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览表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景点介绍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景点介绍】一、引言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景点,也是广州市民对抗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象征。
这个景点是对我国近代史中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的见证,也是对英雄烈士的纪念和缅怀。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估,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二、景点概况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黄花岗公园内,占地约1200平方米,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
这里是纪念清末革命烈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地方,也是我国近代史上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见证。
三、历史事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件发生在清朝末年,当时一些积极分子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积极参与并组织起义活动。
这些烈士们有的是知识分子,有的是民众,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抗争,最终不幸牺牲在革命的道路上。
他们的牺牲鲜血,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四、景点特色1. 纪念碑和雕塑:陵园内有高大的纪念碑和烈士雕塑,这些雕塑庄严肃穆,悲壮感人,让人不禁感叹烈士们的英勇和牺牲。
2. 纪念馆:景点内还设有纪念馆,陈列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让游客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
3. 烈士墓:烈士陵园中有七十二座烈士墓,每座墓都饰有鲜花和国旗,凸显着保家卫国的精神和牺牲的英雄气概。
5. 景区环境:景区内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游人徜徉在此,仿佛进入了充满革命烈士壮丽事迹的历史长廊。
六、个人观点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作为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景点,是对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对英雄烈士的永恒纪念。
我认为这个景点的存在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激励和鼓舞当代人的,尤其是对我国青年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七、结语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是一处充满正能量和历史底蕴的景点,它见证了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英勇牺牲的先烈们的永恒纪念。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景点介绍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景点介绍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景点介绍一、背景介绍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纪念地,位于广州市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
景区规模宏大,包括七十二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烈士纪念馆、五四运动纪念碑等多个景点。
二、景点介绍1. 七十二烈士陵园七十二烈士陵园是景区的核心,这里安息着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七十二位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
陵园建筑庄严肃穆,烈士墓碑上刻满了他们的英名,展现了他们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游客可以在这里瞻仰烈士事迹,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
2. 广州起义烈士纪念馆广州起义烈士纪念馆位于景区内,是为了纪念1927年12月11日广州工人阶级领导的英勇的武装起义烈士而建立的。
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广州工人阶级英勇抗日和反对反动派统治的斗争历程,使游客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革命历史。
3. 五四运动纪念碑五四运动纪念碑位于景区中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以及革命先烈而设立。
纪念碑高耸入云,雄伟壮观,巍然屹立于这片热血沸腾的土地上。
纪念碑内刻有革命先烈的尊称和事迹,让人肃然起敬,感受到先烈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
三、个人观点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景区是一个集纪念、教育、游览于一体的地方。
景区内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能让人在参观游览中进一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感受到先烈的无私奉献和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艰辛努力。
我认为这个景区不仅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更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往参观,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共同铭记历史。
四、总结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景区不仅是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通过前往参观,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艰苦奋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希望这片红色圣地能够永远保留下去,让后人永远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
广州烈士陵园的介绍

广州烈士陵园的介绍
广州烈士陵园是一座纪念革命先烈的公墓,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街道龙洞村,占地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
这里是广州市最大的烈士陵园,也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广州烈士陵园建于1950年,是为了纪念在中国革命中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烈士而建立的。
陵园内有数千名烈士的墓碑,其中包括了广州市的革命先烈、抗日英烈、解放军烈士等。
这些烈士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广州烈士陵园的建筑风格独特,整个陵园分为三个部分:纪念广场、烈士墓区和烈士纪念馆。
纪念广场是陵园的主入口,广场中央是一座高大的烈士纪念碑,碑上刻有“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繁荣”等字样。
烈士墓区是陵园的核心区域,这里是广大烈士的安息之地,每个墓碑上都刻有烈士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等信息。
烈士纪念馆则是陵园的文化展示区,展示了广州市革命历史和烈士事迹,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广州市的革命历史和烈士精神。
广州烈士陵园是广州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和游客前来参观。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更加深入地了解广州市的革命历史和烈士精神。
同时,广州烈士陵园也是广州市的文化遗产,是广州市的重要历史文化景点之一。
广州烈士陵园是一座纪念革命先烈的公墓,是广州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也是广州市的重要历史文化景点之一。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更加深入地了解广州市的革命历史和烈士精神。
三元里抗英纪念馆文物介绍

三元里抗英纪念馆文物介绍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位于广州市广园中路34号,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是全国一百家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馆内陈列的文物史料丰富,包括三元里人民抗英用过的兵器、当年升平社学门前的一对古石狮等。
此外,还有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和资料,如三星旗、缴获的英军军服、大刀长矛、伍紫垣印章等,这些文物都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让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情况和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3月4日,三元里平英团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6年12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该馆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00(逢周一、日闭馆)。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善正红色宣讲,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善正红色宣讲,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作者:罗笑来源:《中国德育》2020年第11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全面战略部署。
广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遗产。
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深入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将红色文化遗产作为极其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育人功能,取得显著成效。
东山培正小学作为广州市窗口示范单位,一百三十多年的筚路蓝缕,始终坚守“培后进兮其素志,正轨道兮塞树风声”的办学宗旨,在“至善至正”的校训引领下,与国家共命运。
学校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历史任务,有针对性地以德塑魂。
迈入新时代,为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结合广州本土红色文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回归“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学校善正红色宣讲系列活动,不仅把广州红色史迹故事引进了课堂,还不断挖掘了新时期广州涌现出的爱国主义先进人物和事迹,丰富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用思想火炬照亮了学校的育人之路。
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择善而为、正道直行,此亦为学校组建善正红色宣讲团之初心。
一、组建善正红色宣讲团队红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广州市共有11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有22处红色军事文化遗址,是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和生动课堂。
广州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建立长远的教育机制,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基地实践活动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拓宽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景点介绍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景点介绍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是一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的纪念馆,是
为了纪念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而建立的。
这座纪念馆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纪念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也是广州市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的建筑风格独特,整座建筑以“三”字形为主体,寓意着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抗争。
馆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
和图片,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历史背景、过
程和意义。
馆内还有一些互动展览,让游客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当
时的历史场景。
在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
争的历史照片和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了当时使用的武器、抗英斗争中
的战斗场景、三元里人民的生活用品等等。
这些文物和照片都是珍贵
的历史遗产,它们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历史
背景和意义。
此外,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还有一些互动展览,让游客可以更加生
动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场景。
比如,馆内有一个仿制的抗英战斗场景,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当时的战斗场面。
此外,馆内还有一些模拟器,可
以让游客模拟当时的战斗情景,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总的来说,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是一座非常值得游客前来参观的景点。
它不仅是一座纪念馆,更是一座历史博物馆,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氛围,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花都区红色基地开馆时间表

花都区红色基地名单如下:1.广州市花都区洪秀全纪念馆开放时间: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免费)开放时间:9:00~17:00闭馆前30分钟谢绝入场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洪秀全故居(收费)开放时间:9:00~17:00闭馆前30分钟谢绝入场(节假日照常开放)游览收费标准:洪秀全故居票价:13元/人。
现役军人、残疾人、中小学生凭证免票;65岁以上老人凭优待证免票;60~64岁老人凭优待证半票。
2.花都区革命烈士陵园开放时间:全年周六、周日全天不开放;全年周一至周五 08:30~12:00、14:30~17:30。
3.广州市花都区气象天文科普馆开放时间:周六、周日上午9:30、10:00、10:30、11:00 、11:30 下午14:30、15:00、15:30、16:00;周二至周五上午10:30,下午15:30以上每个时间点,每批人数25人。
4.广州民俗博物馆开放时间:9:00—17:00闭馆前30分钟谢绝入场(节假日照常开放)游览收费标准:票价:13元/人。
现役军人、残疾人、中小学生凭证、持有广州市无偿献血优待证免票;65岁以上老人凭优待证免票;60—64岁老人凭优待证半票。
5.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六09:00~17:00(最晚入园16:30) 周日不开放;如遇特殊节假日景区营业时间变动,以当时通知为准。
6.广州市花都区国家档案馆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30~11:30,下午:2:30~5:307.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日闭馆,节假日除外;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8.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遗址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日闭馆,节假日除外;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城市生活指南魅力广州】广州旅游

广州旅游洪秀全故居位于广东省花县大布乡官禄布村。
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是一排六间泥砖、瓦顶木结构平房,石砌墙基,总面阔16.5米,进深5.5米。
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单间小屋,泥墙,无间隔。
洪秀全在故居居住生活了三十余年,青少年时期在此度过。
故居的附近还有洪秀全读书和教书的私塾、洪氏宗祠等。
故居原建筑曾被清政府焚毁,新中国成立后重建。
现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辅助陈列室。
位于花都市新华镇大怖乡官禄村,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
原故居于金田起义后被清军焚毁。
1961年广州市文物考古队发掘出房屋墙基,参照客家民居形制重建。
建筑为泥砖瓦木结构,一厅五房,六间相连,客家人称为“五龙过脊”;坐北向南,东西宽16.5米、南北深5.5米,每间房子约13平方米。
西端第一间为洪秀全夫妇住房,室内陈设简陋,仅有仿客家样式的床、桌子和凳子。
第二间房子正面挂洪秀全太祖洪英纶夫妇画像,画像有洪秀全的亲笔题诗。
纪念馆建于1991年6月,占地1.3万平方米,展馆面积1715平方米,1991年11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除序厅外,共分四个展厅,主要展出反映洪秀全在花县生活、学习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活动的文献资料。
展览馆序厅在正中,安放用白玉雕成的洪秀全坐像,背后是太平天国革命斗争故事木雕。
第一展厅反映洪秀全所处的时代背景及整个成长过程,包括反清思想形成、创立拜上帝会、著述文献、确立理论等内容,同时根据洪秀全故乡民房建筑特点,采用仿青砖灰瓦墙为底板,突出其家乡特色。
第二展厅反映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广西金田村起义过程,采用金田起义旗帜形状为底板,黄底红边,配以灯光衬托,重现了金田村起义当年那种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气势。
第三展厅是坚持战斗。
保卫天京,采用了天朝宫殿的样式,展览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第四展厅内容是悲壮奋斗,采用城墙破裂的形象,色调呈乌紫红色,以衬托出天京被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将士英勇作战的主题,这种战斗场景,真可以感天地、泣鬼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次全国劳动 大会旧址
市总工会
市级
海珠区滨江路
陈雪玲
主任
传真:、
梁国娥
职员
(红色讲习所预约电话)
詹天佑故居纪念馆
荔湾区委 宣传部
市级
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
顾渊明
副主任
传真:
张立志
主任科员
胡燕婷
科长
、
广州气象卫星 地面站
广东省气
象局
市级
天河区北社路号
黄江
副站长
传真:
柯凌
副主任
吴砚威
办公室主任
、
分管领导
传真:
秦晓燕
副馆长
、
陈婷
干事
海车黄埔车事 博览中心
市级
黄埔区长洲岛海虹路
号
冯卫华
总经理
(售票处)(办公室)
传真:
王统备
干事
南华西街
海珠区委 宣传部
省级
海珠区同福西路兆龙里号
梁俏
、
传真: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 有限公司
集团
市级
荔湾区白鹤洞
金建兴
部长
、
传真:Biblioteka 唐丽娟助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市林业和 园林局
综合办主任
、
二兀里抗英斗争 纪念公园
白云区委 宣传部
市级
广州市三元里大道号
王艳
公园副主任
传真:
杨少燕
联络员
花都革命烈士陵园
花都区民 政局
市级
花都区新华镇体育馆
号
朱
科长
传真:
廖彩有
干事
番禺博物馆
番禺区委 宣传部
文广新局
市级
番禺区沙头街银平路
号
梁镇强
副馆长
传真:
陈东
宣教部主任
、
萧华
馆长助理
、
从化博物馆
文广新局
市文广
新局
省级
越秀区解放北路号
王维一
主任
、
传真:
吴凌云
馆长
、
叶丹洋
宣教部副主任
洪秀全故居
花都区委 宣传部、
花都区文 广新局
市级
花都区新华镇大布村 官禄土布
贺安
馆长
、
传真:
洪秀全纪念馆
省级
花都区新华镇新华路
号
高红
副馆长
、
骆凤仪
宣教部主任
、
王惠玲
宣教部副主任
、
邓世昌纪念馆
海珠区委
省级
海珠区宝岗路龙涎里号
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览表
序 号
基地名称
主管 部门
级别
详细地址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电子邮件及传真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市林业和 园林局
国家 级
越秀区中山二路号
唐庆坤
副主任
、
传真:
黄燕玲
办公室主任
、
袁湛凤
职员
、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 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纪念馆
市文广
新局
国家 级
越秀区中山四路号
颜晖
馆长
(柯楚彬) 传真:、
广东革命 历史博物
市级
越秀区起义路号之
请联系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人员
馆
黄蕙玲
馆长
高云霞
助理馆长
黄埔区委
徐芷帆
干事
南海神庙
宣传部、 黄埔区文
市级
黄埔区庙头村浴日街
号
易倩红
助管
、
传真:
广新局
卢丽分
助管
、
黄惠玲
旅游发展中心
(主管单位) 传真:
越秀公园
市林业和
市级
越秀区解放北路号
张燕鹏
副书记
传真:
园林局
冯顺庆
白云区广园中路号
罗兴连
副馆长—
、
陈文秀
主任
、
黄埔车校旧址 纪念馆
市文广
新局
国家 级
黄埔区长洲岛军校路号
樊雄
馆长(主任)
、
(值班电话)
真:
黎淑莹
副馆长:
罗群佳
专业技术人贝
广州市十九路军 淞沪抗日阵亡
将士陵园
市民政局
省级
越秀区水荫路号
关召
书记
传真:
罗淑欣
馆长
、
郑孝记
管理处主任
、
梁慕瑜
纪念馆副科长
、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市级
从化区街口镇河滨北路
号
巢丽群
副馆长
传真:
黄颖
联络员
、
广州市北回归线 科学公园
从化市委
宣传部
市级
从化区太平镇广从北路
陈伟康
党委委员
传真:
李家欢
干事
三•二九起义指挥 部旧址纪念馆
.、亠、…、■帀文广
新局
省级
越秀区越华路小东营
号
罗兴连
副馆长
、
传真:
陈文秀
干事
、
越秀区博物馆
(五仙观)
越秀区委
文广新局
市级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广药集团
市级
广州大学城中医药
大学内
薛暖珠
办公室主任
、
传真:
蓝韶清
馆长
张书河
副馆长
、
洪媛媛
联络员
张秋镇
联络员
余荫山房
番禺区委
陈宇云
办公室主任
、
陈何毅
宣教部副主任
李主任
陈列部
冯惠
宣教部主任
、
广东省博物馆
省文化厅
省级
越秀区文明路号
王芳
馆长助理
、
白芳
陈列展示中心 主任
、
传真:
宋敏
推广部副主任
、
广州博物馆
市文广
新局
省级
越秀区越秀公园内镇海楼
李民涌
馆长
传真:
罗兴连
副馆长
、
邓玉梅
宣教部副主任
、
二兀里抗英斗争 纪念馆
市文广
新局
国家 级
请联系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人员
六二三路沙基惨案 纪念碑及沙面岛
荔湾区委 宣传部
市级
荔湾区沿江西路和沙面岛
蔡顺水
党工委副书记
传真:
张锐鸿
宣传干部
5
星海园
市林业和 园林局
市级
白云区麓湖路号(麓湖公 园转星海园) 打电话
周兴海
党总支书记
传真:
吴全金
政工部部长
、
广州市银河 烈士陵园
民政局
省级
天河区燕岭路号
郑俊荣
科员
、
荔湾博物馆
荔湾区文 广新局
市级
荔湾区龙津西路逢源
北街号
王艳玲
副馆长
、
传真:
方琼英
爱教负责人
廖仲恺何香凝 纪念馆
海珠区委 宣传部
省级
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
号
林珏
办公室主任
、
传真:
蔡瑞燕
分管领导
、
华南植物园
中科院广 州分院
市级
天河区天源路龙洞
号
廖景平
分管领导
传真:
黄瑞兰
科普旅游部副 部长
蚁伟民
书记
宋政平
越秀区惠福西路五仙观
吴丽华
馆长
传真:
陈秋霞
宣教部副部长
梁力新
分管领导
黄允静
联络员
中共三大会址 纪念馆
文广新局
国家 级
越秀区恤孤院路号
黄广宇
书记
、
传真:
段澜
管理部副主任
、
北京路千年古道
越秀区委
宣传部
市级
越秀区北京路
欧阳旭
科长
、
传真:
中山大学生物 博物馆
中山大学
市级
海珠区新港西路号
王英勇
分管领导
传真:
张兵兰
刘永辉
主任
尽量发传真:
谢莹
副馆长
、
李素淳
教育推广部副 主任
李小华
干
F事
广州解放纪念塑像 及海珠广场
越秀区园 林绿化局
市级
越秀区海珠区北面
陈艺海
主任
传真:
司徒淑韵
资料员
广州鲁迅纪念馆
广东省
文化厅
市级
越秀区文明路号
吴
馆长
、
传真:
江泽炼
科员
、
蔡韶葵
科长
中华全国总工会 旧址纪念馆
广东革命 历史博物
市级
越秀区越秀南路号
市级
白云区广园中路号
曾跃宏
纪委书记
传真:
李通录
主任科员
、
张曦
政治处副处长
、
王晓莉
调研员
汪张跃
副调研员
市文广
新局
邹杰杰
院长助理
、
广州艺术博物院
市级
白云区麓湖路号
曾主任
主任
、
传真:
冯清源
副院长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
市文广
省级
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
陈莹
陈列研究部 副主任
、
传真:
念馆
新局
号
朱晓秋
副馆长
、
李兴国
广州起义纪念馆
柯楚彬
宣传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