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常见刑事案件立案标
刑事立案的标准

刑事立案的标准刑事立案是指公安机关接到案件后,依法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的程序。
刑事立案的标准是指在何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也是保障法律公正的重要环节。
刑事立案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刑事立案的第一个标准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这意味着案件发生的犯罪事实应当是清楚的,公安机关必须具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只有在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二、构成犯罪的法定要件。
刑事立案的第二个标准是构成犯罪的法定要件。
这意味着被告人的行为必须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法定要件,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要件。
只有在案件符合构成犯罪的法定要件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三、社会危害性。
刑事立案的第三个标准是案件的社会危害性。
这意味着案件的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
只有在案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四、符合立案条件。
刑事立案的第四个标准是案件符合立案条件。
这意味着案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条件,包括案件的管辖权、诉讼时效等条件。
只有在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综上所述,刑事立案的标准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程序,公安机关在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合法。
只有在案件符合以上标准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才能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这对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公安局立案标准

公安局立案标准
首先,公安局立案标准适用范围涉及到各类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受理范围。
对于刑事案件,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已经确定或者初步确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
而对于治安案件,一般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案件,如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盗窃等。
在适用范围上,公安局立案标准要求对各类案件进行严格的依法受理,不得擅自放任或者随意立案。
其次,公安局立案的条件和程序是指在受理案件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案件
进行审查和立案。
在审查案件时,公安机关要求充分收集、调查和审查案件的证据,确保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立案,并依法开展侦查工作。
在立案程序上,公安机关要求依法程序,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案件进行立案和登记,确保案件的合法性和程序的合规性。
最后,公安局立案标准的意义和作用是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公安机关依法严格执行立案标准,能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公安机关严格执行立案标准,也能够提高办案效率,减少办案成本,提升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总之,公安局立案标准是公安机关依法受理案件的重要依据,对于维护社会的
稳定和安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安机关应当严格依法执行立案标准,确保案件的合法性和程序的合规性,提高办案效率,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三围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三围
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司法机关对案件受理的一项重要规定,它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和法律权益的保障。
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指在何种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以受理并立案侦查一起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三围”,即案件的事实围、法律围和证据围。
首先,案件的事实围是指案件所涉及的事实范围。
司法机关在受理案件时,需要对案件所涉及的事实进行初步的审查和确认。
只有当案件所涉及的事实符合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且具有一定的客观存在性和社会危害性时,才能够构成案件的事实围。
例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犯罪行为都属于案件的事实围范围。
其次,法律围是指案件所涉及的法律规定。
在受理案件时,司法机关需要对案件所涉及的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和确认。
只有当案件所涉及的行为符合刑法或其他法律的规定,且具有违法性和犯罪性时,才能够构成案件的法律围。
例如,盗窃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都属于案件的法律围范围。
最后,证据围是指案件所涉及的证据范围。
在受理案件时,司法机关需要对案件所涉及的证据进行审查和确认。
只有当案件所涉及的证据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并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时,才能够构成案件的证据围。
例如,目击证人的证言、犯罪现场的物证、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等都属于案件的证据围范围。
总之,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三围”是司法机关受理案件的重要依据,它涉及到案件的事实、法律和证据三个方面。
只有当案件的事实、法律和证据符合立案标准时,司法机关才能够受理并立案侦查案件,进一步保护法律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指对于犯罪行为是否应当行使司法权力予以追究的决定标准。
它是依据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经验,用来判断犯罪行为是否达到了立案的基本条件。
具体而言,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一般包括以下要素:
1. 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必须符合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
这包括行为要素、结果要素以及相关的主观要素等。
2. 证据充分性:立案依据必须是确凿的证据,而非猜测或推测。
证据应当具有一定的充分性和可信度,足以支持犯罪嫌疑人的有罪推定。
3. 社会危害性:犯罪行为应当对社会秩序、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等造成实际危害。
刑事追究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的公正与正义,因此刑事立案也要考虑到案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
4. 追诉时效:根据法律规定,有些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是存在限制的,即在一定时间之后无法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因此,案件是否能够立案还需要考虑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具体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应当以当地法律规定为准。
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案标准
公安机关是我国打击违法犯罪⾏为的主要机关,公安机关对⼤部分刑事案件是有管辖权的,公民发现有违法犯罪⾏为的,可以到公安机关进⾏举报,那么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的⽴案标准?下⾯由店铺⼩编为您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案标准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发现案件有犯罪事实的,并且案件归⾃⼰管辖的,可以对案件进⾏⽴案侦查。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百七⼗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批准,予以⽴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批准,不予⽴案。
对有控告⼈的案件,决定不予⽴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案通知书,并在三⽇以内送达控告⼈。
以上知识就是⼩编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问题进⾏的解答,如果您的情况⽐较复杂,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法律咨询。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危害公共安全案:第一条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老百姓在生活中遇到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后,首先会想到报警。
公安机关会根据掌握的材料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当刑事案件来办,有些是属于普通治安案件的。
那么▲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下面我们通过一篇“规定”的内容来具体做个了解。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危害公共安全案第一条[失火案(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本条和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按照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案(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钠、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剂五十克以上,或者饵料二千克以上的;(四)造成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者造成传染病流行、暴发的;(五)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六)造成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丢失、被盗、被抢或者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七)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
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

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指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侦查的条件和要求。
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环节。
我国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立案标准要求案件具有明确的犯罪事实和证据。
犯罪事实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内容,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手段和犯罪结果等。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等。
只有当案件具有明确的犯罪事实和足够的证据时,才能够依法立案侦查。
其次,立案标准要求案件具有法定的违法行为和违法结果。
法定的违法行为是指在我国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只有符合法定的违法行为才能够构成犯罪。
违法结果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只有具有法定的违法行为和违法结果的案件才能够依法立案侦查。
再次,立案标准要求案件具有必要的社会危害性和社会危害后果。
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造成的危害程度,只有具有必要的社会危害性的案件才能够依法立案侦查。
社会危害后果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只有具有必要的社会危害后果的案件才能够依法立案侦查。
最后,立案标准要求案件具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指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对犯罪行为和犯罪责任的规定,只有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的案件才能够依法立案侦查。
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和犯罪责任的解释,只有符合司法解释的案件才能够依法立案侦查。
总之,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环节。
只有当案件具有明确的犯罪事实和足够的证据、具有法定的违法行为和违法结果、具有必要的社会危害性和社会危害后果、具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时,才能够依法立案侦查。
希望广大公民和法律工作者都能够严格遵守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公正。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2008.8)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的规定,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标准如下:【目录】第一部分刑事侦查部门管辖案件(共113种)第二部分治安、消防管理部门管辖案件第三部分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案件(共76种)第四部分禁毒部门管辖案件第五部分国内安全保卫部门管辖案件(共27种)【正文】第一部分刑事侦查部门管辖案件(共113种)一、放火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情节和后果严重,致人重伤、死亡,或者损失财物1000元以上,毁损粮食、棉花500公斤以上的。
2、情节恶劣,后果特别严重,致数人死亡,直接损失财物一万元以上,毁坏粮食、棉花1万斤以上,或者中断交通、造成财产巨大损失的。
3、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或针对政府机关、水厂、电厂、铁路、公路、电台、电视台以及生产、存放剧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进行放火的,在其他部位、地点对特定对象放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
涉嫌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火灾的,应予立案。
二、决水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故意决开水库、河流等堤坝,损坏公司财物,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伤亡的。
2、决水致人重伤、死亡,或者损失财物1千元以上,毁坏粮食、棉花1千斤以上的。
3、决水致死数人,直接损失财物1万元以上,毁坏粮食、棉花1万斤以上,或者中断交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
三、爆炸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情节、后果严重,致人死亡、重伤,或者损失财物千元以上,毁坏粮食等千斤以上。
2、情节恶劣,后果特别严重,致数人死亡,直接损失财物万元以上,毁坏粮食等万斤以上,或者中断交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
3、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或针对党政机关、水厂、电场、铁路、公路、电台、电视台以及生产、存放剧毒、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进行爆炸的;在其他部位、地点对特定对象爆炸行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机关常见刑事案件立案标为进一步贯彻“警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推进我市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步伐,我们收集整理了公安机关刑事执法中常见案件的立案标准,现公布如下:1、失火案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2、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案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钠、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剂五十克以上,或者饵料二千克以上的;(四)造成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者造成传染病流行、暴发的;(五)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六)造成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丢失、被盗、被抢或者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七)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
3、违规制造、销售枪支案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以非法销售为目的,超过限额或者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配售枪支,或者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重号、假号的枪支,或者非法销售枪支或者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违规制造枪支五支以上的;(二)违规销售枪支二支以上的;(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4、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案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三)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一千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二百发以上的;(四)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具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的;(五)非法持有、私藏的弹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5、非法出租、出借枪支案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或单位,非法将枪支出租、出借给未取得公务用枪配备资格的人员或单位,或者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物的,应予立案追诉。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或单位,非法将枪支出租、出借给具有公务用枪配备资格的人员或单位,以及依法配臵民用枪支的人员或单位,非法出租、出借民用枪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的;(二)造成枪支丢失、被盗、被抢的;(三)枪支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四)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6、丢失枪支不报案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丢失的枪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的;(二)丢失的枪支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7、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案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携带枪支一支以上或者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具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的;(二)携带爆炸装臵一套以上的;(三)携带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五百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一千克以上、雷管二十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二十米以上,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拒不交出的;(四)携带的弹药、爆炸物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爆炸或者燃烧,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五)携带管制刀具二十把以上,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拒不交出,或者用来进行违法活动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六)携带的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泄漏、遗洒,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七)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8、重大责任事故案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四)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9、强令违章冒险作业案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四)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10、重大劳动安全事故案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四)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11、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案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12、危险物品肇事案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13、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14、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案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重伤三人以上或者轻伤十人以上的;(二)其他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情形。
15、消防责任事故案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四)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16、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17、生产、销售假药案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三)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五)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18、生产、销售劣药案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劣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人员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的;(二)其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19、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案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含有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标准的有害细菌的;(二)含有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标准的其他污染物的。
20、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应予立案追诉。
使用盐酸克仑特罗(俗称"瘦肉精")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或者含有该类药品的饲料养殖供人食用的动物,或者销售明知是使用该类药品或者含有该类药品的饲料养殖的供人食用的动物的,应予立案追诉。
明知是使用盐酸克仑特罗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或者含有该类药品的饲料养殖的供人食用的动物,而提供屠宰等加工服务,或者销售其制品的,应予立案追诉。
21、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案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进入人体的医疗器械的材料中含有超过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二)进入人体的医疗器械的有效性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导致治疗、替代、调节、补偿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可能造成贻误诊治或者人体严重损伤的;(三)用于诊断、监护、治疗的有源医疗器械的安全指标不合符强制性标准要求,可能对人体构成伤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四)用于诊断、监护、治疗的有源医疗器械的主要性能指标不合格,可能造成贻误诊治或者人体严重损伤的;(五)未经批准,擅自增加功能或者适用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或者人体严重损伤的;(六)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22、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案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23、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案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使生产遭受损失二万元以上的;(二)其他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情形。
24、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案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他人容貌毁损或者皮肤严重损伤的;(二)造成他人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致使他人精神失常或者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的;(四)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