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百合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2.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3.总结百合花的形象,感悟人生的意义,懂得信念对于人生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但是好奇心较强,对新鲜的事物比容易接受,从而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
当然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方面是参差不齐,从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容易出现冷场的场面,对于这一点,老师也应该满怀激情的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取得预期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百合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2、难点:明白寓言的寓意,体会为什么说是心田上的百合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介绍作家。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话说五十来年前,一位少年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挨饿,辛苦地劳作,可是他的心中却有着超越凡人的梦——他想当作家,听了他的想法,他的父亲感到很好笑,告诉他别做梦了。
可是他却坚持信念,从17岁起便发表作品,20岁时便推出自己的第一本书《莲花开落》,在30岁以前他囊括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如今,他已经出版了一百三十多本文集,成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当年的这位少年就是林清玄。
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林清玄是一个怎样的人?2.林清玄的作品在华人阅读圈尤其是青少年中赢得了“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
今天我们就有幸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心田上的百合花》,这是一篇寓言体散文,百合花是一种特别美、特别圣洁的花,这个题目也是富含诗意的,想一想,这个题目该怎么读呢?读了课题之后,善于思考的你们一定会有所疑问吧?你有什么疑问?一株小小的百合,演绎出了怎样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二)初读感知1、请根据自学提示要求,自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教学设计与案例分享

作文。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教学设计与案例分享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心田上的百合花》,让学生了解生命和爱情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2.教学重点:理解作品中情感的抒发和生命的意义。
3.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多重意象的寓意和含义。
4.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小组合作,独立思考。
5.教学过程:1)导入:激发学生对“生命”与“爱情”话题的兴趣。
2)欣赏与思考:听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述。
3)讨论与解析:分析作品中意象的寓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合作探究:小组合作,通过调查了解不同人对“生命”和“爱情”的理解和看法。
5)思考反思:独立思考,写下自己对“生命”和“爱情”的心得体会,并汇报给班级。
6)总结与评价:反思教学过程,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并展望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二、案例分享开展《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爱情的珍贵。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观点和见解。
1.生命:珍贵的恩赐生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它不仅体现在我们的肉体上,更体现在我们的精神上。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感恩的心态对待生命,努力提升自身的品质和能力,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2.爱情:珍贵的礼物爱情是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最为美好和纯洁的情感。
我们应该珍惜爱情,尊重爱情,为爱情而努力,让它在我们的生命中发光发热。
3.生命与爱情的关系生命和爱情密不可分,它们彼此赋予了价值和意义。
生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本真和美好,它让我们有了体验爱情的机会;而爱情则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和丰富。
4.生命和爱情的启示在《心田上的百合花》中,我们看到了关于生命和爱情的深刻启示。
生命短暂而美好,我们要珍惜它,尽力活得更加充实和精彩;而爱情是无价的,我们要真诚对待它,尽享其中的快乐和幸福。
5.总结通过学习《心田上的百合花》,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生命和爱情的珍贵和意义。
这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的生命,更加怀抱我们的爱情,也更加积极地面对我们的未来。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设计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全文。
3.2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学习。
4.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6.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方式,创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6.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6.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7.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7.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7.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八、教学拓展8.1 相关阅读:推荐与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百合花的特点和生活方式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让学生懂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百合花的特点和生活方式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三、教学内容1.百合花的特点和生活方式2.制作小百合花四、教学流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几朵百合花,让学生观察花瓣、花蕊、花粉等特点。
2.教学过程(1)百合花的生长环境教师向学生介绍百合花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百合花的栽培方式和需要的养殖条件。
(2)制作小百合花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小百合花,让学生动手制作,同时学习制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制作方法:①准备材料:白色卡纸、彩笔、剪子、胶水、麻绳。
②将白色卡纸对角线折叠,割出三个花瓣。
用彩笔将花瓣涂成粉色或白色。
③将白色卡纸纵向割出一条细长条,折叠成V字形,稍稍弯曲,形成花蕊。
④将花瓣和花蕊用胶水粘在一起。
⑤用黑色彩笔在花瓣上画出花脸和花叶。
⑥将麻绳系在花瓣下面,做成吊挂花环。
3.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将制作好的小百合花拼贴在课堂布置的百合花展板上。
五、作业布置自由发挥,制作一盆自己的百合花和一个花瓶,并在朋友圈中分享制作心得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但了解了百合花的特点和生活方式,而且还通过动手制作小百合花,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这节课还引导学生懂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责任践行自己的爱心和关爱环境的行动本节课以百合花为主题,通过讲解百合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态价值和生命力。
同时,通过制作小百合花,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汇编3篇)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汇编3篇)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1)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揭示课题,质疑引入同学们见过百合花吗?在你们的心目中,百合花代表着什么?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百合花的简笔画。
学生自由发言,并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百合花的一篇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出示自学提纲。
(1)读准字音,读通读熟课文。
(2)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读懂的写写感受(旁批),不懂的做上记号。
(3)想一想:百合为什么要努力开花?2、学生质疑,交流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1、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师生共同释疑。
2、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
(1)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
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2)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3)许多孩童蹲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4)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
让学生明白:如果不是百合内心对开花的强烈渴求,如果没有一定要开花证明自己与野草不同的执著信念,那么也就不会有无数的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四、读课文,感情升华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2、把文中对自己有所启迪的句子摘抄下来。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自我成长的主题。
2.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百合花的成长过程。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全文。
2. 相关图片或课件。
3. 学生朗读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百合花。
b. 板书课题,简介课文作者。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
3. 精讲细读a.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b. 分析主人公百合花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c. 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4. 朗读体会a.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b. 教师选取优秀朗读作品进行展示,点评并指导。
5. 拓展延伸a. 学生发挥想象,绘制自己心中的百合花。
b. 学生分享画作,教师点评并引导。
6. 小结课堂b. 学生课后阅读其他相关作品,拓展阅读视野。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朗读比赛等方式,评价学生在课文理解、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
3. 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为百合花设计一个生活场景,要求用文字描述。
2. 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花朵,写一篇关于它的观察日记。
八、课程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满意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花卉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花朵的美。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和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欣赏百合,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花吗?你们知道百合花生长在哪里吗?可今天,老师要让你们认识一株生长在特殊地方的百合花。
齐读课题:心田上的百合花这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二、出示要求,小组合作自读。
1、读书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
同学们,在不同人的眼里看到同样一株百合花感觉是不一样的。
在作家林清玄的眼里,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花呢?请你仔细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再有感情地朗读。
然后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出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
温馨提示:要用上“这是一株-----------的百合花,是因为-----------”的这样的句式。
板书:这是一株()的百合”]特别要注意课文中描述百合的词语、句子、段落,一定要注意从这些语言当中你要读出一个百合的形象来,并且你能否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读到这个地方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
用一些恰当的词语把它概括出来,写在边上,明白吗?好,开始三、集体反馈,合作探究。
师:每个同学从课文当中都读到了你所发现的百合的形象,那是不是作家林清玄心田上的那株百合的形象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些,分享你读到的百合的形象,好吗?交流的时候要用上“这是一株-----------的百合花,是因为-----------”的这样的句式。
可以吗?生:这是一株意志坚定的百合花,因为野草们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师:面对野草的嘲笑讥讽,也一定要开花,是坚定的。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帮助学生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命和成长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掌握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阅读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注意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3. 讨论分享: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5. 阅读记录:让学生填写阅读记录表,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考。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读后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利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3.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或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第二步: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第三步:合作学习,探讨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第四步:课堂讲解,解答疑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教学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5. 第五步:课堂练习,巩固知识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朗读为主线、自主探究为主法,将朗读训练、口语训练、思维训练、情感熏陶和习作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水平,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林清玄式语言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走出文本感悟作者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材简析】
受世俗的束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生命才更完满,这就是《心田上的百合花》这个优美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本课主要讲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断崖边上,长在杂草丛中的一株百合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不顾身旁杂草的冷嘲热讽,努力释放内心的能量,终于绽放出花朵,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山谷里成片的百合花吸引着百里外的城市、乡村的人们赶来欣赏,博得了人们无数的赞美。
课文通过拟人的手法,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赞扬了百合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迈进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鄙夷、千里迢迢、谨记、偏僻”等词的读音、词义;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品味本文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读懂百合花形象,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意。
3.引导学生确立像百合一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设计意图:以上目标根据知识和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百合花形象,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教学课件。
【教法学法】
1、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结合本文特点,根据课标要求,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2、读书指导法。
(根据本文语言特点,采用读书指导法.)
3、问题讨论法。
(通过问题讨论法,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百合花开在心田上?”。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见过百合花吗?在你的心目中百合应该长在什么地方?可有一株百合却长在人的心田上,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
2.读题质疑: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课题,让我们读出诗意来。
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谈话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读题质疑后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同时从一开始就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
二、温故知新:
过渡:学贵有疑,课文会解答我们的疑问。
字词的理解是我们体会文章情感的基础,你们敢接受字词的挑战吗?
课件出示:
1.读一读,看谁记得好!
偏僻长瘤鄙夷结籽谨记
不屑一模一样千里迢迢
2.比一比,看谁理解更准确!
一模一样千里迢迢
鄙夷谨记
预设:“鄙夷”学生通过查工具书知道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师引导:你能从文中找出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吗?(不屑、嘲笑、讥讽)师提示:这四个词你觉得有哪点不同?(“嘲笑、讥讽”强调用言语笑话别人;“鄙夷、不屑”强调在神情上表现出轻视。
)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题1.”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水平;通过“检测题2.”检测学生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否掌握。
此环节目的在于落实双基训练,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让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快乐。
)
三、自主探究:
过渡:这究竟是一株什么样的百合?让我们走进作者的文字去感受。
1. 出示:走马观花悟形象
(1)默读或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你从文中看到了一株什么样的百合?
(2)交流:我在第()段中看到一株()的百合。
预设:我在第(2、3)段中看到一株(自信、不屈不挠)的百合。
我在第(2)段中看到一株(被杂草嘲笑)的百合。
我在第(1)段中看到一株(坚强、自信)的百合。
我在第(4)段中看到一株(努力开花、执着)的百合。
我在第(5)段中看到一株(开花后幸福)的百合。
我在第(6)段中看到一株(令人感动)的百合。
我在第(7)段中看到一株(谦虚、无私)的百合。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或轻声读课文的形式交流,使学生对百合的形象有个初步的感知。
)
过渡:初读课文,大家对百合的感受就这么深,你是从那些语句或词语感受到的?让我们再次读课文。
2.出示:花团锦簇品语言
(1)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勾画出让你体会到百合形象的语句和段落,做好旁批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继续养练学生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读书习惯;实现学生主动实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不但锻炼加深拓宽了个人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说和听的水平。
)
(3)集体展示。
预设:交流学习第二段时,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性朗读,体会到杂草的笑声里带着一种轻视的味道,感受到百合要开花面临的舆论环境很恶劣。
交流学习第三段时,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来读百合的话(个人读、评读、挑战读、师生分角色读、以诗的形式读),体会出排比句的特有语势和特殊语感,逐步感悟出百合要开花的执着、自信、坚定。
在交流汇报中,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如:(①抓关键词)学习最后一段:学生汇报感受到一株专心、谦虚的百合。
追问学生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便会抓住“全心全意、默默”两个关键词,从而教给学生抓关键词体会语句的方法。
(②联系实际)学生汇报百合开花后看到一株幸福、成功的百合,引导学生先看课文插图,然后实行体验性朗读:你就是这株百合,此时此刻,你心情怎样?你会想些什么?从而教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感受语句情感的方法。
(③展开想象)指导学生理解百合花开给人们带来感动原因的语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使学生理解人们感动不但仅在于看到百合花开的美景,更重要的是人们被百合依靠内心坚定的信念执着开花的精神而感动,从而解决了本课教学难点。
在展示交流的环节,师相机板书出概括百合品质的词:自信、执着、坚强、谦虚、专心……
四、梳理反馈
1.总结百合形象,完成板书。
2.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以此为题?
(设计意图:语文源于生活,还应回归生活,显而易见,百合是一个人格化的形象,畅谈在百合身上得到的启示,理应是学生学习本文的归宿,也是对学生实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所在。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获得做人也要像百合一样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迈进的思想启迪。
)
五、拓展延伸
过渡:你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这么多,“对别人最大的慷慨就是欣赏”,你们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欣赏百合花?我想用一句诗来描述我的感受。
请你也写一写。
1、出示:百花齐放说感受:
百合花,你(锲而不舍追求自己的信念),我(赞美)你!
百合花,你(),我()你!
百合花,你(),我()你!
……
2、齐读《自信也是一种美丽》。
(设计意图: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和感悟,又使教学结构流畅完整。
)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自己认为精彩的段落,并摘抄在积累本上。
2.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像百合花一样的人,把他(她)的事迹整理写下来。
3.使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林清玄的另一篇散文《和太阳赛跑》。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体现层次性,有梯度,讲实效。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文学积淀不深,诵读积累经典文章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语言积累在前,习作使用在后。
仿本文学法自主阅读其它作品是对学生实行自主阅读的有效引领。
)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能够起到提纲携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是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桥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宏伟蓝图。
本节课板书以百合花为边框,在花瓣内依次列出概括百合品质的词,中间用省略号点出花蕊,表示心田,既体现课文主旨、紧扣课题,又具有艺术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