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试卷1
南昌维特成长专修学校三字经试卷一

维特学校《三字经》测试一姓名:考试日期:成绩:完成时间: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1*20)1、《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三字经》与、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2、强调人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香九龄,。
,。
,。
,。
3、子不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4、玉不琢,,,。
5、一而十,,百而千,。
三才者,。
三光者,。
三纲者,。
二、选择题:(2*5)1、《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
()A、孟子的母亲B、孔子的母亲C、老子的母亲2、《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黄香B、曾参C、窦禹钧3、“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5、“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D、狗三、翻译。
(5*4)1、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2、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3、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四、常识题。
(30)1、一年中有个季节,分别是。
四方是指中国四条大河是2、五行是指五常是指五色是指五味是指3、六艺:4、分别写出天干和地支的内容5、九族是6、四书:六经是五、小故事(根据一句话写一个小故事并说出你的看法)(2*10)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024年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提供答案解析(实用)

2024年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提供答案解析(实用)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选词填空。
土多心林月开尘明众森2. 选字填空。
门闪问①老师我叫什么名字。
②天上的星星发亮。
③外的小河很清澈。
3.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给下面的词语加上序号。
(1)明天今天①昨天(2)今年明年去年4. 补全下列字的音节。
h zh w k h f很照玩快候服看拼音写词语(每题10分,共10分)5. 看拼音,写汉字。
huáng黄niúxiǎo niǎo shān yáng duō多shǎo 书写(每题10分,共10分)6. 读一读,回答问题。
咚咚咚咚咚,小兔学打鼓。
小鼓气呼呼,瞪眼问小兔:打我几声鼓?小兔忙回答:一二三四五。
48.找出文中的数学。
49.学打鼓,气呼呼。
(选一选)①小鼓②小兔连线题(每题10分,共10分)7. 把能组成词语的字连起来。
大下禾月石花雪儿语言表达(每题10分,共10分)8. 我会背,也会写。
(1)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鱼戏莲叶。
(2)前栽树,乘凉。
(3)千之行,始于足。
诗歌鉴赏(每题10分,共10分)9. 读《三字经》选段,完成练习。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1)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
这个故事对应上文中的哪一句?请用横线画出来。
(2)你能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吗?请写下来。
——(3)“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善”和“远”都位于句末,同时都有复韵母an,整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
你能用“o”圈出一组这样的字吗?现代文阅读(每题20分,共20分)10. 读儿歌,回答问题。
过中秋核桃花生盘里放,葡萄苹果篮里装,秋收果实摆满桌,圆圆月饼满屋香。
大家今晚过中秋,围坐一圈喜洋洋,想一想,还差谁?推开窗户迎月亮。
小学一年级重点试卷语文

小学一年级重点试卷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不是表示颜色的?A. 红B. 蓝C. 绿D. 快2. “山”字的笔顺是:A. 一撇一捺B. 一横一竖C. 一竖一撇D. 一横一撇3.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明月几时有D. 举头望明月4.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是描写什么的?A. 鸭B. 鹅C. 鸟D. 鱼5.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之初,性本善。
”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
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诗句。
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的景色。
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三、连线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 A. 李白2. 床前明月光 B. 王之涣3.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C. 孟浩然4.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D. 骆宾王5. 静夜思 E. 杜甫四、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钻出来,绿油油的。
花儿也开了,红的、黄的、粉的,好看极了。
小河里的水哗哗地流着,好像在唱歌。
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1.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 小草的颜色是什么?3. 花儿有哪些颜色?4. 小河里的水发出了什么声音?5. 小鸟在树上发出了什么声音?五、写作题(共30分)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短文。
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A4. B5. A二、填空题1. 三字经2. 辛勤劳动的重要性3. 王之涣4. 夏季5. 思乡三、连线题1. C2. A3. D4. B5. E四、阅读理解1. 春天的景象包括小草、花儿、小河和小鸟。
2020-2021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请老师帮助逐小题念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总分得分基础积累·语言运用(共八个大题,计66分)一、我会工整正确地书写汉字(含标点符号)。
(4分)我会把《梅花》一诗工整、正确、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数梅,凌寒自。
遥不是,有暗来。
二、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12分)bào zhǐ diàn dēn g gù xiān gzhāo hū huā duŏ dài lǐn g三、我会根据句意,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在它下面打上“√”。
(6分)1.每次听到好听的音乐.(lè yuè),我都会觉得很快乐.(lè yuè)。
2.这些苹果的水分.(fēn fèn)流失了,要和别的水果分.(fēn fèn)开放。
3.小明朝.(cháo zhāo)窗外望去,只见天空中出现了火红的朝.(cháo zhāo)霞。
四、我会读句子,并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同音字。
(6分)1.zuò同学们都()在()位上认真听老师讲课。
2.lì她美()的小脸蛋上露出了胜()者的笑容。
3.jì在这鸟语花香的()节,我们去参观一下那些名胜古()吧!五、我会查字典,并按要求填空。
(10分)六、我会比一比,选一选,将唯一正确答案前的大写字母序号填入题中括号内。
(12分)1.下列生字的读音都是后鼻音的一项是()。
A.傍秤B.进冲C.星奔D.紧梦2.“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这句话用()的语气朗读比较合适。
A.肯定B.惊讶C.疑问D.高兴3.以下哪种现象告诉我们要下雨了?()。
A.蜘蛛收网B.燕子南飞C.老牛吃草D.蝴蝶飞舞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量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小学生国学知识大比拼: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大比拼: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三字经》的作者?A. 孔子B. 王安石C. 孟子D. 欧阳修答案:B2. 下列哪个字是“四声”之一?A. 诗B. 书C. 礼D. 易答案:A3. 《百家姓》中,“赵”排在第几位?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4. 以下哪个是《弟子规》中的“五常”?A. 仁、义、礼、智、信B. 仁、义、礼、智、严C. 仁、义、礼、智、让D. 仁、义、礼、智、勇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千字文》的开头?A. 天监三年,房玄龄奉唐太宗之命B.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C. 人之初,性本善D. 有利于山川之胜,有渐于移风易俗答案:B二、填空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_____篇诗歌。
答案:3052. “四大名著”包括《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和_____。
答案:《水浒传》3.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他的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其中“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登高》4. 宋代诗人苏轼有“诗仙”之称,他的代表作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其中“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5. “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和_____。
答案:徐祯卿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论语》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观点。
它提倡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一下《道德经》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它强调“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规律,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
3. 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弟子规》是一部教育儿童的读物,主要阐述了为人子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小学生语文学习三字经专项训练试卷100题

小学生语文学习三字经专项训练试卷100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三字经习题1、论语者,_________;群弟子,________。
(二十篇,记善言)2、曰南北,_________。
此四方,_________。
(曰西东,应乎中)3、曰水火,_________。
此五行,________。
(木金土,本乎数)4、父子恩,_________。
(夫妇从)5、兄则友,_________。
(弟则恭)6、长幼序,_________。
(友与朋)7、君则敬,_________。
(臣则忠)8、此十义,_________。
(人所同)9、玉不琢,_________。
人不学,_________。
(不成器,不知义)10、为人子,_________。
亲师友,_________。
(方少时,习礼仪)11、首孝弟,_________。
知某数,_________。
(次见闻,识某文)12、三才者,_________。
三光者,_________。
(天地人,日月星)13、为学者,________;小学终,________;(必有初,至四书)14、孟子者,________;讲道德,_________;(七篇止,说仁义)15、作大学,________;自修齐,________;教经通,__________;如六经,___________。
(乃曾子,至平治,四书熟,始可读)16、诗书易,________;号六经__________;有连山,________;有周易,________。
(礼春秋,当讲究,有归藏,三易详)17、________,全在兹;载治乱,_______。
(古今史,知兴衰)18、口而诵,________,朝于斯,________。
(心而惟,夕于斯)19、“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_____________。
随堂练习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字读作“liǎo”?A. 饼B. 晴C. 桥D. 桥2. 下列哪个词语与“蓝天白云”意思相近?A. 绿草如茵B. 雨过天晴C. 风和日丽D. 雪上加霜3. 下列哪个成语意思与“一心一意”相近?A. 四面八方B. 千方百计C. 一心一意D. 三心二意4. 下列哪个句子有语病?A. 我今天吃了三个苹果。
B. 小明把书忘在家里了。
C. 他去公园玩了一会儿。
D. 我去超市买了许多东西。
5. 下列哪个词语与“高高兴兴”意思相反?A. 平平安安B. 高高兴兴C. 开开心心D. 悲悲伤伤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是春天的使者,它吹醒了大地,吹绿了万物。
7. “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句话出自《______》。
8. “__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离骚》。
9. “__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诗经》。
10. “__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一部古典小说。
()12.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13. 《水浒传》讲述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14.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1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
17. 请简要介绍一下《三字经》。
18. 请简要介绍一下《增广贤文》。
19. 请简要介绍一下《唐诗三百首》。
20. 请简要介绍一下《宋词三百首》。
答案:一、1.C 2.C 3.C 4.D 5.D二、6. 雨水 7. 相思,古诗十九首 8. 红尘中有,吾爱吾庐 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三、11. √ 12. √ 13. √ 14. √ 15. √四、16. 《弟子规》是明代教育家吕坤所著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主要讲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规范。
小学语文教师通识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白话文运动的先驱”?A. 鲁迅B. 郭沫若C. 胡适D. 老舍2. 《草原》的作者是谁?A. 茅盾B. 巴金C. 艾青D. 贺敬之3. 下列哪项不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A. 爱国守法B. 明理诚信C. 勤学善问D. 活泼开朗4. 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A. 陶行知B. 叶圣陶C. 张伯苓D. 蔡元培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孟子》?A. 胸有成竹B. 水滴石穿C. 狐假虎威D. 悬梁刺股6.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7.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野草》8. 下列哪项不是《小学生守则》的要求?A. 尊敬师长B. 团结友爱C. 热爱劳动D. 自强不息9.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A. 茅盾B. 郭沫若C. 老舍D. 巴金10. 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A. 陶行知B. 叶圣陶C. 张伯苓D. 蔡元培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学生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课外书籍。
()2.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3.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
()4.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5.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2.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3.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四、论述题(10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试卷第一课一、填空。
人之初,习相远。
,。
教之道。
二、判断。
1.《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是独角蛟、白额虎。
()2.《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
()3.《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周处最终成为了西晋的一代名臣。
()4.《三字经》中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周处不是三害之一。
()三、按要求写原文或意思。
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间的差异不大。
但是随着后天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四、找错别字,将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进,习香远,苟不教。
性乃千,叫之道。
贵以砖。
()()()()()第二课一、填空。
昔孟母,,。
断机杼。
,,教五子,。
二、判断题:1.《孟子三迁》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孔子身上的。
()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
()3.《三字经》中窦禹钧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长大后,名扬四海。
()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5.“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学”。
()三、选择题:1.《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2.《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
()A孟子的母亲 B老子的母亲 C孔子的母亲3.《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A黄香 B曾参 C窦禹钧四、按要求写原文意思。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
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的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五、找错别字,把正确的填入括号。
希孟母择令处逗燕山明俱杨()()()()第三课一、填空:,父之过。
教不严,。
子不学,。
,老何为?二、判断:1.莫扎特在母亲的培养下,成为了一名音乐大师。
()2.孔子的儿子孔鲤学会了《礼》。
()3.幼不学,老何为?是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4.孔子认为《大学》和《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5.子不学,非所宜。
是说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因该的。
()三、选择:1.孔子认为()和()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A《诗》 B《孟子》C《礼》 D《大学》2.孔子鲤的父亲是()A爸爸 B姐姐 C母亲四、按要求写意思。
1.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五、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养不叫,父知过。
()()叫不盐,狮知惰。
()()子不学,飞所宜。
()()幼不学,姥和为?()()第四课一、填空:玉不琢,;不知义。
为人子,;亲师友,。
二、选择:1.李白是受了()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B、老婆婆C、老爷爷2.春季是四时之首。
()A、是B、不是C、不确定3.李白小时候十分()A、爱学习B、贪玩C、聪明D、助人为乐4、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A、乐器B、精美C、才三、判断。
1、李白小时候十分乐于助人。
()2、李白刻苦学习是受了老婆婆的启示。
()3、春季吃鸡肉,有助于养脾。
()4、中国人很喜欢玉,常用玉来做各种装饰品。
()四、把文中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
玉不逐,不成气。
()()仁不学,不知意。
()()为仁纸,方少时。
()()亲师友,戏李仪。
()()五、理解下文意思。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第五课一、填一填:香九龄,。
孝,所当执。
,能。
弟于长,。
首,次。
知某数,。
二、选择题:1.《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2.冬天替父亲暖被窝的是()A李白 B黄香 C曾参3.春季三个月,属()A金 B水 C火 D木 E土4.黄香受到过()的颁旨嘉奖。
A汉和帝 B汉武帝 C汉景帝5.春季要特别注意()的养护。
A肺 B脾 C肾 D心 E肝三、找错别字,将错别字圈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
1.香九龄,能温习。
()2.弟于长,仪先知。
()3.知某数,识某闻。
()四.写出原文。
1.孝顺父母的品德是每个做子女的都应该具备的。
2.尊敬兄长的德行,是我们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3.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则要学习文化,增长知识。
第六课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事物归事物归属于()凡具有寒冷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A金 B木 C水 D火 E土2.按数学所说:“下()右()左()上()A东 B南 C西 D北3.四季正确排序是()A春夏冬秋 B春夏秋冬五、按要求写意思:1.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2.曰南北,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3.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第八课一、填空:五常是指:()、()、()、()、()。
六谷是指:()、()、()、()、()。
重义气的人是()。
二默写:曰仁义,,。
此五常,,,。
此六谷,人所食。
三、按要求写意思。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四选择:1.谁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A钱学森 B袁隆平 C华君庚 D李四光2.民间有没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A有 B没有 C可能有 D不能确定3.考古学家在折江姚河姆度发现了7000年前的稻谷吗?()A有 B没有五、判断:1.钱学森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民间没有的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1.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2.九族分别指哪些?四、判断:1.九族中的六代为亲族。
()2.这一课告诉我们九族之间应互相尊敬,互相关爱,和睦相处。
()3.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
()4.清明的时候应该吃汤圆。
()5.石奋是依靠绝食使他的儿女改正错误。
()6.这一课共讲了八族。
()第十一课一、填空:父子恩,,。
弟则恭,长幼序,,,臣则忠,此十义,。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的意思是。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的意思是。
二连一连:夫妇从友与朋这十种大义,人们应当遵守兄则友臣则忠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长幼序人所同长辈和晚辈之间要尊卑有序,朋友之间要守信用君则敬父子恩儿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妻子要顺从丈夫此十义弟则恭君主对臣子敬重,臣子对君主忠诚三、判断正误:1.父子恩,夫妇从的意思是儿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妻子要顺从自己的丈夫()2.君则敬,臣则忠是十义中的两义。
()3.兄折友,弟则恭的意思是哥哥要让着弟弟,弟弟要和哥哥和谐。
()4.古有朋友,三益三损是孔子说的。
()5.这一课主要写对朋友应同甘共苦、讲信用、重义气。
()6.在古时个有个叫孟光的女子长得又黑又丑力气大得惊人,到了三十岁还没嫁人,后来她说要嫁就稼梁鸿梁知道孟光的心意后娶了孟光,从此男耕女织,这个故事选自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一、填空题:须讲究。
小学终,。
《论语》《大学》合称四书,《小学》这部书作者是。
明读,,。
详,明句读,想建气派大楼的。
二、连一连:为学者明句读凡训蒙又要说明应在哪里停顿小学终须讲究明句读《论语》、《孟子》、《大学》详训诂至四书详训诂要详细解释字词的意义凡训蒙必有初至四书凡是教小孩子读书的三、判断:1.古人学习是十分强调循序渐进的,必须由浅入深。
()2.小学是学习洒扫、游戏、听课的事。
()3.《小学》这部书的作者是曾子。
()4.小学要懂得孝敬亲人,尊敬师长、敬爱长辈、亏待朋的道理。
()四、简答题:“古人学习,十分强调循序渐进,必须由浅入深,从学习一些启蒙知识开始。
”原文是:“读书”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始。
原文是:“为学者,必有初”的意思是:“详训诂,明句读”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