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三单元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三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单元学习总结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历程阶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背景历史影响萌芽阶段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民主制的繁荣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创立提供了借鉴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对人们思想的垄断和束缚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复兴阶段马丁·路德、加尔文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先定论天主教会的腐朽和黑暗;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成熟阶段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例题 (2018·全国Ⅲ卷,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这表明( )A .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 .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 .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 .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解题规范一明考点:启蒙运动——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
二抓关键:把握关键的时间信息“18世纪前半期”和地点信息“法国”。
三析选项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 项材料中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知识分子通过沙龙聚会的形式,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宣传“科学”“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启蒙思想逐渐流行,故A 项正确正确B 项材料沙龙讨论社会问题,而非传承宫廷文化,故B 项错误排除C 项材料18世纪前半期,法国仍然在封建王朝统治下,专制王权还未衰落,故C项错误排除D 项材料只反映出沙龙聚会促进启蒙思想传播,没有反映出贵族与平民地位的变化,故D 项错误排除答案 A解题技巧表明、说明类选择题对此类题目的选项应该首先排除错误说法,然后再看哪个选项能够更深层次地反映材料信息;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哪个选项离材料更远,哪个更接近本质。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1 2 汉代儒学

[解读] (1)史料一①反映了日食出现,百官上奏得失;从②中 可得出皇帝为“得失”承担责任。
(2)由史料二③可得出董仲舒新思想服务的对象,由④可概括特 点。
[思考] (1)史料体现董仲舒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根据史料,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一思想 有何显著特点?
董仲舒新儒学得到全面肯定的原因 1.社会根源: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但内 有王国问题,外有匈奴入侵,社会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统一的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秩序。 2.理论创新: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改造后,宣扬“大一 统”,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非常有利,因而汉武帝接受“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
(2)①“只读一种书”: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教科书,设立太 学,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太学生。②“利禄的诱引”:启用儒 学家参与国家大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
(3)视角:强调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对文化发展的危害。 观点:不合理。理由:①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有利于中国传 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传播。②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使读 书成为社会风尚。③有利于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 国家的统一。
【提示】 (1)“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2)主要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特点:神学化和宗教化。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评价 1.宣扬“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对于 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积极作用,但形成了文化专制,钳 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 2.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儒学披上了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色彩,但也起到了 限制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作用,带有民本思想。
知识点三 太学的出现 1.概况 (1)汉武帝创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太学,并 将儒家经典列为官方教材。 (2)汉武帝还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 地方教育 系统。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1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4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素养解读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
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梳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儒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三教合一的背景和过程。
2.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并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并比较其异同。
3.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宋明理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的深远影响。
一、儒学的危机1.背景(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出现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2.理学的兴起(1)三教之间在相互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三教调和之风尤其盛行,“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把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与佛教、道教思想结合,发展了儒学体系。
[特别提醒]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
“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融合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
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思想观点(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穷理方法:“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4.统治地位的确立(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官方哲学.(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明朝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1)理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2)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3课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孔子春秋乱世,诸侯并起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荀子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仁政、民贵君轻 以礼为主、礼法并施秦始皇重法家、焚书坑儒春秋创立,不受重视战国发展,备受冷落秦朝,遭到打击汉代以前儒学发展概况:成为正统思想的呢?1. 什么是黄老之学?(名称由来、内容和特点)2. 汉朝初年为什么要用黄老之学来治国?3. 黄老政治的实施起了什么作用?1. 什么是黄老之学?(名称由来、内容和特点)(1)名称由来: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2)内容:治身(养生);治国“黄”:黄帝的学说“老”:老子的学说(3)特点:以道家为基础,“兼采众家”的学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2. 汉朝初年为什么要用黄老之学来治国?(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2)黄老之学适应了当时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3)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3.黄老政治的实施起了什么作用?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
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
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后汉书.食货志》(1)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2)社会稳定,经济发展(3)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基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2. 董仲舒新儒学来源和内容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4. 董仲舒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1)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黄老之学逐渐不能适应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1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主题发展历程纵览]一、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原因1.春秋战国(1)地位: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
儒家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善,但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2)原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仁”“仁政”“民贵君轻”恢复周礼,经济上主张减轻赋税等,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不适应激烈的社会变革,必然受统治者冷落。
2.秦朝(1)地位: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沉重打击。
(2)原因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②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西汉(1)地位: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渐成正统,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2)原因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展,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②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4.魏晋至隋唐(1)地位:儒学正统地位受冲击。
(2)原因:一方面,长期的社会动荡及生活的苦难,儒学已无法有效控制人心。
在道教与佛教思想传播的冲击下,儒学发展遭遇困境。
另一方面,儒学家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思想得到丰富和更新。
5.宋明时期(1)地位:儒学转型与成熟时期,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2)原因:宋代,程朱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封建伦理体系的形成,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明初理学官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依据;陆王心学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6.明清时期(1)地位: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时期。
出现反专制、蒙昧,倡导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
(2)原因①明清时期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②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PPT课件(课件+学案+教案孔子与老子等75份) 岳麓版2

孔子的思想
要做到仁,行为上就必须遵 守礼的规范。
孔子追求的“礼”,是
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
为了实现“礼”,孔子提出
“克己复礼”
孔子的思想
《论语‧颜渊》: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讲解:意思是要克制自己,使 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 一切非礼的视、听、言、行
当时社会动乱,孔子的学说不可能被重视 (社会秩序稳定时,孔子往往受到重视)。
一、孔子的学说
5、孔子及其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圣人”、 “万事师表” 影响世界 、世界文化名人
6、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孔 子 思 想 的 影 教 育国 家 管 理
这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实质是什 么?应该怎样看待?
•2
一、孔子的学说
4、孔子的思想 ①伦理思想:“仁”和“礼”(核心)
②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③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的思想
敬畏: 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足 远之:强调关注现实社会,把处理现实问题放在首位
敬鬼神而远之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 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
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
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
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
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
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
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
孔子讲学图
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
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
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
以上材料反映了孔子 民,颜渊“穷居陋巷”,曾参
从孔子这段名言,看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0最新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 技
2020最新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82页 0160页 0233页 0294页 0321页 0359页 0418页 0433页 0475页 0518页 0569页 0614页 0631页 0680页 0713页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第14课 理性之光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 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5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哲学思想 1、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老子》之
辩证法思想
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弱 胜刚强。 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提倡“仁”和“礼”;“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 和任意刑杀。
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 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 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 胜。 ——(日)岛献吉郎《诸子百家考》
老子名言欣赏
以柔克刚
以德抱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辩者不善
欲取先予
善者不辩
欲擒故纵
信言不美
遇弱示强
美言不信
遇强示弱
善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老子《道德经》
对老子思想的评价
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2、主张 “无为而治” ,体现以人为本,具有合理性进步 积极 性。
3、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考
仁
“仁”
爱 人
忠 恕
为 政 以 德
克 已 复 正 礼 名
礼
自律
仁与礼的关系?
“仁者爱人” 道德、修养 “克己复礼” 规范、准则 内在自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核心素养导航课程标准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理解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提出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2.认识经典力学和进化论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推动社会发展。
4.科学进步是对传统神学宗教思想体系的突破。
5.科学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核心素养达标检测课时训练基础落实一、从哥白尼到伽利略1.哥白尼的天文学成就(1)理论产生的背景①中世纪末期, 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②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天文研究有了新发展。
(2)成就:提出 。
(3)意义:哥白尼的日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 的理论基础。
地球中心说太阳中心说宗教神学2.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1)成就①在天文学方面: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证据。
②在物理学方面:开创了以 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影响:被誉为“”,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实验事实近代科学之父问题思考思考 在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中,伽利略位列第三。
他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二、牛顿的经典力学1.内容(1)物理学贡献①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定律。
②出版了《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2)数学成就:牛顿是 的创立者之一。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微积分2.影响(1)科技①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②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2)经济: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 。
(3)思想:为法国 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蒸汽时代启蒙思想问题思考思考 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
”这一认识,反映了什么?提示 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
归纳总结经典力学的特征(1)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2)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
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
(3)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
后来科学发现所揭示的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入。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1.背景: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
物种起源2.创立:1859年发表《》,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
3.发展: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4.主要观点(1)生物在自然条件下会因周遭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变异,变异有利于适应自然环境的个体存活下来,不适应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2)自然条件若比较稳定,有利的变异就会得到积累,世代相传,从而形成新物种。
5.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上帝造人说置的看法,是对的颠覆。
(1)达尔文首先提出进化思想。
( )判断正误提示 达尔文提出了系统的进化论学说,但不是首先提出者,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首先提出进化思想。
×提示 虽然达尔文的进化论对近代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和解放均起了促进作用,但其并不能适用于人类社会。
(2)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 )×问题思考思考 试概述这幅漫画出现的时代背景,并揭示其所隐含的信息。
当时讽刺达尔文的一幅漫画提示 (1)图片背景: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19世纪中叶,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神创论受到进化论的有力挑战。
(2)隐含信息: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翻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引起了天主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四、瓦特与蒸汽机1.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纽可门蒸汽机2.成就:瓦特历经20多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对的革新。
3.意义(1)蒸汽机广泛应用,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2)动力机的采用为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五、爱迪生与电的应用1.背景:19世纪后期,科学新发现催生了 。
蒸汽动力方兴未艾,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又登上历史舞台。
人类进入 。
2.成就:爱迪生发明和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
3.意义(1)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 。
(2)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
资本主义确立全球优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
(3)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丰富多彩。
发电机电力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问题思考思考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
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 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
n 知识结构核心素养历史解释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瓦特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高速发展,而蒸汽动力驱动的轮船和火车又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2)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同时,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科学技术使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而且日益重要;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针对练 下列图片反映了A.近代科技研究方法形成B.蒸汽时代的终结C.科技结合推动文明发展D.实验促进科学进步√法拉第电磁感 西门子创制 20世纪初的应现象实验的发电机 电缆与电车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近代科技研究方法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电气时代,但不能说明蒸汽时代的终结,故B项错误;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创制奠定基础,发电机的创制为电缆和电车的发明奠定基础,三幅图的结合说明科技结合推动文明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实验促进科学进步,故D项错误。
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彗星是神秘的,根本不能用科学来说明。
牛顿说,既然彗星也是天体,就必然遵循力学规律。
他的好友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了1682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指出它的回归周期是75~76年,由此预言它将在1758年再次出现。
……1758年这颗彗星果然如期出现,因此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百度文库应用 材料主要说明了牛顿力学体系对预测哈雷彗星出现的作用。
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1682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预言1758年再次出现,并得证实的事实,说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 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史料实证解释与预见提示 生物进化学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
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物种起源》序言应用 材料体现了什么学说?该学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达标检测1.(2019·三明检测)“宇宙是一个完美的、以无数恒星为外壁、不动的大天球;太阳位于其中心起照明作用,其周围有一些透明的同心天球,行星和地球分别由这些同心天球运载着作匀速圆周运动。
”这一理论最早应出自A.哥白尼 B.牛顿C.达尔文 D.爱因斯坦123456解析 依据材料“太阳位于其中心起照明作用”可知,该学说是指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故A 项正确;牛顿的成就主要是创立经典力学,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 项错误;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不是天文学成就,故C 项错误;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力学,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 项错误。
√2.利·英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这主要说明了伽利略A.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B.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C.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D.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解析 材料主要指伽利略用实践和实验的方法去认识、探索自然,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即是证明。
3.关于人类的起源,历史上发生过很多争论。
在小青和小勇的争论中,小勇的观点来自于A.哥白尼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解析 材料反映了人类的起源问题,这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其在《人类的起源》中进一步论述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4.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统计表格中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 000人,到1906~1907年更达到107 000人。
这一现象说明A.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B.电力能源逐渐取代蒸汽动力√C.电力工业发展成为新兴产业D.电力工业工人就业比例不断增长解析 从时间上看,德国的电力工业工人从无到有增长迅速,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产业电力工业在德国发展的情况的反映,所以C项符合题意。
5.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阻碍就将以原速度持续运动下去;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价值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D.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思维解析 材料中体现的是物理学和生物学成就,与“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不符,故A项错误;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17世纪经典力学的出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在此之后出现,故B项错误;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故C项错误;两种学说都是科学理论,都改变了神学控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故D项正确。
6.“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
”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C.爱迪生发明电灯D.西门子制造发电机解析 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美国”“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电力和能源开发”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发明,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