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存放于药品阴凉库中的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9-3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19-3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中药材、中药饮片管理制度-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管理1.目的制定本制度,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管理,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库质量。

2.范围适用于药品储存与养护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

3.职责养护员、保管员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4.内容4.1中药材、中药饮片要求储存于中药专库内,库房按阴凉库设置,温度控制在20℃以下,湿度35-75% 之间;4.2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按品种堆码,不同规格、不同生产批号应分开码放,间距应符合《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规定;4.3贵细中药材、中药饮片应存放在柜内,上锁保管;4.4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由中药养护员负责;4.5中药养护员负责指导保管员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合理储存。

每月一次对中药库房的储存条件情况、药品码放情况等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中药保管员纠正,同时填写仓库陈列环境和存放条件的检查记录。

4.6中药养护员每天中药库房温、湿度自动监测进行查看,对超过规定温、湿度要求的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4.7养护方法中药材的养护主要检查药品外观质量,发现有轻微霉变、生虫等现象,可采取晾晒、拣选等方式养护, 对较严重的霉变及生虫、变味泛油等应通知供货单位退货或进行不合格报损处理;中药饮片的养护主要检查有无包装破损,污染等现象,以及眼肉能看到的内部霉变、生虫等,发现有以上情况应填写《不合格药品报告、确认单》报告质管部,进行处理。

中药材、中药饮片需要干燥、熏蒸、降氧等养护的由本公司委托具有合法资格及《中药饮片GMP证书》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进行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并签定委托养护协议;4.8养护记录:计算机系统根据药品储存期限、效期、货位自动生成养护计划,养护员根据养护计划, 对在库药品进行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建立养护记录4.9养护员在发现有问题的药品时应当按其计算机操作权限在系统中停售锁定,并填写《不合格药品报告、确认单》通知质管部处理。

4.10养护员负责对经确认有质量问题的药品采取以下措施:4.10.1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区,不得销售;4.10.2质管部怀疑是假药的,应报告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10.3经确认不合格的药品按照《不合格药品处理程序》进行报损销毁,手续及记录齐全;4.10.4对不合格药品查明不合格原因,制订预防措施,防止质量事故5、相关记录中药材、中药饮片温湿度记录中药材、中药饮片药品库存情况巡查记录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检查计划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检查记录中药材、中药饮片药品不合格报告、确认单。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篇一:中药材仓储管理浅谈中药材的贮藏保管引言中草药大都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油、维生素、鞣质等成份,在贮藏与保管中,因受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常会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气味散失、风化、融化粘连等现象,导致药材变质,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更严重的是使中药疗效降低,甚至彻底丧失药用价值。

为了保证药材质量和疗效,在贮藏与保管好中草药对减少药材损耗和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正文普通造成药物变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药材在温度方面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药材质量发生变化。

当温度在 35 度以上时,中药材的某些成份氧化、水解等化学反应加速;含脂肪的药物就会因受热而使油质分离,从而少油;含挥发油多的药物也会因受热而使芳香气味散失;动植物胶类和部份树脂类药物,受热后又易于发软、粘连成块或者融化。

温度在 20~35 度时,由于有利于虫害、霉菌等孽生繁殖,而使某些药物生虫、发霉以至变质。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少的程度,也就是空气潮湿的程度。

药物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与空气的湿度有密切关系。

普通药物的正常含水量约 10~20%。

如湿度过高,药物大量地吸收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受潮),潮解,就容易发生霉烂变质现象。

湿度过低,容易使某些药物干裂、失润、风化等。

空气:空气含有多种成份,其中以氧气最容易与药物的某些成份发生化学变化,可导致变色、异味、分解,而影响其质量。

通常所见到的丹皮、黄精等的颜色变深,就是因为它们所含的鞣质、油质及糖分等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光线:光线能直接引起或者促进中药材发生变色、分解、氧化等化学反应而致中药材变质。

其中日光对某些药材的色素和叶绿素有破坏作用,能使药材变色。

时间:药材贮藏时间过久,亦会变质失效。

中药仓库的建造要求中药仓库的修筑除应符合普通仓库的建造要求外,尚应特殊注意下列几点要求。

1 仓库的地面、墙壁应隔热、隔湿以保持室内的干燥,并减少库内湿度的变化。

中药材及饮片包装贮藏运输技术规范指导原则

中药材及饮片包装贮藏运输技术规范指导原则

中药材及饮片包装贮藏运输技术规范指导原则一\前言中药材及饮片包装贮藏运输过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包材的选择、包装的方式以及贮藏运输过程的保管与养护,均直接影响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稳定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保证中药材及饮片包装贮藏运输过程的规范性、合理性,是保证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稳定的重要途径。

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药材质量生产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3年)》(国办发(2015)27号)、《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川中医药强省办发〔2019〕6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饮片包装管理办法(试行)》(国中医药生[1998)11号)、《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SB/T11182-2017).《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11094-201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等制定本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包装贮藏运输技术研究,包括制定新的中药材及饮片包装贮藏运输规范,以及已有中药材及饮片包装贮藏运输规范的修订。

本指导原则供中药材及饮片生产者和销售者、科研院校等参照执行,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展,本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将不断完善。

二、基本要求1.中药材及饮片包装贮藏运输技术规范的制定必须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5年版)、《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饮片包装管理办法(试行)》等国家、地方标准,通过科学的研究评价,并在实践中应用证实是切实可行的。

2.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材及饮片包装贮藏运输规范的研究所用术语、符号、计量单位、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等,均执行有关规定。

中药材贮存保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中药材贮存保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中药材贮存保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摘要】中药材的质量可直接影响其药效,然而当前中药材贮存保管中常遇到药材变色、变质、气味消散、虫害等问题,影响中药材储存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温湿度、空气、光照)和生物因素(虫鼠、微生物等),因此临床应根据不同药材特性选择合理的存储方法,不断加强中药材库房建设以及储存条件管理,尽量减少中药材贮存质量问题发生,保障中药使用安全。

【关键词】中药材;贮存问题;解决对策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疾病防治或保健康复的药物,其是中医文化的传承。

近年随着中医药的不断渗透及发展,医患对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也随着升高。

每一种中药饮片都有其独特的性味、色泽等特征,若饮片性味、颜色发生变化其治疗作用效能可能会降低,甚至是失效。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加强中药饮片贮存保管,保证其质量。

然而,受地域、气候、医疗资源有限等多因素影响中药材贮存中仍存有较多问题,影响临床用药安全。

为此,本文主要阐述中药材贮存保管中存有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其解决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1中药材贮存保管中存有的问题1.1中药材质地改变:部分固态中药材(如乳香、蜂蜡等)由于贮存环境温度较高,会逐渐软件,甚至变为融流状,致使药材发生粘结。

明矾、芒硝等含盐结晶中药材,对贮存环境温湿度要求较高,若将其放置在潮湿环境中极易因吸收水分而由固态变成液态[1]。

1.2中药材颜色改变:中药材的化学成分种类、含量与其外观色泽紧密联系,但是如果药材贮存不当,可能会使其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影响药效。

例如:金银花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证实其含有的绿原酸与色泽密切相关,金银花外观颜色越浅,含有的绿原酸量就越多,由此可知若金银花在贮存过程中出现颜色改变,提示该药材内在成分发生变化[2]。

1.3中药材气味改变:中药材有独特的气味,这气味中含有药材的挥发性成分,如果贮存不当气味可能会消散(药味变浅),有效成分被挥发减少。

例如:薄荷会随着贮存时间延长,含有的挥发油量降低,影响药效。

中药低温储存养护的温度

中药低温储存养护的温度

中药低温储存养护的温度
中药材的储存和养护对保证药品质量至关重要。

温度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储存和养护过程中的温度。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中药低温储存养护的温度,包括冷藏库温度、冷冻库温度、冷柜温度、阴凉库温度和室温控制等方面。

1. 冷藏库温度
冷藏库是中药材储存和养护最常用的低温环境之一。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中药材冷藏库的温度应控制在0℃~8℃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中药材的微生物繁殖和酶促反应速度都会受到抑制,从而保证中药材的品质。

2. 冷冻库温度
冷冻库是用于储存需要深度冷冻的中药材的低温环境。

根据规定,中药材冷冻库的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

在这个温度下,中药材中的微生物和酶活性都会被完全抑制,从而保证中药材的品质。

3. 冷柜温度
冷柜是医院、药店等单位用于储存和陈列药品的设备。

对于中药材而言,冷柜的温度应控制在2℃~8℃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中药材的品质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

4. 阴凉库温度
阴凉库是用于储存对温度要求不太严格的中药材的低温环境。

根据规定,阴凉库的温度应控制在0℃~25℃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中药材的品质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

5. 室温控制
对于一些对温度要求不太严格的中药材,可以在室温下储存和养护。

但是,必须注意保持室内干燥、通风、防虫和防鼠等措施,以确保中药材的品质不受影响。

总之,中药材的储存和养护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不同的药品和不同的储存环境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控制。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引言概述:中药饮片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储存环境的要求1.1 温度控制:中药饮片的储存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避免高温导致药材的挥发和变质。

1.2 湿度控制:中药饮片的储存湿度应保持在相对湿度不超过60%的范围内,避免湿度过高引起霉菌滋生。

1.3 光照控制:中药饮片应储存在无光照或弱光照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药材的氧化和质量下降。

二、包装材料的选择2.1 包装材料的防潮性: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避免湿气对药材的影响。

2.2 包装材料的透气性: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以保证药材的呼吸和新陈代谢。

2.3 包装材料的耐光性: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能,以防止阳光直射导致药材质量下降。

三、储存设备的选择3.1 储存架的设计:中药饮片的储存架应设计合理,方便管理和取用,并且能够避免药材受潮和受阳光直射。

3.2 储存容器的选择:中药饮片的储存容器应选用无毒、无味、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3.3 储存设备的维护:中药饮片的储存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霉菌的滋生。

四、储存管理的要求4.1 药材的分类储存:中药饮片应根据不同的药材属性和功效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药材相互交叉污染。

4.2 药材的定期检查: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药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药材的质量下降。

4.3 药材的记录管理: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人员应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记录药材的进货、出货和库存情况,以便追溯和管理。

五、储存安全的措施5.1 防火措施:中药饮片的储存场所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

5.2 防盗措施:中药饮片的储存场所应安装监控设备,并设置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保证药材的安全性。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引言概述:中药饮片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份,其质量的保证和储存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储存环境、储存容器、储存条件和储存期限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规范。

一、储存环境:1.1 温度控制:中药饮片的储存环境应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1.2 湿度控制: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饮片受潮发霉,过低的湿度则容易使药材失去水分。

1.3 光照控制:中药饮片应避免阳光直射,储存环境应保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避免光照对药材的化学成份产生影响。

二、储存容器:2.1 包装材料: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应选用符合药品包装标准的专用材料,如铝塑复合袋、聚乙烯袋等,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2.2 密封性能:储存容器的密封性能应良好,以防止空气、湿气和异味的进入,避免药材受到污染和氧化。

2.3 标签标识:储存容器上应标明药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三、储存条件:3.1 避光储存:中药饮片应储存在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光照对药材的化学成份产生不可逆的变化。

3.2 防潮防湿: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避免饮片受潮发霉,可以使用干燥剂或者湿度调节器来控制湿度。

3.3 防虫防鼠: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防止虫鼠侵入,可以采取安装防虫网、使用杀虫剂等措施。

四、储存期限:4.1 生产日期记录:中药饮片的生产日期应记录并标注在包装上,以便追溯和管理。

4.2 有效期控制:中药饮片的有效期应根据药材特性和质量要求确定,储存期限普通不超过24个月。

4.3 定期检查:储存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中药饮片的储存情况,包括包装完好性、湿度控制、温度控制等,确保药材质量和安全。

结论: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规范对保证药材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储存环境、储存容器、储存条件和储存期限是中药饮片储存管理的关键要素,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延长中药饮片的保质期,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药品保管储藏管理制度

药品保管储藏管理制度

药品保管储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用药需求,保护医疗机构的利益,提高药品管理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的药房、药库等药品储存场所的管理。

三、管理要求1. 药品库房的选址要远离厨房、垃圾间等易产生异味的场所,避免油烟、臭气等影响药品质量的物质。

2. 药品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保持空气干燥,温度适宜,避免日晒雨淋,防潮防潮、通风通风、避免灰尘等杂质对药品的影响。

3. 药品库房内应保持清洁整洁,不得堆放废旧物品,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有照明设备直接照射药品。

4. 药品库房的墙壁、地面等应采用易清洗、防潮、防火、防潮的材料,确保环境卫生和药品安全。

5. 药品库房应配备温湿度监测设备,及时监测环境温湿度,保证储存环境符合药品储存要求。

6. 药品的分类储存应按照药品种类、性质、有效期限等要求进行分类,防止混淆、受潮、受热等情况发生。

7. 药品库房内应设置监控设备,防止盗窃、漏水、起火等情况发生。

药品库房应设立门禁系统,避免未经授权人员进入。

8. 药品库房内应设置消防器材,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迅速扑灭,减少药品损失和人员伤亡。

四、使用管理1. 药品采购入库应按照采购合同和相关规定,进行验收、登记、分装、存放等工作,确保药品信息真实、准确。

2. 药品库房内应定期进行清点盘点,及时处理过期、变质、损坏的药品,防止使用过期、变质、损坏的药品给患者带来危害。

3. 药品库房内的药品发放应按照患者医嘱和配药标准,出库时应填写出库单,确保药品使用合理、安全。

4. 药品库房内的药品置换、更换、退库等操作应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不得随意调动、更改、销毁药品。

五、安全管理1. 药品库房内应配备专职保管人员,定期接受药学知识、药品管理培训,掌握药品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药品库房内应制定紧急预案,应急演练,熟悉逃生路线和安全设备使用方法,确保发生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存放于药品阴凉库中的注意事项
1、新鲜的药材一般表皮比较光滑,颜色呈自然的皮肤颜色。

如果需长时间保存,应该把药材风干、晒干放入中药箱内存放,短时间保存则只需用纸包好PVC袋装好。

如果出售的是新鲜的药材,则要避免接触空气,以用塑料袋包好放入药品阴凉库中。

2、由于药材含有多量的粘液和淀粉,如果受潮则易变软发粘,发霉,皮色变黄,并最易生虫, 故在贮藏过程中放在药品阴凉库中防止湿气的侵入。

3、常温通风保存法:如果家里通风设施比较好的话,可以放在常温通风处保存,使用这种方法一般可以存放3~6个月,在存放的时候不要用塑料袋和报纸装山药,最好能让它们散开。

4、药品阴凉库冷藏法:据了解,中药在1~4℃的温度中可以保存3年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