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 梳理

合集下载

周处的故事

周处的故事

周处的故事周处的故事?如果要追溯宜兴的历史,首先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周处。

周处不仅是阳羡第一人物,而且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介绍地方性时节、风土习俗的著作《风土记》的作者。

他在《阳羡风土记》中最早记述了宜兴的历史。

孩提时代,我虽听说过大人们讲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

但那时似懂非懂,颇为好奇。

一直到上中学时,我在课本中读到了一篇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上的一篇文言文《周处》,便真正知道了其人其事: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

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

有人用计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刺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

蛟龙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

周处紧紧追击。

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轮番互相庆贺。

而周处竟杀死了蛟龙,破水而出。

当他听说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道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萌生悔改之意。

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

周处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修身改过,可岁月已荒废了,怕最终一事无成。

”陆云说:“古人重视道义,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人就怕立不下志向,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于是努力改过,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孝子。

这是我所学古文中觉得最好翻译的一篇。

或许是因为这个故事从小就听大人们讲过的缘故吧。

说来还巧,恢复高考那年的语文试卷上,竟有一题,要求将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我毫不费力就把这道题做好了。

估计这题一分没扣,要不我的语文成绩就不可能是87分的高分。

话扯远了,还是回过来说周处。

周处射虎斩蛟后,幡然醒悟,入吴求学,拜师读书,立志自新。

不几年,学识长进,乡里称道,经州、府推荐,任东吴东观左丞。

晋平定吴后,调新平(今陕西彬县)太守,继任广汉(今甘肃文县)太守,任内“断三十年不决之狱,人心感佩”。

周处的后人如何评价周处

周处的后人如何评价周处

周处的后人如何评价周处周处是周鲂之子,生于义兴郡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市),年少时为祸乡里,后浪子回头成为一代名臣。

周处在讨伐氐羌齐万年叛乱时遇害,追赠平西将军,谥号为孝。

周处>周处的后人>儿子>周玘:西晋官员,西晋末年支持司马氏的江南士族首脑。

周玘纠合江南地主武装,配合朝廷军队,三次平定叛乱,史称“三定江南”。

周玘不满北人执政,心怀怨望,与江东士族密谋发动政变,事泄忧愤而死。

时年56岁。

追赠辅国将军,谥号忠烈。

>周靖>周札:东晋将领,平西将军周处之子,建武将军周玘之弟。

太宁二年(324年),王敦遣军攻会稽。

周札战死,宗族子侄尽皆被杀。

王敦之乱平定后,追赠卫尉。

>如何评价周处>苏轼:历观自古奇伟之士,如周处、戴渊之流,皆出于群盗,改恶修善,不害为贤。

>柳宗元:冯妇好搏虎,卒为善士。

周处狂横,一旦改节,皆老而自克。

>陆机:忠烈果毅,庶僚振肃,英情天逸,远性霞骞。

>陆云: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房玄龄:①夫仁义岂有常,蹈之即君子,背之即小人。

周子隐以跅弛之材,负不羁之行,比凶蛟猛兽,纵毒乡闾,终能克己厉精,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亡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②平西果劲,始邪末正。

勇足除残,忠能致命。

>蔡东藩:知过非难改过难,一行传吏便胪欢。

如何正直招人忌,枉使沙场暴骨寒。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5周处

5周处
周 处
刘 义 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介绍作品:
我国南北朝时的刘义庆,写了 一部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这是 一部主要记录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 笔记小说。这部书记录了从汉末到 东晋士大夫阶层的遗闻轶事,反映 了当时社会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 貌和生活情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 小说的雏形。
周处是晋朝人,据《晋书· 周处传》记载, 周处在做御史中丞时,纠察弹劾官员的错误, 即使皇亲国戚也不避讳。 有人造反,朝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道周 处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 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 后来,周处孤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箭 尽,临危不退,壮烈牺牲。就是这样一个刚直 不阿、战死沙场的国家栋梁,在少年时期却曾 是一个被乡人憎恨的祸害。《周处》一文用极 富传奇色彩的笔调,记叙了一个知错改过的少 年周处形象。
一个人只要有心改恶从善,总是可以有所成就的 。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杀虎斩蛟 和___________ 寻访二陆 两个事例,鲜明地 文中__________
展示了周处的个性特点。文中的周处是一个
知错就改 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 __________
在一起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
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 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
全部 把 荒废 担忧 名声 显露 成为 说 岁月 以…为贵 怎么
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
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
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内容理解:
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

《周处》ppt课件(5)全面版

《周处》ppt课件(5)全面版
周处
《世说新语》
南北朝 刘义庆
一、介绍作品:
我国南北朝时的刘义庆,写了一部 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这部书记录 了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阶层的遗闻轶 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些上层人物的 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可以说是中国 古典小说的雏形。
走进主人公
据《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在做 御史中丞时,纠察弹劾官员的错误,即使 皇亲国戚也不避讳。氐人齐万年造反,朝 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道周处有去无还, 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周处说: “忠孝之道,安得两全?”后来,周处孤 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箭尽,临危不退, 壮烈牺牲。死后追赠平西将军。
• 到任何时候,想要改过都不算晚,都是可以做 到的
• 有志者事竟成
• 错误就像一个雪球,如果你不改正,就会越滚 越大;改正错误的决心正是那一束阳光,把雪球 融化。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能成为 一个有用的人。
七、作业
1.翻译文中有句式特点的语句 。 2.思考练习,再读课文,划分层次,把
握文章主旨。 3.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对周处杀虎
二、听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chǔ 周处
jiāo 蛟龙
hèng 三横
cuō tuó 蹉跎
shuì 或说
gēng 更相庆
zhāng yé 不彰 邪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古人/贵朝闻夕死 且/人患志之不立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意。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周处年轻的时候,凶暴强悍,逞强好斗,被乡里认为是祸 害。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另外义兴河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一起都侵害老百姓。 义兴人把它们叫做三害,而周处为害更加厉害。

五 周处

五 周处

陆机不在,正好看见了陆 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 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 提高修养。可又担心自己年岁 太大,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 况君前途尚可。哪怕是早晨明白了圣贤 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 , 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忧令名不彰 【zhāng】邪【yé】?”
朗读《周处》
注意停顿与节奏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 为乡里所患。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 任性使气,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 害。
又义兴水中有蛟【jiāo】, 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 有只白额虎,一起侵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hèng】”, 而处尤剧。

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 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并且人就害怕立不下志向, 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 声不能显露呢?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最终 成为一名忠臣。
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是 怎样表现周处“为乡里所患”的?
课文结尾写陆云的谈 话,有什么用意?
作者为什么对周处危害乡里写 得简而虚,而对他杀虎斩蛟、悔过自 改却写得详而实?
或说【shuì 】处杀虎斩蛟,实 冀【jì 】三横唯余其一。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 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 害只剩下一个。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 下河斩杀蛟龙。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 之俱。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 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浮沉 了几十里远。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 更相庆。

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 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 相庆祝。

周处除三害的典故故事

周处除三害的典故故事

周处除三害的典故故事周处除三害的典故故事导语:关于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你了解么?除的是哪三害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人物简介周处(236—297年[1] ),字子隐。

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

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

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人物故事周处除三害的典故故事:迷途知返的周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毒已》)这段话的意思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极不寻常的景象,总是在那道途艰险而又僻远因而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气的人是不可到达的'。

成功之本——立身之本,在于立志。

晋代的周处,年轻时性情避暴,逞强好斗,被乡里认为祸害。

当时义兴河中有条蛟,山中有只白额虎,跟周处一样都侵害百姓,义兴人把它们叫做三害,而周处为害最为严重。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其实是希望三害中只剩下一害。

周处立即去杀死了那只老虎,然后又跳进河里去斩蛟。

那蛟有时浮在水上,有时沉入水中。

周处穷追不舍,跟着它游了几十里路。

过了3天3夜,同乡的人还不见周处回来,都认为周处死了,互相庆贺起来。

不周处竟然把蛟也杀死了。

他回来以后,听到乡里人为他的死”而庆贺,才觉悟到自己被大家当作了祸害,决心改悔。

于是他到吴郡去寻访当时的大文学家陆机和陆云,陆机不在家,只见到陆云。

周处把自己被人看作祸害的情形告诉了陆云,并且陈述了自己改正错误的愿望,但因年岁太大,担心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你的前途还很有希望。

再说,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向,有了志向,还怕美好的声誉不能传扬吗!”周处从此改过自勉,立志自新。

“后仕晋,为御史中丞,”对贪官污吏多所弹劾。

周处除三害的叙事结构

周处除三害的叙事结构

周处除三害的叙事结构周处,这个名字一提起来,大家可能会想起那段古老的故事。

他可不是个普通人,简直就是个传奇人物。

在那个年代,周处可谓是个“话题人物”,大家都在讨论他是怎样的一个英雄。

要说他,这家伙可不是光靠嘴巴说说而已,他可真的是做到了,听着就让人兴奋不已。

传说当年,周处生活的地方可真是热闹,然而热闹之中藏着不少的“害”。

首先是个老虎,哎哟,真是个大麻烦,没事就喜欢在村子附近溜达,吓得人心惶惶的。

大家都知道,虎威可不是开玩笑的,连小孩子出门都得小心翼翼,仿佛要小心翼翼地走在刀尖上。

然后还有个巨蟒,这可真是“蛇蝎心肠”,不时就冒出来吓唬人,简直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噩梦。

每当有人见到它,都是一阵惊呼,逃得比兔子还快。

还有个叫做“无赖”的家伙,整天游手好闲,专门欺负善良的百姓,真是让人头疼。

这样的环境,谁能忍受得了呢?这时候,周处站了出来,打算给这些“害”一个痛快。

哎,他可真是个勇敢的人,不怕死,像个大侠一样。

“要不干点什么吗?”他就这样对自己说。

于是,他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

说实话,光是想象他穿上那身盔甲,手握武器的样子,就觉得特酷。

就像电影里的英雄一样,特别让人心潮澎湃。

周处首先找到了那只老虎,面对这头凶猛的家伙,他的心里也许有点小紧张,但没多久他就冷静下来。

你想,周处肯定没有“胆小鬼”的想法,反而像个勇士一样,毫不畏惧地冲了上去。

“老虎,我来啦!”他大喊一声,仿佛要把老虎的胆子吓跑。

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周处终于成功把老虎打败,村民们简直是乐开了花。

大家欢呼,真是个好样的。

他又去挑战那个巨蟒。

巨蟒可不是好对付的家伙,周处这次可是全神贯注,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吃了亏”。

说真的,他一开始也有点犹豫,心里盘算着:“这可怎么办呢?”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给巨蟒设置了一个圈套。

结果,巨蟒被他“骗”住了,最后也没能逃脱周处的手掌心。

真是让人捧腹大笑的场面。

至于那个无赖,周处就更是毫不留情。

无赖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整天在外面晃荡,专找麻烦。

周处

周处

作业:
1、出声朗读全文,注意 恰当停顿。 2、翻译句子。 ⑴为乡里所患。 ⑵义兴人谓为三横。 ⑶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⑷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终无所成。 ⑸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 令名不彰耶? 3、积累实词及 文学常识。
自主探究
1、 在乡里人的眼里,周处是个怎样的人? 凶强侠气,祸害,是三横之一
3、陆云是从哪些方面来开导周处的? 学习再迟也不晚——明道理 前途尚有希望——析现状 立志必定成功——鼓信心
4、对比周处(238-299)和陆云(262-303) 的年纪,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周处年少时候,陆云还没有出生,这个故事 有虚构的成分
5、这个故事中虚构出陆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故事的道理不再通过作者之口说出,而是借文 中人物之口说出,说理不再是独立于故事之外 的,而是融入故事之中的。从而使故事浑然一 体,更加自然——是写作手法的进步
围观恶少
1、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表现周处怎 样的人物形象?文中是用哪一个词 加以概括的? “凶强侠气”
2、“凶强侠气”这个词包含哪几层意思? 凶——凶暴 乡人更相庆 强——强悍 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 意思
3、文中作者如何体现出周处的“凶”“强” “侠气”? 凶——为乡里所患 暴犯百姓 三横 强——尤惧 杀虎斩蛟 或浮或沉 行数十里 处 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 侠气——或说处……即 有求于己则义不容辞
2、讨论交流:如何评价周处?请 从文中找出依据。
1.英勇:杀虎斩蛟
2.善于反省:闻里人相庆,始知为 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3.主动向贤人请教:寻访二陆 4.勇于改过:终为忠臣
3、文章结尾处详写了周处与陆云 的谈话,揭示了什么道理?
作者通过陆云的话,揭示了“朝闻夕死” 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道理:只要认 识错误,并且决心改正错误,无论何时都不 算晚。 这个道理,对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教育 意义,它鼓励人们不必为蹉跎岁月而懊悔, 也不必为老大无成而苦恼,只要能够为国家 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都是不虚此生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理:《周处》
(原文——注释——译文)
周处年少 时, 凶 强 侠 气,为乡里 所 患。
周处年轻的时候,凶暴强悍任性使气好争斗,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又 义兴 水中有 蛟, 山中有 白额 虎,并 皆暴犯百姓。
另外义兴(当地)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猛虎,一起都侵害百姓
义兴人 谓 为三 横,而 处 尤剧。
义兴人(把他们三者)称为是三(祸)害,其中周处更厉害。
或 说 处 杀虎 斩蛟,
有的人劝说周处(去)杀猛虎斩蛟龙,
实 冀 三 横 唯余 其 一。
实际(是)希望(这)三个祸害只剩下其中之一。
处即 刺杀 虎, 又 入水 击蛟。
周处就(上山)刺杀了猛虎,另外又下水(去)击杀蛟龙。
蛟 或 浮 或 没, 行 数十里, 处与之 俱。
蛟龙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行了几十里,周处同蛟龙在一起沉浮。
经 三日三夜,乡里 皆谓 已死, 更相庆。
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竟 杀 蛟 而 出,
(然而周处)最终斩杀了蛟龙并且(从水里)出来了,
闻 里 人 相 庆,
听到了同乡人的互相庆贺(声),
始 知 为人情所 患, 有 自 改 意。
方才了解(自己)被人们认为是祸害,(因此)有了自新悔改的心意。
乃 入吴 寻 二陆。 平原不在, 正 见 清河,
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陆机不在(家),正好遇见了陆云,
具 以 情 告,
(他)详细地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陆云),
并云欲 自 修 改 而 年 已 蹉跎, 终 无 所 成。
并说想要自己修身改正但是(担心)岁月已经荒废了,最终没有什么成就了。
清河曰:“古人贵 朝 闻 夕 死,
陆云说:“古人认为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是宝贵的,
况 君 前途尚可。 且 人患 志之不立,
何况你的前途还可以(有希望)。况且人担忧的是不能树立(自己的)志向,
何 忧 令 名 不 彰 邪?
(又)何必忧虑(你)美好的名声不能显露呢?”
处 遂 改 励, 终 为 忠臣。
周处于是改过自勉,最终成为了(一代)忠臣。
说明:凡“梳理”中的黑体字与“点击实词简表”一致,有下划线的则与“教材注
释”相同,非“直译”的须明了古今语序有所不同的现象。
(常识——内容——主旨)
常识:选自[南北朝·宋]的文学家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其为我国最早的笔
记小说集。
内容:本文以简短的篇幅写出了周处年轻时的“凶强侠气”,到“有自改意”,及“终
为忠臣”的结局;且辅以“杀虎斩蛟”和“入吴寻二陆”的事例,让人们充
分了解了周处的鲜明个性。
主旨:周处的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弃恶从善启示我们:人是可以改变的,浪子回
头金不换。
(要点——补充——检测)
要点:如词类活用——1. 为„„所:被„„认为。
2. 贵:意动用法,以„„为贵,认为„„是宝贵的。
3. 朝:在早上
4. 夕:在晚上
补充:并皆暴犯百姓:侵犯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剩下的
更相庆:轮番
修改:修,提高修养;改,改正错误。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志“之”不立)
检测:(另行安排)
建议:牢记乃至诵读原文、译文、常识、主旨、要点等,以求应对考试中的注释、
翻译、常识、理解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