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进位
笔算乘法(进位)

笔算乘法(进位)1. 什么是笔算乘法?笔算乘法是指在不借助计算器或其他工具的情况下,通过手写计算的方式进行乘法运算。
它是学习数学运算中的基础内容,可以提升计算能力、锻炼思维逻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笔算乘法的基本步骤笔算乘法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步骤:1.确定乘法式的两个因数和乘积位数。
在乘法式中,我们将两个因数分别称为乘数和被乘数,乘积则是两者相乘的结果。
2.对乘数每一位与被乘数的每一位进行相乘。
从乘数的个位数开始,与被乘数的每一位进行相乘运算。
将乘积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乘积是两位数,则只写下个位数,另外的十位数要进位。
3.进行多个部分乘法的累加。
将每一位的乘积按照位置相加,从右往左依次进行,最终得到最终的乘积结果。
3. 笔算乘法(进位)示例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展示笔算乘法中的进位操作。
假设我们要计算 324 × 19。
首先,我们将 324 写在上方,19 写在下方:324× 19然后,从个位数开始,将乘数 19 与被乘数的每一位相乘,逐位写在下方,并进行进位操作:324× 19------1944+ 648------接下来,将每一位的乘积按照位置相加,并进行进位操作:个位数位置的乘积为 4,十位数位置的乘积为 48,百位数位置的乘积为 300。
324× 19------1944+ 648------6156最终,我们得到乘积 6156。
4. 笔算乘法的应用场景笔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最常见的是在购物时计算商品的总价。
例如,当我们需要买 3 个价格为 19 元的商品时,我们可以应用笔算乘法计算总价为 57 元。
此外,笔算乘法也常用于学习和教学中。
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规律,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5. 总结笔算乘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通过手写计算的方式进行乘法运算。
它可以提升计算能力、锻炼思维逻辑和培养数学素养。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基本步骤,特别是进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运用乘法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笔算乘法的基本步骤,进位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进位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和教学道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笔算乘法的学习,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好几倍?”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新知(1)讲解笔算乘法的基本步骤,展示PPT,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笔算一个例子。
(2)讲解进位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器验证进位的结果。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笔算乘法并正确进位。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笔算乘法和进位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总结笔算乘法和进位的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笔算乘法进位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笔算乘法进位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拓展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教学道具3. 练习题4. 计算器十、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用时40分钟,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笔算乘法进位的学习。
2. 主体活动:讲解笔算乘法的基本步骤,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笔算一个例子,并讲解进位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五节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内容:课本61页例2。
教学目标:会正确笔算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进位的笔算乘法。
[板书“笔算乘法(进位)”]二、出示目标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61页例2。
(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
思考:第一步先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第二步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些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最后算什么?如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措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65“做一做”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
(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议一议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
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笔算乘法进位

笔算乘法(一次进位)教材分析:笔算乘法(一次进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进位,所以这里安排了一道数目较小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例子,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且只有一次进位的乘法。
这时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竖式计算上。
应组织学生着重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先乘是哪一位?再乘哪一位?即乘的顺序。
使学生体会到应从个位乘起,否则遇到进位就很麻烦。
二是遇到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怎么办?在竖式中对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应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自己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以及竖式的正确书写结构和计算步骤,但由于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笔算的过程比较复杂,学生有时在计算中会顾此失彼,出现错误。
例如,在计算十位上的乘积时,把个位进上来的数记错或忘记,这时可让他们把这个数暂时先记在竖式十位的横线上。
在学生做过一些练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寻计算的规律:什么时候要进位?什么时候不进位?怎么知道该进几?怎么进位?启发学生得出: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乘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理解进位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分析表达能力,并能通过分析、推理,总结收获的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笔算进位乘法时,让学生体会计算过程的复杂性,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探索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算理。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教具学具:纸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1、创设问题情境教练员给9(红黄蓝三队)位运动员训练羽毛球,每人准备20只,训练一个月后,羽毛球个数如下:红队:黄队:蓝队一号:13只一号:14只一号:18只二号:13只二号:14只二号:18只三号:13只三号:14只三号:18只2、复习旧知:红队一共有多少羽毛球?师:红队一共有多少只羽毛球,你能列竖式进行计算吗?(1)先小组交流,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再进行全班的一个交流反馈。
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师:十位不是1乘3吗?4是怎么得来的?
学生总结:十位上1乘3得3,再加上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向十位进的1,就得到4了。
课件演示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师:现在你会说16×3的计算过程了吗?同桌互相说说。
师:在笔算乘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61“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指名学生边展示边说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2.完成教科书P61“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然后集体讲解,详细说一说每个数位的计算方法。
3.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三”P64第7题。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你们愿意试试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讲解。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竖式和之前学习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师: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不进位?怎样进位?
师:还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要忘记在横线上写上进位的数字,以免漏加。
)
作业设计1.列竖式计算。
19×5= 293×3= 2.
笔算乘法(2)
板书
设计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教学
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进位的笔算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进位的笔算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用第二
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 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计算时,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进位的笔算乘 法
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 另一个乘数。
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 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 数的十位对齐。
观察对比
今天学习的
37 × 458 336 14 4 1776
以前学习的
57 ×1 1
57 57 627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 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有 什么不同呢?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 现了进位,计算时要加上进位 的数。
知识提炼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用第二
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 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计算时,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进位的笔算乘 法
4.3 进位的笔算乘法
1.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 能 正确地进行计算。(重点) 2. 理解在计算过程中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难点)
列竖式计算。
13×13= 169 13
×1 3 39
13 169
11×14= 154 11
×14 44
11 154
知识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进位的笔算乘 法
笔算乘法(进位)课件

VS
详细描述
学生可以通过重新读题、重新计算或请同 学或老师帮助检查等方式,确保自己的答 案准确无误。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 强调检查的重要性,并教授一些有效的检 查方法。
06
笔算乘法(进位)的应用与 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要点一
购物计算
在超市或商店购物时,需要计算商品总价,这时可以使用 笔算乘法(进位)来快速得出结果。
得到相应的积。
进位处理
当某一位的积超过或等 于10时,需要将进位数 写在竖式中相应位置的
上方。
完成计算
按照从低位到高位的顺 序,依次计算每一位的 积,并将进位数相加得
到最终结果。
03
笔算乘法(进位)的实例解 析
实例一:两位数乘一位数
总结词:简单进位
详细描述: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时,进位相对简单。例如,23乘以4,先计算3乘以4得到12,再计算20乘以4得到80,最后 将12加到80上得到92。
02
1x1=?
04
3x3=?
4x4=?
05
06
5x5=?
进阶练习题
总结词:这些题目难度稍有提
升,适合已经掌握基础的学生
练习。
01
6x6=?
8x8=?
04
9x9=?
02
7x7=?
05
10x10=?
03 06
挑战练习题
总结词:这些题目难度较 高,适合已经熟练掌握的
学生挑战自己。
12x12=?
14x14=?
实例二:两位数乘两位数
总结词:复杂进位
详细描述: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时,进位较复杂。例如,45乘以23,先计算5乘以3得到15,需要进 位1;再计算40乘以20得到800,加上进位的1得到801;最后将15加到801上得到816。
笔算乘法(进位)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6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会用乘法竖式计算,初步明确乘的顺序及满十进位的道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3、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能准确地计算。
难点:理解并掌握进位乘法中,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位,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展示课前搜集家乡土特产图片)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位置和气候环境非常适合苹果中糖分的积累,所以苹果又大又甜,今天小精灵将带我们到果园里去体验一下丰收的快乐。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苹果,准备奖励给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小精灵带我们来到果园里,看到农民伯伯摘了2筐苹果,小精灵告诉我们每筐苹果重14千克,你能算出2筐苹果重多少千克吗?师:现在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学生做题,2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全班交流,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是这节课的直接知识基础,本环节意在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学习方法在旧知的基础上迁移到新知,从而为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做好铺垫。
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注重趣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或观察课本主题图)新年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大家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从图中仔细观察图上小精灵给我们带来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你看图口头表达图中所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的两个方面,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去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并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棋棋诀第一句就提到“棋之盘, 方十九,三百六十一叉点”。
21 × 24
84 42
504
19 × 1 89
171 19
361
请你填一填:
21 ×1 4
84 21 294
32 ×3 4
128 96 108 8
93 ×21
93 1 86
1 95 3
「做一做」
23×34 54×13 17×28 39×27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2、例2
10×6
20×4
300×2
8×10
100×7
300×5
60×3 500×6
21×24 12×23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 一个因数,积的末位要与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 一个因数,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
19×9=171 19×10=190 171+190=36
1
19≈20 19×19≈400
19×20=380 380-19=361
19
×1 9
8
1 71 190 361
19×9的积
19×10的积 171+190的和
棋盘上一共有多 少个交叉点?
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而成。
19×19= 361(个)
34×41
22×
86×13
3、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
棋盘上一共有多 少个交叉点?
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而成。
19×19=
战国初期,有个叫弈实孩子特别聪明, 六岁,已经会计算棋盘的总交叉点数, 同学们,弈实六岁时就已经会计算棋盘
的总交叉点数,那大家会计算吗?
19×19=
想一想: 你是怎么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