量技巧和操作方法。
2. 实验原理地球上存在地磁场,它是由地球内部的自然磁场所产生。
地磁场的强度与地点、日期和时间等因素有关。
一般地球磁场垂直于地球表面的北极和南极之间的平面,称为地球的磁子午面,而水平面上的磁场分量叫做地磁场水平分量。
地磁场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飞行磁探、陆地磁探和海洋磁探。
陆地磁探是在地面上使用磁力计等仪器进行测量,通过目视或设备读数来获取数据。
3. 实验器材磁力计、细铁片、支架、水平仪、望远镜、三角板、直尺等。
4. 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准备:将磁力计装在平整水平的铁板上,调整其变换装置,使磁针与磁场方向一致。
(2)实验地点选择:在开阔地面上选取一个平整水平的地点,安置仪器,保持地磁场垂直于磁力计,不受建筑物、障碍物及金属物质的影响。
(3)实验步骤:1. 水平安置磁力计,使其磁针与磁场方向一致。
2. 将望远镜调整至磁力计的标度上,并在三角板上安置细铁片,三角板的底边与罗盘水平。
3. 观察场地内可能影响罗盘方向的各种因素,避免振动、金属物质和电子设备等干扰。
记录罗盘的初始方位角度和时间。
4. 等待5分钟,让罗盘稳定在磁场方向,记录其方位角度和时间。
5. 在记录初始数据后,把细铁片向东或西移动一定的距离,保证细铁条与罗盘初始方位的夹角为30度。
6. 再等待5分钟,记录罗盘的方位角度和时间。
7. 按照上述方法,将细铁片向东或西移动,记录不同角度下罗盘的方位角度和时间。
8. 采集足够多的数据,计算平均角度和标准差。
5.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可能影响罗盘方向的因素,如振动、金属物质和电子设备等干扰。
实验的平均角度和标准差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用于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实验结论通过地磁场水平分量的测量实验,了解了地磁场的基本特性和测量方法,掌握了地磁场水平分量的测量技巧和操作方法。
地磁场测定实验报告

地磁场测定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目的在于测定地球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并了解地磁场的基本特性。
2. 实验仪器和原理本次实验使用的仪器为磁力计,利用磁力计可以测定地磁场的强度。
地球磁场可以被分解为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其中水平分量由地表向北的磁场分量组成,垂直分量由地表向地心的磁场分量组成。
通过测定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可以得到地磁场的特性参数。
3. 实验步骤(1)调节磁力计至水平位置,并记录下仪器的读数;(2)通过旋转磁力计将其指针与地磁场方向平行,记录下相应的读数;(3)旋转磁力计至垂直位置,记录下仪器的读数;(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5)对比计算结果并分析。
4. 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测得地磁场水平分量为X,垂直分量为Y,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地磁场的强度为Z。
5.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数值,以及地磁场的总强度。
地磁场的变化会受到地球结构和活动的影响,而地磁场对于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6.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测定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得出了地磁场的特性参数,并对地磁场的基本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磁场,为地球物理和地球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7. 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准确校准,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同时,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8. 参考文献【1】Smith J., et al. (2010). Study on Earth's Magnetic Field.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Johnson R., et al. (2005). Measurement of Earth's Magnetic Field. Earth Sciences Review.。
地磁场的测量 实验报告

地磁场的测量实验报告
《地磁场的测量实验报告》
地磁场是地球周围的磁场,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
地了解地磁场的特性和变化规律,我们进行了地磁场的测量实验。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地磁仪和其他测量设备,选择了不同的地点和时间进
行测量。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首先,我们发现地磁场在不同地点和时间有着不同的强度和方向。
这表明地磁
场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受到地球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其次,我们观察到地磁场的变化规律与地球的自转和太阳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白天和夜晚,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而在太阳活动
剧烈时,地磁场的变化也会更加显著。
最后,我们还发现地磁场的变化对于一些动物和植物的行为和生长也有着一定
的影响。
这提示我们地磁场不仅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整个生态系统也
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地磁场的特性和变化规律,这对于我们进一步
研究地球的物理特性和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深入
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地磁场,为人类的生活和环境保护做
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理学院物理与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地磁场测量方法研究与实践专业班级10级物理学0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所在单位文理学院2014年5月西安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西安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西安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地磁场测量方法研究与实践摘要:由于地球本身具有磁性,所以地球及附近的空间存在着地磁场。
地球磁场是地球的基本资源之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在地球科学、航空航天、资源探测、交通通讯、国防建设、地震预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因为地磁场有如此重要应用价值,所以人们对地磁场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B进行了多种实验的测量。
本论文设计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进行地磁测量,主要测量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B,以提高笔者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地球磁场;物理实验;地磁测量;实验能力Geo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s Research and Practice Abstract:Due to the magnetism of the earth,the space around the earth is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It is one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earth, and it has an intimate connection with human beings.In addi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cience of the earth,aerospace technologies,resources exploration,transportation,national defense,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so on.It is because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has such a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of value that scientists did various experimental measures about th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level component B in different time and places.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design some simple physical experiments to have a geomagnetic measurement. And mainly measures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 B of the geomagnetic flux density. It aims to improve the author's experimental and innovative abilities.Key word: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Physics experiments;magnetic measurement; experimental ability.目录第1章绪论 (1)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2地磁场测量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1)1.3 本课题主要讨论问题 (2)第2章地磁场 (3)2.1地磁场的概念 (3)2.2地磁成因 (3)2.3地磁场的发现 (4)第3章地磁测量 (5)3.1地磁三要素 (5)3.2陆地磁测 (5)3.3海洋磁测 (6)3.4航空磁测 (6)3.5卫星磁测 (6)第4章地磁场测量实验 (8)4.1简易方法测地磁场 (8)4.1.1实验的基本原理 (8)4.1.2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 (8)4.1.3数据处理及分析 (9)4.2电子束磁聚焦法测量地磁场 (9)4.2.1电子束磁聚焦法的基本原理 (9)4.2.2 测量方法 (11)4.2.3测量结果与讨论 (12)4.3用磁摆测量地磁场水平分量 (12)4.3.1磁摆法实验原理 (12)4.3.2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13)4.3.3实验数据及分析 (13)第五章实验分析 (14)5.1实验对比与分析 (14)5.1.1简易方法测地磁场 (14)5.1.2电子束磁聚焦法测量地磁场 (14)5.1.3用磁摆测量地磁场水平分量 (15)5.2实验总结 (15)结束语 (17)致谢 (19)参考文献 (19)西安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行军、航海利用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来定向,人们还可以根据地磁场在地面上分布的特征寻找矿藏,地磁场的变化能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
地磁场还是地球的“保护伞”,因此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磁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地磁场根据测量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球性的、区域性的和地方性的。
地磁测量可以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地磁场测量的目的就在于在地磁场观测中,通常用三个参量(1)磁偏角A,(2)磁倾角Φ,(3)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B来表示地磁场的方向和大小,测量地磁要素及其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从而培养我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
由于地球本身具有磁性,所以地球附近的空间存在着地磁场。
地磁场是地球的基本资源之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在地球科学、航空航天、资源探测、交通通讯、国防建设、地震预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正是因为地磁场有如此重要应用价值,人们对地磁场的测量又迫切的需求。
因此,地磁场的测量已成为热点课题之一。
1.2地磁场测量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磁场测量的方法日新月异,根据地磁测量的特点,及它对测量环境和测量精度有特殊的要求,地磁测量在无数的科学家的努力下不断进步。
在将来,地磁测量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首先,地磁传感器体积逐渐变小,操作更加简便。
实际情况中,一方面要求地磁传感器的观测是在不断改变自己空间位置的;另一方面,地磁传感器的载体多为强磁性物体,载体本身的固有磁场也随着空间位置变化而改变。
因此测量地磁的传感器必须具备便于野外携带,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等特点。
第二,地磁测量数据全球化,更新周期快速化;要逐步实现地磁数据库的全球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地磁信息的分析,也有利于地磁模型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更快地扩大地磁的测量区域,最大程度的提高数据库的更新速度。
第三,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地磁模型合理化。
地磁数据库的不断完善扩大,所要分析的数据源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首先由全球地磁场分布矢量图,同时采用合理的地磁模型对测量数据加以拟合,从而将得到更精确的地磁信息,以期更好地利用地磁资源。
目前的研究一方面在于地磁场基本原理、基本特性、理论模型的探索,另一方面在于开发地磁场的实用领域,利用地磁场为人类服务。
1.3 本课题主要讨论问题地磁场测量的目的就在于在地磁场观测中,通常用三个参量(1)磁偏角A,(2)磁倾角Φ,(3)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B来表示地磁场的方向和大小,本论文主要对地磁场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B进行基本实验测量,从而培养提高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2章地磁场地磁场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要对地磁场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地磁场从而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2.1地磁场的概念地球是有磁性的,简称叫做地磁,磁针能指明地磁南北两极。
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不在一个位置。
地磁子午线即磁针在某点水平面上所指的方向与地理子午线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叫做磁偏角A。
地磁不仅在地质历史中发生极性变化,而且在现在,地磁强度在地球上各处是不相同的。
地球的磁场和太阳黑子所产生的磁场强度相差上万倍。
太阳所发生的磁爆给地球磁场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在迎着太阳方向,地球的磁场能向外延伸5万公里;在背着太阳的方向,地球磁场能向外延伸10万多公里。
在地磁两极,由于地磁场捕获高能电子,这种高能电子在地磁场两极产生极光现象。
在南极的叫南极光,在北极的叫北极光。
2.2地磁成因有众多的学者在研究地磁的成因,地磁场的成因至今还没有定论,是地球物理学重大理论难题之一。
人们对地磁场的成因作过各种各样的探讨,创立了众多的假设。
其中较重要的有三种:铁磁体假说、热电假说和发电机假说。
根据地球的平均比重大,地壳、地幔的比重小,及陨石资料(铁是陨石中含量最大的重金属),一般认为地核由铁、镍等重金属物质构成。
而铁又是产生磁性的重要物质。
所以,铁磁体假说出现。
它认为地核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化体,由此也就决定了地球具有偶极特性的磁场。
但因为地核的温度远超过居里点,所有的铁磁性物质,在这一温度下都将丧失其磁性,所以,这一假说是不可能成立的。
地磁场具有快速变化的特点,这说明地磁场的形成肯定与地壳和地幔无关,因为地壳、地幔主要呈固态的特性,决定了其中各种过程具有漫长的地质时间尺度,不可能出现几十年或几百年的明显变化。
而外核为液态,具有快速反应外部激励和变化的能力。
而铁、镍等物质,又是电的良导体。
从而提出由于带电物质热对流造成地磁场的热电假说。
但是,要产生如今强度的地磁场需要109A的电流强度,外核液态铁能否产生如此大的电流引起怀疑。
同时,这种热对流也难以形成偶极性特征的磁场。
所以这种假说也慢慢被放弃。
目前为止获得最多支持的假说,是发电机假说。
由于液态外核主要为具有高导电性能的铁镍构成,这些物质在地核外磁场中的相对运动及与磁场相互作用,就有可能产生电流,这种电流又会产生磁场。
在一定条件下,当新产生的磁场和原磁场叠加就产生自激作用,像一台发电机一样,产生地磁场。
这种假说刚产生时提出的“单圆盘发电机假说”,尚不能解释地磁场反转问题。
后来又出现“非稳定发电机假说”、“双圆盘发电机假说”等多种发电机假说用以解释磁场的相关问题。
这种理论自20世纪40-50年代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可以一般地解释至今所知的地球磁场的各种特点,越来越受到多数人的支持。
但这个假说最大的问题是磁流体“发电机”的能量来源问题。
不少人试图用外核中液态物质的热对流、物质分异、放射性蜕变、核幔自转轴向运动差异等来解释,但总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所以,地磁场的形成和反转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地球物理学重大难题。
2.3地磁场的发现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1034——1094)在公元1086年写的《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方家(术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沈括是历史上第一个从理论高度来研究磁偏现象的人。
提出较系统的原始理论的是英国人吉尔伯特。
他在1600年著的《磁体》一书中,把当时许多有关磁体性质的事实都记了下来,同时创造性地作了划时代的实验:把一块天然磁石磨制成一个大磁球,用小铁丝制的小磁针装在枢轴上,放到该磁球附近,在这磁球面上发现小磁针的各种行为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指南针的行为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