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及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及说课稿1.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前准备: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2.顺势切入,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趣味识字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壮凤尾竹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朗读感悟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我们的民族⼩学》课⽂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所民族⼩学,反映了孩⼦们幸福的学习⽣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学⽣⾝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的铜钟,还有凤尾⽵,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息和民族特⾊。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上册语⽂《我们的民族⼩学》原⽂、教案及知识点),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上册语⽂《我们的民族⼩学》原⽂ 早晨,从⼭坡上,从坪坝⾥,从⼀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路上,⾛来了许多⼩学⽣,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家穿戴不同、语⾔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欢唱的⼩鸟打招呼,向敬爱的⽼师问好,向⾼⾼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学⽣,在同⼀间教室⾥学习。
⼤家⼀起读课⽂,那声⾳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只猴⼦。
这些⼭林⾥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
下课了,⼤家在⼤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鸟,连松⿏、⼭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学,⼀所边疆的民族⼩学。
古⽼的铜钟,挂在⼤青树粗壮的枝⼲上。
凤尾⽵的影⼦,在洁⽩的粉墙上摇晃……⼩学三年级上册语⽂《我们的民族⼩学》教案 教学⽬标: 1、认识“坝、傣”等5个⽣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读出对这所民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喜欢的部分课⽂,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通过对课⽂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活,体会贯穿全⽂的⾃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动物凑热闹的句⼦的表达效果。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教案及知识点【导语】《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应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明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潢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加了学校的乡村气味和民族特点。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教案及知识点),期望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清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大家穿着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明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铛铛!当,铛铛!”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烈。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细小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动……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着、装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爱好之情。
3、背诵自己爱好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形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掌控和对重点词句的知道,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歌颂之情。
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

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1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学习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
1、谈话引入课文,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2、让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预习读书情况。
相机指导学生认识巩固“傣、昌、昂、跤”四个生字。
教师要注意方法的引导和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提问:你读得这么好,能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吗?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比赛读等方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话分别有几句话,读是时候要注意停顿,把课文读清楚。
(根据学生读书情况适时指导)4、全班把课文齐读一遍,读后交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各民族小学生在民族小学里学习的情景,进而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哪里写了孩子们上学路上的情景,哪里写了孩子们学习的情景?5、师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读书,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利,而且会思考,读懂了课文的意思。
二、学习字词。
1、出示“坪、坝”等12个生字,检查学生生字预习情况。
师:大家的课文读得很好,不知道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呢?现在我们进行“我指你读”的游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年级语文下《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二年级语文下《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1、捉蝴蝶:把蝴蝶状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台摘卡片认读词语。
2、开火车读:教师任意抽一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评出优胜小组。
二、朗读感悟,美读成诵1、全班交流美句。
教师随学生回答相机教学相关段落:如:第一段:⑴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可以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少数民族的服装,来理解鲜艳。
⑵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可以进行想象说话,情境表演。
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老师说些什么呢?见到国旗同学们会想些什么?说过之后让学生演一演。
⑶ 早晨,从山坡上,还有汉族。
你仿佛看到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交流描述。
⑷ 你上学的第一天是怎么想的?学生畅所欲言。
⑸是啊!开学了,又可以见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有可以在美丽的学校学习新本领,是多么激动高兴事啊!你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第三段:⑴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好象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引导学生体会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专心听讲。
⑵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也赶来看热闹。
如果你是小鸟、松鼠、山狸看到同学们玩会怎么想、怎么说?第四段:说说句中省略号的意思,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可以看出小作者对字学校的什么样的感情?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段话。
三、诵读比赛1、课文写得那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
2、代表挑战读课文,评出小小朗诵家。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四、综合性学习:我们的课余生活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画,也可以设计表格。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补充资料。
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点 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 : 自读、同桌互读、分角色读等)进行感悟。
学前准 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备
教学环
导案
学案
节
达标检测
1. 复 习 生 字
一、回 词。
顾 交 2. 引导学生回
流,导 顾:上节课你知道
入新课 了什么?
(用
3. 引 导 学 生
时 : 5 围绕喜爱和赞美
分钟) 这两个词来学习
全文。
字解识字法识记 “尾、雀”;运用猜 字谜的方法识记
2.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 3. 比一比,组词。
顺。
“昌、傣、昂、跤”
等。
1. 指 导 学 生
1. 学 生 默 读 课
三、再 读课 文,整
再读课文,思考 : 你对“我们的民族 小学”有怎样的了
体感知 (用 时: 10
2. 引 导 学 生 整体把握课文内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课题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型
新授课
课文描写的是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 各民族的孩子们在祖国的
大家庭里学习、 生活。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 “通过重点词
设 计
语理解句子”的读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
说 明
运用引读、自读、默读、小组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
4. 引 导 学 生
反复诵读“这就是
如:(1)这时候,
我们的民族小学, 窗外十分安静, 树枝
一所边疆的民族 不摇了,鸟儿不叫
小学”,以感受作 了,蝴蝶停在花朵
者的赞美之
上,好像都在听同学
5. 引 导 学 生
进行思维拓展: 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一组第一篇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语句的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安静以及小动物们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56个名族56朵花》,猜歌名,谈谈你知道的少数民族。 2、介绍少数民族。(PPT中的两幅图) 3、顺势切入: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接着朝阳,踏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她们要去哪呀?(板书:我们的名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可爱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师:通过刚刚的朗读,你们觉得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生:美丽 (板书:美) 师:它到底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先从第一自然段中找一找,把你认为美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师:第一自然段中,你认为哪个句子写的很美呢?哪位同学举手来说说。 三、精读品味,细读赏析。 生:早晨,从山坡上,„„小学生。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美呢? 生:绒球花和太阳花。 师:嗯,也就是说在来的路上,什么很美呢? 生:风景(板书:景色) 师:请同学们看到,这些红红的就是____,金黄的就是____。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清晨你漫步在这样一条开满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你会有什么感受呢?(生答)你仿佛闻到了____,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说____,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半句话呢!(生读) 过渡:嗯,读的不错,这些小学生中有哪些民族呢? 生:有傣族的,有„„汉族的。 师:嗯,民族小学呀,确实有许多不同民族的小孩子在一起学习。(出示各民族小学生图片) 过渡: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各个民族的服装,你觉得这些民族的服装有哪些颜色呢? 生:红、白、黄、蓝„„ 师:嗯,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这么多颜色,你想到了哪个词? 生: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师:你觉得她们的服装怎么样? 生:很美。 师:(板书:服装) 师:好,所以呀,作者在文中就写到了这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____ 过渡:对了,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句子,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三个“从”字,还有三个“有”字以及“还有”。 师:嗯,对了,你观察的真仔细,像这样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语气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叫做排比句,排比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比喻、拟人一样,也是一种修辞手法,现在老师这里有一道练习题,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够把它补充完整。(生答) 过渡:嗯,你说的真好,同学们在来找一找,第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个句子也跟这个句式比较相似的呢! 生:同学们向„„向„„向„„ 师:对了,这个句子也有三个相同的向字,同学们想象一下,当你来到学校,你会怎样像校园里的小鸟儿打招呼呢? 生1:小鸟,早上好! (嗯,小鸟肯定很愿意和你做朋友) 生2:你好,小鸟儿。 (嗯,小鸟也会很喜欢你的) 师:那你们会怎样向老师问好呢?(生答) 师:好,那你们会怎样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了?(生答) 师:从这一系列的行为中,你感觉到他们是一群怎样的小学生呢? 生1:懂礼貌。 师:还有吗? 生2:心灵美==>引导说出懂礼貌。 师:很懂礼貌,其实就是什么美呀?(板书:行为) 生:行为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国旗实际上就是我们祖国的象征,他们向国旗敬礼,因此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小学生呢? 生:热爱祖国,喜爱祖国。 师:是呀,你看她们多懂礼貌,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呀,你能不能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呢? 生1:„„ 师:嗯,老师发现XXX在读的时候第一句上扬一点,第二句下降一点,第三句再上扬一点,这样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了,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呢?(生2读) 过渡:好,第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个句子写的很美呢? 生1:如果读到“那鲜艳„„”这句话就把它引导到服装美上去。 生2: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好朋友。 师:嗯,这句话中有一个生字———“戴”,现在请同学们伸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 师:这个字笔画比较多,我们可以通过编口令来记住它:土字头,田字腰,共字脚下挑两挑,一把锄头立着,一把剑插着,搬个石头压着。同学们记住了吗? 师:好,他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却能成为好朋友,说明他们是怎样的一个集体呢? 生:团结(板书:团结) 师:哦,对了,他们是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虽然我们的民族不同,但我们都是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是祖国妈妈的好孩子,所以我们应该团结____,互帮____。 过渡:对啦,现在请同学们看到第三自然段,把你认为美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师: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个句子,认为写出了民族小学的美呢? 生:这时候,窗外„„ 师:你觉得这个句子哪里美呢? 生:安静„ 师:非常安静是因为什么美啊?所以才这么安静的?引出声音, (板书:声音) 师:你看,这个句子当中没有一个词写了声音,却让我们感到声音很美,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师:这个时候所有的动物都不动了,窗外就显得十分___,只能听见什么呢? 生:只能听见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 师: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在静静的山林里传来了清脆的、朗朗的读书声,这个时候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他们的读书声怎么这么好听啊! 师:是啊,所以小动物们跟你们一样都给迷住了,现在你们知道她们为什么不叫不飞了吗? 生:被吸引住了,迷住了。 师: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呀,他们好像有了人类的思维一样,静静地听着同学们读书,你能不能带着喜爱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 生2:„„ 过渡:嗯,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了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美,课文里还有哪一句话也介绍了声音美吗? 生1: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生2:当,当当„„ 师:嗯,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大青钟在敲的时候声音大不大? (生:很大) 师:还会传得____,你能不能模仿一下大钟的声音? 生1:„ 生2:„ 过渡:师:嗯,在第三自然段中,你还体会到哪些句子很美呢? 生:下课了,„„凑热闹。 师:我们来看看,他们下课了会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那我们下课了会玩什么游戏呢?(生答) 师: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呀?那么民族小学的小朋友呢?一起来说一说。 生:很快乐,很开心。 师:(板书:快乐)这么开心,这么快乐的事情,连谁和谁都一起赶来看热闹了?一起说。 师:你能不能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呢? 生1:„„ 生2:„„ 过渡:师:嗯,你看人和动物相处的多么和谐呀,这是他们下课的情景,那他们上课又是怎样的呢? 生:上课了,不同民族„„ 师:你们想象一下,他们上课的时候会怎样呢?当同学们有困难的时候,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们会怎样做呢? 生:问老师,问同学。 师:当遇到不会读的词时„„ 生:帮助他。 师:是啦,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呢? 生:团结,互帮互助。 师:对了,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过渡:好,最后一段你们找到了哪个句子觉得很美呢? 生1:古老的铜钟„„ 师:你觉得这句话哪里很美呢? 生1:凤尾竹,大铜钟。 师:是的,同学们看到这个句子的末尾有一个什么号呢? 生:省略号 师:省略了什么内容呢?同学们看到这幅图能不能根据这幅图补充一下作者省略的内容呢? 生:„„ 过渡:民族小学的景色如此美丽,所以作者忍不住的说:这就是我们的„„ 师:同学们想一下,作者写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自豪、骄傲。 师:嗯,那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 总结:嗯,读得真不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能拿来说一说民族小学美在什么地方呢?(做手势引导) 生:景色、服装、行为、声音。 师:而且呀,我们可以从他的景色、服装、行为、声音,看出这所民族小学的学生非常的——团结、快乐 师:好,希望有机会我们也能去民族小学看一看,去感受民族小学的美,这节课的作业呢,就是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民族小学与我们学校的不同之处,并试着把它写下来。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