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模块教材分析名师编辑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1说课稿(全)讲解

高中物理选修3-1说课稿(全)讲解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磁现象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从我国古代磁学研究的成就引入,指出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文明有重大影响。

然后依次展现了三个三级主题:“无处不在的磁”、“地磁场”、“磁性材料”。

这样地结构贴切地体现了本节的主题---“我们周围的磁现象”。

根据如上分析,可确定出本节教学的目标:知识与技能: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地磁场的知识,知道磁性材料的概念及主要用途。

3、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收集资料,初步了解我们周围的磁现象,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收集磁性材料应用实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回顾我国磁学研究的光辉篇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树立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通过了解磁现象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更加明确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3、通过对地磁场成因的探讨及对“信鸽认家”现象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知道磁现象,了解地磁场和磁性材料是重点二、说教法、学法本节作为全章的起始节,避免涉及枯燥抽象的概念,力求从生活生产中的磁现象入手,引起学生研究的兴趣与激情。

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解决参与举例、讨论、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建立关于磁现象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研究磁现象做好准备。

三、说程序1、新课引入(复习初中知识)磁性:能够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变无磁性物体为有磁性物体叫磁化,变有磁性物体为无磁性物体叫退磁.2、新课教学(1)让学生阅读课文,列举身边的磁现象(2)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北(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场:地球由于本身具有磁性而在其周围形成的磁场叫地磁场.注意:地磁极与地理极并不完全重合,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

选修3-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选修3-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选修3-5 培养 目标 选修1-2 选修3-4
选修2-3
选修2-2 选修2-1
选修3-3
选修3-2 选修3-1Leabharlann 选修课程 基本理念
选修1-1
物理2 物理1
必修 共同必修
课程 目标
课程 模块
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 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
有利 学生 自主 学习
: 重视自主学习的3-1
《课标》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提出:
促进学生自 主地、富有 个性地学习
教科书应为学 生自主学习创 造条件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活动的主人,进 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栏目设置多样,
讨论 交流 实验 探究 活动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理论 探究 实验 室
初识教材3-1
重要的 的3-1
可爱好看的3-1
立体与形象的展示
可爱好看的3-1
形象逻辑的解释
初识教材3-1
可爱好看 的3-1
人文科学 的3-1 单纯简洁 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人文与科学的3-1
初识教材3-1
可爱好看 的3-1
人文科学 的3-1 单纯简洁 的3-1 重视过程 、方法、探究 充满问题 的3-1
培养 目标
课程 基本理念
课程 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 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2.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 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 3.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 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 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 活中的问题。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导体的电阻》教案-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导体的电阻》教案-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导体的电阻》教案-新版改变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测量导体的电阻,记录数据。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

2.将滑动变阻器接在电路中,调节电压表读数为2V。

3.测量导体长度为l1时的电阻R1.4.保持电路不变,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测量导体长度为l1时的电阻R2.5.保持电路不变,改变导体的材料,测量导体长度为l1时的电阻R3.6.保持电路不变,改变导体的长度,测量导体长度为l2时的电阻R4.7.记录实验数据,计算电阻率ρ。

2)实验数据处理教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实验得到了以下数据,请你们根据数据计算出电阻率ρ,并画出电阻R与导体长度l、横截面积S、材料之间的关系的图像。

学生:(根据数据计算出电阻率ρ,并画出图像)3)结论教师:同学们,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的长度l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率不同。

4)讨论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实验中使用的是滑动变阻器,你们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吗?它在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滑动变阻器是一种可变电阻器,通过滑动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起到了调节电路电阻的作用。

三)课堂练教师:同学们,请你们根据电阻定律,计算以下问题。

1.一根电阻为10Ω的导线,通过的电流为5A,求导线消耗的功率。

2.一根铜线的电阻率为1.72×10-8Ω·m,长度为1m,横截面积为1mm2,求导线的电阻。

3.一根电阻为20Ω的导线,连接在电源上,电压为120V,求导线通过的电流。

学生:(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问题的答案)四)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之间的关系,了解了电阻定律和电阻率的概念,并通过课堂练巩固了所学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关注物理学科,探究更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测量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和电阻R。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精品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精品教案目录第一章静电场 ................................................................... - 2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 2 -1.2库仑定律................................................................ - 5 -1.3.1电场强度.............................................................. - 7 -1.3.2专题:静电平衡....................................................... - 12 -1.4电势能电势........................................................... - 15 -1.5电势差................................................................. - 17 -1.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 - 19 -1.7电容器与电容........................................................... - 21 -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23 - 第二章、恒定电流 .............................................................. - 26 -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 - 26 -2.2、电动势(1课时)...................................................... - 28 -2.3、欧姆定律(2课时).................................................... - 30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 - 32 -2.5、焦耳定律(1课时).................................................... - 34 - 第三章磁场 ................................................................... - 37 -3.1 磁现象和磁场(1课时)................................................ - 37 -3.2 、磁感应强度(1课时)................................................ - 39 -3.3 、几种常见的磁场(1.5课时)........................................... - 41 -3.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5课时)................................... - 44 -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课时)........................................ - 47 -3.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课时+1练习)............................................................. - 49 -第—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最全的课件资料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最全的课件资料
tan v at qUl 2 v0 v0 mU,有一带正电荷q、质量为m的带 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以初速v0开始 从正极板向负极板运动。则(1)带电 粒子在电场中作什么运动?(2)粒子 穿出负极板时的速度多大?(3)粒子 穿出负极板后做什么运动?
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在真空中的一对平行 E 金属板,板间距为d, 两板间加电压为U, v F 一电荷电量为+q粒子 从正极板某处沿电场 方向以速度v1进入板 + 间(粒子重力不计): U
1
v2
-
1、电荷受力分析 2、运动状态分析 3、功能关系分析
求v2的方法:
F qE U E 法1:根据牛顿定律: a m m d F qE qU a m m dm 2 2 运动学公式: v2 v1 2as
AC
练习1:一个初速度为零的电子,在场强 为4.0×103 V/m的匀强电场中被加速, 求经过2.0×10-8 s后,电子的速度和动 能。(电子质量为0.91×10-30kg)
解:①电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度: a=F/m = eE/m 速度:v=at= eEt/m = 1.4×107 m/s
②动能Ek=
← U1→
+
v0
+
v
分析:对于粒子来说,一般有mg<<F,故可忽略。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以加速度a=F/m=qU/md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 2 2qU 2 2 v v0 (2)由v -vo =2ad 解得: m 2 2qU 2 2 v v0 或:由动能定理qU=mv /2-mv0 /2解得: m
2qU 2 v2 v1 m
法2:根据动能定理:
1 2 1 2 qU mv2 mv1 2 2

高中物理《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 教科版选修3-1-教科版高中选修3-1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 教科版选修3-1-教科版高中选修3-1物理教案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物理选修3—1的第四章第三节,这节课内容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电源的特性主要由电动势与内阻来描述,因此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对于合理使用电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上一节介绍的测量电源内电压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行的,这一节在它的基础上,从实用的角度向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即怎样简洁的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只有设计合理的实验电路,选择必要的实验器材,科学的处理数据,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的电路以及一种新的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重点是:实验方案的获取与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难点是如何利用图线得到结论以及实验误差的分析。

本节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己根据已经学过的关于闭合电路欧姆定理等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索,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动手实验及用图象法处理数据,这正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不但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利用仪器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并通过设计电路和选择仪器,开阔思路,激发兴趣。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图线处理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具备敢于质疑的习惯、严谨某某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三设计思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其实就是对闭合电路欧姆定理的应用,这节课的安排主要是对闭合电路欧姆定理的应用反馈。

因此,本着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以及能够把所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思想,本节内容我设计如下: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要求每一个小组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测量电阻的各种方案,看是否可以用于本节内容中,能够设计哪些方案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并且设计好本组将要应用的测量方案。

高中物理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1

某某省郯城第三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学设计:31 磁现象和磁场一、教材分析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

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

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二、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

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趣味实验的演示与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

(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体会科学知识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搜索日常生活中有关此现象的用品,及简单的应用原理2、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电流的磁效应及磁场概念教学难点:磁场的概念(磁场概念比较抽象)四、学情分析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完整资料).doc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目录第一章静电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库仑定律 (4)1.3.1电场强度 (6)1.3.2专题:静电平衡 (14)1.4电势能电势 (17)1.5电势差 (20)1.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 (22)1.7电容器与电容 (24)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6)第二章、恒定电流 (29)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 (29)2.2、电动势(1课时) (31)2.3、欧姆定律(2课时) (33)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 (36)2.5、焦耳定律(1课时) (38)第三章磁场教案 (41)3.1 磁现象和磁场(1课时) (41)3.2 、磁感应强度(1课时) (43)3.3 、几种常见的磁场(1.5课时) (46)3.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5课时) (49)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课时) (53)3.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课时+1练习) (57)认识静电教学目标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重点:电荷守恒定律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初中知识:【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行新课:(1)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复习要点
本章重要知识点:
三个概念: 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势; 两个模型:点电荷和电场线; 两个具体问题:静电感应和电容器; 两个基本规律: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 两种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
本章中的物理方法:
类比法:库仑定律(万有引力)、点电荷(质点)、 电场力(重力)、电势能(重力势能)、等势面(等高线)、 电势差(高度差)、电容器(水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平抛运动)。
演示实验
物理方法:
定性研究
实验思想:均分电荷
类比: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类比。
控制 变量
法 定量研究
库仑实验
科学漫步:静电复印
不涉及电荷电势 能与电势的关系
电势
电势定义:单位正电荷 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 电势)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势能
电势差
和重力与重 力势能类比
定义: UAB=WAB / q
电场力的功
电场强度
静电力做功与路 径无关没有证明
电场力
(二)、课程标准与考纲分析:
1.课程标准:电场部分
Ⅰ .内容标准 (1)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 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例1 了解存在可燃气体的环境中防止静电常采用的措施。 (2)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 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 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4)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例2 分析物理学中常把无穷远处和大地作为电势零点的道理。 例3 观察静电偏转,了解阴极射线管的构造,讨论它的工作原理。 (5)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 中的应用。 例4 使用闪光灯照相。查阅资料,了解电容器在照相机闪光灯中的作用。 Ⅱ .活动建议 (1)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说明书、观察实物等方式,了解避雷针、静电除 尘器、静电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设施的基本原理,撰写一篇科学报告。 (2)收集资料,综述静电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3.07课标考纲:电场部分
2.06考纲:电场部分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Ⅰ (2)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Ⅱ (3)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 荷的场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Ⅱ (4)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势面 Ⅱ (5)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 关系Ⅱ (6)静电屏蔽Ⅰ (7)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Ⅱ (8)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Ⅰ (9)电容器的电容Ⅱ (10)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常用电 容器Ⅰ
比值定义法:电场强度E=F/q、电势φ=E/q、电容C=Q/U
各节内容的分析: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考点:两种电荷Ⅰ 电荷守恒 Ⅰ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静电感应实验 静电起电
电子得失
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一个与外界没有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 总是保持不变。
2.库仑定律: 考点:库仑定律Ⅱ
电荷间作用力与 什么有关?
φ=Ep /q


电势能

与重力、重 力势能类比
WAB=EpA-EpB 电场力的功
电势
电场力做 功与路径
无关
电场力
电场中两点电势 之差叫电势差
UAB=φA-φB
电势差 电场强度
E数值等于沿 场强方向单位 距离上的电势

U=Ed
试探电荷在场中 某点受的电场力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E=F/q
原人教版知识链
(14)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
的关系Ⅰ
(三)04-06高考涉及本章部分统计
1.近几年高考电场部分的分值:
04全国
6分
05全国
12分
06全国Ⅰ(山东) 20+6/2分
06北京(含涉及力学) 28分
06上海
16分
2.近几年高考电场部分考查内容:
04北京春 电场叠加 (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 04海南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 04天津 静电力的合成(易)场强 电势能(易) 04广东 静电力(易)库仑定律(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 04上海 库仑定律(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场强 电势(中) 04江苏 库仑定律(易)场强 电势(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较难) 04湖北 湖南 电场力做功(易)04新甘青 电容器 电场力做功(中) 05全国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难) 05全国Ⅱ 电场叠加 (中) 05全国3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器(中) 05上海 电场叠加 (难)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较难)电场力做功(易) 05江苏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 05北京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 05广东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易) 05天津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 06全国Ⅰ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 06全国Ⅱ 电场叠加(难) 06北京 静电感应(易) 06上海 场强 电势(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易) 06四川 场强 电势 电势能(中) 06重庆 电势能(易)06江苏匀强电场 电势能(中) 06上海匀强电场 电势能(中) 06北京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
6.等势面

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电容器与电容 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7.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8.电容器的电容
9.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 动
10.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静电复印
其它
新人教版教材和原人教版教材的知识链对比

试探电荷在电场

中某点的电势能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版删除要求Biblioteka (1)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Ⅰ
(2)静电现象的解释Ⅰ
(3)点电荷Ⅰ
新增要求
(4)库仑定律Ⅱ
(5)静电场Ⅰ
(6)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Ⅱ
(7)电场线Ⅰ
(8)电势能、电势Ⅰ
(9)电势差Ⅱ
(10)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
的关系Ⅰ
(1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12)示波管Ⅰ
(13)常用的电容器Ⅰ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模块
教材分析和复习建议
一.第一章 电场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教材和原人教版教材的对比
新课标人教版 第一章
原人教版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库仑定律 3.电场强度
1.电荷 库仑定律 2.电场 电场强度 3.电场线 4.静电屏蔽
4.电势能和电势 5.电势差
5.电势差 电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