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试题
《三字经》等经典试题

《三字经》试题一、我会填。
(64分)1、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2、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3、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4、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5、匏土革,。
丝与竹,。
二、我会选。
(16分)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3、“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D、狗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5、“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6、《论语》共有()篇。
A、10篇B、15篇C、20篇7、《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柯C、子思D、老子8、建立夏朝的是()。
A、尧B、舜C、禹D、汤《千字文》试题一、我会填。
1、《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
2、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3、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4、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5、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二、我会选。
1、荣业所基,(B )。
A、学优登仕B、籍甚无竟C、去而益咏2、下列各句搭配正确的是(A )。
A、存以甘棠,去而益咏B、夫唱妇随,上和下睦C、仁慈隐恻,颠沛匪亏3、“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的正确解释是(C )。
A、知识过了时了就要更改;学得了技能就不要忘记了是谁教的。
B、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学会了的技能,就不要忘记了。
C、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4、“恬笔伦纸,钧巧任钓”这句里出现了(C )个人名。
A、2个B、3个C、4个5、“起翦颇牧,用军最精”里“起”是指(B )。
A、张起B、白起C、王起三、我会判断。
初中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初中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______,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2. 《三字经》的作者是______,他生活在______时期。
3. 《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4. 在《三字经》中,提到了“三才者,天地人”,其中“三才”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5. 《三字经》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
二、选择题1. 《三字经》的作者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位?A. 孔子B. 孟子C. 王应麟D. 韩愈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诗经》答案:D3. 《三字经》中“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以下哪一部?A. 《春秋》B. 《论语》C. 《孝经》D. 《道德经》答案:A4.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出自《三字经》的哪一部分?A. 序言B. 正文C. 结尾D. 附录答案:B5. 《三字经》中提到的“六艺”是指古代教育的哪六种基本技能?A. 礼、乐、射、御、书、数B. 琴、棋、书、画、诗、词C. 诗、书、礼、乐、易、春秋D. 算术、几何、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2.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和“五经”分别是什么?它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如何?3. 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谈谈你对“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的理解。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字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三字经》中“三才”、“四书”、“五经”、“六艺”等概念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
答案:一、填空题1. 启蒙读物2. 王应麟,南宋3. 教育4. 天、地、人5. 《孟子》二、选择题1. C2. D3. A4. B5. A三、简答题1. 《三字经》作为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对儿童进行基础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传授,它的内容涵盖了历史、哲学、道德、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培养儿童的品德和智慧起到了重要作用。
(完整版)三字经测试题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一、选择题(100题)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告诉我们(A )A、人刚出生本性是善良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大。
B、人刚出生本性是丑恶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大。
C、人刚出生本性是善良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小。
D、人刚出生本性是丑恶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小。
2、人之初,(B )。
性相近,习相远。
A、性乃迁B、性本善C、贵以专D、习相远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 B )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4、“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C )。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5、“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 )。
A、猪B、鸭C、鸽子D、狗6、“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7、“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 )。
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8、“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B)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9、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B)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10、“高祖兴,汉业建”指的是哪位皇帝?(C)A、周武王B、秦始皇C、刘邦11、“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程颐和程颢D、毛泽东和周恩来12、“昔孟母,择邻处。
”为了给孟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孟子的母亲曾搬了(D)次家。
A、4B、2C、1D、313、“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不爱学习,孟母就剪断(C)上的布来告诫孟子求学不能半途而废。
A、洗衣机B、纺纱机C、织布机14、养不教,(A )。
A、父之过B、师之过C、子之过D、母之过15、(B),非所宜。
A、幼不学B、子不学C、老不学16、“养不教,父之过。
”告诉我们养育孩子不好好教育他是(D)的过失。
(三字经)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⒉《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
”的
⒊“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四个:、、、。
——《弟子规》
⒋《三字经》上说:“子不学,。
,老何为。
,不成器。
人不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⒍“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三字经》
⒎“、、、。
”告诉我们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便于查寻,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
——《弟子规》
⒏古人说:“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现代人也经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都证明:人们敬重一个人,主要是看,而不是看。
——《弟子规》
⒐养不教,。
教不严,。
——《三字经》
⒑见人恶,,有则改,。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
《弟子规》。
《三字经》等经典试题

《三字经》试题一、我会填。
(64分)1、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2、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3、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4、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5、匏土革,。
丝与竹,。
二、我会选。
(16分)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3、“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D、狗4、“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5、“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6、《论语》共有()篇。
A、10篇B、15篇C、20篇7、《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柯C、子思D、老子8、建立夏朝的是()。
A、尧B、舜C、禹D、汤《三字经》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1.昔孟母,。
,。
2.香九龄,。
,。
3.曰春夏,。
,。
4.自羲农,。
,。
5.夏传子,。
,。
6.,师项橐。
,尚勤学。
读《鲁论》。
彼既仕,。
7. 披蒲编,削竹简。
,。
8.,锥刺股。
,。
9.如囊萤,。
,。
10.蚕吐丝,。
,。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 B.鲁国 C.赵国3.“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 B.高粱 C.大豆4.《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A.乐器B.精美C.器皿5.“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A.岳飞B.吕蒙 C.杨六郎6.“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 B.鸭C.鸽子7.“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8.“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9.“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孙敬和苏秦 B.李白和杜甫 C.毛泽东和周恩来10.李白是受了()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______。
答案:善2. 性相近,习相______。
答案:远3. 苟不教,性乃______。
答案:迁4. 教之道,贵以______。
答案:专5. 子不学,非所______。
答案:宜#### 二、选择题1. “三字经”是以下哪位作者所著?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D2.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易经》答案:D3. “三字经”中“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朱熹B. 王阳明C. 李时中D. 黄宗羲答案:C4. “三字经”中“百而千,千而万”描述的是什么?A. 数学计算B. 人口增长C. 知识积累D. 财富积累答案:C5. “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劳,无所得C. 人不食,不知味D. 人不眠,不知疲答案:A####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是什么?答案: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它们是儒家思想中认为人们应当遵循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
2. “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最终使孟子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3. “三字经”中“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不学习礼仪,一个人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礼仪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学习礼仪有助于个人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认可。
####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字经”在古代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之作,它以简洁明了的三字句形式,涵盖了道德教育、历史知识、文化常识等多方面内容。
在古代,它不仅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读物,也是成年人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最新(三字经)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⒉《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
”的⒊“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四个:、、、。
——《弟子规》⒋《三字经》上说:“子不学,。
,老何为。
,不成器。
人不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⒍“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三字经》⒎“、、、。
”告诉我们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便于查寻,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
——《弟子规》⒏古人说:“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现代人也经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都证明:人们敬重一个人,主要是看,而不是看。
——《弟子规》⒐养不教,。
教不严,。
——《三字经》⒑见人恶,,有则改,。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
《弟子规》二、选择题1、“昔孟母,择邻处。
”这个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B)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3、“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C)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B)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5、《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
任已见,昧理真。
”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B)A、岳飞B、吕蒙C、杨六郎D、戚继光6、“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A、孙敬和苏秦B、C、程颐和程颢D、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种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C)。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3、“马牛羊,鸡犬豕。
三年级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三字经试题及答案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它由谁编写?A. 孔子B. 孟子C. 王应麟D. 司马迁答案:C2. 《三字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历史故事B. 神话传说C. 道德教育D. 科学知识答案:C3. 下列哪一句不是《三字经》的内容?A. 人之初,性本善。
B. 性相近,习相远。
C. 苟不教,性乃迁。
D. 子不学,断机杼。
答案:D4.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五经”是指哪些经典?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B.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左传C.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D.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国语答案:C5. 《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是什么意思?A. 指三种才能的人B. 指三种重要的事物C. 指天、地、人三者D. 指三种不同的人答案:C6. 《三字经》中“三光者,日月星”是指哪三光?A. 日光、月光、星光B. 日光、月光、灯光C. 日光、月光、电光D. 日光、月光、火光答案:A7. 《三字经》中“三纲者,君臣义”的下一句是什么?A. 父子亲,夫妇顺B. 父子严,夫妇顺C. 父子亲,夫妇严D. 父子严,夫妇亲答案:A8. 《三字经》中“五常”指的是哪五种道德?A. 仁、义、礼、智、信B. 忠、孝、廉、耻、勇C. 温、良、恭、俭、让D. 礼、义、廉、耻、孝答案:A9. 《三字经》中“六谷”指的是哪六种谷物?A. 稻、黍、稷、麦、豆、麻B. 稻、黍、稷、麦、豆、菽C. 稻、黍、稷、麦、豆、菽D. 稻、黍、稷、麦、豆、菜答案:A10. 《三字经》中“六畜”指的是哪六种家畜?A. 马、牛、羊、鸡、犬、猪B. 马、牛、羊、鸡、犬、猫C. 马、牛、羊、鸡、犬、鸭D. 马、牛、羊、鸡、犬、鹅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试题
1、“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
”用《三字经》原文表达是
哪一句,
A、苟不教,性乃迁。
B、教之道,贵以专。
C、人不学,不知义。
D、幼不学,老何为。
2、“苟不教,性乃迁”中“苟”的意思是:
A.如果,假如。
B.苟且
C.尚且
D.姓苟的老师
3、“幼不学,老何为”中“为”的意思是:
A.为了
B.因为
C.为什么
D.作为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讲的是什么故事,
,、孟母断机教子
,、黄香温席
,、孔融让梨
,、五子登科
5、“苟不教,性乃迁”中的“迁”的意思是:
,、避开,离散
,、晋升或调动官职
,、放逐,贬谪
,、改变
6、“首孝弟,次见闻”中“弟”的意思是: A.弟弟
B.弟,即“悌”,指尊敬兄长
C.弟,即“啼”,哭泣的意思
D.兄弟之间
7、“此五行,本乎数”中“数”的意思是: A.数字
B.数学
C.音shǔ,数(shǔ)数(shù)
D(道理,数理
8、“…丝与竹,乃八音”中“丝竹”的意思是: A.丝绸和竹子
B.一种名叫丝竹的竹子
C.指琴瑟类弦乐器和箫管类乐器,或制作这两类乐器的材料。
D.泛指音乐。
9、“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这“五子”指的是哪五位人物,
A.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B.孔子、曾子、孟子、老子、庄子
C.孔子、孟子、曾子、老子、庄子。
D.荀子、扬雄、王通、老子、庄子
10、“中不偏,庸不易”中“中”的意思是:
A.中间,当中。
B.分寸恰当,不偏不倚,古代认为是一种最高的德行。
C.适当,适中。
D.内心,内情。
11、“自修齐,至平治”中“修”的意思是:
A.整治,修理
B.长,高
C.修身,提高修养、完善自身。
D.修饰,装饰
12、“号《六经》,当讲求”,这里讲的《六经》指的是
A.《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乐经》
B.《诗经》、《尚书》、《易经》、《周礼》、《春秋》、《乐经》
C.《诗经》、《大学》、《易经》、《周礼》、《春秋》、《孝经》
D.《诗经》、《尚书》、《中庸》、《周礼》、《春秋》、《孝经》 13、“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中《四书》指的是:
A.《小学》、《大学》、《孝经》、《六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论语》、《春秋》、《尚书》、《诗经》
D.《诗经》、《尚书》、《周易》、《礼记》 14、“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传,
A.《国风》、《雅》、《颂》
B.《连山》、《归藏》、《周易》
C.《公羊传》、《左氏传》、《谷梁传》
D.《诗》、《书》、《易》
15、关于“人性”,《三字经》沿用的是什么观点:
A、性善
B、性恶
C、性无善恶
D、性有善恶
16、古人把天、地、人合在一起,称作什么,
A、三光
B、三才
C、三纲
17、古人把日、月、星合在一起,称作什么,
A.、三纲
B、三才
C、三光
18、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发明了“司南”,它是做什么用的,
A、一种炼铁的工具
B、指示方向
C、观测天象
19、古人认为仁、义、礼、智、信是做人做事的准则,它们合在一起称作什么,
A、五常
B、五行
C、五谷
20、“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讲的是谁的故事, A 孔子
B 宋朝宰相赵普
C 孔子弟子
21、有一本书,它的文字很古奥,后人称之为“佶屈聱牙”。
这本书的名字是
什么,
A 《春秋》
B 《尚书》
C 《诗经》
22、《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出自下面哪本书, A《礼记》
B 《仪礼》
C 《论语》
23、有一本书,孔子晚年特别喜欢读,翻阅的次数实在太多了,竟然把串联竹
简的皮带,
都磨断了好几次。
这是本什么书呢,
A 《周易》
B 《春秋》
C 《诗经》
24、我们中国人经常自称是“炎黄子孙”,这是怎么回事呢, A 和尧舜禹有关
B和远古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有关
C 和三皇五帝有关
25、请选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A 商朝
B 夏朝
C 周朝
26、在汉朝,有一条“丝绸之路”贯穿了欧亚大陆,你知道是谁最先开通的吗,
A张骞
B 王昭君
C 李广
27、历史上的“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A魏、汉、蜀
B魏、蜀、晋
C魏、蜀、吴
28、《西游记》里西天取经的故事,是根据谁的经历改编的, A唐朝高僧玄奘
B 唐朝和尚鉴真
C 老子
29、孔子曾经拜一个七岁的小孩为师,这个小孩叫什么名字, A 李泌
B项橐
C 刘宴
30、历史上的梁灏,是什么年岁考中状元的, A 82
B 42
C 23
第二部分:《三字经》填空题
1、苟不教,性乃迁。
2、子不学,非所宜。
3、玉不琢,不成器。
4、首孝弟,。
知某数,识某文。
5、曰春夏,曰秋冬,。
6、曰春夏,曰秋冬,。
7、曰喜怒,曰哀惧,,七情具。
8、,此六畜,人所饲。
9、父子恩,夫妇从。
10、讲道德,说仁义。
11、古人将做人做事的准则归纳为五常,它具体指的
是: 、、、、。
12、请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填空: 远古时期、、商朝、、秦朝、、三
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元朝、、清朝
第三部分:《三字经》简答题
1、根据《三字经》原文,试阐述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
2、《三字经》全文可划分为几大篇章,请简要概括各篇章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