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智护训练对早产儿早期发育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早产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一般发育及智能发育情况。

结果干预1年,观察组身高、体重及头围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观察组智能DQ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产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智力及行为发育,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早产儿;早期护理干预;行为智能发育[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2-0164-01早产儿是指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其器官功能及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致死率较高[1]。

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降低早产儿病死率,促进其生长及发育[2]。

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9月-2018年8月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早产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5例。

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胎龄34-36周,平均胎龄(35.09±0.78)周;体重1550-2000g,平均体重(1775.23±178.52)g。

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胎龄33-36周,平均胎龄(35.12±0.12)周;体重1500-2000g,平均体重(1750.87±180.54)年。

统计学比较两组早产儿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本研究经我校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向家属进行育儿指导,包括喂养、辅食添加等,定期进行随访。

早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能发育状况 的全面改善均具有 积极 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早 产儿 ; 智能发育 ; 早期护理 干预
随着早产儿在新 生儿 中所 占数量 和 比例 的不断扩 大 , 其 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也逐渐引起广 大医务 工作者 和众多家 长
的广泛关 注…。本研究 旨在积极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 形 成。此外通过抚 触还 能够全 面刺激早 产儿 的淋 巴系统 , 进
( 1 8 5 0± 2 1 8 )g 。1 a r i n阿氏评分 为( 8 . 4 6±1 . 5 2 ) 分, 5 m i n 阿 氏评分为 ( 9 . 5 7±1 . 1 4 ) 分 。将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 和对 照 组, 每组各 4 6例。经 统计 学分析 , 两 组早产儿 在性 别 、 胎龄 、
发育指数 和运动发育指数进行测定 J 。
1 . 4 统计学处理 : 临床研究数 据均采用 S P S S 1 3 . 0软 件进行
统 计学 分析 , 其 中计 量 资料 采用 t 检验, 计 数资 料采 用 检
验, 并 以 P< 0 . 0 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在此基础之上积 极给予早 期护理 干预 方案。具体措施 包括 :
比, 干预组 早 产 儿 行 为 发 育 商 为 正 常 的 比率 显 著 提 高 , 达
8 6 . 9 6 %, 差别 具有统计学 意义( P<0 . 0 5 ) ; 为边缘 和异常 的比
① 早期视觉刺激干预 : 通过 家长与 之微笑 和采用摆 动玩偶 等
方式吸引早产儿朝不 同方 向注视 , 同时逐渐 加快各 种视觉信
率 均呈 不 同程 度 的 降 低 , 差别均无具有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结果 见表 1 。

0~1岁智护训练在临床的应用

0~1岁智护训练在临床的应用
与 经验 之 间相互作 用结 果 的体现 ,运 动技 能可 以通过 练 习 、 与 环境 的交 互作 用 和学 习 等来 促 进运 动发 育 连续 成 熟 阶段 的整合而得 到提 高 J 。 目前 医护工 作 者 比较关 注病 理 儿及 特殊 儿 ( 如早 产 儿 、 极 低 体 重儿 、足月 小样 儿 )的运 动 发育 ,忽 略 了 足月 正 常 儿 的运 动发育 , 他 ( 她 )们 的运动 发育是否 正常 , 是否落 后 , 怎样 能 促 进他 ( 她 )们 的运 动发 育 ?针 对 这一 群 体 ,我 院 对足月 儿进行 0~ 1 岁 智护训 练 , 观察 “ 0— 1岁智护训 练 ” 是否能 提高 足月儿 的运 动发 育。 0 ~ 1岁智护训 练是 由中国优 生优育 协会 儿童发 育专 业 委 员会 以 科研 为 基础 ,科 研 成果 为 背景 编 制 的一 套简 单 易 学 的智 护 训练 方 法 ,指导 家 长掌 握 一定 的促 进 智 力 与运 动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9 . 3 6 6
0 引言
/ l , J L 的运 动 发育 是 遵循 一 定 规律 的 ,是 从 头 向尾 部 发
月 时用 P e a b o d y运动发 育量表 对两组小 儿进行 评定 ,分别记 录评定结 果 。
育 的方 向 ,就 是 先 有 抬头 ,翻身 然 后 坐 、爬 、站 、走 ,是 从粗 大到精 细 的发 育 …,粗大运 动发育 良好 ,精 细运动 才发 育 的更 好 ,精 细 运 动发 育是 大 脑 正常 发 育 的指标 ,反过 来 精 细运 动 也 能促 进 大脑 的发育 。运 动 行 为是 儿童 发 育成 熟

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临床观察

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临床观察

【】李春 雨 ,聂敏 ,等 . 1 外剥 内扎 加括 的肌 切 断术 5 8例 临床观 察
【 .中国肛 肠杂 志 ,20 ,2 (2 :3 . J ] 0 5 5 1) 1
两 组愈合 时间 比较 : 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愈合 时间缩短 。 见表 1 。
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临床观察
杨 远 桃 ,张 芙 蓉
张 天 武
【 要 】应 用 T M—I 摘 R I 型治 疗仪 促进 痔术 后创 面 愈合 疗效 显著 ,值 得推 广 使用 。 I 【 关键 词 】T M 治 疗仪 R 中 图分 类号 :R 5 . 6 71 8 痔术后 疗 效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142 0 )—1 20 6 18 9- 0 820 6 —1 (
13 治 疗 方 法 . .
3 讨论
31 T 以 Ⅲ 型治 疗仪 是采 用热 旋磁 、 . _ 红外 线及按 摩 为一 体 ,
具有 消 炎止 痛 、扩肛 、促 进 血液循 环 、 改善肛 门功能 的作 用 ,使
创 口提 前愈合 ,起 到 很好 作用 。
治疗 组 :选 择痔 疮 术后 1 的患者 ,将 治 疗头套 一个 指套 , 2天
维普资讯
中国医药指 南 2 0 年 2月第 6卷第 2期 G i C i Me i n ,F bur 2 0 ,V 6 o 08 ud o h a d ie eray 0 8 o ,N 2 ef n c
12 6
临床研 究
T M I型治疗仪促进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R —I I
用 黄连 膏肛 门局部 换药 。
2 治疗 结果
2 1 疗 效 判 断 指 标 川 .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的影响作者:王丹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几智力发育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即早期给予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指导在家庭中进行视听、感知觉以及运动方面的综合干预训练。

两组分别在3、6、12个月应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监测其发育商(DQ)。

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于生后3、6、12个月时行为DQ正常率分别为30.0%、53.3%和90.0%,均高于对照组的23.3%、30.0%和63.3%。

其中出生后6、12个月时行为DQ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x2=5.38,P【关键词】护理干预;早产儿;智能发育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新生儿[1]。

早产儿属于高危儿,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少,消化吸收功能差。

更易出现喂养困难、营养缺乏和生长发育迟缓、“皮肤饥饿症”等。

近年来,随着国内围生医学和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的迅速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已有很大提高.但存活的早产儿中8%留有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2]。

严重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

对早产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智商非常重要。

近几年来对我科住院的早产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并指导家长在家庭中进行视听、感知觉以及运动方面的综合干预训练,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一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60例,母亲均无内科病史,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体重1250~2500 g,平均体重1995 g,平均胎龄(32.46士2.35)周。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时体重、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发育影响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发育影响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发育影响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

方法:选取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产科分娩的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早产儿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之外进行早期干预处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出院体重以及出生3个月后DQ值的差异。

结果:干预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早产儿的黄疸持续、光疗、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早产儿的出院体重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出生3个月时DQ值总分及各具体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治疗、住院时间,并且对早产儿的行为智能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早产儿;发育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其体重质量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内脏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属于高危儿[1]。

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产科分娩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产科分娩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婴59例,女婴41例,胎龄平均(35.2±1.6)周,体重平均(1.68±0.36)kg,1分钟Apgar评分为(8.7±1.5),5分钟Apgar评分为(9.4±1.6)分。

随机将100例早产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两组早产儿的性别、胎龄、体重以及Apgar评分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保暖、吸氧、抗感染等常规的早产儿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之外,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住院早期护理:使用遮光罩减少光线直接刺激;通过减小说话、走路音量和报警器音量降低噪音;集中实施操作和护理,减少疼痛刺激;鸟巢式体位,确保早产儿气道通顺、体位舒适;符合条件的早产儿实施母乳喂养,达不到母乳喂养条件的早产儿进行管饲或者肠道外营养;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抚触护理。

智护训练对早产儿智能发展影响的疗效观察

智护训练对早产儿智能发展影响的疗效观察

外一只手拿着红色海绵球,以此吸引婴儿的注意力 ,使其眼睛随着外
界事物不断地 转移 ;②听觉训 练 :初步锻炼/ J ' UL 听力 能力 ,用沙锤轻 轻摇动 ,距离婴儿耳朵的距离控 制在2 0 c m,锻炼t l  ̄ J L 的听觉能力 ;③ 视听结合训练 :同样是在距 离婴J h 2 o c m的位置 , 使 婴儿 逐渐移 动头部
6 4 .1 临床研究 ・
J a n u a  ̄2 0 1 5 , V o 1 . 1 3 , N o . 3
智护训练对早产儿智 能发展影 响的疗效观察
黎 琳 谭 晓 亮 黄 晓 明
( 贵港市 妇幼保健 院儿童保健科 ,广西 贵港 5 3 7 1 0 0 )
【 摘 要 】 目的 观 察智护 训 练对早 产 儿智 能 发育影 响 的疗效 。方 法 选 取我 院儿童 保健 门诊 健康体 检 的早 产 儿 2 4 0例 为研 究对 象 ,随机 分为
临床疗 效,现将结果报道 如下。
癫痫发作;③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 . 4排 除标准 :①缺 氧缺血性脑病 ,②新生儿颅 内出血 ,③窒息 l④ 核黄疸 ,⑤极 低出生体质量儿 ,⑥先天畸形 ,⑦遗 传代谢性疾病 ;⑧ 脑性瘫痪 ,⑨精神发育迟滞者 ,⑩病例资料不完整者 。
1 . 5方法 :对2 4 0 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 2 0 例仅在常规体检
主要包括 :①视觉训练 :创造相 对安静 的环境 ,先 抱起婴儿 ,再 用另
人乐意接受的前提下,将2 4 0 例早产儿进行随机分两组,两组早产儿
在 围生 期情 况 、性 别 、胎龄 、出生 体质 量方 面的 比较 ,差异不 显著
( P > 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1 . 2诊断标 准 :符合 《 诸 福棠实用儿 科学》第 7版 中早产儿 的诊断标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
壹壶喧堡医 院学报 21 年第 3 卷第 1 期 02 3 3
早 期 护 理 干 预 对 早 产 儿 智 能 发 育 的促 进 作 用
李 玉凤 刘世 新
【 要 】 目的 通 过 早 期 护 理 干 预 , 进 早 产 儿 发 育 , 善 早 产 儿 的预 后 。方 法 摘 促 改
将 1 5例 早 产 儿 0
LIY 一 n u g,e 1 ta .
( p rme to ser s h n h n M a ent & C i elh ae Ho pt1 De a t n fOb tti ,S e z e tr i c y hl H at c r s i d a
( f it d Ho p t l fS u h r e ia i e st ) h n h n Afi a e s i o t e n M d c l l ao Un v r i ,S e z e ,Gu n d n 1 0 8 h . y a g o g 5 8 2 ,t e P R.Ch n . ia )
e vionm e t o n r n alc ndii a d p tons n hysc d veo ial e l pm e s e e nt w r of o i fc nt fe e c a n sgniia dif r n e mon g t e e h s 2 gr ups The i a so a l nt r n i na r up r e v dt fe ry i e ve to lg o ec i e i l ody t uc n o hi g,vs la d he r iua n a — i g e r ie, ne b r ne o— b ha i r c e s nd nt li n e r i n n xe c s w on ur e vou a c s a i elge c tani g. M e t l e e o n a d v l pm e i ex nt 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智护训练对早产儿早期发育的临床观察作者:封如珍计家平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智护训练对于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2年无并发症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在生后28天后由儿童保健科医师给于抚触、听背景音乐、看红球等刺激,训练项目根据婴儿发育情况每3月更新一次,并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视、听、感知觉及运动方面的干预训练。

对照组只接受婴幼儿系统管理检查。

两组均正常接受定期生长发育、智能发育的检测评估。

用北京-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方法监测干预组与对照组在3、6、12个月的发育商(DQ)。

结果:干预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会交往5个能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早产儿;体格发育;发育商;智护训练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53-02
早产儿属围产高危儿,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存活者中约有10%~20%留有不同的伤残[1]。

如何促进早产儿早期发育,降低各种并发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展,已成为儿童保健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为探讨早期智护训练对早产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本人从接管西湖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以来做了大量的观察工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来源
将西湖区辖区内2012年出生的符合条件的早产儿60例。

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干预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0例。

抚触组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

早产儿胎龄平均 34+ 4周,体重平均2187 g,Apgar 评分 1 min 8 ~ 10 分,平均 9 分。

两组新生儿在出生时胎龄、Apgar 评分、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喂养情况、影响疾病因素以及其父母年龄及生理因素、家庭状况等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早产儿出生时无严重窒息史、无明显先天畸形,无产伤、无颅脑疾病及缺氧症,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高危因素及各种感染,检测生命体征正常且稳定,父母亲无患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及精神病。

出生时和出生后均不需要呼吸支持及吸氧。

母亲在孕期内均无内科并发症。

胎龄均在33~36周,体重分别在体重 1500 ~ 2499 g。

1.2 方法
早产儿干预组均参加本人组织的早期干预学习。

具体方法:1)早产儿训练:爱婴学校每月开课时,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实施,具体方案按照鲍秀兰教授所推荐的
全国方案进行[2]。

纠正月龄6个月前为每月训练1次、6个月后基本正常者改为每两月1次,异常者仍为每月1次,平时要求家长在家中实施。

从出生后计算满28天开始,在对早产儿进行全面早期教育(认知、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强化动作和运动训练,包括抚触、被动体操,每天2次,每次5~15 min。

并依据婴儿运动发育规律做俯卧抬头、拉坐、翻身、独坐、爬行、站立、行走的主动运动训练。

在检查中早期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发射异常及运动发育落后者及时转康复科进行早期综合康复训练。

2)家长培训:向家长推荐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出版发行的“婴幼儿科学早期教育方法”的光盘和鲍秀兰主编的《0~3岁佳人生开端》一书供家长学习借鉴,定期组织家长学校,指导早期干预训练内容,及时反馈家长意见,做好心理指导,并提供交流、咨询场所。

1.3 结果检测
干预组和对照组早产儿均在3、6、12月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儿童保健科医师应用Gesell 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DQ)测试,并监测身高、体重、头围情况。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高、头围、发育商(DQ)结果。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 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身高、体重、头围比较
由上表可知,干预组6月龄、12月龄平均智能评分DQ值(粗大动作能力、精细动作能力、适应性、语言、社交5个能区)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3 讨论
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管膜下存在着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易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导致早产儿的大脑发育不成熟且易受损伤。

而早期干预可大大促进受伤大脑的可塑性,达到良好的功能代偿。

正常大脑发育3岁以前最快;受伤的大脑年龄愈小,代偿能力越强。

因此,早期教育可以收到明显效果[3]。

早期智护训练[4]是一种有组织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活动和抚触、智能和运动训练,根据婴幼儿智力发育规律,促进可能发展为脑损伤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脑瘫视听障碍和行为问题
等)的高危新生儿的潜能发挥,预防或减轻其伤残发生,使其智力和运动发育赶上正常儿童。

智护训练开始的越早越好,因为婴幼儿的神经心理的发育水平受环境教育的影响最为明显。

研究表明,1岁以前婴儿的智能发育主要受早期经验(视、触、听、味、嗅等感官刺激)的影响[5],这与生理上的突触神经纤维网络形成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因素对婴幼儿智能的影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亦有研究表明,不同月龄的正常婴儿,共同进行3个月的早期教育后,其发育商的增加以月龄最小的增加最多[6]。

本研究说明对早产儿进行早期智护训练是有效的,能明显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预防智力低下。

同时指导家长积极参与的早期智护训练对预防或减轻早产儿脑瘫也很重要。

希望广大的儿童保健医师在工作中能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 孙淑英,鲍秀兰,虞人杰,等.早产儿智能发育随访[J].新生儿科杂志,2000, 15(1): 49.
[2]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5: 318~327.
[3] 鲍秀兰,孙淑英.挖掘儿童潜能始于零岁.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 23.
[4] 卢珊,吴曙粤.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早期[J].广西医学杂志,2008,30(8):1165-1166.
[5] 陈燕惠.影响婴幼儿智能发展的环境因素[J].中华儿科杂志,2003,32(1):374-375.
[6] 陈达华,张镜源,陈燕惠,等.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1):55-57.
作者简介:
封如珍(1973-)女,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大专,主管护师。

计家平,女,中医妇科执业医师,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